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10篇

  《冰点•特稿2012~2013》是一本由徐百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一):朴素的风险

  一直认为,好的媒体人被迫炮制出的垃圾和他们的垃圾同事故作先锋状弄出的求赞专题都是最污染眼球的东西,所以不好意思,基本不看报纸,尤其不看大悲大喜的专题特稿之类。

  不过从上一册《永不抵达的列车》开始认识了中青报的冰点周刊,读过感觉有种并非哗众取宠的平实感。而这册被执意寄来的《冰点特稿》果然延续了这种感觉。

  开卷第一篇《北京爱与病》选择了两个外地年轻人在北京生活的普通故事,平淡而幸福的开篇,然后是不出意外的电影剧情般的疾病来袭和不同于电影的挣扎历程。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我居然被深深打动。也许身边每个看似普通快乐的年轻人都扛着一只波德莱尔说过的喀迈拉,这只怪兽的重量是生活下去的必须,直到它把幸福之心一缕缕撕碎,生命像破裤子一样在写不进自己户口本的土地上空飘扬。耳机里太合时宜的传来了杨乃文的《祝我幸福》:“一枚戒指在我眼前,是他的谎言,爱我永远。”我拼命压抑着上网探寻结局的欲望,啃着干面包几乎淌下泪来。怎么没有人拿着摄像机来问幸福不幸福,那是痛快骂人的唯一机会吧,反正会被剪掉。

  再读下去,选题的内容看似朴素,其实谨慎而聪明,一如外封裸背锁钱的设计。书中选择的专题不回避类似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大热点,却尽量避免前面说过的那种大喜大悲的风格,至少认真的加工有限的材料,不做煽情的渲染,并且最重要的是不装作有能力评判现象或者指明出路,那是盘踞在专栏里的伪人们做的事情。

  采访艾滋病人这类主题现在不叫有勇气而叫做矫情,《冰点特稿》也触及了这些“刺激性”的主题,但选取的视角始终不离日常。把大把大把当狗仔买素材造英雄的时间用在探寻普通人生活中值得记录的部分,做这样的选题反而会承担极大的风险。

  采不到有料的内容,写不成完整的稿子,抓不住读者的眼球,远离了充满立功机遇的一线和素材丛生的名利场,费力地从沉默的大多数中录一段心声,这也许是选择冰点所必须面临的境遇。

  记录很容易被遗忘冷却的平常故事,恰如书中的“绊脚石”,细而牢固的黄铜块深埋地底,留存下不断被时间清洗的记忆。而涉及名人和大事的部分凭借一个这种风格的小小专题明显力量和噱头不足。所以希望冰点能够在为平凡人作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要汇入热点的洪流。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二):有品质的新闻书写

  有时候去图书馆的时候,会翻阅一下《中国青年报》。在周在周三的那期报纸中,常常可以看到《冰点周刊》,目光总会被周刊中的特稿吸引着,特稿放在本期报纸的第12版,篇幅往往占满了整个版面,有时候甚至篇幅过长,延伸到其他版面。现在能够在报纸上占据这么多版面的长文章不多见,《中国青年报》能拿出那么多的版面来刊登这么长的文章,的确是有魄力之举,而且这些文章刊登以后,往往能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2006年初的冰点事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更加关注冰点周刊。冰点,讲的都是有温度的故事,坚守的、追求的都是一种有品质、带操守的新闻书写。在我看来,这是冰点特稿存在的价值,也是平面媒体生存之道。

  这本书中入选的首篇特稿《北京爱与病》就是一篇能打动人心的文章。故事情节感人,让人对男女主人公产生同情心,更有对人情社会和社保制度的隐性反思,其实是对社会公平的关注,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的关注。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王楠和李静带着梦想来到北京。北京的生活成本之高众人皆知,虽然他们买不起北京的房子,每天上下班都堵车,但他们依然爱这座城市。他们默默地给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生活越来越好。但随着王楠的脑肿瘤这种恶性疾病的降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在看病的过程的遭遇让人莫名的伤感。中国的人情社会、人脉体系有时真的让人不知所措。男女主人公的病中的相依前行,让人感动。而李静对医药费报销中不良遭遇,让她感受到了她面对一整套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她发生这样的呼吁:“我始终觉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不是自作多情,而是一种本能……当自己被命运选中,听到理想倒塌声音时,我却更加相信,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有多重要,更多人自发的关注有多重要,撼动那个庙堂,让他们真正切肤体会到百姓的苦乐有多重要。”更是让人反省和深思。

  《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也是一篇让人读了以后,心会向下沉的文章。在外地打工的人的生活遭遇总是会被一种莫名的东西拨动心弦。文中引用的梁鸿女士的话:“每个生存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哀痛”,“哀痛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让我深思良久。我们该如何善待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但又“与城市无关”的外地人?

  生活需要有温度,这样有品质的新闻书写,这样有温暖的文章这值得阅读。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三):我们也是他人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所“轰炸”。是的,我们不约而同都选择“轰炸”这个词来描述我们的感受,首先是因为那种惊人的几何级数式的繁多;其次是因为那些信息内容的刺目——血腥、杀戮、暴力、灾难、反人类,种种条目像是一道道伤口,撕毁我们的安全感。

  正因为这种恐怖的极端,让我们关闭信息终端后,反而觉得那一切极不真实,从而亦极易遗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其说是关心这些新闻,不如说是抗拒这些新闻。新闻的伦理究竟在哪里?除了呈现,还有没有关怀?除了构建大众的公共话语,还能否介入个体的日常生活呢?

  这是我在读《冰点特稿2012~2013》这本书时的感想。

  这是一本有着浓郁文学气质的书,以小说的笔法、纪录片的冷静,当然,还有新闻的相对客观性,放大了一个个平凡个体的日常生活。

  以第一篇《北京爱与病》为例。26岁的女孩儿李静和30岁的王楠怀揣梦想在北京奋斗,他们和这一代人的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受过大学的教育,喜欢大城市,即使买不起房,依然对未来抱有希望。但是王楠突然查出了脑癌,一切全都改变了。文字细腻地记录下了他们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令人难过。不过,文字并没有全部沉溺在他们无尽的悲伤里,文字的新闻关怀出现在他们的个体悲剧通往社会救助的道路上:他们已经在北京交了两年的社保,却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王楠的化疗费用无法报销,这对两个山穷水尽的年轻人来说又是一次重创。李静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我始终觉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不是自作多情,而是一种本能……当自己被命运选中,听到理想倒塌的声音时,我却更加相信,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有多重要,撼动那个庙堂,让他们真正切肤体会到百姓的苦乐有多重要。……它(疾病)仅仅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牵出了一连串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缺失的映象,让我看到了庙堂之高却照不到的死角。”

  我们看到一个原本柔弱单纯的女孩子就这样醒悟了,这种醒悟也拷问和击打着我们。我们难道不是退缩在自己的小生活里,以为公共事务与我们无关吗?甚至,我们难道没有嘲笑过那些倔强却执着的困兽之斗吗?李静和王楠的生活变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就像是我身边的好友或是同学,而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这本书就以这样的态度记录时代。它按照大致的主题分为六辑,在这里我有必要把它们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一辑是“城与人”。除了李静和王楠的青春挽歌,还有打工者寄居的四平方米的隔板间,中国最大的高考机器——毛坦厂中学等。凡是看过《舌尖上的中国2》的朋友都会记得这所中学,但其中的真相,你真的清楚吗?

  第二辑是“乡土中国”。我看到的是乡土在这个时代中的变迁。莫言得奖之后的高密有了怎样的变化?张承志笔下贫苦至极的西海固,现在得以搬迁到自然条件优越的山外了,他们又有怎样的变化?

  第三辑是“面朝历史”。直面了那些曾经的红卫兵而今天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决意道歉和忏悔,他们能得到宽恕吗?

  第四辑名为“活着与死去”,展现了一些小人物的死亡事件,我们能否理解他们卑琐的生命?我们能否听见他们渺小的叹息声呢?

  第五辑“生命奏鸣”,是给我们带来真正心灵励志的人们,他们与艾滋、癌症等绝症顽强作战到最后一刻,还有那些努力踢足球的盲人孩子们,他们都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生命却被绝境压迫出了闪耀的光芒。

  第六辑为“有所思”,我想起那个在中国支教的德国小伙子卢安克说的一句话:“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他说得多好,这个时代太快了,大多数人来不及细想,就奔着目标闷头苦冲,但是,有多少人到头来才醒悟到这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呢?人的生命被抽空了内在的意义,被各种权利关系裹挟着顺流而下,这样的活法是丧失了人的尊严的。

  这一辑里只有四篇文章,却篇篇打动人心。

  第一篇就质问:钱不该买什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桑德尔来中国,印象最深的不是辉煌的市政建设,而是医院里贩卖门诊号的黄牛党,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刺痛了他,他开始思考起金钱的道德边界,真正的市场经济并非让事事物物都成为商品,有很多人类最珍贵的事物是不属于“买卖思维”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省,这种思维究竟何时成为了全社会的思维模式?

  《冰点》这本书软化了新闻的猎奇性,尽可能多地打开日常生活的空间,因此它体现出的丰富性是惊人的。我的介绍不免粗略,因为书中的文章没有一篇是空谈理论的,都与具体的人与生活密切相关。这让我一次次想起鲁迅先生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有关”既是哲学意义上的存在与共在,更是社会伦理意义上的互助与互爱,我们无法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我们也是他人,也深陷在同样的苦难之中。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四):冰的事实,不冰的态度

  这个周未看了两天关于“活着”的生活纪实。腾讯的图片新闻《中国人的一天》和《活着.见证》图片简洁、直观、深刻,令观者触目。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结辑出版的《冰点特稿》文字细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自1995年起每年精选特稿收录成册,2010-2011年专辑为《永不抵达的列车》,2012-2013年仍称之为冰点特稿。除了冰点特稿专辑,中国青年报还为冰点周刊钩沉栏目出过专辑《民国那些人》,再版时改名为《民国风度》。

  据主编徐百柯解释说,冰点周刊取“冰点”二字原意是“以不‘冰’的方式把那些被忽视、补遗忘,甚至被屏蔽的人与事传递给读者,让阅读者感受不‘冰’,让引发的思考不‘冰’----冰点,讲的其实是有温度的故事。”徐百柯的这几部都已读过,风格类似,皆是普通人平凡的生活,这些故事虽然也有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意味,但更多还是在于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的呈现,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面前,还有一些执着追求社会“慈悲”、社会道德、社会良心的扣问。这些文章,其实也没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只是是否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的同理心、同情心、理性思考,以及一些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以文字汇集出版方便的方式,也让那些不能经常按期读报的读者可以一览精华,也让关注“冰点”的朋友,可以继续深入关注“不冰”的事实与真相,可以怀有一份“不冰”的心情,关怀人文,关怀命运。这与冰点一直追求的“有品质、有良心、见操守的新闻书写”其实一脉相承,因为有这样的追求,有了这样的态度;因为这样的态度,于是有这么多追随者,有这般强大的影响力。

  本册第一部分讲述城市与人的关系。比如长沙一幢4层高的民工楼,最多时同时住了近190户农民工,每户大多数只有4平方米。反日游行暴砸日式车时,也有理性善意的提醒“前方砸车,日系调头”。

  “乡土中国”里,反思中国的城市化。《这片土地的陌生人》讲述梁鸿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书,记录了生活在故乡人的哀痛。随后用两年时间,记录在外谋生的梁庄人,她在采访时发现“农民进城,不是‘去农民化’,而是‘被农民化’”,到了采访后期,越来越“不敢面对”他们的苦难,时时想“逃避”。莫言的老家高密,虽然一度热炒,但“村庄本身还是按原本缓缓生长的样子”。

  《村野史记》中年近古稀的村民霍新会,想为自己的村子写一部村志,用那双曾经扶犁的手,写了三百多万字。对此,这位老人只说,“再不抢救,村子就没有过去的影子了。”

  《出‘西海固’》,西北的中年汉子带着家人终于搬离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故乡,告别了黄土高原上最贫困的地方。1.4万的安家款,两兄弟互相推让着一起才凑齐这笔钱。 这个西海固在作家张承志笔下,“这片土地是沙沟连绵的不尽山峦,山上不长树,连草都不长;这里所谓的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而搬迁移民之后,最朴素的希望还是孩子尽快能读出书出来。

  “面朝历史”里,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一次次向47年前文革中被批斗的老师们道德,此时的陈小鲁也已67岁。47年前的文革对陈小鲁来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要终身面对的日子。”对此,他满感歉意地说,“我的正式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作这样的道歉,没有反思,何谈进步!”

  “活着与死去”,有老无所依的困局,有高考落榜生的轻生,有临终病人的不插管尊严,有艾滋病病人的心灵关怀,还有盲人足球队的艰苦训练,终临亲子绘本的心灵安慰。“有所思”则更深入,涉及金钱利益、宪法、社会公正和体制改革。

  通览全书,从城与人的关系渐次深入历史、生老病死、生命以及制度的话题,将读者的视线也从现象转入本质的反思与探讨,帮助更多关注关心中国变化的读者将社会问题看得更透彻。这些文章耐读而有深度,并没有因为时间过了一两年就失去时效。社会现象触目惊心,人情冷暖和笔意深重,让读者忍不住掬一把泪。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五):记者是该去救人,还是记录呢?

  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个新闻采编课程。课上老师讲过2点记忆犹新,当你记录时,你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带着个人的情绪去渲染。因为观众是容易被感染的。你不应该带着电影的激情去感染观众。你应该做的是将事实呈现。

  另外一点是,老师说到当年那个拍下越南被烧的女孩子的照片,当时现场还有许多记者,有些是之前拍多了,手里胶卷没了。还有一个是选择了去救人。

  你可以说拍下照片的人,无情,但是因为他的无情,越南战争提早结束了。如果没有这一张照片, 越南照片还要延续很久,会死更多人。

  当时我问老师,如果是您,您会如何选择。老师说了一句这是一个很悖论的问题。没有回答。

  我喜欢中青报给这个栏目取的名字。《冰点》,而记者笔下的一个个故事,记者也没有流于煽情,而是尽量用冷静、局外人的笔法,将事情呈现给记者。甚至于记者几乎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述而不作”。

  书分6辑,城市与人,乡土中国,面朝历史,活着与四驱,生命奏鸣,有所思。

  城市与人通过对个体的描述,探讨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农民如何应对,以及城市如何应对。

  乡土中国,将目光对向空巢的农村和回不去的,即使回去了也物是人非的故乡。

  面朝历史,将目光对准历史遗留问题,曾经的历史对今天的英雄。

  活着与死去让人震撼,老人院问题,高考落榜的学子自杀,每个都让人唏嘘不已。

  生命奏鸣里,虽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因为病痛,或者先天残疾而导致黑暗。但那个黑暗里的生命却是几集的。

  有所思,是思考当下中国的怪现象。尤其是机关里的年轻人,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王蒙的那篇文章。

  看完书,又想起那个问题,写下这些,有用吗,也许写下这些故事的记者都可能对这些事情麻木了,他看到那么多,却无力改变。他会在想什么呢?

  也许在想,这一刻没有用,但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意识到,终有一天,会有所用的。

  :书挺特别的, 有线装书的感觉。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六):不能忘却的纪念!

  如果说摄影师的镜头就是他的良心,那么、我相信记者的笔也是有着同样的重量。社会就是一部书,有着各式各样有温度的故事。很多被时间掩埋了的社会群体,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即便没有人伸出援手,但至少也不应该被遗忘。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一直会存在下去……差的只是你愿不愿意真正的睁开眼睛去看而已。

  这本书因为内容太过残酷,血淋淋的真实,煎熬了几个月才终于啃完~报告文学的纪实属性,反映出社会的现实,或许这很糟,你不想面对,拒绝接受它。但它就在那像一个丑陋的疮口,不会改变,不会自行消弭。关注社会问题的《冰点》看多了,可能会使人对这个社会失望又失落。但是,有些事我们是应该知道,而且必须知道,也不应该忘却的!

  坦白说是冲着徐百柯来的,之前买过他的《民国风度》,感觉不错。结果这次冲着他的名头看了这本特稿,整个人看得都不好了,事实上,每看过一篇心情就会大坏,然后感觉看不下去,只能拉灯睡觉,然后等两天有心情了再继续。与《南方周末》不同,冰点的选题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注重细节,也更关注小人物的人生。视角更广更深更远。多是一些非热点的主题,很多相当敏感的话题,但是很讨巧地通过单独个体的人生展现出来,告诉你在他们身上发生过什么,从而让你知道到底曾经发生了什么。

  因为是合集,作者众多,不同作者的风格也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书中的稿件布局紧凑,细节动人,文字详实。写的很规范,虽然不是知音体那种煽情味儿,但这种平铺直述依旧能戳泪点,说实话,就冲着那篇介绍德国绊脚石的《历史的绊脚石》,这本书就值得一看了!而第二辑乡土中国,和第三辑面朝历史,尤为令人震撼!而很多篇,就好比第四辑活着与死去中的《荒芜老人院》,甚至不只是戳泪点,都戳心肺了~就像真正的触动,从来都难以用言语表达。

  一些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的伤痛通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人生展现出来,表现出那“一群人”的伤痛与无奈,不经意间便由小人物牵引出背后的整个历史的大背景、大沧桑,与时代的怆痛。深刻探讨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感情的挣扎与重量。就如书中的新闻工作者所写的那样,“为时代伤痛,为历史负责”。一个真正有职业操守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走进生活,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

  记录凡人凡事,关注民生民情。那些被庙堂之高远忽视的微小个体,却也有着他们自己所珍视的东西,有着属于他们的悲欢喜乐。讲述平凡百姓不一样的故事,那些自认为的凡人小事,却为大时代的历史上沾染了些许的亮色。时代变迁中,每个微小个体的命运都像狂风巨浪中的小船,一个时代过去了,一次风浪平息了,那些掩没在历史波涛下的小船也就无声无息,再无人提起了。这本书记录了社会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故事,读来让人叹息又不禁思索。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七):哀民生之艰难

  前些年,读陈庆港的《十四家》,很是震撼。虽然自己也生于农村,但书里所描述的赤贫之家的生存状态,还是真实得令人难以接受。这个由十四个家庭生活记录,组成的调查报告,事实上缺乏理论的支撑,它只呈现出生存状态。在社会学里,向来有宏大视野的传统,像功能主义,自涂尔干时起,便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他们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生物体,或者更甚,看作是一部运行着的机器,所要研究的是整体。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那里,功能主义发展到巅峰,人依附于精密的社会机器上,个体的意义趋于无。这种理论自然是有缺陷的,虽然帕森斯的学生提出中层理论来弥补帕森斯的不足,但我们心里也难免会犯一两声嘀咕,它是否真的能解决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学尴尬的地方,永远在追问,也在抓药开方,但效果其实并不算好。

  《城与人》一书,好的地方是没有落入社会学的窠臼,它像《十四家》那样把感情倾注于个体。或者,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说法,它试图用细节来体现目前的中国社会。城市与外向人的矛盾、乡镇少年的生存状况、法治的现状、历史的反思……若是细心阅读,可以发现,书里所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是急需这个时代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城与人》没有给出明确而清晰的答案,但通过阅读个体的遭遇,了解另一群的状况,会有助于我们思考,有助于我们得出自己的答案。

  一座城市的成长,离不开人——确切地说,离不开外乡人。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一是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则是制度性的。我们知道,后者是可以通过改革来改变的。在开篇第一个案例中,便是令人欲哭无泪的城市病人的故事。外乡的年轻人,在城里打拼、缴税、生活,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可真正得了癌症,需要城市公共服务帮助之时,却发现人为的制度在他们面前筑起一堵高墙。城里的诸多福利,外乡人并不能享受到。我们不能说户籍制度是完全失败的,毕竟它在控制着城市,使之没有无限制的膨胀。但它确实是像一把锋利的剪刀一般,把农村和城市分割成两块。这些年,往往可以看到“同命不同价”的新闻,同是车祸丧命,农村人命贱,城里人命贵,很是荒谬,但也无奈。

  现在的农村,算不上美好,诚然人们的生活有所提高。但乡村事实上更进一步空心化,青壮年往城里去了,乡村里只留下老人和儿童。资源不平衡所造就的悲剧,很是令人泫然的。我仍记得读高中时,上英语课,老师是提着老旧的录音机来上课的,磁带一放便卡住了,发出尖锐而瘆人的声音。读书是农村人逃离农村的唯一途径,但教育资源、师资力量而言,又难以与城市竞争。及至后来,我去县城高中读书,播放英语便不再是老旧的录音机,而是播放系统。再到上海学校一看,差距就更大了。在《高考落榜生之死》一文中,我看到了无尽的悲哀;在《彬县少年杀人事件》中,我看到了少年脸上的执拗和绝望。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或满怀荣光,或布满不堪。荣光倒是一直在宣扬,而不堪则被有意识地忽视,甚至忽略。有些历史,是绕不过去的。陈小鲁一干文革红卫兵,时代的牺牲者,同时也是加害人。事实上,他们有理由保持沉默——年轻人能知道什么?热血,朴素的政治信仰,崇尚暴力——但被他们所伤害的人,更有理由得到一份道歉。读到年老的陈小鲁们向老师鞠躬道歉,我不禁感概万千,几欲落泪。个人的良心觉醒,终究会唤醒整个民族的良心。

  《城与人》不是一部社会学的著作,但它却提出尖锐而现实的问题。以个体的生存状态,深沉地讨论了整个国家的过去、现在,以及展望了未来——虽然没有下一个清晰的结论,我们仔细阅读,还是能非常容易地找到答案。屈原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艰,是路途遥远,需要努力。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八):这是我们必须讲述的原因

  亲爱的你,还记得那个患了脑瘤却因为是外地户口而无法享受北京医保的白领吗?还记得那个在西安反日游行里高举“前方砸车,日系掉头”纸牌子的小伙吗?还记得那个得知自己复读一年还是没有上三本线后吞农药自杀的四川女孩吗?还记得那个因为在文革中告发母亲的“反动”言论导致母亲枪毙而痛悔终生的老人吗?在阅读2012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结集的时候,这些人和事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但令我更加惊恐的是,这些当时热极一时的新闻曾经吸引了我不少的关注,然而在距此并不久远的现在,我的脑海中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并不比二十年前的记忆更加鲜明。

  作家马伯庸在评论马航事件的时候说:“马航出事第一天,大家都在震惊;第二、三天,大家都在悲伤;第四、五天,大家都很焦虑;第六天大家都很困惑;第七天大家变得愤怒;第八天,大家开始吐槽,谨慎地开玩笑;第九天大家平心静气地谈论各种可能,略带好奇,口气和谈论百年前的奇闻差不多。我们的情感被时间层层过滤,网络让这一过程格外清晰。”

  在宣扬着“新闻零距离”的高速信息化时代,我们被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所包围,我们占有了更多、更新、更全面的信息,但是为了这种占有,传媒们不得不变成了掰棒子的狗熊,而我们变成了记忆只能维持七秒的金鱼。传媒和受众们为一个个更新的新闻疲于奔命,生怕自己落后于这个时代的步伐。而就像鲁迅笔下所描述的看客一般,牺牲者们每次喷射出的热血能带给看客们的兴奋期越来越短,所有的血泪、痛楚,只变成了看客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看的愈多,也就愈发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愈发视他人的性命如刍狗。而遗忘则来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类似于冰点特稿这样的深入挖掘,我们对这些应该铭记的人和事的印象,大概就停留在短短百余字的毫无情感流露的新闻速递里吧。我们压根不会知道,患了脑瘤的王楠小时候的梦想仅仅是能有一张写字台,正是这样的梦想支撑他走过贫寒的求学路,并且把北京视为他实现梦想带给家人幸福的地方;我们不会知道那个为高考成绩自杀的女孩儿杨媛有个叫“杨大炮”的外号,因为她一直给同学们以开朗、乐观和无忧无虑的印象,只是,她不能用良好的成绩回报苦心抚育她长大的养父母的心理重担一点点地压垮了她。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这些爱过、活过的细节,那他们也就和南京大屠杀的遇害人数一样,对我们来说只意味着冷冰冰的数字。而冰点特稿,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当一个人的名字都被忘记的时候,他就被彻底遗忘了。”在《历史的绊脚石》一文中,德国艺术家冈特•戴姆尼如是说。这位65岁的老人花了二十多年在德国各地制作安放“绊脚石”,将每个在集中营里遇害的犹太人送回他们生前最后的住所前,“在这块石头上,人们只能看到最最简略的信息——姓名、生日、被遣送地和仅用几个单词写就的最终命运。”然而这个比普通路面高出几页纸高度的黄铜石块,会提醒着每一个踩过他们的人,曾经有一个鲜活的生命从这里离开,再也没有回来。如今“绊脚石”已经成为了国家形象的一部分,让全世界了解德国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

  而书中还有更多的像戴姆尼一样打捞历史的人,例如专注编写村志的山西省沁水县农民霍新会、寻访抗日女兵成本华生平的志愿者们、还原参与西班牙内战的中国志愿者经历的邹宁远倪慧如夫妇等等。这些记录者们是从历史叙述者的角度在痛惜他们,理解他们,为他们的命运感到伤痛和遗憾,以时代幸存者和受益者的角度,感到“无端端的歉意”,他们是在代替时代向这些被遗忘的名字和历史道歉。

  他们的执着,仿佛也是冰点特稿的自况。它记录这一切的意义,就是在制作我们历史记忆中的绊脚石,提醒我们不要轻易遗忘。“它发生过,因此就可能再次发生。这就是我们必须讲述这段历史的原因。”

  .S 冰点特稿是特别能牵动我私人感情的一本书,关于记忆与遗忘,它总是有最好的回答,我想我会一直读下去。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作为商业用途的请豆邮征询,谢谢)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九):冰点的温度——Leo鉴书153

  一个报纸的专栏需要对社会具备怎样的视角又能以这种视角走多远?这个问题《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直面历史与现实,不失温暖与爱,这个专栏走过了属于自己的20年。而本书是最近两年特稿的结集。篇篇文章都很精彩,非常值得一读。

  我特别关注书中第五辑生命奏鸣,内容很有启发,写法值得学习。

  每个人都会死,这是今生惟一注定的事。虽然我们能不100%把握死亡的时间,但可以选择对面死亡的态度。在生活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见过很对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的人。依此而论,第五辑开篇“生命最后的尊严”就非常非常值得认真阅读。

  文章开始写一个病人癌症晚期坚持的抢救(最后还是因为太痛苦拒绝再插管子),而后把主题展开,讨论了有些人愿意更有尊严地死,而不是在ICU一身都是管子(中国ICU很不乏是把人当一个物体来看,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在国外,有些人把“不要抢救”纹在身上。再之后,谈了鲁点点发起的“临终不插管俱乐部”以及她所写的书。

  有尊严地走,也是我的愿望——很早就跟老婆讨论过这个问题。首先死亡是个人生的必然阶段,没什么可避讳的。我离开这个世界给别人腾地方,就像先人所做的一样。其次是抢救设立止损点,花费超过多少就不治了。我走之后家人还要生活,宁可人亡家不破,不能家破人亡。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刚去世的午马。当时有条报道说午马知道自己很癌之后马上放弃治疗,以“回家”的心态高高兴兴的生活。半年之后,平静离世。

  当然,像文章中强调的。那些坚持抢救到最后也非常值得佩服(前提是病人自己的意思)。有统计中国75%的医疗费用是发生在生命最后阶段。在我看来,只要看清楚事实,愿意花也没什么(实际情况恰是因为没看明白所以才发生这样的情况)。

  写法方面,把一个故事讲好不仅需要文字功底,还需要有一颗爱心。从行文上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揣摩和反复修改。对社会的的责任感觉和人文关怀则是好文章的基础所在。

  以上只是本书中一遍文章给我的启发。无疑,每篇文章都能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从中有所领悟。

  虽然专栏叫“冰点”但是从本书中,我能不断地体会到“温暖”——对社会的关注与爱。

  书非常值得一读。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十):一本“不该出版"的书

  以前我曾在一家出版机构认策划编辑,编辑部定期召开选题会,编辑自主申报认为有价值的选题。有一次我报的是一本英文书,那是一个英国老太太的回忆录,讲述伦敦轰炸时的亲历感受。那时她还是个小女孩,每天和爸爸妈妈以及弟弟快乐生活,外出上钢琴课,回家吃到妈妈烤的饼干,记忆里都是甜蜜的味道。可是战争开始之后,一切变了样。爸爸去参军,妈妈带着她和弟弟搬入防空洞,她眼见着平日里繁华的街道被各种防御工事侵占,眼见到伦敦地铁里到处藏着避难的穷人,她甚至目睹了轰炸之后的惨状,一只被烧坏的泰迪熊倒在主人小小的尸骸旁边。这些少女时期的记忆深深印在她的心上,战争胜利之后她居家迁离伦敦,但是记忆不可磨灭。在书的前言里,作者写:“我的孩子们没有亲历过战争,他们只能从电视、广播、书本上读到表面的战争。而我也一只没有勇气告诉他们战争是什么。可是后来我终于想通,如果我不把亲历过的历史讲述出来,那些发生过的事便注定被忘却,人们也就无从知晓战争的真相。”所以,她在享受了大半生的平静之后,动笔写了那本书。

  我将版权代理机构提供的英文稿件看了一遍,然后满怀期待地在选题会上把它报了上去。我想这真的是一本打动人心的书,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当然,职业习惯驱使,我也考虑到了它的商业价值,我相信内容感人的书自然有它的市场受众。可是我太天真了。老板非常肯定地说:“我弄不清楚它是文学书,还是历史书。作者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她的回忆录谁看?本书赚不到钱,还是别做了。”我据理力争,列举了一些口碑好的口述历史书籍,还列出了一本公司以前出过的书。不说这本书还好,说完之后老板冷笑说:“那本书就没挣到钱,所以,这本就算了吧。”

  最终,那本书也没能通过选题,这是我编辑生涯里一直过不去的一道坎。不久之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因为我坚信很多事情不能用单一的利润标尺来衡量,而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一的图书出版机构不会有太好的发展前景。

  话题扯的有点儿远,不过这是我在看《冰点•特稿》这本书的时候不断想起来的一件事。如果按照我那位上司的观点,《冰点•特稿》也是一本不应该被出版的书,它既不是文学书,又不是历史书;它不能指点人成功,也不能给人慰藉。它涵盖的28个故事都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从打工仔到学者,从小村落到城中村,这些人、这些地方与光鲜亮丽无缘。他们的故事甚至让人有点“不舒服”,不是挑战人的泪点就是痛点。第一篇《北京爱与病》直接就让我掉下眼泪,后面每一篇的阅读体验都像过山车,带着我的心起起落落安宁不下来。

  但是我想说,这本书跟每一个人都有关,每个普通人都需要看。因为正是这些普通人,在用他们最真实的行动,拼凑出社会的全貌。对普通人日常的记录和特写,才是最客观真实的历史。

  老农民霍新会写了300余万字的地方史志,有县志,有村志,还有一些专志。能够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一方历史,多少是有点儿成就感的。所以他说:“人活一辈子,不能忘本。我是有点文化的人,我要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

  但这仅仅是一个美好愿望,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他无权决定。要客观看到国民党抗日历史,要客观评价党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政策,这种问题始终没人敢定调子,所以不能写。“书写历史要客观公正。不把这些历史客观描述,避免失误,只写成绩,会让人觉得历史不真实。”霍新会说,“我内心很挣扎。”

  农村的计划生育、“三农问题”、环境问题、村干部的贪腐、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都不能载入史册。这些限制和霍新会脑中“留住历史”的愿望不断碰撞,而他也只能屈从于现状。即便他写了,领导也会删除。

  与这位霍新会写村史相对应的,是德国艺术家冈特•戴姆尼的“绊脚石项目”。戴姆尼用黄铜铸成10厘米见方的砖块,镶嵌在曾经有犹太人居住的地方,砖块上刻有那个犹太人的名字、生日、忌日。比起普通路面,这些黄铜砖块多出几页纸的高度,并不能真的“绊脚”,但是它们散落在德国775个地方,绊在德国人的心上,提醒他们不忘记历史上曾经做过的蠢事和丑事。

  因为有这样的一段历史,德国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自己国旗的颜色感到不自信”。在2006年之前,德国球迷不披国旗,不唱国歌,甚至很少使用德国国旗的红黄黑三色。“我们曾经狂热地追捧过这些,但谁都知道随后发生了什么,那就是纳粹德国。”

  在我们不断掩盖历史、粉饰历史的时候,德国人说:“我不认为自己有罪,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人也不这么认为。但我们不可能把那段历史忘掉,声称自己只是从零开始。我们只能牢牢地记住,一面罪恶再次发生。”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态度最能反应出“三观”,当利害观主导了一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时候,那肯定是这个民族再次犯错的时候。

  这只是《冰点•特稿》里面两个故事。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让人动容,从一个普通的人物入手,记录他们故事的真相,并挖掘每件事背后的社会意义,这是《冰点》的写作特点。在《北京爱与病》里,直面绝症的北漂青年曾绝望地说:“我没有枝繁叶茂的人脉关系,甚至始终不屑于建立那种体系;而这个时候,我明白那多有用。”但是她并没有向这种“关系第一位”的体制屈服。“所有人都需要关系来维持办事情的方便。即使让我重选一次,我也不想去建立那种‘关系’,我还是情愿像现在这样生活。”

  而与这个故事遥遥相对的《钱不该买什么》,恰恰在理论上支持了那些被关系网屏蔽在公正之外的弱势群体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中国医院里发现了每天都在上演奇怪的一幕:“夜晚时分,票贩子们子自由自在地聚集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大厅一楼。价值14元的人民币门诊号被加价几百块,相当于一个中国农民一整个月的收入。在站着保安的楼道里,吆喝着兜售专家号的男人不断喊‘唐大夫,谁要唐大夫的号?风湿科的唐大夫!’”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来买卖,这种买卖逻辑不仅应用于商品上,而且正逐渐掌控着我们的生活。是时候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想要这样的生活?如果有钱的优势只体现在他们能够购买游艇、塞车或者去好地方度假,财富不平等倒也还不会那么扎眼。但是,当金钱可以购买的东西——政治影响力、更好的医疗措施、安全的居家环境、更好的学校——越来越多时,这种财富分配不均就会显得异常突出。

  “想在中国看病?先富起来吧。”美国媒体评论这么写到。

  “当钱能买到一切的时候,有钱就变成最重要的大事。” 迈克尔•桑德尔说,“在我们的时代,金钱获得全面胜利。几乎一切都可以贴上价签随意出售,人们只是抱怨两句,发发牢骚。但是我们需要严肃的讨论,我们应该认真公开辩论,钱不应该买到哪些东西。在给事物定价之前,我们先要搞明白,它是不是一个可以被定价的东西。给不应该被金钱衡量的事物定价,这个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对这个事物的亵渎,是将这个本该被珍视的事物放在了不属于它的天平上。”

  这是一个讲究利益的时代,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钱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依旧应该认识到,钱终究只是工具,而不该成为操控人思维的主宰。利害权衡也许是一时之计,但是不能成为一切行为准则的标尺。《冰点•特稿》从“冰”入手,确实为社会破冰,以“不冰”的方式让读者热切思考,这是它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感谢《冰点》能出版这样的书,不以挣钱为第一要义,而是担当起出版的道义和良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