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故乡的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10篇

  《追故乡的人》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一):七零后九零后,会不会相同感受

  喜欢这本书,里面写到我切身感受到的,但是我写不出来。

  分享会的时候,熊老师说这本书的每一篇都挺短,说要留白,剩下的部分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内省。我也只敢在字里行间铅笔轻轻写着。以后看,想法不同了。下次就想擦掉了。

  看这些字,越来越喜欢。记得现场在底下有个妹子说“听完不想买书了”,笑笑,说出来与写出来毕竟不一样,也更加印证熊老师写到的“观看不会代替思考”。

  书中的墨斗、风车、旧瓦顶,都是我熟悉的啊。由此想起我与故乡。那时候的双抢时间很长,多达半月至一月。邻里乡亲互相帮忙,你帮他家割禾,他帮你家插秧。

  短短十几年,一切又不同。

  能把风车、喇叭等等上不了台面的俗物描述得那么详细,是生活的有心人。全然理解,但是我,写不出来。

  现场交流的时候,我们的问题,都是永恒命题

  熊老师说语言情感思想都是含混的,不可能论文式的准确语句描述,不是调查报告式,所以用小说诗歌散文等来表达

  谈及故乡,不免有些沉重。像他在「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里写到,“事实上,从很早开始,我就已经意识到我的家人是我生命中弱者。”故乡的囚徒吗?怎么得逃离?自由,或是承担责任

  七零后九零后,竟然感同身受。乡下变化慢啊,但是也是变化了。重要的是,我们自身感受,对故乡的看法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二):我们的过去比现在有更多的选择---《追故乡的人》

  三年前职场转换的Gap Month,在飞往厦门的航班上读完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问青春何处安放?不曾料到今天能现场对话于《追故乡的人》新书沙龙。

  说起“故乡”一词,大部分人可能会觉得矫情。这是一个人类迁徙渐入常态时代,若问故乡是什么,该如何作答?

  传统观点以出生原籍为故乡,因祖辈血脉相依而情深意重。也有人将成长求学之地视为故乡,或者把距离出生地千里之外的工作定居地看作故乡。

  当我们站在曾经熟悉的地方面对崭新伫立的高楼怀念门前老树小桥流水同时,是否有个陌生声音在耳边说:我们的过去比现在有更多的选择。那是因为我们选择将故乡之情安放在门前的老树上或小桥边或大河里,环境实体承载了思乡的灵魂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三):我们都追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几个人写这么好

  一直很敬佩熊先生文字学识,所以追看了这本于他而言“形式感较新”的摄影文集。

  故乡之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容易描述的词,里面掺杂了太多浓烈的情感。感谢熊先生用图片和文字替我说出了许多想说而未说、抑或无法说出的话。

  文字虽短,意味悠长。篇幅虽小,情感深厚。故乡虽已变得遥远乡愁却一直萦绕心头。

  有时故乡是想要回去的地方,有时是害怕念及之处。

  而故乡若只是小小一方水土,乡愁则又成了狭隘的“乡愁”,因此在熊先生的笔下,“故乡”的概念得以延伸、扩展,版图从乡村扩大至城市,从童年成长至壮年,从国内走到国外,由小变大,由“及”成为“不及”,由远说到近,再由远方回归脚下,由外界回归内心

  且难能可贵的是,熊先生的文字虽讲出了许多道理,但并没有说教痕迹,说的是沉重的事,却并不使人感到疲惫,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并不追求句子华丽,连引用都是克制的。更何况,他本身已经贡献了太多的金句。有许多篇文字的结尾,都恰到好处地上升或深入,把浅浅的叙述转为深沉爱恋思索

  当然,缺陷也并非没有。正文后面的问答章节,私以为便画蛇添足了。非常不喜欢这个章节。完全可以删去。该说的话、该表的意,早已在前文中道尽。倘若前面诸篇文章不能道尽,无论添加多少所谓“问答”都是徒劳。如果不能从前文中得到如下问题之答案,想必也不必看此书、不必读熊培云了。而倘若是熊先生自己执意要在此以问答之形式多此一举,我则理解为他仍有话要说。但是啊熊先生,完全不必的。已经很饱满动人了。

  刚刚看了几则该书的短评和长评,有人评价熊培云太“虚”,又有人说他“虚荣”,笑他不过是一个得了志的小农意识知识分子。我不想反驳这些朋友,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熊培云,也不配来评价他。如果你不喜欢他的文字,就不喜欢好了,天下有那么多书,尽管去看就是。

  我也不是没有讨厌过他,早些时候看他其他著作,也难免会生出“这人怎么这么多沉重的东西?”之类的抱怨。我看也有人抱怨熊培云总是说一些“民主自由”的话题,可是难道不正是因为他是搞这个的么?你让他去写网络小说或者通俗文学

  这世界上可读的书、畅销的书当然多得是,也有太多写作的人,但私以为大多写作之人不配称之为”作家“,因为缺乏灵魂和有趣。而透过熊先生的文字,你能触摸到一颗有趣而实在的灵魂。这在浮躁多变的时代中,很难得。

  关于故乡的话题,很好写下,但很难写好,因为但凡想要书写故乡和乡愁之人,情绪一定且浓且烈。大部分的人也无法处理好自身与“故乡”之间的关系。更何况,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我们与自己精神上的故乡很可能渐行渐远,甚至再也找不着了。

  但大多数一定都在心中不停地回去,出走;再回去,再出走。或者出走,回去;再出走,再回去。有人魂归故里,有人客死他乡;有人肉身或骨灰有幸长眠于故土,有人只能做“孤魂野鬼”,永恒地飘荡。

  我们都是“追故乡的人”,但我们“追”了这么就,却很少有人能够写得这样好。短,且到位,且深厚。

  写下这些话,明知都很废话,也还是落笔。既然有些东西已经“追”不到,不如珍惜当下的只言片语,等自己老了,也许可以拼出另一个故乡。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四):谁还是追故乡的人?

anliulau : Lim ,为什么不入深户。我说,没想过会在哪个角落成为老不死,为什么要这么早下定论?

  在 Sham Shui Po 的 YHA , 同 anliulau 聊起了这俗气的问题。禁烟的 YHA 解不了心中情绪,窗外啪啪啪的雨声人心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天涯。 每个人要像爱故乡一样爱天涯。 只有那样,他才有可能是自由的。熊培云《追故乡的人》

  《追故乡的人》是一剂毒药,令人想起本已忘却的东西。

  下着暴雨街角,店里的空调令人发冷,烟灰缸堆满的是路人的情绪。

  我想起,漏雨的小木屋;给爷爷送饭的泥浆小路;一毛的雪糕两毛的汽水;奶奶手中的蒲扇;…………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Traveling through this world alone .And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And I'm only going over home now .Wayfaring Stranger By Ed Sheeran

  ut, where is HOME ?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五):熊老师,请别再继续矫情了

  熊培云是我国近几年很“火”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的几本书,如《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个社会会好吗》《思想国》等。早在五六年前第一次读他的著作时,我还对这位“草根学者”比较欣赏,可是到了后来,愈发发现他的书越来越“虚”,重复、无内涵内容很多,文字过于矫情,动不动就且不管写什么内容都离不开满篇的所谓“自由民主”的话题。2011年的时候,我曾在北京三联书店亲眼见过他,他当时借其眼镜的镜片脱落这件小事,又上纲上线无限扩大到了“民主自由”……通过现场的观察感觉他其实是个挺自负的人,属于典型的从农村打拼出来、留洋几年喝了点“洋墨水”后便一副自以为是、自认掌握“满腹经纶与治国之道”的小知识分子。有一件小事我记忆犹新,2011年过年前,那时我还对他的书比较感兴趣,我在微博上发了条:“下午大老远的坐了很多站的地铁到万圣书园,终于买到了熊培云老师的新书《自由在高处》。”到了晚上,就发现熊培云转发了我这条微博,并写了句“太感动了,我要关注你!”果然就关注了我,然后我的粉丝数也随着突然大涨起来。说实话,当时虽然我的心里挺高兴,但他的行为留给我的印象却不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学者应该表现出的,太感性,而且他居然能看到我发的这条微博这件事说明他一直在微博上搜索自己这本书的有关正面的评论,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到了后来,大概是一个月之后,我便发现他在微博上默默的取消了对我的关注,我真的是无语了。通过这几件小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修养,真正的大家,永远都有着大家的风范,我曾经拜访过的张岂之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最近,熊培云的新作《追故乡的人》由“理想国”出版了,我大致看了看目录,看不出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书名起的很高大上,但内容很虚,动辄就让一个村庄代表全中国,和梁鸿的书名有一拼)有多大差别,而且明明是写故乡,书里面却又出现了巴黎等内容,看来作者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曾在法国待过吧。说了这么多,最后建议熊培云老师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研究下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中国的真实实践,不要整天说些不知所云的、“高大上”的、太过理想化的东西,不然,作品的内容只会越来越虚,文字只会越发矫情,而读者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久了,便自然把您给抛弃了。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六):熊培云很真诚

  好久不曾在书店读完一整本书了。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大约十年前。在离住处不远的“宝业书店”读张悦然的《水仙已乘鲤鱼去》。天色渐渐暗下来。活动几近麻木腿脚,裹紧大衣从书店走出来,有点讪讪的。只是读了书,而没有买,有点脸红。

  而今,脸皮比当日厚了些。

  在书店变换各种站姿、坐姿读完这本书。来来回回的人很多,不觉得孤单和被格外注意。我不过是其中一个读书人罢了。

  《追故乡的人》是一本图文集。熊培云用极为真诚的笔写故乡,也写曾经的游历。他对“故乡”有更宽广定义,“我的故乡就是我走过的道路以及我所持久关注的人与世界之命运”。对于出生、成长在土地上的人来说,故乡是泥土,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里面,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一批批的大树进城了,农村千疮百孔。那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考上大学的树。和这些被削枝去杈的树的命运一样,我当年也是被时代的巨浪连根拔起,冲进了城市,待漂浮不动了,就在一个角落里扎下根来。”

  除却诗情画意,乡下的生活也有残酷之处。我曾许多次因感受到这些残酷而迷惑。在城市,这方面更有自主权:不愿看到的可以选择不去做,而不会被视为夸张或另类。“生活在乡下,随时会面对种种残酷。为了谋生,或习俗使然。当地人对这些事情习以为常。而我害怕见到杀生,我总觉得不适合活在这世上。”

  熊培云很真诚。比如对信仰,书中有多个篇章讲到——对每个思考着人生的人来说,信仰可能是最终要面对的话题。他不掩饰地讲出自己的迷惑和主张。对读书。他说不必视书中的话为至理名言,书是作者的观点,是和读者在交流。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七):从追思过往走向追寻未来

  从追思过往走向追寻未来

  ——读《追故乡的人》有感

  自《重新发现社会》开始,熊培云的每一本书都会一睹为快。熊氏的关注论题、论说方式、语言风格都于我心有戚戚焉。理性批判立场深邃人文视角、深沉的时代关怀以及朴素诗意追求都令人掩卷沉思、收获多多。

  追故乡的人,“追”者,追忆、追怀、追思;“追”者,追求、追逐、追寻。

  “故乡既回不去又走不出。”这句话成为贯穿整本图文集的主旋律。“回不去”不言而喻,“走不出”让关于故乡的论断更圆融无碍、更富回复往复之妙,点明了“故乡的囚徒”由被放逐的无奈宿命,到不甘囚禁的积极抗争

  故乡,从来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家乡。生于一隅一地,实属偶然。等到“少小离家老大回”,山川风物都已面目全非故人故事早就风流云散,故乡就只存在于追忆之中了。 “谁人故乡不沦陷”?但当你以一幅画、一首歌、一道菜乃至一场梦容纳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时,无论离家多远、离家多久,故乡依然与你同在。正如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因反对纳粹而被迫流亡时曾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

  事实上,异国他乡的一个小镇、一栋房子、一条溪流、一片落叶,都能让你感到似曾相识,带你走进浓郁的乡愁之中。当你阅尽人间百态,走遍千山万水,故乡的地理疆界也就随之而游移、拓展,正如熊培云书中所说:“在北方时,南方是故乡;在外国时,中国是故乡;在太空时,地球是故乡”。

  故乡,在时间的指针上往往指向过去,指代着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故人故事故情。但是,本书独具慧眼阐发了一种生成意义上的故乡。故乡不仅仅是过去时的,同样是现在时,甚至是未来时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当你念念不忘地追忆故乡、追怀往事时,或是用文字重塑一种乡风民情、唤醒一种乡村文化、构建一种乡土精神,抑或是以实际行动反哺回馈故乡时,故乡都可能因你的智慧、你的介入而有所改观,故乡也许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故乡的过去已成为历史,逝者如斯,滔滔不绝。与其无可奈何、徒增伤感地追思与怀念。不如切实行动起来,把握已有的现在,追觅寻求更美好的未竟的未来。——这一追求更为积极,更有意义,更能从往事的囚室中振拔而出,以赤子之心,开放心灵,开创未来。

  如此,所谓“追故乡的人”,就是在追忆过往中兼怀对故乡未来的追寻,在有限的时空中追求无限的远大前程。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八):只有远离,才能看清故乡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记忆最深刻?一般都是背井离乡之后,当他乡成为参照,故乡才能浮出水面。

  我家离熊老师的地理故乡并不远,虽晚生了十多年,但生活经历也有很多类似之处。读到《几家灯火》时,“如今村里的孩子,日子过得还算亮堂,不像我年少时有那么多昏暗的记忆。不过,有时我也会怀念年少时的光景,一盆炉火,一盏油灯,可以聚拢一家人。在昏暗的年代里,头顶的星河总是显得格外灿烂”。小时候家里经常停电,全家只能围拢在蜡烛下,谈天说地,下棋打牌,待听到邻里响起一片“来电了”的呼喊后,又各回各屋。现如今再也没有了停电,也就再也没有那些漫长的家庭闲谈。

  地理意义的故乡承载着精神意义的故乡,那种精神在熊老师看来“可以将我带入一种自由而有尊严的美好状态”。因此,在《何处是巴黎》中,“我曾经说过,我当年去巴黎读书的最大收获是在地理上远离了中国,在时间上找回了自己。如今,我离开巴黎已经很多年。那个曾经是未来的故乡,也停留在了过去。然而我的灵魂并没有衰老,我希望我能继续活在时间里——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过去,一个在将来”。这一点与诸多游子感怀颇为一致,例如《东京留学记忆》,远离故乡才能更看得清故乡。

  儿时的我最向往的是离家,离的越远越好,因为讨厌故乡的尘土,讨厌故乡的人事,讨厌故乡的一切。如今离家游学已十多年,一直试图抹除的故乡记忆仍然留存,与小伙伴们钓龙虾,偷摘邻居的桃子,铁路旁的稻田,清明扫墓归来的清爽,记忆虽然支离破碎,但仍然确定那时的我是快乐的,也是自由的。如同在《晕眩》文中所言,“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的意思是: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不要让自己成为魔鬼。其实这句话也适合像我这样不断凝望故乡的人。如今的故乡对我而言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即使离开了,不断地回望也会使我们变成故乡的一块泥土。爱与恨都会让人晕眩,并且让你成为自己所爱或所恨的一部分。”

  我原来还是依恋着故乡。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九):你是故乡的,你是自由的

  这本书看起来像是又一本关于乡愁的书。

  但通篇读下来,却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故乡吗?或者,爱,但离开?

  在今天,在这个一天比一天闭锁的国度,或许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可以不爱自己的祖国吗?或者,爱,但离开?

  不要轻易回答。

  看熊培云的另一篇文章里开玩笑说,朋友圈流行两个问题,一是“你进去了吗?”一是“你出去了吗?”

  如果“进去”与“出去”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面对的尖锐选择,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不至于“进去”也不可能“出去”的普通人来说,生活在此时此地,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年前有一句流行的话,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

  前不久,大半个中国沦陷在雾霾之中。今天我才发现听广播时已听不到有关雾霾的预报,虽然今天两会结束,北京又陷落了。

  这本书似乎是在闪烁其辞地寻找一种解脱。含含糊糊地安抚这个时代纠结于逃离与囚禁的焦虑。

  你是故乡的,你是自由的。

  肖邦在巴黎奏出了他的乡愁。

  《追故乡的人》读后感(十):疑是故人来

  去年看了他的《西风东土》,因而在书店看到他这本新书,没有多想就纳入囊中,这大概就是对作者的一种无名的信任吧。翻开后才发现是本非常易读的散文图文集,文字还是占大头,约16万字。

  就像他在附录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追求的是一种文本上的轻盈。但涉及的话题,我想仍旧是重的。”

  “故乡”这个话题很难拿捏,不是容易陷进去出不来,就是容易模糊记忆滤镜美化。用一张张平日所拍的图片,按图索骥,讲述一个个记忆深处的故事。这种手法看似轻松,却是沉重,因那过去是艰苦的。文字流淌间,你感受到作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0年为一代,熊培云作为我的前一世代出生的人,经历过的沉重,我大概可以遥想感知,但终究不能感同身受,就像如今的我无法理解晚一代的年轻人,那种毫无重量的轻浅生活一样。

  散文在我看来是很难写好的一种载体。

  写作者需要有一种千帆阅尽的经历,还要有善于提炼的思考力。笔端在叙事写景的同时,却内含着一些感悟与思量。不是心灵鸡汤式的陈述说教,而是潺潺细流的轻微声响,流经你的眼前,回响在你的心里。甚至,有时候前文提出一种观点,后文又质疑该观点,你都能明白,这些都是作者思考路径的轨迹。

  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宣传真理。

  还有一类散文写得极好的则属于善于景物描写或者事物叙述的,用幽默的或优美的语言,构成一篇篇佳作,感悟少了些,反而成为闪光点。就像善于写饮食与花草的汪曾祺,还有善于描写藏区日常生活的李娟。

  熊培云显然是属于前者。他或许会追求词汇的简洁,但思考是他写作的本色。

  关于故乡,他说:“故乡是双重枷锁,它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

  关于爱情,他说:“我理想的爱情是在他人的命运中看到自己的使命,并且努力地完成这一使命。”

  关于责任,他说:“我越来越觉得这世界真正迷人的东西,不是自由,而是责任。”

  关于名声,他说:“这世上,有的人想活在别人眼睛里,有的人想活在别人心里,最普通不过的是想活在别人的耳朵里。婚丧嫁娶、喜怒哀乐、钱权名利,重要的是得有个响,得让人知道,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而我最喜欢的是他对爱的诠释:“所谓爱,就是给自己喜欢的人与物赋予意义。”

  有时候他觉得,故乡不是活在回忆里,而是会化身走向他。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不仅小至故乡,大至国家,甚至人类命运,都是他思考与忧心的命题。

  所以,文字是铭刻过去吗?是思考未来吗?还是成长的一条路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