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青春唱完1990-1999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把青春唱完1990-1999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7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把青春唱完1990-1999的读后感10篇

  《把青春唱完1990-1999》是一本由高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一):必须要写点什么才行。

  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我想,在完成那些工作之前,必须要写点什么才行。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碰巧在听张楚的爱情。这首歌连同my little airport和陈绮贞被网友收藏在了同一个歌单里,我碰巧打开,听见。于是,回忆就和现实掺杂在一起,就像看到这本书里的照片,有一些见过,更多的则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点像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的十五岁,青春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却也变得不那么清楚了。

  高二,大概是十四、十五岁,同学送了我一张窦唯的专辑,一张盗版专辑,里面有3张CD,从山河水艳阳天到黑梦再到噢乖,包含了窦唯早期的几张专辑里几乎所有歌曲。其中一张专辑《幻听》播放的时候有一些卡顿,忘了当时从哪里看到一个生活小窍门说用牙膏轻轻涂上一层可以修复CD光盘上的划痕。很显然,最终我失去了那张光盘里所有的歌曲。当时的懊恼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后来读了大学,陆陆续续一直在买窦唯新的专辑,从九生到雨吁到八段锦到东游记。但是很奇怪,从来没有把窦唯看作偶像看待,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窦唯身上和音乐里那种漠然的性冷淡气质吧。

  总是会想,我们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和电影,是否是被编写入基因的密匙,所以相遇是一件注定的事,对吗?书里的故事和照片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可还是那么闪亮。

  所以,有时候遇见一首歌,有时候遇见一本书,有时候又遇见一个人无所谓是否在对的时间,因为体验都留在生命的时间里了吧。现在从网络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幻听》、《暮春秋色》。但是我却再也没有听过它们。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二):读《把青春唱完》

  作为一个多年的土摇爱好者,对这样一本书除了期待、除了感谢,还能有啥话说呢?

  1990年,我刚上初一。初四毕业那年,窦唯、何勇、张楚和唐朝乐队在红馆搞了那场牛逼大发的演唱会

  我听到这张演唱会的磁带时,上高二。于是就无可救药地迷上了这帮孙子

  从有限饭菜钱里寄出九块八毛钱,就可以买一盘正版磁带。

  郑钧、窦唯、眼镜蛇、唐朝、张楚、王磊……

  每一盘磁带上的每一个字,都看过不知多少遍。

  上面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仿佛是自己的朋友

  直到多年之后,看到高原的这本画册,这些人才出现在我面前。

  上大学时候,我和我们班另一个极度喜欢土摇的男生,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不喜欢课堂上,写那些摇滚乐队的名字,写他们的乐队的每一个成员,写他们成员的变迁史,然后为自己错误记忆辩护。

  这也是我喜欢实体唱片原因——数字音乐只是音乐,没有质感,没有触感。

  我喜欢歌词印刷在纸上的感觉,喜欢一边听歌一边看歌词的感觉。

  (你大爷的,这哪儿像一个奔四的人说的话!)

  关于这本书——

  1.窦唯的照片最多。

  2.核心点还是1994年红馆的大高潮

  3.据说译乐队要出新唱片了……

  4.高原的拍摄,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所以,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师的画册,而是一个土摇参与者的画册。

  5.好多应该出现的人在这本画册里没有出现。也许是有原因的。

  6.总之,这不是一部全景式的土摇回顾——我很希望有这样的画册出现。

  7.高原的摄影水平不用怀疑的。在《幻听》里,高原给四个人拍的黑白肖像,绝对一级棒。

  8.高原的照片如果换个思路编辑,别让她自己参与,至少会比这本画册好上一倍。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三):高原:把青春留下

  文/夏丽柠

  2012年的春天,高原打开一本封存很久的画册。这本册子是1995年友人去世时做的。相片中有朋友们一起踢球、排练演出、吃涮肉……总之,是20年前青春的影相集合。后来,这些照片配以文字被做成了书:《把青春唱完:1990-1999:中国摇滚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

  摄影师高原在老北京的胡同儿长大,个子高挑,素面白净。可她的外号特别闹腾,叫“老头儿”。如今年逾四十的她说,现在只要有人见面喊她外号儿,那一定是特亲特亲的街坊

  20岁时,父亲送给高原一台相机,她便开始用它记录人生年轻日子无忧无虑,怪不得她说:“当年怎么那么容易快乐呢?”然而,快乐不仅仅来自于相机焦圈的任意转动,影像的虚实交替,更来自于她“混”进了一群有趣的人里。正如摄影评论家刘树勇所说:“各种机缘的巧合,使得高原成为这个中国摇滚乐人群当中的一员”。

  摇滚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大陆开始出现,到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而高原,作为大陆著名的“摇滚音乐人”窦唯的前妻,更有条件距离观察摇滚乐。摇滚歌手们那种“摇滚能让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的精神,恰好契合了高原摄影作品的气质。

  高原爱拍人,而且爱拍熟人,有点像世界最著名的业余摄影家薇薇安•迈尔。薇薇安生前只不过是一位芝加哥的保姆,却被人喻为“摄影界的梵高”,她把摄影当成了生活态度。高原的镜头也是有态度的,她特别在意瞬间的感动。1991年,她拍唐朝乐队的一次公开演出。其中有一张是乐队成员依次排开,裸露上身长发披散,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彪形大汉。一股原始的雄性美从照片里呼之欲出。高原用镜头所诠释的美,别开生面

  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高原说那会儿刚学摄影,胶卷很贵,不舍得用,尽买些过期的、盘的、卷的。可是,她觉得还是挺美好的。“阳光灿烂的那种,不开心的事情我都忘了。我这人特别乐观。”

  作为读者,我们在高原的摄影作品中,也能找到这种美好。1992年,她拍了张何勇与父亲的合影,面带笑容眼光温柔。对,就是身着海军衫,脖子上扎着红领巾,在台上唱《漂亮姑娘》的何勇,就是后来患了精神疾病的何勇。凝视照片,我仿佛看见了高原整理旧照时的泪光。青春美好又残酷。对于青春,高原与我们感同深受。我们都是站在人生舞台上被现实照着的小人物

  高原拍别人,也自拍。书中的开篇用了一张她的自拍作品。那时她20岁,还在中央美院摄影教研室学习完全是个女“愤青”的形象眼睛里的坚毅果敢,一看便知要打碎旧世界。那个时期的高原,是朋友圈出名的“大小姐”,刁蛮任性、才貌双全。可她自己说,那时就知道傻玩傻乐,“活着就应该自由身体上、精神上都应该自由,别禁锢它”。高原的镜头也是自由的,嬉戏打闹的魔岩三杰、闭目蹲在阴翳里的窦唯、在冰上拉小提琴的贾宏声……她想通过摄影,把他们和自己的青春都留下来。

  弹指一挥间,青春十年就那么轻易地过完了。曾与高原相伴的摇滚圈,如今有人离世,有人隐退,有人落寞,有人欢歌,就像沈庆笔下的歌词:寂寞是因为思念谁。显然,青春不是用来思念的,而是用来歌唱的。纵然高原说:“把青春唱完”!可我们知道,青春是唱不完的。

  转载请豆邮联系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四):在场,《把青春唱完》读后

  四星,给与那个年代重叠部分共鸣,额外半星给王小帅的《在场 》。

  大量大量黑白照片,少量文字,平白直叙,人物简化到了只有事件白描。窦唯篇幅还是最多,偏心是难免的。真好,那个时代。跟我一样戴俩眼镜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五):我为歌狂

  致那些激情懵懂少年时代。

  ——前言

  真的很感谢这本摄影集的出版,将那个自由不羁,热血活力的年代重现在我们眼前,也将那群青春的弄潮儿在那个年代最真实、最洒脱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高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窦唯的前妻。我想之所以能拍摄到如此之多珍贵的照片,多少也是这一层身份的原因。如同作者说,自己的摄影技术并没有很高超,可是自己比那些会拍照片的人相比,自己的运气更好,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在这群人中间。看此书的过程中,一直怀抱着一种羡慕的心情,羡慕作者能够生活在这群欢脱的人中间,并且将这一幕幕都拍摄下来,那次我将其中一张照片拍下来,放到朋友圈里,再打开时,下面已经有了许多评论,本来以为知道者了了,没想到不管年轻的年老的,大家对那段岁月都有着不同了解向往。这是窦唯,这是何勇,这是张楚,这是“魔岩三杰”,每个人像是谈论一件珍贵的宝物,这就是那个年代,那群人,那些歌的魔力。记忆被唤醒之后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他们的音乐,没有想象中的癫狂吵闹,更多的是一种活力与热血,“我为歌狂”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感觉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已经比现在的我还要潮,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他们的身边困难重重,充斥着不理解与排挤,可是,在照片中,哪怕全是黑白照片,可是从那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蛋上,从嬉戏打闹中,从大家专心演奏的投入中,我感受到了色彩,感受到了生命。很多照片真的是很私密,值得珍藏一辈子,甚至有许多此时的大咖那时才刚出茅庐,青葱美好。作者说她看着里面的照片时会想哭,作者看到的是记忆与情感,虽然我和照片里的人不处在同一个时代,但我看到的却是纪念,生命的纪念。

  平时总是谈论西方的摇滚乐,可是你更应该记住这样一批人,他们坚持着中国的摇滚,他们影响一代人,他们对理想的坚持,他们对摇滚乐的疯狂,他们不是讲摇滚乐当成事业,而是自己全部的生命。不久之前,留着胡子,发际线也不断退后的窦唯坐地铁的照片在微博上引发了讨论,有人说落魄,但是,相比现今歌坛的追名逐利,还是窦唯这帮人更真实,他们是真正热爱着音乐,热爱着自己的摇滚事业,纵使有一天,我垂垂老矣,再听到那些浪潮汹涌澎湃的摇滚,依然能够热血沸腾,在疯狂恣肆中,忘记自己的年龄,向往当时的信仰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六):青春,唱不完

  高原的一本摄影集,记录了1990-1999年间中国摇滚群体的生活。说实在的,这类摄影书其实并不是我的菜,但自从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位好友截图,又听了高原在一席的演讲,就忍不住去买了这本书,并用一个午休的时间读完。

  放下书,心情竟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关心高原与窦唯王菲的情爱纠葛,也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摇滚人的生活状态,但这些影像,以及影像背后的音乐和故事,却一下子点燃了我的记忆,关于摇滚、关于大学、关于友谊、关于青春。

  1990-1997,我的大学生涯和那个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正好重叠。我记得初入大学时在室友的walkman里听到《大地》时感到的震撼,我记得和同学组建“跳跳”组合在班里演出,我记得在上海体育馆看崔健演唱会喊到嗓子完全嘶哑,我记得黑豹、唐朝、魔岩三杰、中国火那几张专辑中的每一首歌,我记得刚工作时在卡拉OK唱《梦回唐朝》被领导说这是什么噪音。那些往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击成碎片,在照片里、在脑海中、在时间的网上,永不生锈,熠熠闪光

  青春,其实唱不完。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七):你拥有的都是侥幸

  作为一本1990-1999中国摇滚的影像记录,这本书是可贵的。里面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首次公布于众。高原在整理继而交付出版的过程,一定废了很多心力。因为回忆是个很伤神的东西。尤其末尾那些被放进黑框里的名字,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人和回不去的时光,都已经被时间的洪水卷走。人在面对过去的时候总是无奈的。只能庆幸还留有这些影像和可供凭吊的旧时光。

  高原并不是技艺高超的人文摄影师,倒是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时代见证者。这本书大部分篇幅都在记录魔岩三杰。对窦唯的记录最长,有40P,每一张都那么美。她记录过他年轻的样子生活中、工作中。时而嬉笑搞怪,时而专注认真。她丝毫不吝啬对他的喜欢与夸奖

  她的确是爱他。以前是现在也是。

  她所有的照片都是用的胶片拍摄,像摇滚乐的本身一样,真实,直接,刻骨。有些照片看着动人,也会有心酸

  然而这些作为支撑中国摇滚群体十年的影像记录,实在是有点单薄逻辑上也有些混乱,人物穿插的到处都是。高原作为摇滚圈内的摄影师,掌握的一定不只是影像。照片当然珍贵,因为那些时光再也回不来了。但一年多的时间,难道只是选好照片配上注解吗?我怎么感觉是在翻作者的私人微博。或许有人说照片比文字直指人心,摇滚乐就是去伪存真。我也承认。但这本书只能称得上是一本相册,前后的几篇文章都只是在抒情遣怀,增加本书的可读性而已。这种文章打动不了我。

  个人认为,一本出版物毕竟不同于私人回忆录。作者在主观回忆过去的同时,总要对这本书的读者负责。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照片分个类,用专门的篇章介绍一下当时的大环境,介绍歌手,介绍乐队,介绍相关专辑、以及他那些有代表性的音乐、那些像红磡一样牛逼的演出。这些难道不比前后几篇文章有情怀有价值吗。

  我相信但凡有过这些经历过的人都可以做到,但高原并没有。她只是把相册的照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个个贴上、略加注释和说明。作为读者,总会有些失望和遗憾。

  其实我是冲着许巍买的。没办法,我对他有太多的感情。但是整本书里描写的许巍的,只有两张照片两行文字。我当然也不会因为这本书没我想看的内容就妄下恶评。或许高原并没有怎么跟拍许巍,也能够理解。就是亏了那些人们还在腰封上帮着给这本书写推荐语[笑]。

  诚然,本书从摄影角度、音乐角度、人文角度甚至lens的装帧版面,都有可以圈点的地方。但作为一本准备了一年多的图书,我感觉高原只是把照片+注解打包发给了出版商而已。我给三星是因为300多页承载的内容实在单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论收藏价值,我还是更愿意花钱去买正版专辑。

  所以,如果真的想读懂摇滚,读懂他们的故事,还是去音乐里慢慢品味吧。他们的故事,都已然写在了音乐里。而高原,只是有幸参与其中。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八):那本老相册

  最近两天晚上在翻看高原的《把青春唱完》,最初吸引我的,只是那些我熟识面孔的昔日容颜,出于对他人青春的好奇和对他人生活的窥探。

  翻一遍,再一遍,一切声音文字传说都被定格还原为真实的黑白画面,当固定的标签和醒目的关键词渐渐被忽略,那些鲜活的生命才近了,听得到每张照片自带的音效,感知到和自己有关的激动亲切。

  摇滚,总是意味着压抑呐喊,焦虑撕裂,疯狂宣泄,这和青春期的叛逆不谋而合,唇红齿白的青涩稚气,伴随着雄性荷尔蒙生长爆发,带着未经雕琢的性感魅力。

  那天和朋友聊到,如今的年轻小姑娘为什么会钟情大叔,她说,姑娘们喜欢的是体面的中年人,“体面”是重点。而摇滚总是和缺衣少穿,受苦受难,冲动不靠谱相连,这是个体面的年代,摇滚是太小众的存在,而1990-1999,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刚好遇上了伟大祖国的青春期,他们是那个年代的旗帜,是最迷人的存在。

  看相册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和朋友家人坐在一起翻看旧时的老照片,然后停下来,聊聊背后的往事,回忆不可重来的岁月,总是逢年过节,亲朋来访的保留节目。

  如今,相册已经全部都电子化了,省地儿也方便,想象某天,我的儿子跟我的孙子一起,翻看着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孙子慨叹奶奶一直好年轻萌萌哒的时候,画外音飘来,“孙子,奶奶有美颜相机”并立马帮儿子孙子下个最新款的APP,啊呀,那该是怎样的画面。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九):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简介:阮荨荨得知男朋友出轨,冲进酒店捉奸。谁料,这一捉,倒是捉出一只“禽兽“来。于是她决定把这只”禽兽“拐回家……周时亦参加一场聚会,贸贸然闯进一名“不速之客”。而他认得这名“不速之客”。当年的偷窥狂、跟踪狂。曾经追他半途而废如今又卷土重来……还有完没完了?本文又名《打死也要让你爱上我》这世界上大致真的存在一种感情,年少时发芽,成年时结果。←求包养,淘我的更多作品哦关注微博,接受调戏。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http://www.mituxs.com/book/3908.html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十):90年代的“90后”《把青春唱完》

  90年代,他们20出头,就像现在人们谈得最多的90后。

  现在的媒体从业者和各个品牌,像观察解剖对象一样希望了解更多一点点关于90后,他们的媒体使用行为,内容消费偏好,如何用互联网,如何谈恋爱,甚至性取向有何变化。

  结果还是一群70后,听80后忽悠90后是怎么样的一群人。

  其实,大家生活的世界变化那么大,怎么可能了解呢。连自己都不了解,如何了解和自己相差十几年的一个群体?

  所以,我看这本书,没有刻意回忆那个时代,没有期待读懂哪个群体。我只关注两点,他们的外型和他们的眼神。

  长发,油乎乎的长发,带点弯曲,中分披着盖住脸,皮裤,光膀子,清一水的黑色。这是人们的普遍印象。但实际上,窦唯穿过一个和我一样的土了吧唧的凉鞋,何勇穿着烂大街的海魂衫,张楚的齐刘海让人恨不得冲上去帮他弄乱一些,大部分人的衣服是大一码的,但短裤却是那种紧身齐B小短裤。。。。。。其实,他们也穿着那个时代最普通的衣服,但感觉就是不一样,那是Tee和老头衫的区别,他们穿得更有精神一点。并不像现在的rocker,有着精心设计的造型,或者说一个用金钱包装出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肖像。

  他们的眼神,感情很单纯直接,快乐、悲伤、愤怒、轻佻。好像你能一眼望穿他们想表达什么,而且你知道那是真实的感情。

  我当然不是一个沉迷在怀旧情绪里的人,这些人呈现出的这些状态,应该是高原所说的他们真实的自己。一个在西方文化从无到有大爆发,一个物质和精神都非常匮乏的时代,一帮年轻人发现了一个能发泄心中力量和愤怒的载体,一个能将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符号,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那时为数不多可以称为信仰或追求的东西。于是有了把最普通衣服穿出个性的精气神儿,以及那么单纯直接的眼神。

  我是这样理解的,可以说服我自己。

  关于这样一本书,对于这样一群太多情绪太对观点太多是非的人,客观记录可能是最好的让他们了解他们的方式。

  客观到,那些曾经辉煌的名字,曾经先锋的探索者,曾经的rocker,现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成为庞大世界里保证正常运转的一个螺丝钉。。是他们不再尖锐?还是现在媒体追逐的是比他们更尖锐夺目的人?不管如何,正是这样的客观记录,才让人唏嘘伤感,并且告诉自己,这种情感不是为了感动自己。

  音乐不是生活的全部,即使对他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从来不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