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读后感精选10篇
《失乐园》是一本由[日]渡边淳一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因为被绑上世俗的道德而变得压抑和沉重,渡边淳一抛弃了世俗的道德,为我们创造纯洁的爱情,我们决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不然久木和凛子这种婚外恋的爱情就只会遭人唾弃,而不是感触到爱之深。其实,日本的情爱小说由来已久,在《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小说里面,就已经深入地描写了这种不伦之爱,仿佛这种禁忌的爱情更能够显出于世俗斗争的力量,以及凸显灵与肉的极端矛盾,进而显出爱情的纯洁以及高贵。为爱而死,女主人公凛子在三十几岁的时候遇见了五十几岁的久木,两个人背叛了各自的婚姻,坠入了爱河里面,他们沉迷于激情荡漾的性爱里面无法自拔,地狱的火燃烧着他们。
他们的爱情顶着世俗鄙视的压力,后来凛子的丈夫发现了他们的恋情,进行了报复和坚决不离婚的决定,而凛子的母亲和家人也都与她宣布解除关系;而久木的妻子则与其离婚,但其实久木在那段时间内都迟疑着,把签署离婚协议拖延了一周之久。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久木和凛子心中喜欢这种不伦的爱情,因为秘密的约会和偷情令他们更加兴奋,内心道德的审判也使他们感到更多的罪恶,这些罪恶交织在一起更能燃起他们的激情,情欲之火点燃了他们也带领着他们走向自我毁灭。
落日时分,他们相遇彼此,迟来的恋情重燃他们生活的激情,但是他们去观看冬天的瀑布之后,自我毁灭的种子就开始在他们的心中发芽,尤其是听闻了吉蔵和阿部定之间的爱情后,他们便定下了死亡之约。樱花是美好的,但是樱花七日便开始凋零,他们互相拥抱着听着樱花落地的声音,他们的心间明白他们的爱情也当如是,但怎样才能留住最美丽的时刻呢。那便是在高潮时分,走向毁灭,昙花一现,他们是勇敢的,相爱到死,多么热烈,同时他们互相占有彼此,尽显了爱情的霸道占有欲,但我不认为他们是对人性失望而自杀,相反,我认为他们是为高贵纯洁的爱情而死亡,像凛子说的,“有这么多丰富多采的美好回忆已经足够了,再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他们是没有遗憾的,那么“他们在快乐的巅峰饮毒自尽时,紧紧相拥,微笑着迎接死亡”,这便是相爱的凭证,他们永远地合二为一。彼岸才是他们的乐园,这应该是种回归的方式。
y江焕明
近两年被日本的作家的无限魅力强烈吸引,先是东野圭吾的变幻莫测,后来间接接触到了渡边淳一的用情至深,本来只是抱着看个乐的心态买回来读,却被里面的男女主人公深深的吸引,在当今满世界趋附从众的社会环境下,久木和凛子所追求的反而更加的真实,不参杂一点点世俗,也许他俩有些任性,但是人活着不就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吗,放眼当今社会,大家都在为别人而活,有为了亲人而活,有为了金钱而活,也有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而活,我们的男女主角确实比较任性,因为毕竟他们的行为会让他们的家人朋友败倒在世俗的眼光下,但他们也只是为了追求内心最渴望的东西而活,而死……
渡边淳一很厉害,他并没有像一些情色小说一样过多的描写两性相交的具体细节,而是更多的去描写两性之美和两人在之前之后的心里变化过程,更加的入人心肺。而两人为爱殉情的结局更是把整部作品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说整本书大部分都在讲述两性情爱伦理,而最终这个凄美的结局,使男女主角超越伦理,打败世俗,同时更加的发人深省……
也许梁祝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所推崇的经典爱情,但他们只是停留在爱情的最初期,多少有点青少年叛逆期的味道,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长久爱情的滋味。但是在如今社会高度开放的今天,我觉得久木和凛子虽有悖伦理,但他们经历过年少初期的爱情,也经历过结婚的平淡滋味,最终才追求到爱情真正的极致。
:书里描写了很多的性爱技巧,都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大伙儿不妨学习一下,或许就能把你和你的爱人带入另一个新的篇章哦~~
《失乐园》读后感(三):谓之为乐园,不如说称其为逃避
曾经年少的时候也翻过《失乐园》,翻了几页觉得色情低级无趣,就不了了之了。
这几日又看到了这本书,又随手拿起看了起来,两天半,看完了它。
合上书,一直在想久木和渡边淳一。
久木53,事业处于低迷期,孩子已经成家,妻子有自己的事业,挺优秀。
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的联系不再那么亲密,女儿出嫁,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被需要。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作为雄性的那种自豪感锐减,内心失落又无可诉说,而且这个时期他有钱又有闲,所以有机会寻找发泄的出口,寻找懂他的人
他也找到了,这个人就是凛子。
文中有很多情爱的描写,很多人称其为性爱文,我倒是觉得这是久木内心的映射。
这些都让他感到快乐、满足。
久木是个懦弱的男人,有了婚外情之后,他依旧享受着家里妻子的照顾,并不曾想过离婚。
直到妻子无法忍受提出离婚,他还在拖着,不肯离婚。
这么长时间他从未曾和妻子开诚布公的聊一聊,整个出轨过程妻子始终都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想到这个就觉得这样的男人很可怕。
转而去其他地方寻找出口的男人是为我所不喜的。
《失乐园》读后感(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乐园
本书主题: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主角久木是典型的日本上班组,女主角凛子是古板的书法家,双方都有普通美满的家庭,而俩人相见后却产生了爱情的火花,从相互喜欢“上”,到相互“喜欢上”,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淫男乱女,男性朋友对久木万般羡慕却不敢踏出一步,也表现了日本男人那种欲望与秩序并存的矛盾体。俩人体验过互相带给对方的极致性体验后,发誓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工作不要了,因为无法与社会接轨;母亲不要了,因为她不懂自己;老婆女儿不要了,她们是自己幸福的绊脚石。他们要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人与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诺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由宣言》)但“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最终他们为了自由支付了生命。
绝对有人对本书就是本黄色小说,那说明根本没有读透本书。肤浅的理解这种人犯了一种错误,那就是:没有明确面对自己。自己是正人君子么?无欲无求了么?纵观历史,只有释迦摩尼才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有欲望就有罪恶,记住了。偷情并不是可耻的事,而是一种夫妻矛盾,如果两人在出轨前,相互了解,增进感情,也能让爱情保鲜下去,所以这是两个人的问题,而不是男方或女方单方面的错。毕竟: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
如果认为,写出了对日本社会的真实反映,这是本书的第二层理解。什么情况下有外遇?当然是先进社会下才有,原始社会直接妻妾成群了,根本没外遇一说。而现今社会的人智商发达,精明能干,相对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没有原始社会那么的完美了,人与人互相交流不畅,相互猜疑,相互伤害。而两位主角,在一起时舍弃了那么多复杂的思想,放开做爱,追求自己的高潮,但是在日本,毕竟这种事情是“不好的”所有人都觉得外遇可耻,但他们心里都默默地想“来一发”呢,压抑情绪,压抑自己,把自己融入社会就等于把自己做成“社会大众脸”,毕竟:枪打出头鸟。
自由,是人的追求。财产自由、人身自由、心灵自由。三大自由是全人类渴望的,但完全的自由存在么?不,这不存在,人只有“相对的自由”,而没有绝对的自由。如果真有绝对的自由,那只有神才能做得到,因为你不能脱离空气,脱离地球,脱离时间。但人类为了更接近于神,才会去拼搏。本书的第三层理解就是——自由。两个尝试过那种至高无上的快感后,就认为这种快感是自己所追求的,辞掉工作,换回了人身自由,无视别人的目光,换回了心灵自由,财产自由更是无所谓,因为他们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钱。他们追求只有一个——乌托邦,这地方是哪里呢?估计只有身处“伊甸园”里才会有这种体验,但人类的祖先偷食禁果,已经无法再到那个“失乐园”中,他们只能疯狂的啪啪啪,去体会那仅有的快感,那种欲仙欲死的境界,最终他们也失败了,败给了时间,时间会磨灭他们的爱情,把激情的爱情打磨成平滑的亲情,他们怕了,因为人类永远也成为不了神,达不到“绝对自由”,既然舍弃了所有都达不到,那么干脆舍弃掉自己最后的肉身,让灵魂永远结合在一起……
看完这本书我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男人永远是颜控,女人永远看感觉。
《失乐园》读后感(五):很好看的小黃書呀。是不是婚姻最終都會磨滅愛情?
1⃣️一口氣看了最後幾章,終算看完了.
2⃣️《失樂園》,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小黃書,美曰:日本當代文學的「好色美意識」.本書講述了一個有婦之夫和一個有夫之婦因無愛的婚姻而互相吸引,逐漸沈溺於激情蕩漾、放浪形骸的性愛而無法自拔,最終選擇情死的故事.
3⃣️文中盡是描述二人在各種不同地方幽會,以及一起做的羞羞的事情的細節。間夾著雙方家庭、親人以及工作的變故。最後詳細敘述了情死的過程。
4⃣️「這是一部描寫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終極之愛的最高傑作.」--(作者)渡邊淳一
5⃣️《失樂園》對我而言該是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書中追求的愛情是美好的,卻又是極端的。
6⃣️或許配合著余華的《活著》一起看更好。用《失樂園》去感悟《活著》的苦難;用《活著》去反思《失樂園》的幸福。
《失乐园》读后感(六):你更渴望爱情至上的社会还是责任至上的社会? ——读《失乐园》
失乐园,这个词最早源自于《圣经》,指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后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失乐园”一词在渡边淳一的书《失乐园》大热之后成了“婚外情”的代名词。
《失乐园》主要讲述了一对追求极致爱情的已婚中年男女双双殉情的故事。女主人公松原凛子是一位书法老师,丈夫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两人在婚内多年维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是一个可以称之为无性的家庭。久木祥一郎是一名出版社编辑,与妻子最初是因为爱情而走到一起,不过,多年后,久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却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爱情,维系着二人的只剩下亲情。
在一次聚会中,久木与凛子邂逅,二人经过频繁的交往,最终一起走进旅馆,陷入爱情,共筑爱巢,抛弃家庭,但却因外界的种种压力,两人意识到人世间没有永恒的爱情,为了保持住最极致的的爱情,使对方永远属于自己,两人最终以服毒殉情的方式将爱情定格。
渡边淳一通过久木和凛子的不伦爱情强调爱情在填充人内心的焦虑、精神的空虚的分量,这个重量足以摇动人内心的社会的道德体系,甚至不惜用生命的终结将去阻止这份爱情的凋零。
久木抛弃妻女,放弃事业选择了凛子,同样的凛子也不顾父母的阻拦,背叛丈夫选择了久木,他们崇尚这份能让人有欲火焚身之刺激的爱情,深埋在心的道德亦阻止不了他们对这个禁果的渴望,他们沉溺在这段飘飘欲仙的关系中乐不思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道德和本性之间,他们选择了本性,爱情至上,责任次之。
回溯古代,出轨实为大忌,尤其是针对女子,更是设置了花式极刑:枷号示众、贯耳刑罚、浸猪笼、骑木马、点天灯等等,他们通过各种酷刑灭人欲以护道德。
现如今社会逐渐向文明方向发展,这些酷刑也因其不人性而被唾弃,当文明,开放、包容等成为社会价值观,人们也不再谈性色变,性爱话题也不再局限于房中,而是可以置之于大众。对性的开放和爱情的包容确实是好事,但当其与道德背道而驰时,我们不得不自问一句应当如何抉择。
其实当下各种出轨行为不绝于耳,或许我们对于这类行为早已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甚至早已麻木。或许,慢慢地在这个时代,这类事情将不再是一个对或错的问题,而是一个看个人三观选择的问题,不需要外界的无关人员参与评判,不需要道德作为标准,当事人选择何去何从,结局随之。甚至某些时候,这种大胆奔爱的行为会毫无意外地受到大部分人的簇拥、赞赏和欢呼。道德无法绑架他人,所谓法律能保障的也只不过是经济上的权益,被背板的伤口有多深,有多疼,冷暖自知。
率性而为,及时行乐,敢爱敢恨逐渐成为一个主旋律,出轨也会借人之本性之说而合理化和正常化:如同曾几何时的一句经典的话“我犯了一个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然而,虽然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把这种行为合理化,但是它依然以对错划分。而当下关于出轨被被热议的话题是“你更能接受另一半肉体上的出轨还是精神上的出轨”,似乎出轨已经不是一个对或错的问题,而是恶不恶心,哪个更恶心的问题。
爱情是美好的东西,而追求美好也是人的本能,情不知所起偏偏一往而深,人生不过百年,但不如意事常八九,遇到一份称心如意的爱情又怎能轻易放弃。
然而,婚姻捆绑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责任,多少人,因爱情走进婚姻城堡,因责任困于婚姻城堡。当初心已变,为舒一人之爽,作为城堡中的一根顶梁柱而贸贸然抽身离开,城堡必然崩塌,殃及整个城堡中的人。如果说新的爱情可以成为要走的借口,那么为什么旧的责任不能成为留下的理由?为父为夫为儿、为母为妻为女的责任不会随城堡崩塌而消散,反而会愈加沉重。
有的时候,责任似乎成了一把无情的枷锁,捆住了爱情中一腔热血的人儿;有的时候,爱情似乎是一个可憎的怪物,让你亲手摧毁你所建造的美满的城堡。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更渴望一个爱情至上的社会呢,还是一个责任至上的社会呢?当社会偏重某一方的时候,抉择就似乎更加轻松了吧,无论是得意一方,还是受伤一方,所承受的伤害是不是会因被理解而少一些呢?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还是一个责任至上的人呢?你认为你的伴侣是爱情至上的人还是责任至上的人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Q3NjEwNQ==&mid=2247483657&idx=1&sn=6765995333853572fc154412841f8983&chksm=ea3429efdd43a0f9ad2b6396484e01fbfd13fd56a812ad4ccd6d467a07cd081e4f487d08b7fe&scene=0#wechat_redirect
《失乐园》读后感(七):很露骨地描述出出轨的代价
故事情节不拖沓 一个接一个 一浪推一浪 情节中的天气描述 故事的嵌入无不推动着两人感情的变化 尽管很多描述交合的情节 但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地方 纯粹的爱情是极端的 一失去平衡遍失去了世界 孤独的簇拥使得个人思想更加极端 最终走向死亡
有人说作者本书的内容在鼓励婚外情,但我不以为然。男女主角的真爱,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感情失控,真爱除了满足欲望,还应该为对方负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合法的婚姻始终占据主流,为生活的常态。 世间万物应该追求的是平衡,欢愉与痛苦并存,一味地只追求欢愉,只会让生命的天平失衡,最终走向极端。 作者对男女主角爱情的描述,非常清晰地告诫想要逾越合法婚姻,追求所谓的激情而需要付出的代价,工作、家庭,同事、朋友、家人……这一切的失去换来的是无尽的孤独与为了遮掩孤独、麻痹感情不得不加重欲望的筹码。 有多少人真的为了激情、“纯净的”爱情而走向死亡?少数,并被认为变态的事件。
《失乐园》读后感(八):失乐园,失去还是回去?
不管是读书还是看电影,都不喜欢被剧透,也许就是执着于那不期而遇的结果吧。虽然在读到中途知道了这是一本很露骨地描写性爱的书籍,但仔细回想一下,书中虽然有不少情节描写了性爱,也许可能是中文版本的翻译问题吧,并没有感觉到作者对于性爱场景的功力,或许是由于中文翻译版本太过含蓄了吧,这也让我有点儿失望,说好的露骨性爱描写呢?
抛开性爱这些外在的因素不谈,通读这本书以后,我突然一瞬间想通了古往今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为爱而自杀,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可以说是在违反人类生命的基本规律的条件下。长这么大以来,所有接受的教育都是说生命是宝贵的,是只有一次的,就算我们不为自己考虑,也必须为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考虑,就像我们的生命其实不是由我们自己做主的,而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而对于情死,更是被看成一种糊涂的行为,在古代甚至是一种大逆不道,生命与爱情,被摆在了尖锐对立的角度,两性的结合,更多的被赋予一种传宗接代的使命,而将性的愉悦以及私密剥离出来,或者说是刻意地隐瞒起来,再通过各种社会规则,道德以及强制手段的控制,我们确实已经脱离了动物性而更多地表现出人的社会性,但同时,正如自然规律所揭示的那样,压力越大,反抗力越大。对于人的动物性的压抑越深,反抗自然也越大。
说回到《失乐园》这本书,读完以后,我也跟作者的想法一样,当两个已经经历过婚姻的成年人来说,一不小心坠入了情爱的网,而又想无限期地维持这种愉悦和欢快感,我再也想不出比死亡更加有效的解决方式了。谈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几个很很困惑的问题。一是人类沉迷于性或者两性的交合算不算是爱情呢?或者换句话说,互相喜欢的男女两人该不该把性爱作为最终的目的呢?二是男女爱到极致是不是一定非得走到死亡的地步呢?或者死亡是否是爱情极致的追求?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以性爱为基础的两性的结合是在爱情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像自然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般自然,所以这一过程也是为人类社会所普遍承认的。但是具体到书中凌子和久木之间可以说是毫无节制的性爱的话,这样是不是违反人类的常识呢?我们一直在说两性之间的爱或者更准确地说性应该是克制的,各种书籍以及人类社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说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脱离动物性而走向社会性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步更可以说成是不断摈除人的动物性的过程。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男女之间的交合以及性的自由被不断地压制,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不论是从孔子的思想还是国家控制角度来说,总是抑制性的自由结合,取而代之的是持续不断的打击和限制。谈到这里,我就又想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限制或者抑制人的本性的过程呢?其实不管人类发展到如何先进的阶段,我觉得男女两性在基于互相爱慕的情况下正常交合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性的度的问题了。传统的观点,是反对书中凌子和久木式的耽于性爱的不加节制的性爱。一直以来,我们都被潜移默化的宣传如果这样子的话人会不自觉的堕落到动物性中去,而作为人应该去追求高于动物的领域,沉迷于男女性交是一种堕落的表现。但是在我看来,既然两性之间的性交是再说难免的,而性交的度也是由人自己掌握的,对于度来说,我们公开宣扬某某程度是合理的,并通过社会道德或者强制手段来加以维持,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他们有绝对的自由决定两性之间性爱的度,所以,虽然这样有被社会的正常道德,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节制的性爱并不构成贬低爱情的理由,相反,那只不过是一种爱到极致的表现罢了。但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以性爱为基础的爱情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虚无的黑洞,基于人的生理特征以及情绪感受,愈多的性爱会带来愈多的空虚,并使人不断堕入虚无的深渊,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一直在极力避免的情况,也是为何选择压抑人的自然性而选择克制以维持人类社会不至于崩溃的原因。而毫无节制的性爱也引出了我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想保有基于互相喜欢基础上毫无节制的性爱并不想堕入虚无或者说失去这种感觉的解决办法,必然的会导向死亡吗?从书中的例子来看,凌子和久木两人,他们并不是年轻气盛的青年人,而是已经迈入了婚姻的成年人,五十多岁的久木以及三十多岁的凌子,可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人一生中大部分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过得不幸福,特别是由于性的不幸福导致他们都想逃离之前的状态。所以说他们是在经历过以后选择了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性爱,在他们的观念中,性爱就是他们互相表达爱意的最为合适的方式,这种抛弃一切社会规则的勇气以及胆量是在他们经历过另一种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第二种选择,而这也是他们认为的最为合适的选择。而如果想要一只维持这样的喜悦和互相吸引,最终不得不导向了自杀,而且这是一种自己可掌握的对于爱情的控制。甚至在书中最后描写到他们自杀时,两人并没有丝毫对于死亡的恐惧,而是毅然决然地拥抱死亡,而他们对于这个结果的态度也说明了他们对这种方式的承认更甚是一种不懈的追求。可能对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方式太过于激烈了,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一窥社会的一部分现实,假如你是书中的主人公,你最后会怎么选择呢?我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最后也只能走向死亡了,在那样的情况下,确实已经没有丝毫的留恋了,我已经深深地爱过并且活过,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丝毫的吸引让我坚持下去了,在其他人的眼中,他们的行为可能是逃避现实的胆怯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如果按照其他人的看法,他们也根本不可能走到这样一步,所以他们这样选择完全是自由的,也是可取的。对于我来说,我甚至鼓励他们这样做,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丝毫的错误,他们做出了值得尊敬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值得其他人借鉴的选择。
书中的情节发生在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之间,但是对于我来说,书中对于性爱为上的追问以及为爱而死的决绝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以前的我也是最为传统的想法,我的生命是宝贵的,不管爱情再如何神圣,难道能够抵得过生命的宝贵吗?人之为人,难道非要堕落到动物性的交配行为吗?但是在经历过这么事儿以后,让我觉得,男女两性之间的生理吸引以及性交,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你可以选择洁身自好并努力克制,但如果你选择耽于性交也是可以的,你通过身体的结合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如果彼此都愿意的话,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虽然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我们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抑制并且通过强制手段限制性爱为上成为主流的历史,这样无可厚非。但是相对于个人来说,社会的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你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情,也未尝不可,我表示欣赏并给予极大的尊重,甚至会很佩服他们。而对于为爱而死这样的选择,我心向往之。也许到了某一天遇到那个人了,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死。如果你要证明你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并没有其他的判断标准,最为重要的标准在于你的心中,只有当你活的真正开心并且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活着或者去死的话,这才是你真正存在过的表现,所以我想对未来的爱人说:如果我们彼此都同意,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去死。
当初上帝造人之时,亚当和夏娃由于偷食了禁果而被逐出了伊甸园,谓之“失乐园”。但其实,哪里有所谓的失去与得到呢,也根本没有那样的上帝,一切全凭心生。所以啊,未来的恋人,我只想对这个世界说,我们爱过。
《失乐园》读后感(九):樱花式的爱情
有一种爱情,像樱花一年只开一季总在其最绚烂娇艳的刹那飘坠而陨。这样的爱情,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我们的观念里,爱情是短暂的激情和漫长的平淡——看尽了风景,也不如静静地看细水长流。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妻子看到了爱情转化为亲情后的缺失。
情人看到了烟花般美丽却难以握住的爱情。
中年男人看到了被生活压迫下的爱与情欲。
我看到了什么?
一个爱情故事,一个死亡故事,一个道德故事,一个美的故事。一个悲剧,一些希冀。一种沉沦,一种永恒。
我看到了渡边像一个局外人,描述着人类的本质。他描述了人性当中的另一种可能,把许多人只敢偷偷想想的念头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描绘出来。
我贪恋他笔下的怜爱与惩罚。
贪恋他总是窥视人类心底由失控带来的欢愉。
说到底只是动物,不要做道德判断。
看书时,我就在想,如果要对久木和凛子做出最大的惩罚,我希望他们结婚。
然而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不可能去结婚。
王小波小说过,一切都在无可挽回的沦为庸俗,我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这个世界上。 诗意世界的幻灭,使人绝望到底。
庸俗吗?感受过绝望吗? 久木和凛子他们意识到一切都要在不可挽回中沦为庸俗,一切终究要幻灭,一切都沦为虚无。 所以主人公为了逃避这种的宿命, 他们选择了死亡,以死的悲剧抵消了爱情沦为庸俗的悲剧。
《失乐园》结尾让我有些出乎意料,摆出了久木和凛子尸检报告,没有赘言,冷冰冰的笔触会让人心头窒息,所有关于处理尸体的细节都在刻板的报告中呈现,这也是代表真实存在的纪录材料的力量,比煽情的描写冲击更大。
“樱花式”的爱情,说到底不能算是负责任的模式,因为生活和爱情,除了享受其最娇艳的一幕,还有其平淡的真。
这是我这个年纪对爱情的理解,也是我目前阅历对这本书的认识。还有,我热爱生活。
《失乐园》读后感(十):烂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我对日本文化的不了解还是因为太年轻了对爱情的看法有些不透彻,看完了,只有对这本书深深的反感。
《失乐园》大致讲的就是两个都有家庭的人相互吸引,然后深深的陷入情网,最后决定在极乐之极共赴黄泉。
作为一个刚刚二十岁的青年,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性爱、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对工作的亵渎、还有双方的不知羞耻……
书中我最反感的就是在书临近结尾时,两人准备共赴黄泉的时候——没日没夜地沉溺于永不厌倦的性爱之中,正是为了能够沉静安详地去死所进行的调整身心的作业。 如果我理解水平没有问题的话,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无线的泄欲是为了调整身心去死????怎么这么奇怪?
虽然我也不懂什么写作手法啥啥啥的,但是这叙述也太平铺直叙了吧,比喻看起来跟小学生水平差不多(手动滑稽)。
今年看的书不算多也不算少,这是唯一一本我打一星的书,真的建议咱们这些青年不要看,因为三观极歪!!!!
但是老实讲,这本书还是稍稍有那么点用。比如教会了我要忠于爱情,不要想着出轨,因为可能会死(滑稽) 我不想死,我还要好好当社会主义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