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的流失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的流失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3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的流失的读后感10篇

  《幸福的流失》是一本由[美]罗伯特•莱恩(Robert E. Lane)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一):经济与幸福的关系

  科技是一个国家成长水平,经济则是国家生长重要指标,但是无法排除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的经济而展开。但过分的追求GDP的增长,只看到冰冷的数值,在受数值的的影响之下,西方社会病了,得了一种叫做“GDP崇拜症”的病,GDP曲线增加,但是幸福却在不断的下降。虽然说这些数据是直观的,但是GDP数值的上升就真的是良性发展么?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看似很美好东西,并不一定实用,当结合大众时候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上升。GDP忽视了志愿服务家务环境恶化、工作满意度和收入平等因素

  幸福是人类生活关键要素。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曾说道:“人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的一切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怎样才可以说是幸福呢?有了物质享受幸福吗?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有了金钱就有了幸福,然而并不是如此,经过调查,人均收入是过去的三倍,但报告幸福的人,却从40%下降到了30%,在欧洲等国家,幸福的指数不变,但是得了忧郁症的人,在逐年的增长。在我们中国人眼里,西方人看起来都是幸福的,但真的是如此吗?掩盖在笑容背后的忧郁,是一样望不穿的深渊吗。

  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呢?幸福是生活之源,失去了幸福,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幸福,在这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并非如此,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是痛苦的,反之,发展中的国家幸福指数反而较高。

  金钱不是万能的,同时也不是幸福的源泉。在书中,莱恩给出的答案是:情。人类情谊良好婚姻关系、家庭关系、邻居关系、朋友,这些才是幸福的主要,贫穷不能使人感到幸福,但是过于追求银行卡数字,幸福也就随之渐行渐远。莱恩在确定使人感到幸福的因素后,马上切入了主题市场民主会增加人们的幸福,还是减少?这是个很有趣问题,从他的理论各个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减少贫穷,但是给人类带来不了幸福。

  书中理论有许多有趣之处,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特别关于幸福的探讨问题上,归结到底,幸福不等于经济增长,等于情谊。情才是立人之本,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西方需要思考,在发展中的中国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要记住,幸福才是人类的最终追求,而不是金钱与GDP。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二):《幸福的流失》:为了幸福的努力,就是一种幸福

  《幸福的流失》:为了幸福的努力,就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隶属于每一个人主观感受。它的前因很多,而它作为终极目标,也具有不可抗拒的铁定的普适性。幸福绝对是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是回溯幸福的生成,就会发现幸福的来路千差万别俗话讲:条条大路通罗马,仿此说法,道道手段能幸福。

  关于研究幸福的书,可以包括人类的各门学科。我们可以说,幸福的课题隶属于政治学,因为政治的目的,是让个体能有更为余裕的幸福感;我们也可以把幸福看成是鸡汤教导里添加的味精,可以在滔滔不绝正确废话里,获得似懂非懂的幸福的“鸡肋”灌输;我们同样可以在生活中去切身感受幸福的每一个上苍赋予我们的种种体验与感受。但从心理学上去为幸福定性地进行讨论的书还是比较少见,正因为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恩所著的《幸福的流失》这本书企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幸福背后的成因,便显然对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苦大仇深的苦水里煎熬”的普通人具有了足够的诱惑力

  作者在书中直面的现实困境是,为什么现在温饱不愁了,但幸福感并没有提升

  虽然作者的研究数据,主要是集中在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但作者所述的幸福感受,离我们的实际体验并不遥远。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年来,温饱都是一个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梦想。在莫言、路遥的小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对饥饿的远离,直接转换的是一种强烈的幸福的体验。这一代在饥饿中滚打摸爬过的中国作家,写下了对饥饿的切身感受,在他们的最原初的梦想中,吃饱喝足了,就是最大的幸福。然而,在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温饱条件的护佑下,社会相应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我们曾经用一句“吃肉骂娘”来形容这种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在作者书中作出了心理学的解释。作者认为,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非是一种线性相关关系,“以致在非常富有的国家里,增长的收入并不能相应地买来幸福。”(P70)这种关系,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揭示的是人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集中表现在当梦想实现后,接下来的心理预期,便会急剧下滑,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当幸福感在坐标轴上越过了“边际”这个节点之后,幸福感很难呈现等步上升。

  这种规律,正好可以涵盖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民众的心理现象。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经济增长在贫困国家能够买到幸福,而在富裕国家却不能”的背景秘密。这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仍然是物质享乐主义者,但内心却从未得到满足。”(P72)。也就是说当温饱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达到后,人类的心灵也会产生饥饿,从而在这一基础上产生新的欲望,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欲壑难填”。当达到了一个梦想,“两个相互矛盾原则开始作用”,这就是“效用递减与期望提高”。作者幽默地指出:“请注意这一讽刺乐观主义通常与幸福存在某种相关,但同时也会提高人们的期望,看起来就好像为受挫做好了准备一样。”(P74)最典型例子,就是普希金笔下的“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当渔夫的妻子贪婪地一次次向金鱼索要更多的礼物的时候,意味着她的永无餍足的欲望潜在地发挥本能的作用了。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幸福达到一个峰值之后,生存权利已经提供了良好的幸福生成的保障,这时候,人类的幸福感便难以再向上提升,现代社会常见精神抑郁情绪郁闷便会横空而至,成为一种时代的通病。这是什么原因?作者认为:“能够提高幸福感的并不是较高的收入,而是较高的身份地位。”(P77)

  我们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当衣食无忧已经达到时,人们会自觉选择那种离维生职业越远越觉得自己身份高贵行业,比如选择从事艺术的行业。我曾经在上海“中行别业”与一位银行员工交流过,他提及银行员工的子女喜欢从事音乐舞蹈这些艺术类行业,因为这些职业,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不能说这些职业就有多少高的收入,但普遍在社会上较易受到尊重,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基本的温饱等基础性欲求得到满足后,便会渴求施展自己的个性方面期许,从中体现出生命的“独一个”的风采气场,以期展现出生命最愿意展现出来的一面,这种满足感,才是精神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精神上满足感,在作者书中归结为“情谊”。在工作中表现为“友情”,在家庭里体现为“亲情”,在情感中呈现为“爱情”,这三种感情,恰恰是人类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类幸福的不可或缺调料。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好莱坞电影里绝对少不了这三剂调料的搭配与搅和。奇怪的是,作者在书中把西方个人主义的社会与东方的家庭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作为两个对立的文化体系,但是,恰恰是在号称个人主义、淡化家庭观念的美国倡扬的文化氛围里,却愿意去张扬友情、亲情、爱情,而在人情浓郁的中国文化中,我们却看到,反而是弃爱情、亲情与友情为弊履,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电影里的情感欠缺。我们不妨比较一下2016年12月份同日上映的美国电影《星球大战外传》与张艺谋的电影《长城》,《星球大战外传》中,女主人公最主要的使命是寻找父亲,找回丢失的亲情,一路而行,遇到了一名男性特工,由恨生爱,建立了心灵相通的爱情,而她与志同道合者也建立了感人友谊,可以说一部电影包容了亲情、友情、爱情。再来看看张艺谋的《长城》,影片里景甜的角色,是一个孤儿自然不会有亲情,爱情是有的,而友情在电影里也基本没有什么展现,只有独木难支的爱情摇摇欲坠支撑起整个极其简单的故事,难怪在国内与国外恶评如潮,本质上可以反映出电影没有体现出东方儒教文化的精神实质。在《幸福的流失》一中,作者提出的拯救西方精神病症开出的药方,就是“情谊”,为此,作者丝毫没有吝啬对东方文化传统赞美,作者认为“情谊,包括家庭和睦和友谊。这个答案有一个显见的含义,即爱能战胜一切(P88)”。事实的确是如此,我们都知道海子为什么自杀,固然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缺少家庭的温暖,在社会环境中所遭遇到的压力蓄积无法在家庭里得到和缓的释放,必须导致精神无所寄托,找不到一片“春暖花开”后花园,只能无奈终结自己的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人类之情感与关爱,是人类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

  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幸福的感觉,与“比较”有着关联。作者称之为“商品位置”理论,它是指人类的满足感,与自己所在的地位与优势有着较强的关联(P86)。这种感受,给心理带来的是水涨船高的攀比效应,或者说人的幸福感,会被放置在“位置的比较”中重新定位。最常见的例子是,那些所谓高收入的精英阶层也会为抑郁症苦恼,从普通人角度来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一个看似成功者,会与他同一阶层的人产生比对,依然会在心理上产生落差,从而导致一种“比较痛苦”的产生。这正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与钱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P78)

  作为一个政治心理学家,《幸福的流失》作者有着更深的对西方政治在幸福之因的追究上的思考。对于西方政治体系里的两个标志性的基座:市场与民主,作者也用实证性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解析。从作者的思想本质上来说,作者是坚信西方的社会制度即市场体制与民主制度具有不可更改的优越性,在充分解读市场是否是不幸福之源以及民主是否能够调适幸福指数这两点上,作者肯定了市场与民主的不可动摇的西方社会的基座作用,而对于如何在这一框架下,找回那些丢失的幸福感,作者显然并不想彻底将自己转化为一个政治学家,在那里信誓旦旦地提出蛊惑人心的竞选演讲那般的方策,而是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留给那些更多地从政治、经济方面思考西方社会本质的社会学家去探索更多的可行路径,用作者的话说:“本书的目的在于诊断问题,而不是提供解决方法”(P354),但作者有一个底线在书中交待的非常明白,就是怀旧、从工业化社会倒退到农耕文明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一回归,会导致人类再次面临生存的基本问题,那么,人类的幸福感不得不重头来过,又要将求得生存当成幸福的第一要义了。为了解决温饱之后的精神空虚症与抑郁症,转而重归艰难时世,体验绝境逢生才能够衬托出来的幸福感,显然是一次悖论式的误区

  虽然作者没有给出我们如何达到幸福的极巅的答案,但我们通过作者的分析过程,却可以看到幸福的成因,看到幸福在我们的心理上的移步换影的对应关系,看到幸福与政治体制的息息相关互动效果,有助于我们“能够为人事业开启一项更为人文科学。”这就是作者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中体现出的对未来的事关“幸福”研究的期待。可以看出,“幸福”之谜的研究方兴未艾,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幸福而不达、所以必须不懈努力永远在路上的行程。也许幸福的幸福之处,就是它永远没有答案,永远在远处给予我们一个希望,在抵达希望的那一刻,只要心中拥有那一种心驰神往情怀,就是一种幸福。为了幸福的努力,就是一种幸福吧。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三):对幸福的追求来源价值观

  看到书名《幸福的流失》,首先想到的是何谓幸福?百度的解释为: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并不与快乐快感划等号。很多老一辈人都说,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温饱不再是问题,都是要吃的好,再时不时出去旅个游,人们越来越幸福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作者经过研究发现(以美国人为例),与之相反,认为自己幸福的人在减少,幸福在流失。

  作者从政治角度入手,探讨先进的市场民主制度,给美国人带来的是幸福还是抑郁。从物质生活来看,美国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一个国家,不管是收入水平还是生活质量都甩其他国家一大截,按理来说,美国人应该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然而他们国内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数持续上升,并且怀疑彼此,怀疑这个社会制度。故作者发现市场+民主≠幸福,人们是从他人身上获取幸福,依赖的是一种“情谊”,并借用进化论原理、神学论据和社会科学研究,来论证“情谊”的优先性。

  全书划分为七个部分,除去摘要和结论,中间的五部分是作者论证的重要部分,从幸福与抑郁间的微妙关系、收入、市场、民主和个人五个方面分析,幸福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又会对哪些因素造成影响,不幸的人生是怎么生成的。可以看出,作者不愧是政治心理领域的专家,不仅对各种制度和政策研究的非常透彻,还对各种心理名词的含义定义的十分准确。此外,书中有不少数据分析图,作为作者论证的依据,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的理解。

  因此作者相信,幸福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他人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包括金钱、财富、自由、民主,不过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手段而已。从唯物辩证的观点来看也是如此,人的意识来源于物质,人必须要能生活(满足生理需求)才能有幸福感,但是人的意识又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即在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人的价值观,也就是对其他需求的重视程度。

  我非常赞同这点作者观点,毕竟很多东西不能长久的属于自己,像老人们常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属于身外之物,对这些越着迷,幸福感也就越低,记得我看过的一句话“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终将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四):幸福并非金钱决定

  我们大概都得了一种名为“数字偏执”的病,什么叫数字偏执呢?就是不用数字去描述去形容,我们不会明白有多美,有多幸福。就如小王子中,飞行师形容他所见的房子,有花园,有争奇斗艳的鲜花,有自由歌唱的鸟儿,有原木色有着藤蔓的篱笆,然而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这房子有多好看,当说出这房子值好几十万呢!大家都懂了,“多美的房子啊”!而幸福似乎也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似乎收入越多,就越幸福。

  我们划出时间的那一天不曾想到我们会被时间给束缚,当先祖发明数字与钱币的时候,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天真的把数字当成一切。曾听说一个调侃的笑话,说自然嫌弃人类过度的繁殖,当人类太多的时候会利用某些方法限制数量,如最开始是食物,然后便是瘟疫,现在大概是抑郁症吧。由此侧面看出,抑郁症确实开始了它历史的篇章。我听我奶奶总是念叨着:“现在的人什么吃的都有,什么玩的都有,怎么还感觉不幸福呐?”这样的生活在老一辈的眼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幸福是应该的。就如大多数人以为的,更多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幸福。老人家因为在过去经历过食物带来的幸福,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更多的食物便会提高幸福感。然而书中却给出了别样的答案——收入增长了25%之后,幸福指数却下降了。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幸福取决于收入,大概便是我们经历过通过金钱带给我们幸福的时刻。当收入突然出现变化时,我们的幸福感会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但是收入降低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入增加带来的幸福。

  然而能够带来幸福的到底是情谊还是收入?回归本质,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终极商品之一。而收入只是我们说想的追求幸福的间接条件,我们要提高主观幸福,就必须把重金钱和经济增长的社会导向转向为重情谊的社会导向。作者提到“我们主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幸福”,而收入主要服务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尊重。我们理所担任的认为收入与幸福对等,却忘记了情谊对于追求幸福的重要意义。本书的研究大环境是美国,我们知道国内与美国的环境有着不同,文化根源的差异。中国的传统便是大家族式生存,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日益富足的社会却开始缺少温暖的人际关系,而在我们这样总是家的大环境中,这样的缺失让孤独感更盛。

  冷漠与孤独永远不会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失去家与爱换来的冰冷的黄金,这样的买卖值得吗?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五):人类在进化中获得幸福,在不幸中得到进化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想法?

  每天早上起来你是否感到烦躁,为了上班、上学不得不早起。到了单位不管工作是不是自己 感兴趣的,但都不得不工作一整天。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拿到的工资可能还还不起信用卡的账单。每次和朋友出去看着他们带着男朋友女朋友,各种甜蜜、各种秀恩爱,自己只能在旁边发光发热默默吃狗粮。看着橱窗里的衣服,想象着自己穿上是否会跟模特一样漂亮,可现实是店里没有自己这么大号的衣服码。总感觉别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幸福,而自己的世界似乎总是被不幸所填满。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六):幸福流失的“计算簿”

  (刊于《中国企业家》2017年4月5日)

  文/俞耕耘

  “你觉得幸福吗”,这曾是媒体采访时爱问的问题。它常常一下子让人“懵圈”,因为这涉及主观感受,有时无从谈起,有时无法度量。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莱恩写了一部政治心理学作品《幸福的流失》,像是对这一问题的精细回答。书名看上去,你会以为是本“成功学作品”,在讲关于幸福的“鸡汤”。其实,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作者一直在讲个体心理与社会政治、经济市场的系统关系,深具智识。

  虽然,莱恩的调查研究主要基于战后美国社会,但他的思路却如此宏阔:把心理学置于政治、经济领域内,将宏观社会学分析与微观的心理剖析结合起来。在我看,这本书的特色在于把“幸福”这类涉及价值伦理的问题,带到了一个“经济学”思考的逻辑里。如果概括下,就是他给了你一个“幸福计算簿”,让你时刻盘算幸福的成本和代价,让你发现看不到的“流失”。

  作者试图阐释的不过是一个现象:在1972-1994年间,感到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越来越少;在欧洲一些国家,尽管幸福指数没有明显下降,但患抑郁症的人数却显著增加。如今看,这早就成了全球普遍现象,且愈演愈烈。莱恩并没有走向一种心理实证主义,因为幸福无法成为客观效验的对象。他要做的是考察影响幸福的因素,分析什么因素对幸福“贡献值”最大。

  关于幸福的“生物学”基础,一般心理学研究鲜有关注。莱恩却指出,幸福有一部分来自遗传,是“天赐”的。“人们与生俱来的秉性会使他们在一生中倾向于幸福或不幸,快乐或抑郁。我们将其称为气质。”这简直就如孟子所说的“四端”,强调了一种“趋向性”。此外,智力和美貌这种遗传因素,确实是巩固幸福感的来源选项。

  有意味的是,作者把幸福感放在人类的“进化史”中,强调了生理性与后天环境、教养的双向影响。幸福虽由后天行为、意志和境遇所决定,但我们的基因却能影响后天对环境的选择。这意味着“后天决定论”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先天选择论。“孩子各自的天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取悦”他人就是一种天赋。这也就是“招人待见”的人,容易幸福的原因之一。

  进化不仅保留了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同时也必须付出代价:感知焦虑、悲伤、恐惧和羞耻。正如生物的“趋利避害”,我们需要考虑幸福的源泉是什么。莱恩承认贫穷不能使人幸福,但经济增长会增进幸福的观点也同样可疑。一是因为经济增长未必带来收入提高,二是即使收入与幸福,也并非“直线相关”。作者用一种“分段函数”思维,表述了这种观点: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前,收入提高会增进幸福;在满足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减弱,直到忽略不计。

  很显然,经济状况对幸福影响并非“常量”,更不是根源。莱恩给出了他的回答:是情谊。婚姻家庭,工作关系,邻居朋友的和睦友善是幸福的主要来源。反之,失去依恋、陪伴和帮助则会生产不幸。它们都指向了人的本质需求:情感联结。作者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非要选择,你是选择情谊还是收入?甚至,他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政治和经济层面,是选择家庭还是市场?

  莱恩与西美尔、韦伯等众多思想家一样,都进行了“现代性批判”。只不过,他更看重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给我们造成的“心理症候”。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情感依赖变为“理性狡计”。市场就像一个自然选择的生态系统,任何人都只是“可替代”与“无差别”的劳动力。冷漠、疏离和单子化生存就是最大的幸福流失。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七):有一天,我们终将富到买不起幸福

  本文关键词:幸福、情谊、社会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看到这本《幸福的流失》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起了12年前(多么可怕,一个天干的轮回),那时候还在做杂志,一个专题采访就是这个话题,我还记得当时采访一个企业家,他非常感慨的说:“我有阅历,有学识,思维开化进步,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幸福。”这个设问在今天是多么的熟悉——我XXX,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这本书是从理论到社会实践全方位的分析和阐述“幸福问题”,当然作者是美国人,所以围绕的是美国的社会现状展开的。考虑到国情的巨大差异,我不想过多的讲书里面的理论,咱就结合实际,看看现在的我们该怎么才能幸福。

  在普遍的认识中肯定是越富有越幸福,因为那意味着对更多的生活资料的支配权。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在幸福感调研中,结果是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幸福感一直是下降的。这是为什么呢?先说下结论——幸福与物质和财富无关,只和“情谊”有关。

  对于贫困线一下的人,貌似应该可以不遵循这个结论。温饱都有问题,当得到温饱的时候会不幸福。结论恐怕是这样的,因为往往解决温饱的路上,会损失很多情感。最简单的例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的亲人外出赚钱,肯定比在家乡要多,也许可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然而孤独留守造成的情感缺失,是他们赚的财富远远无法满足的。

  如果是工薪阶层或中产阶级呢,多赚点儿钱是不是就幸福呢?结论恐怕依然不乐观。城市打工族会时刻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为了生存忙碌,加薪只能快乐一下,然而很快就会被更强的工作压力冲淡;中产阶级理论上是最应该感到幸福的,然而在中国的人情社会结构中,大多数中产阶级者会陷入情感维护的危机,再通过更高的财富阶梯时,往往会不断损失亲情友情或社会关系。

  其实这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因为根本上者就是个社会问题,因为在“市场民主体制”成为历史趋势的时候,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都无限趋向于市场和民主。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物质变为价值趋向,变成普遍共识,然而这无法解决我们作为人的本质需求。

  人类社会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我们和其他动物有一点最本质的不同——人类学会了协作。协作产生了人际关系,随之而来的才是组织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国5000年的文明,制度的产生是在商代,有了成文的体制和法典,商代开始于公元前1600年,之前1000多年文明产生了却病不需要体制。体制的不断演化渐渐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取而代之的是规则制度和财富。然而我们对彼此链接的需求并没有改变,这也就是所谓的情谊,真正决定幸福感的,恰恰是这种出于本能的东西。

  中国其实比美国还要好的多,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一直延续着情感至上的理念,不像西方社会那样遵从的是契约精神。从社会发展看显然契约化更进步,然而退回到个人幸福感可能中国这种人情社会反正会让人觉得更幸福。虽然我是比较倾向于契约化和秩序化,但客观的事实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要比西方人幸福。

  但是我们其实也即将面临西方社会的问题,美国的幸福流失、日本的数百万孤独症、德国的社会阶层断裂这些问题或早或晚都会在中国出现。所以这本书真正有用的核心内容并不是定义了情谊的重要性,而是告诉我们在追寻物质满足的同时,不要为了实现目标二损毁任何情感的羁绊。

  所以,我们最好不要以工作和事业为借口忽视家人的感受;不要为了利益诱惑二出卖朋友;也不要为了获取梦想的财富而出卖自己的人格,那样会摧毁你全部的情谊……

  有一天,我们终将富到买不到幸福——因为这一路你摧毁了太多情谊;

  有一天,我们可能并不富有,但幸福始终萦绕左右——因为你一直在维系亲情、友情以及社会责任。

  推荐:《幸福的流失》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点有用。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八):学术研究样本

  《幸福的流失》是美国心理大师莱恩的扛鼎之作。作者用翔实丰富的数据,明晰推理研究了社会幸福感这一课题。

  幸福感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典型的韩剧总会有一句煽情的台词:“要幸福呀。”不过结局往往很悲惨,给人一种感觉,你越卖力,幸福越是遥不可及。所以幸福感怎么进行研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莱恩居然就研究了,不仅研究了,而且有板有眼,头头是道。最有意思的是,读完本书,我觉得,但凡有志于搞研究学术的人,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学学怎么搞研究。记得写《水经注》的郦道元本来是一个官员,某日闲来无事看到一本古本《水经》,忽然来了兴致,就花费许多精力写了《水经注》。与发扬什么精神的关系不大,只是想告诉后人怎样做学术而已。当然莱恩大概没有这么闲在,但是本书确实可以给人在这方面教益却与水经注是一样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给人这些教益呢?首先是丰富翔实的数据,莱恩教授围绕着幸福感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论证,根据就是海量的统计数据。只要是发表过的相关数据,我觉得没有逃出莱恩教授的如来掌心的。正是这些数据--来自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性别和肤色的人们,给了书中论证以极大的说服力。

  单只 收集数据,那不过是存储器而已,莱恩教授做出了自己出色的分析和判断。比如本书有一个重要观点,是幸福感与金钱的关系:在温饱线或者中产阶级生活水平之下,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但是过了中产阶级水平线,幸福感就与金钱或者收入关系不大了。甚至会因为赚钱占用时间太多,使幸福感有所下降。本书只是提出数据和论点,但这个结论无论对个人和组织甚至国家都意义重大。对个人而言,如果生活赤贫,就别酸文假醋地装清高(对我是多好的忠告!)混到温饱线之上是正经,而如果生活已经吃穿不愁,少有余钱,就可以考虑改进生活质量,出去旅游啦,听个音乐会啥的,增加自己的幸福感。对于国家也很实用:如果国民大部分人都饿肚子呢,就别喊口号充饥了,那玩意儿顶不得饿;但是如果大部分都已经进入小康了,就该考虑怎么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了。别总死心眼儿琢磨让老百姓钱包更厚一点了,即便老百姓钱包更鼓,幸福感的提高也非常有限,倒不如多建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地铁之类。

  另外,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并没有特别强的政治倾向或者情绪。从内容上来说,文章主要是讨论美国的主流价值--市场和民主--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幸福感,但是文章却没有带多少烟火气,所以本书并非是一片反美国、反资本主义的檄文。这一点很让人欣赏,台湾学者柏杨虽然文章写得气势磅礴,但是倾向性太强,往往让人觉得情绪化太重,选择实例和数据的倾向性就令人怀疑了。

  这是此类美国学者写书的优点之一,选用数据不偏不倚,而且全面,这样得出的结论非常有说服力。以前上学读过莫里森的《有机化学》全书只是清晰地表述事实,但精妙的编排让人自己得出结论,很棒的体验。本书也是如此,全面的数据展示,对人特别有启发,他不说结论,但是读者自己就会得出结论。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九):回到幸福的原点

  以何至美编辑

  还记得2012年央视《你幸福吗》街访纪实节目中那个“我姓曾”的神回复吗?曾几何时,我们一本正经说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其实内心充满着深深的落差感。在获得了经济的长足进步以后,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后,我们开始思考“幸福”的话题。却不料大洋彼岸那个我们以为很幸福的国度,也在研究一个问题——幸福的流失。

  幸福及对幸福的探讨是一个千古话题。早在38年前,就有人提出“我们必须追求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其目标是个人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快乐,而非国民生产总值的最大化。”这对发达国家抑郁症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其实是最好的注释。当GDP 指标体系成为衡量经济总量或社会福利的最重要标尺,人们一方面沉迷物质享受,主观上却失落寡欢,对幸福和人文关怀的呼声应声而起。

  罗伯特•莱恩是美国政治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美国政治学协会和政策研究学会主席。在他的新书《幸福的流失》中,从幸福的流失源于遗传、早期社会化、境遇,并从收入、市场、民主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用大量的数据分析图来告诉读者,不幸的人生究竟是怎么生成的。

  关于幸福,罗伯特•莱恩有个“快乐鸿沟”的论点——“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就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财富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致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快乐鸿沟’现象。”这其实就是“有一天,我们终将富到买不起幸福”的原因所在。

  那什么才是幸福的源泉?莱恩的回答很简单:情谊。他认为婚姻关系稳固、家庭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睦、朋友来往密切是人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这对怀揣着自己的幸福梦而奋不顾身地冲进物质洪流中的人们,是一支清醒剂。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以给家人幸福为名义每天加班加点追求着收入的增加、地位的提升,最后却因为陪家人时间少、缺乏交流而日益疏离,所谓的幸福并不是家人所要的,而自己反而成为困顿之兽。

  《幸福的流失》一书还有一点比较突出的地方在于,他对美国现行的民主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西方社会所吹嘘的的民主自由平等并没有给西方民众带来幸福,反而因为只是服务于少数利益集团,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不能得到满足,公众感受到更多的是无力感、无助感和疏离感,这在近几年西方出现的政治事件中得到了验证。

  幸福应该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所谓的市场、自由、民主等都只是手段而已,不能够舍本逐末。这个忠告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对于每位争取幸福未来的国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幸福的流失》读后感(十):幸福是个抽象的感念,却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门课程叫《幸福课》,曾长时间占领网易公开课热门排行第一,这门课的老师塔尔博士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有时候会想,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塔尔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他的这个观念和《幸福的流失》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莱恩观念几乎一致,罗伯特•莱恩认为,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让人们趋之若鹜的金钱、自由、民主、平等,不过是实现“幸福”这个终极目标的手段而已。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人将幸福与财富视作正相关的关系,他们认为,越有钱就会越幸福,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罗伯特•莱恩在《幸福的流失》这本书里,详细地辨析了幸福与抑郁、收入、市场、民主和个人等五个方面的关系,他用大量的数据调查、个人研究的例子系统地解答了人类关于金钱是否能买到幸福的疑问。作为政治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作者罗伯特•莱恩在本书中用他专业的知识理论和丰富的社会调查,向读者阐述了幸福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罗伯特•莱恩更多的是研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下民众关于幸福的认知,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在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西方社会里,民众更容易获得幸福。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发达国家的抑郁症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这是否可以间接证明金钱和幸福并没有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

  同时,书里面也提到,处于发展中的亚洲国家幸福感高于某些发达国家,这个结论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崇尚集体主义,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市场经济社会,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减弱,但仍然存在。而作者认为人是幸福的主要因素,所以以情谊为重的亚洲国家幸福感相对高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是幸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我们很难从表面判断一个人是否幸福。比如书中出现的用以测量幸福感的问题:“总的来说,你认为自己最近过得如何呢?一般快乐、非常快乐还是不太快乐?”“到目前为止,你认为你的人生如何呢?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这些问题都太笼统,相信得到的答案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过年回家或亲戚聚会,大家一般会被问:“最近工作怎么样啊?”“买房了吗?”“结婚了吗?”“生小孩了吗?”几乎没有人会问“你幸福吗?”这是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工作、房子、伴侣、孩子是人生最重要的四件事,在他们看来,只要这四件事完成,人生就圆满了,当然也就幸福了,但是否真的幸福,往往只有自己知道。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和幸福相关的有趣的观点,是一本值得我们精读的书,希望看完这本书后的你,能明白让人感觉到幸福的是人,而不是金钱,正如作者在封面写到的一样,“有一天,我们终将富到买不起幸福。在此之前,请珍惜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以及那些被称之为人的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