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0 04: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经典读后感10篇

  《讲谈社•中国历史》是一本由(日) 宫本一夫 / (日) 平势隆郎 / (日) 鹤间和幸 /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8.00元,页数:45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一):终于把第三册读完了

  《秦汉帝国·始皇帝遗产

  个人感受来说,前三册中还是最喜欢第一册。第一册虽然不是历史学家所写,而是由考古学家完成。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宫本一夫才能用最为质朴方式,把最为真实的考古分析信息传达给读者。而不似第二册那样带有强烈的历史学家对事件的曲解和粉饰。

  虽然觉得第二册最差,但是第二册读得还是比第三册快。这里说明一下原因同时,也算是再次重申一下到前三册为止本书的基本情况。本套书虽名为《中国的历史》,但是绝对不是一部历史入门系的丛书,更似一部根据最新考古研究所总结出的学术报告,而这种学术报告的氛围在第一册中最为强烈。我在购书之前就已经将本套书推荐给了一个喜欢读史学的妹子,因为我认为讲谈社这样的大书社所作的百年庆典献祭至少不会差的,而现在这个妹子已经基本放弃了读这套书,因为学术报告对她来说确实太枯燥。第一册和第二册从上古时代到商周时期可能是因为史料文献较少,不如秦以来丰富缘故,所以我们对先秦时期的了解一直都不如秦以后的年代。而第三册的作者讲述最新的研究报告时,很多时候又不得不简述一下基本正史,作为内容支撑。如此便显得内容很是杂乱,对于已经了解过历史的读者来说,可能读到这些单纯阐述性的文字时反而会有一种枯燥感,而失去了阅读最新学术报告的那种新鲜感。而第三册中,大量的正史和最新学术性文字的穿插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性,同时作者似乎有意识的收起了自己的一些对史学的判断理解,以减少自己的意见对读者判断的干扰。只是在日本读者可能疑问比较大的地方做出比较详尽的说明,譬如“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来历和汉朝与倭国之间的关系等,都算是中规中矩、不吹不黑。至少明显逻辑上的不合理资料错误很少,但就这一点来说便已经有了很高的学术价值

  另外,翻译工作确实做得很差,很多不太通顺的地方,甚至有的地方让我感觉像是有明显的删节。并且给我的感觉是,译者并未真正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图。就这一点来说,出版社做得可以说是很不好,同时也给阅读增加了一些难度

  经、史、子、集,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库全书。而在汉朝则是流行着对这些书进行说明的纬书,而讲谈社这部《中国的历史》则正是这么一部纬书,所以它绝不会是一部让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入门书籍。但是如果是对历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想要深入了解历史的细节的话,本套书则是不可错过佳作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中国人在读解历史的时候,更多的是只读几部帝王本纪,便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历史。二十四史中其实要传达给后世的内容还有很多,“纪”、“传”后面还有很多“志”,仿佛都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外。事实上正是这些“志”中,我们才能更为真实全面的了解到历史的细节。读史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怀古,如果只是有怀古情怀,应该去读的是“集”部。读史真正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控,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也才会有准确的判断和预见。国内今年来的文化氛围始终还比较基础,如前几年火的《明朝那些事》,很明显的是将通俗融入史学之中,虽然它带来了很多积极意义,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这绝不该是研究历史的态度。同时作者本人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在看待历史,缺乏客观性的分析。而《唐朝穿越指南》则也说明了,如果不写的通俗、风趣一点,可能中国的读者对于学术报告的关注度就会极低。其实只要走进书店都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国书店内的书籍明显还都是以各种入门书籍为主,而日本书店内则会有很多深入研究的内容,这也显示出了两国民众的基础文化水平差距。而近几年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腐女小说、种马文更是令人无语,仿佛看点网络武侠小说和网络玄幻小说的已经算是高端了。至少可以说,这样的大环境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绝对没有任何好处的,甚至它的指向性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而更可怕的是各种相关的文化部门不仅从未思考过这类问题,从未出面干涉,还禁了国外电视剧的流入,实际上对文化产业质量提升也会造成相当程度打击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二):东洋文库之《三国鼎峙图》

  天下其实就在一张地图里。指点江山开始,也是从地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的。水系 山脉和疆域才能尽收眼底

  在阅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三国卷时,出现了一幅地图《三国鼎峙图》,在这个地图中开始分析蜀汉六出祁山北伐的策略。我注意这张地图的出处为“东洋文化”。为三菱财团的“独立法团”的收藏。这张地图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也有收录。而讲谈社所采用的应该是原版

  在阅读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部书时,我曾猜想和东洋文库的相遇,想不到是如此的迅速。东洋文库是莫理循的收藏。在浏览莫理循时,有资料曾提到莫理循对中国资料的收集,凡是莫理循在中国期间,无不进入其收集视野之中,除了日常接触报纸,甚至是“质要写了字的纸”莫理循无不收纳其中,有的甚至是街头的海报纸片、符咒等进入了莫理循的收藏。而这其中更为大量是中国的图书。这些资料在莫理循去国之前,由三菱财团悉数收购。而后此批资料统称为“东洋文库”。

  对于这套文库的资讯也是来自对莫理循的好奇,在历史中,对于如此规模的资料收藏,是对历史和土地热爱。在国内的历史写作中,普通市井生活的历史是从来不受重视的,而其原因是资料的匮乏,而对于权力中心的历史研究则是汗牛充栋,在历史的边缘,是模糊和难以考究发现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成因,我们只能知道权力的中心发生了什么,而社会的边缘是如何反应的呢,只能依赖于考古的发现。

  莫理循在晚清二十年的努力,为日本打开中国的历史打开了一扇门。在那门后,从权力中心到市井生活一览无遗。就像研究历史中常用的一个现象--------此地的历史往往在它处获得答案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三):没读完,先这么记录一下

  第一卷未读完的感想:比较零散,但对很多问题论述详细繁琐的程度。 小问题:左传中的“问鼎”究竟有没有夺取天下的壮志含义?楚王的问题有没有意义? 好吧,后面楚庄王一节给出了解释,作者认为这里原本用于贬低楚庄王,后人曲解了其含义,我也无法判断了... 汉字的统一应当是由秦王朝完成的,那当时的盟书由什么文字写就?作者的观点总让人觉得不甚合理。

  好吧,后面在学术部分专门讨论了文字 楚国最初也是分封的诸侯国,记述有点不太清楚(讨论齐桓公前提那一章) 吴越同舟与卧薪尝胆一节,根据百度百科说法(懒得去查别的了)卧薪本不存在,此书则认为为吴王夫差,但是没有给出依据。 就第一卷的内容来说,春秋战国史写的不太好,阅读门槛比较高。如果对其中引用的史料不熟悉,不能懂文言文的话,很难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理解和评价,而这本书又几乎都是这些内容;此外,内容的组织上比较零碎,聚焦于几个问题上,更像学术报告而不是史书,如果当成报告的话,参考文献又嫌太少...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四):读到第三册了,对之前两册进行一个小总结。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一部《从神话到历史》终于看完了。

  在谈论这本书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或许这样才能对这部书的好坏有更客观的评价。

  在读外国人写的历史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到的第一点便是,他们和我们接收过的历史观教育不同的。这一点不管是对于《剑桥中国史》还是《讲谈社·中国的历史》都是相同的。而不同的历史观下,很自然的便会产生出对历史不同的理解。而我们在读任何一部书籍的时候,都不宜将其理解为所谓的“正史”,或者说是“真实的历史”。

  在我到日本留学之初,对此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既何为历史的真假。在中国,我周遭的所有人都告诉我,历史是这样的。但是到了日本,我身边的人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和我是不尽相同的,于是他们都告诉我,历史其实是那样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从小学到的历史就是真实的,而别人的就是虚假的,那么实际上就已经是一种唯心论了。如果对于史学的态度仅仅是唯心论,那我认为便已经不用读史了,直接去搞邪教会比较合适特别是对于近代史,我认为更是如此。当然,在日本的时候由于日本人也知道我所学到的近代史和他们所学到的近代史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大家在聊天的时候都会对此话题有所避讳,所以我并不清楚他们的近代史观到底是怎样的。而由于我在大学也并非相关专业,所以即使对于他们所了解的古代史又是什么样的,也不能说十分了解,只能通过别的一些途径来了解。但是这里要说的重点是,我们在读史的时候,或者说想要去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一些真相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博大胸襟去聆听那些不同的看法,即使我们不能接受这些观点。

  因此,在读外国人所写的中国史时,我们更多的应该去了解的是别人的观点是怎样的,并且思考这些观点是如何形成的。甚至可以认为,我们首先要了解了对方的历史观和他们的主观意识之后,才有那么一点资格评论对方的观点如何。并且,更为直接的是,讲谈社的百周年献礼准备得相当充分邀请了许多学者才写出这套书,至少其中记述的很多客观事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井上靖和田中芳树、梦枕貘的历史观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这个差异可能仅仅是个体差异,也可能是群体性差异,但具体是哪一种我目前并无从判断,毕竟我读过的书还太少。但是其实即使我们仅仅凭直观感官去感受,也可以谨慎的做出一个判断,即日本人在战前和战后对中国、中华的概念是有一个很微妙的差别的。而这个差别,我们甚至可以肤浅的理解为,它主要来源于两国之间的实力变化。其实相形之下,韩国在这一方面表现较为极端,也较为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民间一度形成的态势是,中日在互相敌视的同时,都十分厌恶韩国。这种敌视其实在潜意识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认可,而厌恶则是一种完全不认可的表现。

  回到《讲谈社》这部书,从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前面几页来看,这部书十分重视区域文化。这里可能会引起一些中国读者的“警觉”,即认为日本人修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逐步的否认中华文明对其的影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单纯的阴谋论的想法,并且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幼稚的。

  如果我们只研究秦朝以后的中国历史,那么的确我们可以走入自我中心论的基调之中去。但如果我们要从上古时代开始研究,并且真正想要了解文明是如何形成的时候,那么区域文化实际上则是不可避免的。就如第一册中所述,上古时期形成的各个部落之间在交流之中相互影响,并最终在不同的文明边缘的交流区域中形成一个较为强大的部落。并且同在一片大陆上,交流会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各个部落之间的差距缩小,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纯的认为二里头文明就领先于良褚文明,或者反过来也一样。依照作者的观点,处于南北两种文明的交汇处,才滋生出二里头文明,或者说得简单点便是二里头文明因为地处中原所以更易于学习南北两种文明的优势

  这里我们还可以举一个文明交流的例子,即川菜。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现在的川菜并不是在四川地区诞生的菜系,而是在清代湖广填四川之时由各地移民把本地菜系带到四川并相互交流之中形成的。在现代的川菜之中,也会保留本土特色花椒,但是更多外地人在说起川菜时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辣”,其实是来源于湘菜。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现代的川菜中还会有很多其他菜系的元素在里面。因此我们甚至并不能单纯的认为它是一种地方菜系,实则是几种地方菜系在相互融合过程中所诞生的新菜系。而事实上,这种交流的直接结果便是,川菜在全国普及程度已经独占鳌头。文明之间的交流其实也是同样的,或许有的区域文明会因为各种缘由而更为先进,但是真正强大的实则会是最愿意吸取其他文明优点的那一个。

  现在还有很多民族主义者在认可自身的同时,毫无由头的认为异族的文明就一定是糟粕。但事实上即使是在华夏文明的文化最为昌盛的宋朝,士族之间都会以身着异族服装或者说异族元素的服装当作流行、时尚。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是可以找到记载的。按照现在的某些理论来讲,科技可以学习外族先进的,但是文化要坚持自己的。那么宋时这种把异族文化当作时尚的做法就一定是错的?即使是明显落后于自身的文明,我们要做的也应该是提取他们文明之中的精华。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大学对留学生会有学费上的优惠,而对本国学生则反而没有,因为正是这些留学生给他们带去了文化上的交流。

  另外,日本人的历史观仿佛从本质上就比较重视区域文化,这一点并不是在讲谈社这一部书中才体现出来的。因此,想要以此来说事的阴谋论者可以不用洗直接去睡了。这一点在日本的电视剧和电影之中都有十分明确的表达,例如大河剧《风林火山》和《天地人》之中,对甲斐和越后的地域文化都做出了积极的刻画。而在《八重之樱》中,更是把区域文化的刻画推向了极致,甚至引起了现实中福岛县和秋田县的对立,两地的商家因此而断绝贸易关系。诚然,这种重视区域文化的观点会比较容易打破大多数中国人历史观的自我中心感。但是如果单纯的认为重视区域文化便是阴谋,实际上根本是站不住脚的一种观点。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去了解的是,不同的思想形态下是如何来思考这些我们的思想形态所无法接受的问题的。放在这里便是,既然日本人的观念里如此重视区域文化,仿佛霎时间个个都成我们口中的“地域狗”了,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去认同日本这个国家及大和这个民族的。

  关于这一点,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总之,在读讲谈社这部书之前,无论如何要先学会放平和自己的心态,认真去思考别人的理解,并提取其中的精华来学习,远比傻逼一样见到是日本人的东西就乱喷要实际多了。

  ------------------------------------

  先扯一下翻译的问题。

  《玛雅的历史》我是看的创元社的日文版原文,从而发觉至少史学上翻译起来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且不说那些较为冗长的句子要翻译成汉语,理解起来就会变得很吃力。例如日文中的“の”,可以翻译成“的”或是“之”这一类的字眼,同时在日文中也可以表达一种并列关系,这些词的具体翻译会变得十分痛苦。而在第一册之中出现的“牺牲”一词,应该是直接照搬的日文原文汉字,该词在日文中的意思和古汉语相同,即为古代被用来祭祀的动物或人。刚刚我百度了一下“牺牲”这个词,解释为“古代祭祀或祭拜用品”,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解释实际则是指“在战争中为国捐躯”更为多一些。因此这里在翻译的时候直接照搬“牺牲”一词显得有一些不妥。

  另外,在第二册中已经出现的“第一”这个词,应该也是直接照搬的日文原文。虽然日文中的“第一”也有现代汉语中“第一”的这个解释,但是在日文中这个词的词义则比现代汉语中更为广一些。至少在此书多次用到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应该是“首位”要更严谨一些。

  第一册中,宫本一夫的认为三星堆是公元前1600前后的遗址,而在中国则认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遗址。期间虽有重合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在当时各文化间交流已经开始增多的情况下。如果这个概念含混,则变迁的顺序也就会改变。

  第二册中,作者平势隆郎有一处明显的谬误。即《战国策》一书的成书年代,作者认为是战国时期,而实际则是西汉中期刘向所著。虽然我读书少,也不能这么骗我阿,《战国策》还是读过的。(第2册第47页,后面又说是西汉末年的)

  另外,平势隆郎认为《明史》中记载了大明王朝对丰臣秀吉进行册封,而实际上则是没有的事,并且《明史》中并未提到日本天皇的存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明史》中没有提到过日本天皇的存在确实属实。虽然大明王朝对丰臣秀吉的册封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但的确是发生过的事实,当然极品汉奸张廷玉把此事当作正史写入《明史》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但如果平势隆郎妄图以此来推翻中日之间在古代的从属关系,却也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由满清时期张廷玉编撰的《明史》把史实改写得一塌糊涂,即使是中国人自己对这部“史书”的认可程度都很低,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并且该观点的在民间的认可程度是相当之高的。拿《明史》来说事,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

  并且在山冈庄八的《伊达政宗》和《丰臣秀吉》两部小说中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即朝鲜欺明瞒日最终挑起战争。而明朝当时对日本的情况并不了解,再加上朝鲜的欺骗最终认为丰臣秀吉即是日本当时的“王”,并在文禄之役(朝鲜称壬辰倭乱,即第一次抗日援朝,以露梁海战宣告结束)后对丰臣秀吉仿朝鲜例加以册封。个人认为关于万历朝鲜战争的史实,不管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张廷玉的《明史》都不足全信,就更不用说棒子记载的《朝鲜王朝实录》之类的了,看都不想看。相比之下,还是山冈庄八在小说《伊达政宗》一书中记载最为接近史实,虽然是小说但是作者明显是翻阅了多方资料后形成的记录。

  中国古代对日本的兴趣不大,完全没有武力征服它的欲望,更何况中国古代不是在处理来自北方的威胁,就是在不断的北伐,也没时间去处理一个隔海相望的日本。并且中原王朝对朝鲜和越南的册封都是双边认可的,难道学史学的平势一郎不知道大明王朝为什么要帮朝鲜虐你们吗?虽然日本和琉球这样的国家,中原王朝确实不会有太大兴趣,但是下个册封诏书什么的又不花钱。管你认不认,反正我是册封了,你要真敢拒绝也就别怪我什么时候有空想起你了就虐一下。

  虽然在我的历史观里,也是认可日本在古代便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且在古代的中日邦交处于一个政治上相对平等和谐的状态。中原王朝对日本也没有采取过实质性的行动,册封什么的也就和平势一郎所说的一样就是自娱自乐闹着玩。但至少从隋朝开始,截止宋朝灭亡,日本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应该是处于膜拜。更何况大国册封你玩,拿你开心了,可能也没想过要你必须给回复,但你还真就不能不给好好对待,万一处理不好就会是涉及到要亡国灭种的事。

  而且如果平势一郎要想推翻中日之间在古代的从属关系,那么首先要解释清楚的应该是藏于福冈市博物馆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来源,而不是扯《明史》。

  不过总的来说,排除这个元素的时候,书还是不错的。

  --------------------------------------

  第一册的原始社会和第二册的夏商周三代,由于缺乏系统的、可信度高的文献资料,所以这两部都显得十分学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可读性会显得略低。特别是第二册讲述的内容还必须建筑在对商周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其可读性实在是低得没谱了。

  如前所述,由于第二册作者的某些观点切实的让人觉得很不靠谱,所以在读此书之时,也不甚用心。而第一册的作者在自序中便提到能有幸被译为汉文是自己的荣幸,而第三册的作者也做出的相同的表达。并且有一点让我十分赞同的是,作者也希望读者在读此书的时候不用刻意去理解为这是外国人写的中国史,而是考虑成无国界者所写。诚然,在研究文化之时若为国界所束缚,自身的观点便已缺乏说服力。

  第一册和第二册之中,两册的作者都已用中立的眼光带领大家思考先秦时期的许多观念性问题。相比于其中提出某些具体观点和论述,其实我觉得这些观念性问题才是真正重要的,它才真正是那个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因为对文献和文物的接触断然不如本国学者多,日本的学者在研究中国的历史之时,总不免受到一些局限性的影响。并且如中国人看待自己的历史有局限性一样,日本人在看到中国的历史之时也有许多先入为主的局限性在影响着他们。这和如欧美等其他国家看待中国历史时所处的情况也不一样,因为日本的学者也都是从小就必修中国史,而他们在从小被灌输的某些观点则可能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判断。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我们研究夏商周三代历史之时,绝不可把三代看作是统一性的王朝。就如现在网上已经出现的各朝疆域图一般,三代仅是中国这个地区上最为先进的领土国家文明。并且同时还存在着与之并列的其他强大领土国家的存在,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情况被突显出来。而受《史记》的影响,中国人在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以及它们和周边各国的冲突,总以为是内战,这也和事实有着相当大的出入。秦代以后,我们可以把秦代的领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文明,而在此之前出现过的那些文明实则是各个不同的地域文明为母体所发展出的国家文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由于在相近的大陆上,所以相互间也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但绝不等于说相近的就是一体的。就像今天的东亚格局,和全球其他文明相比,东亚各文明之间也存在着相近,但绝不是说东亚就是一个国家。甚至现在我们可以认为,这已经是我们读商周历史的一个基础观念。

  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们依然不难发现,在文化意义上即使是汉族内部也因为地域文明的关系,各地之间的风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陕西的窑洞和北方的地窖、炕等等,都是南方人从小所没有接触过的。而在交通和通信更为落后的古代,我们也绝不可能单纯的认为帝国在文化上完全是一个整体,从南到北都一模一样。这在根本上就是一个立不住脚的命题。而由于信息储备也相对落后的缘故,即使我们排除战乱的影响,很多历史的细节也是没办法保留下来的。而斑斓的世界实则是这些无数的芥子所构成。

  ----------------------------------------------

  平势隆郎在第二册中还记录了一个细节,具体在哪一章节我忘了。但是内容是引用一个叫前田的人的观点,用日本史和中国史做了一个比较,比较的内容是两个国家在经历各时代的国家。即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进入文书行政,而在两汉时期进入律令时代。期间所经历了一千年的时间。而日本从文书行政到律令时代,则只经历了800年。而后也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两国从律令时代到形成系统科举所经历的时间还是别的什么,因为实在无法苟同平势隆郎的这个观点,所以我也没有记详细的内容。

  这里要说的是,诚然日本在大化改新后的社会发展节奏很快,但是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前提条件是日本孝德天皇推行了大化改新。即日本国上下一心,全面学习隋和隋之后的唐朝文化。亦即,日本从这一时期开始,便不再是通过自身的悟性来悟出诸如文字、文书行政和律令等。而是通过直接的继承了隋唐文化,乃至以后的宋明理学,才得以突飞猛进。就如平势隆郎自己在此书的后面也有记录,宋明理学的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派产生了深渊的影响,甚至对于清朝和日本明治时代的儒家学者都一样。也就是说,即使是到了明治时代,日本的学者依然孜孜不倦的在学习中国地区先进的理论。

  另外在第一册之中,作者宫本一夫也说过,作为地域文明的出现,日本和中国大陆在完成定居生活这一点上是在同一个时间点,而由于各自的各种原因产生了后来无限大的差距。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两国在原始时代同时完成了定居生活,而后中国在战国时代便已完成了文字的大范围普及,并从最早文字仅作为祭祀使用过度到了文书行政。而日本却一直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按照平势隆郎自己的记述,日本完成文书行政是在佛教大量传入日本之时,日本出于对佛学的研究需要才开始将文字普及。而这个时间点我们都知道是在唐朝中期的鉴真东渡。前后相差的不仅是千年的时间,还有日本是通过学习汉字来完成,而非自己创造。平势隆郎所引用的那个叫前田的学者的这个论述,之前在日本显然是没有得到过正面积极的评论的,所以一直没有流行起来。

  而平势隆郎在写此书时却又重提这个观点,无非就是想映射日本人比中国人聪明,虽然他自己并没有直接的提出来。但如果平势隆郎要认为后来日本社会发展的时间节点都比中国快,那为什么不先想想从定居到完成文书行政要慢这么多?何况中国地区在南宋以后,社会便大幅度的倒退。而后即使是明朝有过一个恢复期,也从未让社会的发展进程超越宋朝,无论满清。甚至于中国地区的城市化率,一直到2000年前后,也就是进入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过后,中国改革开放了20年才又回到宋朝的水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是白叫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时候,也是同样绝不能忽视的。

  用平势隆郎自己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内容来说便是,战国时代的各国,都在使用着编纂史书制造各种“形式”以证明自己的统治是正当的。而这里平势隆郎也不过就是用了一个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用过了的手法,妄图给自己也制造一个这样的“形式”来证明某些谬论而已。

  这里还想起一个事例。前两年中国开始有动车和高铁的时候,贴吧上有人说,欧洲花了200多年才制造出的动车,中国只用了几年就完成了。当时我的回复便是,欧洲花了200多年就制造出了动车,而中国花了上下5000年才制造出来。其实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说白了便是偷换概念,欧洲人研究动车要从工业时代算起,然后中国就从专项研发算起,而且完全无视动车已经存在,中国在研发的时候已经有参照对象的事实。作为一个网民,可以不负责任的在网上发表这些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的观点,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成书的时候还使用这些偷换概念的手法则显得实在是很低等。

  总之,我是很讨厌这个平势隆郎。

  最后要说一下,这部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内容比较深。与其说是一部史书,不如说是讨论近年最新考古成果的学术报告。至少读者需要先了解过了经部和史部,再来看这部书才能真正去理解其中的一些观点。所以我开始怀疑的是,这部写给日本人看的外国史书,日本人是否真的能看明白。

  -------------------------------------------------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五):日本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史

  摘自2014年3月第九期《凤凰周刊》

  原书12卷,考虑到中国通史一般止于1949,于是第11卷讲述《巨龙的胎动》未被引进,第12卷《中国之于日本人》涉及中日关系史,同样未被引入。日本山口大学教授兼译者之一的何晓毅对此表示遗憾。他对《凤凰周刊》表示,虽然最后一卷不属于通史范围,但是内容正是中国读者现在讨论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要读这套日本人写的中国通史。该卷涉及汉学家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高的可读价值。日本讲谈社北京公司的副经理刘岳也同样表示可惜,希望未来有机会能把剩余的两卷也引进中国。

  作者非常注重史书的记载和考古资料的结合。书中很多细节对普通读者来说非常新鲜,比如过去都认为秦朝苛政导致群雄起义,刘邦建立汉朝后废除了苛政。但是考古发现的汉朝初期制度几乎全盘继承了秦朝制度,对民众同样苛刻。身为楚人的刘邦甚至继承了秦的祭祀制度,以西北的秦国伟祭祀重心。

  在三国一卷上,《三国演义》以蜀国的角度来描述,正史的《三国志》则从魏来写,另外“一国”的吴国着墨甚少,而编者金文京在这本书中大量描写了吴国,当时相较于蜀魏来说,吴国与日韩的交往更加密切。该卷也为爱好《三国》的读者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

  过去中国人都觉得宋朝积贫积弱的时代,第5卷则展示了一个伟大的宋朝。译者何晓毅感叹宋朝才是全世界近世的开始。其文明对后世的影响甚巨。“经济自由化”、能源、技术发明以及朱子学等都影响了周边所有的国家。何晓毅反思道:“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国土面积大,军队强大还是文明影响力大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表示,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国时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线的概念,这在研究区域历史时难能可贵。中国人在研究时会有寻根问祖的心态,因而带上较浓厚的主观情感,中国作为中原农耕文明的单一主体不容易摆脱。

  《中国的历史》强调不能将中国历史演变理解为以中原为中心的单一发展过程,不能以战国后正式成型的“中华概念”看待以后的中国史。过去的中华史观只是着眼于中原一方的区域历史,然而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农耕文明社会的历史,而是内外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冲突交融的历史。

  整套书可以概括为中国史几乎就是胡化的历史,胡人一波一波过来,中国自诩的青铜器、广域王权国家、车马战鼓等都算外来民族给予,因此要超越民族的视野才能更正确地追根溯源。书中介绍了京都学派的创始人内藤湖南的观点,认为受中国文化侵润的异民族,又给了中国本土以反作用。使中国这个逐步衰颓的民族得以“返青”,如此往复循环。

  “中国史不仅仅是国人头脑中固化的炎黄子孙的历史。从这一意义上说,这本书很有想象力”。王子今评论道。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六):大唐王朝的侧脸&禅宗的世界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第六册之《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

  读了六册了,到目前为止,讲谈社这套《中国的历史》之中,喜欢的有三册。分别是第一册宫本一夫的《神话时代&夏王朝·从神话到历史》,第四册金文京的《后汉&三国时代·三国志的世界》,以及刚刚读完的第六册《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

  第一册作者宫本一夫先生在考古学和史学的知识之渊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宫本先生不近在其专业领域有着令人信服的研究深度,其史学观也贯穿古今,丝毫没有局限性。甚至还广域的对各地的文明发展都有着相当的把握程度。而正是这样一位大师,所勾勒出的历史的线条,足以震慑每一个把考古学·史学真正当作一门学科看待的读者。

  第二册作者金文京先生,前面也有说到过了。其对历史的研究是跨越国界限制的,让三国时代的历史彻底跳出了《三国志》的魏国正统论和《三国演义》的蜀国正统论。当我们把历史看作一门学科来研究,而不是只当作故事来读的时候。历史真正要给我们表达的东西才会从中浮现出来。它绝不会是单纯的所谓的华夷之辩这样的正统论之争。它冷酷的对待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无论你如何看待它,终究逃不过的是它残酷的现实。

  而第六册的作者气贺泽保规先生,作为日本唐史研究的权威人物,通过此书带领我们看到了大唐王朝的侧脸。宏观、客观的带我们重新认识大唐兴衰的原因。研究一段历史的时候,绝不光是只看它前后一个片段的时间所发生的时间,倘若把它放进历史的洪流之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将会截然不同。而这个恰好都是中国人在研究史学时候的死角。而同时,气贺泽保规先生在书中还不时的让我们看到他感性的一面,仿佛是一个日本文学家忍不住想要对历史的美妙讴歌以及对它的无常而感慨。

  --------------------------------------

  《宋朝·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宋代陶瓷才是贯通古今东西,人类所能得到的最美的器物。它们摒弃一切装饰,彻底追求形状本身匀整美的造型手法,以及直逼天然玉石色调的人工釉料所反射的微妙光彩,无不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令人忘记隔断自己与器物之间的玻璃以及玻璃所反射的影响视线的室内照明。 ——开篇

  以下,本书为了对宋朝的皇帝们表示敬意,不用本名,皆用他们的庙号。 ——第一章末

  实在是被作者小岛毅先生打动了。首先,在开篇之处作者简单的通过宋代陶瓷描写了自己对于宋朝这种特殊的情感,而此情感恐怕比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和喜爱中国历史的日本人都更为深沉。甚至于文学界的田中芳树先生在《海啸》中都从未有过如此外表委婉含蓄,内在却又激烈的表达。我一直认为的是,田中芳树先生能够把中国各朝各代的一些故事通过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从他的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这便足以证明他是喜爱中国历史的了。而小岛毅先生的这种表达,则更是令人感叹不已。

  在几乎同一时期,中国和日本在文化风格上面做出两个不同的选择。即中国的宋朝,时值日本平安时代。恰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和日本,都处在我最喜欢的时代。这里先不讨论关于内藤湖南在“唐宋变革论”中所涉及的政治方面的内容,即宋朝的重文轻武等问题。关于此问题,我也并不认为是唐宋变革这一时期才形成,而是早在由汉朝光武中兴至明章之治这一时期便以埋下伏笔,并通过千年时间的演化最终在宋朝开花结果。这里首先要说的是,日本在平安时代,完成了从唐风文化到和风文化的转变。而中国则在宋朝完成了唐风文化到禅宗文化的转变,姑且先把宋朝的文化总纳性的叫做禅宗文化吧,不才尚为接触到史学界对于这一时期文化的概括性称呼。而其后,由于元朝的介入打破了这一文化传承,由此随后的元明清以至于近现代和宋朝文化在表现上也有着不小的区别。时至今日,我们甚至可以姑且认为,日本虽然在平安时代完成了唐风文化到和风文化的转变,然而在表象上却继承了唐风文化的精髓。即相扑、分餐制以及以生鱼片为代表之一的日本料理,包括日本的茶道等,皆是可以看作唐风文化的延长线。而今日我们的中国却又和日本的和风文化相去甚远,主要便来自于宋朝这一时期。

  如前所述,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宋朝也对自己的文化做出了选择。原因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姑且简单的认为这是民族意识对唐朝过于多元化、开放性的反弹。总之,最终的结果便是我们的先人在这一时期对文化进行一个路线性的选择,比较浮于表面的便是唐时如唐三彩等器物对精妙的做工的追求,与宋代陶瓷单纯追求器物本身纯粹的美之间的区别。很显然的,关于这一点在后来的明清时代我们并没有看到有直接的继承,甚至与小岛先生直接的认为满清时期的器物只能用粗俗一词来形容。以至于像我这样的粗人亦可通过器物的风格大致看出古其制作年代,中国各王朝的风格虽然有着明确的继承,却也同样的有着各自明显不同的风格。

  而小岛先生对于自己对宋代陶瓷的追捧,在开篇之中便明确的指出,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里展出的宋瓷并未有开篇一文中所写到的那样被作为有别于中国其他时期的陶瓷的杰出艺术的代表所单独成列。而在此展厅之中,参观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有路过参观的日本人也对此显得兴趣不慎浓烈。因此小岛先生在开篇之中的这种感情,并不能单纯的用“日本人”来概括。如前所述,宋瓷的风格和此后的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器物风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宋代器物深受禅宗影响,即道家的内丹思想和儒家的心性,在思想派别上我们可以大致认为它们的内在是及其类似乃至相通的。由此,我们可以直接的联想到明代王阳明所奠定的心学,大约也是在此基调的延长线上所发展出来的。但在此,如果一定要给小岛先生这种情感做一个定性的话,“日本人”不合适,而“中国人”也显得很不合适。我认为只有称为“宋朝人”才能真正把小岛先生的这种情感所表达出来,而宋代陶瓷不正是基于宋朝人的思想所实体化表达出来的最高艺术品吗。——小岛先生对于宋朝的这种热爱,一定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第一章节简述了由唐到宋的历史变迁,在第一章节便是伴随着宋太祖的登基而终结的。于是有了小岛先生在第一章节末尾的这句话。一个简单的避讳,但我绝不把它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避讳。这是我在之前看任何一个中国人写的关于宋朝的历史和论述里都没有看到过的避讳,也是我自己平时也很不在意的一个细节。而就是这个细节,深深的打动了我。它包含了小岛先生对于历史的敬意和热爱。

  在写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的读书笔记时,对于几位日本学者其实我已经给出了比较严谨的区分。即之前在提及他们时有没有加上“先生”二字,即可以理解为汉语中对其的尊重,也可以按照古汉语及日语中的“老师”一意来解释,从阅读他们的著作之中的确受益匪浅。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七):读不完的三国

  《后汉&三国时代·三国志的世界》

  这册的作者是一个韩裔日本人,即从小在日本长大的韩国人。对这类人的心理状态我并没有研究过,所以不是很清楚。不过可以很明显的从本册中读到的是,本文的作者和前三册的作者相比,很明显的视野更为广阔。例如,前三册的作者在做横向对比的时候,只是比较单纯的用中国和同时期的日本做对比,又或者用中国和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做对比,然而这个“其他文明”则相对比较“狭小”。准确的描述应该说是术业有专攻,从文中都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其他文明”的了解深度也并不是很深,肯定是有研究,但是和中日两国历史相比,比较明显的属于浅尝辄止,应该是在研究学术的时候不可能回避的情况下做出的初步了解。而第四册作者金文京,虽然也不能说在主攻分野以外就比其他几位要强,但是由于作者自身这种独特的身份,所以他主攻的分野比其他几位多出了朝鲜半岛历史。而同时,在对整个华夏文明圈的研究中,之前一直被忽略掉的越南也是这位金文京的研究相对最为深刻。所以在看待整个华夏文明圈的问题时,金文京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至少可以认为,在客观的看待中日韩朝越五国问题上,他做得比其他几位作者都要更好。

  而《三国志的世界》这册,便已经明显的比前三册更有可读性。应该说,这册的行文和之前三册的“学术报告”相比,最不像是学术报告。一边讲述三国时期发生的事件,一边比较《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出入。而同时还用各种辅助资料和数据,真实的还原出了三国时期的一些历史背景,让大家对这个时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不再是停留在《演义》的高度。我并不是要去否定《演义》的价值,它自有它的价值,但对历史的认知绝不应该仅仅是一部小说的高度。三国是一个我们永远都说不尽的话题,这个华丽的乱世之中诞生了太多的风流往事,也许当罗贯中这部《三国演义》问世之时,就已经注定世间再不可能有人敢说自己能说尽三国。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读后感(八):豆瓣的第一个评论给中国历史了

  注册豆瓣好多年,甚至豆瓣上线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关注,平常没事儿就翻看着玩,可是我一直沉默不语。这一次,我在豆瓣的第一个评论给历史了。

  不是历史专业,也非爱好者,我只是那种喜欢“印证”的人。买了两套这书的正版(2014年3月第二次印刷),虽然是在淘宝上买的。这套书未来会不会有盗版出现不好说,如果有那也是也合情合理,因为只有有市场的才会被盗版嘛,但是我鄙视买卖盗版的。

  我经常买读日本作者写的书,他们出的书有三个明显特点:a装帧漂亮,日本原版的精装书更漂亮。b认认真真的啰嗦,很难让人常读常新。或者说,内容比较水。c缺乏大家的霸气,对于结论总是含含糊糊遮遮掩掩。

  估计大多数买这套书的中国人都跟我一样,看看热闹,看看日本人如何看待我们伟大的天朝历史以及日本人如何评价自身的,如倭寇等等。

  几个批评:一是这套书的原作者水准不一,有的写的好,有的写的幽默,有的写的很一般。二是引用的参考文献范围狭窄,甚至有些地方感觉是引用了中国学者的成果却没有附注。三是某些问题的研究不深入,明明有多种阐述角度的事情,只取一个面,避而不谈其他。四是弱化了历史的残酷性,读者知道了故事却很难感同身受。五是重点不突出,甚至和腰封上的介绍风马牛了。当然,这也许因为腰封都是为了营销的缘故。

  我个人的感觉,文字形式的中国的历史就是从帝王到平民努力围绕“名不正则言不顺”各种折腾,各种逼着知识分子曲笔(恶贬对立面,拔高自己),然后各种大厚脸皮的把人民群众的脑子洗白,美其名曰“正面宣传”。中国的历史,应该由能放下一切私心杂念的人来撰写,应该由不为某某讳的人来撰写。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人自己对自己坦诚了,历史就有希望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