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鲜花帝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鲜花帝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5 05:0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鲜花帝国》读后感精选10篇

  《鲜花帝国》是一本由[美] 艾米•斯图尔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29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鲜花帝国》读后感(一):一切都是经济学

  先说两点印象深刻的:

  1 我今后绝对不会洗花瓣澡了

  2 伟哥溶于水养花,能够让花开的更久

  这本书里,其实只揭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鲜花是商品,再精确一点,是生鲜类商品。鲜切花其实和我吃的绿叶菜来说没什么区别的,一样需要精细打理,远程运输,一样在近百年的工业化大生产中整个产业面貌一新。

  然而鲜花还是特别的,这个产业对时令要求更强,对运输要求更高,对外观要求更严格(恐怕不是每个人介意西红柿是不是一样大小,但是一束花恐怕不行)。因此,这个产业链中看起来,怎么说呢,更残忍一点:从很难不滥用的农药,到贫困农民,到也许美但是市场认可品种。这一切的一切,很难不让我觉得,嘿,这就是商品,真的。

  《鲜花帝国》读后感(二):选购公平贸易Fair Trade认证花卉

  看此书时,获悉1月17日,翁美玲的91岁(大陆这边习惯计算为92岁)老母亲过世。葬礼在昨天2月23日举行。

  于是很自然的想到购买公平贸易Fair Trade认证花卉。感谢乐创益志愿者小小的帮忙,她的英国同事为“翁美玲中国影迷会”选购了公平贸易Fair Trade认证花卉,提供服务花店是Brendas Flowers。

  希望老人家天国安息,和她故去32年的女儿团聚。

  《鲜花帝国》读后感(三):一朵花的世界之旅

  当你收到一束花时,可能会有一个下意识动作:把花束捧到胸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希望能闻到意料之中的醉人花香

  然而,你很可能会失望根本没有花香。“花卉产业早已产业化了,主要根据花色、大小,特别是持久进行选育。这样做有其副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使鲜花丧失了原有的香味”,在接待来访的美国园艺家、作家艾米·斯图尔特时,旧金山花市的总经理鲍勃·大冢说了这番话。但人们仍然认为鲜花好闻,鲍勃·大冢就曾看见有人把脸埋入一束“雄狮”玫瑰中,陶醉地说:“真香啊。”但这种花瓣主体呈橙黄色、镶着铁红色边儿的玫瑰,是专为秋季婚礼培育的,“根本没有什么香味”。

  艾米·斯图尔特显然对此次探访印象深刻,她把自己跟大冢的对话写进《鲜花帝国》(Flower Confidential)一书的前言里。艾米·斯图尔特是个狂热的鲜花控,不管是野生的罂粟还是温室的玫瑰,或是便利店里的康乃馨,她什么花都想要。很自然的,她想知道现在的所谓“花卉产业”是怎么回事——对,花卉生产已经成为一项产业,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全球消费额超过2500亿美元。以美国为例,美国人一年购买约40亿枝鲜花,其中近15亿枝是玫瑰。

  她的《鲜花帝国》就是为读者梳理关于这个产业的流程秘密的:从育种、栽培到售卖,“如今的花卉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飘洋过海飞往世界各地”。你买到的花,旅行经验可能比你还丰富

  比如橙绿色的“林波舞”玫瑰,产自厄瓜多尔的花卉农场工人们在“林波舞”半开时采收,经过拣选和分级后,根据发售市场的不同,包装成20枝一束、30枝一束或24枝一束——欧洲消费者习惯按10的倍数购买玫瑰,美国人则喜欢成打买;然后,为了防止灰霉病菌(这种霉菌会让玫瑰长出难看的灰褐色斑点),整束花会先是被头朝下地浸入一桶杀菌剂中,再倒过来,茎朝下再次浸入杀菌剂。

  看到这一情景,嗜花如命的艾米·斯图尔特第一次对这些美丽花儿产生抵触。她装作不经意地问工作人员:“这样浸泡的花,杀菌剂会长时间停留在花上吗?”工作人员回答说不会,并称杀菌剂剂量很低,不足以对人造成危害,不过,“我绝不建议你洗玫瑰花瓣浴。绝不”。

  花卉消费是季节性的。夏季的花市最为低迷理由是——“当沙滩上有姑娘时,没人愿意赏花”。夏季本来是花卉生长最好的季节,但没有相应的节日销售它们,“花卉产业全年仅有五个月的机会——从圣诞节或情人节前后,一直到复活节和母亲节——可以弥补夏天生产过剩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不平衡”。而母亲节根本就是花商发明的节日:1908年,一位叫安娜·贾维斯的女子社会各方写信,包括《花商评论周刊》,呼吁设立母亲节。她最初的设想是让为人儿女者在扣眼上别一朵白色康乃馨。花商们果真着手推动这个节日,并使它日后成为一个固定的送花节日——他们和安娜的分歧只在于,鉴于白色康乃馨供应量不足,建议用其他鲜花来替代。

  情人节也是。每年情人节前夕,一些媒体就会刊出被艾米·斯图尔特称为“浴血玫瑰”的报道提醒人们,在每一朵来自拉美或非洲的玫瑰后面,都隐藏着受剥削的工人和被污染河流。比如英国《卫报》2015年情人节前夕就刊发了题为“被情人节鲜花摧残女人们”的报道,发自世界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哥伦比亚。

  报道中提及,在哥伦比亚中部城市法卡塔蒂瓦,47岁的单身妈妈莉蒂亚每天凌晨3点半就得起床,给女儿准备早餐午餐,5点一到便奔赴花田,开始一天的劳作。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附近,像她这样的花工有数万名。他们种植玫瑰、康乃馨等热销鲜花,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月薪只有175英镑(约1681元人民币)。在繁忙期如情人节和母亲节,很多工人被迫采取两班倒轮换制度来工作,腕管综合征、肌腱炎等反复性劳损疾病在他们之中司空见惯。而且,在给花做熏蒸期间(就像厄瓜多尔花工对林波舞玫瑰所做的那样),工人们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长期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中。

  莉蒂亚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国家花卉联盟负责人。就在情人节前一周,她因为给自己和同事申请法定休假,遭到无薪停职四天。哥伦比亚花卉生产商则坚称,已经采取措施提高工人待遇,像哥伦比亚花卉进口协会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一项全面的社会和环境认证计划——Florverde项目,涉及一系列就业保护健康安全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减少使用农药、能源环保措施。换言之,得到Florverde认证的出口鲜花,是干净的、不带血的。但迄今为止,只有52家农场有Florverde认证,种植面积仅2000多公顷。一些进出口商也承认,客户只要产品质量好就行,并不在乎它们是否获得绿色认证。

  尽管目睹花卉产业的一些不那么令人愉悦做法,仍然无法阻止艾米·斯图尔特对鲜花的迷恋——在她看来,鲜花一直都是“有点奢侈、又有点神秘的令人欣喜事物”。嗯,我们也这么认为。一个女人坚持让自己的房间每天有鲜花,这是一种对生活之美的坚持。

  2016年4月24日,印度孟买,在街头卖花的夫妇他们的孩子

  《鲜花帝国》读后感(四):花农真不容易~

  还记得生物书上的细胞图么?少了120页,花了4天读完,省了48小时,很是愉悦。这次虽然不及上一本的绿封皮漂亮知识点也少了很大一部分,但受众研究课题都变了,自然要接受明显落差植物学的常识非常多,有些过于浅显潦草,但语言流畅生活化,忒容易下饭,安静时可以快速读完的。龙胆是龙胆科龙胆属哦~不要记错啦,长得形似玫瑰的不一定真和玫瑰扯得上关系想不到菊花居然是每年全球销量第三位的花朵,甩开讨厌的百合好几个身位。而榜首的玫瑰几乎比亚军康乃馨的销量多出了2倍。鲜切花无论进口国产,都要整株浸泡在防腐剂里一段时间再打包运走,可怜的花朵要在空中忍受3-4天的脱水摧残以及接下来的机场跑道高温蒸熏……一枝花的售价可是成本价的5倍哦,但花农挣不过每支几分钱,再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损耗,如此一来还不如省去所有中间商,自行种植的划算还少操心。看来还真是各行业都有各自不能说的苦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