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的读后感10篇

2018-05-16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的读后感10篇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是一本由安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一):孩子的最好教育方式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因为年轻的父母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几乎都是送到了爷爷奶奶家,要不就是送到外公外婆家里,帮忙照看,而看人也有些一种恋孙情节,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宠爱着,而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也远远没有老人们在一起的时间长,长此以往,孩身上会被看人们宠出许多的小毛病,当父母发现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刚要管教,就被看人保护起来,让孩子产生了一种反正你也不敢管我的可怕心里。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商场里,要买玩具妈妈没有给他买,他在地上打滚,大哭,妈妈很生气,说你在这样我把你扔下。孩子哭的更大声了,这时候奶奶过来了,看孩子外地上哭。什么也没问,就把那个孩子的妈妈大骂一顿。看的我这个心惊肉跳呀,我就在想,就这样惯下去,孩子啥时候能够懂事儿呢? 我无意中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我很喜欢,因为这本书中讲述了怎样和孩子沟通,怎么样教育孩子,我觉得特别适合那些由自己父母照看孩子的家长。 书中告诉我们管教孩子不能一味的打压,完放任他们的自由,我们只要在远远的背后,把握这他们的方向就可以了,因为孩子是可塑性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空间,家长干预太多,往往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反而走向人生的岔路, 孩子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判断好坏能力的,家长需要给他们自由,给他们空间。上他们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能够只知道批评他们,应该和他们好好的沟通,告诉他们错在哪里?这样做的后果会是怎样,讲道理孩子更加能够听的进去,也要适当的给孩子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样孩子长大才能更有独立性,如果家长把孩子保护的太过,那么他就想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点的打击,这样的孩子更加的让人担忧。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标杆性人物,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她用一个个日常的故事作为例子深入剖析怎样管教孩子,用强大语言表达出对孩子的关爱全文结构严谨逻辑缜密,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对孩子的爱,孩子的模仿力超级强大,而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父母是怎样和孩子沟通的,将来孩子长大也是怎样和社会沟通,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和孩子沟通,如果你对管教孩子非常的吃力,如果你很苦恼,对于孩子的现状无处下手那么你一定要来看看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你会得到所有你想要的答案,在这里能够帮助你让你的孩子重拾信心,也能够让你们的亲情更加的浓厚。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请父母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批评,多一些估计,少一些责骂,多一些沟通,现在孩子的背后,远远的带领着他们走向人生的辉煌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二):我给了你生命,生命把你给了我

  我给了你生命,生命把你给了我

  刚从炎炎烈日下回到单位,就看到书已经摆在了桌子上。初看,我在想这个 书,它是不是搞错了啊?缺了个封皮?书脊还是露着装订线的。翻起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可以平摊开的。

  art1.起因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非常急切的想去知道到底怎么应对孩子。孩子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像天使般的恶魔。我没有信心去教育好他,在他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时候,我总是想去吼他。也爆发过,也忍过。慢慢觉得自己开始害怕看到孩子。

  贴一张,我家的后脑勺。。。

真人版小新。。。

  art2.初看

  安心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叫做P.E.T的方法,“行为窗口”是这个方法的整个精髓。这种方法也是让父母可以“退居二线”从引领孩子成长,变成和孩子一起成长或者说是让孩子带领我们成长。这本书分成了6各部分,从让改变家长“孩子是我的”观念开始,一直到能承认、能积极去改变自己的心态为止。深入浅出运用案例去很好的诠释了应对一些普遍状况的方法。而这本书真正好的地方,让我觉得,不在于让我知道怎么去和孩子沟通,怎么去对待孩子。它的精髓在于,这个方法适用于对待任何人。家里年长执拗的父母,单位里心口不一的同事,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等等等等,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与人相处办法。而我有很多时候也在为人际关系焦虑着。

  art3.细读

  对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安心在整本书里一直在强调让我们改变自己的观念。当麦冬还在我的肚子里的时候,他确实是属于我的,因为那个时候,他还不算是个“人”,我想对于我来讲,他就好似是一种“寄生”。但是当他破茧而出,不再蜷缩在我的身体里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是一个“人”即使他再小,他也有表达自己的权力。我们往往不能把婴儿或者儿童,甚至是等他们成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依然不能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总觉得,她是我的孩子,就应该听我的。为甚么不听我的?我已经把路都给他铺垫好了啊!他就这样走,多简单啊!光明前途他看不见吗?可事实上,我们自己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啊。甚至当我们游玩的时候,我们不也是很想去看看小路上的风景吗?从自己的内心,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用平等态度去对待他。他们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判断。放开他的手,让他自己去探索人生,我们只要在后面保护着他,做一个隐形的保护者。当然了,这也不是放手不管,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用他的方式,做他的朋友,和他一起长大。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过程,我们抚养他们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自己慢慢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要不断的纠偏,不但纠正他们,更多的是纠正自己。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导师,想让他们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不需要我们大人去过多的说教,自己去踏踏实实的做就好了。

  在成长的路上,我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同行,当你的影子给你保护,同时也给你我的背影,当你的榜样

  ,n8�UX��y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三):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图书封面自从做了母亲,就开始热衷于教育类书籍。既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童年,又希望孩子在健康茁壮成长的同时不被其他孩子远远的甩在后面。但是在教育孩子时,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把自己认为的好当做孩子应该接受的好、始终把孩子看做不能独立的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教育,一直在摸索着前行。

  看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时,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一个女娃娃手拿梳子给布娃娃梳妆打扮,她的背后妈妈正在弯腰比划毛衣大小,看是否合适。母亲没有命令孩子停止玩耍,配合自己的动作,而是允许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一个温馨画面深深影响着我。回想昔日里自己的做法,感到很惭愧。“你不能这样做!”“你应该……”这些词语一直是我的口头禅?看似站在孩子前面为他(她)保驾护航,其实是剥夺的孩子空间和自由。孩子只是做大人眼中的孩子,而不是做真实的自己。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作者就是从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和自我调整这几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父母效能训练心得体会。站在孩子背后,不是与孩子拉开距离,而是为了更好的纵观孩子的全貌,真正的看见孩子。

书中插图

  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这些都是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夹菜、打着爱的名义触摸孩子的脸、遇事喜欢对号入座、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让孩子分享他(她)不想分享的玩具、劝说……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问题。碰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会不舒服,就会有抱怨、冲撞乃至争吵。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很长时间的影响我们,面对这些事情,应该如何解决呢?这本书就可以让你一一解惑。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一开始就带来了“界限”这个词。界限,即存在,即人,它代表个人的疆界所在生活中,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侵犯着孩子的界限,自然而然的希望孩子就应该是我期待样子不信任他(她)能不在我的帮助下把事情做好。而就因为我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和信任。正如书中所说“界限的本质绝非关系破坏或疏远,真正的界限感是带有温度的,是源远流长的细水,滋养彼此的灵魂,因为当中充满尊重与信任。” 面对孩子看似无理取闹要求,我的做法大多数是压制或者顺从。看了《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才发现,其实大多数问题,都有可解的“第三法”。第三法是P.E.T用以解决需求冲突的方法,寻求可以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各自需求的解决方案。把第三法运用到生活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得到很大改善学会倾听和沟通,让孩子在温情环境中引领父母成长。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四):用爱来灌溉未来的花朵

  没错!看似是父母在带领着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孩子引导父母的成长。

  退到孩子的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这就是最好的带领。

  细细品读书中作者安心传递精神是一种没有评判界限分明,鼓励关系中各方面为自己负起责任文字里透着细腻爱心,洞察人心敏感度,每个案例分析都是有温度的,不是纯理论硬邦邦的数据结构,在她的思维逻辑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领悟,开创属于我们的孩子美好未来。

  教育孩子这件事就是孩子的未来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谈及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每个家庭都会讨论,所谓育人先育己。有句老话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这个过程真的很艰难,首先为人父母都是从零起步的,需要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即使国家政策出台开放二胎,我们仍然是照葫芦画瓢,甚至二胎当猪养的放羊状态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成怀孕十月开始,从一个生命降临的那一刻。我们所要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沟通。

  当时着宝宝不断的长大,我们也要自我不断地做出调整 ,伴随孩子的成长也是自我修行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里我们有压抑的情绪,但是又无法逃避现实问题,审视一下自己持有的观念,在人生的各种戏码,活在当下。

  但我看到这本书,让我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更多的是醒悟+觉悟,内省中的自己是需要更多完善自我的提升

  当父母的状态爱孩子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负责任和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任。

  也就是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操控孩子。也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代的社会,形容孩子是一个奢侈品,更多的需要负责任,但因为分不清界限。导致孩子被扼杀了自主性和独立性。

  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时。孩子就变成了受害者认为自己的错误是别人造成的。那么他的关系或者社会中变得很差,变得无法立足甚至无法生存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切都在我们父母的潜移默化长大成人。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会发现自己固有的模式有错误性,所以没有针对性的指出。但是会通过一个个故事。每一个案例都是我们曾经熟悉的,或者正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过她的一系列处理,我们也可以重新注入爱的活力 ,面对我们的孩子重新绽放燃起对生命的热情

  亲子沟通是一堂长远课程,在不断的矛盾升级中,我们需要自我修补对我提升,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可想象一下曾经的我们也是个孩子。或者说,我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当我们的渴望想象力,同时需要父母来成全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尊重过我们?或者说有没有受到攻击

  这一切,都可以用爱来解决。爱的方式需要自我提升,对事不对人,用爱来关怀孩子的敏感脆弱心灵。当我们不再用讨伐和攻击的方式,孩子的内心会变得阳光而强大,也可以真正的作回孩子自己。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五):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

  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

  这本书的装帧很喜欢,像之前的那本林清玄的书。里面有彩色的绘图,带着中国文化气息和家庭教育特色。虽然我还是一个大学生,但对于教育问题,我觉得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人生代代无穷已,如何教会孩子,他们就会如何去生活、去教他们的下一代,而这样,就是一个社会。

  其实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只针对于父母和孩子。与他人相处也是如此。不越界,不去把期待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书中提到了很多例子,他们真实而且频繁发生。比如关于脱衣服的事情、关于性教育的问题。而该书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该如何面对。忽然觉得自己母爱泛滥了哈哈。

  我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中。我的家庭教育就是那种中规中矩的中国家庭式教育。虽然平时生活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让我失去了独立能力。很多事情夸张到在大学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坐过公交车。妈妈秉持着女孩子要富养的观点,确实什么都给我最好的,以至于从小学开始,认识我的同学都觉得我的家境特别富裕。他们最放手的一次是我初中的时候,让我去澳大利亚游学。那是他们第一次把我放出去,而且一放就是那么远。还深刻记得当时自己如何打着跨洋电话,哭着说要回家。父母一直接送我上学放学。直到高中,不得已必须住宿。从此以后,每天晚上打电话回家哭。后来高三就回家住了,爸爸妈妈每天早上送我上学,中午给我送饭,晚上又来接我。但我那时候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每天早上无法正常吃下早饭,恶心干呕。这一切,都是因为压力。我知道他们对我的期待,更不想让他们失望。一直都是乖乖女的形象。大学我毅然决然选了远方。来了帝都,也承蒙老乡学长照顾。一直都没有独立。直到现在,我开始自己决定一些事情。狮子座的本性更大的爆发。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家庭。虽然我和他们有很大的观点上的不同,但我一直感激感动。只是在未来,我的下一代,我想我会给予他更宽松自由的环境。之前和一个朋友谈起关于孩子教育问题。他说自己没有实现的让孩子去实现,非清北不上。我哑然失笑,这就是期待啊!现在当然只是口头说说,不知道到了未来,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母亲,而我的朋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不得而知。只希望未来的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疆域。而他们能够更加健康,但也有原则地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但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关怀。善于倾听和沟通。温柔而坚定地成长。

  这本书的排版以及里面的插画都非常精致,还有关于问题解决的方法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六):安心陪伴,远远带领

  近期读到了安心所写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深有感触。这是一本育儿方面的书,也是一本指导父母自身成长的书。谈起育儿经,每位父母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出很多经验和教训。对于孩子的关心关爱,让每位父母都想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道路,让孩子可以到达光辉灿烂的未来。然而父母很多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问题,更甚者是会替孩子做选择替孩子下结论。脱离了孩子的基础,孩子是不开心的,甚至是抵触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父母也是不开心的。安心在书中就谈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办法。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多数内容是作者安心在她从事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汉语意为“父母效能训练”)课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实践理论。P.E.T.这套课程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沟通的方式更为简单,如何让沟通的效果更好,如何能让双方更容易的理解彼此。良好的沟通有利于父母跟孩子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让交流变得顺畅简单有效。这套课程名为父母效能训练,其实其中的沟通方法同样的适用于同事、亲人、朋友以及社会关系中的各个方面。

  每位父母对孩子都是倍加关爱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现在、更好的未来。我们会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若狂,也会为孩子的任性而烦恼不安甚至恼怒生气。其实一切都是源于我们队孩子的关爱,俗话说关心则乱。我们对孩子倍加关心,离得近了,很多事物便会影响到我们的视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我们对孩子的关注点集中到那些旁枝末节,偏离的视线会导致结果的偏差,让我们无法准确的认知孩子,也无法正确的引领孩子成长。

  安心提出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重点包括两个,一是远远的,二是背后。远远的,能够让我们更为全面的看清情况,视野中不再是只有孩子,还有了更为丰富更为全面的背景信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量,就能更利于我们做出准确的结论。第二个重点是背后,就是说我们不要在前面带领,我们在前边的话,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视线,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这个也就是安心所说的“越界”,这是应该尽力去避免的。

  安心认为,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需要进行学习和改善的是父母的观念。父母要融入孩子的“界限”以内,要和孩子平等的做朋友,不评判不干涉,等待着最终真相的出现。这个不评判既包括不惩罚也包括不夸赞,让相处时的一切都从感受与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从内心出发,让孩子有相对独立相对简单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是非曲直的判断标准。爱他,就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

  安心认为,不干涉是一种尊重,然而这种尊重并不是放纵。如果孩子做出了无法接受的行为,父母依然要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知晓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他们以后知道收敛或者杜绝,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带领孩子成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强烈推荐这本书,让那些已经成为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都能读一读,让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育儿经验,可以给孩子更简单的成长环境。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七):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沟通 读《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听雪7801 作者安心是P.E.T(父母效能训练的英文缩写) 中国讲师之一。有八年沟通课程经验。“沟通”课已经帮助无数的父母得以跟孩子和其他家人,朋友,通过良性的互动,真正建立起关系。 P.E.T主要包含四部分的内容:倾听,表达,应对冲突和关系建立。当孩子被某事所困扰,或有高涨的情绪时(也就是处在问题区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倾听。伴随同理、接纳和真诚的内在态度,通过倾听和陪伴,梳理孩子被卡住的情绪或感受,协助孩子的情绪流动,让孩子重新回到情绪与思考的平衡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思考如何解决如何解决他所遭遇的问题的空间,而不是把孩子的问题拿过来、替他解决。 表达,在表达方面,通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有一个误区:当我对他有不好的感受时,最好不说出来,说了可能伤害他。那可能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恰当。当我们遇到自己被卡住、处于问题区(被他人的行为困扰)的情况时,应该表达我信息,而不是指责他人。通过我信息的表达,不但不会伤害对方,反而会让对方有机会学会和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世界,使彼此的关系更深入,甚至可以帮助对方成长。 应对冲突,我们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两种冲突:需求冲突和价值观冲突。面对冲突,通常很多人都不太愿意深入。我们以往所经验到的,都是冲突破坏性的一面,我们觉得一有冲突,关系就会被破坏,彼此就会受伤。实际上,冲突也具备建设性的一面,如果冲突的双方有约定俗成的应对冲突的方式,就会更加深入彼此的世界,看到更真实的对方。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地分享彼此生命中的愤怒、悲伤、贪婪等所谓负方向感受,那样我们连喜悦也无法分享。这就是说,如果不深入冲突的话,很多时候关系是停留在表面的。 关系建设,生活中,如何在大家相安无事或无人遭受情绪困扰时,通过关系技巧的使用,时间管理以及环境调整,来促进彼此的关系。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心灵,而长出与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与其教育,不如去爱。因为孩子不需要教育,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来。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读后感(八):不做“完美”的父母,不求“完美”的孩子

  五一小长假我在家认真阅读了安心的《在远远在背后带领》,有了些许感受。第一较清晰地了解到“边界”,以前经常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对他有很多的权利,也经常打着“对他好”的旗号,做了许多越界的事情。要想解决越界的问题,首先要打造一条“心理边界",就是必须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都能够清楚地说出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我是谁?”第,“你是谁?”第三,“什么是我的?”第四,“什么是你的?不要让“爱”成为控制孩子的工具。

  第二我本身就是一个情绪很混乱的人,我的孩子已经七岁了,极有可能对孩子形成了童年阴影。我认识了我孩子的一位同学,她是一个脸上总有淡淡笑容的女孩子,真有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后来认识到她的父母,了解到她的父母脾气也很好。比起我的孩子来,她幸运地出生在温暖的家庭里,家里的人际关系很融洽。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很多地方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

  第三认识到不要求苛求有“完美”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有别人的父母,自己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以前总是有条件的养育孩子,有时甚至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不能接纳缺点,希望拥有“完美“”的孩子。现在觉得有良好的亲子的关系,有健康的身心,有责任心,让孩子长成他自己的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期盼的样子。   

  任何一本有用的书,都是能够学以致用的,读完《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之后,在和孩子相处时,运用了“第三法”。星期天的下午孩子提出想玩游戏,我觉得经常玩游戏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我想让他看书,他也不同意。我首先用同理心,我说,我知道游戏很好玩,但经常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孩子沉默,也没有那样发火。我继续说,要不然我们想一种方法,既能玩又不损伤眼睛。孩子说玩弹弹球,于是我们开始玩球,开始我假装接不住球,让孩子教我怎么准确地接住球,玩着玩着,他就忘记玩手机游戏的事情。以往他提出玩手机游戏时,我是直接拒绝的,然后就要吵架,甚至为了抢夺手机爆发肢体冲突,让双方都不愉快。

  星期一晚上吃饭时,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翻了,碗里的面条倒在了地上,要是以前我肯定要骂他了。这回我只是告诉他,只煮了两人份的面条,掉在地上就没有面条吃了。他很生气,离开座位不吃饭,结果因为地上的汤汁跌倒了。我努力克制想要发火的冲动,拿了垃圾桶给他,让他收拾干净,他很委屈地坐在地上捡面条和用纸巾擦地,等了几分钟后我帮助他一起收拾。我问他,收拾是不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他说是。收拾好地面之后,我提醒孩子衣服脏了,去换好衣服我给他准备一个包子,配着菜吃了,算是晚饭。吃完饭后,让他洗了刚才换下的T恤,洗了好久,他的手都皱了,我在帮助他晾好衣服之后,他对我说,妈妈,原来洗衣服这么累。我说是呀,妈妈就是这样一件一件洗过来的。经过这次之后,他对食物和衣服都爱惜了。

  放弃以前的说教方式,让孩子去承担自然的后果。不去想改变孩子,而是改变一些自己的做法,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