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优秀的绵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优秀的绵羊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7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优秀的绵羊的读后感10篇

  《优秀绵羊》是一本由[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一):高考志愿填完了,你的大学对了吗?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并不能让很多学子家长彻底的松懈下来,因为还有一个大关要闯,一个至关重要抉择。那就是:报考志愿。

  听说如今报考志愿容易多了,因为是平行志愿,你所选中的几所大学没有区分名次只要你的分数够了,想上你报的哪一个志愿都可以。(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我自己参加高考离现在整整十年了。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同学们聚再一次,估算着自己的分数,然后拿着大学书录认真详细的看着自己想要去上的大学名称专业,恐怕填错了。那时候不是平行志愿,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超过你填的第一志愿的录取分数线的话,你就变得非常的被动。因为你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大学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了他们学校学生,只有那些学生招完之后名额不满情况下才会考虑你这个第二志愿的学生。所以当时你把谁填成第一志愿是需要非常慎重选择。一旦出现问题,即使你的分数很高也有可能没有大学可上。

  其实,当时的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是非常盲目的,并不太清楚学校的真实情况,只是按照选校排名来定优劣。至于学校内部的教育体系如何,是否适合自己,几乎没有人会去重点关注。大家只知道,重点一本肯定比二本学校好,二本比三本好,三本比大专好。只有这一个衡量标准,从未产生过,这所大学是否适合自己,它是否能够教给我们真正要学的东西这样的问题。那时候的人盲目的去选,也就这样盲目的消耗着自己的大学时光

  其实,

  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

  如何让你的大学带给你真正的教育?

  如何让自己的大学时光并不虚度?

  是目前即将步入大学,甚至高中学生就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决定用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以及在教育领域感受到的一些真实内幕来告诉大家这些问题的答案。他所撰写的《优秀的绵羊》一书,让我每看一章都忍不住惊叹。原来所谓的精英教育,所谓的当代天才,所谓的世界名校,就是这样的一个未能脱离机械运营体系的制作精英机器机构。《优秀的绵羊》一书看得我一身冷汗。这不同于当我发现自己的上学时盲目之举时的惊讶,这同样是一份担心,一份作为人母,为自己的孩子一生教育理念和教育选择时的担忧

  在《优秀的绵羊》第30页有这样一段话:【过去的20多年让人有一种跨时代感觉,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名校游戏2.0版本已经诞生了。第一代名校生都是70和80年代进入大学的,而他们的父母本身许多要么是去了公立大学要么就根本没读过大学。名校对第一代人来讲,是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但是第二代名校生,90年代大学生,而他们自己的父母本身都是名校毕业生,后来又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这群家长眼中,名校对自己的孩子来讲是必需品,不再是改变生活的一次机会,并且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真的都会有“名校是孩子的必需品”的理念呢?

  我并不敢保证自己会怎样,毕竟我的孩子还未到幼儿园年龄,我只怕我有一天也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但是,我想,今年参加了高考的你,填报了志愿的你,是否也有名情结

  在上中学的时候,中国就有一个很奇怪但一直存在现象。那就是:文理分科。很多人都认为,一般成绩好的学生会选择理科,成绩差的会选择文科。因为他们认为“文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行”,不需要动脑子思考,不需要过于聪明头脑。立刻就不同了,数理化的很多知识都必须聪明才行。而家长和老师们大多也是重理轻文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中,提到了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

  它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所言:我们所学的在10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就如中国谚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书中提到的博雅教育就是一种对知识的溯源,对新旧知识的思辨,并不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结果,也不是盲目的接受现有的知识。面对任何的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教育理念和体系,也是博雅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至于人文经典,作者认为,艺术魅力在于,他带着我们去了远方,但让我们感受到回了家。艺术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让你透过艺术感受到你在任何理论或者技术书籍中感受不到的共鸣和被理解

  《优秀的绵羊》一书书:博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合二为一的,学生在博雅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将贯穿未来的任何专业或者领域,我们将不再刻意区分左边是工作,右边是生活;上面是通识,下面是专业。它们是融合的统一体,是相互渗透的。

  所以,最终,我们回归开始的问题。

  1、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无论你在中学时候选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在选大学的时候,你都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出发。你要认真思考自己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是经精英式的教育,一进大学校园就为了自己的毕业工作打算,选择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专业来学习?还是了解自己的强弱项,根据对自己自身有着深远影响和帮助的专业去学习?

  无论是理工专业还是人文专业,不要戴着有色眼镜评判。要认真的倾听自己的声音。因为最终,你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进入什么领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不会改变。

  2、如何让你的大学带给你真正的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个有点太广。就像书中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善于思考的头脑

  一个单纯的拿高分争名次,为了显得更加专业的疯狂获取领域内知识的人,和机器无异。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一个不同于动物大脑。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盲目吸收的。

  一个大学首先要教会学生的就是:思考能力。无论你掌握了那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也好,逻辑性思维方式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真正的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照搬别人的理论。

  ☞独立自由

  大多数精英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获得的关注过多。来自于父母的、老师的、朋友的各种关注。让他们也变得更加没有主见,更加的不会独立做决定,没有了思考自由和自我追求

  很对人会说,其实我的梦想是从事写作成为作家,但是,我的妈妈或者爸爸觉得,学习金融会更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于是我就开始学习了我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专业。但是同时他害怕父母朋友对自己失望,所以,即使不喜欢学的也非常努力,成绩优异。他的状态完全看不出他不喜欢学父母安排的专业。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这样失去了独立和自由的大学,其实不仅仅是浪费时间,也是再把自己那仅有的一点激情给消耗殆尽。从而变成真正的精英奴隶,再也没有做决定和自由的权利和机会了。

  ☞学会学习

  一个人的一生,每一个转折点都十分关键。并不单单是上大学。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真正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获取了好的学习方法,会让你受益一生。

  大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会你大学课堂上的知识,而是教会了你学会学习的方法。

  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特质而定。好的老师更会把握这样的区别,也就是“因材施教”。在你的学习方法上给予你启发指导的老师,比在你专业领域给你指导的老师要更加让你受益。

  这一点也可以参考日本的斋藤孝老师的一本《学会学习》的书籍。书中教会了你大量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判断自己适合哪一种方法。

  3、如何让自己的大学时光并不虚度?

  在学习方面可以参考博雅教育的专业和人文知识的合二为一理念。不成为精英式的绵羊,适当学习人文经典来感受艺术的伟大

  其他方面就尽可能的做自己吧。无论是趁着假期出外旅行也好还是学习练习自己的弱项也好。总归,做自己,不做学习的奴隶,认真的让自己学的开心

  当你根据前面两点去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校并认清了在大学中你应该得到什么之后,相信你的大学时光也并不会被盲目荒废的。

  最后,如果你想上大学,或者成绩看起来很差的同学,也不要因为这些想法现状而自怨自艾。《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说:【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使得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所以,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都不相同,精英有精英的缺陷平凡有平凡的优势

  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应该站在我们是个成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的态度来感受大学,感受任何教育体系内的生活。

  ✤ 林资言,书评人、坚持为大家推荐好书

  ✤ 微信公共号:林资言的暖城(Warm--city),扫二维码即可关注。

  ✤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谢谢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二):究竟怎样的教育对于个人,社会影响最大?

  微信公众号:王昱心的人生痕迹

  微信/QQ:442911239

  我们一起来读书和理财吧

  我一直对于现在的教育有很多说不出来的不满意,不是觉得国外的教育更好,而是对于教育本身有很多的说不出来的不顺心。比如,中国原来的优势在于基础教育,在于理科上面,后来人们不断的呼吁减负,呼吁素质教育。但是看看现在,现在的基础教育已经一塌糊涂了,但是素质教育呢,体现在了哪里,不是你会跳舞,会画画,会一些什么特长就叫素质教育的。现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都乱七八糟的时候,又开始提倡家庭教育。真是担心,目前所谓的家庭教育,把教育弄的更加乱七八糟。因为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是形式,还是一种临时的形式。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的东西。

  说远了,说回这本书来。

  这本书帮我理清了一个思路,我们究竟缺什么样的教育,什么东西对于我们影响最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老一辈认识观念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职业有很多是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引用书里不同章节前言里的话“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我们所学的在10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

  那么问题又来了,忘记之后留下的是什么?学会如何学习,又是要学会些什么呢?(本书主要是说的大学阶段的学习,并不是说,我们需要从小学就开始这样做,大学之前还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我以前一直都知道对于哲学,对于经典的书籍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书中给了一个概念“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形成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并不是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者某种意识形态服务,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博雅教育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广度。“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数学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书中还有一个概念“人文教育“。“如果博雅教育意在挑战已成定数之事,那么人文艺术专注的是伦理学和存在学,即我们应该如何待人处事,我们到底是谁”。我不知道大家在读到前面那些书里的话的时候,是否会和我一样,觉得心跳加快,觉得莫名激动。反正我一直都觉得我们活着,不是仅仅为了工作,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自己内心,不断的寻找人生的一些目的。

  我们要好的工作,挣很多钱,是为了什么?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我们真的清楚自己内心的欲望是什么吗?如果我们不能探索自己内心,明白自己要什么,那就都是满足的别人的欲望,而不是自己的欲望。我们要的是幸福的生活,不是有钱的生活。这样的教育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我们的内心,找到我们真正追寻的。

  我希望,通过教育,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生活,而不是天天忙碌,天天抱怨,最后郁闷之中各种焦虑,到了临终,还觉得自己白来了一遭人世。我希望我的后代,可以有很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被金钱,权利等欲望控制,但是这就需要内心强大,自己会思考。我愿我们的教育,可以让以后的人少点自杀率,多点幸福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三):宁可不优秀,也不要做绵羊!

  我的身边就存在这么一个优秀的绵羊,这种优秀让我招架不住,无力改变,让她阶段性的痛苦不堪,疲于周遭!让我们的日子有时候毫无生机,毫无希望!这优秀的绵羊的力量十分强大,足以影响一个家庭走向不幸福,一场婚姻走向坟墓!

  有些人,为了保持优秀,谨言慎行、乔装自己,患上了“狂鸭症”。表面上鸭子悠然自得,实际上,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是两只疯狂拨动的鸭掌!这些人习惯了优秀,无法承受失败!习惯了奔向既定的目标,缺少寻找方向与自我!因为恐惧失败,他们体会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这样的生活精彩吗?人应该洒脱一些,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教育孩子不要做直升机式父母(经常对孩子批评、施压,成长需要严格的、有序的受监督的过程)、溺爱式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盲目赞美自己的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特别有压力,想要追求完美。然而追求完美只是为了极力消除父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满!这样会导致孩子觉得只有自己成功才值得被爱!

  学校尤其是大学已经忘记了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它们寻找自我,学会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这需要有优秀的教师指导、指引!但如今优秀的教师在忙着赚钱、忙着研究科技成果,疏于人才培养!优秀的学者又成不了优秀的教师,这真的是很悲哀!学生和学校的关系变成了消费者与供应商的关系,为了能够在职业领域的成功而努力,为了以后更好的收入!功利心比较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是每一个人更需要懂得生活!后者更为重要!这种结合要有度,不能一味地舍弃其中之一。

  书中介绍了一种教育模式:博雅教育!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小班教学的博雅教育,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为了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的特点,会从文学的角度体会人类行为,会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也会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灵活!也会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我引导!

  学会思考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大学其实是学会思考的最好的一次机会,不应该错过!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思考自己,在这方面,我就没有去沉下心考虑这样的问题!就是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导致有些时候随波逐流,不知道去往哪里!总之,大学是建立自我的好时机,要主动思考,主动了解自己,主动给自己添加内涵!

  尊重你内心的选择是值得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起来,这样你会幸福一些!其实,领导力是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最后决定领导者的能力是个人的品质和个性!书中也提到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如果不去做喜欢的事情,在努力,也可能是只优秀的绵羊,谈不上能拥有真正的领导力!独善其身,方能兼济天下!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四):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是教育的价值

  优秀的绵羊,优秀到无法忽视,但是却没有建立自我。引导学习者通过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慢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完善道德、理智、感知和情感,找到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这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产生多样的自我:

  “核心自我”是从单纯的环境响应物,成长为独立的自己。对环境变化继续有反应,但是不能改变我们的根基。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一个核心自我稳稳站在那里。

  “想象自我”是成为有独立的想法的逆行者。把对自己负责设定为标准,大胆尝试,坦然面对不断的失败。面对恐惧感迎难而上。接受事物的不确定性。

  “财富自我”是提高财商,学会跳出老鼠赛跑的怪圈,把实现财务自由视为财务目标,努力赚钱,努力奉献。

  “云端自我”。正如本书所说: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我们学的知识大部分会被遗忘,而对大脑的要求也慢慢从知识的记忆转变为知识的快速搜索能力。系统地存放知识、定期调取和温习知识,比把知识放在大脑里更重要。

  已经错过了大学的黄金期,但是可以通过系统的通识学习,结合工作经验,建立成熟的自我。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五):优秀饥渴症:越努力,越焦虑

  亲戚家上大二的小朋友来找我聊天,把自己像破书包一样疲软的扔进沙发,声音闷闷:“姐姐,我真是羡慕你,早生几年,早毕业几年,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花式嫌我老?长本事了还...”,我在一旁听的黑线满脸。

  她脸上带着硕大而深重的黑眼圈,咬牙切齿,“要是我能每天活的不这么累,老十岁我也愿意。每天都好烦,好累,又好焦虑。”

  她是年级学生会的主席,同时兼任着广播站的副站长,她每天三节课六个小时,还要挤出时间去图书馆学英语。她积极的参加着各种志愿活动和实习,天光还未亮她就已经在那儿等第一班公交车。为了不被嘲笑是书呆子,还要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去看娱乐新闻,追最新的剧,看流行的小说。

  她的努力并不只是口头的几句话,那种疲累好像已经深深的镌刻进她的身体,仅仅十九岁的灵魂,灰白的像是老了一倍。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在拼命?”我问。

  她凑过来看到我书桌上朋友送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笑笑,“我倒没那么大志向,就想好好努力以后挣大钱。”

  “那你以后想入那一行,期望的月薪是多少?达到这个月薪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我追问。

  “我还真没想过这个”,她说,“反正我周围人都在努力,我也不能被落下就对了。看到别人都那么拼命,真的压力好大。”

  我看到她眼神中漂浮起的不知所以,想起家里养过的那只小仓鼠,它在笼子里的滚轮上一刻不停的跑着,焦虑而又乐此不疲,它误以为自己只要跑得足够快,就可以摆脱前进的漩涡,可是它跑得越快,滚轮就转动的越快,没到一个月,就瘦成了皮包骨头。

  多像是坐在我面前的,那个眼神茫然姿态却坚定的年轻人,带着浓重的疲倦咬着牙奔跑,又因为用力过猛而生出更多的焦虑。

  美国作家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对这个茫然又努力的群体做了如下的描述:

  他们非常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斗志昂扬,却没有目标,光鲜亮丽,却充满焦虑,他们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去追求优秀,却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体会不到努力带来的乐趣。

  不知道自己为何奔跑,就难很让自己停下来。而奔跑的姿态一旦成为一种不带目标的惯性,反而会让你距离真正的优秀越来越远,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人而已。

  高考周还有小朋友在公号后台留言问我,“上大学到底有什么用?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交朋友?”

  这同样是我当年无数次问过自己的问题,直到大三去一家NGO组织实习,我的面试官给出了答案。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他那口标准好听的伦敦腔,以及他的话带给我醍醐灌顶一般的震撼:

  “Colledge gives you a chance to make dreams, and to discover yourself while dreaming. (上大学就是一个做梦的机会,并在做梦的同时发现自己)。”

  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做自己,却总是迷失在别人的轨迹里。

  要如何才能摆脱群体压力的漩涡,让接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再对盲目的努力和不知形体的优秀感到饥渴?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可以去做,而不必等到走上社会之后才开始?

  1. 自知:脱去标签之后,你还剩下什么?

  “别介绍你的头衔,介绍你是谁。”

  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在每年校园招聘面试应届生的时候,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加持着各种学生会,志愿者队,创业社等等光环的孩子,十个里面至少有七个会无言以对。

  他对这种现象头疼无比:“比起他们在学校都获得了什么,我更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想知道他们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分析,可是这些小孩子只会拼命的将title一股脑的丢过来,试图让我从中去判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拼了命努力为自己带上一个又一个帽子,可是我只关心帽子下面的这个人。

  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仅仅只能发生在大学时光,或是因为大学时光的结束就停止,但是20多岁的时间,也的确是一个人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最佳时期。

  年龄越大,越会有更多的不得已。有些事你现在不去做,可能就真的永远都不会再去做了,比如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项,了解自己的爱好,以及基于自己的爱好,想要从事的职业,而不仅仅是匆匆投入一份工作。

  《优秀的绵羊》中这样写道:

  工作是维生,而职业是做自己所爱,并且获得经济报酬。

  每年抽出一天的时间,给自己做一次详细的SWOT分析,比起蒙着眼睛的盲目努力更加有用。

  你不仅要知道自己如何行走,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2. 自立:“我想要”的前提是“我是谁”

  想要当选学生会主席..因为有很多人都在竞争。

  想要参加模拟联合国...因为看上去很高大上。

  想要拿奖学金...因为那能说明我是个好学生。

  你想要的东西那么多,却不清楚是为谁而争取。

  当一个人所有的理想都寄托于外部的期望和压力,优秀对于他就不再是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而不过是一剂“强心针”。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着“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在父母,师长,以及同伴的压力中逐渐放弃自己的想法,也放弃自己的坚持。

  “我怎么想不重要,关键是老板怎么想,别人又怎么看我”,我家小妹妹实习回来,脱口就是这样一句听起来就丧气无比的话。

  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期望里,但是不能只生活在他人的期望里。不让自己的身影依托于别人眼光而自立,在精神上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个孩子走向成年时都要上的必修课。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比追逐他人的脚步要更加艰难的事。培养洞察力,找到方向感,给自己设置定位并为之努力。其实要比“别人觉得你...”是有意义更多的东西。

  为自己的爱好,目标而努力可以打破我们对成功“被压迫式”的追求,让努力的意义清晰可见,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拼命的表象而已。

  你或许会失败,或许会摔疼,或许无法看上去那么光鲜,也或许会被当作是异类。

  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我们还年轻,毕竟我们还输得起。

  3. 自控:意志力很宝贵,别浪费在无用功上

  那些看起来挺诱人的东西,你真的需要吗?计算机证书,GRE, 会计证,人力资源证书...

  每天一睁眼,这些选择就摆在你眼前,像是美味诱人的糖果一样,召唤着你看过来。

  不考吧,好像挺可惜,考了吧,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日复一日的纠结犹豫,努力说服自己,或是强行为这些“不知道有什么卵用”的东西安上意义。我们不欠生活一个可能,相反,而是欠它一个断舍离。

  拥抱生活的可能性,从来都不意味着你应该不加以选择的,将所有的选项试过一遍。这世界不缺优秀的人,也不缺万金油,能成就你的并不是你尝试过多少东西,而是你是否能将这些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将优势做到机制,成为自己的杀手锏和核心竞争力。

  太多的时候,人并不是倒在绝境,而是倒在岔路口。

  选择,以及选择之后带来的后悔才是最消耗意志力的事情。成就我们的,不仅仅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没做的那些事。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唯有自控,限制自己的选择范围,才能“集中优势火力”,正如《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提到:

  人云亦云...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到最好。它只会培养你盲目的野心,让你陷入物质为上的野蛮性竞争

  开放的态度应该是:知道生命的许多可能,尊重这些可能性的平等,然后为自己挑选其中的一个并坚持下去。

  在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之前,你总得成为你自己。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六):读《优秀的绵羊》

  我的本科学校是一线城市的十八线学校,如果说作者在常春藤呆了二十多年且教授文科后得出的结论是要重视博雅教育,而当时我刚进入大学第一天就被告知所有的四年学习都是为了到毕业后能找到工作,那么我无疑读了个假大学。

  读“教师的本职”一章,我想到在我读本科时,一位教专业课的老师,课件是从网上拷贝下来的,每堂课都是对着幻灯片念,可见其从来不备课,课程也教的很差。我后来才知道他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学校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可见学校并没有在师资上投入太多。

  作为常春藤的教授,作者认为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反观我的四年大学时光,都在无意义中读过,当时也没有迫切或焦急的感觉,可能因为周围的所有人都差不多。大家去图书馆也不主要是为了阅读,更多是写作业或者聊天,老师和辅导员也不会和学生进行深度对话,他们都在忙着评职称或者盯着学生搞定三方签名从而能从中捞一笔。如果按作者的观点,常春藤学校与州立大学的区别仅在于学生的话,那么国内十八线大学与国内国际的精英大学相比,差异是在从上至下的整个体系中。

笔记

  *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

  * 当你观察到众人都在追逐同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判断它肯定是有价值的。作家Michael Lewis把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成为从众心理——法不责众。这里的“法”是自然界的法,因此大家都会觉得安全。

  *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剥开“安全感”这件外衣,你看到的是应得利益。方向感的缺失以及不想失去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恐惧。

  *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是的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话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 大时代在改变,时机成熟了,任何反对声音都只是沧海一粟。

  * 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

  * 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 任何人要是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一名容易动心的消费者,一个听话的顺民。

  * 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 真正的教育(即“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

  * 真正的教育,好比真正的宗教,哺育我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全然不顾他人对你的评论。

  * 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

  * 一个人之所有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 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 理想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它给予我们力量抵挡地位、财富和成功诱惑。

  * 作为一个国家,以任何标准来衡量,美国仍旧是强大的国度。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致富更加稀缺也更加难能可贵的机会:一次可以选择不追求财富的机会。讲得更具体些,在美国,我们有机会找到人生目的,拥抱自己的使命,同时依旧生活得很体面。

  * 依赖自身的背景优势去追求梦想反而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但是利用家庭背景优势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倒是让人感觉真实。

  * 成为自己就是与对他人的忠诚相对。坚定地表达“我是(谁)”是任何一种语言里最强烈也是最具风险的话语。

  * 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 我们鼓励他们学会团队合作,我们教育他们要开朗、灵活、合群,腔调追求集体共识或个人妥协。我们似乎过度关注团体的和谐与一致性,有意回避容易引发我们内心以及彼此之间痛楚的事由,极力反对任何冒犯行为、排他行为、冲突以及诸多作为人类应该经历的现实。

  * 我们自己必须要警醒:仅仅抵抗传统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抵制那些宣扬这些思想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伴和朋友。总之,就是你自己所在的团体,不论你的团体是如何定义的:拥有共同身份的团体,所在的党派或你的教派。

  * 与自己的团体共事不代表在思想上随波逐流。

  * 而艺术的力量,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言,就是让灵魂惊醒过来。

  * 所有领导阶层都会发展一套证明自己权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七):中国人的美国梦碎了吗?

  标题借用了最近在看的,窦文涛的新节目《圆桌派》中的一集标题,节目中说到,当年出国潮留学热,主要是美国发展确实比较好,但现在中国也发展起来了,是不是还有必要出国。其中一位嘉宾就说到,如果是现在,还是会把孩子送出国,因为国内的教育太压抑,国外的更注重细节,更人性化一些。

  是不是国外的月亮格外圆?包括我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出国留学的也非常多,有高中就出去读的,也有大学毕业去深造的,更有同学在工作两年后选择辞职出国读研的。

  就我自己来说,从小受中国教育长大,浑浑噩噩毕了业,从未想过去体验国外的教育(当然也是没这个闲钱),偶然读到这本《优秀的绵羊》,看美国人如何批判自己的教育问题,倒是也挺有意思。

  首先,不可否认的说,美国名校培养出来的的确都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精英:“双修专业,擅长体育,谙熟多种乐器,掌握几门外语,并参加为某贫穷地区组织的援助项目,而且仍有精力发展几项个人爱好。”是当代中国家长最希望自己孩子成为的样子,能读书,有口才,有能当谈资的个人经历,并且懂得为人处世,这简直是找到高薪工作和幸福婚姻的标杆形象。

  而作者恰恰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学习模式,从一开始就太过于功利,名校中选择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和医学专业的人非常多,原因是什么?这些专业的对口工作非常高薪,名校毕业生普遍认为,如果自己拿不到10万美金的年薪,那这个名校文凭岂不是浪费?

  而大学,顾名思义,是学习的地方,这4年是在走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段黄金时光,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思考能力,并最终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而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将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班,提前进入备战状态,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加分,马不停蹄的考证,或是参加各种社团(不论这个社团自己是否喜欢)。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进大学是为了找工作,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进职校?”

  其次,在师资和教学方法上,作者认为大学教师制度也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正如同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一样,其实常春藤教育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填鸭,里面的教授非常优秀,在研究上有很多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优秀的教师,因为他们上课其实非常的随便,给分也很松,但这对学生来说是喜事,因为这样可以轻松的毕业。

  在中国也是一样,考大学是件挺难的事儿,但只要进去了,混到毕业其实非常轻松。就拿自己的大学举例,很多入门的基础课程其实都是些外包老师在教,结课前划个重点,考一考就过去了。而之后的专业课程,师资虽然也挺雄厚,但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做研究做成果,为了评职称还需要不断地发表论文,对于平时的教学课程,就给你放个电影啦,看一下午的国外广告啦,让你自己去拍个小电影啦,然后就回家自己写论文去了。

  当然了,如果上课这么随便给分还很严的话是要遭学生骂的,这也是这种模式在大学屡见不鲜的原因,毕竟是Win-Win嘛(笑)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名校是给谁读的?当然是有钱人,这在全世界都一样。

  作者在最后把历届领导人都说了个遍,表达了国家是被(笨蛋)富人统治着的愤恨,但这点谁也无法改变,有的人就是在子宫里就赢了,高级的教育,丰富的经历都唾手可得,而穷人家的孩子哪怕凭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常春藤名校(大部分人更进不入,在简历申请环节就被刷掉),毕业后的路也并不会和富家子弟一样顺风顺水。

  让我们再回到标题,中国人的美国梦碎了吗?有钱人的美国梦永远不会碎,而穷人,维持生计就精疲力尽了,哪会去做这种梦啊。

  后记:

  看完整本书,感觉作者的话有时候还挺前后矛盾的,不过但看每一章节,其实都会找到有道理的部分,会带来一些些的思考吧。我是一个俗人,也是很功利的把大学当做职校来读的,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根本没找到自己的梦想就急着入社会了,确实感到很可惜。

  不过学习“思考”这件事,应该何时开始都不算晚吧。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八):“垫底辣妹”全面反思学校和家庭教育

  日本青春励志片“垫底辣妹”讲述了工藤沙耶加如何在一年内时间的通过自我奋斗从年级倒数第一的小辣妹最终考入名牌大学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我们除了看到了青春靓丽的美少女也看到和中国同样可怜的父母,为了儿女的家庭教育操碎多少心。

  父亲一心想把弟弟培养成优秀的棒球手,所以从小就提供最好的棒球棍,手套给弟弟以致鼓励。而工藤沙耶加在家却一直受父亲待见,因此她终日和小姐妹们吃喝玩乐,学习掉到了全年级倒数第一也毫不在意,温柔勤苦的妈妈经常被学校老师找去说教,她为女儿的未来焦虑万分。

  在这个普通的日本家庭中我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反思美国精英大学教育《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全面介绍了这类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反思。

  一种我们通称为“直升机式父母”他们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认为只要有一个严格的、有次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这样就能培养出优秀的能力,这种类型的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让我们开始吧”,就如影片中的父亲提供最好的条件,一直教育弟弟要打好棒球,去上最好的大学。

  “直升机式”爸爸

  另一种属于“溺爱式父母”,他们往往任由孩子乱跑,在平日里,她们会盲目地赞扬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形容的天花乱坠,在他们看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应该追求自己的热爱和梦想。例如对于沙耶加拥有充满信心的妈妈,哪怕她上课永远在睡觉也一直支持她。

  “直升机式”妈妈

  虽然这两种教育方式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并不对立,而是如出一辙。不论是张开双臂,拥抱孩子,还是攥起拳头,给孩子施压,都是源于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一种冲动。认为只要从小帮助孩子做对每一件事,让孩子少受罪,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通天大道,最终获得一个稳定并安全的世界。

  在这本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这两种教育方式其实都彻底失败了,“直升机式“爸爸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幻想可以控制住孩子,控制他们的生活,认为生活如同一个棋盘,可以预测,安排好所有事情就会保证他们将来得到稳定和舒适的生活,而实际情况却会是问题百出,当父亲不断施加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弟弟也抛弃了棒球退出了棒球队。

  而另一种“溺爱式”妈妈,认为只要孩子自己表达出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就因为无条件满足她。但实际上,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孩子们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伪装系统。表面上是个乖宝宝而本质上确严重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渴望被忽略,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失去关怀自己,感受渴望的能力。孩子在这两种方式的培育下,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一方面孩子达到父母的设定的目标,但同时也丧失了自我。

  如今,我们的家庭对于子女身心教育都比较忽略,先阶段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围绕着单一的目标“考取名牌大学”而努力,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买学区房,上好幼儿园,好小学,考好高中一直到考取好大学。而在过去,我们所大力提倡的价值观,好奇心的培养、家庭道德观的树立、社会归属感的建立都已经不见踪影,更谈不上,要强调游戏本身的乐趣和自由,让孩子拥用自己的童年。

  而在电影中我们看到高中由于有内部升学的制度,所有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并不关心反而因为学生成绩差而想方设法将其停学,对于学习方式更多依赖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缺少人文教育。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从老师本身,从学生本身,教育本身全面反思了这种所谓“精英教育”做法,讨论学生们应该在学校里做什么,应该如何找到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像影片中坪田老师一样,学生眼中的优秀老师并非是死板硬套的老师,而是能够挑战学生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导师。通过帮忙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辩能力,辅导学生通过建立其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意愿,去探究和追求真正真理的教育。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九):一碗系统的鸡汤

  其实这只是一碗相对比较系统的鸡汤。鼓励名校学生积极寻找梦想,但却没有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且,此书对按照自己想法选择生活,和自我放纵究竟有哪些区别,语焉不详。而且对追求梦想的风险寥寥几句带过,闭口不提。

  第二部分,作者认为,精英人群应该寻找自我,又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者似乎把寻找自我,和打破体制以及改造世界绑定在一起了。

  殊不知,通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来影响世界,比不上进入、适应体制,能更好地打破体制吧。作者至少应该讨论一下,哪种方式更加正确。或者说,为什么精英们进入了精英阶层,就一定会强化精英阶级呢?

  这个锅究竟谁来背,是因为精英们在没有进入精英阶层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自私的品格,还是因为精英上升渠道的不合理,导致了上去的人都是这类不愿尝试打破体制的人。

  所以,整体来说,这本书激发思考,帮助人们正视这个问题。但是限制于书信体的写作模式,作者涉及的讨论面很广泛,但是都不够深入。很多问题上只破不立,让人读完感觉更加困惑。

  1.美国也有反犹太的历史。

  2.美国大学教育的发展,比中国早了30年,但我们仍能从书中感觉到,现在的美国大学生和我们同样焦虑。这让人稍感宽慰。

  上了藤校的学生“优秀”惯了,升学后会选择比较稳妥的、保证能拿A的课程,而不去费劲寻找真正值得学习、但有可能拿不到好成绩的课程。这种心态,使得人的思维以后会长时期受到束缚。名校毕业的学生思维,不适合他们玩剑走偏锋的游戏,最后名校生往往是在给那些杂牌学校的毕业生、甚至初高中毕业生打工。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十):咦,我的大学呢?

  《优秀的绵羊》一书在第五章大学的使命中说,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时还没学会真正的思考,那么毕业之后成功概率就更低了。

  毕业八年了,大学之于我是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只不过在填志愿的那个雨夜,受不了我妈的絮叨和眼泪,把高考志愿草稿撕了,直接点兵点将了一所石家庄的学校。而我妈的重点是离她近,至于我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考试成绩怎么样,出来找什么样的工作,过得快乐不快乐,一概不追究。记得那晚我还偷喝了几口我爸的高粱酒以祭奠我那咔嚓就断了的大兴安岭护林员梦。“一脚迈进七台河,进了一百多大围脖。本想赚它几百块,没想赔了五百多。”这首打油诗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地方就在我脑海里嗖的一下消失了。

  来说说我点兵点将点中的大学吧,民营,专科,我是第二届学生,全校师生500人,我去的时候学校里都是土,还有土生土长的草,一人多高,每晚免费的演唱会——蛐蛐和蝈蝈的。后来在得知我比它录取分数线高了300多分时,我想辍学回家了。不是优秀院校,没有压力,专业课也无可挑剔,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没有,大学前两年没有专业课,以至于把我们对外汉语教育的十几个人跟学前教育一个班,然后分到了英语系,甚至班里还有几个五年制的未成年。最后一年,我忍受不了去实习了,学校却开得全是专业课,于是悲催的边实习边学习专业课。最后考试居然也过了。代价就是,大学,我不知道我学了点啥。大学那几年的事情我甚至都不记得很清楚。

  整个大学,我除了文学社啥社团也没参加,就是这个文学社还是走了后门,一大学同学看我什么社团也没参加直接拉我进去的,我还在文学社的纸篓里发现了我投稿的三首小诗。文学社里我负责社会版,我的弱项,可是我发现文学社基本没有什么活动,爬了一次山,出了一期刊物,大二时有大一新生来,帮忙申了一次稿。

  细细回想,我的大学是高中的延续,周一到周六上课,不让出学校门,周日休息一天。而我特别讨厌这样的不自由。翻过墙逃过课,网吧通宵睡觉过,一整天混在河北师范大学里装人家学校的学生。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优秀的我,依然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高中时想不明白的问题大学三年依然没有想通。甚至把我带入了一个懒散随大流的世界里。

  可见,不会思考,缺乏指引,不能建立自我,不仅仅发生在那些精英学校里的这些优秀的学生身上,每一个大学生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学也没有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有些学校都没有引导。它把我们招进来了,就像抓了一些绵羊——只符合考试分数的绵羊,往这个叫做大学的笼子里一放,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很高兴遇到《优秀的绵羊》这本书,虽然我还不够优秀,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在自我教育中的缺失。可喜可贺,我的大学好像白白虚度了光阴,而在毕业八年后,我却愿意去深入的研究自己,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让消失的大学回来。

  如果你像我一样度过了大学的时光,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大学什么都没有教给你,你的生活还是一团糟,这本书会帮你修复过去的缺失。如果你即将步入大学,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好奇,这本书会让你发现大学的真谛。如果你是一位宝妈一位宝爸,家里有孩子需要教育,这本书会带给你更多的教育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