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单向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单向街》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2: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单向街》的读后感10篇

  《单向街》是一本由[德] 瓦尔特·本雅明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向街》读后感(一):单向街,只能往前

  摘录(个人理解)

信念是机油,只滴在恰当的位置。天才就是艰苦的工作,只有精神涣散的人才会为完成一件事情感到喜悦,真正的未完成远比完成更有价值、更有重量。自从她离开之后,洞开的大门就像失聪的双耳一样在我面前耸立。中国商品无与伦比之处在于,中国的抄写员顺着文章的路去行走,在命令之下带着自己的独有见解。苦将尽,甘将至。——自我毁灭人缺少动物般的洞察力,看不见身边的危险,对于习惯但早已失效的生活习俗十分固执。只要独自一人,并能将一切掩盖住的时候,人就能忍受很多的痛苦。(同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从自己封闭的角度产生错觉。真正的奢侈应该渗透着精神和交际因素。

  本雅明对于建筑的刻画很有趣,是冷静的观察者。

究竟是什么让广告如此凌驾于批评之上?并不是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牌上写着的什么,而是沥青路面上反射出的那抹火光。

  办公室是一个隐藏的军火库,电话是个导火索。

上帝供养着全人类,但国家却令他们营养不良。在走廊里走动的人们脸上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失望表情:那里只挂着画。

  (太正确了!)

记忆就像紫外线一样,在隐秘的生命之书中,向人们展示那并不易见的命运文本。每天早晨,白天就像一件干净的白衬衣。这件衬衣无比纤细,致密,纯粹用语言编织而成,仿佛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的幸福,取决于我们是否在清醒状态中抓住它。

  本雅明的世界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但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本雅明的街道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思想的延伸。他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却又把我们的内心变成故事和话语。

一个人的生命中,非常紧密地存在着两三种样态的天气。

  (出地铁时看到的阳光更灿烂。我们遗忘了天气,天气也遗忘了我们。这里的解读太细致了,是这样的感觉啊)

舞台现象中的“逃遁性”登场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在阅读这种戏剧程式时,会带有对特定舞台部位、光线和脚灯灯光的期待。在这样的阅读里,或许也隐藏着我们对生命中那些秘而不宣的事物的逃离。

  (没有想到很久以前的问题竟然在这里找到了答案,电影里开场的奔跑也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以一种奔跑的快速姿态来开始一个故事,是因为我们想要逃出自己的内心)

教育是培养几代人的关系。技术是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驯服。

  代后记

  陶林的这一篇写得很好

  自己大概也是乌合大众中的一员

  掉入了时代的浪潮怪圈里

  突然有人拉了一下

  点了一下 2017/03/17

  《单向街》读后感(二):随感

  可能是自己对于单向街这本书的期望过高,读完之后反而没能获得预想中的震撼。看到许多读者对此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使得自己在写书评时有些疑虑和犹豫。对于这类夹杂了许多隐喻的作品,首先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以及他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品的内容由读者以自己的方式加以分析和理解,不同的人解读出的内涵也会有不同,在此不再过多讨论。

  我特别想就书的前半部说几句读完的感受。写的都是一些随感,也很有趣,但有些内容过于散,想表达的东西过多,反而影响了读者的思绪的连贯性,甚至有时感到些许的混乱(只是客观的分享感受,对于喜欢本雅明的读者,勿怪)。

  《单向街》读后感(三):摄影艺术的简史

  摄影艺术诞生的最初十年,还不断有一种反科技的艺术观来批评这种简单的留住影像是在亵渎神灵。直到1837年,物理学家阿拉戈在国民议会上为达盖尔的相片技术做辩护,明确指出摄影可以如何广泛运用在各种人类活动中。提出了类似于“摄影+”的概念,因此,当时很多的画家开始顺势转型为摄影师,并发现摄影这门极精确的艺术,赋于作品的神奇的价值远超绘画所能享有的,借助摄影,我们才能认识到日常中无意识的视像,在科学认识方面开启了表象观点,揭露世界里非常微观的事物。除了摄影的审美价值,其承载的重要社会内涵也不断为人认可。技术进步不断将摄影变得大众化,导致品位不断降低,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艺术的感知力日渐衰微,机械性复制使人们在某种程度内能掌握作品,但艺术意义则不断缩减。最后,当人们发现摄影本身实际不足以还原事实与真相本身时,文字阐释就变得必不可少。与此同时,摄影建构(苏俄电影)便开始流行。

  《单向街》读后感(四):一点点感想

  看问题深刻,表述浅显易懂的本雅明。1、从态度上讲,批判资本主义是(我国文艺界)把他列为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原因之一。不过,他的矛头也指向了大众。看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我就认准了他是“贵族”身份。(序言与年谱表记录了他与阿多诺的关系证实这一点)不过,本雅明用其对待艺术态度证明,他的独特。2、关于艺术,“光晕”这类词大家说的够多了。吸引我的在于本雅明对待新兴技术发展的态度。或许用书中的话可以做简短地解释:“新的发明微不足道,令人振奋的随之而来的一串新发明”(大意如此)与文化保守派不同,本雅明痛斥那些拒绝新技术的人,称他们是庸俗的艺术观,是无能的。这一点我想到了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文领域一片恐慌(韩少功还发文),当初我觉得恐慌是笑话,现在深以为然。当旧时代被新技术撕裂的时候,可能永远想不到,这一刻,是艺术正在吞没我们。本雅明通过卡夫卡讲了自我异化的问题,可不是从科技这个角度。所以说,即便我们拿着手机,甚至未来我们的手掌就是智能的,也是可以适应的变革。(不用“进步”的原因是我将其看做一个方向,而不是台阶。)3、编后记非常有意思,作者抓住本雅明批评大众这一个论据,变成了否定时代的结论,大肆批评。这就造成了其行文断裂:前面说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是当初的娱乐家,正是娱乐开创了文学新的道路,后面又严厉批评当下的娱乐狂欢精神。哼哼,太精英寡头了,只能说,只读过《乌合之众》的人不足以评大众。

  《单向街》读后感(五):本雅明做过的梦以及其他

  在本雅明的《单向街》中,作者常以记录梦境的形式写小文章。比如其中有篇名叫《餐厅》的段落,他设想了自己与歌德的会面,在梦里他动容又虔诚:

  当我的手触摸到他的胳膊时,我忍不住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的——姑且我们先称之为“句子”,已经不大常见了。高明的作者似乎不再愿意使用这样直露自己情感的句子了,我们将自己适当掩藏起来——尽管,如果放在小说里,用来形容别的人,比如一位俄罗斯农奴被一方势力从农场主那里解救,也许可以让他那看上去醉醺醺的脸“热泪盈眶”吧。

  但我读了,却觉得它是真实的,本雅明先生是多么愿意成为歌德的门徒或忠诚的隔代朋友。我很感动,想起一位老朋友,小说家蒋一谈。

  前阵子,我曾向他讨过一篇文章。第二天,我收到他的留言,“昨晚熬夜写了两个钟头,文章已经好了”。我去查看邮箱,见到他写成的一次北岛、芒克等五位《今天》杂志创刊人的聚会。《今天》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文学刊物和精神事件。在文章里,这位著名的四十七岁的中国小说家以类似遇见歌德的本雅明的方式写道:

  我心头一阵发热。五个人的名字,真正的诗歌前辈,我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北岛、芒克、黄锐、陈加明、陆焕兴。

  我是晚辈,负责给大家倒酒,酒在一个青花瓷大坛子里,是陈家明老师带来的,足足有十几斤重,我抱着大坛子,感觉很好,舍不得放下,仿佛一个只顾倒酒却忘了喝酒的古代酒倌。

  我的心头也是一热。

  见到那个文章里的本雅明,我想将《餐厅》拍下,尽快寄给蒋一谈看看。这不能说明什么,他们并不能引为知己。我是想说:看,你们两个人,多有趣,多好。

  而在本雅明的另一个记梦的文章里,他见到了一片空旷的魏玛广场,在那里劳动,挖掘出一座教堂的尖顶,他十分高兴,以为那可能是“一座缘故的墨西哥教堂,是泛灵论前期的墨西哥神殿”。他没有浪费自己睡觉的时间,在梦中继续了白天的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老歌德晚餐,发现一座古老的墨西哥教堂。

  《单向街》是本雅明的思想随笔,这里面的文章长长短短,也没有什么规律。但这是一本著名的书,有一个著名的名字,就像《骚动与喧哗》之于福克纳,《瓦尔登湖》之于梭罗。他们不仅写作,还借助写作给了后代人一种关于文学或思想本身的想象。

  我曾在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那里看到类似于《单向街》的文章。只言片语不用遗弃,我们死后,它们也许会闪闪发光,提醒活着的人:这个人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和思想家存在过。我们还为世人提供了关于现实生活的想象。

  2016/3/22

  严彬

  《单向街》读后感(六):我们依然在单向街,向着黑暗前行

  《单向街》Gesammelte Schriften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

  论文集 陶林/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39978659

  今年年初,约翰·伯格(John Berger)去世,为了缅怀这位现代文艺评论大师,我急忙找来了他的《讲故事的人》和《观看之道》,在其中,又一次甚至多次看到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名字。我记得还是大一的时候,为了写一篇主题为“单向度”的文章,我来图书馆查资料,结果没找到马尔库塞,却发现了本雅明的《单向街》,我当时太孤陋寡闻了,根本没听说过瓦尔特·本雅明是谁,但是最终也还是把这本书取下来借了回去,结果在案上放了一个月,并没有翻看几页(三年前的我真的太蠢了),还了回去。后来终于意识到整天无所事事地一味纠结喊痛毫无意义,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找那些经典的书来大量地弥补自己亏欠的光阴,阅读量和见识都大涨,我知道了法兰克福学派,知道了瓦尔特·本雅明在现代哲学史和知识分子界的重要性。那之后几度下定决心要重读《单向街》,今日才终得如愿,阅读告讫,我越发懊悔自己当初没有静下心来早点遇到他,但是也觉得庆幸——以我当时的状态,恐怕读了也是囫囵吞枣,反而贬低了这本书的价值。

  本雅明是德国现代哲学家,他生逢乱世,身上却带着一个古典时代的知识分子贵族所具有的游学和浪漫的气质,他广博地涉猎各种艺术体裁:文学、哲学、绘画、摄影等等,被苏珊·桑塔格称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但是现实依然不可避免地投射进他的人生和知识研究当中,并且关系紧密地不可分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机械时代艺术形式与内涵的演变和预言、以及对自身的命运的处理。1940年9月26日,四十八岁的犹太人本雅明因为盖世太保认定他的证件无效而无法离开法国进入西班牙进而逃往美国,在法西边境小城波尔特沃的一家旅馆中吞服吗啡自杀。这是一个对未来世界和人类的精神领域有着惊人的洞察力的哲学家的自杀,他的死亡并不仅仅像那个时代整个欧洲无数的犹太人的死一样简单,越过恐惧、绝望、暴力、崩溃等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本雅明素来的未来悲观主义思想的在生命层次的投射,进一步也可以理解为一位哲学家——兼备诗人的气质和哲人的智慧的知识分子——对那个(以及这个)越发崩坏、走向毁灭的世界最后也是最强有力的一声质询。

  上面所言的所有的本雅明的内涵都能够在他的著作中找到踪迹。《单向街》似乎是本雅明最具有知名度的作品,它不是一篇内容连贯的文章,而是由许许多多或长或短的小碎片、小议题、甚至诗句哲思等等拼凑起来的一道思想荟萃,就像孔子的《论语》或者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过本雅明没有假借对话,而是更自由更直白地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小小的、闪光的思考碎片记录了下来。这是一部时而发人深思、时而令人忍俊不禁的作品,有一些直白明了,有一些又蕴含深意,哪怕往复读上三四遍,都只能说浅有所得。对我而言,最感兴趣的当然是他提出的那一句几乎是振聋发聩的“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进攻!”本雅明用这句话作为十三个区别之一来区分作品和中立的文献。这里的文献亦囊括了教材、读本、以及大多数的充塞市场的“书”(我现在将视角移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可以说只是一种不带立场的陈述甚至转述,是死板的表达、科普和传播,它们的存在意义最多就是使得人类的思想能够普遍达到一个平庸的和以往持平甚至还要低于以往的水平,却无法真正地起到推动和突破的作用——这份使命要留待作品来完成。作品是一个有严格要求的词,只有那些进行了观察、体验、思考、分析、探求的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完成作品,而这时的作品也应当具备上述的推动和突破的作用。所以,作品一定意味着与时代的对抗、对现实的批判,唯有如此,才有力量打破平庸、打破安稳、打破桎梏,将人类的精神文明带领向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品的进攻性决定了它一定要面对未来。或许,对于更偏重艺术评论的本雅明而言,他所说的进攻性在于批评的态度,不过若是放到更大的范围而言,这是所有知识分子的使命。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讲故事的人》我很熟悉,因为约翰·伯格就在在本雅明的引导下进一步阐发的,只不过英年早逝的本雅明没有看到自己预言的灾难级别的毒气战并没有真正发生,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还是降临在了这个世界,而跟他差了一辈人的伯格则亲眼目睹了世界的一步步变化:资本主义的剥削式生产关系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球越发泛滥;机械时代真正降临,艺术拥有日新月异的改变,但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讲故事的人越发稀少,尤其是那种能够发掘故事的魅力、并且进行启迪和引发思考的人,他们所发出的微弱的声音正在被越发嘈杂和功利的世界的噪音淹没,这是一个缺乏思想的时代,也是一个宣称不再需要经典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精神前所未有地空虚的时代。本雅明如果看到这些,不知道会作何想。

  在他的作品中,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是指电影摄像(而约翰·伯格则放在了画的复制品)。古往今来,技术的进步向来都是艺术变革的一大推动因素,尤其是近现代,技术的革命可谓日新月异,艺术的门类和发展也加快了脚步,技术在向着普及、方便、快捷的方向进步,而这些特点(其实是为真正的艺术所抵抗的)使得艺术品由一种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这并非艺术的续命,而是艺术的降格。本雅明说:“自古以来,艺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时下尚未完全满足之问题的追求。”这项任务的超前性决定了艺术对于时代而言最为准确的定位是一个超越的引导者、精神的指向,但是电影和摄影的出现以及普及造成人人都可以参与艺术的结果,不仅使得它们初期所具有的艺术性大打折扣,而且贬低甚至使丧失了艺术应当具有的超前性、引导性。文学走完这段路花了几百年,电影只用了十年,而到今天,一个人如果想要在网络上“创作”——网文、直播、视频、照片……他有无数的方式、无数的途径,连一个小时都不需要就可以进行。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就是铺天盖地的糟粕使得真正的经典和艺术的声音被吞没、生命被扼杀。有人说应当对真正的艺术怀有信心——哼,你们又不是没有逼死过艺术家。

  《讲故事的人》同样表明了一种艺术体裁的变迁和式微。本雅明以及约翰·伯格的“故事”,不同于长篇(长篇具有过多的修饰性)、不同于短篇(短篇应该是故事最终的完成形态)、有点像非虚构但也不是完全摒除了虚构性,它是一种更为古老的口头寓言的形式,用最直接、最强烈的吸引人的方式和语言,反映着真实的世界,讲故事的人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支撑自己所讲的故事的情节,情节取材于经验,又需要深邃的智慧,可以对听故事的人进行启迪和教育,讲故事的过程是一种精神成果的传授和培育。而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丰富了个人的经验,可是同样也贬低了经验的价值,不仅听故事的人丧失了兴趣,就连讲故事的人都失去了资格,故事依然可以发挥启迪人心、引导成长的作用,可是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和故事这三者都在骤减。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每天讨论的是王者荣耀的角色定位或者哪个游戏的操作技术,这些快餐时代的消费品成为了他们接受的“故事”,他们长大会成为这种故事培养出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真不敢想象。

  卡夫卡的评论,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向一位真正的大师、所有人的偶像的深刻剖析和致敬。

  2017年4月20日

  这篇书评拖了很久

  每天都要读好书

  《单向街》读后感(七):我们的世界,是上帝的一种坏脾气

  我是从第二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开始读起的。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单向街》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当然这其中不乏“单向街书店”的影响)。然而当我花了两天时间把整本书读完以后,我发现我对《单向街》这篇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单向街》里关于“书籍和妓女”的思想片段,关于“艺术和文献之区别”(P25)的思想片断,倒是令人感动令人欣喜。另外,那篇《供出租用的墙面》,我觉得是对现代社会的一个很富洞见的隐喻和启示。事实上,这个在二十世纪闪现出来的灵感,到了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更加全面地得到了证实。

  无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电影和摄影泛滥成灾的今天,已觉不新鲜。然而想象这篇文章是在电影刚刚起步阶段就已诞生,不得不说那实在是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启示和洞见。当一件新事物初露端倪,就能遇见它在未来的走向,确非智者不能为也。

  《讲故事的人》,哀叹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讲故事的艺术”的衰微。讲故事与写小说显然是不一样的。讲故事讲求一种互动性,一种现场感,一种教育意义,一种于听故事人而言的新鲜感,一种人生的经历。听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讲故事,是一种温暖,一种享受。然而长篇小说却不一样。小说的创作,显示出作者的人生困惑,生活的迷茫,小说的素材当然可以是人生经历或道听途说的加工,但小说的创作意旨却不在于教育,或者不仅仅在于教育。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读一部小说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其行为排斥外界因素的干扰。(这里让我不由联想起巴赫金《小说理论》中关于“长篇小说和史诗”的论述,将其并置阅读,也许是一个很有趣的体验。)

  “污秽是官僚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属性,以至于人们都可以把他们视作巨大的寄生虫。”“原罪,是人类最古老的非正义。”“法庭掌握着法律的文本,但却不允许人民去读。”“我们的世界,是上帝的一种坏脾气。”在《评弗兰茨·卡夫卡》中,本雅明非常敏锐地注意到卡夫卡小说中的“姿态”。那种由于与外界相接触而产生的来自人类深处的羞涩与恐慌,以及由此而来的的无意识“姿态”,显示了现代社会的冰冷,当今世界的压抑和沮丧。“卡夫卡人物的行为对我们所习惯的情节氛围来说实在太有力了,因而突破了具体环境的限制,而进入更广阔的领域“。此外,本雅明还留意到了“小动物”在卡夫卡小说里的象征意义。比如甲壳虫、地鼠等。这些动物显示了繁盛的现代文明背后的荒芜。

  但是,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最触动我的论述是本雅明对卡夫卡小说中寓言性质的揭示:”卡夫卡的小说除了寓言的展开,没有其他意蕴。这里的展开具有两层意义:蓓蕾绽开成为花朵;另外一种是类似于我们教小孩折叠的纸船的展开那样,放平就成为一纸平面。“卡夫卡的小说属于前者。”卡夫卡将社会结构视为命运。不仅在《审判》和《城堡》中,卡夫卡面对着庞大的官僚等级,体悟这一命运,而且在更具体的、艰巨得无法估量的建筑工程中,也瞥见命运。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他描述了这令人敬畏的建筑计划的模式。

  最后简单说说我对陶林《代后记 大众、经典和文艺之霾》的一点想法。原本你一直沉浸在本雅明的语言雾氛中,那是一种充满了工业文明的、金属与铁锈的、光影的、欧洲城市潮湿街道的、腐烂而繁华的资本主义气息。可是读到这篇《代后记》时,文风一转,变成了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语言气氛上看都很中国化的叙述,这让我实在一时很难适应。从长期的汉语阅读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语言的急躁、毛糙、烟火气、武断和洋洋得意。这些天然属性根植于国人最深层的秉性和我们素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在《后记》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华丽文字的背后,真正富有洞见的、富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却并不多见。可以说是一种四处弥漫的情绪笼罩了全文,但情绪背后的洞察和思考,却很贫瘠。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前面一直沉浸在本雅明那语气微弱,思想发光的文字中太久了,所以这种差异性很戏剧性地被凸显出来。我想,这篇关于这套《人文经典》的丛书的后记,放在本雅明的文章后面,或许有些不合时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