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一本由[奥] 里尔克著作,雅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一):智慧温暖

  译者冯至先生说:“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艺方面常常存在着一种因缘。这因缘并不神秘,它可能必然与偶然的巧妙遇合。” 很荣幸偶然在图书馆遇到了这本倾注着温柔与智慧的信札,里面有很多段落值得细细品味。 对于孤寂悲哀命运、对生活疑惑,都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而这位人生导师又是如此的坦诚: “你不要相信,那试行劝慰你的人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那些有时对你有益简单平静的几句话里。他的生活有许多的辛苦与悲哀,他远远地专诚帮助你。不然,他就绝不能找到那几句话。” 希望自己未来也能成长为这么从内心温柔的人。 当然,也是如他所言的成长: “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

  唯一有点小疑虑的是冯先生的某些遣词用句很有年代感,感觉需要看看英译版来辨析一下某些意思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二):关于此书对人生的解答

  “如若尘世将你遗忘

  对沉静大地说:我流动

  对迅疾的流水言:我在。”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林克 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落入了一个意义漩涡里,想为任何一样事物,一件事情寻找并贴上一张意义的标签,否则我宁愿选择了停滞和放弃。我质疑人生的意义,质疑阅读写作,这些原本美好的、充斥、填实我生活的东西,相反成了一个重大打击。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读?

  人生大约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对我来说大体也是。

  在第一封信中,里尔克在对于青年诗人的迷茫困惑,他写道:“只有一个办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我突然意识到,说到底,问题其实并不是“为什么”,而是“是不是”,是不是必须的,是不是非它不可。当然我不是一个艺术品的创造者,而只是众多的、普通的甚至是渺小欣赏者、膜拜者之一。小人物有身为小人物烦恼困扰,它们的根源大约也是相同的。我觉得是时候放下寻找意义的无答案的探索了。我大体只能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而没法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所以,我选择原路返回,抱着最初好奇单纯心思,不考虑目的、不思考它的好处,像孩童观察一只昆虫、一片云朵,因为不需要答案,因为这对我来说是必需的...

  生活是非常枯燥的,至少我的生活是如此,按照既定的、标准的生活轨迹,非常老实的走在路上。想要写写东西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一天枯燥的课程公交车疲惫拥挤人群。但里尔克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狱墙使人世间喧嚣和你的观感隔离——你不还永远据有你的童年吗,这贵重的富丽的宝藏。”

  我从未将我的记忆看作一样宝贵的东西,或许因为我原本就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也或许原本就有很多我故意想要丢弃和遗忘的东西,便一并将之打包丢入仓库了。所以这些过去对我来说,至多是像一叠多年以前的旧报纸,似乎毫无用处,就那么堆积着积满灰尘。但用心打理的话说不定也会发现有趣新鲜好玩的东西。

  当天晚上睡觉前我便做了这样一项工作:打开仓库,将那叠“旧报纸”从记事起一点一滴的的将我的童年回忆了一遍。像是重读了一本内容不甚有趣的小说,单也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闪闪发光的东西。

  其实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句老话,“这世界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世间的东西并不都是完美的、美好的、相反,大部分都令人糟心,令人痛苦和烦恼。梦想无法实现琐事令人厌烦。但也如同里尔克对青年职业选择的问题所解答的,“凡事你现在作军官经历的,你也在任何一种现有的职业里都会感受到,甚至纵使你脱离各种职务,独自向社会寻找一种轻易独立接触,这种压迫之感也不会有什么减轻——到处都是一样,但是这并不足以使我们恐惧悲哀…还有夜,还有风——那吹过森林掠过田野的风;在物中间和动物那里,一切都充满了你可以分担的事...”

  “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街上驻留,但不在同一个地方”,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如此说过。琐碎的生活是并无法根除的,唯有忍耐。美好的愿望并不需要忍耐,它可以与琐碎的生活并存。

  所以,我们要学会忍耐并且保持纯真。生活并不是非常美好,但也足够美好。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三):春天总会再来,孤寂永无止境

  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有十封信,薄薄的一本。我读过几次,每次都触动很大,里尔克自己是一个哲思诗人,其诗歌充满了向内探索的力量宗教气息。里尔克11岁进入初级军校学习,在这阶段开始写诗,19岁出版了第一部诗歌集,可以说是早慧、早熟型的诗人。里尔克父母不睦,造就了他的敏感细腻;她的姐姐出生不久就去世了,所以他自幼被母亲女儿来养,男儿气概不能舒展,阴柔的中性美在其诗歌中也有所表现。 因为里尔克是如此一位诗人,所以他在和青年诗人的通信中,谈及艺术批评的时候,告诉青年人:“再没什么比批评文字更能使人与艺术品隔膜了,这向来只会产生或多或少侥幸的误解。凡事都不像众人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以理解而又说得出来;创作者必定是一个自为的世界,必定在自身和与之相连的自然中寻获一切。”里尔克说评论会让人对艺术产生隔膜,评论会扰乱人的理解,但如果没有评论,艺术与人的理解之间就没有差距了么?一件艺术品、一句话、一个词汇,凡是有所指的符号、意义、事物,都与理解有所差距。但里尔克强调的是,不能因为评论扰乱自己内心里的节奏,被他人的评论影响自我的思考。这是第一封信里提及的艺术评论的问题,我所相信的是,对于一个自信心不足的年轻诗人而言,如何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比写出优秀的诗歌更为重要,如何看待自我内心的渴望召唤比迎合、排斥、理智冷静对待他人的影响更为重要;所以,里尔克告诉年轻的诗人,只去听从内心野蛮生长的力量指引,其结出的果子都是独具特点的,先结果子,再调味道。 如果说这十封信里暗藏了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孤寂。里尔克和通信的年轻诗人是同一所军校的师兄弟,里尔克深深地理解诗人的痛苦和孤独,一个内心世界充盈丰富、渴望自由浪漫的人,在规矩等级森严的军校里,应该会承受多大的压抑。但里尔克并没有怂恿诗人去反抗、抵制或者逃避这种束缚,而是以宗教式的引导,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苦闷、孤独提升哲学信仰层面,把痛苦进行精神升华,所以里尔克说“凡生灵皆持守艰难,在自然中一切的成长和自卫各从其类,无不是从自身中逸出的本己,努力存在和对抗一切阻碍,不惜任何代价。尽管我们知之甚少,然而我们必须持守艰难,这是不会离弃我们的一种确信;孤寂地存在是好的,因为孤寂是艰难的;而艰难想必是让我们去做某件事的另一个理由。” 里尔克的父亲是一位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铁路小吏,而他的母亲则张扬虚荣,里尔克上军校、读商学,最后又追求文艺,其社交广泛又追求小我内心的无限广阔,融合了其父母的性格特点,所以他在信里不会蛊惑、极端言语去引诱青年冒险,反而是谆谆的教导,在无奈的现实里追求精神的无限。其实里尔克的这些信很适合青年人读,毕竟生活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学会和世界、和自己悠然的自处,是一门生活哲学。 里尔克与年轻的诗人在信中谈及了性与爱,里尔克说两性不是对立,“两性也许比人们所想的更为亲近,而世界的伟大革新也许就在于此:男人女人把自己从一切迷误的感受与不快解放出来,不像对立双方而像兄妹和邻人一样求索,犹如人一般联合起来,以便单纯、严肃而忍耐地共同承受那加在他们身上的艰难的性。“在这里,里尔克认为性别是人的身份的一种负担,也许是单纯的生理伦理概念习俗限制了两性的和谐相似性,我相信在广阔的意义上,人类的性别是一种极其微小差别,那些共性的痛苦、信仰、孤寂也许可以让人心更为亲近,而不应该是传承的伦理。正如我们看到那些遭受战争摧残的人们,我们会留下同情眼泪,而不会考虑Ta是男性还是女性,同样,在今日,同性恋不会因生理的伦理而拒绝人性的选择。其实同性恋、异性恋都是人性的选择,而不是理论的选择。 对于爱,里尔克说,爱也不是合一,还有更崇高的意义:“爱首先根本就不是那种意味着融契、献身以及与另一人合一的东西(一种还不明了、尚未就绪而无关紧要的合一究竟是什么呢?),就个人而言,去成熟、在自身中生成某种东西、去生成世界、为了他人独自生成世界,这是一个崇高的动因,这是对他的一个伟大而过分的要求,是某种把他拣选出来召往远方的东西。”人类生发的爱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或者出于什么的需求,是不是就是去完整自己的力量,还是融合更的某种物(人或精神需求)的驱动,很难说得清。 与其说,里尔克在与青年的诗人在讨论艺术和生活,不如说里尔克在缓缓的诉说一个灵魂可能遭遇的艰难,人生里那些始终无法解除的孤寂,我们如何从童年的回忆里,从萦绕的痛苦里,体悟出人生的意义,吹奏出忍耐的悠扬曲子。这个不是年轻诗人会遭遇的,这是每一个人都会终其一生要遭遇的—孤寂。所以,里尔克才会说:孤寂的成长犹如少年的发育一般疼痛,又像春天的开始一样悲伤。春天总会再来呀,所以,挺住就是一切!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四):如果早些时日读到这十封信,多好。

  如果早些时日读到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在那个艰难岁月里,我会不会不那么苦痛?这是我在阅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先生的十封信时最大的哀痛,如果我早些时日遇见它,就好了。这话像是恋爱人儿,有些欣喜,欣喜遇见彼此;亦有些哀痛,哀痛来的太迟。事实便是如此,这种相逢的确恨晚,我并不能以一种“至少现在拥有彼此”来说服自己承认这种迟到,是的,我们的确应该拥有彼此。

  那是1902年的深秋,卡卜斯还是陆军学校学生,在古老的栗树下读着里尔克的诗,我们可以想象,或许在许多年以前,里尔克也同样的依靠在这棵古老的栗树下读着某人的作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微妙的像一场偶来的湖上烟雨,当然也有可能并非如此,可是他们依旧是极其幸运的。

  在古希腊时期,一直有着一种文化传统,那就是每个新入学的学子都会被安排一位年长的“前辈”,这个“前辈”将作为过来人,给予“学弟”大到精神指引,小到生活细节的帮助。这种指引,用黑塞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来形容是最为贴切不过的。

  所以,当我拜读这些作品时,不免心生羡慕,羡慕歌尔德蒙放浪一生,最终依旧得到纳尔齐斯的指引与宽恕;羡慕卡卜斯有里尔克,在卡卜斯面对精神困境时刻,里尔克给予了许多中肯的劝慰。

  这种劝慰以信件方式书写,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你与里尔克的亲自交谈,倍感亲切舒适。信中的里尔克并没有以一种过来人姿态居高临下的告诉你“十封信”的效用,他总是委婉的言其文字对于卡卜斯的帮助,甚至有些怀疑,但他确是真切地写信,希望这些信件对于迷惘的卡卜斯有所作用

  这样的文字不是小作坊添加香精与增味剂的鸡汤,是有温度的,能陪伴你度过生命里最为隐忍的岁月和寒冬

  和卡卜斯所生活的军校一样,我的大学周围同样是”空旷高山“,只不过大风从北方袭来,”好像要把这些山整块地吞下去“,”这种寂静必须是广大无边,好容许这样的风声风势得以驰骋“,读着这些文字,至今我依旧能感受到从北冰洋驰骋至西伯利亚平原又一路向南袭来的寒风所残留的刀锋,把一间屋子冻得如水晶晶莹剔透,在灯光下反射与折射。北风呼呼,这种”像是太古的谐音中最深处的旋律“,里尔克如是说:”那么我就希望你能忠实地、忍耐地让这大规模寂寞在你身上工作,它不再能从你的生命中消灭;在一切你要去生活要去从事的事物中,它永远赓续着像是一种无名的势力,并且将确切地影响着你“。

  而懦弱的我却选择了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抵抗,现在回想,如此的虚妄,没有任何意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徒增悔意罢了。如果说“三十而立”,那么你我都是里尔克笔下的青年诗人,而这十封信,谈文学,谈理想,谈情感,如风温柔。

  最后附上两段我最喜欢的开头送给诸位,与君共勉。

  #第四封信#

  “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卡卜斯先生。”

  #第五封信#

  “亲爱的、尊敬的先生:

  我在佛罗伦萨收到你八月二十九日的信,现在——两个月了——我才写回信告诉你。请你原谅我的迟延,我在路上不喜欢写信,因为我写信除去必须的纸笔

  外还要用:一些幽静、寂寞和一个不太生疏的时刻。“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五):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

  我初次接触里尔克是看到他写的《秋日》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这几句诗和它组成的画面经常在我脑子里出现。所以很诚心的读了他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我本身很喜欢书信这种交流,古朴而有温度,有岁月流淌过的痕迹。这是封信是里尔克与一位青年诗人的书信交流,谈到诗歌、人生、寂寞、爱、孤独、自我等话题。

  他在这本书里多次说到回到内心,走向内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比如说到诗歌的写作,「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在我的理解,回到内心就是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意欲,然后坦然的接受它,与它一起成长。我们生活在一个喧杂的世界,每天接受外界许多声音,难免有时候会出现迷茫。但不管别人如何说,如果知道自己要什么,向内探索,会多出几分坚定。

  里尔克说到「寂寞,广大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间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所以我想,走到内心大概也是生命原本就呈现的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每个人都会有,它也是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你既可以让他荒芜贫瘠,也可以让他充满花草木香,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这一片天地里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孤独的自由。

  他说到爱,「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这个进步将要把现在谬误的爱的生活转变,从根本更改,形成一种人对于人,而不是男人对于女人的关系。并且这更人性的爱,它将要同我们辛辛苦苦地预备着的爱相似,它存在于这样的情况里: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爱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

  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想如果早些年看我并不定真正懂得的,那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对同性之爱,忘年之爱,或许不予我们常见的爱,只要是两个诚挚的灵魂,就会明白,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诚挚的感情都值得被尊重,即使是你经验之外的所在。

  这本书里还说到其他我话题,我先记下这些,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兴致来了就翻上一翻的书,而里尔克像是一个来自时光之外的老朋友,与你谈谈各自所见所思。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六):挤点时间留给诗

  关于写诗这件事情,约莫是开始得挺早的。

  起初是照着格式、摸着韵脚的描摹式书写,注重的是“形”。

  慢慢地,熟练了,便尝试起进阶的手法,并开始揉入自己真实的想法,信马由缰地自由创作起来,也便离开了“形”的束缚,更多地注重起“意”来。

  内容上,渐渐由表及里,不再简单停留在肉眼可见的部分,知觉的敏锐触角被打开、释放、伸长,愿意也更倾往那深埋于底层的情感与价值——那里有最吸引我前去探寻的矿产。

  到了现在,即便还是没能全然弄懂(更妄谈掌握)诗歌创作的奥义与真谛,但总归是进到了门内。起笔落笔虽谈不上游刃有余,但也勉强够上驾轻就熟。偶尔且能写出一两篇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算是形成了所谓个人的风格与特色。

  同时,间或收到自别处而来的评价、欣赏,有了零星数个不算是粉丝的固定读者。

  心里知足甚矣。

  这才终于发现,骨子里之于诗歌的爱与热忱,竟是比其他的文学载体更为深刻沉湎。

  于是也便万分之庆幸:一路写来,未曾失掉初心、失掉自己;哪怕中途历经分岔、迷茫,甚至绕去了别的道路,最终还是得以回到原点。

  今天想要介绍的这本书,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初译版为《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坦白讲(不是我不乐观),绝不属于大众阅读的范畴。

  毕竟,相较于更为人所能接受的小说、杂文,诗歌本身就属小众。

  私以为,不是因为它过于隐晦难懂,而是深受现代教育揠苗助长的我们这代人及后辈,早已习惯了更为直白露骨的遣词造句。少有人会轻易去触碰那些厚重的长篇,更休提诗歌这块原本就乏人问津的领域。

  尤其是网络空前繁荣的眼下,铺天盖地的公众平台都争先恐后地拼命拽着新闻热点写评论式爆款文章,因为那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

  说他们是“趋利主义”这话不假,但也确是投其所好。毕竟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可不正是尽可能剥尽修辞的简单粗暴。

  只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特有的阅读倾向与趋势,这无可厚非亦无伤大雅。当真要说悲哀,那也只能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而不是我们的。

  但倘若要将这样一种正处在鼎盛期的写作与阅读潮流,极尽可能地合理化、主流化、价值化,并以“精辟”“坦率”“去伪存真”为其定义注解,那就有失偏颇,甚至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数十年、数百年之后,被历史筛选、留下来的,唯有经典。

  而“爆文”永远不会成为经典。

  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先生的十封信,与其说是在谈论诗歌创作的心得,不如说是在探讨关于人生价值、生活以及爱的真理。

  那些言辞恳切而真诚的话语,正如根之于树木、氧气之于生命,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任何一个人都理应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即便它晦涩、难啃,没有所谓闪着光的金句,也无法阻止它成为一部经典。

  这一点,真正热爱文学或深切为自我存在负责的人,一定能够懂得。

  挤一点时间给诗吧,哪怕不会写,那就认真地读上几首。

  只消片刻的须臾,或许你会发现,另一种不同正悄然发生,继而欣然流动。

  却也不是强求。

  我亦不会言之凿凿地危言耸听。

  只不过觉得,错过了遇见美好事物与真实自我的机缘,还是会有一点可惜,以及一点点的危险。

  仅此而已。

  - 精彩书摘 -

  “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信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打到过的空间。”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个朦胧的住室,别人的喧扰只远远地从旁走过。”

  “没哟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会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

  “因为在根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地孤单。”

  “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

  “我在路上不喜欢写信,因为我写信出去必须的纸笔外还要用:一些幽静、寂寞和一个不太生疏的时刻。”

  “凡是将来有一天许多人或能实现的事,现在寂寞的人已经可以起始准备了,用他比较确切的双手来建造。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愿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你要为你的成长欢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带进来一个人……不要用你的怀疑苦恼他们,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欢悦惊吓他们,这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不要向他们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

  “但是你的寂寞将在这些很生疏的关系中间成为你的立足点和家乡,从这里出来你将寻得你一切的道路。”

  “根本这些物品也不过是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生活的偶然的残余,这生活已经不是我们的了,而也不应该是我们的。”

  “我们只有‘一个’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负担,并且几乎人人都有这危险的时刻,他们情心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种庸俗无聊的社交,和与任何一个不相配的人勉强和谐的假象去交换……但也许正是这些时候,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

  “如果你在人我之间没有和谐,你就试行与物接近,它们不会遗弃你;还有夜,还有风——那吹过树林、掠过田野的风;在物中间和动物那里,一切都充满了你可以分担的事;还有儿童,他们同你儿时所经验过的一样,又悲哀,又幸福,——如果你想起你的童年,你就又在那些寂寞的儿童中间了。成人们是无所谓的,他们的尊严没有价值。”

  “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

  “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这支离破碎的聚合,还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吗?能过得去吗?他们的将来呢?这期间每个人都为了别人失掉自己,同时也失掉别人,并且失掉许多还要来到的别人,失掉许多广远与可能性;把那些轻微的充满预感的物体的接近与疏远,改换成一个日暮穷途的景况,什么也不能产生。”

  “谁严肃地看,谁就感到,同对于艰难的‘死’一样,对于这艰难的‘爱’还没有启蒙,还没有解决,还没有什么指示与道路被认识;并且为了我们蒙蔽着、负担着、传递下去,还没有显现的这两个任务,也没有共同的、协议可靠的规律供我们探讨。”

  “但是,如果我们坚持忍耐,把爱作为重担和学业担在肩上,而不在任何浅易和轻浮的游戏中失掉自己——那么将来继我们而来的人们或许会感到一点小小的进步与减轻;这就够好了。”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七):他所愿望于我们的比他所能说出的要多得多

  “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我目前为止读到过的唯一一本想随便写些什么就让我不知如何下笔的书。并不是无话可讲,只怕万一写了出来便成了对那十封信的亵渎。这本书我在半个月之内读了两遍,才勉强把里尔克笔下精妙的文字读个半懂。而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用拙劣的言辞去重新引述下他的所思所想。关于整本书的品质我是很满意的。书中十封信的翻译由冯至完成,连同后面附录的散文、小说和诗也是。这本书中也同样收录了冯至的两篇译者前言以及几篇他个人的文章,其中都提到了里尔克。译者的翻译水准很高。

  那十封信,读完头一封便明白为何这本书的名字要叫《给青年诗人的信》了。七十多年前的冯至是青年,如今的我也是青年,而从里尔克下笔的曾经到我敲击键盘的现在,不知有多少如同年轻时的卡卜斯一样被生活带来的种种忧虑所困扰的青年。里尔克的信不仅仅是写给卡卜斯一人的,更是写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那些心中有所忧虑的人的。我们或许不是诗人,但我们都是青年,或者说,我们都曾经是青年。

  里尔克给卡卜斯的最后一封信写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九零八年。近三十年后,冯至被这十封信打动,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再过七十多年,我带着震撼合上书,犹疑着点开了空白的文档。

  犹疑是因为,我将要做里尔克在信中谆谆教诲我要尽可能远离的事。因此,便让这篇文章不那么像一篇书评,而是试图接近那些恳切的词句的幼稚的尝试吧。

  人们在这个时代做什么都很急。急着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急着拥有自己的思想,急着催促自己走向成熟。这不是坏事。儿童和少年的长大成人对于每一位父母和老师来说,都是令人欣慰的事。令里尔克难过的是这之后。人们用好不容易独自修筑起来的“寂寞”,去建造与艺术品之间的隔膜的墙。里尔克说,没有比批评的语言和文字更难去亲近和了解艺术品的东西了。

  然而这便又是世上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问题了。批评的用处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术范围内都是很大的。但我想我是理解的,毕竟他始终是个温柔善良的人。那十封言辞恳切的信中处处透露着不忍,以及对于青年温和而真挚的期待。他所说的“批评的文字”,大概是指那些对文学和艺术不授以尊重且妄加揣测作者用意的文字吧。这种从恶意之中诞生的武器,艺术家确实该置之不理。

  在更深入、更抽象的话题前,里尔克也提到了性和快感。他毫不避讳的谈起自己对于两性关系和性爱的理解。他对卡卜斯说,“性”是严肃而艰难的,身体在性中得到的的快感与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感受并无不同,这是人们应得的经验,是感悟世界的宝贵的渠道之一。但是人们往往不够尊重“生命借以自新的一切深的、单纯的需要”,譬如饮食,譬如性,而只把他们当成日常的消遣。因为人们对两性极度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趋向更加严重。人们总是在意是“男性”还是“女性”,而忽略了生命共通的“人性”。只有当人们清楚的认识并承担那份“单纯的需要”的时候,“性”于他们才有了真正的意义,即是对生命最根本的规律的顺从。

  然而里尔克并不是说生命最根本的规律就在于传宗接代。他提到,艺术家创作的体验与性爱的体验十分相近,因为两者本质上都是源于创造。前者是“精神的创造”,后者是“生理的创造”。而创造又是一种“生产”,这种生产十分贴近生命最根本的规律。但无数人对这个秘密掉以轻心,就这样失去了它,把它传递给后来的人,只知道它看起来什么样子,却对里面埋藏的内容一概不知。但这个规律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削减自身,因为它是万物运转中那份强大的需要,它存在与万物之中。

  性自然引出了爱,而爱和寂寞是信中的又一个话题。即使里尔克在这个话题上谈的并不多,我也想不出任何能比他的词句更加贴切的描述了。人们总是患得患失,特别是对于身边亲近的人。几乎没有人会把身边原本亲近的人的疏远看成是周围扩大的开始。但这却正是里尔克在信中所说的。他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卡卜斯这并不是件坏事,并期望青年能够承担那份在星空下展开的旷远,承担那份巨大的孤独的寂寞。但他同时也提醒卡卜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生活是与世人隔绝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承担寂寞和爱。这份寂寞注定会延展的更加旷远,并且也无需脱离那些不被理解的爱才能延续这份孤独。

  人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注定是有不能被彼此互相理解的部分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真正代表着什么。老师和学生、丈夫与妻子,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都不能说一点感情、一点爱都不存在,然而能互相理解的部分,却还不如爱的分量大。人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被对方所理解就轻易舍弃对方给予的爱,哪怕那份爱中藏有比理解更大的力量。而正因为人生来孤独,所以无需强求他人的理解,也无需强求他人去理解,只需相信着,那份理解不了的爱中自有胜过理解的幸福和力量。

  所以里尔克说,在将来某一天许多人或许能实现的事,寂寞的人已经可以用他比较确切的双手来建造了。

  里尔克的关注点永远是人,而非男人或女人。十封信中,他几乎每封都提及人和人、人和万物的关系。他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差异(尤其是性别差异)一视同仁,且相信只有当人们摒弃社会的标签时,才能真正达到“爱的生活”的境界。他希望人们能形成一种“人对于人,而不是男人对于女人”的关系,而寂寞的存在则能为这种爱提供产生条件:“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

  他胸腔里装的,满满是对人类的大爱和悲悯之心。

  我对里尔克思想的拙劣的尝试转述只能止于此,毕竟那十封优美精炼的信中所包含的,有更多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我知道我会等,因为他说过,“一切都要亲身生活”,总有一天我会生活到能够解答那些问题的境地。答案不可得,只是因为我“还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它们”罢了。

  正如里尔克所说的一样,一切都本其自然。他所愿望于我们的比他所能说出的要多得多。

  哈比鹰的喙

  二零一六年十月九日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八):《给青年诗人的信》评论-4分

  诗,是一个的的确确离我很遥远的领域,以前只看过海子的一本书,方才分清,哦,原来那几句经典的句子是属于海子的,仅此而已了。准备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有所顾忌,我很担心我的理解能力,结果还是如期而至。

  虽然这本书评价很高,我也咬牙切齿的看完了,但能留下印象的,几乎一片荒芜,这是诗人里尔克给卡卜斯先生,在五年期间写的十封信。每封信的篇幅不长,写的具体是啥不知道,大约就是些鼓励的言辞吧,这诗人说话确实是太绕了,表达方式太悠扬,不怎么按套路来,他们仿佛漂浮在半空中,在我视线无法企及的遥远地方。

  还是毛姆说的有道理啊,诗这种东西,必须阅读母语语言,必须达到对这种语言的极其熟悉的程度,否则在经过翻译之后,必然会出现表意之间的罅隙,无法让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吸收融合在一起。我看中国人写的诗都已经很费劲了,外国的还是算了吧,下次切记,我一俗人,还是来点简单粗暴的更带劲。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九):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我这学期养成个习惯,就是早晨起床后,一边做咖啡,一边听读书节目。刚开始听的,还是《一千零一夜》和《单读》。而后,豆瓣上推出一个叫《醒来》的音频节目,由北岛、西川等人分期讲解经典诗歌。我当即订阅,算是用早晨的有限时间,补充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我对里尔克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节目所起。前天早晨听节目讲解《秋日》,最后一节的那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阴道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很打动我,感觉里尔克的这段话,就像是专门写给我似的。简单了解后,我找来这本书信集《给青年诗人的信》,打算和这位诗人“深入交流一番”。

  本书收录的十篇文章,是里尔克在1903年至1908年,陆续写给青年诗人卡卜斯的回信。当时,在陆军学校求学的奥地利青年卡卜斯,对未来生活充满迷惘,认为军旅生活,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他渴望成为一个诗人,并鼓起勇气,把自己的作品寄给当时闻名遐迩的大诗人里尔克。他们长达五年的信件往来,由此拉开帷幕。这种独属于上个时代的奇妙联系,着实令后人艳羡。

  里尔克在这十封信中,集中回答了许多青年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关于如何进行创作,如何用灵感挖掘生活,如何面对写作带来的孤独感......里尔克都给出了一些非常精辟的个人观点。里尔克认为,写作本身不应该是一件“功利化”的事情,而应该是人的自我表达。他要求写作者们探索内心,扪心自问一个问题:我必须写吗?他觉得,只有当我们毫不犹豫给出肯定答案的时候,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好作品。因为在这种时刻,我们是为了自己的“灵魂”写作,而不是带着其他杂念动笔。

  对于素材来源,里尔克的观点也很直接。他认为在一个合格的诗人,合格的作者眼中,每一件事物都应该丰富多彩。写作者应具有感知力,应擅于捕捉普通人无法察觉的细节,并进行艺术化处理。生活从来不贫乏,贫乏的是那些无话可写的人。因为他们缺乏观察力,不够敏感,所以无力发掘生活的宝藏。

  在解答第三个问题时,里尔克说了这样一段勉励的话语,赠送给卡卜斯:“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的很广大。”这样深情的话语,读起来很感人。对于我而言说,也算是一种跨越百年光阴的安慰。

  孤独,是写作者的宿命。哪怕形体和别人相互靠近,你的精神依然兀自徘徊,孑然游荡在那个独立世界里。我们,是一群自我撕裂的人。一方面选择用文字表达自身,甘于现实的沉默;另一方面又极度渴望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碰触那个喧嚣的灵魂。里尔克深刻理解这种寂寞感,所以他选择鼓励,要求我们爱上孤独。因为只有这份孤独,才能成就我们的创造。

  作为一个里尔克口中“不合格的诗人”,同样也作为一个迷茫的青年人,我想感谢这本书。它让我明白,无论你的生活多么沉寂,无论你的理想在别人眼中多么不合常理,总有人能够理解你。跨越时间、空间,会有另一个灵魂和你产生共鸣。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十):《给青年诗人的信》编辑手记

  各位好,我是这本新版《给青年诗人的信》的编辑(我们叫“产品经理”),公司是果麦文化。我们这次是和雅众文化合作。

  ★缘起

  我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对这本书一直非常喜欢。还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某天,去北外玩(其实是去民族大学小吃街吃饭),在校内的某个书店架子上看见这本小书(上海译文版),当时太穷,没买。回来发现网店都买不到,已经绝版了。于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借出来看,看得我震慑到说不出话来。抄了很多在小本子上。

  毕业进入出版业,我们有一个选题的“产品池”,从里面选出自己喜欢的开始做。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当然要做它。

  ★关于译本

  选的是经典的冯至先生译本,因为我最初读到的就是这个本子。也考虑过用新的译本,比如豆瓣上可以读到的大傻的本子,大傻是我非常尊敬的里尔克研究者和诗人(我们的同事里还有一个人是他的好友),但是总觉得这个版本太实了,飘不起来。读了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同意,是需要“飘”一点的。

  不过问题来了,冯至先生的版权没有到期,需要找到他的后人给我们授权。我们的合作伙伴雅众文化在版权领域比我们资深,找到了冯先生的女儿冯姚平女士。对方也表示同意,但要求不改原文,并要求加上冯先生的几篇文字,也就是现在各位手头看到的这样。

  ★制作过程

  各位现在看到的是没经过多少改动的。一些原来上海译文版明显的错漏(主要在注释部分)做了修订,也新加了一些注释。

  此外就是选入了冯至先生作品里其他地方有关里尔克的部分,冯先生的文字非常好,也为了尊重冯女士意见(履行合同),没有做什么改动。最后的全书是经过冯女士通览认可的。

  冯女士非常严谨、认真,对冯至先生的文字怀有我们达不到的深爱和敬畏,让我很受打动。我们在做别的书的时候,往往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作家、诗人的后代不把这些东西当成宝贝,联系到他们的时候不是一无所知就是很不耐烦。冯女士这样的非常难得。

  ★关于设计

  我们的设计师团队年轻而创意十足,我完全信任他们。选定了对这本书有兴趣的裴峰南之后,我就放手让他去想办法。很快就出了一个方案,我一眼就认可了。到后来的二审、三审、社审、冯女士审定,一致的评价是“很好看,很高级”,没有变过。仅有的改动在封底文案和前后勒口的文案上。设计师的工作是被充分认可的(希望你们也喜欢:)

  选定开本大小的时候,因为文字比较少,而且信件和诗歌的特质一起决定了要做一本“小书”,我心目中的这本书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喜欢它小小的,非常精致可爱,温润如玉,给人把玩,文字和纸一起,给人慰藉。

  ★★★

  最后,前面说选题的时候没有提到,为什么非要用冯先生的译本?

  还有个个人的私心,因为我的初恋。她是北大演话剧有名的人,大一的时候她带我去南锣鼓巷的蓬蒿剧场看童道荣先生的作品《塞纳河少女的面膜》,主角就是演的冯至先生。里面冯先生高呼“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让我深深记住,忘不了。

  这次的本子里所幸选到的冯先生文章里就有这句,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印好这部书,正好是姑娘的生日,给她寄了一本,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真的希望你们喜欢这本书。

  新年快乐,祝你快乐、勇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