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宛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宛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2 05: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宛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宛如走路的速度》是一本由是枝裕和著作,無限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50,页数:2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宛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一):生活纪录

  看的第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如父如子》(台译:我的意外爸爸),几个月前看的,才知道这位导演很喜欢这部片的风格描述故事手法厉害,很平静。然后豆瓣上看到他的第一本随笔,就是这本书,大陆还没有出,便叫同事从香港带了过来。

  我个人对导演最感兴趣地方便是他在电影中对生活刻画细腻,电影拍出纪录片味道平淡安静不平闷,他以前拍过纪录片的缘故吧。书中就有说到他在拍电影所持的态度。书的腰封背面有这么一段话:

  这本随笔就像我的日常生活一样缓慢地、以同样的步调陪我一路走来。

  犹如驻足挖掘脚下更混沌、更柔和事物,如果我的电影作品是安静沉淀于水底的东西,那么这本随笔就是沉静之前,缓慢漂浮于水中的泥沙结合

  目前还很细小、尚未成形的泥沙,一定会在几年之后,成为下一部,再下一部电影的芽与根。没错,我如此确信。——是枝裕和

  导演的电影来源于生活,《幻之光》、《奇迹》、《下一站,天国》都是出于生活中所遇所感所作。导演另外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是他在戏中并不操持单一视觉去论断某个角色、某件事情,他所做的只是把所有的东西呈现给观众,观众自有自己价值判断观与情感投射,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由个体,我们无益于把个人的视角强加到别人身上,never judge people,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佩服是枝裕和做得这么好。只有一个非常观察生活和了解生活的人才能把胸怀放得那么开,不带任何一点的批判来描述这个世界

  书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对细节把握是从何而来的,还有许多对日常事情的观点,如福岛地震、核危机战争演员、死亡......可以说是一部很真诚的自白,提醒用心感受生活,关心生活。

  《宛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二):我是读书人

  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看东野圭吾的一本传记,令人觉得好玩的是,不爱读书的他最后成为了作家,而从小对书籍着迷的是枝裕和却选择了用影像方法表达自我世界。

  其实没有看过《海街日记》,所以他上一部打动我的电影还停留在《如父如子》,那种缓慢且细微镜头语言强烈地将我带入到自我的探索反思中。父子之爱,父子之恨,都在一部2小时的电影中反复徘徊,好像一夜回到从前,再以梦幻的速度长大。童年期的孤独无奈青少年叛逆冲动,再一次在我的内心上演。然而,原谅毕竟不是一片阿斯匹林,那种对于父亲的“仇恨”也难得一下消散。

  这本书基本上是在地铁里看完的,工作后的我看书基本就靠着地铁里的时间。从家出发到公司的地铁,似乎快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后最清净学堂。最后记得的是一句诗,我看到豆瓣有很多人转了那一句,但是与我印象中的不一样,自以为我记住的那个版本更好:

  过一日/少一日/与你的时光/夏至将至

  这个夏天看过的书,在秋分时刻记录下来,也真的是一个懒汉的日常写照

  《宛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三):宛如走路的速度

  这本书自从知道就想看看,可是一直只有台版。

  去年十二月初在无锡出差,有半天空闲,和同事约了去苏州,因为苏州诚品刚开,想去转转,并不是为这本书专程去的。

  在苏州先看的苏博的仇英特展,再坐地铁到工业园区的诚品已经是下午5点钟,薄暮十分。从地铁口出来,抬眼望去看到诚品巨大的门口。

  诚品很有腔调,特别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大台阶,诚品这些年的年度之选以及书人书语,很有归属感。因为天色已晚,主要在图书区乱转,看到许多的现代作家主打书,各种版本夹杂放在一起。拿了这本放下那本,也没有一定之规,台版书和内地版放在一起,价格明显超贵了。乃至看到这本宛如走路的速度,只是拿在手里,105元哪。在诚品总归要带走一本,做纪念也要拿的。但是我还是问诚品小哥,请问魔戒或者霍比特人的英文版在哪里?如果那个如果那个我还是更倾向于买束书。小哥查过电脑才带我去到另一区,奇幻类。还是常见的版本耶。

  所以在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催促下赶紧拿着这本《宛如走路的速度》结账离开

  宛如走路的速度,竖版繁体,当然在我早年看金庸的过程中,早已客服障碍,只是某些字会读错。拿回来把诚品的包装拆了专门给它包上。

  书并不厚,只有200多页,还有好些插图,带点抽象温暖明亮的插图。那时候刚看了半部海街日记,这边书一篇一篇的读。好东西不能一次消耗完哈。

  quot;这本散文集就像当时我的日常生活一样,缓慢地以同样步调陪我一路走来。 犹如驻足挖掘脚下更混沌、更柔和的事物,如果我的电影作品是安静沉淀于水底的东西,那么,这本散文集就是沉静之前,缓慢漂浮于水中的泥沙之结合。 目前还很细小,尚未形成的泥沙,一定会在几年之后,成为下一步、再下一步电影的芽与根。 没错,我如此确信。"

  这是作者自己的话,读他的书就像自己日常一些领悟被他说了出来,又比自己的见解高了一些。就是这么普普通通,也没什么花哨的话,他怎么拍电影,他和演员的交往。他认为作为媒体责任,他读书他观察。很妥帖。因为没看过他的电影,海街日记一直没继续,那几天到年底,事多,只能插空读几页书,坐下来看电影的时间却少了。好像这样日常的话也不容易落于纸上呢。

  “世间需要没用的东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须有其意义,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什么叫做普遍性?思考世界所需而制作得东西,并不等同通用的世界。如果能够像这样注意内心的体验感情深入挖掘而达到某种普遍性,那就是最好的。”

  “但具有从容倾听对手台词能力,才是演员最重要条件 确信得到现有倾听、理解的能力,才具有对话的能力”

  “欠缺并非只是弱点,还包含着可能性,能够这样想的话,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会因为不完美而变得丰富起来”

  他认为媒体的责任必须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独立的思考问题,不能为哪方代言。这是他做纪录片的感悟吧。

  感觉他们做事必须想清楚了才做,不是应付敷衍的,是为自己而作的,这感觉太美好了。

  后来海街日记还是看完了,很美好很让人沉溺的电影。

  《宛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四):是枝裕和的电影散策

  法国电影代理商看了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步履不停》后大失所望,觉得“电影太家庭化了”、“地方色彩太浓了”。不过,有观众看了电影后都对他说:“你怎么会知道我母亲的事?”

  影片寄托着导演对母亲哀思,充满温暖的回忆,再加上演员树木希林的精湛演绎,片中的母亲形象生动传神,令人过目难忘,例如开场有场戏,母亲迎接久未回家的儿子儿媳,儿媳忘穿拖鞋,母亲突然拿起拖鞋弯着腰追上前去,摄影师对导演说:“太棒了……那个弯腰的姿势。”又如扫墓回来的路上,年迈的母亲牵着儿子的衣服后襟蹒跚爬台阶,令人泫然欲泣。许多观众之所以被打动,是电影唤起了他们记忆中母亲的姿势和背影吧。

  是枝裕和在随笔集《宛如走路的速度》(内地为《有如走路的速度》)中就自己、创作和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文章皆短小,但披肝沥胆,情见乎辞,可谓篇篇珠玑,玲珑剔透。“影像的周边”一辑真诚披露自己的创作理念,“日常风景”和“似远而近”两辑是吉光片羽的温馨家族回忆和对人生感慨,“谈演员”一辑讲述和自己合作的演员们的精彩故事,“在媒体之间”一辑则是他对媒体和俗见的批判,“三月十一日,其后”一辑则讲述日本三一一地震对自己人生和创作的潜在影响。读了这些文字,我们不但了解了他的人生,同时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电影。

  是枝裕和说 “宛如走路的速度”这个标题他用过三次:他拍的一部纪录片的片名、他的专栏名,最后是书名。很显然,“宛如走路的速度”这几个字对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理解他的人生、创作和思想关键词。细昧全书,对“宛如走路”我有以下粗浅的理解:

  “宛如走路”,是不疾不徐漫步寻常巷弄、关注日常琐事姿态。漫步这个因素,在是枝裕和的每一部电影中,其实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呈现:《步履不停》中父亲每天雷打不动的散步,以及全家扫墓时在山路上的行行重行行,《如父如子》结尾父子在一高一低两条山路上行走的和解旅程,《海街日记》中有四姐妹结伴行走于海边的场景。在主角们的款款步伐中,电影的节奏悠悠然浮现了。

  是枝裕和一度对社会性事件非常关注,如《无人知晓》对准了儿童弃养事件,《距离》表现的是奥姆真理教事件的余震,《花之武者》对九一一事件后的“复仇”问题进行了反思,但他说现在更喜欢的是对类似这些日常生活细节的表现:母亲都怎么帮洗完澡的孩子头发?并肩睡在同一张床上的三人怎么排序?以怎样的方式牵手?真正的儿子出现在父亲眼前时父亲在意什么?这正是他的作品《如父如子》等近作所汲汲关注的家庭日常光景。电影有个“抱错婴儿”的耸动主题,但动人的却是导演对家庭生活细节的呈现。像晚年的小津一样,是枝裕和认为人性无需再通过社会性大事件来反映,它就埋藏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宛如走路”,是对走路者——人的关注,用是枝的话来说就是:要更关注人而不是剧情,人比剧情重要。《无人知晓》讲述被母亲抛弃的四个幼儿的人生,《如父如子》说的是“抱错婴儿”给两个家庭带来的震撼,《海街日记》中有大女儿和母亲为是否卖掉老屋争执吵闹的场景——这几部影片,都有着可以煽情情节元素,换别的导演,或许会在这些地方大作文章,但是枝却以极其节制的影像,极力避免了以廉价的洒狗血来取悦观众的做法。对人的关注还有一层意思是将人放在世界中,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这样才能拍出“天地有情”的境界

  “宛如走路”,还意味轻松的上阵,意味着风景无须连贯的诗意,以及余味和留白。像有人指责小津拍片有洁癖一样,也经常有人指责是枝的作品越来越轻,越来越平淡,越来越干净。如果洁癖指的是不再关注社会事件、技巧的减省、画面太干净等,那么读书人唐诺对康拉德作品的解释,其实同样可以适用于解读是枝的作品:画面与画面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是画面并陈,因而它就有了各种可能、各种关系和各种解读,最终它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更接近于诗的。

  是枝的影像和小津的影像一样,当然是诗的,而且是东方意境的诗,每一个画面都注重留白和余味,如小津所说,电影是以余味决胜负。对是枝来说,余味和留白还包括电影不提供供人解读的“讯息”,如诗人谷川俊太郎所说:“诗并非讯息,讯息不过是有意识而获致的结果,而诗是无意识的产物。”所以,是枝抗拒对他的电影所作的符号标签式解读,尤其不希望他的电影成为提振精神士气的东西,他也反对迈克摩尔的《华氏911》那样结论先行的电影,同时也拒绝在自己的电影中轻易裁断和评判人的好坏对错。对于为何他在《无人知晓》不对抛弃了四个儿女的母亲进行谴责和批判,他的回答掷地有声:“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神或法官,在电影里安排坏人的话,或许剧情(世界)会更明朗,但我不想这样做。我想让观众从这部电影发现自己的问题,回去后能够不时反复思索。”

  回到本文开头,面对法国电影代理商对他的电影“地方色彩浓厚”的指责,是枝思考起了何谓具有普遍(世)性的电影,他这样回答:“思考世界所需而制作的东西,并不等同于通用于世界,如果能够注意自己内在的体验和感情,深入挖掘而达到某种普遍(世)性,就是最好的。”

  《宛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五):保持自我的速度

  是枝裕和的新作《宛如走路的速度》,只花了短短几个小时就读完了。读完的那一刻,想起了《步履不停》中咚咚咚撞击内心的画面:主角和家人慢慢走着,不疾不徐,走得波澜不惊,走得地久天长,走到最后心都出其不意地平静了下来。

  其实,这本书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是枝裕和的文字,就和他的电影一样,只展示,不评判。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神或法官。”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他在看人与物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但这种距离又带来相应的清晰感,能让他不被看似强大声音所影响,从而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个人世界。他的电影如此,他的文字也是如此。

  和有些文艺性过强的导演不同,是枝裕和的这种价值观自然的。与他的文字一样,他的思考所指向的并不是用煽动的语言赢得支持,他反而更喜欢去思考在除去百分之八十的言语之外,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意义。

  如此一来,我不禁想起而今话语权被分割的状况,除去往往已经不能算是“主流言语”的主流媒体之外,另一种用感官和刺激去挑拨大众思考方式的人群,何尝不是以另一种看似“自由”的方式绑架了“自由”。是枝裕和在面对日本的种种现象时,不仅对主流的价值观有话直说,却也指出了要避免对这类新式话语权的盲从。这在《“愤怒更胜格调”的气势》中已经写得淋漓尽致。

  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原来我所崇尚的,是能够保持着独立的思考,却又能尊重相对立的思考方式的人。他们所探寻的,是更深核的内里,而非简单地制造言语战场或思维垃圾。

  说到底,不由回归到中国人很爱的两个字:慎言。

  珍惜言语的力量,让它像走路一样,通过一步步的累积,在某个时刻终于能带着你抵达远方,这才是思想通过个人展现的终极意义吧。

  又:一直以来以为是枝裕和是个女性导演,但今日读完才方知他也曾是个帅哥导演。无由来觉得一喜,原来我曾经爱他的电影,是真的喜欢,甚至喜欢到连他这个人是什么样子都不在乎。这,不就是面对电影所应该有的基本态度吗?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kiv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