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枪炮、病菌与钢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5: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枪炮、病菌与钢铁》经典读后感10篇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本由贾雷德·戴蒙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9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一):一切的进化源自错误

  读完本书,能够获得对人类史,特别是史前史,长期规律性的认识作者阐述的农作物和牲畜的演化起源揭示出,强大物种的进化优势来自于某个进化错误,这让我想起了《西部世界》福特博士对人机未来世界进化的论断,一切进化源自错误。 此外,作者揭示出各大陆板块轴向的不同,导致人类社会单位发展程度的不同,对照史实,让我印象深刻和惊叹。 通过本书,我认识到,一个人类群落的发展根本上源自于粮食生产模式的革新,以及派生的军事技术流行病、组织管理方式物质积累。对照到个人的发展,其实质一样,自我闭塞舒适只会带来落后淘汰,死板执行计划也并不能带来生活样态的革新。我认为,应高度重视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在特定环境中,开创新的生存生活模式,而这种革新也许就起源于某个错误。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二):脑洞开了又开的《枪炮、病菌与钢铁》

  读完《枪炮、病菌与钢铁》,脑洞开了又开的感觉全书探索姿态试图“记录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原因”,找出人类社会命运的广泛模式。

  kindle用了两年磨损不少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三):环境影响社会的作用不容小觑

  全书围绕一个主要问题而展开,“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欧洲?”。直接原因是病菌,马匹,文化政治组织和技术(造船和武器制造),那么追问下去,为何欧洲人能在这些地方领先呢?人种论太过肤浅而无法解释,于是戴蒙德尝试从环境角度来解释。

  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欧亚大陆是东西轴线,美洲大陆是南北轴线,这一要素在这几个方面影响了各自社会的粮食生产技术发展:

  1,可驯化的动植物品种比例差异。以东西向为轴线的欧亚大陆,物种更为多元,可驯化的动植物相对南北向的美洲大陆更多。并且当人类进入美洲和澳洲时,狩猎捕食技术相对成熟,许多物种尚未适应人类的到来即告灭绝,驯化成为不可能;欧亚大陆的物种因为长期与人类相处,适应了人类生活,为驯化提供可能。

  2,当某一物种被人类所驯化后,东西向的欧亚大陆处于相同纬度的地区更多而没有生态障碍,技术的传播和迁移速度不太受影响;南北向的美洲大陆驯化某一物种后,向南或者向北可能因为气候的差异而无法传播,从而速度明显落后。

  3,欧亚大陆彼此相连,不像美洲或者澳洲有大海大山阻隔,技术传播也相对较快;并且在激烈竞争刺激技术的进步。

  因此,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相比,粮食生产技术更为先进,这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且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1,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潜在的发明者和更为激烈的竞争,从而开始滚雪球式的技术累积

  2,更多的人口群体容易产生相应的病菌,经过多次瘟疫侵袭后,残存下来的人类具有更强的免疫力。这是一种致命武器,杀死美洲人最多的不是钢铁大炮而是病菌;

  3,更多的人口通过各种政治组织方式凝结在一起,形成的群体力量更为强大有效,不再是一盘散沙

  在回答上一问题的同时,也尝试回答“为何同处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和中国没能一直保持优势,反而让之前一直落后的欧洲社会后来居上?”。

  1,新月沃地虽然因地理条件优越而在初期处于领先,但其生态环境太过脆弱,过多的人类活动使得原本郁郁葱葱森林变成荒凉沙漠当地人类社会不得不解体,关于这一点他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书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欧洲地区则气候温和,生态恢复相对容易;

  2,中国虽然环境更为多样化,同时也借助国家大一统的优势在唐宋时期取得辉煌,但中央政府一旦转变技术支持态度,大一统反而成为最大的绊脚石,成为技术封闭的孤岛;欧洲地区政权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的障碍影响了技术的传播和迁移,但也提供了保护的可能,意大利人的哥伦布没能取得威尼斯的支持,转而向西班牙王室寻求支持;

  通篇下来,戴蒙德强调的是环境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作用,但并非肤浅的“地理决定论”,而是提出这一历史大规律,毕竟历史有太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四):随想

  全书围绕一个主题,为什么是欧洲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相反。主要有四个原因,可征服动植物,技术在大陆内的传播影响因素,技术在大陆间传播影响因素,面积和人口总数的差异。 有几点感想 1.是什么推动人类发展到今天的呢?食物多到不需要每个人都劳动,从而有了可以思考的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并使社会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竞争也随之增加,竞争促进了技术的传播。作为一个最初的人类个体,可能没有想要推动人类整体发展进步,但都卷入了历史的车轮中。

  人也许是基因工具,基因通过人体进行筛选,不断完成自我进化。当然,基因也是人类的一部分。大多数个体生存的意义在于什么呢?历史只会记录重大的进程,我们平庸之辈存在与否都不会影响历史。但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却又是历史学家口中的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可以影响大陆发展进程的人口数量

  2.先进的地区都是善于接受采纳新技术,新思想的地区。对于我们而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了解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方向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

  3.日本历史和中国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更不存在日本人最初是中国逃难过去的移民说法。而更多的是和朝鲜直接接触,并且日本人的祖先有很大可能是朝鲜移民,那么网络上的那些言论是谁在提出并不断传播的呢?

  4.民族和国家的观念部落时期是不存在的,也不会存在为了自己所在的国家或民族而甘愿牺牲自己生命想法。那么我们现在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是统治阶层为了凝聚群众,是社会趋于稳定而从我们出生开始就给我们灌输,以至于我们对此深信不疑。那么 除了爱国主义,还有什么是人出生时不存在,而在社会中约定俗成,随着成为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的呢?比如封建时代的女性久处深闺不工作恐怕那时没几个人觉得这是违背人性的吧,那么现在的桎梏在哪里呢?遇到事情更需要从原因上进行自己的分析思考,不能人家说什么都信。

  5.文字的力量。文字最大的力量在于可以传播知识,我们现在需要好好运用这种力量,学习他人的经验技术。几乎是免费就可以得到那么多宝贵财富,需要珍惜

  6.意识文化形态是国家操控百姓有力武器,大多数人在说的 我们有必要怀疑 去思考。

  7.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的人,在生物学上并不比其他人高许多。我们大部分人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也不大,那么后天的环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周围的环境导致你适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能学习到什么。

  在有意识的前提下,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8.多读书,多思考,关注外界发展变化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五):几则关键笔记

  核心问题:现代世界的巨大的差异(财富、权力、文化、政治)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是别的存在方式?例如,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或非洲人征服欧亚,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跨学科研究:这些学科首先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涉及农作物及其原始野种的生物地理学;这些学科再加上涉及家畜及其原始野种的行为生态学;研穷人类病菌及有关动物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人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人类遗传学;语言学;对所有大陆和主要岛屿进行的考古研究;以及对技术、文字和政治组织的历史研究。

  精选笔记:

  1、我们需要弄清楚怎样去确定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及其出现的时间,以及某一特定作物或动物最早得到驯化的地点和时间。

  2、我们必须把粮食生产同狩猎采集看作是相互竞争的供选择的办法。在狩猎采集外再种植某些作物或饲养某些牲口混合经济,不但在和这两种“纯粹”经济竞争,而且也在和粮食生产比例或高或低的混合经济竞争。

  3、轴线走向影响了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可能还影响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

  4、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和霍乱,它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虽然奇怪的是引起我们人类的流行疾病的大多数病菌如今几乎只局限于在人类中流行。

  5、事实上,许多为人们熟悉的传染病的得到证实的最早出现年代,竟晚得令人惊奇:天花出现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从一具埃及木乃伊身上的痘痕推断出来),流行性腮腺炎出现在公元前400年,麻风出现在公元前200年,流行性脊髓灰质炎出现在公元1840年,艾滋病出现在1959年。

  6、文字在人类历史上分别产生过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因何种需要而产生的?在那些发明文字的民族中,为什么有些民族在这方面比另一些民族早得多?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六):以独特视角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

  “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全书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地理因素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下文简称:GGS)这本书讲的并不是枪炮、病菌还有钢铁,讲的就是副标题的内容:人类社会。

  GGS成功的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描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地理因素决定了动植物的分布和可驯化的种类,进而决定了不同人类族群的发展进程。这是GGS的主脉络

  GGS的第一部分以波利尼西亚群岛和印加帝国与西班牙人的冲突为例,综述了作者的观点;第二部分细致讲解了枪炮、病菌与钢铁发展的根源——可驯化植物的出现和传播塑造了不同的人类社会;第三部分从四个分支方向补充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五部分则从地域为界,分地域地讲述了不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根源。

  作为修订版,书后增加了《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主要讲述了日本人的来历,同时也让读者知道了如日本、朝鲜之间的历史悠久的“爱恨情仇”。

  总的来说,GGS确实是一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好书,全书(指抛开修订版增补的部分)共400多页,详细地阐述了人类社会为何会成为现在的模样有理有据。然而,在阅读过半以后,渐渐感觉其文字有些繁复啰嗦。在前文中已经细致描述过得问题,后文如需再谈,大可一两句话带过,完全没必要再用大段话来重复叙述。400多页的文字,完全可以大量缩减。这里难免给读者一种作者在凑字数的感觉。

  然而,瑕不掩瑜。就像比尔•盖茨说的,这是一本“令人着迷、充满魅力作品……为理解人类历史奠定了基础。”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七):一本并非感觉良好的书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有感

  贾雷德·戴蒙德教授于1996年完成了《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写作,次年该书正式出版,后来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以及“后记”等内容。全书洋洋洒洒计520多页,30多万字,曾先后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反响很大。该书的贡献优点显而易见的,作者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至13000年以前,运用了比较法和自然实验法,综合生理学、演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语言学、遗传学和传染病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研究的广度、研究的方法、论据的收集上有很大的创新、拓展和丰富。作者力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行科学的研究,回答耶利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当然,作者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并最终得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论点,用作者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作者在尾声和附录一中又反复陈述了这个论点。这个结论以雄辩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对人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作出了新的贡献。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首先,该书的论点从根本上说并不新鲜,意义也不必高估。作者的论点本质上还是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而早在18 世纪,法国启蒙学家孟德斯鸠就曾相对系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随后,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既有继承和发展的,也有质疑和反对的。比如俄国普列汉诺夫和美国的辛普尔属于前者,法国的伏尔泰和霍尔巴赫属于后者。黑格尔则认为虽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而且人类对地理环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总之,本书的主要结论从根本上说并不新鲜。作者自己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犹如怨妇般地心有不甘地说道:“当然,环境地理和生物地理影响社会发展,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观念,然而在今天,这种观点已得不到历史学家们的青睐,它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过分简单化的,或者被讽刺为环境决定论而遭到忽视,或者把企图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差异这整个问题看得太难而束之高阁。”另外,不可否认的一点,作者的结论对种族主义论调是有力的打击。但自二战以后,人们对种族主义深恶痛绝,反对种族主义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成为了一种常识,甚至上升到“政治正确”的高度!尽管戴蒙德向种族主义理论再次投掷了一枚锋利的标枪,但现实意义已然缩水。即使他不提出这个研究结论,人们一样的会坚决反对种族主义。这犹如向一只奄奄一息、倒地待毙的老虎再捅一刀,这一刀可能会加速老虎的死亡,但也难以让老虎丧命。从这个角度看,戴蒙德教授是一位补刀手,而且补上了比较厉害的一刀。

  其次,本书的研究和当代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缺乏联系,能否正确揭示和指导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值得怀疑。准确地说,戴蒙德在解释人类初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是卓有见地和力量的。但当代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以往的地理阻隔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拉近,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极大改变了信息流通的方式和速度,极大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模式。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除了常规的农业育种和耕作方式,基因工程和设施农业技术已经成熟并投入了生产。人们可以在更广泛的环境中更高效地获得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实现高产出,农业已经不完全是靠天吃饭了!遗憾的是,戴蒙德教授对此视若无睹。他的论述也许较好地解释了过去人类社会的命运,但对未来人类社会命运的启示呢?地理差异是客观的,何况现在的地理差异依然存在,那么在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地理差异依旧会像以前一样影响到不同民族的发展吗?如果真的一切像作者说的那样,难道荷兰就一直会富裕下去?赞比亚一直会贫穷下去?荷兰永远比赞比亚富有?又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较早出现粮食生产和可驯化动物优势的新月沃地,如今为何成为饱受战乱之苦的地域呢?在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的最初时期,地理环境的差异也许对人类的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造就了后来不同民(种)族或者国家、地域发展差异的种子。但当人类文明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体制和制度,才是决定各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作者在附录一的最后说:“简而言之,在我看来,GGS的主题不仅是古老世界的驱动力,且是现代世界可供研究的成熟领域。”这个观点的前半句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表述的也很清晰明白,充满自信,但后半句就显得含糊其辞,什么叫“可供研究的成熟领域”?作者对自己的理论如何去阐释当代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好像不那么自信了。

  再次,作者对中国似乎包含着某种偏见。比如,他把欧洲长期的分裂和中国长期的统一相对比,用来解释中国在公元1500年以后的技术落后。他认为“了解中国把政治和技术的卓越地位让给欧洲的关键所在,就是去了解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的问题”。他甚至还认为:“对于中国的这种表面上的统一……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指望有这种统一”,“统一的这些潜在的有害影响,在现代中国又死灰复燃,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那种狂热……”。作者认为,“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政府,在19世纪后期的德国和日本,对技术起了推动作用,而在公元1500年后的中国,则对技术起了抑制作用”。上述关于中国统一的认识以及把技术的兴起和落后简单归结为“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政府”的“推动”和“抑制”是片面和不恰当的。他认为:“介绍中国在东亚文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切不可言过其实”,同时认为中国的文字是“笨拙的”。这些看法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另外,在讨论日本人的起源时,只讲到了朝鲜人对日本人起源的影响,对大量的关于中国人对日本人起源影响的学术成果视而不见,只字未提。作者如此博学,对这些研究成果不可能不了解。他既没有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也没有否定这些研究成果,而是选择不置一词,显然是故意为之。这一点让人纳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另外,全书过于细琐,有的章节例证堆积过多,叙述啰嗦拖沓。假如只是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似乎不必要那么多细致琐碎的论述。也许作者真的学识渊博,也想尽情展现这种渊博,所以自信满满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但最终该书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只尖头尖脑却长满了赘肉的疣猪!本来它可以更精壮,并可以保证作者的论点在得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让人愉快地读下去。过于琐细的叙述、过多的例证,把这本书变得像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百科全书或者像一本词典。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读完了全书?” 不知道该不该庆幸,我时而认真时而烦躁地把全书读完了。更糟糕的是,书中有一些论据显得随意,不够严谨,甚至有噱头之嫌。比如书中讲到了一个人和母羊性交的故事,以说明人可能从动物界感染病菌,但这个故事仅仅是作者从他的朋友那儿听来的,而且也不能确定这个病人的确因此而感染了母羊的病菌。事实上,有许多确凿的科学例证可以说明人会感染动物的病原体,比如狂犬病、禽流感。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个道听途说、自己都觉得荒诞不经的病例?简直是脑洞大开!还有一个不大正常的现象,该书的中文版没有列参考文献!如果作者在原书当中就没有列,那是一种很不严谨的做法。如果是译者漏掉了,那另当别论。

  最后,关于个别文字及排版的错误,是鸡蛋里挑骨头,当然不能算到戴蒙德先生的头上。比如第459页“日本的考古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得不为应对这种说法而进行各种诠释”,其中的一个“考古学家”据推测应该是“历史学家”。再比如,第260、321页的顶端有一道莫名其妙的横杠。希望再版时能得到修正,或者在中国不必有再版。

  这是一本书,却并非是一本让我感觉良好的书。读完之后,比较失望,也难怪豆瓣书评中有其他的读者调侃:“事实证明,不要强行装逼看这种书!”、“感觉阅读此书会成为灾难,果然是灾难!” 也有人把问题推给翻译,建议“花钱雇个好翻译”。还有人直接下结论“狗屁文章就有狗屁翻译”,这在逻辑上显然说不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冤枉译者!从根本上说,这不是翻译的问题!

  顺便说一句,如果大家想知道我读过的那本书现在在哪儿?我可以告诉您,我把它送给了兼职捡废品的门卫大爷。大爷高兴坏了,连连夸奖:“这本书好!这本书好!拿在手里就有分量,可以多卖几毛”。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八):干嘛总看书

  一本多少页的书对你来说算“砖头”?

  市面上畅销的单册小说一般是200到300,有实力又有勇气卖500+页数小说的作者属于有读者基础或过硬水准的。

  假如500页左右的一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类的呢?

  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略微头疼:副标题为“人类社会的命运”的这样一本书,可能会破坏我秋冬季节才读大部头的预想,并且直接导致本周最漫长的一次阅读体验……

  “新几内亚的从未驯化过西谷椰子和山露兜树的土著,却知道怎样来增加这些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的产量,他们使用的办法是清除掉与这些植物争夺地盘的树木,使生长西谷椰子的沼泽地里的沟渠中的水保持清澈,以及砍掉成熟的西谷椰子树以促进新苗的生长。

  还没有达到种植薯蓣和种子植物阶段的澳大利亚土著,却能预先考虑到有关耕作的一些原理。他们用畲田的方法来处理地面上的蔓枝杂草,以促进烧荒后长出来的可供食用的种子植物的生长。

  在采集野生薯蓣时,他们把可食用块根的大部分切下来,但把茎连同块根的上端重新埋入土中,这样块根就又可以重新生长了。他们挖掘块根疏松了土壤,并使土壤通气,从而有利于块根的重新生长。

  如果他们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他们只需把茎连同剩下的块根一起带回家,重新栽在自己的营地里就行了。”

  前几天“不幸”又读到一些充满戾气的文章,不太能理解那种“绞死异类”的呼号。朋友也说,信息太多,你还没抵抗,就被淹没。

  于是我进入了这样一本书,在很多章节里又回到了高中生物与地理课堂,字里行间,蓝色星球的历史变化与运动轨迹徐徐展开,在波澜壮阔的生物圈风云里,对于人类倾轧的失望感消退下去……

  “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如果你认为你以前读到过和这差不多的字句,那你就说对了。只要稍稍改动一下,那就成了托尔斯泰伟大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托尔斯泰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两性的吸引、对金钱的共识、对孩子的管教、宗教信仰、三亲六眷、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在所以这些基本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所有其他必要的幸福因素一样不少。

  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了解婚姻以外的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对于成功,我们往往是寻求容易的、单一因素的解释。然而,对于大多数重大的事情来说,成功实际上需要避免许多个别的可能的失败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说明了动物驯化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许多看似合适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如斑马和西貒,从来没有被驯化过,而成功驯化的动物几乎清一色地出产在欧亚大陆。”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九):评论枪炮、病菌与钢铁

  我们今天所能够使用的一切,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而取得的。即使不说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即使往前推到工业革命前,很多人感叹的所谓田园诗歌的日子,那时的所谓低科技,也是饱含了无数的先人的劳动。

  按照本书的描述,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以上话语,不是平淡的一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在里面。比如在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大举入侵美洲,把印第安人灭的几乎亡国,在历史书里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这一事件,已经需要很多解释了。比如说,当时西班牙人的作战装备是枪炮、骑兵,而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最致命的还有病毒,西班牙人及其他欧洲人带来的病毒可以让他们数万人的部落在数周内死亡超过90%。而这一切的发生绝非偶然。

  最早,人类(主要是新月地带)在无意识地情况下进行了植物的选种,慢慢改良了麦、稻等植物,并慢慢开始种植,让人们可以产生足够的粮食,而不需要再整天狩猎。狩猎的最大问题在于食品的不稳定,从而限制了部落的人数。当种植的粮食有富余,首先开始的是动物驯化,然后开始出现了职业分化,可以产生政体、工匠。

  动物的驯化主要是大型哺乳动物,在欧亚大陆出现了牛、马、羊等,提高了种植技术,提供肉食以及毛皮,进一步拓宽了人的居住地。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动物长期与人类共存,带来了大量的病毒,在经过了人口密集的地区的被动筛选之后,欧亚人对于大量病毒有了抗体,同时也是病毒的携带者。

  工匠的出现,慢慢使得金属能够在生活中使用,最开始是铜,然后是铁。而政体的出现,尤其是欧洲政体的零散性(基本上没有统一过),对于技术的竞争发展是有利的(相较而言统一帝国不鼓励技术发展)。

  而美洲那里,由于缺乏以上的各个条件(美洲唯一的大型哺乳动物是羊驼,已经驯化),所以在1500年时,还是非常原始,而欧洲人已经带着病毒、枪炮、钢铁和先进的政体打过来了,一边倒的屠杀。

  以上,即使我们是1500年的印第安人,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能在那个时候存活,是经过了无数先人的结果,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那些称赞伟大的大自然,觉得人类的能力局限的说法,我是看不起的。例如去美术馆看图画不如去看大自然的万千景色的这种说法,我感觉他站在一副画前,只能够觉得画面带来的内容,比如画的树绿不绿,画的天蓝不蓝,画的人像不像之类,但是如果他站在画(比如克里希那穆提站在他同时代的画家的作品)前,能够看到这幅画之所以能够画出来,是从石壁上的那种原始画,经过了数百数千乃至数万的画家不停地创作、改良、反复、批判、传承,才能够画出那个时代的画,而为了这数百数千数万的画家能够画画,背后还有数万、数十万、数千万的人提供了食品、建筑、工具,而这些食品、建筑、工具背后的传承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而那个时候仅仅是一群走出非洲的猿人,唯一的长处是能够站立走路,他还会这么说吗?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十):地理决定文明

  光看书名的话大家可能并不清楚这本书是关于什么内容,实际上书名和内容也没有多少关联。

  很多人应该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但为什么从近代开始被欧洲文明所超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有给出他自己的一家之言,中国统一的政治制度或许是一大重要原因,皇帝可以支持郑和七下西洋,也可以一声令下闭关锁国,统一的政治制度有着许多优点,但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反观欧洲一直是许多个分裂国家的状态,哥伦布、麦哲伦都是先被葡萄牙皇室拒绝后,转而投向西班牙皇室从而得到了远洋航行的资助,从而开创了大航海时代,促进了世界贸易的繁荣,带动了资本主义和技术革命的产生。不过这个占全书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全书从主要更广泛的空间和更久远的时间角度,说明了一个观点:不同社会文明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地理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各大陆的地理特点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轨迹。

  书中从好几个方面来对这个观点进行详细论证,我只列举两个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方面:

  第一个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欧亚大陆可驯化的物种最为丰富。可驯化的植物具体指的是粮食作物,粮食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得人类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可以形成众多的人口,并且能积累剩余粮食用以养活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门人才,从而进一步发展出技术和政治上的优势。可驯化的动物具体指的是大型哺乳动物,比如牛、羊、马,从这些家畜身上发展出许多感染人类的流行病病菌,而这些病菌在欧洲殖民新大陆时发挥了重大影响,绝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死于这些殖民者所带去的流行病。

  第二个就是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地理因素,不同大陆的差异很大。在欧亚大陆速度最快,这是由于它的东西向的形状,导致作物和牲畜在同一纬度的气候下可以很容易传播,同时欧亚大陆也没有太大的地理障碍,战争、贸易等活动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技术可以迅速交流。而传播的速度在非洲就比较缓慢了,而在美洲就尤其缓慢,这是由于这两个大陆的南北向的主轴线和地理与生态障碍所造成的。

  本书的部分章节是作者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整本书的行文风格感觉比较枯燥,因此推荐给那些十分感兴趣想详细了解的人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