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的读后感10篇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是一本由郎咸平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一):掌握新知识,认识新常态

  其实我自己是不太关心政治、经济的人,但是从我自己开始关注个人理财开始,以及上次看了谢老师的《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一书之后,我更加觉得你再怎么不理政治、不理经济,你的生活也离不开他俩。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经济知识,了解经济的新常态。

  我最早看也是第一次看的经济类课外书(其实专业书也没有怎么看过)就是谢老师的《人人都是资本家》,也算是我经济学的一本入门书吧。如果说这本书是谢老师的专栏文章集合,纯属对经济类问题的吐槽,那么郎教授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进阶篇,通过数据、事例、国内外经济情况,更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个人观点以及我国的经济情况。之前有人评论说谢老师的书有点麻木崇拜美国的做法觉得应该都学人家的(当然我是不觉得的,我也觉得对方的评论有点过火),而郎教授的书就是根据我们的国情结合外国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经济政策。

  本书系统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发展路线图。从为什么需要改革,举了腐败、过度管制、监管缺位、楼市危机等例子进行了说明。由此引出政府应对的政策。从价格改革、电力改革、电信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说明有效市场是如何的。国内、国外的经济布局应该如何进行,而习大大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思为我国带来什么也进行了分析。读完这本书之后,刚好新闻都在讲“一带一路”,让我自己有了底气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

  其实经济类的书真的挺好的,不仅仅让你了解了经济知识,也了解了一些国家政策,一举两得。

  不过我发现书本中也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例如有一些图表中涉及的数据,并没有说清数据是如何取样,取样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所以我会带着怀疑,而不是完全当真。我觉得看书就应该保持怀疑的心态,并且带着疑问去查证,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总体感觉:这本书脉络清晰,深入浅出,观点均有数据、实例说明,涉及一些专业词语也有相关解释,即使是完全不懂经济的人也可以看得懂。当然从事金融行业或者相关研究、教育的人士也可以阅读一下。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二):未来十年的机会与风险,与你有关

  从阿里上市看中国企业转型

  2014年9月,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IPO当天,阿里巴巴市值涨到2314亿美元,超过美国本土网络购物公司eBay(易贝)和Amazon(亚马逊)加在一起的总值,轰动世界,无疑大大为中国企业长脸。

  马云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又激励了一干热血青年加入逐梦之旅,投身创业热潮。

  在花团锦簇、人人唱贺之余,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中国的网购市场能够以一枝独秀的姿态领跑中国经济?

  作为一名活跃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因其亲民的立场态度、犀利透彻的观点和通俗易懂的表达,一度成为平民经济学家的代言人。在书中,他就阿里上市这一表象,看到了中国产业的转型——互联网思维。

  中国制造业、服务业草根船业这长久以来面临的桎梏就是缺少资金、没有销售平台、以及买卖双方缺少互信。阿里巴巴集团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以及技术创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打破了实体经营的诸多弊病。

  2010-2013年阿里巴巴的小微金融服务为64.2万户商家提供了资金援助,总贷款金额1722亿人民币,但年利息只要6.7%,为草根创业者提供了巨大实惠;阿里通过网络销售平台,让小商户可以在上面低价开点,同时,为小商户解决了物流问题,直接推动中国物流业发展;通过支付宝解决了诚信问题。

  在阿里现象的分析解读中,我们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确正在开始转变思维、以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领跑市场,构建一种企业发展的“新常态”。而这样一种新的状态,明眼人,能从中看到新领域发展的机遇和传统行业的刺骨寒风,对普通消费者,也意味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产品服务。

  热议“新常态”

  其实,自2014年来,“新常态”一词就随着国家领导人的提出和重申就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成为当下中国的热词。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在习近平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习近平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郎咸平多年来,一直不断从民生和产业的视角,坚持呼吁推行以“藏富于民”“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为理念的经济改革,不断在给中国经济敲响警钟。对于此次以新常态的为口号的系列改革,老愤青终于也表示“总体上持谨慎正面评价”。

  “我的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透过改革,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常态并不是某一次会议,某一项政策,二是从确定正确的改革方向到逐一落实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新常态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个‘域’。”在文中,郎咸平在书中这样说。

  郎咸平认为,2014年连出四中全会《决定》、新《预算法》和“43号文件”三记重拳,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习近平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透过简政放权、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压缩公权这“三板斧”,如果能很好落实,的确能使中国市场健康发展,释放改革活力,使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了新常态,

  一个参与的时代

  在书中的五个篇章,郎咸平用一如既往的犀利笔锋,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一个有政府操控的市场一定不是一个好市场,中国国企垄断、权利腐败、楼市政策、监管失责等多方面问题,都是由于政府未能明确己身职责,权利过大,伸手太长导致。因此,只有通过变革,厘清边界,才能为市场保驾护航,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有效市场。

  作者用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评述了2014年政府在价格改革、电力改革、电信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方面的大动作,并总体上给予积极评价。并以互联网、通信、高铁、汽车、电子等产业为例,说明企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中国产业的新常态气象。同事,对国家“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新布局进行了解读,对改变过去被动接受规则困局,主动亮剑,创制规则的新局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体来说,这本书涉猎广泛,时效性强,对当前的许多热点,运用经济学内容,深入浅出的透过表象,做出了独特的分析判断。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是了解财经政策的一个窗口。

  身处当代中国,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样的转型变革更多的是一种痛处、茫然、动荡、浮躁、不公。可是,我们无法置身之外,只能纵身投入其中,在载沉载浮里奋力挣扎。

  而对当前经济政治的学习了解,对国家大局总体走向的把控,无疑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抉择,少走弯路,甚至在变动转型中,独具慧眼的看到发展的机遇,从而乘风而上扶摇九天。

  21世界,注定是一个参与的时代,正如此书扉页所说:未来十年的机会与风险,与你有关!大概,这也是此书的意义。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三):旧制度与新常态

  谈起旧制度,想起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郎教授的书虽然是从《财经郎眼》上做的截取,但对于没看过的,还是有很大的启发以及知识普及性的。

  新常态的标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政、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决定》。

  依照我对郎教授观点的理解,金融领域的银行,为保自身盈利的增长性以及坏账的减少,会尽可能把资金出借于大型企业(包括国企)以及把还款期缩短,因此造就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而国企为保账面的好看,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绩,会加大投资力度,从而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局面。

  而四大银行通常会把剩余的资本通过同业拆借,把资金出借于民营银行,利率可在3%-30%浮动。同期,余额宝等网络金融产品则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存款。

  郎教授有句话说的很对就是老百姓的存款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防范生活中的风险。

  老百姓需要的是”回报率高+流动性高“的存款。如余额宝,主要是消费方便。

  提及银行就不得不涉及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因为银行不愿意做房贷的业务,楼市只得被迫降价消化库存。但土地财政的原因却促使政府再次把大量资金投入楼市房地产业,推高楼价以及出卖土地以获收入。

  因此,中央必须使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发债的方式受到改变: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债、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上报。另外,教授还提及了一个行政架构的改革良方:官员职位不得升级;结合中国的国情。

  说道国有企业改革,水: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管网制定-定价-水质监管;电:厂网分开-输配分开-主辅分开-竞价上网。

  ”输配售“:电力开发后,还需企业将电分类配压以适应各类需要。

  另外,郎教授提到的美国对全球的掌控我真的深深震惊。

  利用操纵石油的开发、金融控制、美元地位(货币战争对俄罗斯)以及本身的资源的无限充裕,对中俄欧可造成有效有力的打击。

  而02年高盛对希腊的金融审核就已经为现在的欧债危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FTAAP(亚太自由贸易协议)对抗美国的TPP的包围。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四):革除阻碍经济社会改革的旧制度

  革除阻碍经济社会改革的旧制度

  ——读郎咸平的《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新常态”,不仅改变经济运行轨迹,也纠正和颠覆人们的认知偏差与理念。《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从改革和经济民生角度全新解读“新常态”的最新力作。在书中,郎咸平秉承一贯的“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针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特点,从“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用新常态革除旧制度”这一本质问题入手,从全新角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其中包括对反腐败、经济转型、国企、金融、电力改革等热点事件的分析,对反腐风暴、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楼市危机、对外战略格局等做了前瞻性预测。即“新常态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将远远超过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透过改革,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

  经济社会的“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不可能永远一个节奏,周期性、阶段性、螺旋式上升才是普遍规律。一如郎咸平教授在书中所言,“无视中国经济问题本质的改革,注定以失败告终;但看到本质,却不懂中国经济社会运行逻辑的改革,同样以悲剧收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常态”下,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新常态”下,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新常态下,要“全面深化改革”,要彻底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

  一个社会决不只是人类自然本性的恣肆泛滥和丛林法则的简单博弈,人们发展经济、选择政治更看重的是通过经济政治的运行,实现他们理想的社会目标与价值追求。以今日之经济之实力,再来一个4万亿、8万亿、28万亿的经济刺激都不是一件难事,问题是为什么要去做一件饮鸩止渴的事儿?经济应该求“好”而不是“快”,经济发展不是数字游戏,经济发展的成果应让人民所共享,而不是少数人积累财富要挟社会的工具。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中,法律是市场主体的“公合同”和诚信社会的“总契约”。作为市场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政治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讲的,“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也是李克强总理以改革为主打的“强式改革”。

  2015 年 3 月 10 日《银川日报》第7版:-书香·银川

  http://ycrb.ycen.com.cn/html/2015-03/10/content_159146.htm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五):《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郎咸平说

  郎的书很值得看,看得也快,满脑子全是关于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等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论美国

  从中东1970年开始的石油制裁中,美国感受到很大的危机,至此开始思考能源的自给问题。自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及其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美国重返亚洲,希望遏制中国,推动TPP(又称ABC组织,Anyone but China),企图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同时在能源开采上充分挖掘页岩气技术,预计到2030年前后将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能源出口国。当一个国家的能源能够自给自足的时候,那么它对其它能源依赖国进行能源上的打击就能风光无限。对此,俄、中等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美通过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和对石油价格市场的操控将全球经济一起拖入泥潭,自己却在以制造业为基础,开始实现经济上的回暖,率先复苏。

  论俄罗斯

  自1990年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一直较为密切。最近两个天然气的大单标志着中俄关系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至少在能源合作上)。今年的9月3日大阅兵,中俄两国元首的天安门之聚更向全世界宣布了中俄在军事合作上,关系非同一般,俄就像我们的老伙伴一样。但书中提出的美国将在2030年对俄中实行能源方面的打击却令人堪忧。很喜欢俄总统普京的硬汉形象,面对日益强大的俄帝国,中国始终坚持和俄保持友好和平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事情,相信俄中都会从容应对。

  论中国

  身为中国公民,深深体会到祖国日臻繁荣的崛起感,深感自豪。中国经济未来的下行风险很大,个人感觉很正常,不必惊慌。对新一届政府上台抱有绝对的信心。新政新常态的新风扑面而来,给国人带来了希望。从一带一路到APEC,再到9.3大阅兵,非常佩服高层领导的战略眼光与面对问题时的韬韬智慧。前路纵是荆棘满丛,我们依旧会披肝沥胆,振兴家国。

  狼烟烽火几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很庆幸,我们没有出生在烽火狼烟的战争时代,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置身表面风平浪静的世界里,底下却不知有多少暗潮涌动,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培养长远的战略眼光,时刻具备危机意识,这是每一个热爱家国的青年人士必须扛起的钢枪。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六):中国经济旧制度与新常态的本质

  这是一本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发展路线图的作品。在书中,作者以预测“全面深化改革”成功为前提,预测了新常态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将远远超过邓小平“南方讲话”。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单纯是经济制度问题,更是国家治理社会的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因为市场的本性就是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和博弈合作。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已开始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通过改革,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导致今天中国经济困局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政府过去一直在做市场的主体,而不是做市场活动的裁判和监管者。所以作者认为,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清除阻碍建立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旧制度。

  在书中,作者从国企垄断、权力腐败、金融垄断、政策楼市、土地财政、政府监管失责等方面,说明政府在市场方面越位和缺位的灾难性后果,说明了一个由政府操控的市场不是一个好市场。

  作者认为,政府的精力应放在建立一个没有垄断的公平竞争的“有效市场”。“政府行为公司化”是所有的经济旧制度、旧常态革除不去的根本原因。由于政府不愿意退出市场这一旧制度的存在,政府只能用调控、投资这种手段代替改革,以应付经济上遇到的困局。这两种代替改革的手段反过来又固化了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就造成了我们今天的经济困局。

  我们新一届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所以在2014年连出三记重拳,以政策、法律、法规的形式,厘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作者认为,“43号文件”将成为厘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里程碑性文件。

  新常态的目标就是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一个法治经济的国家,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常态看起来是经济改革,实际上却是真刀实枪的开创性质的政治体制改革。而目前前所未有的“打老虎”、“拍苍蝇”的高压反腐,为打破垄断利益集团的改革攻坚战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

  作者指出,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关键在于在国内国际市场为企业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和格局。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作为创新的主体,要如何转型升级。在2014年,已经看到新一届政府在国际经贸关系方面的大手笔布局,开创了主动布局、创制规则的局面。

  新常态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对于我国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说,融入世界格局难度最大的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和价值观。十八大提出的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兼容并包的特点,这也是我们从文化和价值观层面融入世界大格局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文化和价值观融入世界大格局,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正常市场经济国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郎咸平先生一直为国家社会经济的改革鼓与呼,积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可以说,本书涉及了目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有理有据,简洁透彻,直指问题的本质。读本书的过程,感觉痛快淋漓。这是一本让我们提升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好书。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七):你还在“黑”tian朝吗?

  你还在“黑”tian朝吗?

  十八大后,我国年均落马副部级以上官员人数为28.5人,远远高于过去历届全国人大会的落马人数。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落马的官员其中,国企高管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比例,意味着国企腐败的整治已经搬上了台面。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9月发布的“43号文件”极大地转变了地方政府的执政模式,将地方政府的负债权力集中收回,使得过去“公司制”的政府慢慢变成了服务型的政府,让我们对政府职能转变期待重重。

  你还在“黑”tian朝吗?

  新《预算法》的公布将全部政府收入纳入到预算中来,不存在预算外收入。同时对违规行为的惩处也除去了过去警告、记过这种轻描淡写的出发,而是直接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应该降级、撤职、开除甚至刑事处分。目标即是管住“钱袋子”,重拾公信力。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10月公布的“电力改革”明确指出了未来全国电改的思路——以“放开两头、监管中间”为原则,围绕“四放开一独立”展开——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这次电改旨在破除电力企业的价格垄断,还利于民。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8月国务院修改《电信条例》,放开网间互联协议和电信资费定价的限制,并且发放了数十张虚拟运营牌照。这次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有助于电信资费实现真正的市场化。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完全的利好。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新国九条”,意在通过引进境外投资者来拉抬股市。同时颁布的“存款保险意见”旨在保护客户银行存款的安全。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拉开了我国金融改革的序幕。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天然气大单合同,这预示着中国正在走向能源进口多元化,让我们平稳进入一个能源安全新常态的姿态。

  你还在“黑”tian朝吗?

  14年11月,面对美国重返亚洲的挑战,北京召开了APEC会议,成立了FTAAP,来应对以美国为首的“TPP”的挑战。同时开创了“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极大增强我国的外贸影响力。又通过“两行一金”成功消化了我们的过剩产能,完成了一系列“亮剑行动”。

  你还在“黑”tian朝吗?

  连一项以“黑”tian朝为职业生涯的郎教授也开始频频赞扬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改革措施,常以“正面”、“积极”、“肯定”等词汇表达内心的喜悦。他提出在革除旧制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辟一个新常态,他所指的新常态并不是某一次会议、某一项政策,而是从确立正确的改革方向到逐一落实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新常态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个“域”。可以说实现新常态的过程仍旧是艰难的,但从目前国家改革的决心来看,我们仍旧期待。

  事已至此,你还在“黑”tian朝吗?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八):除旧布新,改革之道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政”的推行,“新常态”一词逐渐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对于到底什么是“新常态”的问题,却也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其是不断深入的反贪风暴?是逐步回调的经济增速?还是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全新增长动力?似乎都有些沾边,却又都不曾触及根本。更为重要的是,“新常态”到底新在哪里?其与原先状况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的最新作《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和新常态》便是旨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应景之作”。

  由郎咸平教授来解读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这个问题首先要求解读者对中国经济和改革有深刻了解,而郎教授十几年来对改革问题向来十分关注。而且,作为知名度颇高的“明星学者”,郎教授更受普通读者的欢迎,其作品也更加“接地气”。本书也承继了这些一贯优点。那么本书又是如何解释“新常态”,是否有一些别具一格的观点呢?

  书一上来,郎教授便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速,结构或是增长动力之类的表面问题,而是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本质变革。因此,要读懂“新常态”,关键是明晰“旧制度”。在何谓“旧制度”的问题上,作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政府不愿退出市场”。也正因此,才造成了“改革越改越糟”、“国进民退”等一系列乱象。所以,改革的目的,就是用“新常态”革除中国经济的旧制度,建立市场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首先从国企、政府、银行等几大垄断领域入手,为读者准确呈现了“旧制度”的积重难返,再从“新常态”角度,剖析三中,四中全会,《43号文件》等重要决定的具体作用,并细化到价格、电力、电信、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事项,令“新常态”真正与老百姓的生活相挂钩。书中也不忘对当前中国改革期间所面临的诸多机遇挑战,如互联网金融、“一带一路”、能源问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释。可以说,如果你之前还对“新常态”不甚了了的话,那么读完本书,自然能够获得对此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到“除旧布新”,正是当前的“改革之道”。

  那么,了解了新常态的本质,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场改革?说实话,很多人依旧对此保持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年来,我们也听到不少“改革”,可到头来,结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一阵风”“改了没改一个样”,甚至“越改越糟”。于是乎对改革,人们也就不复热情。但是,随着改革的展开,人们还是逐渐感觉到了这次的“不同”:不但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的反贪风暴,一次次更加明确的“重拳出击”,以及诸多领域真刀真枪的“大动作”,都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一次不一样”。本书作者郎咸平也说,他对本轮改革的态度还是乐观的,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这份乐观还需加上“谨慎”二字,毕竟“新常态”不能一蹴而就,改革进路依旧艰难,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依然存在。但是这些困难不能成为改革徘徊不前的借口,因为中国经济要迎来新的机遇和成长,改革就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对执政者决心和智慧的考验,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需要我们去了解乃至参与其中。因此,希望本书不仅能让更多人厘清“新常态”的本质,更能让大家感染到一份“谨慎的乐观”,共同道一声:“改革路上,祝中国好运”。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九):旧制度与新常态

  这是继《郎咸平: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之后的第三本论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发展路线图的作品,郎咸平成了中国的改革问题的专家,主要从经济制度方面进行思考。首先他认为,中国经济已开始步入新常态了,也就是改革越来越糟的局面终于有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迹象和改革的思想、路径都与郎咸平有着一致的地方,这也是的郎咸平有了更大的自信,谈得越来越开,范围也是广泛,建议也中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透过改革,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常态的本质就是革除旧制度,“政府公司化”,但是我个人觉得“革除”两字还是要慎重考虑,不是全部去除的简单意思。郎咸平在第一篇之中也提到了国企垄断、权力腐败、金融垄断、政策楼市、土地财政、政府监管失责等方面,说明政府在市场方面越位和缺位的灾难性后果,意图“释权”于市场。郎咸平在第三篇讲到“有效市场:改革开启攻坚战”,认为要建立有效市场,那边是一个没有垄断当地市场,但是据我自己的思考,个人觉得这个是比较困难的,另外我觉得垄断是不会熄灭它的脚步的,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谁都意图垄断。只能说改革的逻辑应该是公平和稳步。新常态是破除垄断、公平竞争,所以破除之后,政府还是需要维持“公平”的局面的,而不是放手不管,是要建立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郎咸平高度评价了“高铁外交”,高铁背后的广阔战略布局真的做得很好,当时的谈判也是非常强硬和有头脑。其实我们都知道郎咸平的思想还是比较激进和西方化的,这是我们要注意和对比的地方。一直还是很喜欢郎咸平的分析,他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依靠的数据也是翔实,内容丰富,可以看到很多好的建议和想法,给予读者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

  y江焕明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读后感(十):朗式视角下的新常态

  自从多年前的郎顾之争后,郎咸平就成了大陆媒体的学术明星和宠儿,当然对他的看法也比较分化化,他拥有众多一般政府官员以及老百姓粉丝,他的演讲视频甚至是部分机关单位学习的参考资料,他在广东电视台的大众经济节目拥有不错的收视率。但与此相对照的,是学术界对于他的嗤之以鼻,笔者在某财经大学的朋友圈子聚会中,聊起经济话题时,是不敢提郎咸平的观点的,因为肯定会引来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好像这个沃顿商学院的博士并不是经济学人。但我个人听了郎咸平的演讲后,感觉此人口才与观点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讲故事的能力一流,虽然他的观点可能有商业化的性质,但是仍不失为独特的视角,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尤其对于百姓而言,他的书,是比较能理解而且有解释力的,比如最新这本《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新常态是最近很火的一个词汇,由于今上的使用,迅速从经济领域蔓延到社会个个领域,似乎什么新变化都可以套用新常态,而最近看到很多官方媒介的一些理论文章,适应新常态似乎成为一种表决心的口号,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但什么是新常态,《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又回到了经济原点,并从这个圆点适度扩张到其他领域,但值得称道的是,围绕的中心依旧是经济学。而且作者用一贯的自吹做法,声称自己认清了新常态的本质。

  但客观来讲,如果你以前看过郎咸平的书或者视频,尤其是最近的书,你会发现他的观点其实一以贯之,并没有多少新观点,但有新材料、新热点。可以说,这本书算得上一本对新时期经济热点的解读,用郎咸平自己的视角进行解读。比如对于阿里巴巴上市的解读,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解读,对于中国制造业的解读更是跟以前没什么两样,跟产业链也没什么两样。不过,个人感觉这些资料解读倒是很客观和深刻,比如对于华为中兴在海外的遭遇解读,以及华为的战略,和我在华为的同学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比华为更加了解自己,从这个角度讲,郎咸平确实已经很成功了。

  总之,这是一本借由新常态而解读时代热点的书,解读深刻,非常适合没有或者经济学基础很弱的人来阅读,也值得那些不屑郎咸平的人一读,因为他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值得你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