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由的老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由的老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8 04: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由的老虎》经典读后感10篇

  《自由老虎》是一本由沈诞琦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27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一):一本挺好的介绍普林斯顿大学杰出校友的小书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写得挺好的。

  其中好些章节看得人很过瘾我喜欢写图灵和冯诺依曼的《面对面的办公室》这一节,也喜欢写乔治凯南的《一封长电报》,《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这篇写得也很好看,不过最最喜欢的还是那篇《克里斯蒂娜的头发》,它让我想起春晚的一个节目,我沉思了许久专门写了一篇日志小丑力量》,链接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351667269/

  普林斯顿人才济济作者在一本书中选了这个学校的牛人们出来讲他们的故事,这个点很有意思。其实就跟国内的大学生在酒局上吹牛北大清华都出过什么大官一样,只不过这本书写的是对特立独行天才们的片羽吉光的捕捉,而无聊的大学生聊的是谁谁谁是什么级别干部

  特立独行的人比起当官儿那是有意思多了。

  比如:

  菲兹杰拉德的起落以及他的爱恨情仇,生前的荣宠和葬礼寒酸,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体味作者的经历作品影响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作家在作品中投射了多少因实际生活而无处发泄的情感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书中感受到。

  门对门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有钱交际达人,天生的领导者,包括数学等多领域天才,一个是孤僻同性恋,命途多舛的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之父。他们把自己聪明才智奉献给了时代和自己的国家。在他们那个年代,一个人身上的犹太人标签和另一个人身上的同性恋标签使他们遭遇歧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

  ……

  主角固然动人,可配角也一样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比如说写乔治凯南那一节,我印象深刻的是马歇尔给乔治凯南的感谢信,因为马歇尔平时并不是一个亲切的人,但是在马歇尔哈佛演讲晚宴上,因为他的谢酒词经由凯南修改,于是在感谢信里,他把过去的哈佛演讲也曾请凯南色的事提了一下,一并做了诚挚的谢意。这确实算得上是知遇之恩了。

  还有写纳什的那部分,那个在图书馆时不时癫痫病就发作一下的维基百科的正式编辑,也让人感觉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包容魅力。在那样的环境下,人们接纳了这些疯子。这部分的铺垫使得,同遗传了精神病的纳什的儿子在图书馆中便显得不突兀了。

  ……

  这些主配角集合起来便构成了整本书的全部。

  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一些内容也挺让人喜欢

  其中有两段非常打动我,一段引用的是纪录片《小丑》中老小丑最后讲述那个故事。一段是写迈克尔·刘易斯的《大鱼》那篇文末刘易斯讲的《大鱼》的故事。

  前者隐隐道出了马戏团小丑表演艺术感染力源泉,后者假借电影情节则向人们传达出一个纪实作家的写作旨趣。

  总之,这是一本挺好的介绍普林斯顿大学杰出校友的小书。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二):自由与灵魂思想触摸

  自由与灵魂的思想触摸

  ——读《自由的老虎》随感

  自由,这是一种伟大精神动力!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自由,不但要有人身自由,最根本的、最主要的还是思想的自由。《自由的老虎》是一本人物传记随笔。沈诞琦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最初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但是,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一如作者所言,“它是一个由作家菲茨杰拉德引起的意外”,“毕业之后的两年,我花掉所有的业余时间来认识这些校友、聆听他们、叙述他们。当我把他们一一写完,我感觉又从大学毕业了一次……”

  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福克纳并称美国“文坛三王”。尽管海明威赞誉他的作品“这绝对是一流的”,但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不乏对女性偏见和歧视,甚至成其“精神负担”。在书中,作者颠覆了“菲茨杰拉德是被女人毁掉的”(海明威《流动盛宴》)论断。作者认为,“这话有失公允,女人成就了他,女人也毁了他。伟大的人总是被成就他的东西毁掉,无一例外……”“因为他恨她,因为它们彼此逼死了对方”。“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过程”(引自菲茨杰拉德的《崩溃》)。

  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描绘的女性多是夏娃式的,她们原本纯真的、充满梦想的,可在撒旦或外界的引诱下,却抛弃了爱亚当,而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总是赤裸裸地表达了对女性的厌恶。在他的作品中,女性要么是“妖女”,要么是“狐狸精”,所以“她必死无疑”。如,在菲茨杰拉德的名作《夜色温柔》中,女性不仅是毁灭男人的“祸水”,还是堕落的象征——“他想要得到她,出于她那青春少女情愫,她也考虑顺从他,然而她知道,她只要离开他半小时就会把他忘掉,就像跟电影里的男演员接吻一样”(引自《夜色温柔》)。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过,“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如果你足够关心这世界,世界将展示给你那些文学性的瞬间。”菲茨杰拉德作品中女性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菲茨杰拉德的命运?菲尔茨杰拉德的“葬礼和他十五年前小说描述的盖茨比的葬礼一样寒酸简陋……只有很少的亲友来参加葬礼:他的女儿、他的编辑柏金斯,还有好友诗人多罗茜·帕克。”以至于多罗茜·帕克在葬礼上失声痛哭:“这家伙真***可怜。”文学作品总是反映自己文化的思想意识冲突,而作者也总是要受到自己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究竟是“他毁了她,她毁了他,可这远远说不清他和她之间最深沉理解和冲突。”

  《自由的老虎》是一本追求内心自由与价值的作品,有十多篇随笔集成,读者可根据阅读喜好习惯,选读其中的某篇或若干篇而并不影响作品的完整性,以及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一如作者在《自由的老虎》?之外的话中所言,“在一定意义上,写作这一整本书,就是为了这一篇消失了的传记。”从菲茨杰拉德、冯·诺伊曼,到艾伦·图灵,从乔治·凯南,到约翰·纳什,作者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再现一群照亮人类历史天才们曾被忽略和遗忘声音。通过这些文字,作者不仅进入了“被访者的皮肤”(普利策奖得主斯科特·伯格),“在那个瞬间,一个故事可以呈现所有道理”([美]著名的传记作家迈克尔·刘易斯)……而她对这些杰出人物的描写,让读者心生一种向往渴望像他们一样追寻生命的意义,渴望像他们一样,为他人的福祉、为世间美好事物而活。

  “每个清晨和黄昏,图灵习惯一个人沿着河岸边长跑边思考问题。”这里的“自由”即自由的地思考问题,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自己特殊方法进行研究创作。就像图灵“跑到精疲力竭,躺到在草地上……他脑中净利率一场风暴忽然想到了回答希尔伯特‘判定问题’的办法”,而这就是自由创造产物,而这显然不是根据某种“指令计划”所产生出来的伟大论断(或作品)。换言之,菲茨杰拉德、冯·诺伊曼、艾伦·图灵、乔治·凯南、约翰·纳什之所以成为照亮人类历史的天才,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自由的思考”、“自由的研究”的环境(或空间)。这既是人作为人尊严之所需,也是人的自由发展之所求。那些照亮人类历史天才的论断(或作品),之所以影响着人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因为那些论断(或作品)都闪烁着自由的思想。试问,谁不渴望自由?又有谁不渴望触摸到自由思想的灵魂?

  (欢迎合作,欢迎约稿:dushan_baihe@163.com)

  (《黔西南日报》7月18日第七版“悦读”,发表时有删节)

  http://qxnrb.com/epaper/html/2014-07/18/content_100622.htm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三):男孩别哭

  因为一些琐事,读这本书和写这篇评之间有了几天的时间差,以至于要强制自己坐到电脑前敲一些关于这本还不错的书的感慨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刚好豆瓣FM随机播放的是我很喜欢的海龟先生代表作《男孩别哭》,于是就借过来做题目了。这本薄薄的散文集介绍了许多人,这些人在成为“历史”之前,都曾是向往自由的男孩,强忍泪水走在自己的路上。

  “但仍有一些力量驱使我/踏上这模糊荒谬古老旅途/在夜晚我不停地追寻/我诗歌的老虎以外的,另一只虎。”博尔赫斯 《另一只虎》

  在这个阿根廷老人构建的入迷宫般的文字世界中,“老虎”是他极为热衷的意象之一。被原始激情充满的南美大陆上,丛林中却生有天神一般的老虎。他们迅捷果敢,特立独行也不曾屈服。如果说威廉·布莱克是在借老虎歌颂造物的力量,那么博尔赫斯,则是希望以卓尔不群的老虎,表达自己对孤独与自由的渴望。也许在这本书中,“自由的老虎”所指代的,同样是这样一群人。或许他们的生平在许多人看来充满了惋惜,但这是他们想要的自由,仅此而已。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本书缘起“菲茨杰拉德”。这个一手写天堂,一手毁灭希望的“耶稣之子”用自己的文字叙述了我们的向往。造物者是公平的,在他将才华美妙慷慨地送给了这个自由人的同时,无法回避的厄运接踵而至。他的迷恋最终毁了他,然而倘若没有“旷日持久的热恋”,他的天才似乎也无从迸发。

  为何缘起菲茨杰拉德?不仅仅是由于他是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出名的肄业生,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如伊卡洛斯般,要么高飞要么死亡的极致之美。平庸之徒总也无法理解天才与生活的纠缠,他们也不会被“要么平庸,要么孤独”的课题困扰,因为一开始,他们便无意享用生命之路上可能惊奇与闪耀。

  “安稳日子”,爱因斯坦说,“那是猪栏里的梦想。”

  倘若你选择了不凡,或者说你决意要为自由而战,也便意味了一条注定短暂而充满不安路径人生花园里有太多分叉的小径,但通向光明的,却只能闪耀一时。

  也许对于“自由的老虎”,人生只是闪耀的此时,就像芳香需要道路一样。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四):读书笔记:《自由的老虎》

  这本书上线时候玑衡自己写了一篇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作者后来有修订):

  「我永远记得,2010年五月的周末,普林斯顿美术馆的刘馆员(Cary Liu)带我去地下仓库看库藏。离故国千里之外,一个中国人把几十幅艾略特捐赠的书法一一挂在另一个中国人面前:王羲之、黄庭坚、赵孟頫、文征明……这颠覆了我对书法固有的印象:我总以为我只能在昏暗房间里才看得到这些千百年的古迹,在玻璃柜后面,监视器闪着红光,人挤着人……而现在,这些古老的宣纸离得那么近,近得能听到纸的呼吸,“能摸吗?”“不要摸有字的地方。”于是我摸了摸王羲之的宣纸……王羲之活了,似乎昨天才在这宣纸上写完字,挂出来给朋友看。」

  「在那个时候,或者更早一点,眼泪掉了下来,因为我突然想起来自己是谁。我想起来无数个炎炎夏日,我正在完成暑假作业:电风扇下,磨着廉价的臭墨水,用着不断掉毛的毛笔,垫着昨天的新民晚报,在晕墨的宣纸上颤抖着手腕临摹王羲之。」

  像她的所有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一贴出来就遇到了相当两极化的评价。上面引的这段话遭受了尤其尖刻批评。批评的人(正确地)指出:首先,普林斯顿美术馆所藏的并非王羲之真迹;其次,王羲之的时代没有宣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听到纸的呼吸」「磨着廉价的臭墨水」云云,这些意象都实在肉麻,太做作了。

  我同意这些批评。但我还是觉得这文章写得不错,正如我觉得她大部分文章都写得不错一样。

  这是因为在我看来,上面这些批评虽然成立,但它们并不是厌恶玑衡的文章的原因,而只是它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已经讨厌她的文章了,那所有这些缺陷和硬伤看起来都是绝好的挖苦题材——它们的确是。但是如果这个前提存在呢?

  我想起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写的文字——不是文章,就只是文字,因为还常常在为好几页纸里只有一两段还能看而发愁。我记得我把它们写在印着学校台头的红栏稿纸上,用潦草不堪的只有自己勉强能认出来的字体写,时常大段大段地划掉重来。没有电脑(年龄暴露),写完了如果要给别人看,就还得誊写一遍。我甚至还依稀得当时的教室座位屋顶的吊扇和窗外的篮球场——要不是没有「臭墨水」,这简直看起来像是向玑衡致敬了——以及写完了之后敝帚自珍心情。重要的是,我还记得我面对笔下的文字和内心想写出的文字之间的巨大鸿沟时心里的紧张兴奋惶恐无奈。我像是沙漠上徒劳的跋涉者,隐约能看到远方浮现出目的地,却不知道怎么到达那里。我觉得我好象知道我想要写成什么样,写出来却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玑衡今天的文章就是当时的我模模糊糊所想要写出的样子。

  要说出玑衡体的缺点并不难。它太强调情感的渲染,试图通过精心的材料取舍来为生活蒙上一层诗化的外衣,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偏于矫情。它强烈依赖于高超的谋篇布局和多线索前后照应的能力,这既给她的文章带来酣畅的阅读快乐,也不可避免地让它显得过于精致和戏剧性,从而削弱了真实感。它的浪漫色彩是如此浓郁,以至于当她笔底袒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读者不尽然一致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总是难免的,或者简直说是司空见惯的——它就会自然而然激起情感上的排斥。她的文字越有效,这排斥就越剧烈。

  可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文章这回事。玑衡也不是莫扎特或者菲茨杰拉德,她只是个学数学的小姑娘而已。

  我后来并没能把文章写成我想要的样子。它们总是哪里不够好,完全自我局限地不好。后来偶尔写得好些了,那些年轻时才有的真诚勇敢的冲动和勇气又无可挽回的一去不返了。如果我能早点看到玑衡的文章,我能写得好点么?我不知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玑衡体的评论完全是主观的。我确实希望我写出过这样的文章。是的,她写下的文字间或幼稚、轻浮、做作、自恋,正如每个掌握或者想要掌握写作奥秘的年轻人一样。但她笔下远不只有这些——她精细幽微地写人生的茫然、困顿和沉实的成长。她操控着合适的历史画框,带着读者眺望那些不寻常的,偶尔被忘却或忽视的尺度下的景色。她大大方方地写,理直气壮地写,从心所欲地写。她精心选择她想要呈现的世界的某些侧面,有些人会被她的选择所冒犯到,但她的责任只是按照她的(偶尔有些俗气的)意图描摹她心目中有意思的图画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那是某种令人屏息赞叹的美,但有人会。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觉得,有玑衡的文章存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尽管我知道,这个评价实在是太有争议性了。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五):我只记录闪光的时刻

  沈诞琦:

  见信好。

  昨天的18点17分,我刚刚结束一场令人疲倦的会议,沮丧的身体在跳上123路公交车的那刻突然闪现一件事,背包里有一本还没开始看的《自由的老虎》。这个念头让我灵魂为之一振,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不再乏味而漫长,我莫名感到兴奋。这是你至今唯一出版的一本书。

  上车找到一个最后排的位置坐下,光线并不理想,阅读环境值得挑剔,但我迫不及待打开书的瞬间就想到了一个词——如饥似渴。我坐定,开始愉快地投入到你用笔尖勾勒的一个个迷人的逻辑之中。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从八月《时尚先生》的特稿才认识你的。那篇著名的《彼得·凯恩和他的一百三十八位女友们》长达一万三千字。当时的我正捧着厚重的《时尚先生》杂志,从李海鹏的卷首语,翻阅一页页的专栏和广告。在我终于抵达这篇令我着迷的特稿之前,我并不知道杂志的第137页(其实我忘了是多少页,随便写的..)将会有怎的文字在等着我。一切的未知都在指向那个已经发生的故事。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遥远的作者。

  后来我试图在微博和豆瓣寻找你的存在。我渴望读到你更多的文字,直到你的豆瓣用“玑衡”的名义将这篇特稿转登出来,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关注了你好几年。而彼时,我究竟是因为你的哪篇文字开始点下了那个神奇的“关注”按钮呢?我不得而知。又一次,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你主页里所有的作品。

  我从今年四月转战新媒体才开始真正正视微信公众号的存在,在此之前我仅只关注过一个人——李海鹏。2015年5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与世长辞,不放过任何热点的新闻和新媒体一夜之间写出了很多报道。我正在学习期,同时也因为对博弈论的崇敬拜读了目力所及的许多稿件。而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

  古老的普林斯顿校园,哥特式的欧洲建筑,还有浩瀚如海的普林斯顿图书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字数上万的文章似乎在追求阅读量的微信时代失去了吸引力,我却发现我反而对这类精彩的文体喜爱至极。我当时并不认识你,对作者的名字过目即忘。我并没有记住你,却认真地记住了你充满人文情怀和逻辑技巧的笔触。这篇文章写于约翰·纳什去世的前几年,与我看过的《美丽心灵》不同,我读到一名天才数学家在掌声和聚光灯背后,几十年被精神疾病反复折磨的平凡晚年。

  昨天晚上,我花了四个小时读完《自由的老虎》,上文中零碎的细节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呈现,我因此经历了几次头脑风暴,火光四溅。还有你介绍的彼得·海斯勒,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寻路中国》几乎是我最喜欢的非虚构类作品。我遗憾地记起去年的秋天,有一次我差点有机会见到海斯勒先生了,他当时在上海出席一个非虚构写作论坛,可惜的是我因为职业原因最终没能拿到入场资格。

  我想我是愿意相信自己与你有着一丝一缕的联系的。我相信每一次与你的文字相遇都能成为我平凡生活里闪光的时刻。我也相信你笔下的“文学性的瞬间”,这样的瞬间让每一个渺小的读者都去想象自己生命里的那块“小玛德莱娜的点心”,想象自己的人生是从那一次平凡的小事开始呈现出注定的走向。在这样的想象时刻,我常常会看到自己的一点点伟大。谁又能说这是不重要的呢?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六):普林斯顿的魅力《自由的老虎》

  普林斯顿的魅力《自由的老虎》

  看这本书是冲着图灵、纳什、海斯勒还有菲茨杰拉德,不过这几个人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把他们能够串联起来的,那就是普林斯顿了。其实还有一位比上面所有人加起来都有名的人物,那就是爱因斯坦。他们都在普林斯顿生活过。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普林斯顿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和这些校友们以不同的方式相遇,于是就写下了这一篇一篇的文字。一部普林斯顿大学知名校友的传记集。

  不过作者并不是从网络中收集到资料,然后拼贴出故事来,这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因为和作者相遇,或者是听闻,总之就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了解以后才写出来的。而且的文笔相当不错,把文章写得很生动。不过更生动的还是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本人。

  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纳什,因为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开头看了五遍才终于看了进去,原来过了半个小时的无聊的铺垫故事才真正开始。一旦忍受了铺垫的无聊你就会被后面的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然作者也看过这部电影,当时作者在图书馆打工,负责还书后的条码扫描,工作都是在凌晨或者深夜来完成,这个时间图书馆人最少,不过普雷斯顿的图书馆还是有几个特殊的人物,当然都显得不太正常,一个一坐在电脑旁就是七八个小时的胖子是维基百科的正式编辑,每天都在审核条目。一个隔上一阵子就要抽动半分钟,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纳什的儿子,精神病是会遗传的。

  后来她在校园中和纳什夫妇迎面相遇,一眼就认了出来,可是惊讶的是纳什身边的妻子,不但不漂亮,很平庸,挺学友们说,真实的故事和电影完全不同,纳什刚得病后妻子就和他离婚了,只是住在一起,等到纳什得了诺贝尔奖两个人才复婚的。其实人都是平凡的人,是各种各样的宣传,让我们看到了伟人,其实那些伟大很多都来自虚构和想象。人都是很平凡的,很普通的。包括纳什和他的妻子。

  没想到海斯勒也是普林斯顿毕业的,作者也是通过同学的推荐才看了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和《江城》,我在这里才知道海斯勒还写了第三本书,那就是《甲骨》可惜在中国还没有出版,内容写的是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和妻子的故事,他们痴迷甲骨,可是陈梦家却在文革的政治旋窝中自杀,妻子换上了精神分裂。

  还有许杰美国第一个华裔艺术博物馆馆长,小丑克里斯蒂娜,图灵,菲茨杰拉德等等,普雷斯顿和任何一个古老的大学一样都是出名人出故事的地方,这些名人,这些故事,就是这所大学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吧。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七):前言

  文/沈诞琦

  我从未把这本书看作一个传记集、或者一本关于大学的随笔。它是一个由作家菲兹杰拉德引起的意外。

  我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充满了私人感情。高二那年,因为某种幸运或是不幸,我被上海的一所公立中学送到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私立高中做交换学生。在那个过于白皮肤的寄宿高中,只有三个来自大陆的学生。学业不再是偏执地追求的东西,可是同学们去偏执地追求运动成绩,追求紧紧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那个异常孤寂的小镇切断了我过去的生活,也轻易推翻了我对世界刚刚建立起来的理解和信念。世界不再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可是世界也并没有变得更宽,美国历史课上所教授的观念似乎只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长成和父母一样保守而狭隘的美国中上层阶级。在这里,过去和现在都成了虚构的倒影,我对自己的身份和周遭的世界充满了焦虑。几个月后在英语课上,我读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它是那么执迷于繁华世界却又不断在写繁华之后的深渊,那么故作轻浮却又那么宽广。它成了整个美国第一个我真正理解的东西。

  一年后,我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之前从未去过它的校园,也不认识任何校友,最后选择了这所大学,一大半因为这是菲兹杰拉德的母校。

  五年后,我临近大学毕业,出于对菲兹杰拉德的感激,我决定写一篇菲兹杰拉德的小传。好几个下午我坐在学校档案馆里查资料,逐渐发现菲兹杰拉德深深影响了三个他从未认识的后辈校友,一个成了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一个成了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还有一个是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几周之后,我和一位校友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聊天,菲兹杰拉德是他最崇拜的作家。在他普林斯顿的恩师约翰•迈克菲(John McPhee,同时也是普林斯顿校友)的鼓励下,海斯勒在中国呆了十余年,为《纽约客》杂志写中国的长报道,如今他的书《江城》和《寻路中国》正在中国大陆热卖。好几个月之后,我去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外意识到馆长许杰(同时也是校友)和海斯勒有隐秘的联系,而上海出生的许杰又联系着这所大学的许多中国留学生。

  于是,每一个校友都领我去认识下一个校友,当我不断追踪这些线索,他们把我带到了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柬埔寨的公益组织、英国布莱切利园的谍报机构、天津南开中学的话剧团、发自莫斯科的八千字长电报、三千年前的一头青铜犀牛、横穿美国的马戏团、漂浮在盛夏的海上所写完的一本关于梦境的小说……毕业之后的两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认识这些校友、聆听他们、叙述他们。当我把他们一一写完,我感觉又从大学毕业了一次,也许这所大学的名字不叫“普林斯顿”。

  我本来的计划是观察一棵大树。枝叶交错,我最终看到了一片森林。这并不是整片森林,而是森林中我性情所至更加偏爱的那些树。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八):雕刻着时光的《自由的老虎》

  生命中有些特别的日子是引线,它们灵巧地串起了之前之后广阔的时空,让人觉得天地坦荡。2002年的那个夏天……未来十年的生活,这一定时非虚构作家最欣慰的时刻,厚实的像一个喜欢自己的人突然闯入自己的生活,到处都是新鲜的故事,到处都是等待揭晓的 surprise。

  时间是一个圆,弯转过来首尾相接。世界重复着自己,无休无止,不差毫厘。现在是2014年夏……爱因斯坦递过来一个三明治,开始读着《爱因斯坦的梦》。商人不知道同一买卖要一做再做;政治家不知道在时间的轮回中,他们还要在同一讲台上叫嚷无数遍;父母将儿女的第一声笑珍藏在心,好像再不会听到;人们大都或许不知道,其实生活不动声色地继续,知道有一天,另一些小小的奇遇,让人顿悟,原来那些忽略的东西究竟能够承载多大的重量,没有人知道答案。

  新思想在陈旧的树叶中莎莎作响,旧故事在软绵绵的土地上孕育着明天,青草之中泛着岁月的淡定与安静,仿佛置身树林中,可以慢慢的走,走到一朵鲜花为你开放,走到一颗星光敲响时光的音叉。

  这样的思索,来自于《自由的老虎》。“我只记录闪光的时刻”。。。这是奇迹的时代,这是艺术的时代,这是富余的时代,这也是讽刺的时代。《爵士时代的回声》中纸醉金迷的穿凿了一个时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真好!从1972年的“走向阅读社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世界读书日的致辞中所言:“图书是我们消除贫穷和建设和平的最有力的武器。”。读书,令我们活在时间之外。2014年4月23日,读一本好书,串起来花瓣一样的特别日子。读一本好书,《倾城之恋》中你才知道《美丽心灵》总是会让《心灵捕手》挣脱内心自由与价值的枷锁,呈现出那种最原始最纯净的动人故事。

  《自由的老虎》,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坐在图书馆,捧着他,就像是跟作者对话,在雕刻着时间的刻度。有人说:雕刻时光的工具是摄影、CD、刻录机、日记、视频,也有人说,雕刻时光的是我们头顶的星空,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王铮亮演唱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掀起了拷问: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青年演员章子怡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朗诵一首《雕刻时光》奏响了光与影的回旋。正如英国科幻小说家海因莱因经典短小说《你们这帮傻瓜》中: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那么我们的世界线就是一个闭合环。1945年,有一个女孩出生;1963年,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到了1970年,他成了一个流浪汉,他返回到1945年碰上了他自己;1985年,他又一次登上时间机器,将自己变成一个酒吧招待回到1970年,去会晤一个流浪者。

  每天,每个人都会晤着生命中有可能擦肩而过的人,在相遇与离别之间雕刻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时光。且行且慢,为想要的痴狂,永远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的主题。

  痛苦与欢乐,希望与绝望,奢华与简朴,现实与理想,贪婪与无欲,遗臭万年与万古流芳、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等等都是时间的填充物,人因心灵而伟大,也因心灵而卑鄙。时间本来没有错,小时候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金钱“的教育,到了长大一点的“致那些我们逝去的青春”,还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回忆与期许中勾勒着我们的未来,求爱被拒,谦虚生活,绝望生存。刚刚收到苏半夏的《你是我追不到的时光》,封面上写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曾几何,网络上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和你在一起,最具逆袭的年华是在某某处度过的充斥着这个似乎脱离了野蛮状态的时代,炒热了这个追忆和向往并存的人欲与货利并存的时代。

  慢慢的,读到了天黑。星辰灿烂的夏夜,六条独木舟,帐篷中温柔的朗读声“晚安,爱因斯坦祝你好梦!”

  《自由的老虎》不愧为一部经典,雕刻着阅读者的时光,真好!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九):并不深刻,但足够生动的普林斯顿人物小传

  在我刚刚入学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曾饶有趣味地和我讲起他在1992年时刚进入普林斯顿读本科时的经历。那时他刚16岁,入学时,他遇到了另一个少年,聊了几句才发现对方与自己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华人、同龄、都是澳大利亚长大……于是他便与对方聊起新生选课的事宜,那个少年怔了一下,说了句:“其实我是来读PhD的”。

  这不会是我的老师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震撼,他还将会瞻仰爱因斯坦的故居、在小路上偶遇约翰·惠勒、看到一位在校园中游荡的“幽灵”……在本科的四年里他将见证困扰世人358年的费马大定理被校园内的已经多年没有发过文章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证明;给自己上课的女老师纳皮的丈夫爱德华·威腾,将掀起弦论革命;那位游荡在校园中的“幽灵”则获得了诺贝尔奖,几年后还被拍成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 ……而他最初遇见的那位和自己同龄的华人少年,将在15年后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被人称为数学界的莫扎特,国人还给他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特仑苏·陶(Terrence Tao)。

  我老师后来的学术之路非常坦荡,剑桥、MIT、牛津……并在牛津校园里遇到一个可爱的英国女孩,这个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现在他和曾经的偶像安德鲁·怀尔斯成为了同事。他对自己的母校——普林斯顿的喜爱总是溢于言表。

  在正式拿到《自由的老虎》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有关普林斯顿校友的传记。诚然,我在很久之前便已读过作者的文章,包括几篇本书中所收录的。我一开始以为这会是作者的一部作品选集,直到读了相当多的一部分,我完全确定所有的故事都打上了普林斯顿的印记。

  短篇传记并不易写,易落于俗套,成了老生常谈。书中提到的人物,已经过世的有菲茨杰拉德、冯诺依曼、图灵等,其他的比如约翰·纳什、小丑演员克里斯蒂安、作家彼得·海勒斯、斯科特·伯格、迈克尔·刘易斯、旧金山博物馆长许杰等人,都是自身领域杰出的工作者。或许在普林斯顿的光环下,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陶哲轩、威腾、纳什那般耀眼,但想要在万字左右的篇幅中写出特色,并不那么容易。

  作者展示出了很高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视角。以约翰·纳什为例,有西尔维娅·娜萨中译本500余页的传记和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珠玉在前,无论是从客观性和创造性的角度,都不可能超越前作。作者没有试图在万余字中面面俱到的野心,她所展示的,正如她所给出的题目,是“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讲述的是一个不同于电影的那般真实:纳什的儿子没有去哈佛,而也染上了精神疾病;纳什的妻子和其离婚了,风姿不再,变成了一个胖妇人;纳什本人成为了一个精神疾病课上的案例;在作者本人组织的一次聚餐中,无人主动和纳什及其家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生活很多时候要比电影残酷的多。那影片中激动人心的赠笔仪式,也未曾发生过。然而,生活也会赠与人们别样的美好,一个大一的小女生怯生生地提出要和纳什合影,打破了大家的顾虑。人们纷纷过来同纳什合影,“类似这样温暖的轶事,大概就足够支撑着他保持淡泊平和,安度晚年”。

  短篇的传记不可能详实,去模仿专门的传记那样从主人翁的祖父那辈谈起。但是作者总能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使人永远也不会觉得乏味。她没有写菲茨杰拉德众人皆知的的妻子珊尔达,而是专注于其另一位秘密的爱人姞内瓦;在提到彼得海勒斯时选取了他生命中不同阶段四天的经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爱因斯坦之梦》中描述了新生穿越峡谷的旅行……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属于自身的亮点,力图求新、求变。

  能有如此高的技巧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写作者而言实属不易,当然个人认为,本书并不是一本足够完美的书。引述苗炜先生所言,“要说这书有什么毛病,就是把作家要写好的那股子热情灌注到了人物稿子里”,其所“溢出”的部分在严肃的编辑眼里是要不得的。这并不是一本严肃的传记,亦缺乏足够的深度,作者在书中倾注的在某些人眼里可能过多的个人感情,以及强调的戏剧感,使得本书无法成为一部杰作。然而,又会有多少人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做如此苛刻的要求呢?难道我们已经所熟知的很多名家,不也曾有过此种倾向吗?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穿插了很多个人的想法。E.T.贝尔的引导无数青年(包括约翰·纳什)走上数学之路著作《数学大师》,不也是被人诟病“生动但不够真实”吗?就连作者最为喜爱的菲茨杰拉德本人,在其很多作品中,比如长篇小说《美与孽》,也是思想不够成熟的。沈姑娘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能力和意愿,我期待她能够在接下来的作品,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达到更成熟的水准。

  刚入学的时候,有一个新生问我的那个老师:“在普林斯顿您有遇见除了陶哲轩之外比您更聪明的同学吗?”老师笑着回答:“有,当然有,而且很多。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他们中间,这令我学到很多,也提醒着我不要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就沾沾自喜。我以我认识的每一位努力而有才气的人为荣。无数伟大的灵魂交汇成的普林斯顿的光环,是我们的荣耀,更是一份鞭策。”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十):喜欢犀牛

  有几篇不仅是出彩,读的时候就像是和这些“大树”共度了一个下午。

  《面对面的办公室》最后五段,写冯·诺伊曼和图灵,很娴熟的手法,蒙太奇的感觉一次次出现在我阅读的过程中。

  《一生中的四天》写的是何伟,这一段我非常喜欢:

  在《甲骨》的最后一章,海斯勒记叙了2002年的春日,他第一次去弗吉尼亚的养老院拜访巫宁坤,他从中国给巫宁坤带去了黄山毛峰,武宁坤以法国白兰地招待他,告诉他陈梦家和赵萝蕤的故事。

  生命中有些特别的日子是引线,它们灵巧地串起了之前之后广阔的时空,让人觉得天地坦荡。2002年的那个春日,弗吉尼亚州那位老人的往事重提把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串入是非跌宕的中国近代史,又串入了海斯勒未来五年的生活。这一定是非虚构作家最欣悦的时刻,厚实的历史像一个崭新的生命钻入自己的生活,到处是新鲜的故事,到处是等待揭晓的秘密。

  不知道她看过郭玉洁写的《何伟的三次演讲》没?

  《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之前就读过,再次重读感觉好的还是和纳什合影的那个晚春时分,玑衡说《美丽心灵》里让人动容的授笔仪式完全是导演的杜撰,但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教授合影或者谈话的年轻人们,紧张羞涩,但这是纳什啊。玑衡写到了自己注意到的景象,那是电影里惯用的抒情场面,镜头扫过每一个普通到日常,但也神秘到灵性的独木舟、大肥鹅、晒日光浴的孩子们和忙碌的松鼠。

  《克里斯蒂娜的头发》如苗师傅所说,有一个惊艳的开头,中间部分的费里尼我觉得是“溢出部分”,那部分单独也很有意思,其实更多最终指向了自己,而不是克里斯蒂娜。

  《大鱼》里的好奇而跳脱的刘易斯终于战胜了玑衡的自我,所以这篇里玑衡便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自我指涉,但也因此是刘易斯一个人的传奇史,我觉得一方面是源于刘易斯对于采访的熟稔,一方面也来源于玑衡对于刘易斯的认可。她放下了一些之前之后都出现的游移和游离,盯住了这个人,其中布拉德利的部分则完全可以看成是刘易斯的变体故事,这些天才在常人不注意的时空里拼命努力,这些瞬间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为人所熟知的。

  《旧金山的犀牛》实现了真正的时空串联,人物繁多,线索庞杂,但亏得玑衡从许杰写起,追溯马承源,严丝合缝,看得人也觉得颠沛流离。

  好喜欢小臣艅犀尊,古朴可爱。如果是我取书名,觉得犀牛比老虎好。安静而强大。

  《爱因斯坦的梦》其实是玑衡自己的梦,很有意思的是最后她放入了一篇自己的小说,我想这是苗师傅所谓的“溢出”。好看,但是过分迷恋。

  好了,拉拉杂杂的这些写完,我想说的是,我是在买到的当晚看完的,用笔划了一些我认为的精彩段落,有些地方是连续精彩,有些地方是一两笔的精彩,我很佩服作者用普林斯顿校友的主线串起了自己“性情所至更加偏爱的那些树”,因为偏爱,因为性情所至,难免连带着自己的成长也写入进去,对于还在学校的我,心悦诚服地羡慕她,认认真真地如写第一篇一样写每一篇,我想,其余的评价,或许没那么重要了。“写得好”是自我期许,也是自我实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