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是猫》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6: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猫》读后感10篇

  《我是猫》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1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猫》读后感(一):细水长流

  终于看完《我是猫》了,看完这本书真是需要勇气,明知道它晦涩难懂,明知道作者的文风寡淡如水(《哥儿》除外),我还是坚持将它看完了,我真棒!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我考研成绩出来考得一塌糊涂、一言难尽,书里那些描写生活琐事,可有可无的句子,一下子在我眼里变成了细水长流的治愈风。你看,生活就是在平淡里过出了滋味啊,你不要太伤心了。会想起之前看完《夏目友人帐第五季》时写下的评论:看前四季觉得太过治愈,看第五季觉得不够治愈,不是动漫制作水平降低了,而是我竟然需要被治愈了。

  接受了考研失败的事实后,我马上投身到了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中。我的毕业选题跟菌种发酵相关,养一批菌需要7天,发酵需要7天,测试需要3天,一次实验下来,至少17天,中途有一个环节出了岔子,又要重新开始,我做了将近50天(考完研12月25号开始到2月底,中途过年休息了几天),都没成功过一次,看到寒月先生为了当上博士,而要去磨一辈子的玻璃球,连续失败的我真可谓是感同身受。

  于是又羡慕起迷亭先生来,迷亭先生好像很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仿佛有说不完的理论、道不完的典故。每次迷亭先生一出场,整个气氛都活跃起来了,虽然扯着扯着,就会扯到很远的地方去,但这就是对话啊。

  3月开始我就准备春招了。跑宣讲会,投简历,面试,面试失败,周而复始。其实也就几天时间,3月1号~5号这几天。却感觉自己过了好几个月,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为什么面试老不过,为什么考研考不过,为什么准备了这么久的六级还没有上次裸考考得差劲,为什么六级都考不过?这本书也越来越看不懂了。牛顿定律什么鬼?柳宗元什么鬼?英国戏剧学家什么鬼?某乃常山赵子龙什么鬼?一开始不是在讲磨玻璃球或者偷东西或者搞不懂女人之类的吗?想再往前翻,却也是没看懂。

  直到。。。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里面都包含着宇宙间的大哲理,这一点不消多说;而且一字一句都是层层衔接,首尾呼应,前后对照的。以为写的是琐谈闲话,读着读着,突然间却变化成为十分庄重严肃的文字了。所以要读我的书,断断不可躺下来,伸开了腿,每次看上去五行那种毫无礼貌的读法。。。

  于是,也没打算重新读了,就这样一直读下去吧。

  3月7号,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心意,知道自己想从事哪个行业,投了简历,HR也邀请我在宣讲会前见一面,说是怕宣讲会那天人太多,不认识我。(可能是因为我是湖南地区第一个给那家公司投简历的应届生,也可能是hr想让我给他带路)虽然还没开始面试,我却觉得hr已经将我当作他们企业的一份子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心里总有一种拨的云开见月明的清爽。于是带着欢快的心情读完了最后一部分。虽然依旧晦涩难懂,但寒月也终于娶了妻子,磨不磨玻璃也无所谓了,真是惺惺相惜。有感慨作者对于中西文化的了解程度,能随意作用归去来兮和史记典故什么的,真是教我羞愧。

  最后高桥英夫的《漱石笔下那只猫》,表示我真的没有看懂夏目漱石啊,当初看《明暗》之类的,我也是一脸懵逼。

  You never learn ,do you?

  《我是猫》读后感(二):段子手和夏目漱石之间,隔着一千本《我是猫》

  夏目漱石贵为头像印在日元钞票上的“国民大作家”,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代表作《我是猫》无人不晓。这本大众眼里的吐槽之书,堪称探索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心灵的经典之作。漱石的吐槽并没有止于他所生活的时代,那双深邃而好奇的猫眼睛,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似乎依旧打量着光怪陆离的日本社会,拷问着芸芸众生的灵魂。

  丰富的语言过剩是《我是猫》给读者的最直观标签,无论是作为故事讲述者的无名之猫还是主人苦沙弥和他的书生朋友,全都是谈天说地的高手。明明能三下五除二讲清的事,偏偏要正着说完反着说,东拉西扯很多相关与不相关的例子。书中充满大段大段的独白、对话,文本的长度与宽度借此无限延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饶舌之语不仅是《我是猫》文本行进的重要手段,也担负了塑造人物性格的任务。知识分子的自作清高和忧国忧民、资本家的自私与贪婪、平民阶层的狭隘无知都在其中得以清晰展现,漱石的批判现实主义功力也正见于此。“《我是猫》像海参一样,不易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因此随时随地都可把它截断,进行结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缺乏紧张刺激的结构布局,《我是猫》的文本网络就靠着不断流溢的语言织起。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标新立异的创举。

  以猫眼看世界,夏目漱石并非第一人。18世纪末的德国天才作家霍夫曼就有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传世,而将动物拟人化来观照人情世故,更是作家们常用常新的手法。在所有同类型小说中,夏目漱石笔下的这只猫最为人津津乐道,它的喋喋不休,它的聪明绝顶都让人捧腹,让人不由掩卷叹服。这只无名无姓的猫咪要么大发宏论,恣意嘲讽,要么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在人类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实,在它眼里都值得好好玩味、评判与讽刺一番。由此,被陌生化、变形化的现实经猫眼折射,便照出足以惊醒梦中人的斑驳光景。

  然而,虽然自视甚高,刻意跟其他“庸猫”划清界限,它却也是凡夫俗子:因为馋嘴偷吃被年糕粘住嘴巴,抓个老鼠摆出古代战将巡视沙场的悲壮感,最后被群鼠打得灰头土脸……通过这只猫短暂一生中的见闻,夏目漱石把大变革时期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冲突面前的彷徨与无奈,通过辛辣而滑稽的讽刺表现得淋漓尽致。

  夏目漱石雅俗并举的语言风格,同样蕴含在这只猫的动与静、言和行中。江户时代文学的幽默与诙谐、中国古典文学的典雅和铿锵、近代西方文学的机锋和优美结合在一起,为整本书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若没有深厚学养,想像漱石一样把一时之吐槽变成一世之经典,绝无可能。所谓“举重若轻”,大约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讲,微博上靠哗众取宠为生的段子手之所以成不了鲁迅、漱石这样的名家,知识的贫弱是重要原因。靠粗鄙的流行语迎合大众心理固然粗暴有效,但沉淀下来的不过是思想渣滓。

  夏目漱石借猫的眼睛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自负、软弱,将其视为语言上的巨人与行动上的侏儒,但更猛烈的批判炮火则留给了金田老爷们。苦沙弥和迷亭们虽然可气可叹,但都尊重知识,极具正义感,对金钱与权势的狼狈为奸深恶痛绝。那些欺压知识分子,将他们逼到社会角落的暴发户们,才是败坏日本社会风气的真正凶手。“所谓社会,就是疯子的集合体。……其中有些人略辩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如此才建了疯人院,把那些人关进去,让他们不再见天日。……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力,奴役众多的小疯子。”

  面对明治时代“文明开化”盛景下物欲横流、传统价值观崩塌的残酷现实,夏目漱石心中无疑是惨痛的。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人,《我是猫》集中展现了他对日本走全盘西化道路的强烈反对。值得一提的是,创作《我是猫》前数年,漱石曾留学英国,始终未能与西方社会调和,反而看透了它的种种丑恶,由此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他在这部处女作中的一把辛酸泪,既是洒给时代的,也是留给自己的。

  洞悉世事的漱石当然清楚,他所抱持的价值观终究将如落樱般凋零,拜金主义也必定会取得最终胜利。用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格、促进日本近代化不过是南柯一梦。当知识分子的有限撞上资本力量的无限,他心中的愤懑与凄怆也就在所难免。《我是猫》貌似轻描淡写、不着边际的大篇幅吐槽,背后隐藏的是这位大作家内心无法解开的矛盾。

  “死是痛苦的,然而死不得就更痛苦。对神经衰弱的国民来说,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再过一千年,人们都会实行自杀的。一万年后,一谈到死,除了自杀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死法了”……夏目漱石借人物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类社会前途的悲观。同样,处处是调侃的《我是猫》也有一个悲剧性结尾,猫咪偷喝了苦沙弥的酒后醉倒跌进水缸,一番挣扎后大彻大悟:“明明出不去,还要挣扎着出去,就成了无理取闹。无理取闹,无非是自找苦吃”。于是放弃抵抗,叹着“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告别了这个它匆匆来过的世界。人类世界从此缺少了一个灵性十足的旁观者,看似没有任何损失,事实上却变得更混沌、更无望了。

  鲁迅晚年曾劝一位日本青年读读夏目漱石,在文学偶像不再的今天,“阅读经典”已被逼到私人领地,成为一种非常小众的行为。无节制、浮滥化的娱乐却扶摇直上,堪称塑造社会的超级意识形态。因此,很难想象今天还有哪位文坛大腕苦口婆心的“劝学”能收到什么成效。王国维有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我们可以为、应当为下个时代留下的经典是什么?泛滥于网络的“段子文学”吗?

  首发于个人微信公号“小白楼来信”(tjletters)

  《我是猫》读后感(三):就像你盯着猫的眼睛般,因为你看到了你自己

  通过啰嗦,饶舌和语言过剩以及一只猫的视野,揭示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和各阶级思想状态。与此同时,在琐碎的日常聊天中,讽刺了滑稽的现实,也刻画了有时空虚自欺欺人的以几位主人公为代表的整个社会。

  主人公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作品通过主人公苦沙弥的生活,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调和犀利的笔锋,描绘了一批惯于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的文人学士和势利小人,淋漓尽致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家、统治者,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会习气,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是猫》读后感(四):想念我家的小妖精

  虽然读了不少日本的文学作品,但对日本作家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那么些个,所以当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先生已经故去,满屏的惊讶,之后便是坦然。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大抵应当如此,不管什么时候读起,都不会因为年代与读者产生距离。

  淘到这本书首要的原因,是男票家里的那只小妖精,每每和它相处,宠爱和无奈参半。于是找了些杂七杂八的资料,想知道啥时候该顺毛奖励,啥时候应该板起脸教育其做个好喵~>▽<。然而读完全书,再回头一看,这个蠢家伙若真是有这等的智商,我们这些个两脚兽便可以歇业在家,专心伺候主子为生了。

  阅读过程中,猫的存在犹如一个不受我们掌控的上帝视角,带着我们随它的自由意愿,穿梭在主客之间;有时又回到猫自己的身上,操心口腹之欲,不能放弃追捕的天性。有时我会忘记,这是一只猫在旁观,这时候先生就会通过喃喃自语,提醒读者。啊哈,作为猫尚且明白的道理,人类为何就要偏偏逆行其道呢。

  一个不算是顶有趣的故事,却将猫和人的世界巧妙得穿插起来,那些讽刺的话,由人来说的深意,比之出于猫口,往往欠缺几分信服。人之间少不了争辩,然而对着一只猫,再多的争辩也是枉然。书的结局是黑色的,家里的小妖精在不久之后也送去了新的主人那里,多少有那么些遗憾。

  《我是猫》读后感(五):三生有幸,有闲怪人,明治有爱

  我倒是很庆幸自己不是在少年时期读漱石的吾辈は猫である,而是在现在这样能够细细品味暗自偷笑的年纪,体味到这份20世纪初文人的幽默与讽刺的集大成之作。

  光怪的主人家各色访客,多为和主人一样做学问的出身,即使观见不同,这种以猫的角度,坐观他们之间就世间人相的talk,与其说繁琐饶舌,不如说内容层次极为丰硕。而如此能不厌倦,一来在于自我的认知其实也偏于避世(即使在日常工作交往中表现的很正常,然而所有有社会地位受欢迎的人儿,在漱石眼里都是有其伪善之处的,反而像主人那种顽固不化,迂腐透顶的蠢人,却是正直的),二来也是读多了京极夏彦的砖头,虽然京极堂家里坐聊的长篇大论只是关于民俗和妖怪,然却能看出其中的共性来。

  文人之间聚集一堂刻薄讥讽资本家妻子的大鼻子,反复,甚至还做了诗;被资本家派车夫偷听,派隔壁学生骚扰;看似幼稚,其实也是性情所致,让人看这些吐槽看的畅快淋漓——嘿,原来你们书呆子也竟是和凡夫俗子一样,只不过言语中引经据典了古希腊古罗马英国戏剧的段子而已,抹上了一丝文人矫揉造作的色彩,然而终究只是市井的吐槽罢了,偷偷摸摸在背后说人长相的坏话,好不可爱!

  另有主人和女主人之间多多少少的夫妻拌嘴,关于头上的秃斑也好,关于小偷光顾后身家的日用品价格也好,看着热闹,其实本质何不为人间少有的相处智慧(少听主人唠嗑女人一无是处的话儿)

  不光言语对话里处处是机珠和笑点——如迷亭跑到主人家,却还定了外卖送来,矫情得以高级的方法吃荞麦面差点被芥末辣死的段子也好;还是寒月深夜被迷了心智,听到恋人呼唤跳下桥,或者是为了等到深夜掩人耳目偷偷摸摸去买小提琴,一下午睡睡醒醒吃光了柿子树的段子也好;再或者是主人和隔壁学堂的学生大战,上火(有了灵感?!)最后却毫无办法的没用样也好……漱石在描述三个主人女公子的日常(洗脸,吃饭,睡觉)也是充满逸趣的,虽说是放任不管的不堪,但却充满了爱意。

  当然作为猫本身,什么攀岩走壁追尾巴,什么捉老鼠大战,什么戏螳螂捉知了,连梦见自己是只老虎,命令主人给自己上一碗鸡肉,命令迷亭给自己买雁肉,也真是充满了乐趣。

  漱石全文都是以猫的视角讽刺着以主人为中心的一圈于世不容的怪人,用尽促狭可恶不屑的词藻,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切切实实的自爱。生着胃病的主人,就是夏目漱石自己的身影,这只坏猫,分明极其认可自己的主人,爱自己的主人和他身边的小伙伴,可却偏偏不夸他们,还老是讥笑他们,其实这就是妥妥的爱,别扭的爱,满满的爱——更是夏目漱石爱死自己这幅于世不容的模样的最好的见证。

  写到这里,蹲着的cafe邻桌的成功商务男已经打了一下午n个高调高格局高雅商务的电话了……我想:哎,我等有闲之辈真是无用之至,投了人胎太过浪费,不如去做一只猫!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