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5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精选10篇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是一本由巴陵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一):2014.11.11《贵港日报》发李笙清撰写《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书评

  来自舌尖美食之旅

  李笙清

  中国幅员辽阔,地广物博, 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风土人情不同, 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美味佳肴民以食为天,不同的菜点风味烹饪体系丰富着各族人民餐桌味蕾,它们就像百花园中的群芳, 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 组合成多姿多彩、风味各异的中国饮食文化。近日读湖南作家巴陵的美食随笔新书《一箪食, 一瓢饮,四方味好》,在领略各地美食文化的同时, 我的舌尖也感受到来自东西南北美食的诱惑

  一个人一生中能走多远, 能在有限生命中品尝到丰富多彩人间美食, 诚为人生一大幸事。可当我们行走于祖国大地, 在匆匆的旅程中大快朵颐那些充满地域特色的传统菜肴时候, 有谁能记下这些菜肴的取材、制

  作、烹饪, 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那些古老的乡风民俗呢? 巴陵就是这样一位有心人一年四季, 他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追求的正是一种古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觅食之乐,在用筷子和舌尖寻访各地美食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用他的笔, 来发掘这些美食深处的饮食文化元素人文、掌故、健康、养生、记忆情感和节令民俗。于是,湖南梅山的砧板肉、广西龙虎关的石鼓鱼、甘肃敦煌的洋芋粉、四川广汉的三合泥、六朝古都南京的哧啦、云南临安的烧豆腐、河北河间的火烧…… 这些藏在“ 深闺” 中的各地美食被他一一发

  现,再变成铅字呈现在读者的眼眸之间,让读者读字识香,品图尝味。

  作者散文化的笔调写美食文章, 无论是驰名已久的八大菜系珍馐,还是不为人所注意的山乡野味,均能从各地的人文地理、历史掌故,以及相沿成习的风土人情入手, 适时地渗进一些当地的俗语谚语, 使文字显得轻松活泼, 让每一道菜肴、每一种小吃都充满了故事元素。如写到沅陵晒兰肉时, 作者首先从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曾定居沅陵、在沅陵的创作经历写起,再结合沅陵的历史流变和沅陵晒兰肉这道菜肴的做法来历,记述了湘西女人对放排男人的浓浓爱意情节生动, 于美食之上,品出另一番风味。

  从《尝遍大中国》到《食全酒美》,从《舌尖上的旅行》到《妈妈味道》,记不清这已是巴陵美食系列的第几本书了, 一次次带给我味觉上的诱惑,让我从中领略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食俗奇观,品尝到风味各异的各地美食。每一次,都不啻于一次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二):捕捉美食真滋味

  捕捉美食真滋味

  生活中,我们往往浅浅地感受食物的滋味,而忽略食物存在价值。殊不知,一道流传许久的美食,它背后必蕴藏着典故工艺、民俗等文化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饮食后,才能感受它的隽永真味。如《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作者巴陵以一位敏锐食客身份,为我们奉献了一道道充满文化味道的美食。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有别,饮食不尽相同,巴陵用10余年行走大江南北,用嘴品尝、用心感悟、用笔叙说,在纸端记录下沅陵晒兰肉、湘西社饭、津市牛肉粉、河间驴肉火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菜小吃,甚至对同一种食材在各地区的展现形式,他也努力探究其中的变化。如书中关于豆腐的篇章,认为煨豆腐“比猪肉有味,比鸡汤鲜美,有嚼劲、有韧性、有弹性回味无穷”。寥寥数语,煨豆腐的美味被演绎得活色生香。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美食其实是家园的味道。叶圣陶先生在美食散文《藕与莼菜》中曾言:“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故乡来了。”在外闯荡多年的巴陵,如叶先生一样,味觉上的神经始终牵绕着久难忘怀的故乡,这种寄予深情的味觉记忆让他忠实记载了故乡梅山地区的饮食风俗乡土名吃。在《换茶》中,他为我们讲述的是梅山人昔日结婚时所喝的一种茶水,是由茶叶白糖、米泡、烧、煮而成的。如今,古老的习俗正在慢慢消失,但巴陵依然喜欢那种吃换茶的感觉:大家围坐一桌,捧碗换茶,“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打捞米泡送进嘴里,看到碗里一层又一层的米泡,很想一次多吃几粒,把它们全吃完”,这种“韵味”与其说是作者对岁月影像的怀念,不如说是作者对故土风物的真情守望

  巴陵的美食散文,文字优美介绍详尽,牢牢抓住了每一种食物独有的色、香、味,读后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大快朵颐的冲动。《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中的美食散文,让我们与作者一道穿梭于饮食江湖,在了解餐饮文化的同时,去捕捉美食的真正滋味。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三):2014.11.14《新商报》宣传《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巴陵与湘菜名厨过从甚密,是个美食家,他有“吃”和“食”的感观,也有“味”和“品”的雅兴。他行走大江南北,吃遍天下美食,把旅行当作美食探秘的线路,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文地理、食材、味觉、制作方法,他的味觉功能十分敏锐,能感触细微区别,抓住独有的味色,形成的优美的文字,让人读后想吃,吃后回味

  书摘

  在湖南,说起邵阳,每个人都知道邵阳猪血丸子这道菜,也有不少人喜欢吃邵阳猪血丸子,还给予很高的评价

  ……

  糯米猪血丸子煎着吃,把猪血丸子切成一厘米厚的薄片,用油炸透,吃时煮开,加上大蒜叶、辣椒粉,水干后出锅即可以吃,既脆又香,脆中带着糯性,香中带着辣味,既下饭,也非常有口味。要是怕麻烦,也可以不要先炸,做菜时切成块,用油煎,两面都同时煎出壳来,再稍煮,加大蒜叶、辣椒粉就可以吃。

  封底的话

  ●单纯地吃东西,那叫胡吃海喝,饱食终日;吃出文化,吃出每道美食中的真味儿来,那才是真正的美食家。

  ●巴陵的美食文字让我腮帮子不断分泌唾沫,长久以来温和淡雅的饮食习惯被挑战,“想吃点不一样”像警句一样在大脑皮层上刷新一遍又一遍,我的味蕾要越狱……

  ●巴陵肆意地以美食寻找旅途,把美食当作旅行探秘的线路,义无反顾地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他走在味觉的边缘,不为味觉所迷失,却以一个边缘人的身份和姿态清楚地看到了美食中所深藏的文化故事和人文历史!

  ●巴陵的笔锋,有着秋风的酣畅,所写美食又有着老茶一样的悠远,读之品之,心灵雾霾逐渐淡开,如洗笔池里,墨汁氤氲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四):江苏泰州美食作家李晋评论《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捕捉美食真滋味

  ——读《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李晋

  生活中,我们往往浅浅地感受食物的滋味,而忽略食物存在的价值。殊不知,一道流传许久的美食,它背后必蕴藏着典故、工艺、民俗等文化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饮食后,才能感受它的隽永真味。如《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作者巴陵以一位敏锐食客的身份,为我们奉献了一道道充满文化味道的美食。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有别,饮食不尽相同,巴陵用10余年行走大江南北,用嘴品尝、用心感悟、用笔叙说,在纸端记录下沅陵晒兰肉、湘西社饭、津市牛肉粉、河间驴肉火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菜小吃,甚至对同一种食材在各地区的展现形式,他也努力探究其中的变化。如书中关于豆腐的篇章,认为煨豆腐“比猪肉更有味,比鸡汤更鲜美,有嚼劲、有韧性、有弹性,回味无穷”。寥寥数语,煨豆腐的美味被演绎得活色生香。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美食其实是家园的味道。叶圣陶先生在美食散文《藕与莼菜》中曾言:“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在外闯荡多年的巴陵,如叶先生一样,味觉上的神经始终牵绕着久难忘怀的故乡,这种寄予深情的味觉记忆让他忠实地记载了故乡梅山地区的饮食风俗、乡土名吃。在《换茶》中,他为我们讲述的是梅山人昔日结婚时所喝的一种茶水,是由茶叶、白糖、米泡、烧、煮而成的。如今,古老的习俗正在慢慢消失,但巴陵依然喜欢那种吃换茶的感觉:大家围坐一桌,捧碗换茶,“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打捞米泡送进嘴里,看到碗里一层又一层的米泡,很想一次多吃几粒,把它们全吃完”,这种“韵味”与其说是作者对岁月影像的怀念,不如说是作者对故土风物的真情守望。

  巴陵的美食散文,文字优美,介绍详尽,牢牢抓住了每一种食物独有的色、香、味,读后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大快朵颐的冲动。《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中的美食散文,让我们与作者一道穿梭于饮食江湖,在了解餐饮文化的同时,去捕捉美食的真正滋味。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五):探秘美妙滋味世界

  美食作家巴陵的《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是一本介绍各地美味的专著。多年来,他行走全国,肆意地寻找旅途中的美食,把旅行当做美食探秘的线路,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梅山砧板肉、沅陵晒兰肉这样的乡土名菜,也可以看到锅盔、驴打滚这样的地方小吃。每一篇文字都涉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文地理、食材、味觉、制作方法和人际交往内容,注重美食的人文和历史,传达当地的风土民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巴陵食经”。

  通过书中美食文字所深藏的文化故事和人文历史,你不禁会想到去游历一番,品尝这些风味各异的美食。饮食虽是人们的日常行为,但内中蕴含的美妙滋味世界,其实也能给我们带来身心上的温暖和安详。(李晋)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六):箪食瓢饮 文人滋味(刘学正)

  古往今来,善于在民间寻觅美食、品味美食、成就美食的文人雅士甚众,且不说北宋有苏轼、明末有张岱、清时有袁枚,单就当代而言,也有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等热衷于将味觉与文字巧妙调和,把一道道滋味醇厚的各色美食端到读者面前的文学大师。文人笔下的美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酸甜苦辣咸,更透出一股难以言表的文人味儿,近读巴陵新作《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个中滋味尤甚。

  这本囊括了六十余种民间各色美食的随笔集,既延续了巴陵《尝遍大中国》《食全酒美》《妈妈的味道》等美食著作一贯的写作风格,又对民间传统美食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单豆腐一项,便有臭豆腐、冻豆腐、米豆腐、烧豆腐、煨豆腐、霉豆腐、油豆腐数项,甚至还由此勾起了少时记忆,以一篇动情的“豆腐年代”释怀。

  通览全书,内中美食以肉味居多,如梅山砧板肉、沅陵晒兰肉、平江炸肉、冬笋腊牛肉,对江永田螺鸡、钱粮湖土鸭、益阳黄焖鸡等都有细致描述,就连书中“冒菜”亦非素菜,而是杂合有各类肉食的“麻辣烫”。更可贵的是巴陵没有止步于“饮”和“食”的感观上,而是把更多的笔墨倾斜到“品”与“味”。“品”能疏通探寻美食的曲折路程,“品”能发掘出美食背后的传奇故事;而“味”不仅仅是美食自身的味道,更是作者深入原产地,“粗布野菜,沥净多余水分”后所散发出的恬淡的文人滋味。

  作为古梅山嫡系后裔的巴陵,对梅山饮食中茹毛饮血般的粗犷和精工细作时的考究情有独钟,他走遍湖广,行进云贵川,到处追寻梅山饮食古老而又纯粹影子。在“行走大江南北,吃遍天下美食”的箪食瓢饮之旅中,他愈发觉得美食源于民间、藏于民间,愈发感受到传统饮食制作手艺难能可贵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七):吴茂钊评论:文吃乡味新旅途

  文吃乡味新旅途

  ——读巴陵先生《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作者:吴茂钊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古梅山的巴陵先生行走全国,尝遍各地名肴小吃及特色饮食。他在武吃之余,不忘带回浓郁的乡味给我们文吃,再让大家文吃后去武吃。

  但凡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人,都会对养育自己的那一方水土、一方美食、一方人文记忆犹新,不停地在脑海中打转转。再走向大山去寻找,又难以找到当年的味道,即使嘴边常挂着那些美食,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不说不想的美馔,要么是特色不足以诱惑,要么让它慢慢从记忆中消失,或是再无此菜流传四方。

  巴陵先生则不同,他肆意地以美食寻找旅途,把美食当作旅行探秘的线路,义无反顾地挖掘隐藏在当地民居深处的人文素养以及美食的存在意义。巴陵走在味觉的边缘,不为味觉所迷失,却以一个边缘人的身份和姿态更清楚地看到了美食中所深藏的文化故事和人文历史!巴陵把他多年积累的舌尖上的饮食文化用美馔记录下来,出版了《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让四方人士品味,为四方人士引路,留下四方好味。愿更多人行走在美食路上,带大家走进滋味的世界。

  《豆腐年代》一文是乡里孩子体验过的,是从乡里走向城市后记忆犹新的,也是城市孩子无法体会到的人生经历。简单地体验一款美味的制作还不够,《梅山砧板肉》里记录的“通红的砧板肉,能够明显地看到肉丝间的距离。山民吃砧板肉,没人狼吞虎咽,他们拿在手里,一丝丝扯精肉,嚼进嘴里,慢慢品味它的醇香。有种充实感,觉得饱满、踏实,吃起来有劲。”这是生活在大山里或者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也许现在的孩子已经不能体会了。不论城市还是大山里的孩子们,除夕夜坐在电视机旁看春晚,家庭主妇把切好的净精肉端到孩子面前,而品尝巴陵先生文字中的砧板肉,该是新化人的一大快事!

  像巴陵这样的旅游远比如今假期景区人头看人头、堵车堵得心里慌更好。这也是笔者与巴陵的相同之处,假期不挤人多的风光景点,专往乡里找乡味,武吃文吃通吃,把四方好味推荐出去,把四方味好带给大家。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读后感(八):《东方今报》书讯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作者:巴陵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9月

  作者巴陵从事美食散文创作十余年,善于挖掘地方饮食的历史文化,通过他的品味,感知美食的味道,把读者带入一个滋味的世界。作者的每一篇美食文章都涉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文地理、食材、味觉、制作方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注重美食的人文和历史,传达当地的风土民情,形成独特食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