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6 04: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的读后感10篇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是一本由(美)大卫·范恩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一):自杀之人的温柔回眸

  ”也许我们对父亲从来都不够大度。毕竟,要成为一个父亲对那个生物而言太沉重了。我猜,这听起来有点苦涩,但我并不是这个初衷;很多次我父亲极度清晰地向我展示了我日后会变成的模样,当然,即便这不总是祝福,但也算是某种礼物

  最后一篇《飞上青天》的末尾作者写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它代表了一种宽释与和解。这句话里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它或许不像“我爱你”或者“谢谢你”那样直白简易地让人心安,但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却足以抵消前面所有小说中那种高纬度的凄寒和各种无能为力虚弱感,让这六篇关于枪械、关于自杀的“同义反复”的故事,在最后呈现出一丝亮色

  可以说,作者用真实童年经历创作的这六篇故事都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失败与死亡,他不仅用相同地点,甚至人物设定延续一种真实感,也尝试转换视角探讨生活困顿与无力之感(《苏宽岛》中的双方叙事),让父亲的自杀这件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质。枪响之时的冷酷决绝与父亲生前生活的萎靡失败并置,给了父亲一个为自己行为施以解释机会同时,父亲自杀后“我”与母亲回忆与一系列变化,也给了这个阴郁的故事一个最好的结局。作者用相连接的时空与地点串联起一个完整的叙事,它包括失败,包括死亡的既定事实,当然也包括由这一切不幸所牵发出的思索与最终的深情

  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或者说,事故。但作者呈现这个故事的方式,以及整本书的幽暗中透露出的人性之光仍在昭示:是的,我的父亲,你失败了,你杀死了自己,但我仍然爱你,最终也试图理解你。也许这就足够了。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二):一条自杀的鱼

  大卫·范恩在这本短篇集的开头一篇这样写道,“那天晚上,我们一起看着彩虹盲目地撞向鱼缸的四壁,等待它死去”。

  一条自杀的鱼,绝望美丽

  但更多时候并非如此。更多时候,我们下班回家打开门面对一个空荡荡的鱼缸,和一个干瘪腥臭的鱼尸。它们的鳞片失去光芒眼神空洞污浊,那大张的嘴仿佛在宣称,死亡丑陋如斯。而这种事情总会一再发生,鱼们前仆后继地迈向同一条路,以爬行丈量自己的顽愚,直到我们习惯了它们的死亡。

  却是范恩笔下,那个一次又一次选择死亡的父亲的模样。

  在这六个短篇里,范恩从不同年龄的视角切入,去观测父亲的死亡。总是平静和命定的口吻,没有确切温度,就像他自己在访谈中所说的,“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都自发地游离于事实之外。我们和作者一样作为旁观者,只能看到表象,极尽真切,却又极尽虚伪。那些情感事业上的失意,与人物举手投足流露出的幻灭感,持续着它们之间貌合神离却又旷日持久的斗争。这让他的故事在敏感之外呈现出一种迷离的飘忽。但每每到了真相,到了死亡,总又会如噩梦初醒,惊觉人生如梦

  范恩这本小说集在内容上如此统一,都要归因于他儿时父亲自杀的遭遇。12岁那年,他父亲在打电话向第二任妻子告白时开枪自杀,范恩自此夜夜失眠,这件事成为他一生中难以磨灭的阴影。他在小说中描述的那些令人心中一紧的细节,如在父亲的新婚典礼上感到无所适从少年,以及一脸平静地用子弹打烂了家里所有门窗的少年,都或多或少源于他真实的情感经历。而整本小说中弥漫的那种无从解脱的绝望感,也就越加真切地贴上了我们的鼻尖。

  但与事实经历不同的是,范恩一边说着,“在我看来,小说是命定的”,一边在本书的核心故事《苏宽岛》里,让儿子罗伊(也就是他自己)举枪自杀,将头骨炸碎一地。这让好不容易在这漫长阅读里习惯了一个自杀的父亲的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人带来的爆炸伤害。这几乎是一种双重的暴力,以至于范恩如此解释这一逆转——“多年来我一直背负着父亲自杀这件事,直到那一刻后,转而由他来背负我的遗体,那类似心理上的逆转,折射出我的一种渴求,渴求复仇”。

  对死者的复仇。曾有说法称对死者最佳的复仇方式便是不让其死去,于此我深刻领会到这一说法的现实性。正如男孩在自述中坦言的,他之所以陪伴父亲来到无人荒岛,正是因为害怕父亲在独自一人时冲动自杀。当男孩不断地从父亲的一举一动里解读出对死亡的渴求,内心同情恐慌层层叠加的时候,那被同情的父亲却对此毫无知觉,依然恣意地在儿子面前释放他内心的孤独绝望,以至于这感情不仅淹没了他,也最终淹死了男孩。但是当这些重负和男孩的死亡加在一起沉沉地压在他肩上以后,在本篇《苏宽岛》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的却是这个父亲如何绝境求生,如何一再逃离。

  却又像极了那自杀的鱼。在不能呼吸境地里奋力扑腾,最终仍是死去。

  他们都在自己选择的死路上拼命狂奔。

  那样的向死而生。仿佛正因为有了死,生才衍生出意义

  是死亡打破了父亲林中生活的空虚。他们曾经如此厌烦的无所事事,如今被愤怒悔恨悲哀和自怜充斥了。生活演变成另一种节奏,并且有了更多的目的性:活下去,并将罗伊的尸体带回给他母亲。在事业和爱情上屡屡失败的父亲不得不将自己的绝望暂时撇在一边,与绝境做斗争。而当他再度深思罗伊选择自杀的真正理由,他终于第一次从自己的茧里走出来,领悟了他人的另一层意义。血与肉,爱与欲之外,还有亲与情。那些都是曾经一心向死的人无法察觉的。

  或许对作者范恩,亦是如此吧。他无法感恩自己父亲的死亡,却正是他父亲的自杀,将他塑造成现在的模样。因此他的小说虽然写满死亡,却也写出悲剧背后的深意。我不知道什么才是,但是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觉得有一个地方像家了,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曾经待过的那些地方。我已经错失了一些东西,但是我感觉,和你一起在这里,能够弥补那一切。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三):比虚构离奇

  要说阅读大卫•范恩有什么指南,那就是先准备一把剪刀,最好还要一块黑布,蒙住眼睛,然后利落的裁下书尾的作家访谈,这样才能欢快的进入真正的阿拉斯加终极自杀之旅。

  但是我们都知道,蒙着眼睛旅行是会见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卫范恩失掉了双眼,父亲自杀事件如一团迷雾遮挡在他的眼前,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在其后的许多年里,他因困扰踏上写作之旅,又因为不解而变成在海上漂泊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找,寻找父亲自杀的终极原因

  但,一个人的死,本身是没有任何原因的,带着疑惑小男孩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父亲的死,并因此成文,在这里,虚构与非虚构界限模糊,你再也不知道那些细节的真伪,中篇《苏宽岛》毋庸置疑的好,这种好建立在你主观认为这是一篇纯虚构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开始诧异,故事为何是这个走向?那个枪响又意味着什么?“父亲的出走”看起来不可理解,在这里,套用帕拉尼克的一本书名——“比虚构更离奇”。

  从事虚构创作的小说作者常会犯难,他们抓耳挠腮,耗费数十个不眠之夜想出来的剧情居然还不如一则三百字不到的社会新闻震撼,我们努力编排剧情,使所有人物按照符合逻辑的走向去行动,熟不知,现实之中,没有逻辑,存在合理。那么小说作者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是否有一天非虚构将主宰文坛,现实会凌驾于所有想象力之上,小说作者要做的事仅仅是虔诚的匍匐在地,然后记下眼前看到的一切?(不要对素材进行任何的添油加醋,那会破坏真实的离奇带来的美感)。

  在大卫范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他和他父亲生活的细节更是无人知晓,在那些虚虚实实之间,我们借由这段父子关系,或作者对自己的拷问而重新发现了自己,无论是阅读还是观影,或者众多的艺术现实,要做的无非是通过私人经验抵达更深刻的公共经验而已。

  无论是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我的奋斗》还是约翰•威廉斯《斯通纳》,这些大获好评的半自传文本都是一种私人经验,区别于19世纪传统正面经典,或是一味书写失败与崩坏的反面经典,这些介于好与坏之间的故事似乎更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我们终究没有成为英雄,我们也终究没有遭受那么大的苦难,在巨大平凡里,我们每个人都将秘密深藏心底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的良好气质一大半来自有关阿拉斯加的景物描述,只有在那样一个地方,原始的捕鱼狩猎才显得那么顺其自然,只有在这种原始的气息之中,暴力与美才看起来合情合理

  回到作家本人,似乎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是不幸的童年,从此以后,他有了铠甲,也拥有武器,他难以停笔,停下来他就会陷入对悲伤往事的反复思索之中,大卫•范恩利用写作达到了赎罪与复仇,而期间收获盛名赞誉都是不值一提附属品。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四):黑暗之子 (Column for MIND Mag)

  文=索马里

  大卫•范恩(David Vann)花了二十年接受父亲的死。在29岁完成故事集Legend Of The Suicide(中文版译为《一个自杀者的传说》)之前,那个两度离异的爱好枪支的被抑郁症折磨的略带种族主义的父亲,一度也预言了他生活里最顽固梦魇热爱枪支、迷恋暴力、失眠,还有一种无法理喻的孤独感

  他用六个风格迥异的故事迂回来接近这个父亲和他的死亡,以至某个诡异的早上,在完成中篇故事《苏宽岛》(Sukkwan Island)中途,他让儿子罗伊(Roy,也是大卫自己)将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让父亲体验被至亲遗弃的恐怖

  然后他就去海上,经营造船的营生,全然放弃在斯坦佛读书时老师对他的预言:你会是全班写得最好的人! 他是个十足糟糕船长,翻过几次船(和他家族的很多男人一样,甚至有一次是在蜜月中),最困窘的时候和妻子身上只有一百多美元的现金

  直到十几年后他这部书稿被美国的一个文学奖选中,由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出版,又登上了时报书评版,他生命中的好时光似乎才姗姗来迟。在此前确认生活已经到了不能再糟糕的时刻,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自杀的想法,这让他真正有了自由的感觉。只不过,已经让人苦涩地分不清楚,这种自死亡意志的逃脱是来因为生活坚韧修复能力,还是缘自更为强大的写作。

  2013年年初,我在北京粗糙冬日读完Legend Of A Suicide,读到《苏宽岛》 中吉姆(罗伊的父亲)回到小屋,面对、处理儿子尸体的场景,冰凉、荒诞, 大卫慢慢写了几十页。

  “然后他开始发自肺腑地嚎啕起来。但是嚎啕无济于事,只是在满足自身,他就像一个沉浸在自身痛苦中的演员,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要表演哪个角色。他诡异地在空中挥舞着双手,然后砸向自己的大腿。他挪到离罗伊更远的地方,但这仍然很虚假,像另一场表演,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没有观众在围观这场表演。虽然那里不可能是他的儿子,但是它始终又是他的儿子。”(《苏宽岛》)

  于是我知道自己将会和这本书产生千丝万缕关联。这绝对不是一部勇敢的小说,也是一部很“不美国”的小说——对自然的暴力、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冲突充斥其中,所有的关系无一例外走向毁灭。《鱼类学》中我对残忍的鱼类世界观察;《罗达》中继母家庭的恐怖结局;还有《好男人的传说》中母亲在和父亲离婚之后陷入的无止境的的孤独;当然还有《苏宽岛》里罗伊无法忍受抑郁的父亲吉姆、以及他们二人在阿拉斯加的生活举枪自杀,吉姆自身踏上荒凉的死亡之路。但对美国精神阴暗和暴力向度的洞察, 又让大卫毋庸置疑地身处由福克纳、韦斯特还有科马克•麦卡锡所构建的伟大传统中。

  在《一个自杀者的传说》中文版面市前一个月,我们邀请大卫来北京。一个读者问他:“一个人如果只有平淡无奇的童年,那他(她)如何有写作的资格和素材?” 大卫即刻回答:“我记得奥康纳说过,一个人能从他(她)的童年幸存下来就已经足够了。”

  后来,我们坐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个日餐馆里,多次悻悻无话。即使作为他的处女作的中文译者语言障碍还是偶尔尴尬地横亘在我们中间,但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来自截然不同文学和抒情传统。在过去的几年里,他连续出版了7部小说,眼神已经有了职业作家的平静迷人,写作的主题也终于能从家族的阴影过渡到其他更为日常的主题。刚刚结束婚姻的他,不停重复自己获得的自由、继而又为之惶恐失落。他过于频繁坦诚,甚至所有作品中充斥无政府快感叙述,都让我想起哈罗德•布鲁姆说的“全副武装的停战状态”。

  他(的表达)仍然是唯我主义的。虽然他愿意坦承自己从发端于美国南方的“自然写作”中获益良多,比如安妮•普鲁对古英语音节的借重、以及对环境比男人还要粗野冷漠的形容,比如科马克•麦卡锡,他在《血色子午线》中写树上看起来“吊着死婴”或者《路》中烤肉串上的肉块看起来就像一个“被开膛烤焦的无头婴儿”——环境的面目反而比大段的心理或者情节描写更有助于推动一个故事实现惊心动魄的转折。

  但美国的自然写作仍然是有寓意、有内在的目的性,仍有一个实心的自我在旷野里经历奇遇折磨,并开启另一种向度,这样的旅程由此具有了精神性(也有了某种宗教意味)。但在《一个自杀者的传说》里,主人公罗伊还没有形成、体验自我就已经厌倦一切了。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在隔绝的小岛上乏味地建立自己的家园、为过冬熏制食品,闲暇时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玩红心纸牌,或者读一些通俗的西部小说。父子之间的对话也精简到最少。父亲吉姆永远在絮叨自身的失败沮丧,永远用毫无准备的信心许诺接下来的日子不至于如此混乱荒唐,“环境”成了他日渐无用的避难所,事实上也背叛了无能的他;对于13岁的罗伊,他被剥除了和母亲妹妹的联系,在终日的狩猎和无言状态中, 他并没有被给予自我变革的可能,父亲无常的精神状况让叙述越来越窒息。罗伊终日面对的旷野、大海并没有积蓄拯救的力量,而只是一再变成父亲毁灭意志的延伸。

  在小说的下半部,父亲像当代版的李尔王一样抵达了人类精神终极的恐怖,在孤岛上寻找带着带着儿子尸体重回人类世界的可能性,外部环境(描写)也只是他的愤怒和悔恨的倒影。换言之,这种充斥暴力快感的写作仍然是愤怒的、心理性的——这是大卫对美国传统的隐蔽拒绝。

  只是,仍有不断延续的段落试图削弱或者惩罚这种“无信仰能力”——在最后两个短篇中,“我”还在通过重回凯奇坎、寻找父亲的旧情人,还有直接的回忆,试图让父亲的自杀有被理解的可能——“毕竟,要成为一个父亲对那个生物而言太沉重了。我猜,这听起来有点苦涩,但我并不是这个初衷;很多次我父亲极度清晰地向我展示了我日后会变成的模样,当然,即便这不总是祝福,但也算是某种礼物……我听着浪花撕碎彼此的声音,用手指掐下一支冰花,望着湛蓝的天空。有时候,在高空的气流中捕捉到一种充满希望的、持续不断的拍打声时,我差点以为我的父亲最终又重生了。”(《飞上青天》)

  这种宽慰让整本书告别了末日景象,但也决定了大卫在后来的作品里不断地重新回到“返祖恐惧”这个主题,直到他对死亡毫无愤怒为止。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五):未预料的写作

  五个短篇和一个中篇的奇怪组合,也是真实的组合。这本书源于自杀者的不能确定的故事,自杀的不能确定的原因,以及作者对这些的一次次地思考。每一个故事都不是定论,于是读完全篇有一种真实和虚幻交织的感觉。很多地方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的东西,阿拉斯加的环境,捕鱼狩猎的内容,暴力和美的结合都十分新鲜,读起来就很有趣。但是作者在《苏宽岛》中写出了一个他未曾料想到的结局,使他自己感到惊奇,读者也感到惊奇,于是那个转折,那声枪响成了全篇的升华,成了作者的一种报复、一种发泄、一种更深的思考。

  诚然,或许有了预先构思和修改就不会让它像现在这样充满魅力,但是,这种未预料也使得整本小说像一个实验,一件草率的作品。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六):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自杀的勇气

  2015.10.04

  看了书后访谈,大卫范恩本人显然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他却无意间写出了一部近乎虚无的小说。我说的不是《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这本书是一部短小说+中小说合集,10分制的话本书里的其他短篇小说也就能打7-8分左右,而唯一一篇中篇小说《苏宽岛》我给它打20分。

  刚开始看的时候,读者是通过儿子罗伊的视角观察这里的一切,一个失败的离异的父亲吉姆,辞掉中产阶级的生活,在遥远的森林里买了一块地,逃避真实生活中垮塌的一切。从心理上讲,罗伊甚至比吉姆还要成熟,如果吉姆还是个夜里哭哭啼啼白天不知所措的情绪化的青少年,罗伊则是个照顾父亲同时隐藏自己感情的自闭者。吉姆坠崖与其说是蓄意自杀,不如说是放弃了求生的努力,我不想再花任何力气让我们看看就这样放手会发生什么吧,他的行为是被动的,猎枪在手只会砸碎无线电甚至不敢往自己头上开一枪,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懦弱到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与世隔绝,大雪封山,砸碎无线电,失控的父亲,沉默的儿子,与闪灵何其相似。

  但罗伊不是这样,他有着儿童特有的敏感脆弱,也有着儿童特有的无所畏惧。他怕父亲自杀,不敢离开他身边,但他又害怕孤独,因为父亲显然无法照顾他(甚至无法照顾自己),他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他无助,绝望,当父亲把猎枪塞给他转身离开时,他干脆利落的往自己嘴里开了一枪。

  从这里开始,读者的视角就从罗伊转为了吉姆,在一部小说里对两个主人公都产生移情对我而言非常罕见,但在《苏宽岛》里你会发现,自己即是罗伊又是吉姆,你有罗伊面对自己未知世界的恐惧,发现父母不是全知全能靠不住的恐慌,你是个大孩子了应该怎样怎样的责任,被父亲自杀的可能性捆绑无处可逃的绝望;你也有吉姆我已经是个大人甚至有孩子了但我不想活了的痛苦,连自杀都不敢的懦弱,面对孩子想装得完美可靠却濒临崩溃。

  你先是罗伊,又是吉姆,你是罗伊的同时也对吉姆的痛苦感同身受,然后你发现罗伊长大了就会成为吉姆,最后你发现罗伊就是吉姆,吉姆就是罗伊。

  我爱苏宽岛不仅因为他的故事,也爱他的森林和雨季,那些罐头蔬菜和熏鳕鱼,阿拉斯加的雪,漫长而漫无目的的绕岛摸索,扛着儿子的尸体犹豫不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水泥森林就毫无看头,但原始森林让自闭和崩溃有个一个发泄排解的出口,让自杀变得不那么难以抉择,这是作者的仁慈。

  我离死亡之间,只有一把猎枪、一颗子弹,和一个真理不存在的确信。

  《一个自杀者的传说》读后感(七):谁没有想过自杀

  漫漫人生之涯,偶尔会有“不早不晚刚到遇到一个人说一声好”这种侥幸之言,太多的光阴却像是在荒漠中度过。日常所遇之人、事、物,常能激起心怀不平者的愤慨,习惯了在各种语言的咒骂言词中辗转,内心深沉的那块弹丸之地,却不时有杀人或者自杀的念头。也许事后浮起自卑、自责、阴暗、愧疚、懊悔,也许只能一遍遍地回思、凝望,庆幸没有真正地走出这一步。这部书,就真真切切地写出了这一个步骤。

  作者成文朴实却老练,大量小岛、海上生存的文字描述,不专注于美感,几乎仅仅是面无表情、拖沓冗长的陈述。处处充盈着莫可选择的无奈,细节处也完全地照顾周到,死亡,却是真的发生了。行文虽没有因死亡的发生而有所转折,人物依旧实在地留于生存之中。尚未到生活的状态。

  人们羡慕着成功者,觉得那些人的手边脚下都是熠熠生辉地通向了成功。可是不成功的人的想法,却是这样门门类类的不同。有的人喝凉水也能长胖,有的人喝凉水也能倒霉。当你毫无思绪地说着千篇一律的祝福话的时候,低下头却只能自己默默地想着,我也祝福自己,可是为什么我没有幸福呢?

  活到今天,谁没有想过自杀?

  谁天生知道人生这条路怎样走?

  谁想要一直走着他人安排的路?

  网络鸡汤充斥着大量的“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许我们是真的缺少这些,需要一直鼓励自己生活下去,活得更好更久。

  有时我们需要卸下自己的负担,即使前一夜深深的悲观来袭,整个世界冰凉而了无生意,尽可能地承担责任而非放任心绪飘泊无依,让心内充满爱。换个角度,冰凉世界也许就是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任是谁,也都是美丽动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