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肯锡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麦肯锡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肯锡工作法的读后感10篇

  《麦肯锡工作法》是一本由大岛祥誉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一):《麦肯锡工作法》摘与思

  1. 直线,是连接两点的最短距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应该直线前行

  登山时也是如此。从山麓到山顶过程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要根据斜坡的角度岩石形状,以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来选择一条迂回前行的道路。这才是最有效的登山方法

  (推行方案、说服他人时,逻辑推理似乎是最简洁的方法,由此及彼,就好像问题答案间的直线。但生活更像是登山,情感场合时机就好像登山过程中所遇的坡度、地质、天气等,需要综合考量,最终得出一条适宜的道路。)

  2. “某种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终点。”

  3. 在占用上司时间的时候,用“只占用您1分钟时间可以吗”作为开头,然后“用30秒时间列举出3个要点进行说明

  就是这些简单习惯,构成了一条连接两点的最短路程

  如果想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行动,然后将这种改变作为自己的习惯。麦肯锡的精英们,早已将从零开始假设思考法变成了和洗脸、刷牙一样的日常习惯。

  (好的哲学思维方法要转化为生活习惯、行为指南。)

  4. 问题究竟是“什么”?

  (找到问题本身比解答重要,有些人终其一生,不光没有得到答案,更惨的是他做错了题。)

  5. “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要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用改方法接近问题的本质

  6. 学会批判思考”。与分析别人的问题相比,用“从零开始”的方法分析自己的问题更加困难

  (要不断自我批判,抛弃自己过去,才可以获得新我)

  7. 去现场一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使你了解到隐藏在统计数据背后的真相

  (抽象的数据的如同分子客观精准,但齐白石画虾,重要的并非吓腿的多少,而是虾的神形。日后,一定要注意客观数据与宏观大局关系不可偏废。)

  8. 重视成果”。在日本企业之中,越是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越容易抱怨“这个月工作了*小时”“今天又加班*小时”。

  最重要的是成果的大小,与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日后,自己做计划,用时间来控制行为,例如要学习多久,但用成果来考核计划的实施情况,今天做完了两套试卷、看完了一本书)

  9. 经常思考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应该“重视效率”还是“重视思考”。

  (例如处警、改案卷、查违章,这都是重视效率的工作,上级也只看重你的数量提高效率是努力方向,傻乎乎的精益求精,死磕质量,等于无用功。但自己事业,要重视思考,想清楚

  10.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二):让工作更高效,也更开心

  工作已经四年,经过了初入职场的“小白”阶段,也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学会了如何处理职场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我也用自己无数“正确”的、“错误”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将其对照着《麦肯锡工作法》来看,毫不谦逊地说,有几点相似度还真是挺高的。

  任何工作,都讲究效率。有效率的工作,能让你的工作成绩突出同时,也能让你的上司对你更加认可。要知道,没有一个领导不喜欢能够为自己的下属节省时间,当然,也没有一个领导喜欢在自己焦头烂额的对付客户的同时,还要帮下属完成工作……因此,高效,是工作的第一要务。

  【如何高效的工作】

  ① 建立“紧急度”和“重要度”模型

  《麦肯锡工作法》说:“工作能力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会区分工作的优先顺序。”尤其是当琐碎的工作一项接着一项而来时,如何安排工作的先后,就显得尤为重要。书中告诉我们一个办法,即:建立“紧急度”和“重要度”的模型。将一天需要做的工作列表,并区分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重要的,一般而言,紧急且重要的是需要最先完成的;紧急且不重要的,是要第二位完成的;重要且不紧急的,可以放在第三位完成;而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则可以最后完成。按照这个模型来进行工作,往往可以在琐碎中解脱出来,并且游刃有余

  ② 清楚“deadline”

  当然,有很多工作是临时安排的。这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而是问清楚这项临时任务的“deadline”,也就是截至时间。根据工作的截止时间,以及这项工作对于你的难易程度,并按照紧急度和重要度的模型来分析,这项工作应该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完成。对于我个人而言,清楚某一项工作的截止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我掌握和安排其余工作,也有利提升我在工作中的速度。非常清楚的记得,我上一份工作的领导和我说过的一句话,“deadline是必须遵守的,如果你超过这个期限,还没有完成工作,你就距离dead不远了。”虽然这句话说得有些过于强硬,但的确让当时的我印象深刻,直到今天,似乎仍能记得这位领导当时和我说话的神态表情,当然也让我对于deadline更加遵守和在意。

  ③ 清楚上司的意图想法

  这一点真的是比紧急重要模型、deadline都重要的!因为,它能决定你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是有意义的,还是统统归为“零”的。在接到一项工作的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不是想“卯足劲、加油干”,而是要思考上司要我完成这项工作的意图是什么?TA需要我朝哪个方向延伸,希望我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工作和学习一样,需要动脑,而不是用蛮力。对于CA工作而言,我最长做的就是码字儿、码字儿、码字儿(对,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说三遍~)。

  然而,真就像那句至理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往往上司想要表达的文章主题思想,和你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差别很大……所以,为了避免在埋头苦写一天,领导却说“重写”的大返工的情况出现。我往往都会在写之前,找我的直属上司进行一番讨论,并告诉她我所预设的写作方向是怎样的,这个方向是否符合她的心理预期。此时,她都会给予我更多的指导意见。如此一来,我就知道上司的想法是怎样的,按照她的想法完成一篇文章,尽管也会进行一番修改,但仅仅局限于某几个句子,或某一个案例。这样,不仅节省了大把的时间,上司也会相应的认可你的工作能力。

  ④ 学会写“笔记”,越详细越好

  这里说的“笔记”可不是我们上学时候抄黑板的那种“笔记”。我是个记性不是特别好的姑娘,丢三落四、忘事儿,那都是经常事儿的。当然,我也因为忘事儿险些耽误工作,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就是记笔记。可以说成,记每天的工作“计划”日记,注意,是计划,而非总结

  我有一个2017年plan diary的笔记本本子里每一天都是一页,每天早上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翻开笔记本,在当天那一页把今天要做的工作一、二、三、四……各项列出来,即使是再琐碎的事情,譬如说:走个付款申请,我也要列在本子上,以保证能记住这项工作,并且能够按时的完成。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对应的用红色笔勾掉……这样,每天做了什么,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工作没完成,什么原因,都会非常清晰。偶尔,看到被自己划掉(完成)的工作,成就感说不上,但是心情真的超级好。

  除了效率,工作中什么还是最重要的,态度人际?还是沟通?如果可以,我统统把这些归结为情商吧,和一个高情商的人工作,你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干劲十足,对于上班,你是满满的期待感,而不是沉重感。

  【如何提升你的情商】

  ① 态度决定一切

  谁生下来就会说话?就会走路?所以,任何职场精英都是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进阶的。但,“小白”和“小白”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小白”即便工作完成的不尽如人意,但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非常有进取心;有的“小白”工作完成的不但不好,还时刻处于一种被动的,没事儿人一样的状态……如果我是上司,当然也更喜欢积极向上的那一个啊。如同《麦肯锡工作法》中所说:“总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是精英部下特征,上司最喜欢这样的部下。就算能力稍差一些,只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自然能够得到上司的好评。”其实,在职场上的很多时候,不怕我们完成不好某一个工作,而是怕我们在完成这项工作时的被动以及没有用全力

  ② 让上司时刻知道你的工作进度

  当上司交给你一项比较艰或者耗时相对较长的工作时,一定要在某些重点的阶段向其汇报你的工作进度。哪怕是工作遇到难题,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也要让上司知道是因为什么进行不下去了。不然,如果你一直闷不吭声,等到deadline那天,你的工作因为外部因素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不是上司的预期,TA就会异常暴躁,并会质疑你的工作能力。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汇报、汇报、汇报……当然,聪明员工不止会汇报问题,更会提供解决方案。在事实、难点的基础上,提供思考后的多个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即使领导嘴巴上不说,心里应该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③ 停止抱怨&控制你的情绪

  我始终相信能量是守恒的。当你每天都向外界释放的是正能量时,外界填补给你的自然也是正能量;而当你每天都释放的是负能量,喋喋不休的抱怨时,你周遭一切的负能量则都会找上你。所以,停止抱怨吧,学会以正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对待棘手的工作。毕竟,生活都是不容易的。任何一项工作,十有八九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解决,事情总会想象的简单;如果你总是逃避、自怨自艾,事情总会比你想象的更加艰难。

  除此之外,你的同事是你的工作伙伴,而非坏情绪的出口和垃圾桶。工作场合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成熟的处事,毕竟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三):39个习惯分别用1-2句话梳理下,日后自己翻

  习惯1.遇事出bug=》回归到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思考(归0) 习惯2.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分析出真正的症结 习惯3.问题拆解,多问为什么。为什么?真的吗?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习惯4.像福尔摩斯一样预估风险,事先准备。事实=》评估=》决策=》实施=》及时 习惯5.收集情报:明确目的=》海量=》最前线 习惯6.提出假设=》整理逻辑(逻辑树)=》依次验证 错误 马上下一个 习惯7.重视结果 追求高效 6点准点下班 习惯8.判断好哪些事应该重视效率哪些事应该重视思考 习惯9.优先级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四):精英公司也很简单

  麦肯锡前顾问大岛祥誉写的一本小册子,把该作者在麦肯锡公司工作期间的一些方法、习惯汇集起来,一共有39点。通读下来,感觉每个小点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能够完完全全做到这39点,效果应该会比较好。总结下来,可以把这本小册子勉强比作鸡汤类的东西道理都是对的,关键看你做不做,能不能坚持做,下面挑选一些有触动分享

  1、用“鹰眼”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跳出来,尽量用外部的、全局视野

  2、去“现场”。任何报告结论都不要轻易全信,去现场看一看绝对必要

  3、重视“成果”。经常抱怨加班的人也许是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要看取得什么成果。

  4、用30秒时间提出3个要点。先说结论,用好魔力的“3”。

  5、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基于客观事实而非主观感受的汇报更有说服力

  6、工作工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对企业管理来说,沟通真的是最重要的事。

  7、明星主厨也不能让顾客等待3小时。珍惜别人的时间,当你和别人面对面沟通的时候,如果有电话进来,请优先面对面的沟通。

  8、保持办公桌整洁。不解释

  9、灵活运用面谈、邮件和电话。我认为,电话沟通不如面谈,邮件和微信等不能用于工作沟通,只能用于单向的信息发送。

  10、不要和对方站在相同立场上。不要轻易的被别人带着走,注意保持主见

  11、提高部下的工作效率才是一流的上司。做为管理者,切忌逞能。

  12、明确会议的“目的”与“目标状态”。会议主持人应该掌握会议。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五):可实操的方法

  麦肯锡作为一个在当今中国炙手可热咨询公司,其员工大多会被认为是精英。且不说这种看法是否有以偏概全嫌疑,但至少有不少应届毕业生会以能拿到麦肯锡的offer为荣。大岛祥誉的《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最初吸引我的原因便是我想看看所谓的精英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或批判学习的地方,毕竟年轻时,我连麦肯锡是什么都不知道,遑论offer了。

  大岛祥誉认为,“某种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终点,在保证品质和效率的前提下,将这两点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起来,这就是专家们的工作。这本书也就是在品质和效率的主题里写下的,其中的39个工作习惯各有道理,我只记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条。

  习惯10:麦肯锡经常教育新人要保持PMA(Positive Mental Attitude),也就是说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完成工作上。时刻保持PMA的状态来进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条习惯对具体工作的具体帮助是什么似乎并不能被数字去衡量,但它让人在工作中有一个好的状态,至少是个好的开始。

  习惯13:麦肯锡要求用30秒提出3个要点。30秒时间足够播放两段电视广告。一段电视广告只有短短15秒,却足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或者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需要广而告之的事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忙碌的职场,30秒时间来汇报3个要点,不多占用别人的时间,这不仅是在技术上能做到而且在习惯上应该做到的。当然,最好的汇报模板是“先结论再理由”。

  习惯14:在汇报时,最好先说出“事实”,然后说出由此导出的“假设”。

  习惯17:当你被上司交代工作时,必须和上司确认(1)这份工作的期限;(2)工作的意图和方向性;(3)要求的品质。

  习惯26:在和人沟通时,尤其是要给对方相应的建议时,最好将自己的意见和假设,放在疑问之中向对方提出。在听完对方的讲述之后,向对方提出这些问题,让对方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如果你的提问足够巧妙,对方自然会被你的意见所吸引。

  习惯28:作为上司,要认可部下,这种认可不是对他的成果进行“称赞”,而是“认可”他的存在本身。

  习惯29:作为上司,训斥部下时有3个铁则:(1)控制情绪;(2)不要当着他人的面训斥部下;(3)让部下建立假设,思考具体的工作方法。部下关心的是今后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善,应该怎样做才能使部下得到成长。

  习惯30:作为上司,要坦诚地向部下说出困惑,这样能提高部下的团结意识。

  习惯33:对于一场会议来说,要明确(1)会议目的;(2)目标状态(会议想要实现的目标,想要实现的状态);(3)参加会议的原因。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六):麦肯锡工作法感想

  1. 停止条件反射用自我视点进行判断,用鹰眼进行观察,选择对自己,对方和公司都有好处的办法

  2.进行自我批判

  为什么销售额无法提高

  因为海外竞争价格太低

  为什么海外竞争价格低

  因为我们的成本高

  为什么我们的成本高

  因为原材料高....

  就这样抽丝剥茧找到问题所在.

  将整体事件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逐一分解出来.

  思考所有的原因和结果.

  为什么?真的吗?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对自己提问这些批判性的问题,可以使思考更加深入.提高视点,看问题也更加全面,批判性思考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

  实现工作效率化和高速化.

  事实 解释 解决方案 这三点都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

  通过海量的调查资料,发现那些自己没有注意的内容.

  3.

  与上司交流时,保持回答是.

  4.现状的掌握情况

  对现状的解释和理由

  结论以及解决方法

  5.分清楚是客观事实 还是自己的意见

  你上司要的是事实还是意见?

  首先应该汇报事实,在上司询问意见的时候,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6.和上司确认

  1这份工作的期限

  2.工作的意图和方向性

  3.要求的品质

  7.将任务可视化

  8.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

  9.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并且认真准备

  10.有check in 和check out

  11.寻找良师

  倾听自己说话的人

  能够俯瞰自己的人

  给自己提供灵感的人

  激发自己潜能的人

  给自己提供刺激的人

  提醒自己错误的人

  12.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书,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从这个思考中能学会什么,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和观影,可以加深你的思考

  知识上的细微差距,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13.自省

  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最近刺激我的话是什么

  为什么我最近心情浮躁

  将学到的内容自省 聚集性思考

  不断地自省,思考会越来越成熟.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七):能把约39乘以2句话写成一本将近两百页的书,作者也是厉害

  如果没有时间翻整本书,其实可以直接看作者在每一节最后总结的要点惹。

  以下是摘抄的39个要点╮(╯▽╰)╭

  1.做好工作的第一步,把握问题究竟是“什么”。

  用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接近问题的本质。

  2.停止条件反射般地用“自我视点”进行判断。

  用鹰眼来进行观查,选择对自己,对对方,对公司都有好处的方法。

  3.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进行批判思考,分析原因与结果。

  4.事实、解释、解决方法,这三点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完成。

  事前准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5.情报收集的第一步是明确“目的”

  第二步是海量“调查”

  第三步是去“现场”

  得情报者得天下。

  6.实用逻辑树建立假设。

  依次实行。

  7.最重要的是成果的大小,与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自己来管控时间。

  8.经常思考自己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应该重视效率还是重视思考。

  9.权衡今天要做的事和对自己重要的事,排出先后顺序。

  10.与上司交流时,保持回答“是”。

  真诚、正直、明朗的人是无敌的!

  11.上司也是人,有自己的性格和类型。

  正要配合对方的性格和类型来采取行动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12.对上司说“关于XX的事,可以占用您一分钟时间么?”

  更容易争取到交流的时间。

  13.用 30秒的时间提出3个要点。

  练习进行分解说明。

  14.首先应该汇报“事实”。

  在此基础上,如果上司询问“意见”,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15.观察上司的桌子,可以看出他的喜好和是否繁忙。

  在找上司交流或者贴便利贴之前,一定要先仔细观察他的桌子。

  16.有上司判断是否“重要”。

  在邮件名称上写“商谈”可以引起上司的注意。

  17.及时作出修正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在工作过程中及时与上司沟通可以使工作更加轻松。

  18.首先要确认委托人的意图和工作的背景。

  其次思考如何安排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19.将全部任务视觉化,做一个工作和生活两不误的人。

  20.办公桌的状态,代表你头脑中的状态。

  善于安排工作的人,办公桌都非常整洁。

  21.灵活运用CC于BCC,可以圆满地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22.对电话的使用要恰到好处。

  组合使用电话与邮件发现对方的真实意图。

  23.“共同点”可以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

  给对方提示,诱导对方自己找出“共同点”。

  24.准备一个“舒适”的场所。

  仔细倾听对方的讲话。

  25.不要和对方站在相同的立场上。

  用其它的视点来思考解决办法。

  26.善于运用“疑问”,让对方自己找出答案。

  27.职位只是一个称呼。

  一切都是为了取得成果。

  28.精英上司要认可部下,与部下产生共鸣,激励部下。

  认可部下才能激发部下的工作热情。

  29.在训斥部下时要考虑周全,更有助于部下发挥潜力。

  让部下自己建立假设,采取具体的行动。

  30.适当地与部下交流,提出问题。

  用这种方法使团队变得更有活力。

  31.成为上司之后就要彻底放弃“自己做比较快”的想法。

  32.好的会议全靠主持人的设计。

  不要浪费时间,注意引起参加者的共鸣。

  33.一个好的会议,离不开主持人与参加者双方的努力。

  34.优质的闲聊可以提高会议的品质。

  在会议中要互相“认可”。

  35.自己思考,他人分析。

  良师可以帮你解决烦恼。

  36.不人云亦云、直觉敏锐、专业性强的人,发现这样的良师,提高工作热情!

  37.书籍是提高工作热情的重要工具。

  买大量的书,一边阅读,一边画线,之后再重新阅读一遍。

  38.不断地自省,思考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39.做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原味没有总结,我自己总结的)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八):笔记备份

  1.“解决问题的基本在于保持疑问。怀疑这个结论是不是最佳的结论。这样一来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大前研一

  2.选择从“自身、对方、他人”三种角度去发现问题的本质

  3.frame work:事实-解释-行动

  4.事实、解释、解决方法,这三点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完成。事前准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5.收集情报的三个步骤:a.明确目的 b.海量调查 c.去现场

  6.海量收集资料-只保存有用的(看最开头20页)-多个关键词组合检索-获取最新的数据(用来了解趋势和规律)

  7.工作有效率的人,必然是主动的。

  8.只确认别人交代的事,工作是不会取得进展的。

  9.提高工作技能,减少工作时间才是最好。

  10.a.重要且紧急b.不重要但紧急c.不紧急但重要d.不重要也不紧急

  11.真诚、正直、明朗的人是无敌的。

  12.用30秒的时间提出3个要点:a.现在掌握的情况 b.对现状的解释以及理由 c.结论,以及解决方法

  13.首先说“事实”,然后说由此导出的“假设”。

  14.接到一项工作时,先确认以下3点:a.工作期限 b.工作的意图和方向性 c.要求的品质

  15.可以养成在周五下班前丢掉那些不需要的书籍和数据的习惯。

  16.负面与紧急问题不应用邮件沟通。

  17.拉近与对方距离的技巧,在于自我介绍时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

  18.“共同点”可以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给对方提示,诱导对方自己找出“共同点”。

  19.倾听时的关键在于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并且不时地点头。另外适当重复对方的发言也很重要。

  20.只有倾听才能做出回答,不倾听的话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21.站在俯瞰视点上倾听对方的话,并且建立假设进行回答。

  22.善于运用“疑问”,让对方自己找出答案。

  23.对于上司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激发出部下的能力。

  24.良师的条件:a.不人云亦云(拥有独特思考)b.直觉敏锐 c.专业性强

  25.买大量的书,一边阅读一边画线(画线部分可以是作为参考的内容,也可以是能够激发灵感的内容),之后再重新阅读。

  26.利用5分钟空闲时间,放下手机,深呼吸,将学到的内容变为自省,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聚集性思考”。

  27.工作能力强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

  28.每天同一时间就寝,同一时间起床,好好休息,消除疲劳,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时刻保持身体与心理都在最佳状态,才能够实现工作上的“品质x效率”。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九):【笔记】全部任务视觉化,工作生活两不误

  1p 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换言之,“某种问题”是工作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工作的终点。

  1p 大前研一:解决问题的基本在于保持疑问。怀疑这个结论是不是最佳的结论。这样一来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线索。

  5p “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要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项事业今后还有没有继续的必要?要从这样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以接近问题的本质。

  21p 事实、解释、解决方法,这三点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完成。因此,事前准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55p 报告、联络和商谈,这三种情景的沟通方式,决定了今后工作的顺畅程度。所以,面对上司,请用“只占用您一分钟时间可以吗”作为开头。

  77p 及时做出修正就不会浪费时间,在工作过程中及时与上司沟通可以使工作更加轻松。

  85p 首先要确认委托人的意图和工作的背景,其次思考如何安排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88p 将全部任务视觉化,做一个去工作和生活“两不误”的人。

  92p 办公桌的状态,代表你头脑中的状态。

  99p 任何时候,对你的工作结果进行判断的人,都不是你,而是你的委托人,是客户。

  99p 如果你没有领会到委托人/上司的真实意图,那么不管多么努力工作,都无法取得成果。只有在了解对方真实的意图之后,你才能正确地回应委托人的期待,并且做出最佳的提案。

  100p 为了找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习惯—邮件的书写方法、介绍自己的方法、商谈场所的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对方自己找出共同点”,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

  100p 负面的问题千万不要用邮件和电话,一定要当面解决。紧急的事情也应该当面(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用电话)解决。邮件无法传达紧张感和迫切感。

  100p 探寻客户的真实意图并不容易:客户一般不善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会表现自己的真实喜好,不懂应该如何进行说明。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当客户说出“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时,那份喜悦感才更加珍贵。

  111p 倾听客户的话之前,准备一个参访表将事半功倍。

  114p 不要和对方站在相同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俯瞰视点(鹰眼角度,宏观高度)上倾听对方的话,并且建立假设进行回答。这对于咨询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118p 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让对方来思考答案。

  126p 职位只是一个称呼,而非上下级关系,一切都是为了取得成果。

  128p 领导力=认可+共鸣+激励

  134p 在训斥部下时要考虑周全,更有助于部下发挥潜力。让部下自己建立假设我,采取具体的行动。适当地与部下交流,提出问题,以保证团队活力。

  140p 成为上司智慧就要彻底放弃“自己做比较快”的想法。

  141p 会议种类: ①报告(最没有用,邮件就可以解决); ②评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探讨、人事考察…); ③为了寻找灵感而召开的讨论会; ④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144p 好的会议全靠主持人的设计,也离不开参与者的努力,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注意引起参加者的共鸣。

  146p 使会议有意义的3要素: ①会议目的; ②(会议想要实现的)目标状态; ③参加会议的原因。

  148p 收拾垃圾、擦桌子白板、准备茶水、确认会场用品…这些细节都对会议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有外人参加的时候,更不能让无谓的因素影响会议的进行。

  148p 对会议的贡献形式多种多样。会议的主持人在对参加者,特别是年轻的参加者进行评价时,不应只看他们对会议讨论的贡献度,而应观察他们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和调动气氛是否有所贡献。

  148p 如果一个参加者“思考自己做什么,并且认真准备”,那么就算他没有对会议作出直接的贡献,也应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最终做出巨大的贡献。能够为提升团队的整体表现做出贡献的人,理应得到肯定。

  153p 优质的闲聊可以提高会议品质,在会议中要互相“认可”。

  161p 自己思考、他人分析,良师可以帮你解决烦恼—倾听、俯瞰、启蒙灵感、激发潜能、提供刺激、提醒错误,一起思考假设和解决办法…

  166p 良师不只是人,还有“书”—不人云亦云、直觉敏锐、专业性强的人,发现这样的良师,提高工作热情!

  《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十):不仅仅是工作方法……

  整本书围绕工作展开。总的来说最值得回味的主要有以下8个习惯:

  习惯1:从零开始。

  习惯 7:重视成果、习惯8:分清“重视效率”还是“重视思考”

  习惯13:用30秒提出3个要点、习惯17:工作过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

  习惯18:确认委托人的意图

  习惯 38:自我反省

  习惯39:调整身体与心理

  第一个主题是“问题解决链条”。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1~6,提出了问题解决链条的完整过程:

  问题的确定——习惯1:从零开始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类似《水平思考法》的思维模式)

  对问题进行整理——习惯2-4 整理=分析。通过“俯瞰视角”(摆脱单一的视角束缚,模拟自我、他人、第三方视角的混合)、“批判思考”(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空、雨、伞”思维方法(事前准备:事实现象—结论解释—应对之策)来分析问题的本质。

  收集资料——习惯5:去“现场”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海量调查(书籍、网络、历史文件等)——去现场(可以得到真实一手的资料、获得直观体验从而容易找出数据背后的真相)

  提出假设——习惯6:从假设开始 “逻辑树”思考法,以问题为出发点,从左到右分散建立各种假设,并依次去验证假设。注意提出假设时的公平性。

  后面还有验证假设、分析解决方法、实行解决方法,构成了完整的问题解决链条。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习惯1:从零开始。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陷入思维误区:面对问题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寻找解决方法。但是很多时候解决了现象不一定能够触及事物的本质去解决问题。比如面对业务下滑的现象,我们很容易想到去分析业务下滑的原因,尝试去挽救这项业务。但是常常容易忽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去思考“是不是这项业务的市场已经在萎缩甚至慢慢消失了”。(类似于《水平思考法》)

  第二个主题是“时间管理”。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7~9。

  首先是要意识到成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质量,而非工作时间长短。这也警示我们不要过度投入时间在工作上,要追求效率而非庸庸碌碌的忙碌。(习惯7:重视“成果”)

  其次是要学会分析具体工作是重视思考还是重视效率,前者意味着要投入时间去思考工作的本质,对应运用习惯1:从零开始。后者意味着我们只需要迅速完成这项工作即可。简言之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和“知其然即可”的区别。(习惯8:分清“重视效率”还是“重视思考”)

  最后是教我们学会建立“紧急度、重要度”的四象限模型,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习惯9:建立“紧急度”和“重要度”的模型)

  3. 第三个主题是“工作任务可视化”。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18~19。

  首先是要思考工作任务,与任务发出人明确一系列要素,如期限、目的、要求等。(习惯18:确认“委托人”的意图)

  其次再去思考如何在四象限模型中安排这项任务。(习惯19:在模型上安排任务)

  4.第四个主题是“沟通”。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13、14、17。

  首先是沟通的简短有力,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要表达的“现状的情况”、“对现状的解释或理由”、“结论以及解决方法”这3个要点讲出来,可以依次而谈也可以把结论放最前面,达到简短有力的效果。(习惯13:用30秒概括3大要点)

  其次是在沟通时要先提事实,再提假设。这部分很强调是对上司进行汇报的时候上司关注的是客观事实,比如数据构成的描述,基于此方便作出自己的判断,而非我们自己的假设、定性性质的描述。这也是一个思维误区。(习惯14: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

  最后介绍的是在工作过程当中,应该与工作任务的委托人(上司、同事、客户等)保持良好的沟通,保证工作方向是正确的。(习惯17:工作过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

  5.第五个主题是“下属管理”。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27~34。主要在于认可鼓励、良性训斥、激发下属主动性、交流、授权、会议管理这些点,不做展开。

  6.第六个主题是“工作热度” 。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习惯35-38。

  首先是学会寻找良师。独特思考、直觉敏锐、专业性强的人适合作为良师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一些困惑、问题。(习惯35/36:寻找良师)

  其次是介绍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工作热情。其实阅读书籍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工作热情这一块了,广泛的阅读已经衍生到工作之外的生活当中,活到老、学到老。(习惯37:书不用读到最后)

  最后是自我反省。特别强调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每天花个5分钟左右,离开手机等外界干扰,纯粹地进行自我反省(聚集性思考),可以起到静心、谦逊的净化作用。(习惯38:用5分钟时间自省)

  7.最后一个是习惯39:调整身体与心理。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习惯。保持身体状态还能够作为一个显性的对象进行观察,比如说每周固定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固定的作息都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好身体的状态。但是心理的状态调整是一个隐性的过程,不过一般来说调整身体状态真的做到了的话,一般心理状态都不会很差。

  :针对书中提及的“紧急度”、"重要度''模型,另提供一种新思维: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38159见采铜的回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