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顾准追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2:27: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顾准追思录》是一本由罗银胜 编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5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一):对话丨《潇湘晨报》首席记者赵颖慧 & 本书编者罗银胜

  罗银胜:独立学者、资深传记作家,研究顾准近三十年,著有《顾准传》、编有《顾准文集》、《顾准再思录》等。8月1日,新书顾准百年纪念版《顾准追思录》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问:在学术上,受过海外学术训练的学者指责顾准学术的“业余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罗银胜:学术界本来就有不同地声音,顾准撰文的年代,学术规矩原本就是不健全的。与此同时,他留下来的,也不是学术论文,而是日常通信,因此用学术标准来要求信件,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问:有学者认为,在顾准的《新生日记》中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顾准,争取“新生”取代了以往的学者情怀和独立思考,因此有两个顾准,你怎么看?

  罗银胜:这个事情很难说,人是时代的产物。在大的政治环境中,也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也可能是权宜之计。实际上,从一开始,顾准认为这场革命有好的结果,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他越来越发现问题的存在,因此,应该历史地看待顾准思想变化的过程。

  问:顾准离世,未曾见到儿女最后一面,不少人不理解,你怎么看?

  罗银胜:我认为顾准父子不能团圆见面,这不能责怪其中的任何一方,这是当时的时代造成的,受当时的社会政治之累,被迫格力,他们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深不可测,难以逾越。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二):《顾准追思录》(顾准百年纪念版)

  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书籍是罗银胜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的《顾准追思录》(顾准百年纪念版)。

  顾准先生是20世纪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为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他是20世纪中国学术园地上的一朵未能盛开、过早凋谢的鲜花。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自己照破黑暗,为众人仰慕;他是一位威武不能屈的硬汉子,立志做一个“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在思想的隧道中单兵掘进,不懈追求真理的“普罗米修斯”精神,令世人敬仰。

  2015年是顾准先生诞辰100周年,在他离开我们的40多年里,我们从未停止对他的怀念与追思及对其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王元化先生曾这样评价顾准:“许多问题一经他(顾准)提出,你就再也无法摆脱掉。他们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并检验由于习惯惰性一直扎根在你头脑深处的既定看法”。诚然,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但顾准先生关注的问题,包括革命的理想主义为什么会演化为庸俗的教条主义,革命成功(“娜拉出走”)后要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避免失误和取得真正的进步等等,都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更加严肃、认真而又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百年之后,我们如何来谈顾准,又应该坚持什么,追寻什么,怎么坚持,如何追寻?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也必须面对,需要思考也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纪念顾准先生百年诞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未竟的事业坚持和继承下去,而这本《顾准追思录》无疑将会为我们提供最为丰富而真实的参考。

  本篇书荐之后会有四篇书摘,分别是《从一些片段看顾准的学术生涯和感情世界》(赵人伟)、《祭顾准》(柴静)、《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李慎之)和《我眼中的顾准》(王蒙)以及《逆境中探索的思想家——顾准思想研究》(张曙光)。文末还附有东方卫视纪录片《大师》中的《经济学家顾准》(时长47'23'')供大家欣赏。

  1. 基本信息

  书名:《顾准追思录》(顾准百年纪念版)

  编者:罗银胜(资深传记作家、著名学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豆瓣链接:点击原文

  借阅方式:北大图书馆(K825.3/101r)上海市中心图书馆(K825.31/7231-11)

  2. 内容简介

  顾准(1915年7月1日—1974年12月3日),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他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的探索,均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顾准追思录(顾准百年纪念版)》堪称顾准思想评论的集大成之作,分量颇重,意义深远。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既有政府官员,也有理论界的名儒宿彦,亦有与顾准先生共事多年的战友,以及来自顾准先生母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研究者,如陈敏之、王元化、李慎之、王蒙、吴敬琏、周瑞金、张曙光、俞可平、钱理群、周其仁、柴静等。本书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思想史特别是杰出思想家顾准带来极大的便利。谨以此书作为心香一瓣,纪念顾准先生的百年华诞。

  3. 作者简介

  罗银胜(1962—),资深传记作家、著名学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曾任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现在任教于顾准先生生前工作过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从事顾准研究逾30年,著有《顾准传》、《顾准的最后25年》、《顾准画传》、《顾准评传》,编有《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顾准文集》(珍藏增订本)和《顾准再思录》。同时,涉足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传记创作,著有《杨绛传》、《乔冠华全传》、《潘序伦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和《贾樟柯传》等。

  4. 目录

  顾准小传 罗银胜/01

  序言 陈敏之/01

  前言 顾准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罗银胜/04

  辑一 往事与追忆

  我与顾准 陈敏之/04

  怀顾准 王元化/13

  关于顾准的一件重要史实 张劲夫/24

  战斗在旧上海市府大厦里 王伟鼎/27

  董辅礽同志谈顾准 董辅礽/37

  从一些片断看顾准的学术生涯和感情世界 赵人伟/41

  追思顾准 陈瑞铭/61

  顾准重罚资本家并非事实 胡实声/77

  泪眼读顾准 沙叶新/80

  顾准悲剧的另一面 朱学勤/88

  祭顾 准柴静/94

  “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感到寂寞” 罗银胜/112

  我所知道的顾准身后事 罗银胜/122

  永远的顾准 罗银胜/135

  辑二 追思与探索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李锐/144

  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 李慎之/155

  我眼中的顾准 王蒙/167

  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 吴敬琏/172

  附录经济学道路不平坦——吴敬琏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183

  顾准——当代中国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 周瑞金/187

  逆境中探索的思想家——顾准思想研究 张曙光/191

  顾准的经济思想管窥 高梁/214

  后革命与中国传统政治——再读《顾准文集》 俞可平/228

  1969—1974:顾准的思考 钱理群/242

  在1979年读顾准 周其仁/322

  中国的哈耶克:顾准的市场经济思想与比较 马涛/328

  作为今天,如何来谈顾准? 吴冠军/350

  关于顾准没有说完的话——纪念顾准百年诞辰 吴远鹏/359

  再思顾准——纪念顾准诞辰一百周年 罗银胜/368

  顾准在中央党校的思考 罗银胜/410

  后记 罗银胜/432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三):《潇湘晨报》2015年9月13日第A08版·悦读整版专题:他的独立思考,今天依旧前瞻

  9月4日,黄浦江上,货轮穿梭不息。

  对岸,阳光穿过高楼间的缝隙,洒在中国“最贵”的土地上,陆家嘴。

  我和传记作家罗银胜,看着对岸的东方明珠塔,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聊顾准。

  他是谁?半个世纪前,他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然而,人们大喊“不相信!”“思考者”被视为异端,两次被划为“右派”,他几乎是一灯如豆,在一条思想的隧道中单兵掘进。

  朱学勤说,“我们不敢说‘愧对顾准’,哪怕小声地说一次都不敢。”

  有人说,顾准是以自己的肋骨当火把给人以亮光的。在顾准诞辰百年之际,《顾准追思录》出版发行,26位专家学者追忆顾准。

  迅速跌至谷底

  16岁出书,19岁任大学老师,31岁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这个出生于上海没落商人家庭的年轻人,似乎有足够的资本“自负”, 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

  西式背带裤、白衬衣、玳瑁眼镜,是他的标志。然而,在强调“整齐划一”的年代,独特终究要付出代价。

  1949年,34岁顾准几乎站在了人生的顶峰,被任命为上海市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第二年又兼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然而,不到2年,春风得意的他迅速跌至谷底,有人说,“顾准就是不服用。”

  中财部伸出了橄榄枝,欲调他进京担任预算司司长,他婉拒。不仅不去,他还反对上级“民主评议”的征税办法,在上海独家搞“自报实交,轻税重罚”的征税方式,结果被责令整改。

  1952年2月29日,顾准被撤职。《解放日报》在头版公布撤职理由:“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虽历经教育仍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

  对于这次处分,顾准一直不服,因为没有具体原因,连检查都不知道如何写,多次请求组织给予复查,均无结果,更讽刺的是,“后来,档案里面,根本没找到免职文件。”罗银胜说。

  撤职后,日子是难熬的,妻子帮他一起向孩子隐瞒了这一重大变故,“他常常夜不能寐,卧听路上的车水马龙,直至天色拂晓……”

  1950年代的异端

  对顾准来说,1952年的遭遇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却在痛苦之上,思虑中国的未来,即“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

  1955年,在洛阳又“犯错”的顾准,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他在日记里告诫自己,“这5年简直是在检讨中过日子,一次接上一次,工作毛病之多,认识简单幼稚之外,主要是乱说乱动,一触即跳……看来此后还是安居北京的好,再也不敢逞什么英雄了。”然而,习惯于独立思考的他注定不会安分。

  1956年,“一五”计划接近尾声,几乎每个月都有重大项目建成,但也出现了“东来顺的羊肉变得不好吃了”的问题。

  陈云调研后发现,羊肉价钱原来一斤一块两毛八,合营后和一般铺子一样,统统减到一块零八,这样它就把原本不该拿来做涮羊肉的也拿来用了,于是羊肉就老了,当然不如原来的好吃了,于是他得出结论,“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

  当年4月,对经济问题异常敏感的顾准,也开始思考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开出的药方是否会失效?几天后,在中央党校的研讨会上,他忍不住把这想法拿出来说说,党校同学认为这是“大不敬”。

  他意识到了危险,在日记里继续告诫自己,“可是不能继续弄了,再弄要出毛病的。”

  然而,6月,他依然往“出毛病”的路上走去,《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在《经济研究》上全文发表,提出,“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解生产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经济,如今讲起来,稀松平常,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却是异端,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罗银胜说着,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苏州河的水正努力汇入黄浦江,然而江水浩荡,河水被扭曲成一缕缕小溪。

  日记里“我也偷了”

  1950年代末期,顾准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罪状包括《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1959年3月起,顾准被下放商城劳动改造十个月,恰逢“信阳事件”。

  他在日记里记录,11月4日,“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张的哥嫂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还有多少人死亡呢?”

  11月30日,“杨柔远母亲死了。夏伯卿家死了人。张保修家死了人。”

  1960年1月16日,“劳动队目前病了、肿了的80%,我病了,肿了是从雪地栽菜,连续伤风开始的……”

  在饥饿和政治的双重高压下,“自负”的顾准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的一套”,甚至还学会了偷东西。

  12月6日,“我也偷了,建猪场的人拔地里胡萝卜吃,我洗我的胡萝卜吃,过路的人无不伸手……”

  “人变得下流了”,但他说他要自保,“做一个历史观察家……记录历史,使这个时期的真相为后世所知。”

  第二次下放,妻离子散成“孤家寡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80年代开始沉痛的反思,顾准却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要做一个有独立思想,不人云亦云的人。

  1961年,顾准摘帽。他重新回到了中国科学院经济所,得到了一间专属的办公室,还有一张铺着洁白床单的单人床,当女研究员张纯音,闻讯前来看望顾准时,发现这个年近五十的“摘帽右派”正高兴得在床上滚来滚去。

  他在研究所,如饥似渴地阅读哲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和刊物,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花一年时间,翻译了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

  然而,1964年,经济所所长孙治方被打成“中国最大的修正主义主义者”,与孙相交甚深的顾准,被认为是“黑智囊”,1965年,顾准第二次被划为右派,再次被下放。

  第二次戴帽,顾准遭遇了妻离子散的“灭顶之灾”。

  1966年春节,妻子汪璧提出离婚。为了不连累家人,顾准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年,一封断绝父子父女关系的文据寄到了顾准手中,把户口和粮食关系也转过来了。

  80多岁的母亲,在屋子里语无伦次地重复一句话,“我怎么还不死呢?我怎么还不死呢?”

  他依然每周给妻子写信,但妻子不再回信,他回家取衣服,发现所有的衣物都被放在门外,他在日记里写:“从此以后,就连他们每月寄粮票来的字迹也看不见。我想念他们。”

  1969年,久久不见妻子回信,顾准突然意识到,也许汪璧已经不在人世!军宣队直到此时才告诉他,汪璧已于一年半前自杀。

  顾准在日记中写道,“吃了几口饭,悲从中来,脸伏在饭盆上失声大号……但我还是抑制住,努力把饭吃完,我要活下去……”

  骆耕漠曾回忆说,后来,顾准手头拮据,却买了一盏有两个绿玻璃灯罩的双头台灯。江明问他,为什么买两个头的灯?他只是沉默不回答,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死去多年的汪璧,仿佛妻子就坐在他的对面。

  “一人之力撑起独立思考的断层”

  1972年,在周恩来的干预下,明港干校的全体人员返京。

  顾准回到北京,隔着一条长安街,便是母亲顾庆莲和孩子居住的公安部大院。

  此时的“孤家寡人”顾准将自己研究的问题归结为一个核心,“娜拉走后怎么样?”朱学勤认为,“他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

  顾准与吴敬琏约定,从最重要的希腊史展开,进行一次历史漫游,“要把中国的事情弄清楚,首先得钻研世界文化史,政治史,宗教史,对整个人类文明做一番整理。然后,回过头来分析中国的问题,并探索人类的发展。”

  1972年,顾准胞弟陈敏之,赴京寻找哥哥,这是顾准“文革”期间见到的唯一亲人,两人同赴全聚德吃了一顿烤鸭,顾准边吃边流泪,自嘲“出尽了洋相。”1973年,兄弟俩通信不断,交流学术问题,才有了今天的《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两本书,这成为人们了解顾准的一个重要入口。

  朱学勤盛赞顾准的思想,撰文说,他的思想认识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它的前瞻性。“有几人能超出此种由中国宫廷史知识背景薰陶出来的认识惯性,像顾准这样破壁而出,将此与一个更为悠远阔大的历史运动相联……上下两千年,旁及古中西,如此穷根极底的大范围搜索。”

  然而,天不假年,顾准未能完成他的漫游,1974年11月,顾准肺癌晚期,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生长靠近心脏。病情恶化,呼吸困难,日夜不能离开输氧。

  顾准清醒地知道,“这次得前门进,后门(指太平间)出了。”但他却如此留恋这个世界,“我才59岁,还有很多事没做完……”

  (参考书目:《顾准追思录》、《顾准日记》、《顾准文集》等)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四):顾准百年,忧思难忘

  一转眼,顾准诞辰已是百年;离他病逝,也已四十载;自他被思想界发掘,也有差不多二十多年了。二十年来,思想界风云变幻,“顾准”两个字,也从满城奔走谈顾准的炙手可热,到今天颇有些“闲话说玄宗”的冷清。今年虽是他的百年诞辰,我也只在寥寥几个报刊上看到几篇追述文章,颇感遗憾。

  于此时,读到《顾准追思录》,恰似心香一瓣,略可遥祭顾准。以我浅陋的阅读视野,这本《顾准追思录》,可以算是收录了近年来对顾准思想的最主要、也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大略说来,全书分为两部分:辑一“往事与追忆”收录的文章主要以追溯顾准的点滴往事为主;辑二“追思与探索”,则着重于对顾准思想的研究,有张曙光、周其仁、马涛等人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也有李锐、周瑞金、俞可平、钱理群等人从政治学角度的分析,文章总体较新,分量亦重。

  为何对顾准有些念叨?是因为我也有过被其震撼的阅读经历。坦率地说,我对顾准的思想并无多大兴趣,“追思录”中诸多学者的分析,我读了也不甚了了。顾准打动我的始终是一种道德勇气。在那个黑暗年代里,他虽两次被打成“右派”,劳动改造,发妻自杀,子女离弃……但在这样的饥寒困厄、命在旦夕的情况下,他仍能坚持读书,独立思考,不为流俗所动,思索着民族的命运。拆下肋骨当火把,这种普罗米修斯盗火者般的精神所散发出的魅力,让少年的我久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道德勇气之外,顾准对我的意义,还在于他留下了一份活生生的证言。顾准那些关于革命、乌托邦、经验主义、民主的思考,于我而言有些陌生。但在散漫的自由阅读中,我偶然读了他的日记。1959年顾准曾被下放到河南信阳商城县。在这一年里,他记录下了大量饿死人的现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实录。相比于他那些思想火花,这给我的震动更大。

  那个年代的黑暗,非亲历者难以感知。于后来者而言,读那些过往者留下的日记、档案,是体味那个年代最直接、也是最新鲜的一个方法。有时候,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顾准在上世纪90年代之所以能震动思想界,既与他的思想远见有关,也许还因为,时人发现自己在那个年代里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乃至为虎作伥,却在时过境迁后突然发现有顾准这个异类存在而莫名惊心吧?

  今时今日读顾准,已经算不上时尚。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顾准的观点也许老套,但其生命历程所闪耀出的光芒,仍可以吸引后来者“飞蛾扑火”。汉娜·阿伦特在其名著《黑暗时代的人们》中写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与其说来自理论和概念,不如说来自一些男男女女在其生活和工作中,在几乎各种环境中点燃的不确定的、忽隐忽现的、通常是微弱的灯光,它照亮了尘世的时光距离。”

  顾准的不朽,也在于此。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五):《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20期封面人物 | 顾准百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顾准于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就是陈寅恪悼念王国维那一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1943年9月底,顾准横跨千里、足足花了8个月才抵达延安——因为“逃兵”问题,他被要求从淮海区步行到革命圣地,接受整风运动教育。

  到达延安时,紧张的“抢救”运动已经过去了。整风运动进入第二期,开始趋向以“自我批评”和“自我检查”为主的和风细雨。

  顾准为自己的迟到庆幸——他后来在上海向共事的顾树桢吐露了这一心曲。否则,以他在上海时期的复杂经历,以及在革命根据地犯的几次错误,他将肯定是被“抢救”的对象。

  在中央党校结束学习后,他被校方聘请进行了3个月的会计工作,还见到了中共高层著名的理财能手陈云。当时,陈云在延安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会计干部训练班,邀请他担任教员。主管新四军的陈毅则亲自为他洗脱了“逃兵”的罪名,认为过错在他的上级,他没有责任。

  这位受处分的上海滩会计名家成为党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此后七八年中,他一路被提拔并委以财经管理工作的重任。

  1949年,他到达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出任上海市第一任财税局局长,兼上海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兼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

  这一年,他34岁。

  顾准于1940年离沪参加新四军,这是1942年3月5日摄于江苏阜宁县之东坎乡

  顾准于1940年离沪参加新四军,这是1942年3月5日摄于江苏阜宁县之东坎乡

  “异质”的麦粒

  对顾准来说,1943年的“遭遇”,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如果可以抽离时代,把他放到影视作品中,他是非常接近于美国主流影视剧里经久不衰的那一类主角——“有缺陷”的孤胆英雄,特立独行,才智过人,在某一领域有独特的创造力,如豪斯医生。

  1915年,顾准生于上海一个做棉花生意的小商人家庭。其父陈文纬原居苏州,随兄长到上海做生意,先后娶了苏州一对顾姓姐妹,身为二房长子的顾准随外祖家姓顾。

  兄长病逝后,陈文纬不善经营,家庭经济状况逐渐恶化。顾准在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勉强读了两年初中,就无力再求学了。校长王志莘同情他的境遇,把12岁的他推荐到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

  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也是一号传奇人物。他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却整日与赌徒厮混。年近30岁幡然醒悟,发奋读书,进圣约翰大学旁听,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哈佛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暨南大学,后创办“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前身),编译出版会计丛书,办会计学校,为现代中国的会计学奠定了基础。

  潘序伦对早慧的顾准极为器重,全然不按年龄、资历来提携——他把16岁的顾准派到会计夜校里授课。第一次站讲台,这个细瘦的小孩被台下的成年学生给轰了下来。一年后,小孩才镇住了场子。

  不久,潘序伦发现顾准在著述方面有特别天赋,与他合写了中国第一本《政府会计》。之后,顾准又写了《银行会计》,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列入大学丛书。继而又撰写《中华银行会计制度》等书。19岁时,这个初中未毕业的少年已成为上海滩高级白领,月领薪水300大洋,出版多部会计学著作,在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等几所高校兼任会计讲师和教授。

  少年得志,加之潘序伦的包容惜才,使得顾准个性棱角分明,极有主见,对自己的才识颇为自负。据立信老员工回忆,年轻的顾准曾和比他大22岁的老板拍桌子吵过几回。事后,老板对他重用不误,更有把他当事业接班人栽培的念想。

  1930年代的中国处于日本侵略的阴影之下,左翼思潮在青年人中占据了主流。在朋友影响下,顾准开始亲近马克思主义。1934年,他参与组织了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进社。后来,进社与中共在上海的“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取得联系,成为其下级组织。

  在潘序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顾准得以往返于中共地下党、救国会、事务所之间。

  1940年,汪伪政权在南京成立。顾准正式向潘序伦提出辞职。听闻此事,潘序伦一时“好比受了雷轰电击,心中痛苦,不知所云”。

  25岁的年轻人还来不及顾念老上司的心情,他一心期待着波澜壮阔的职业革命家生涯。到达新四军苏南根据地的第二年,他出任东路特委委员兼苏南第二行政区专员一职。但上任仅两个月就被撤职了,东路特委还特别召开了针对他的斗争会。

  “文革”中他曾交代当时所犯的“错误”:一是担任二区专员时,在各级政权机构和党委的工作关系上,强调政权机构的重要,“有对党委闹独立性的倾向的”;二是擅自修改了谭震林以笔名“梅村”发表在《东进报》上的一篇论国际形势的文章。当时,谭震林是东路的最高负责人。

  顾准认为,谭震林在这篇文章里把帝国主义国家的战时经济因资源枯竭造成的经济恐慌,跟和平时期因生产过剩而造成的经济恐慌混为一谈了。

  “改正这种说法显然是必要的。”他补充说,“不过,我于删改前未获得谭的同意,删改后又未送谭审查。”

  胡乔木曾是顾准在上海地下党时期的上级,看人的眼光颇老辣。1936年10月,三联书店创始人之一、上海救国会副总干事徐雪寒被中共上海临时委员会分派负责联系职业界的党支部,同担任支部书记的顾准直接联系。

  事先,胡乔木提醒徐雪寒:“你同顾准语言时要小心,这个同道很有能力,但也有些自负。他会权衡你的斤两。要是你没有程度,他会看不起你的。”

  徐雪寒说:“我不把自己算做党的领导,只做一个党的联络员,总行了吧?”结果,两人会面后谈得很好,成了关系很好的同志。

  1949年5月,中共接管上海,革命队伍急需懂经济、懂城市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担任干部。在新职位上,顾准也一心大展手脚,一度有“贴布告最多的局长”之称。

  不料1952年2月29日晚,上海市委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时任市委书记宣布揪出黎玉、顾准等8名高级干部为“三反”斗争中的“大老虎”,当即撤职。现场一片错愕。

  《解放日报》之后在头版公布了顾准撤职的缘由:“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违反党的政策方针,在思想上、组织上与党对抗,虽历经教育仍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

  “三反”期间毫无征兆地“被拿下”,给顾准的刺激极大。他闭门在家写检查,“心情烦乱,情绪消沉,什么事也做不成。常常竟夜不能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和车辆开动的声音时,也就是天色欲晓了。”

  顾准一直认为自己在“三反”中被撤职,主要是因为在上海税收问题上与中央财经委有矛盾冲突所致。但近年出版的《竺可桢全集》提供了另一种说法。竺可桢1957年曾和顾准共事过,当时他听人说顾准是“1952年‘三反’时期走左倾路线、主张以没收方式来消灭资本主义被批评撤职”。然后,他批评道:“我也觉得(顾准)自由主义太重,主观深。”

  竺的说法在相关档案里也得到支持。就在顾准被撤职后的第三天,当时在上海负责指挥“三反”、“五反”工作的薄一波在给毛泽东及中央的一份简报中说:“上海少数同志(如顾准)有趁此机会把大资本家而且是比较靠拢我们的大资本家……一齐打掉实行‘社会主义’的想头。”

  一周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在报告中,也提到顾准被撤职是因他执行政策“过左”。

  1959年初,顾准弟弟陈敏之到杭州参加全国基本建设会议。当时,陈云任全国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会后,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把他介绍给陈云,说“他是顾准的兄弟”。随后谈论到顾准时,陈丕显对陈云说:“顾准就是不服用。”

  当时,上海市委机关流传几则关于顾准的传闻,对他的风评与处境,于此可知一二。

  一说他曾宣称“三年做市长,五年做总理”。一说1951年中财部有意调他进京任预算司长,陈毅曾问他意见,他表示愿意留在上海工作下去,同事们就此打趣他何时“入阁”,他回答“入了阁,就成为盆景,长不成乔木”。

  对于这次处分,顾准一直不服,曾多次要求组织上给予复查。一次是1954年,他通过建工部党组向中央组织部提出,请求被驳回。另一次是1955年,他进中央党校学习,向党校领导提出,答复是党校不办理此类事情。

  这让顾准产生了强烈不满情绪。他开始自学数学,痴迷之深竟致大病一场,“自觉从几何学中发现了严密的逻辑论证方法,觉得阶级斗争、工作之外也还‘别有天地’。”

  这一次受挫,成为顾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学者蒋贤斌曾以顾准、遇罗克、王申酉为对象,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所谓“异端思想者”进行研究。他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异端”,与政治参与被剥夺或者说上升通道被中断这么一个共同经历有关。

  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政治生活成为每个人生活的核心和生命。在政治运动中,他们非常诧异于自己被划分为“反动分子”,“因而极为不服,为了证明自己没错误,他们都试图从理论上寻找。”

  “正是因为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是走革命道路的人,他们才走上‘异端’之路。”

  顾准年表

  “重估一切”的出走

  1955年在洛阳任上再次“意外犯错”后,顾准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一年。

  这一回,他抱着和1943年步行到延安一样的心态,“想经过再一次整风,治好自己思想上的毛病”。事与愿违的是,他没有“改造成功”。

  初到党校,顾准的情绪是极为压抑的。他曾以托尔斯泰笔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列文来形容自己在这一次精神危机中的处境。在日记中,他倾吐了心中的痛苦、屈辱,对个人前途的彷徨,和对自我的怀疑:“这5年简直是在检讨中过日子,一次接上一次。工作毛病之多,认识简单幼稚之外,主要是乱说乱动,一触即跳。惭愧之外,也很觉得缺乏信心。看来此后还是安居北京的好,再也不敢逞什么英雄了。”

  他开始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经济学和经济史。他感慨于《资本论》第一卷的“精美绝伦”,是政治宣言、科学著作与文艺作品,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这样的好书,只是“停留在clerk的水平上的,庸俗的白领子工人”,“在上海,在北京,在洛阳都是盲目积极,实在滑稽。”

  自我批评的同时,他照例才子气十足地挑剔着党校老师和苏联专家们的讲课水平。党校校长杨献珍讲授哲学课时,再三强调让大家读革命领袖的经典著作,并说过去读经是读孔孟之作,而现在是读马恩列斯毛。

  这番比喻,让惯于独立思考的顾准“听来很不入耳”。他后来说:“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反对陈腐教条,但实际则在提倡以读经态度来读马列主义著作”,“所谓理论工作,就是这个规律那个规律如何应用,学风至于如此,再不改变,将与僧侣主义何异!”

  在学习辩证法时,他开始心生疑惑——“为什么有些文献如此绝对,又如此富有‘套’的意义?”纠结数日后,他告诉自己:“独断主义是别人加上去的东西,不能由他们(马恩)负责。”

  此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报纸上报道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合作社、基本建设、公私合营呈现的种种新气象,都令顾准欣喜。然而,早年的经济学训练,使他对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状开始觉得“不对劲”。

  他觉得中国搬用苏联那套“工业靠农业落后吃饭”是不正确的。“必须看到,不仅工业靠农业落后吃饭,同时也是工业深受农业不发达之苦……这种现象,才真正说明,我们的计划,我们的建设是输入的,不是在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东西。”

  不过,苏联模式和斯大林此时还是他心目中的“范本”。党校里放映彩色苏联喜剧电影《忠实的朋友》,他看完后喜滋滋地发表议论,“这些欢乐应该拿到西欧去,去影响一下欧洲人,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快活不出来的。”

  转折点出现了。1956年2月24日深夜,六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闭幕这一天,斯大林的“接班人”赫鲁晓夫毫无预兆地作了《秘密报告》,以大量惊人的事实披露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以及斯大林个人崇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危害,并决定从理论和实践上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

  在北京,有关《秘密报告》的内容开始在小范围里扩散。《报告》传达到中央党校也是在一个晚上,由一名党校的普通工作人员念报告,他照本念完后就宣布散会。会场上一片沉寂,大家离开时都沉默无言。

  这个夜晚,顾准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美丽新世界”的偶像轰然坍塌了,压抑心头的思考能量迅速被激发出来。

  又是十分激动的情绪。不要紧,跟过去一样会平静下去的。

  上午听说公布了(《真理报》的评论),异常激动。午饭时间读了这个评论,打了半小时的球,现在又很平静愉快了。历史总是公平的,千万人所造成的历史,不会允许人们在它的上面涂上污秽的东西的。真理万岁!

  问题是现在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时代,文化与科学知识是愈来愈普及了,童话的市场是在缩小中的。谁还要企图以只手掩盖天下耳目,并且企图甚至在身前把纪念碑、历史、传记全部钦定好,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随后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决心研究苏共党史,读斯大林全集,特别是列宁、斯大林论中国的部分。“二十次代表大会又何曾仅此批评了斯大林,只要打开大门,放进清新空气来,一切问题都要重新估计的。”

  4月29日,他外出看风景并记下:“天色晴朗,尘土不扬,远山可以望得很明白。”

  这一年,对于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政权来说,也走到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

  对苏共二十大的“非斯大林化”,毛泽东是赞成的。长期以来,在革命问题上,斯大林一直指挥和训导中共;在建设问题上,缺乏国家管理经验的中共也只能“照搬”苏联的经验和做法。

  毛泽东也不反对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的批判。但是,他认为苏共的批判在“原则上和方法上都是错误的”。他后来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指出:个人崇拜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

  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走适合中国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他“以苏为鉴”思考的集大成者。

  顾准从同学那里抄来了这份报告的全文,反复进行研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使他特别注意到苏共二十大披露苏联农业几十年来停滞不前的事实,1954、1955年的总产量甚至低于沙俄时代。之前,他就留心过苏联农产品交售制度、农业劳动者报酬水平,以及拖拉机站和集体农庄的关系问题。

  他就此写了一份学习体会,提出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值得商榷,可以通过价格自由涨落来调节计划和生产。党校同学认为这是“大不敬”,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他写成更系统的论述——《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简称《试论》),后刊发于《经济研究》。

  1956年春夏,社会主义阵营的波兰、匈牙利爆发了民众游行、冲击政府机构的群体性事件。在波匈事件的警戒下,毛泽东向党和政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课题,他决定发动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帮助共产党整风。一大批热心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有识之士参与了“大鸣大放”,提出了许多大胆、尖锐的意见。有的甚至把矛头指向了中共最高层和社会主义制度。

  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撰写《事情正在起变化》。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一时间风云突变。 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斗争很快在全国铺开。革命的暴风骤雨中,55万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党内干部被划为“右派”。

  当年8月从黑龙江考察回来后,顾准得知自己被划为“右派”,要在中科院接受革命群众的批判。直接的导火索,是因为他在中苏联合科考途中就黑龙江坝选址问题和苏方专家发生多次争执。这让同行的一位黑龙江省干部极为不满,写成报告汇报到北京。

  之后就是“墙倒众人推”了。罪状包括:写作《试论》这一株“修正主义”大毒草,被人揭发平日里各种“恶毒攻击毛主席和其他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言论”,“对历次伟大政治运动的诬蔑”,以及对雷海宗、葛佩琦等人右派言论的同情言论。

  1958年4月,组织上正式宣布顾准“戴帽”,同时被开除党籍。“这是我参加我生活其间达22年之久的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生活的最后一次了。”他后来苦涩地回忆。

  相比1952年的撤职,这一次他表现得“比较平静”。

  从得知“戴帽”到1958年5月下放农村期间,他闭门不出。除在宿舍前开一小片土地种蔬菜外,全部时间都用来读书——除马恩列斯的著作外,还读西方历史的书籍,加上每天的报纸关于“反右”、“双反”运动和经济问题的报道、社论。因为“我还没有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我要革命,我对这些问题还要‘探索’”。

  “反右”结束后,中央把注意力重新放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响亮口号,大张旗鼓地号召经济跃进。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成为新中国的“三面红旗”。

  1959年3月,顾准再次被下放接受“监督劳动”。走之前,他听说了“第二次郑州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要整顿当时的人民公社并制止“共产风”等左的政策和实践。

  一年前下放河北赞皇县劳动时,顾准参加了当地的“大炼钢铁”,当时他批评土法炼钢是“得不偿失”。而现在,他抑制不住兴奋地看到自己被证明是正确的一方:“中国的历史真是迅速无比。胜利的人,不准骄傲,此去屁话不说……地土多润湿!丰收有希望。春播之前改变政策还来得及,迟了就不行了。”

  1945年,顾准(右)与刘晓、陈同生

  苦难的探索

  河南商城县属信阳专区。1950年代末期,发生了极为惨烈的“信阳事件”,成千上万人死于这场大饥荒。

  自1959年3月起,顾准在商城铁佛寺水库劳动队共劳动改造10个月,亲身经历了哀鸿遍野的惨状。在饥饿和政治的双重高压下,人性也随之扭曲和坠落。为求活命和自保,劳动队成员偷地里的红薯、萝卜,偷馍,在“思想暴露会”上自污,彼此揭发。

  商城记忆,在顾准生命中留下极为沉重的一笔。他后来说自己“不进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修建于1958-1959年间,仅用了10个月就竣工,是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标志性建筑——这句“牢骚话”在60年代被人告发,成为他第二次划为右派的“罪状”之一。

  1960年2月,顾准“健康”地回到北京,消瘦,气色正常,如他自己所说“没有沉沦下去”。

  一年多后,他被摘掉“右派”帽了,重新回到中国科学院经济所。经过4年在农村的劳动改造,他以每日超过10个小时的时间扑在办公桌前。除完成所里派给的会计研究任务,他饥渴地阅读当时只有中科院等极少数单位才有的各种哲学、历史、国际经济方面的期刊和资料,甚至是当代西方学术最前沿的著作。

  吴敬琏回忆,顾准在“文革”时曾分享,说他1952年“三反”被免职时,只认为自己是被个别人挟嫌报复。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后,他接触到农民,看到他们的生活,联系到党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才有了认真的反思。

  此时的经济所,有关农村调查、广州会议、包产到户、自由市场的讨论正在展开。因为“历史问题”,顾准被隔离在这些传达和讨论之外的。

  不久,刚刚摘帽的顾准又惹上一次麻烦。他早就觉察当时采用的一套苏联会计制度弊端重重。上海、东北两地工厂调查后,他写成《社会主义会计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提出社会主义的企业会计既是经营基金循环的计算体系,也是成本-利润计算体系。

  1962年年底,中共党内经济问题专家于光远以讨论一套会计教材的名义召开了一次会计讨论会,特意要顾准到场。会上,顾准和财政部会计制度司副司长杨纪琬等人发生了激烈争论,他坚决反对把企业会计仅仅限制为“资金会计”。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杨纪琬第一次见到顾准就警告他:谁要是在根本上反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谁就得准备戴上右派的帽子。这番话,对顾准“刺激很深”,一时说出了“不怕再戴一次帽子”的言论。

  风雨飘摇的1960年左右,中科院经济所来了一位特殊人物——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支持彭德怀而被认定为“反党集团副帅”的张闻天。

  被免职后,这位前中共总书记以“特约研究员”的身份一心一意研究起经济问题。他到江苏、上海、浙江、湖南等地调查研究了两个多月,向毛泽东转交了一份《关于集市贸易等问题的一些意见》,提出进一步开放集市贸易、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价等政策建议。

  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顿,令中共最高层产生了意见分歧。经历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风波和1963年的中苏论战,主流意见更加认为:党内存在着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

  1964年,经济所所长孙冶方被打成“中国最大的修正主义者”,并和张闻天一道被罗织成“张孙反党联盟”。与孙冶方相交甚深、常一起切磋学问的顾准,被认为是孙反动思想的“启蒙者”和“黑智囊”。

  此时,顾准的外甥宋德楠因为和清华、北大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研究马列主义的学生社团,被定性为“大学生反党集团”。顾准被认定是这个集团的背后人物。

  1965年春的某夜,顾准在家中被两个人带走。母亲和妻子汪璧紧急销毁了他留在家中的书稿和笔记。因为担心引起邻居注意,她们把纸张沤烂之后投入抽水马桶中冲走。汪璧也是一名老中共地下党,31年前为了应付国民党追查,她曾和婆婆一道用火销毁了在她家里印刷的中共地下党的宣传品。

  9月17日,秦柳方代表经济所党组织找顾准谈话,宣布给他重新戴上“右派”帽子的决定。紧接着,顾准的幼子重之在学校被人摘去红领巾。

  1966年春节,顾准从下放劳改的农村返家过节,汪璧向他提出离婚。“想到1957年以来我欠下这个家庭这么多债,此后不应该再害亲人,忍受感情上的牵累,痛快地同意了。”

  第二年年底,一封断绝父子父女关系的文据寄到了顾准的手里。

  自1966年起,他再也没见过妻子、儿女的面。1969年下放息县之前,他从组织上得知:妻子已于一年前自杀,绝笔书上只有一句:“帮助反革命分子销毁材料罪该万死。”

  顾准《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部分手稿,原为与陈敏之的通信

  顾准《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部分手稿,原为与陈敏之的通信

  有思想的人是不会发疯的

  2014,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的著作《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在中国出版。这部历史著作呈现了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

  学者刘瑜分析了恐惧是如何从不同层面对人性进行摧残的,并认为“保全生命的本能、寻求个人发展的愿望以及寻找社会归属的渴望,使绝大多数普通人不得不选择服从”。最好的情况体现为沉默;最坏的情况下,这种服从可以表现为对同类的积极迫害。

  漫漫长夜里,在精神持守、思想探索的深度上,顾准何以能够做到呢?

  蒋贤斌认为,除了他个人的禀赋和思想资源外,“和那些留美留英归来、已经有很好学理基础的知识分子不同,顾准不仅仅是个知识分子,同时还是一个革命者。”

  身为教师子女的蒋贤斌,在一所地方大学的家属大院里长大。到“文革”后期,政治气氛已经明显松弛下来。在他的私人记忆里,大院里的叔叔伯伯们都忙着做家具、打沙发,以过小日子为人生寄托。

  在顾准的日记里,把探索坚持下去的信念流露则比比皆是。

  就算我是花岗岩脑袋吧。我将潜伏爪牙忍受十年,等候孩子们长大。

  继续这个态度,潜心研究十年,力争条件逐渐好转以有利于我的研究工作,这才是我的真正的努力方向。

  在劳动队的艰苦的日子里,凭站岗的时间写,凭田野休息的时间读,仅有的资料是《人民日报》,也不曾中断我的观察与研究。今后还有什么困难环境可以难倒我的呢?

  被视为与顾准“一体两面”的孙冶方,也许是他的一个最好注脚。

  1968年4月,孙冶方作为“思想犯”,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单人牢房。有一次,张纯音和顾准谈到孙冶方,担心他一个人被关了这么多年,会不会因此发疯。顾准很坚决地回答:“不会,我很了解他,他是个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是不会发疯的!”

  如知己者言,在孙冶方长达7年零5天的单独监禁中,支持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写好《社会主义经济论》。因为监狱里没有纸和笔,他就用打腹稿的办法反复默写85遍。平反后,他在助手们的配合下,仍未完成这部打了7年腹稿的书稿。

  自商城开始,顾准也学会了一套生存法则:一边独自探索,一边积极“暴露思想”。“我基本上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的一套,渐渐也能习为自然,这是我气质的变化。”

  行为和思想之间的背离,也撕扯着这个倔强的人。他时有“卑微和衰弱之感”,觉得自己“变得下流了”。“衰弱之感是从精神分裂来的。参加会议,表示积极,实际认识又是另一回事,与青年人的单纯、积极,显得自己没有力量。”

  然而,他告诫自己“这些感觉都不必有……我还要工作,我要保存自己,我还要战斗。而这个战斗不会是白费的,至少应该记住下一个时代的历史,给后来者一个经验教训”。

  如果说1959年下放商城,他还有一种满溢出来的“我站在高处,高傲而深思”的自信,要等到证明自己正确的那一天。1969后,接连遭遇爱妻自杀、家破人亡,日记的字里行间已是满目的荒凉与悲伤:“如果缺乏耐心,只有一条出路——不等了,不等也可以,但是,既然立志要等,而且我也等得起,又何必不等呢?要等,就要坚毅,脆弱是不行的。”

  对一个自信骄傲而又情感丰富的人而言,亲情的弃绝是惟一致命的伤害。

  1974年,顾准因肺癌晚期病危。临终前,他迫切盼望能见到和他已断绝关系多年的儿女们。陈敏之、骆耕漠等多方苦劝、做工作,仍无一人来病榻前看他。

  当年 11月16日,经济所领导派人找顾准谈话,对方拿出一张认错书,告诉他只要在上面签个字,就可以马上完成“摘帽”手续。顾准说什么都不肯签字,表示自己不能接受承认错误。

  直到有朋友劝:如果你摘了帽,子女们就会来看你了。听到这句话,顾准颤抖着手在认错书上签了字,当场流下眼泪。他对骆耕漠、吴敬琏说:这是奇耻大辱。

  即使是在“文革”中,也不是铁板一块的世界。在经济所、在五七干校、在骨肉至亲中,顾准也得到了超越“恐惧”和“热爱”的人与人的温情。

  1964年,一直庇护着顾准的孙冶方预感到自己将有“灭顶之灾”,迅速把他“隔离”到危险以外。顾准一时误会,以为老友要和他这个摘帽“右派”在政治上划清界限。

  在河南息县学部五七干校,经济所同事张纯音指着一个瘦长的中年人,悄悄对跟着她一起下放的女儿、14岁的徐方说:“他叫顾准,遭遇很不幸。我很担心他也会自杀,咱们以后应当多帮助他才是。”

  之后,小姑娘常常陪着顾准聊天散步,两人成了“忘年交”。在一次聊天中,顾准告诉她:《圣经》上说只有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孩子是最“纯”的。

  而在顾准思想的留存上,弟弟陈敏之无疑扮演了那个超越手足之情的重要角色。

  多年来,身在上海的陈敏之和兄长一直保持着通信。“文革”期间,两人失去联系。1972年,陈敏之到北京探望母亲,同时寻访五哥的下落。他从顾准长女处看到顾准来信,找到了顾准。从那以后,兄弟俩通过书信探讨学术思想问题,一直到1974年顾准去世。

  陈敏之一直保留着这20封书信。这是顾准思想中最具华彩的部分。90年代以《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出版面市,在知识界和思想界激荡起一股持续的热潮。

  “文革”结束后,陈敏之把兄长留下的各种手稿、笔记整理成册,以一种近乎偏执的韧性,孜孜不倦地寻找各种出版的途径。也因一时不忿于侄儿侄女们对父亲的绝情,他把顾准的家事披露于众。

  “在那样的政治环境里,人是没有选择的。”和陈敏之、顾准儿女两边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传记作家罗银胜感慨道。陈敏之去世后,罗银胜协助顾准的次子高粱把顾准生前留在陈家的藏书打包、整理,托运回京。“不能说一点嫌隙都没有,但是,叔侄之间已经和解了。”

  几经努力,顾准的长子、中科院院士顾逸东还是拒绝了我的约访。

  2011年,本刊记者曾采访过高梁。他的好友、作家柳红说过:“作为顾准的儿女,这一生都是扭曲的。在那个特殊年代,因为父亲被打倒,导致伦常亲情要被扭曲。等到父亲被树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良心’后,他们又要活在不被理解、深受责难的阴影里。”。

  在顾准儿女看来,外界的褒贬抑扬也不尽公允。

  “我们确实是做错了事,悔恨不及。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资格不原谅我们,他是孙冶方。”顾准次女顾秀林说。

  顾准的读书卡片

  不入于杨,亦不归于墨

  2014年11月,我和85岁高龄的吴敬琏先生在初秋的西溪湿地公园边走边谈。他呈现出一种和年纪完全不相称的敏锐与活力。

  一提出任何激起他兴趣的新问题,他会转过头紧盯着我,滔滔不绝起来,思路缜密、有穿透力,直到夫人出面中断这场有关新一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谈话。但是,他还是婉拒了本刊有关人物报道的约访。

  “我是一个历史上有争议的人。”他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位被外界视作顾准衣钵传人的学者,似乎等到了顾准交代他的临终遗言——等待神武景气的到来。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他积极鼓吹市场经济,参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

  时隔3个月,因为学者刘胜军向“吴市场”贺寿的一条微博,顾秀林在网络上开炮,就顾准到底是不是“中国市场取向第一人”、“谁是顾准精神衣钵的传人”以及一些“文革”往事向这位经济学界泰斗发难。

  抛开当事人各自的价值立场和历史过往不论,那么,顾准到底是不是“中国市场取向第一人”呢?

  在发表于1957年的《试论》中,顾准讨论了“计划经济”和“经济核算”的关系。他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经济核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充分发挥经济核算的作用,使企业职工的报酬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连,让价格成为企业调节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重要工具。

  “市场”的观念几乎呼之欲出,然而,还是没有被明确提出。蒋贤斌认为,在把“计划经济”等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资本主义”的年代里,顾准只能隐去“市场”二字。

  1956年,孙冶方在《经济研究》上发表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起作用。在后记里,他提到自己是受两位学者的启发——一是苏联的弗•索波里,另一位是“吴绛枫同志”。这是顾准的笔名。孙冶方逝世前,曾一再叮嘱吴敬琏和张卓元,以后整理他的文集,一定附上这一段后记。

  事实上,顾准走得比孙冶方和他公开发表的《试论》要远得多。1964年5月在经济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中,他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日本和西德高速度发展经济的经验”。这份发言稿被孙冶方要去作参考。后来,这成为“张孙反党联盟”专案组逼顾准反复交代的关键性“罪证”。

  “如果说我和他们有区别。”他后来在交代中坦诚,“我认为苏修的货色也是贩来的,与其贩运苏联学者索包里和涅姆钦诺夫的思想,还不如直接贩运乔安•罗宾逊、兰格、利昂捷夫和斯通。”这些人里,除了兰格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波兰学者外,其他3位都是亲凯恩斯主义的英美经济学家。

  早年的市场经济训练和“反教条主义”,使顾准有信心和勇气冲破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1959年2月23,他在日记中写下在思想上解决的几个大问题:一是政治哲学,二是历史,第三个“最不重要的才是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他把1957年以来的日记本和稿件装进信袋封存起来,“权当过去一段艰苦斗争结束的征象”,“今后的思想和研究都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1973年到1974与陈敏之的通信中,他系统地阐述自己对古希腊政治史、欧洲文明和宗教、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民主和议会民主、辩证法和神学等一系列的批判性思考。

  给顾准贴标签,是一件艰难而危险的事。

  譬如,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理想主义,而他自始至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底色;他的个性极富自由主义色彩,然而,在他的论说里更多主张“舍己为群”、推崇“集体英雄主义”,很少涉及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问题;他坦承对革命、对斯巴达式的社会怀有矛盾的心情;他声称真理多元,但他对“进步”仍有超出经验的信仰。

  他称自己不喜欢基督教,对宗教只有冰冷的分析。然而,熟悉顾准的人都谈到他深受部分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1950年代中期,他曾托在上海的陈敏之帮他购买《圣经》。晚年,顾准手头有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圣经》,宝贝得不得了,不轻易借人。“文革”下放劳动改造期间,他照样捧读不误。

  传记作者高建国把顾准接触基督教信仰的源头,追溯到1930年代他在教会大学任教时期。他被基督教中的“爱人如己”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对贫苦不幸者的怜悯所深深吸引。然而,他后来走上了用社会革命来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

  “他认为这个世界最终还是要实现大同,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徐方回忆说,母亲张纯音曾和顾准争论过耶稣的一条教导——“别人要是打了你的左脸,你就将右脸交给他打。”张纯音认为这是一种奴隶主义哲学。顾准则说“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强烈的报复之心,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才总是争斗之心,如果大家都怀有宽容仁爱之心,这个世界会好得多。”

  顾准借给徐方的最后一本书,是中英文对照的《新旧约全书》,并建议她好好读。等顾准去世后,她一直把这本《圣经》珍藏在身边。

  1958年摄于北京,后排左长子顾逸东,右长女顾淑林;中排左起:妻汪璧,顾准母亲顾庆莲,顾准;下排左起:次子高梁、幼子顾重子、次女顾秀林

  1958年摄于北京,后排左长子顾逸东,右长女顾淑林;中排左起:妻汪璧,顾准母亲顾庆莲,顾准;下排左起:次子高梁、幼子顾重子、次女顾秀林

  “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主义”

  在顾准的思想和文字的传播上,学者王元化是贡献最大的一位。正是在他不遗余力的推荐下,之前只为会计界和经济学界所知的顾准得以进入中国思想界的公共视野。

  两人曾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时期的战友,相识于1939年。当时24岁的顾准担任江苏地下党文委副书记,而比他小5岁的王元化则是顾准领导下的文学小组的一个党员。

  王元化被认为是1949年后中国思想界的标杆人物。1982年,周扬代表党中央所作的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王元化是起草人之一,贡献了对教条主义批判的关于知性的思想。当时,这在思想上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影响深远。

  进入1990年代,王元化的思想发生了一次深刻的转向,他称之为“我的反思年代”。1993年,他发表《关于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在思想学术界轰动一时。

  1994年,《顾准文集》在大陆出版,在国内思想界学术界激荡起一股股“热潮”。令人瞩目的是,王元化、邵燕祥等一批有着特殊身份和经历的人士以极大热情参与其中。

  “他们是与顾准同时代的人,都属于‘一二•九’一代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思想上、情感上和个人遭遇上,都有强烈的共鸣。”蒋贤斌分析说。

  身为其中一员的作家何家栋是最早使用“一二•九”知识分子这一说法的。他把顾准、王元化、邵燕祥、杜润生、于光远、邓力群、胡绳等人都列入这个群体。这些人生于1910年代,1930年代时多为青年学生,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和对国民党的不满中,投身到“一二•九”学生运动,从此走上历史舞台。

  思想史研究者丁东认为:“一二•九”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新时代,大量青年知识分子走向延安,为革命队伍注入了新血液,特别是提高了文化水准和道义力量,“因为年轻人的理想总是很诱人的”。毛泽东本人也说过,“一二•九”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

  然而,他们之后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在延安整风运动、50年代“思想改造”、“反右”、“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大多遭受了冲击。

  “他们最终选择的历史道路和他们的理想追求出现了紧张关系。”学者谢泳评价说。这种紧张,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砰”的一声关门声,舞台上,灯光暗下,娜拉离家出走了。

  上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介绍下,易卜生和《娜拉出走》在渴望冲出旧式家庭束缚的青年中风靡一时。1923年,鲁迅却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向新入学的女学生提出一个新问题——“娜拉出走后怎样?”

  顾准借用这个广为人知的比喻,提炼出他苦苦寻索的一个问题——革命成功以后怎么办?“具体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应该建立怎样的经济、政治体制问题。”蒋贤斌说。这也是“一二•九”一代知识分子的追问。

  在1970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一二•九”知识分子再次担当了主体,为“拨乱反正”做了历史性贡献。

  进入八九十年代,他们中出现了分化:于光远、杜润生等开始反思,王元化也在这一时期对许多重要学术问题进行思考……

  就思想成熟度而言,顾准是这个群体中的“先知先觉者”和佼佼者。这正是王元化那句“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样的人,整整超前了10年”之深意。

  2014年初夏,在北大朗润园,我见到经济学家周其仁。这位杜润生的得意门生侃侃而谈对深化改革的看法,《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里的句子信手拈来。

  少年时曾满腔热血跑到北大荒去建设共产主义的他,此时已是一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了。1980年代,在杜润生的带领下,周其仁和一帮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老三届”深入农村调查“包产到户”,参与推动了当时的农村改革。此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往来于“江湖”与“庙堂”之间,为中国的体制改革梳理、总结来自基层的第一手经验。

  他把顾准和自己的导师、“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视作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杜老那一句话——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主义。”

  同为“老三届”的朱学勤是1990年代顾准思想讨论的发起人和重要参与者。1992年,他在香港发表《地狱里的思考——读顾准思想手记》。这是学界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评述顾准思想贡献的论文。

  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和王元化先生的共同结晶,文稿上还留有先生的笔记。1990年左右,王元化向他介绍了顾准思想并提供尚未出版的一些打字稿,鼓励他延续顾准“批判法、俄政治文化及其激进主义”的研究。

  “1991年,我们每一次见面,几乎没有一次不谈顾准。” 朱学勤说,“我认为,顾准于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就是陈寅恪悼念王国维先生那一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1974年,顾准与弟弟陈敏之(右)在北京中科院经济研究所院内

  顾准的可贵

  1990年代思想学术界兴起“顾准热”时,王晓渔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当时觉得很热闹,但不是特别懂。”大一暑假,他回到故乡,在县城一家小书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顾准文集》。

  在这个淮北小城,这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他买下了这本书。“如果我不买的话,这本书会一直搁在那里的。很奇怪,要么那个时候顾准实在是太热了,要么书店老板把顾准当作顾城了。”

  2015年4月19日,罗银胜拜访顾准子女顾逸东(左三)、高粱(右三)、顾秀林(右二).JPG

  2015年4月19日,罗银胜拜访顾准子女顾逸东(左三)、高粱(右三)、顾秀林(右二).JPG

  “这几年,我越读顾准,越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环保袋,里头是他近几年里陆陆续续搜罗的有关顾准的论著。“我认为,顾准的思想价值是可以独立于他所处的时代的。”

  攻读历史学博士时,王晓渔的研究方向是近当代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本科期间,他曾跟着两三位同样热衷思想与学术的朋友拜访过王元化。当时,王元化在力推两位故交和他们的思想遗稿:一位是顾准;另一位是和他同因胡风冤案牵连入狱的青年文艺理论家张中晓。张的遗作《无梦楼随笔》1996年经整理出版时,王元化也亲自为之作序。

  “20年过去了,人们现在已经很少提及张中晓这个名字了,但是,顾准和他的思想还一再被人评说。这也说明:顾准的思想和他的精神至少是可以等量同观的。”

  王晓渔属于“文革”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学人,成长于以“改革”和“开放”为核心词的后30年。吸引他的,是顾准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判断。

  目前整理出版的《顾准历史笔记》中,占去大部分篇幅的是顾准的阅读摘抄,读书思考则以三三两两的句子、段落形式散落其间,内容涵盖上古至隋唐、再从隋唐到近代的中国历史。

  令王晓渔吃惊的是,在这些零碎的笔记里,顾准展露了他对中国历史把握的深度。“所以,我们称顾准是思想家,而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很遗憾,他生前只完成了对市场经济、希腊城邦制度较为完整的论述,对中国历史的探索、思考还没来得及形成比较系统的论述。”

  顾准秉持了“五四”反传统文化的传统。然而,相比对儒家的批评,他对法家思想和人物的批判更为不留情面,尤其是面对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爱憎起伏和思想火花如两条波浪线并头行进着。

  他抨击韩非的“势,法,术”,认为其所谓的“势治”不过是“术治”。

  一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二是阴险的权术;三“贵独道之容”,要十分心狠手辣,要大权绝不假于他人;四提倡君主的淫乐,提倡“万物皆备于我”,完全否定文武周公以来的敬谨传统。

  韩非对于位尊的大臣,主张质、镇、固,他还把它推广到君主势力所及的一切人物,凡是有本领而不为我用的,一律要“除掉”它。这叫做“势不足化则除之”(《外储说右七 经一》)”

  那么,这里有什么民本思想?有什么以民为本的仁义或道义可言?历史传统上的罪恶是否,他也一概否定了。谁有势,谁就可以制天下,而且不妨荒淫无度。

  这些文字落笔于1970年代初。当时,在“批儒崇法”的最高指示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已全面铺开。

  “仅仅这样,也不难。因为在知识界,一般在公开层面对法家是持批评态度的。”王晓渔认为,顾准的可贵,是指出中国两千多年皇权统治中“儒”“法”的相通关系——“法家和儒家分工合作,法家拘束行为,儒家统一思想,造成中国千年来的死气沉沉。”

  这正是“五四”时期喊出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盲区”。

  我们的采访始于3月底。彼时,云南官场刚刚发生一场震动,一直颇具争议的明星官员仇和落马。

  王晓渔认为,仇和这一类官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生生不息,谓之“酷吏传统”。“一方面他们是改革派,另一方面是用铁腕手段来推行他们的政策。这样,既有行政有效性,又很得民心,得到的社会评价都很高。对政治人物来说,这种诱惑是很难抵制住的。”他说,“法家的诱惑是巨大的诱惑。我一直持一种观点:如果不重估法家,中国是没有未来的。不过是一个酷吏取代了另一个酷吏。”

  (特别感谢罗银胜先生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参考书目:《顾准日记》《顾准自述》《顾准文集》《顾准历史笔记》;《出走:顾准思想研究》,蒋贤斌著;《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沈志华著;《吴敬琏文集》(上);《致命的自负》,哈耶克著;《顾准寻思录》,陈敏之、丁冬编;《顾准再思录》,罗银胜编;《顾准传》,罗银胜著;《拆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高建国著)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本刊记者 徐琳玲 发自上海、北京、杭州 编辑 郑廷鑫 图/罗银胜提供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六):顾准是我的良师和挚友。……他改变了我的全部人生。——吴敬琏

  中国经济学的成长道路是不平坦的。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是,即使在“左”毒横流、经济科学处境最差的岁月,有科学良知和公民责任感的经济学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特别要向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表达敬意。一位是经济研究所的老所长孙冶方。……另外一位是指出中国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的第一人——顾准。我个人要特别感谢他,因为他不但在学术上给予了我重要的指点,而且可以说,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吴敬琏《经济学道路不平坦——吴敬琏在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

  ------------------------------------------------------------------------

  除了《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吴敬琏教授还推荐了哪些书?

  W君导语

  在2012的一次读书会上,吴敬琏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一本书<Why Nations Fail>,当时还没有中译本。吴老分享说,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提出,制度才是决定国家成败的根源。这本书主要批评了3种关于国家成败的假说:第一种就是国家成败源于地理条件;第二种是文化、历史传统,背景不同;第三种是领导能力,领导人对经济的无知造成国家的衰落。今天,除了和大家聊聊这本书最新翻译出版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之外,W君也打算把家藏多年的吴老推荐书单,和大家分享。

  国家为什么按照富裕不富裕、健康不健康、食物充足不充足来划分?是文化、天气、地理特征还是不知道正确政策?简单说,什么都不是。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确定的或注定的。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士•罗宾逊令人信服地表明,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十五年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整理了罗马帝国、玛雅城市国家、中世纪威尼斯、苏联、拉美、英格兰、欧洲、美国和非洲的大量历史证据,建立了一个跟当今社会下列重大问题高度相关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中国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吗?能够超越西方吗?美国的最好时光过去了吗?我们正在从限制精英人物扩张权力的良性循环走向使少数人致富和扩张权力的恶性循环吗?什么是帮助数十亿贫困人口走向繁荣的最有效方式呢?是来自西方富裕国家更多的慈善援助?

  德隆•阿西莫格鲁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基利安经济学教授。2005年他获得了奖给40岁以下对经济学思想和知识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詹姆斯•A. 罗宾逊,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哈佛大学的大卫•弗罗伦斯政府学教授。世界著名的拉美和非洲问题专家,他长期在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塞拉利昂和南非工作。

  此书最大的优点还在于这两位作者极其丰富的史料运用,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的美墨边境,从非洲的部落,南美的玛雅印加文明,非洲独立运动到中日现代化,到威尼斯与英国大宪章运动及工业革命。虽然很多人名地名不能和中文一一对应上,也令人大开眼界。史料基本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南北美殖民地的区别,英国与东欧。

  作者还通过列举和分析,由美国、墨西哥的比较引出全球十几个国家的经济史研究,指出国家制度有汲取性和包容性之分。不同的制度运行结果是:包容性制度体系下,可以促进创新,投资及社会进取心。整体社会效率高,于是走向容易正向循环;而汲取性制度则因为精英层不肯放弃权利,任意剥夺普通大众的产权,阻碍创新而造成贫穷,更重要的是汲取性制度形成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使社会陷入专制泥沼而无法自拔。

  如书中所提到的诺加利斯城,它由一道栅栏分割成了两部分,其中一个城市是属于美国,另一个城市则属于墨西哥。属于美国的这个城市绝大多数十多岁的孩子在学校读书,这里的人们都很健康,许多居民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都可以得到医疗服务。这只是绝大多数想当然地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这些公共服务还包括:供电、电话、供排水、公共卫生,以及把该地区和全国其他城市联系起来的公路网,此外还有法律和秩序。而属于墨西哥的这个城市情况却完全不同,很多十多岁的孩子辍学在家。母亲们为非常高的婴儿死亡率担心。落后的公共卫生条件意味着居民的平均寿命毫不奇怪地低于他们北面的邻居。他们也没有公共娱乐设施,道路条件很差,法律状况也很差,犯罪率很高;开公司属于高危活动,不但要冒被抢劫的风险,而且为开业获得所有的许可盖章也要历尽艰辛。

  是不是不过瘾呐!

  赶紧来看看吴老这些年推荐的书目吧~

  吴敬琏教授推荐书籍:10本书,读懂市场经济

  吴敬琏教授,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著名市场经济学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中欧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 1984~1992年,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01

  顾准相关书籍

  顾准改变了我的全部人生。

  02

  中国经济警惕黑天鹅

  中国经济,究竟往何处去?从近期看,可否顺利抵御系统性风险,规避“黑天鹅”事件?从中长期看,能否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效率,为今后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势头创造条件?

  03

  见证通胀:动荡世界中的中国利益

  2008年起于北美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起伏跌宕的时期。有着良好货币金融专业训练、又多年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吴庆君在此期间写了大量有见地的时评文章。当我们重读这些时评的时候,仿佛重新回到当时百家争鸣的现场,不仅饶有阅读历史的兴味,而且对于总结政策得失和分辨理论正误,也有很大的好处。

  04

  大癫狂

  这本书既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又给人以教益。对于我们处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中国人来说,为了保持对于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群众性癫狂的清醒头脑,也是十分有益的。

  05

  中国赌金者:327事件始末

  波诡云谲的中国证券市场是观察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就此而言,1995年的国债期货327事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案例。在这本新书中,陆一以一个历史研究者的敏锐观察力和强烈责任感,用细致的考证、生动的描述完整地还原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可以以小见大,从中管窥中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种种“潜规则”。改革至今,市场交换在我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权力之手对于市场的管控操纵依然时隐时现,327事件只是一个缩影。

  06

  美国房地产泡沫史(1940—2007)

  不理解泡沫和崩溃,就不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

  07

  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为了理解全球金融危机和作为其先兆的亚洲经济危机,沈联涛博士的这本书是十分值得一读的好书。它的分析框架严整可靠:在制度和思想演进的大历史、金融体系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组织的具体状况等三个层面上详细剖析,使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联脉络清晰可见。它的另一个引人入胜之处,是本书作者长期担任多国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高官,交游广阔,非常熟悉金融界的内情。他在书中提出的许多深邃见解,无不是亲身体验和深度观察的结晶。他不时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佐证,更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08

  华尔街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架构。它的一举一动、一起一落,都对这一体系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发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和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就成为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必做的功课。

  来源:天翼图书微信公众号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七):俞可平:思想家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纪念顾准先生百年诞辰

  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经济最发达、军事最强大,她必定也是矮小的民族。相反,一个拥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她的规模不那么大、经济不那么发达,也必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该时代的思想家。暴政和专制、内战和动乱、贫困和落后,当然都会对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带来种种外部的制约,但即使在言论禁锢最严厉、社会动荡最激烈、民族灾难最深重之时,思想的火花也不会在一个伟大民族的精英中完全消失。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首先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有多么发达,我们的疆域有多么辽阔,首先是因为我们拥有伟大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基本价值、理想信仰、精神动力和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孔子、老子、管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贾谊、司马迁、王充、范缜、韩愈、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先哲的响亮名字,之所以代代相传,直至今天我们还在传诵和纪念,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职,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学识,是因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回顾历史,今天令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主要不是那些帝王将相和王公大臣,而是那些杰出的思想家和学问家。

  顾准是离我们最近的当代中国杰出思想家之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大多著述丰富,理论成型,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但也有些则书作廖廖,不成体系,如孔子、柏拉图、葛兰西等。顾准应当属于后一类思想家。出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顾准没有条件写出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更不可能在生前公开发表其思想观点。反映顾准思想观点的主要著作,其实是于1994年才得以出版的《顾准文集》。这部在他死后多年才汇编出版的著作,虽然是一本总字数才35万字左右的文集,但内容十分丰富,论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重大问题。顾准所思考的都是事关中国和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他所探寻的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常常有着惊人的预见性,很多看法已经并且正在被他身后的历史进程所证实。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一般对“理论家”、“思想家”、“学问家”不加区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严格地说,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学问家指的是那些术有专攻、

  业有所长、学识渊博的学者专家。他们本着独立研究的精神,探索规律和真理,往往与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有些研究甚至远离现实生活。但他们的学识是人类知识长河中的涓涓细流,其影响超越时空而绵延不断。理论家和思想家则都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思想和观点往往直接针对现实问题。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理论家的作用更多在于解释和辩护现实,思想家的作用更多在于分析现实和谋划未来。理论家和思想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学说,但理论家更看重现实价值,思想家则更强调历史意义。理论家和思想家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但理论家的影响力通常取决于特定的政治需求,思想家的影响力则取决于整个时代的需要。中国历史上不知产生过多少形形色色的理论学说,其中大多数都随着某种特定政治需求的消失而退出舞台,而那些影响整个时代进程的思想必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传承下去。在我看来,顾准与其说是一位理论家和学问家,不如说是一位思想家。

  思想具有穿透时空的影响力。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思想至今仍然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像孔子、老子、孙子的思想不仅对现在的中国人深有影响,而且在西方世界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不仅在西方世界深有影响,对中国同样也影响深远。思想家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其一,指明人类进步的方向和目标。进步的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基本价值,为人类的道德判断提供基本的评价标准,使人类的发展遵循理性的和进步的轨道。其二,给人们以心灵的启蒙。思想家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批判,宣示自己的主张,引导社会的舆论,使人们能够在重大的问题上逐渐形成共识。其三,影响政府决策。思想家通过针砭时弊,通过建言献策,影响政治当局的决策,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思想家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卓越的预见性。思想家之所以与众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基于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具有超前性的判断。思想家提出的许多判断,通常是对社会现状的超越,从而也是对人们常识的超越,只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远视角去观察和分析,才能理解这些超前性判断的重要意义。反之,也只有被社会历史的长远发展最终证明的观点和理论,才具有思想的价值,而并非所有与社会现状和流行常识相背的观点理论都有其思想的价值。纵观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观点和学说在思想家刚刚提出时难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甚至终其一生也得不到认可。德国思想家尼采的多数著作印数很少,《偶像的黄昏》首次计划印刷50本,他死后出版的《权力意志》初次印刷也不过区区几十本,且多半由他妹妹免费赠阅。以致尼采生前对其著作不受世人重视,一直耿耿于怀。中国明末清初的三大杰出思想家之一王夫之的众多作品,由于现实的原因都没有在生前得以出版,而在清末民初才得以正式出版并广为传播。

  与其预见性相一致,思想家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强烈的批判性。基于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思想家不仅深刻认识到其所处时代的本质,更能够从某个方面着眼看到人类的未来和命运,并且带着未来的眼光来观察现实。因此,思想家的普遍特征便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批判性是思想家之所以成其为思想家的本质特征。所有思想家都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性精神的实质,是用未来的标准来评判眼前的现实,用应然来衡量实然。人们常常把思想家区分为进步的和落后的、激进的和保守的,进步的和激进的思想家视社会批判为已任,其批判性自不必说。其实,即使是被认为保守的和落后的那些思想家,也必定具有某种批判性,无非他们批判的对象可能是其他人肯定的价值。在古今中外那些公认的伟大思想家身上,都可以轻易地发现其深刻的批判性。以鲁迅和胡适为例,一些流行的观点通常把他们两人当成是激进派和保守派的代表,认为前者充满革命的批判精神,后者则满怀传统的中庸精神。其实,胡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充满着深刻的批判,唯其如此,才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多样性是思想家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思想家的多样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思想家作为一个特定群体的丰富多彩,每个思想家各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他们之间的思想不仅各不相同,而且常常针锋相对;另一个意义是,思想家作为个体,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也常常前后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思想家的多样性,既来源于人类个体认识的差异性,更来源于社会现实的多样性,特别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不同的民族文化。古往今来,找不出思想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外表一样的双胞胎之间,其思想也不可能没有差别。思想之花,万紫千红。思想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灿烂之花,禁锢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就是禁锢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就是扼杀人类丰富的个性。正如马克思在抨击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时所说的:“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思想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其实,即使最严厉的思想专制,也扼杀不了人类思想的多样性,从而也注定了思想家是一个斑斓绚丽的特定人类群体。德国是一个产生了众多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即使是马克思毕生所痛恨并决心推翻的普鲁士专制政权,也仍然无法消除德意志民族思想的多样性。马克思本人终身颠沛流离,受尽迫害,但马克思的思想仍然得以产生发展和广泛传播。差不多与马克思同时代的重要思想家还有谢林、叔本华、海涅、费尔巴哈、魏特林、鲍威尔、施蒂纳、拉萨尔、施特劳斯、尼采、伯恩斯坦、考茨基和韦伯等。这些思想家之间的观点千差万别,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都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财富。人口只有数千万的德国,之所以在世界上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与这些德国思想家的贡献密不可分。当今的德意志民族对思想家显示出更大的宽容。马克思毕生致力于摧毁资本主义制度,但在当时奉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首都柏林和马克思故居特里尔分别有一条街称“卡尔·马克思大街” ,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则被改造成“马克思博物馆”,供人参观和纪念。东西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仍然保留着当时民主德国命名的“马克思广场”和马克思、恩格斯雕像。善待思想家,是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秉性,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美德。

  人们通常说,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过来说,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伟大的思想。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的生产力,它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使人民生活水平前所未有地提高。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整体进步的过程;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看,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新旧观念相互碰撞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战胜旧的思想观念的过程。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催生着伟大的思想,而且它本身就是伟大的思想解放的产物。

  现在,中华民族正大跑步地迈进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没有思想文化的伟大复兴,就难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纪念顾准先生,最重要的应当是像顾准先生那样,怀着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复兴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思考我们这一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无愧于改革开放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新学说、新思想,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知识分子应有的贡献。思想的多样和学术的繁荣,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体现,更是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正像高质量的物质产品是祖国富强的宝贵财产一样,进步的思想文化产品同样也是中华振兴的宝贵财富。那些拥有重大发明创造的自然科学家是中华振兴的功臣,那些产生先进知识观念的人文学者同样是民族复兴的功臣。善待思想家,正像善待科学家一样,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注:本文原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召开的“纪念顾准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发表时有改动。

  《顾准追思录》读后感(八):百年顾准,忧思难忘

  一转眼,顾准诞辰已是百年;离他病逝,也已四十载;自他被思想界发掘,也有差不多二十多年了。二十年来,思想界风云变幻,“顾准”两个字,也从满城奔走谈顾准的炙手可热,到今天颇有些“闲话说玄宗”的冷清。今年虽是他的百年诞辰,我也只在寥寥几个报刊上看到几篇追述文章,颇感遗憾。

  于此时,读到《顾准追思录》,恰似心香一瓣,略可遥祭顾准。以我浅陋的阅读视野,这本《顾准追思录》,可以算是收录了近年来对顾准思想的最主要、也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大略说来,全书分为两部分:辑一“往事与追忆”收录的文章主要以追溯顾准的点滴往事为主;辑二“追思与探索”,则着重于对顾准思想的研究,有张曙光、周其仁、马涛等人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也有李锐、周瑞金、俞可平、钱理群等人从政治学角度的分析,文章总体较新,分量亦重。

  为何对顾准有些念叨?是因为我也有过被其震撼的阅读经历。坦率地说,我对顾准的思想并无多大兴趣,“追思录”中诸多学者的分析,我读了也不甚了了。顾准打动我的始终是一种道德勇气。在那个黑暗年代里,他虽两次被打成“右派”,劳动改造,发妻自杀,子女离弃……但在这样的饥寒困厄、命在旦夕的情况下,他仍能坚持读书,独立思考,不为流俗所动,思索着民族的命运。拆下肋骨当火把,这种普罗米修斯盗火者般的精神所散发出的魅力,让少年的我久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道德勇气之外,顾准对我的意义,还在于他留下了一份活生生的证言。顾准那些关于革命、乌托邦、经验主义、民主的思考,于我而言有些陌生。但在散漫的自由阅读中,我偶然读了他的日记。1959年顾准曾被下放到河南信阳商城县。在这一年里,他记录下了大量饿死人的现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实录。相比于他那些思想火花,这给我的震动更大。

  那个年代的黑暗,非亲历者难以感知。于后来者而言,读那些过往者留下的日记、档案,是体味那个年代最直接、也是最新鲜的一个方法。有时候,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顾准在上世纪90年代之所以能震动思想界,既与他的思想远见有关,也许还因为,时人发现自己在那个年代里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乃至为虎作伥,却在时过境迁后突然发现有顾准这个异类存在而莫名惊心吧?

  今时今日读顾准,已经算不上时尚。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顾准的观点也许老套,但其生命历程所闪耀出的光芒,仍可以吸引后来者“飞蛾扑火”。汉娜·阿伦特在其名著《黑暗时代的人们》中写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与其说来自理论和概念,不如说来自一些男男女女在其生活和工作中,在几乎各种环境中点燃的不确定的、忽隐忽现的、通常是微弱的灯光,它照亮了尘世的时光距离。”

  顾准的不朽,也在于此。

  (刊于羊城晚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