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8: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10篇

  《假如海洋空荡荡》是一本由[英]卡鲁姆·罗伯茨(Callum Roberts)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一):令人震撼的一本书!

  令人震撼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无数事实案例描绘出人类的海洋史其实就是一部屠杀海洋生物的血泪史。

  渔民自古就如同蝗虫一般扫荡一个又一个渔场,无数种类的鱼类正在迅速消失或已经消失。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少量渔民即可给海洋生态带来无法恢复的灾难。新的科技给渔民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却给海洋生物带来了死神。

  不过好在已经有部分国家和民众已经注意到并且制定了海洋保护区,希望能够坚定地扩大并执行下去,不要让人类的子孙们回想起20和21世纪的前人时心里只有无尽的愤恨!给海洋,给地球,以及给人类的未来留下希望的种子吧!

  :请拒绝食用或购买非法捕捞的鱼类或鱼类制品,尽量购买养殖或是经过MSC认证的鱼类或鱼类制品,算是尽自己渺小的一份力吧!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二):海洋的警钟为谁而鸣

  海洋的警钟为谁而鸣

  ——读卡鲁姆·罗伯茨《假如海洋空荡荡》

  人类开拓世界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残酷杀戮史。卡鲁姆·罗伯茨的著作《假如海洋空荡荡》充满了对此的反省和警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系统再现了渔业发展史,将伴随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罪恶一面展示出来,预警人类保护海洋已是刻不容缓。

  说是报告题材的文献,却又在第一章认识到作者善于运用的小说特色语言,从探险家白令、自然科学家斯特拉的传奇开始,跟随罗伯茨进入一个充满探险和杀戮的历史通道。探险家同时又是掠夺者,真正的事实是,他们为了捕捉鳕鱼、鲸鱼和海豹等大型海洋动物,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为了开拓新的大陆(新的大陆就是新的财富),不顾艰难险阻踏上了探险之路。他们捕捉杀戮海洋动物,海濑、海豹、特别是大海牛都在搜捕范围之内,将其残忍地杀害,取油脂、割皮毛,直至将它们赶尽杀绝,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他们一次次涉入罪恶深渊的动机,探险家的无所畏惧也是他们贪婪本性的外现。

  由于欧洲本地过早的生态破坏,致使他们到处开辟殖民地,掠夺各类资源,其中渔业资源是一个重点,哪里有资源,哪里就有掠夺者。哥伦布开辟了美洲,随之而来的就是海盗猎人对海洋动物的捕杀,狂热的交易必然导致了显著的弊端,美洲海龟就这样惨遭屠戮。捕鲸业的猖獗,导致了鲸鱼数量迅速减少。每个时期都有参与者记录了当时的情形,可谓触目惊心。

  书中呈现了许多当时的历史资料,披露海样生态即景,人为破坏是历史性罪恶。不受限制的渔业迅猛发展,渔业的工业化大大侵蚀了海洋神态,人们意识到过度捕捞将会造成海洋资源频临枯竭的事实,开始制定各种措施来挽救。拖网的限制从14世纪就开始了,英国人对此实施法律制裁,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一直到现在,拖网都有严格规定(中国跟国际上有所差别,也在极力向着维护海洋生态的方向发展)。这些限制措施的变革过程,也是英国包括整个欧洲渔业发展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假如海洋空荡荡》虽然是一部西方渔业史,也让我们回溯到中国的类似情形,曾有老渔民回忆过去的年代总是会鱼肥满仓,满载而归,现在却是物种贫乏,早已不似从前。而在国外捕捞业辉煌时期,加利福尼亚湾娱乐性钓手雷·坎农还捉到过81公斤重的海湾石斑鱼,并且合影留念,那幅画面让人联想到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里的情景?但它更像是在为你敲响警钟,不是寓意美好的动力,而是盛景不复存在的警示。

  卡鲁姆·罗伯茨提到,必须设立海洋保护区,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得工业化密集捕捞规范化。即便现在国际上(包括中国实施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养海期)都有渔业调整期,供鱼类休养生息,最大利益化仍然是各地渔业的追求,那么,海洋枯竭的末路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而海洋生态恶化,也已成为世界渔业的常态,中国的情形更显得不容乐观。以史查今,必须重视起来,制定并遵循多项措施,使得海洋生态慢慢步入正规,才能谈到海洋的未来。所以,必须迎接挑战,必须敲响警钟。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三):百鬼夜谈品书3——鬼海勾沉

  百鬼夜谈品书3——鬼海勾沉

  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以降福报;而干点坏事儿总存幸鬼神不知道,所以鬼神们太为难了,人心好难测!

  常言道人心似海深,倘若有比人心还难测的东西,恐怕便是由人写成的书了。

  只要有湖的地方,便常有湖妖水鬼;此言非虚,未名湖畔依旧阴气浓郁,此间行走,不由的回忆起,我童年所经历的那骇人听闻的鬼海。

  舟山某岛不知名的地方,有一个半圆形的环海峡谷,叫鬼回头。相传这个峡谷里住着一个巨大的水鬼,不止一个渔民曾见过这个水鬼,方圆数十里的渔船都不敢去。

  我的曾祖父就在峡谷不远的海岸上靠捕鱼为生。暑假我去看望过他一次,我最喜欢在海滩上钓梭鱼,梭鱼非常傻,极好上钩,然后串起来烤着吃。那时,我听闻村民们讲过水鬼的恐怖传说。

  千万不要去啊!隔村有几个傻汉,不听劝,非要抄近道穿鬼海,晚上出海时还活蹦乱跳的,一大早渔船自己飘回来了,可里面就剩下一堆惨白的骷髅了。

  我问曾祖父,这个传说是否属实,曾祖父从来都是沉默不语。不过,这样倒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曾祖父一定有秘密!

  暑假快结束了,预示着我将会被送回东北读初中。有一天,很晴朗,曾祖父要出海,我问他,那片海真的有水鬼么?水鬼什么样子?并乞求曾祖父带我去那片闹鬼的海域看看。

  曾祖父脸色大变。他在这里住一辈子了,也许他知道,恐怕时日无多,便出乎意料的满足了我的愿望,带我去见水鬼,条件是让我永远守住水鬼的秘密!

  我们的小渔船一点点的靠近水鬼居住的峡谷。快到峡谷时,那里一片碧波,巨岩耸立,在岩石脚下,我看见了白骨和船骸,也许水鬼聚餐的地方。

  到达峡谷后,我们藏在一块礁石下等着,入夜时分,曾祖父和我都见到了碧海深处的水鬼,那体型巨大,强硕无比的水鬼。不过我答应过曾祖父,要替他永远保守好水鬼的秘密,那是我们的约定!所以除了这段经历,我无法再讲述给你关于水鬼的任何消息了。

  从此,我也没见过曾祖父了,直到几年后,传来消息,他过世了。原以为我会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可是当我读完这本北大社的《假如海洋空荡荡》时 ,我诧异的发现了原来此书的作者,也知道水鬼的秘密呵!

  我不禁回忆起曾祖父的样子,他慈祥的抚摸着我的头,他深爱着那片海,他一生都守护着水鬼的秘密!

  它们终将发现,只要和人类搭上联系,便意味着灭顶之灾!水鬼就是水鬼,何人没有关系!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你能明白水鬼的恐怖故事么?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当然,还有尼斯湖的鬼,百慕大的鬼,还有天池里的怪兽,它们的秘密都是一个!这是曾祖父告诉我的!其实呢,当天我们见到的并非水鬼,而是一群海豚。假如海洋空了!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四):海洋,不能让您哭泣——《假如海洋空荡荡》有感

  海洋,根据百度百科上的定义“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陆地面积只占29%,我们从小在课本上还是相关的渔业书籍上的介绍就一直在说海洋资源丰富,可以供我们不停的开采等等,然后随着陆地环境污染的严重,到底海洋污染是什么程度,相关的书籍是少之又少,我们唯一大概的音箱估计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我们生存的陆地环境有很大影响,仅此而已。本书《假如海洋空荡荡》的作者就准从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角度出发,在引用大量的文献的前提下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是英国的卡鲁姆-罗伯茨教授,在本书中为引出人类活动对海洋的破坏而引用了大量的一手史实资料,例如在肆意掌中讲述斯特拉参加的白令远征中发现研究大海牛的过程中,就详细描述了探险队员为了食物而捕杀海獭,海獭从最开始的‘一群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到后面的数量快速减少’,这已经够严重的了,但是到后面仅仅为了海獭的毛皮而大肆捕杀,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贪婪折磨着无聊的人们,他们开始大肆杀害他们的食物来源......数以百计的海獭被杀死,只为获取它们的毛皮,它们的残骸则留给狼群清除......’看到这里我觉得很震惊,如果翻译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残骸’这个词用在这里可以想象那场面多么的惨烈,而且不是为了生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毛皮。而这一切在这趟远征中还只是开始,后来发现大海牛之后,队员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大海牛肉质鲜美,然后厄运也来到了大海牛身上。当远征队回去之后,俄国人都知道了大海牛的存在,结果到了1768年最后一投大海牛也被杀,此后再也没人发现大海牛。估计我这样表述读者还是没有多大的感触,那么如果我将大海牛和现在的宠物猫狗进行比较的话可能大家印象就深刻了,作者在原文中引用了斯特拉的原话:“我没看出它们有很高的智慧......但它们确实超乎寻常地彼此相爱,......一头公大海牛连着两天来到岸上,凝望着已经死去的母大海牛......”现在一些关于猫狗对同伴不离不弃的微电影非常受人欢迎,那么大海牛这样的生物不也如此吗?结果仅仅因为肉质鲜美,因为人类就要落到一个灭绝的命运.......这一切是为什么?

  上文讲述的还仅仅只是开始,本书十一时间为脉络来进行系统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文明的进步,人们捕捞海洋动物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规模化,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本书对这一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由于人类没有节制的滥捕滥杀,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例如在第十五章“国王鳕的衰亡”中探讨鳕鱼族群的衰亡历程中就可以发现想要保证鳕鱼的种群数量不减少,还需要保证其生态链不发生破坏,遗憾的是当地的渔民没有发现,而且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政策制定者的目光也很短视。

  这本书不仅仅适合相关的专业学者研究使用,也适合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者阅读,以史为鉴。那么我们普通大众可以不用看了吗?不是的,我们也应该看,我们整天喊着口号要环保要保护动物什么的,出发点无非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或精神需要出发,我们应该认真的看一看本书,要知道除了猫狗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海洋物种已经灭绝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海洋,作为大地的母亲,不能在让您哭泣,不然最后多于我们人类自身就不是哭泣那么简单了。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五):在自然面前,我们都是讨海人

  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习惯把渔民叫做“讨海人”。讨海,寓意“向海讨生活”。先民们畏惧海之神威,但为生活所迫却不得不靠海吃海,便以这样谦卑的语词乞求自然的谅解。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和海的关系改变了,人认为自己是大海的主宰,可以肆无忌惮地向海洋索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资源日益枯竭,海洋生态日益凋敝,假如海洋空荡荡,那么,我们人类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大使、海洋保护生物学家卡鲁姆•罗伯茨,凭借自己对海洋的深刻了解,撰写了《假如海洋空荡荡》一书,副标题名为“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用丰富翔实的材料展现人类开发海洋的历史,陈述当下面临的严峻现实。

  该书曾荣获“蕾切尔•卡森环境书籍奖”等殊荣。在1963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描绘了鸟类因为农药而灭绝的凄寂场景,不过,蕾切尔没有预料过,有一天海里可能会没有鱼。海洋的生灵都到哪里去了呢?罗伯茨撷取的材料中包括过去时代的很多船员日记和作家手记,白令海峡体态丰满的大海牛、马萨诸塞河流里随处可见的鲑鱼、格陵兰岛群拥纷至的鲸鱼、挨挨挤挤逆流而上的灰西鲱……一幅幅逝去的图景徐徐回放,沉郁入心。

  蕾切尔离我们不过半个世纪,这是技术革新的半个世纪。渔民们拥有了更快的船、更大的渔网、更坚韧的材料、更精准的天气预报,以及海床实景投影。可是,每一项新的技术都不能保证今天的渔船可以比祖先们收获更丰,而只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压迫更深一层。自1950年以来,卸鱼量的平均营养阶层已经下降了,以北大西洋为例,这一数值从3.5下降到1990年代后期的2.8。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鱼越来越少了,即便竭泽而渔,也只能得到塞牙缝的、小得可怜的鱼。不打孵卵鸟,不捕产子鱼。当人类逆天行事、为所欲为,就再也难以从大海里讨得一杯羹。古老的智慧凝聚在这些朴素的告诫里。

  罗伯茨提倡渔业改革,如降低目前的渔捞能力、消除有风险倾向的决策等,核心是“保护”。自然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秩序,正是人类打破了这种状态。在自然已经失衡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仍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只会导致利益驱动下的“公地的悲剧”愈演愈烈。怎样解决呢?目前的当务之急必须以“保护”来改变现状。设立“海洋保护区”有可行性,根据罗伯茨切实调查后给出的数据报告,这在经济投入上甚至远远低于每个国家的渔业补助总额。不过,需要补充一点,这笔费用里应当还包括渔民安置和补助的费用,毕竟真正实施的时候还是人和人打交道,对于世代以海为家的渔民们来说,这应当只是暂时的退出。

  在湮埋无从记忆的远古,在一片无垠的水波中,生命的迹象开始出现,后来海里的生物爬上了陆地,后来的后来,慢慢有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我们今天身处第六次大灭绝,海洋生态危机只是一个侧面,在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是讨海人。

  《假如海洋空荡荡》读后感(六):海洋文明的醒世“教谕”

  (刊于《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8日)

  文/俞耕耘

  倘若以生命起源的视野看,海洋无疑是我们的原初摇篮。人类在陆地生存的“文明”,在漫长的进化史面前,不禁显得沧海一粟。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鲁姆·罗伯茨的《假如海洋空荡荡》,或许就像一个警世的箴言,提醒我们:生命既然可从海洋来,亦可在海洋中消亡。表面上看,全书副标题“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似乎危言耸听,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却不容你无视否认。因为,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来就是一体两面:它既不断探索、利用自然,让生命得到更好延续发展;也无限扩张、贪欲不满,使自然受到荼毒破坏。

  从而,这部著作也突破了一般海洋史写作的“单一格局”:没有简单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作为客体化的研究对象,而是看重一种人与海洋的“关系史”描述。这种关系就建立在主体(人)对客体(海洋)的“改造”之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从畏惧到探索,从利用到征服的过程,贯穿始终的是改造、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假如海洋空荡荡》里也出现了两条极具“张力”的意义轴线:一面是技术进步、机械捕捞的工业文明,一面是物种消亡、资源殆尽的荒野之境。

  在某种意义上,海洋的文明史就是海洋开发的“现代性”历程,它完全是工业化机器生产在海洋领域的渗透。这种“文明史”之所以被作者认为是“自我毁灭”的,源于它建立在一种单向性的思维之上:简单、粗暴、直接。我们看到,全书大多章节都有同样的论述:围绕扩大“渔获量”的中心目的,讨论了各种渔捞工具(渔船、渔具和仪器),渔捞技术的使用。无论时代怎么变易,渔场如何变换,人类在捕鱼的逻辑上却出奇一致。这就是为了维持渔获量,不断改变“主要渔产”的品种,当一个物种锐减濒危时,迅速寻找下一个“替代物种”。从而,海洋生物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排队式”消亡。

  作者的考察既是全景式的(地毯式巡礼了主要渔场、渔产和渔捞方式),同时又是微观的(利用各种小说、档案、法案的记录再现捕鱼、捕鲸的历史场景)。然而,它们都指向了海洋资源从无限丰沛到极速枯竭的“毁灭史”。《假如海洋空荡荡》的深刻在于揭示出这种衰竭的“加速度”到底从何而来?在我看来,是科技给人类的贪欲插上了翅膀。从原始鱼叉到围网,再到清盘式的大型拖网,捕捞方法愈加残暴;从沿海、近海再到远洋,从水表到深海,人类侵蚀资源的深广性叹为观止。这些都离不开工业革命(提供远航的动力)、保鲜存储技术(支撑捕获更多鱼类的野心)以及电子信息技术(高效自动化的搜寻)的推波助澜。

  在当代语境之下,生态保护的主题早已是老生常谈。无论是全球命运共同体,还是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崭新理念都已成人类共识,深入人心。但是,回望海洋文明的历史,就会发现历史的每个断裂细节,都潜藏了人类“自毁”的危险。我想,这也是罗伯茨此书的超越意义:处处都反省着人性的弱点,检视了海洋保护所面临的困境、逆流与历史创伤。事实上,我们并非不知自然的“教训”,只不过往往容易患上“历史失忆症”。每当科技有所突破,物种有所休复时,就会立刻重复着更大的压榨与伤害。

  这也让我们反思:技术文明并不一定能换来生态文明。相反,当一种“技术理性”大行其道时,海洋资源只会沦为人类疯狂掳掠的“战利品”。换言之,与欲望诱惑相比,人类常常愿意为了今天的“实利”,断送子孙的未来,甚至不惜为此自我欺瞒。在书中,你能看到历史上诸多法案背后的“官僚主义”,在禁止拖网捕捞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摇摆不定。更有一批海洋学者公开宣扬:“海洋开发,取之不尽”。他们用增多的“渔获量”论证着海洋就像是耕地,越是深耕越有生产力的荒谬逻辑。我们会质询: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一个自欺的“障眼法”吗?资源再生的速率远远小于捕捞,我们不过是在利用技术“透支”着海洋的“元气”根底。

  技术到底是用在掠夺式捕获还是抢救性保护?学者的立场到底是自我催眠的欺瞒,还是警世醒世,发挥专业的智识?也许,在海洋生态的保护上,我们从不缺乏知识、政策和科技,我们缺乏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从而,在我看来,这部书的启示意义或许远比描绘海洋文明进程价值更大。因为,作者通过此书表述了一种“重建生态伦理”的价值追求。这种生态伦理始终在追问:我们是谁?依赖什么?为了什么?这种康德式的提问,时刻在强调人类面对海洋的姿态与不能僭越的限度。

  只有清醒地回答这三个问题,海洋才有明天,人类才有未来。在书中,任何杀戮海洋生物的行为背后,都暗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核。这完全是一种认识论的谬误,主体性的滥用:人们从未将自身置于生态链中,狂妄地以为能够凌驾在海洋生物之上,孰不知在自然史的框架内,并没有什么物种可以全身而退(人也毫不例外)。我们是人,更是生物;我们依赖生态系统,为了人类能更好延续。在利用资源的前进路上,始终不忘生命曾从海洋诞育这一初心,或许是《假如海洋空荡荡》一书给我们的最大教谕。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10/18/nw.D110000renmrb_20161018_2-24.htm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