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读后感10篇

2018-06-21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读后感10篇

  《家》是一本由[美] 托妮·莫里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家》读后感(一):归家路

  说实话,这本小说读的很快,一气呵成就读完了,文字感觉流畅舒服的。只是一遍读下来虽然感觉她不过用现实简约笔触讲述了一个直接的故事,然而就这样不怎么复杂的故事情节却好像有些懵懂又有些朦胧,细细品味发现托妮·莫里森写作技巧高深与凝练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难怪乎诺贝尔她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她:“在小说中以丰富想象力富有诗意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用在这里实乃不为过。

  本书中不论在刻写战争冷酷无情,抑或是社会层次的挤迫叛动,托妮·莫里森依然摒弃以往人们惯用的那种直白露骨的轻蔑与憎恶的语言描述,她将那些深受战争伤害的创痛、或者遭到种族阶级歧视隐匿在她看似温情的笔端,但在细枝漫末的点滴片段中,她又不加点染不予喧色地揭露出那些深入骨髓丑恶平静却闪动着汹涌细腻中却带着残酷的诗意。

  《家》在明线上讲述了一个奔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退伍回家的故事,实质它也是一段以自我救赎主线心路历程

  20世纪30年代,由于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波及,美国底层人民饱受迫害被赶出家乡流浪在外。主人翁弗兰克·莫尼连同父母妹妹一起搬到佐治亚的洛特斯外祖母丽诺尔的家中,过起了寄人篱下生活。但是因为外祖母的苛刻厌恶、父母的不闻不问,更因为洛特斯看似平静、实质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活着的唯一价值就是看着其他人无声无息地死去”。为了摆脱洛特斯这种无趣的生活,他和他的小伙奔赴朝鲜战场企图寻找新的人生意义。然而当他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亲眼目睹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的死亡,看着那些曾经鲜活生命战火里一点一点的消逝,直到寂灭,乃至荡然无存之后,从最初的激扬到他身负着战争带来的沉重创伤,让他迷失了自我,变成了一个容易愤怒、自我厌憎的老兵,暴戾冷情,还会在愤恨中滥杀那些手无寸铁甚至连已经没有生存能力的朝鲜孩子泄愤。

  从战场重返美国之初,他却发现美国已不再是自己熟稔于心的美国,而变成了一个种族主义盛行的陌生之地,他感到无处依存,表现的更是惘然若狂,将自己封锁了起来,韩国那些往事更是从不对别人诉说。即使彼时的弗兰克结识并深爱着一个叫莉莉的裁缝。莉莉曾经一心想开一家自己的裁缝店,有一栋自己的房子,却在所谓的上流社会层的挤兑下幻想破灭。

  虽然有着幸福开端,但是莉莉与弗兰克的感情也随着时间由当初的迷恋到冷静过后的困顿与嫌恶,在努力想使莫尼振作起来却发现即便在那些顺利的日子,莫尼依然无精打采漠不关心,甚至不能应对生活中最小的任务”后,两人最终分崩离析各自生活。压抑已久的莉莉,竟在莫名的孤独中有着一种解脱自由,“无须继续背负一个受伤的男人,没有了障碍和拖累,她能够认真地制定与自己的野心匹配计划,最终取得成功”。她意识到自己最真实内心,“弗兰克空出来的位子,亮闪闪的真金白银滚进来”其实也是桩不错买卖

  其时弗兰克接到了一封关于遭丈夫遗弃的妹妹病危的信件。战争已经让他最珍惜的人一个一个接连离开,他再经不起最亲近的妹妹的死亡。弗兰克一刻不停破除万难终于从歹恶的医生手中救回他至亲的妹妹,并决定回到故土安静平平淡淡地过完后半生。

  洛特斯于伊茜德拉而言,这里过去是她羞辱之地。但就是这个羞辱之地的那些底层平凡妇女救活了她的性命,还教会了她敞开张扬地宣示自我的率性。因为“你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义务拯救你”,无论丽诺尔抑或某个不值一提的男人,还是坏心眼的医生,都决定不了她的人生走向。纵有“充满捕食者的世界威胁着她的园子”,然而自由就在自己的心底,何必去当别人的奴隶!她终于找到了最真实的那个自己!

  重回故里,弗兰克没有游子别离家的愉悦与情怯,面前熟悉的一切几近让他困惑深深不安痛苦悲伤,为死去的朋友,为那些暗藏的隐秘旮旯往事。他痛恨这里,直到重回昔日被驱逐出来的旧地,直到他看到那些把人当狗玩的泯灭良知丧心病狂行为,让他想起十五年前的那个被驱逐的夜,那些惨无人道的暴行。他不断地挣扎,他反复咀嚼着那份痛苦,但这次他不再畏缩,不再躲避,他鼓起勇气直面这些无情的杀戮、挤兑与迫害,他最终从罪孽的“钩子”上解救下来。

  这段归家之路,归的是人,更是心,还有那寂寂不灭的灵魂

  那棵熟悉的月桂树下。

  这里站着一个人

  一个归家人

  《家》读后感(二):通往家园的自我救赎之路。

  这是一部碎片化的、空间重叠的故事,既有第一人称叙述,又有第三视角的讲述。整本小说在时空上的纵横、故事主体转换让人目不暇接产生一种宗教性的、篇章宏大阅读感受

  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弗兰克 莫尼的黑人美国大兵,从朝鲜战场回来后精神接近崩溃边缘,在接到妹妹茜的求救信,才从麻木的灰暗世界里走出,进而回到家乡,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和解脱的故事。

  小说分为十七个章节,有近一半的章节是以弗兰克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的,像是在对一位听众叙述自己的过往;另一半的章节则是以讲述者的视角,像一个全景镜头,从情感之外观察着这一切。作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托尼无疑具有高明的讲故事的技巧,她更倾向于用一种隐晦的、曲径通幽式的方式来凸显出主人公的情感、境遇。她不直接告诉我们:“你们看,二战以后的美国种族歧视是多么严重,黑人受到了多么不平等待遇,我们是多么不满,我要控诉这一切。”而是用“弗兰克眼睁睁地看着她裙子边缘的花朵暗淡下去,上衣红色渐渐退去,直到变得如牛奶苍白。而后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物,包括窗外的树、天空、玩滑板车的男孩草地篱笆。一切色彩都消失了,世界变成了一块黑白电影屏幕。”来表现弗兰克内心的愤怒,这是他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产生的极度愤怒的生理感受。

  在弗兰克从精神病院回到家乡的这一路,很多碎片化的记忆,在每一个时刻向他侵袭。他在祖母家里遭到的虐待、在朝鲜战场上的残酷和暴虐,导致他不能原谅这个世界,也不能原谅自己开篇提到的和妹妹一起看到的埋尸,和旁边那无比美丽的马,成为了后来宽恕这个世界和宽恕自己的原始动因。一路上,那些假仁假义的白人,那些冰冷的标语,那些因为肤色而被拒绝的一切事物,让他逐渐看清;同时也有热心陌生人,一起出生赴死的兄弟,共同品尝生活的爱人……

  这些都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尽管那些温暖只是存在回忆里的过往:他在多少个日夜里,想到被炸断胳膊战友,他在几英里的雪地里挖出断掉的胳膊,看着战友紧紧地抱在怀里,还是那么痛苦地死去;想到那个在他们的垃圾堆里捡拾任何食物残渣的朝鲜女孩,在感受到女孩可能让他置于诱惑之中的时候,冰冷、迅速、不可置否地开枪射击,一枪致命。尽管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与这场战争无关的生命。他不肯面对自己,把这段经历安插到自己的战友身上,在最后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他一直都憎恨家乡,那个仅仅留下痛苦回忆的地方。在不得已面对这片土地时,他发现,以前那些过往,都改变了。恶毒的祖母中风了,儿时的马场早已物是人非,那些美丽的马已经被屠宰,成为战时的配给。让他感到恶心的是,马场变成了一个赌场,把人当作野兽,让父亲儿子互砍,直到其中一个杀掉另一个。他们看腻了狗斗,把人当狗来满足自己厌倦了的口味

  他经历过这一切,才能苦痛之中涅槃。只有经历过苦难人才成长,不是吗。

  小说结尾,又回到那个小时候看到过的马场和埋尸之地。他和妹妹一起,牵着彼此之手,把那副尸骨挖了出来,重新埋在一颗月桂树下。月桂树被从中间劈开,却仍然茁壮生长,伸展双臂,一条向左,一条向右,他在它的脚下竖起一座墓碑:这里站着一个人。

  我在那里站了很久,看着那棵树。

  它看起来那么茁壮,

  那么美。

  被从中间劈开,却生机勃勃

  茜碰了碰我的肩,

  轻轻的。

  弗兰克?

  怎么了?

  走吧,哥哥。我们回家。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家》读后感(三):Maybe Final Answer.

  他的爱保护了她,却没有让她变得强大。那是他欠她的吗?为什么那时他的责任而不是她自己的?”——《家》

  ”我的爱,没有保护,一点也没有。“——《恩惠

  ”无拘无束者的爱是绝不安全的。被爱者得不到任何馈赠。“——《最蓝的眼睛

  爱可以没有保护。这是托妮•莫里森的回答。你可以享受保护,但是绝不能依赖保护。因为自由人的爱是绝不安全的。唯一安全的是你自己。健全的自己。自由、独立,甚至放浪不羁。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有义务拯救你。给你自己土地播种吧。”寻求归属过程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寻求过去的过程也是寻求未来的过程。女人对着太阳张开双腿,男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责任和宝物

  我们重新埋葬死人,用新生活的被单——色彩缤纷。月桂树(历史)被从中间劈开,但是生机勃勃。树下站着的是一个人!一个自由人。死去的人,弗兰克,茜,还有穿左特装的男人(宽大帽子让人想起《爱》中的警头怪)。

  一个有真正归属的人,才会在宇宙中显得孑然独立。茜失去了一切,但是寻找到了自我。她可以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是不能没有自我。女性不应该把所有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像塞丝。伊娃烧死自己的儿子“李子”,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配不上她的爱。

  没错,秀拉一直是对的。

  在童年母爱的缺席造成了对过去的扭曲。茜和弗兰克的母亲明显是爱他们的。但是他们之间没有交流。这是一种失语。

  这本书是热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的,却不是残酷的,典型的。情感和自然最终还是占据了一切。阳光中,托妮莫里森打开她的盒子,她解答了我们的问题,马上就会入睡了。

  最后插一句:信息量太大!!!

  《家》读后感(四):温情又残酷的归家之路

  温情又残酷的归家之路

  林颐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宠儿》获得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凝练而精准,概括出了托妮·莫里森文学创作的最大特色

  写于2012年的《家》,是托妮·莫里森的最新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家》延续作者的一贯风格,以温情而又残酷的笔触,通过一个美国底层家庭命运揭示出50年代美国“后战争时期民众焦虑迷茫

  “呼吸。用一种没人会发现他醒着的方式。模拟一种深沉而有节奏鼾声,下唇张开。最重要的是眼皮能动心跳必须均匀手掌无力。”小说开头就以极端的戏剧张力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一个装睡的男人,他想干什么?读者的紧张情绪随着主人公弗兰克从疯人院里成功出逃而暂时告歇。这部分充分体现了莫里森叙事技巧的圆融自由,画面感极强。

  弗兰克随身携带的唯一东西——勋章,预示了弗兰克的身份,从下文弗兰克与牧师洛克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弗兰克是朝鲜战争退役军人。弗兰克被关进疯人院并非一场阴谋,而是正当且理由充分的。弗兰克记忆混乱,他不记得自己做过的许多事情,只是恍惚想起被军队遣散后他开始流浪,他酗酒、和女演员同居、在街头横冲直撞,他被抓住时身上染了很多血,但他想不起来那些血是哪里来的。

  从这里开始,《家》跳出了畅销书范畴。确保这部作品深刻性的,并不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而是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小说逐渐以弗兰克为中心,伸展向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角落。战场归来的弗兰克,他失去重心的生活,漂移不定的情绪,他曾试图和女演员莉莉建立一个家,但是试验失败了。战争还在折磨着他,噩梦仍然缠绕着他,枪杀平民女孩的阴影挥之不去。家,对他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弗兰克本已安于疯人院生活,但是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在召唤他,妹妹茜正处于危险境地孤立无援的茜需要弗兰克的拯救。弗兰克的这一趟归家之路,正是“一个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奥普拉语)

  在莫里森的经典作品《宠儿》中,评论家们曾经广泛热议作者杰出的“双声叙述”写作手法,如今在《家》中,读者再次领略到“双声叙述”的美妙。那种“往事回忆”与“当下经验”的闪回与交叉,战争带来的人性的幻灭感,与幻灭后的无处可依,陷溺在空虚中的自我怀疑与自我剖析,那是多么有硬度的思想,以弗兰克这个点压缩了整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氛围。行文却又那么婉转柔和,令人情不自禁以为在聆听蓝调音乐blues,多种音调交织、混杂,整个文本波澜起伏,内里的情感却含而不露,忧伤连绵不绝,准确而充分地传达人物内心的失落、挣扎和勇气。

  莫里森的小说始终以“同情之眼”观照美国社会下层妇女的命运。《家》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刻薄的祖母丽诺儿、宽仁慈爱的洛克太太、对男人失望的莉莉、坚强严厉的埃塞尔……特别是茜,因为不名誉的出生,她从小被祖母虐待、被父母漠视,同时又被哥哥弗兰克过度保护,这样美丽单纯、急于逃脱家庭掌控的女孩,很容易沦陷骗子之手。茜经历无数厄运后的蜕变象征了女权主义的萌芽。

  《家》的第十三章,茜在后院廊檐下张开赤裸的大腿,让阳光曝晒治疗阴部,这一幕正是美国女性以大胆而敞开的姿态宣示自我的表现。埃塞尔说:“别当他们的奴隶。我说的那个自由的人就在你内心某处。找到她。让她在这个世界上做点有意义的事。”对于茜,那是另一种意义的归家之路。

  很多作家在处理《家》这类题材时,喜欢宏大叙事,或者刻意拔高。与此不同,莫里森借弗兰克之口说:“别把我插画成什么满腔热血的英雄。我不得不回去,但我害怕。”莫里森以她女性的温婉和亲切,时刻修正戏剧化的情节和残酷的人生遭际,因此让《家》呈现出充满希望的关于治愈的可能性。

  《家》读后感(五):托妮·莫里森 - 家

  0,在美国社会重重不平等环境中,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黑人士兵,迈过了种族、家庭、亲友、爱情的不幸,与她的妹妹渐渐振作起来的故事。正好与最近美国枪杀黑人的事件有一点联系。

  1,托尼莫里森老太太的书,因为音乐和诺奖而开始读,就是那本《爵士乐》,然后读了《宠儿》,这本《家》是第三本,早于放在家里的《所罗门之歌》和购物车里的另外两本。

  2,老太太写的东西,光就内容来说(比如腰封和简介的一窥),对我的吸引力不大,黑人的苦难我能理解,但是用一种细腻的方式达到同频则很难。这本书写了黑人、战争、歧视、死亡……种种逆境下幸存下来的人们——靠着异乎寻常的坚强、乐观、善良,似乎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人相反。

  3,但是,她的作品,一旦读起来,就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吸引力,不是很紧密,恰恰维持在让你把它读完的程度,而且这吸引力越来越大,仿佛带着加速度。

  《家》读后感(六):你是上帝的好孩子

  开篇一,最后,“它们是那么美。那么残酷。”正如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美丽,又残酷。战争的伤害,内心无尽的挣扎更甚肉体的创伤。归途,为了自己的妹妹,为了自己心里的守护。看到妹妹那一刻,是愤怒、心痛、绝望、亦或是一瞬间的心终于安稳的躺在了胸腔内。他抱着轻得像根羽毛的妹妹,脚步如灌铅一般。。而这一切,也终将结束。“你是上帝的好孩子,记住这点就行了。”『p126』“他们相信,有些恶无可救药,最好留给上帝去终结,另一些则可以挽救。关键要懂得如何区分。”『128』“年龄的成长不是学来的,成熟是自然而然的事。对亲人的哀悼能帮你长大,但上帝的力量更强,她们谁都不想在造物主面前解释自己如何浪费了一生。她们知道,有一个问题祂会问每个人:'你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什么?'”『127』想起书中一句话,“风和干净的傍晚天空撑起的芝加哥。”这是怎样的场景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家》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