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3: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10篇

  《晚清最后十八年》是一本由黄治军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一):黄家理炮:一个诙谐的的历史书写者

  可以说,晚清史,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人,无疑是沉重的,甚至是愤懑的。但是黄家理炮却从另一种思绪,另一种心情来书写晚清的历史——诙谐历史。

  其实诙谐,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不尊重,以及对沉重感、庄严感的背离,相反,正是通过对历史诙谐的叙述,才能更凸显晚清的皇族、官僚们的离弃与荒诞,才能更显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根本出发点。

  慈禧——一个只盯着自己的权力安全的愚蠢的统治者。

  李鸿章——一个斡旋于清廷和洋人之间,但所做作为不过为自保的“外交家”

  康有为——一个粗暴的,缺乏对程序正义的充分认识的改革家

  等等等等,作者通过展开对事件的铺叙,还原了一个个历史人物,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人物的动机的相互交织,构建了整个晚清十八年。

  作者先以袁世凯的发家史入手,渐次展开日本对朝鲜的垂涎,以及日本对攻打清国的计划的展开,再波延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这样的书写套路可以说是常见的。难得的在于,作者在按时间叙述的主线外还会穿插一些不在时间线上的事情,让叙述变得更有层次。例如讲讲明治天皇的复权经过,慈禧的后宫上位史,以及北洋将领的生平。

  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张弛有度,在该松的地方松,该收的地方就收,在总结海战失败的根源,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根源以及变法失败的根源时,还是很严肃的。能够从皇权的根本漏洞,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市场经济的匮乏等角度切入,让人觉得在诙谐之外,还是有点底蕴的。

  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存在问题,作者对有些事件的讲述太过混乱了。比如对戊戌六君子被捕之前的一系列活动的叙述就很混乱,书籍毕竟不是电影,可以用多镜头展现事情全貌,给我感觉作者这一部分讲了伊藤博文,又切换到慈禧,然后切换到袁世凯,康有为,谭嗣同。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对于这么多人物出场的事件,还是应该线性叙述,然后在每个阶段添加人物,这样看起来更有条理些,阅读也更方便些。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二):十八年后,谁是好汉

  绝大多数人的历史观,都源于中学历史课本的教育。在你的历史观里,洪武残忍、崇祯猜忌,整个明朝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皇帝;康熙雄韬武略,乾隆十全老人,顶着奴才的帽子歌功颂德;成吉思汗武功卓越,宋徽宗笔走龙蛇;李鸿章丧权辱国,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汪精卫舔着整个民族的血为自己的“荣耀”铺路……

  ——这是历史吗?

  ——是,是后人学到的历史。

  正如,二十四史都是后朝给前朝写的,带着浓厚的政治需求,你从历史课本学到的历史,同样是某种特定条件的产物。像司马迁那样“屡次遭受宫刑”还能铸《史记》的人不多,所以年代久远的历史真假是很难考证的。真相埋藏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有少数人能窥见。

  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再读《晚清最后十八年》,发现小说题材的历史,不只是一种文体创新,更能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历史。透过作者的笔去窥探历史的足迹,里面有人物事迹的如实记录,有性格特点的私人解读,引用不为人知的野史佐证,同时也夹杂着作者的主观猜测。

  《晚清最后十八年》讲述了很多人,有人充满争议,有人被世人唾弃……究其根源,方向不能错。无论智慧有多深广,无论手段有多高超,正确的初衷、坚定的信仰才是真正强大的前提;无论细节多么完美如果方向错了,就已经倒在了起跑线上。比如,慈禧,作为晚清权利中枢,手腕所向披靡,却沉迷在权谋的世界里。书中的慈禧是一个主要的矛盾对冲点,她从统治高层,打压光绪,“豢养”、“阉割”一个成年的皇帝,就好像养着一个每天吃一百多道菜的高端动物。在官僚集团,放纵加剧党争,分权制衡,利用义和团打压端王势力,巩固自己统治核心的地位。对内,皇权不能旁落“家奴”,用立宪剪除异己,用“反腐”当改革,转移矛盾冲突;对外,满足要钱要地不要皇权的列强。对社会底层,扑杀义和团当替罪羊,加紧奴役百姓,每人一两银,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她有小聪明,但缺少大智慧,她深谙权谋,但最终也不懂政治。

  十八年,在漫漫历史中也许不值一提;从甲午战争走到辛亥革命,十八年的权谋博弈,有人出局有人上位。书中有这么一句“国家,应该是构成这个国家百姓们的每一个个人之梦汇聚而成的集体”。近代中国的屈辱,不是闭关锁国,不是党争,不是贪腐,而是清王朝统治对文化的荼毒,全民都是奴才哪里还有集体;全民都在低头,哪里还能有仰望天空的个人之梦……

  ※ 微信公众号:chusecopy

  ※ 坚持写是一种对抗不安的方式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三):专黑畅销书

  没有看过这个作者以前的作品,看来是个新人,本人这个豆列是专黑畅销书的,年前听说这个书排当当网第一名,于是赶紧买来,抱着大黑特黑的态度,一直没看,直到前几天才断续看完,于是发现这本书我买错了,当然是针对我的“专黑畅销书”来说的,无论是甲午战争发生120年来首次以通俗详尽的手法全面解读了战争的整个过程,讲清楚了每一个犄角旮旯发生的故事,还是把戊戌变法的真相“还”给我们这些自小受教科书毒害的良好青少年们,这本书都是一个诚意之作,也是独一无二的,至少在我的阅读视野里还没有发现过类似的产品,所以说,这个很可能是作者单独的发明创造,要抄是抄不来的,作者在书的最后列举了一些他参考的史料,都是原始的宫廷档案、日记什么的,感觉还是靠谱,基于不忍心的原因,我不黑了。

  荒尾精和宗方小太郎的间谍报告,实在是太精彩了,妈的老子看到这里的时候,摔了一个茶杯,唯一的茶杯啊,告诉我买这边书的朋友说,他看到甲午战争的过程中也经常有想撕书的冲动,作者实在不厚道,把那些卑鄙下流、阴险狡诈的东西写得绘声绘色,您能不能来点“高尚”的啊,您不粉饰太平,至少也不要扒裤子吧。清国之败败于全民腐败,您哪儿看腐败了,咱这块土地上,从来就没出过腐败好不!

  有谁知道为什么作者突然从1894年写起,不写《清朝那些事儿》?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四):最腐败的晚清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腐败?——读《晚清最后18年》

  由于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也是我们要回归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原因。我始终认为,要更好的认识今天的社会一定要了解两段历史,一段是晚明史(包括南明),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精神匮乏、擅长空谈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导致一个强大的帝国逐步瓦解;另一段是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在这不到一百年的历史里,我们有多次崛起的机会(或者看上去已经崛起),却又一次次被打入深渊。

  如果我们身处1861年到1894年,这三十多年的时代,我们的感受是什么?那就不是什么“王朝的末日景象”,而是一种大国崛起的自豪感。那时社会稳定,太平天国被镇压,北方捻军已经江河日下;洋务运动继续深入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共识;对外开始扬我国威,收复主权。左宗棠的西征收复了新疆,要回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1885年的中法战争取得了陆战的胜利,改变了以往遇洋人必败的战争根据;国际上,各大国对清国的感官大为改善,国际舆论对清国的评价也向好。然而这一切,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全部灰飞烟灭,清国大踏步的开始走向毁灭。

  对于这次关系两国国运的战争,表面上处于优势的清国失败原因的分析,有很多文章和书籍进行了分析。在《晚清最后的十八年》(黄志军著)一书中,引用当时日本的间谍宗方小太郎在战前给睦仁天皇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了弥漫整个大清的“全民腐败现象”,是清国必败的原因。

  在报告中,宗方小太郎强烈反对当时欧洲人正在鼓吹的“清国威胁论”,虽然清日战争刚刚打响,但他预言清国一定会失败:“天朝(指日本)加兵之日,亦是胜利即来之时”。原因是:“大清之败,乃败于全民腐败,而非一人之过。” 宗方小太郎分析,洋务运动后,清国虽然在表面上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腐朽的风气源自明末”,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所追求不过金钱、享受之事。在风气之下,每个原本有良知的人都是可能的腐败者。“观察一个国家也和观察人一样,应当先‘洞察其腹’,然后再‘及其形体’。”而清国的问题正是“人心腐败已达极点”。清国的老百姓虽然明明多交了税,多创造了财富,国家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富裕起来的只是各级官员,在“官富”之后,他们结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对影响他们进一步发财的政策进行明违暗抗。 利益集团最终给朝廷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损伤。宗方小太郎总结道:清国的政局表面皇权一统,实际上却是政令无法出皇宫,统治者高高在上,与人民却是“上下隔阂”,“朝廷即使想施行仁政,美意也不能贯彻至民间”。不仅美意无法到达,相反,由于在各地金钱可以买通法律,受到盘剥的普通百姓即使想申诉也无路申,民怨积压很深。 久而久之,清国社会出现了全民腐败成风的现象。这几乎是所有在清国的外国人的看法,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写给美国总统的密信中就说,清国朝廷几乎已经到了“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官民互骗的地步”。宗方小太郎认为这比朝廷政策失误还更可怕,政策失误尚且可以扭转过来,而全民腐败必使国家元气丧亡消尽”。在这篇报告最后,宗方小太郎 “根据鄙见,我日本人多数对清国过于重视,徒然在兵器、军舰、财力、兵数等之统较上断定成败,而不知在精神上早已制其全胜矣,即使清日不战,早则10年,迟则30年,清国必将支离破碎呈现一大变化!”

  王胖子曰:

  百年后再回看宗方小太郎的报告并结合当前现状,不知读者是否有所启示。今天我们国势蒸蒸日上,大国崛起的趋势似乎无法阻挡。然而是否也存在全民腐败,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所追求不过金钱、享受之事的状况。比如,我们对贪官恨之入骨,可同时我们又不顾一切的报考公务员,梦寐以求的要做官;我们对垄断国企骂不绝口,可同时我们又削减脑袋地想到那里求职就业,拿不合理的高工资;我们对办事情要找关系送东西深恶痛绝,可一旦自己要办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找关系送东西;我们对特牌车愤愤不平,可是当我们偶然有机会坐在里面风光一把的时候,又觉得无比的痛快和神气……总之,当前我们对腐败、对社会不正当现象感到不公平,不是因为我们觉得不公平,而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不利位置,我们愤怒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这种不公平,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我们很多人在内心深处是喜欢、迷恋、甚至是崇拜这种不公平,只要有机会立刻会争取有利位置以获取不正当利益。这就是一种全民腐败。经济发展了,军事现代化了,国际地位重要了,是否大国崛起了,这种崛起牢固吗?(新浪博客:王海崧的博客)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五):落后就要挨打?

  “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

  《易经》

  前苏联领袖曾说:“落后就要挨打。”后来我们就一直沿用至今。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完整的屈辱史,但晚清挨打,并非因为落后,准确的来说是因为腐败。如果非要说是落后,亦并非因为是经济上的落后,而是因为政治上的落后。

  当时,清朝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经济总量只有清朝的1/5,;占世界总量比例,清朝为17.6%,日本为3.5%。坚船利炮,指的是硬实力;制度与人心,则是软实力。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就是清朝被暴打的关键。表面上的富强,只是虚弱的面具。

  高中课本上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归结为“西方列强的肆意掠夺和欺凌”是不准确的。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在这里西方列强的侵害就是外因,不可能成为清朝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同期比较,其它亚洲国家都在被暴打、欺凌。但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制度实现华丽转型,君主立宪,结束封国,跨入现代国家行列,更有甚者,如今一万元日元上的那位爷(福泽谕吉)在当时抛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而此时,清朝“戊戌变法”熄火,整个版图继续在制度上落后。

  这样看就很明显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并不在外因,而是本身陈旧的制度、政界的腐败、朝廷的昏庸。只是当时的清朝还一如既往的夜郎自大,如东施一般,又是化妆,又是改发型,始终未意识到是脸的问题。

  所以说,落后未必就会挨打,而繁荣和富强也未必能兴国,繁荣和富强是国家兴旺的必要条件,却绝非充分条件。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六):理科生看历史

  我觉得很让我高兴的是这本书不是正经的历史书

  我觉得让我很失望的是这本书不是正经的历史书

  (深受马克思辩证主义观影响的小白)

  作为从初中开始 学历史就只停留在痛恨记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 于是痛恨各个历史人物 为什么不安分点 非得搞个起义 非得把起义弄出奇奇怪怪摸不着边际的意义 到高中历史老师用断断续续的野史糊弄一群理科生 觉得历史也就那么回事儿 一群人无聊了总得想干点什么 然后大学“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专业课老师无意之间谈到

  算了 不吐槽了 本来写书评来的 结果走远了……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七):晚清最后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

  市面上说历史的书汗牛充栋,说晚清民国这段近代史的书更是不少。其中有些是经典之作,有些则是粗制滥造地炮制出来。在看这本《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之前,我就在想:书的内容大概猜得出来,关键是作者会怎么去写这段历史。

  晚清最后的时代,正好在世纪之交。这是一个走向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血腥和杀戮的时代,当我们回首康乾盛世“夕阳无限好”时,也不由得发出“只是近黄昏”的感慨。19世纪是欧美瓜分世界的时代,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紧锁着的国门,中国进入了所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与非洲、印度和土耳其一样,等待着被肢解瓜分的命运。

  可是当我读了包括这本书在内的一些写晚清民国的书,我就越发对自己以往的固见感到深深的怀疑。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李鸿章、袁世凯真的是卖国贼?慈禧真的冥顽不灵,要把政权给亲手毁掉?甲午战争中国是否真的没有一点赢的可能?义和团到底是爱国者还是爱国贼?…….诸如种种,那么教科书上的逻辑还讲得通吗?

  除了丧权辱国的屈辱、落后挨打的宿命,晚清最后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读出些什么?一个民族,当其能够正视自己的时候,才有发展的希望。国人要尽快走出我们自己脑海中所构想的近代史“中世纪”。晚清这段历史对于处理当下人与人、各种人群间的关系,还是百看不厌的。这段历史,永远有说不完的料……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八):这段历史的借鉴之处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九):好看的故事,精彩的人生哲理以及草根的良心

  因为很早就看过,所以推荐给大家。我其实注意到这个作者已经很久了,还是在08年09年,因为经常出差,翻到高铁上一本免费的杂志,几乎每次都要被上面短短八九百字的主编“卷首语”吸引,他的“卷首语”可谓别出心裁,从新闻热点、八卦、男女情感到中外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加上一个很吸引人的标题,侃侃而谈,丝毫没有阅读障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时看到吸引我的文章,我就用手机一个个地打字录下来,现在我还保存着当时录的《他们的六十年》、《缘悭一面》等等。然后看到这些卷首语下面都有一个龙飞凤舞般的签名“黄治军”,当时觉得这个作者应该是个经历很丰富、阅读量奇大的年龄50岁左右的饱学之士吧。

  后来在天涯煮酒看到“黄家理炮”《晚清最后十八年》,这个帖子上过天涯的首页推荐,后来还评为“2013天涯十大年度作品”,也是煮酒里很少见的几乎没有诋毁谩骂和灌水的,大家都想安静地看帖,但作者跟大家互动出奇冷淡,如果再多一些互动,我想网络的热度会更高。

  而且当时大家在帖子不停追问他什么时候出书,有人要一次性买几十本,上百本,可是直到书出来了作者也没跟大家说一声,难道是不想让大家去买书?疑惑。后来看到书,发现原因很可能是作者觉得出版方改了他的书名不高兴吧,看过帖子的网友也认为,原标题比较好,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很经典的标题,改成如今的,庸俗化了,唉。不过看到黄治军的名字和简介倒是令我恍然大悟了,原来就是他,果然文风很像啊,作者真名还没曝光时,大家猜测“黄家理炮”应该姓黄,应该很喜欢喝皇家礼炮,而且是学理工科的,没想到圈子还很小啊。

  总结一下看帖以来的感受吧:

  1.这本书应该是破解百年以来关于晚清的种种谣传、小道消息,用扎实的史料功底还原了历史真相,这是作者最大的功劳。

  2.作者把历史变得好看了,以前的历史很枯燥,因为我们学的历史从来都是提纲挈领、高度概括的,从不涉及具体的定量分析,不涉及人物性格、心理,大环境,小环境,偶然因素,必然因素,这样的历史,能有趣么,而作者在这一方面比较出色,更可贵的是这些都建立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因而它确实有思想启发,而不是强词夺理,更不是歪理邪说了,而且作者的思考都是站在草根大众基础上的,有强烈的草根情怀,这就更加难得。

  3.作者另外最大的特长是要言不烦,很复杂的历史史实,能被他用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这点确实很见功底,可以说通篇没什么废话,不过这也造成了对个别人物的刻画还不够,印象不是特别深。

  最后,有一段话来总结读后感吧:物必自腐而后生虫,在真正的历史面前,我们要么失语,要么失忆,所以我们失望了这么久,希望终于能有一个东西可以去“唤起”我们的记忆。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十):官僚不死,只在静候轮回。

  看这本书,倒让我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皇权和官僚。

  所谓皇权,当然就是皇帝以及皇家的权利。基于某种逻辑,几千年来,“打天下者坐天下”成为理所当然。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谁都不愿意拱手让人。于是,皇权的天然特点,就是希望是江山永固、稳定压倒一切、千秋一统。然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皇权会招徕“德才兼备”之人,以有限的权力下放,换取这些人帮助皇室管好自家的江山。同时,为了江山“永”固,皇帝在盘剥之余,还是希望恩威病重,胡萝卜加大棒,不把老百姓压榨太狠,以免陈胜吴广“苦秦久矣”,揭竿而起。

  所谓官僚,当然就是皇帝招徕的这些所谓“德才兼备”之人了,这些人通常以丞相为代表,其系统最登峰造极之时在宋朝。宋朝相权鼎盛,皇权基本被架空,皇帝所谓的决策,很多时候只能答选择题,官僚系统给了你两个答案,你选一个。而无论选择哪一个,都是官僚系统的答案。于是,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防止相权过大,就规定明朝不设丞相。此后,清朝也沿用这套制度,没有设丞相。

  但其实,不管设不设丞相,不管你怎么防止官僚阶级、官僚主义的问题,除非皇帝亲自处理每一件事,否则官僚系统永远存在。像朱元璋那样的超人,可以一身兼顾帝、相、军一把手和特务总头子,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学朱元璋。所以,无论谁当皇帝,无论皇帝有什么决策,还必须得依靠官僚系统,才能执行下去。只要皇帝需要这些官僚,官僚系统带来的问题,就永远阴魂不散。

  因为,官僚系统中的大多数人,无非求权或者求利,官员工作的主要动力,要么希望皇帝多赏点权、给点利,要么就想在皇权默许之下,从民众身上多薅点羊毛。如果皇帝睁只眼闭只眼,两者就两不相欠,彼此共存。但很显然,官员欲壑难填,于是百姓遭殃。但百姓遭殃,民意沸腾,动摇执政根基,皇帝当然看不下去,所以整肃官僚阶级成了必然选择。

  此时,皇权、官僚之外,就有了第三者:民意。这三者之间,应该是一个彼此制衡的关系,皇帝为了江山永固,需要顾忌民意,需要依靠官僚管理。官僚需要皇帝给予自己合法性,需要从百姓身上捞取各种资本。民意大多数时候都会被利用,皇帝不希望民意拥护官僚阶级,所以总会有意无意暗示,自己从来没有问题,都是那些狗官贪赃枉法。所以,皇帝也会制造出官僚阶级的问题,让民意把所有矛盾对准官僚阶级,自己作为仲裁者居中调停,然后又可以顺应民意,严厉整肃官僚阶级,以此两头讨好,坐收渔利。

  但具体过程怎么整肃,就成了问题。几千年来的权力大师的做法大多是分而治之:皇帝有意培植几派势力,相互制衡,自己高高在上,成为最终仲裁者。有时候这些几派势力都是官僚,有时候会出现后宫势力、宦官势力、外戚势力等等,不一而足。但总的目的,是不能让某个权力独大。

  可官僚系统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一般的出路会有两条,一种是消极应对,让皇权和民意骑在官僚头上,你管得紧,我就装死,反正你迟早会发现你的江山“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到头来你自然会恢复原状,酒照喝,马照跑。另一种稍微积极点,官僚系统会鼓动民意,实施变法,深化改革,表面上是为民请命,实则上是绑架民意,逼着皇帝让步,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官僚系统人员换血、权力挪移,换一批人,换一条路,由此改头换面,重新披挂上阵。

  总的来说,皇权、官僚和民意之间,彼此制衡,彼此生长。但其中,貌似最稳固的皇权,实际上却最危险。因为皇权既不敢得罪官僚系统,也不敢枉顾民意。而最最可怕的,是被民意和官僚联手玩弄,到那时,就死期将尽、天命将尽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1898年的戊戌变法,基本上就是百姓和官僚,都开始认为皇权出了问题,这两者难得的达成了思想共识。

  此时,慈禧已然风烛残年,光绪刚刚成年,清国甲午战败,国内外一片哀鸿。皇权当然想自保,慈禧和光绪,当然不想让自己家的江山败在自己手中,他也想变法,甚至刻不容缓。但问题是怎么改?谁来改?

  怎么改的问题,慈禧和光绪发生了分歧,慈禧希望慢一点、稳一点,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别步子迈太大,直接扯蛋就玩完了。光绪急于展示一个年轻君王的雄图大略,想要彻底改,可惜身边却只有一批诸如康有为之类的无用书生和谭嗣同之类的轻狂少年。比如,康有为端出了全盘变法方案,荣禄问他“应该怎么实施呢”,他的回答竟然是“先杀几个一品大臣”,实在幼稚到可笑,实在难堪大用。难怪后来严复评价南海先生:“上负其君,下累其友,书生误国,庸医杀人。”

  谁来改的问题,更是最核心的问题。1898年,不是没有人才,但此时的官僚系统中,但凡有一点地位和能力的人,都不会出这个头去帮朝廷变法。很明显啊,几千年来,变法得罪人,即使暂时成功,以后肯定不得好死(比如王安石),即使死了都说不定会被拉出来鞭尸(比如张居正)。再加上,满清内外交困,风中之烛,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台,这趟浑水,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吧。

  所以,谭嗣同代表光绪找湖广总督张之洞,希望他来领导变法,张之洞却推辞:“本人才具不胜,性情不宜,精神不支,万万不可,千万,千万。”

  于是,只能病急乱投医。谭嗣同竟然听了康有为的馊主意,冒死跑去找袁世凯,希望他围杀慈禧。袁世凯久经官场,怎么可能轻易站队。但此时谭嗣同逼着他杀慈禧,他反复掂量之后,就不能不站到慈禧那边了。

  到此,光绪失败了,他的戊戌变法草草收场,百日维新成了一场闹剧。

  更可怕的是在民意,从这时开始,老百姓认识到清王朝的无能,从此把清廷的任何改革和变法,都视为笑话。清朝之命数,已然失去最后的时间窗口,余后,只是依靠惯性,慢慢苟延残喘。

  可回过头来想,为什么官僚不急于改革呢?难道他们和皇权不在一条船上吗?时间给出的答案,却万分诡异,其实所有的官僚都在等待,等待“墙倒众人推”的最后一刻,等待辛亥年那一声枪响,他们马上就可以摇身一变,挂上民国政府之招牌,依旧行官僚统治之实。

  或许,官僚本来就知道,皇帝不停轮回,但官僚永远不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