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2 05: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精选10篇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是一本由刘晓娜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一):老师叫我们这样做

  娃这学期开始幼儿园,所以慢慢的找了一些3-6岁孩子相关的书来看。这本书不算热门书名也取得不算特别,但读了下来却觉得内容比较有趣易读,涉及的问题点和解决方法也都挺有用,算是难得的把趣味性和知识结合得比较好的育儿书了。

  首先就形式来说,这本书采取了给家长写信的形式,很真诚。一封信谈到一个小朋友的一个问题,同时在信里面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有效。比如谈到大部分家长都头疼的吃饭的问题,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三条就餐规则:“ 1.规定吃饭时间,只有半小时,过了半小时就会收拾餐具,绝不等待。 2.吃饭时不能做与吃饭无关的事,如看电视、玩玩具等,一切活动须在饭前结束,否则不能上桌。 3.吃饭时间错过了,在下顿饭之前将不会有任何食物可吃。”这和之前我家朋友不好好吃饭、我们了解到应该采取的解决方法非常一致,也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就内容来说,既然是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信,从克服小朋友的入园焦虑,到“班妈”太忙怎么带娃;从了解孩子的心思,面对孩子的虚荣心、撒谎、装病等毛病,到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批评孩子;从怎么在游戏中教孩子识字算术、培养想象力好习惯,到怎么面对孩子攻击性强、没有责任心不良习惯,这本书列举了非常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一一给出了解决的方式。不敢说内容大而全,但涉及的点小而精是能做到的。有些问题我们已经遇见了,对我们很有启发;有些问题我们还没碰到,不过读一读案例故事作为知识储备先提前了解也是很不错的。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二):来自一线的幼教攻略

  总听到有关育儿的抱怨:现在的小孩真难养,想想我们小时候,尤其在农村,做父母的哪像现在这样费力。这样的抱怨看似有道理,其实很不科学。因为隐含了一个前提:当年放羊一样管理孩子们,是成功的。但现实远非如此,作为当年放羊式管理的一代人之一,我很是感到自己潜能开发很不合格,农村的教育,比如我的绘画爱好没有得到保留思维也受到了很大局限。所以,对于抱怨的父母,我总是提醒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不太强求,用心的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幼教。

  因此,在幼儿园阶段费些劲、多些投资,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助益的。当然,对很多家长而言,我上面这段话很可能是废话。因为意识不到幼教重要性的家长现在并不多,很大部分,可能是热情过度但是方法缺失。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幼教发展缓慢,幼教书不少,但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疏空就是洗脑的套话,干货很少。因为幼儿教师职业国人眼中毕竟不是什么高贵的职业,而只是伺候小孩子的活。社会定位造就了人才的缺失。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发育完善,幼儿教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来自一线的实践理论书,也开始出现了,比如小刘老师这本《父母应该怎么做》。

  这本书用书信体写成,66封信,包含了小刘老师对于幼教事业热爱,以及建筑在热爱之上的专业能力。这66封写给学生家长的信,基本上将入园前后的问题都有涵盖在内,并针对相应问题给出可行建议。比如,现在的孩子都特别娇贵,入园前,家长们普遍的一个担心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被别的小朋友欺负(现实中孩子被欺负、因被欺负而转学)。家长们这些谈话,很可能被孩子听到,因而产生对外面世界恐惧感。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小刘老师在本书第一封信就讨论入园前的问题,题目是《妈妈告诉我,世界很危险》,讲的就是小西西刚入园后的种种不适应,并分析产生这种不适应的深层原因:做母亲的,把世界描述的太过危险,因而在孩子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认为陌生人都是坏的,会随时偷走自己。显然,过分的恐惧会扼杀孩子的勇气,小刘老师能意识到这一点,说明很细心。那该如何做?就不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吗?小刘老师认为应该把幼儿园形容的阳光一点。这点我是赞同的,毕竟幼儿园的风险很小,没必要形容的太过恐惧。再如,孩子的虚荣心是很强的,而且在幼教阶段,还会学会撒谎。关于虚荣与撒谎,估计人人不可避免。但该如何应对?小刘老师认为还是家长的身教最有用,只有父母不攀比、不炫耀,孩子才不会太虚荣“什么都要比别人强”。再如小孩挑食问题,也是难题。其实,孩子挑食,多由于父母无心的评论比如说西红柿太酸,可能影响孩子的判断。所以,在这方面,同样要做孩子的榜样

  什么时候,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小刘老师来自一线的建议,虽然未必全对,但肯定是值得借鉴的。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三):肺腑之言支招孩子幼儿园成长

  身为家长的父母,我们很是值得认真对待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成长和生活过程。尽管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他们每个阶段的需求。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离开父母的怀抱,到走入人生的第一个外界小社会---幼儿园------孩子们在长大的同时,父母更需要的是时刻为他们引导前行方向

  那么,身为家长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每个阶段自然有着不同要求,每个阶段自然有着不同的窍门。对于孩子们的幼儿园入园,我们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在一片渺茫的同时,我们不妨且听听资深的幼儿园老师给家长的指导讯息吧!相信在细细的阅读品味过程中,我们家长朋友可以从中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情真意切语重心长,道不尽的关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儿园阶段的成长阶段应该如何茁壮成长!

  不可否认,幼儿园的成长阶段对于孩子而言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期间,他们需要独立地踏上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社会,接触到以往未曾经历过的单独面对新的大朋友,小朋友时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次相当大的挑战。因为面临着太多的变数未知,孩子们也许并不是很轻易地融入到这个特殊团体。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家长需要倾听一些经典的建议和意见指点迷津,真正地成为引导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幼儿园阶段顺利过渡的好帮手。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写信的形式娓娓道来其中的要诀。每封信自有着一个独立的话题,每封信的深处便是相关的问题答疑解惑。家长也许觉得其中都是看似平常鸡毛蒜皮小事,实则更蕴藏着培养孩子的侧重点和方向。逐一支招的过程中,确保着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启发着孩子如何适应幼儿园生活,如何与不同的人际进行交往,如何纠正原本错误坏毛病,如何形成良好爱心等等问题。其中不仅仅有着问题的分析,其中更有着问题的解答和引导提议。让爸爸妈妈们可以有章可循地发现根源,并逐一去解答和处理。也只有这样,我们孩子幼儿园可能遇到的问题被明确化了,那么我们家长朋友也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地寻求解决的良方

  肺腑之言支招孩子幼儿园成长,封封信件言之凿凿地解开着父母们心头的对于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儿女养育心结。《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就此为我们家长朋友们针对性指点着迷津!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四):宝宝要入园 你准备好了吗?

  我的女儿今年9月入园。在此之前,我得了几种病:入园焦虑、分离焦虑等等等等。大概症状是什么呢?就是无休止的担心。我甚至觉得,我的症状,比我懵懂女儿更甚。至少,在我们的熏陶下,她还认为幼儿园是一个有很多小朋友很多玩具的地方,她对此充满期待。而我老公男人神经总是比较大条,他对此一点特别关注意思都没有。只有我,紧张不安又期待:我担心她会不会哭得声嘶力竭,会不会不能好好吃饭,会不会不会告诉老师自己想大小便,会不会不能与小朋友和平相处。当然,我也期待着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因为伴随着担心,我也相信,孩子总会给我们无限惊喜

  就在这个时候,微博上有博友推荐了《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这本书。加上这本书,我一共买了6种与幼儿园有关的绘本以及3本写给家长看的相关书籍。我一边陪伴女儿共读幼儿园绘本,一边默默的在地铁上、午休前、哄睡后拿起这些相关书籍默默啃读。

  该书作者是一位资深且热爱幼教的幼儿园老师,她厌弃每个月、每学期的流水线上的《家园联系手册》,选择坚持给每位家长写邮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真实生活状态,帮助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不说内容,单是看到这里,就值得我为这位老师击节叫好。我大学的专业就是学前教育,曾经每年都会在幼儿园里实习,也有过半的同班同学从事相关专业。我了解这个行业辛苦不易。一位老师能坚持在教学观察孩子,与家长用有效的方式沟通,这其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这本书以老师写给父母的信为形式,从“父母怎么做,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吃饭是个大问题”、“学会读懂孩子的心思”、“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别以成人的思维伤害孩子”、“玩得快乐才能学得好”、“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7个方面展开,分享66+个案例,帮助父母解决孩子在幼儿园里会碰上的大大小小的新问题。

  其中第33封信,《妈妈要做“引导者”,不做“灌输者”》,看完以后,我自我反省:我每天都会陪伴女儿亲子共读,但是其中有些地方,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看书的时候,我会问:这里有几只小鸭子呀?然后听到我女儿稚嫩声音:1、2、3,妈妈,有3个,我还为了她的数数能力沾沾自喜呢,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我却让她忽略了这一页上还有花、有草、有小鸟,等等等等我们成人不会注意到的东西,同时,我也剥夺了孩子探索权利。原来我成为了知识的灌输者,而非引导者。刚看到这一封信的时候,我甚至都有些震惊!只能庆幸,现在还不晚。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争执、吵闹,这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可是我怎么教我的孩子呢?是让她被打了要打回去,还是让她当包子呢?真心困惑我很久。在第37封信里,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刘老师建议:家长静观其变,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要鼓励她和同伴沟通,教她学会正确的自保方式:1、严肃且大声的告诉对方:打人是不对的,你不可以打我;2、警告对方打人的后果:如果你打我的话,我会去告诉老师;3、离开现场。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刘老师的建议来做,至少具有参考意义哒。

  书中的内容有些会有一点重复,但是瑕不掩瑜,建议即将入园的家长们都看一看。最后摘录一句封面上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话:幼儿园时期的问题,一定要在幼儿园时期解决。为孩子的成长努力浇灌回报你的的将是满园芬芳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五):孩子入园必备

  今年秋天我家宝贝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已经着手进行入园知识普及了,看了这本《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真的觉得太及时太需要了,此书以一个老师写给家长信的独特方式,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解决孩子一些问题的方法,让家长看了很舒服受用,懂得点育儿知识的我更是看得入迷,在照顾孩子之余一口气就读完了。

  很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几年下来上了幼儿园发现孩子身上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家长依然忙碌不会舍得花时间陪孩子,日积月累下来问题越来越大,以后解决起来会更费力气。所以看到希望入园的父母甚至更早一点的父母能够看到此书,从自己的教养方式上改变一下,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习惯和性格

  我家宝贝秋天入园,我已经开始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知识了,比如上厕所、吃饭、喝水这些大多数父母担心的问题。当我向孩子教授遇到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的时候,正好看到《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中刘老师讲到,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说“老师,我要喝水”。引起了我强烈共鸣,我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周围和育儿群里的妈妈,发现很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都会埋怨老师管的孩子太多,没精力照顾每个孩子多喝水,孩子喝不上谁容易上火生病。我和小刘老师的意见一致,告诉他们“授孩子以鱼,不如授孩子以渔”:孩子有基本的生理需求,他知道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告诉孩子想喝水的时候找老师要就是正确的解决之道,当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也知道向老师求助

  小刘老师的这本《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通过书信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以期待唤醒家长的育儿上的很多误区,修正他们的错误教养方式,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她更是分门别类的写了几大方面:如何读懂孩子的心思、如何说孩子愿意听,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到孩子身上,如何让孩子玩得快乐,如何克服不良习惯……这些章节几乎涵盖了孩子的各类问题。小刘老师用心良苦,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都会和家长娓娓道来,帮助分析孩子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有这样的老师支招,家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唯有用心按照这些方法教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六):育儿,听听小刘老师怎么说?

  如何教育孩子可能是现在年轻家长们最为头痛的问题。有关书籍买了一大堆,育儿理论学了一大筐,临到事上却发现全然不管用,根本没有现实操作性。脑袋里装满各种育儿理论的家长们在面对孩子们成长中出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不听话、不吃饭、调皮捣蛋、耍赖撒泼等行为时,要么是方法不对,事倍功半;要么是束手无策,茫然失措——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宠不得,到底应该怎么做?送幼儿园之后,又对园方无法充分信任——这几天西安两所幼儿园长期喂食儿童病毒灵致病的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

  刘晓娜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她热爱幼教工作,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起就开始坚持以诚恳坦率的态度给每一位家长写邮件,直帮助家长用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看孩子、爱孩子、教育孩子。这本书即是她从几年来写给家长们的无数封信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既饱含一个老师的深切情意,也多有真知灼见。在我看来,结合刘晓娜的职业特点,使这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她见多识广,问题定得准,切题。理论的丰富解决不了现实的窘迫。家长们当然想知道该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但更重要的是首先解决孩子不吃饭、不听话、乱吵乱闹等等这些问题。估计很多家长也都有被孩子的哭闹弄得狼狈不堪的经历。小刘老师没有讲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针对孩子不吃饭、不愿去幼儿园、爱说谎、攻击性强、爱说脏话等日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回应了家长们最关心、最迫切、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可谓雪中送炭。

  二是她深谙理论,原因看得深,深刻。作为科班出身的一位细儿老师,小刘老师深谙教育理论,熟知孩子心理。她没有专门讲解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在列举孩子们各种表现的同时,对其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不可否认,她的分析很到位,很切中要害。但让人汗颜的是,这些原因多找到了家长身上——孩子为什么不爱上幼儿园?因为分离焦虑,也因为家长们过度的负面暗示;孩子为什么不主动沟通?因为家长没有营造让他们主动说出内心需求的环境;孩子为什么体质弱易得病?因为家长怕孩子太冷而穿了太多的衣服;孩子为什么挑食?因为家长自身挑食而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孩子为什么爱搞破坏?因为家长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他们要引起大人的注意……

  三是她经验丰富,措施找得狠,管用。小刘老师在这66封信中不但帮助家长分析了原因,而且以老师的专业知识,对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办法。孩子不爱吃饭?饿一饿,在下一次吃饭之前不允许吃任何零食;孩子老得病?少穿些,只用比大人多穿一件或者同样就够了;孩子爱虚荣?大人不虚荣,也不给小孩子虚荣的机会;孩子不能自理?多锻炼他,让他自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一入幼儿园性情大变?这是因为入园焦虑,家长要首先不多问孩子幼儿园里的事儿,要和园方相互信任……看看些方法的确管用,但要么饿、要么冻、要么让他自己做、要么不让问,在父母们看来可能忒狠了些。有没有勇气去试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作为一名两岁半男孩儿的父亲,我对小刘老师所讲的这些是有切身体会的.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打定主意要按照书上说的不乱打孩子,和他讲道理,但是我发现那根本不行,很多时候他对你的劝说、责问,甚至威胁都充耳不闻,以至于我不得已也打上几下,但打过几次之后就不怎么管用了,因为他已经懂得马上哭闹搬来爷爷奶奶作救兵。但我用小刘老师的讲故事引导法试过几次之后,发现确实有用.儿子不吃饭,我就要和他比赛,结果就吃得香多了。另外一层是,她还在书中讲了很多有关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今年秋天即将送儿子入幼儿园的我来说非常实用。当然,我也在内心真心祈祷我的儿子在入园时,能够遇到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

  这是一本由幼儿园老师根据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小书,是面向现实操作的,对于年轻父母来说非常实用,很有指导意义,确实能够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所以,育儿,不妒听听小刘老师怎么说哦!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七):无题

  因为名字和出版社,入了这本。书中用信件形式描述儿童的一些特别行为及不良生活习惯的现象,给出一些简洁的解释进而提出个人的些许建议和方法。内容分类与一般的育儿书类似,虽然不够专业,例如包含与并列关系混淆等。书中前两章较符合幼儿园主题的范畴,后面几章与家庭生活更贴近。案例丰富,描述细致。提供的方法浅显,操作性强。只是专业解释过于粗糙。书的优秀意义在于通过描述孩子不良行为等,提醒家长反省自身,以及要做到以身作则,已所不欲勿施于孩子,同时提出关注孩子的感受等。以上几点,恰恰应证了尹建莉、孙瑞雪等人的某些观点。另外,其实适用时间不止上幼儿园,对入园前早期教育也有提点家长的作用。于我而言,多少激发了自己对与孩子相处时某些行为的思考,不过仅限于提供了一些思考的闪光点。综上而言,此书虽有一定实用性,却不适用于有专业基础的妈妈了。翻翻即可,不必收藏。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八):与老师携手,陪孩子度过幼儿园的宝贵时光

  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期间的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性格渐渐凸显,行为习惯也慢慢养成。3-6岁幼儿园期间是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期,生长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奠定了宝宝未来健康成长的基础。错过了这一黄金时期的陪伴和教育,今后将很难纠正这期间养成的坏习惯以及形成的不良性格。同时由于宝宝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父母在这个阶段的缺席会导致他们今后将很难再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接纳你们。因为你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忽略了他,等他长大就轮到他忽略你了。

  3-6岁幼儿园期间是宝宝开始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宝宝将开始他的集体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老师和同学,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小区。宝宝在幼儿园将学会生活自理,养成良好习惯,结交朋友,与同学一块学习玩耍,慢慢地学着自己处理问题和矛盾。可以说,幼儿园是宝宝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天地。因此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宝宝入园后,爸爸妈妈是否就可以将孩子全权委托给老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家长积极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的教育步伐,在生活中巩固幼儿园所学,两者叠加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就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刘晓娜老师用自己多年的幼教经验,倾心完成了《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这本书,就是写给广大父母的公开信,告诉我们在幼儿园期间该如何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引导,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共分为7个部分,包括如何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让孩子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学会读懂孩子的心思、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别以成人思维伤害孩子、玩得快乐才能学得好、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具体为66封信,涉及到幼儿园阶段宝宝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每封信都以典型案例的方式犀利指出宝宝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每位父母看后都有具体可操作的措施去改进。66封信,每封信都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淌着刘晓娜老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体现着刘老师的智慧和耐心。

  对于幼儿园宝宝的家长来说,真可谓是一本教育界的葵花宝典。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在宝宝即将步入幼儿园,展开人生新阶段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本书。我读了之后真的是受益匪浅,并具体实践了刘老师传授的方法,发现真的很管用。一个令很多妈妈头疼的问题就是宝宝不好好吃饭,我们家也是这样。那天吃饭的时候,宝宝向往常一样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是连哄带骗加威胁都没用,这次我耐心地问宝宝为什么不吃,他的回答令我很吃惊,他说碗里的豆角是臭臭的。可是豆角是新鲜的,根本不臭。我想了一会,发现这几天家里人一直在说爷爷腌制的酸豆角是臭臭的,把屋子都熏臭了。原来宝宝是听了我们说的话,才认为所有的豆角都是臭臭的。这个生动的例子让我更加信服刘老师在第14封信中说的,家长的话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说积极的话语,比如“宝宝的饭菜好香啊,吃了以后一定长得比爸爸还高”这些话语对宝宝积极吃饭是有很显著的效果的,宝妈们不妨一试。

  还是这顿饭,接下来我采用刘老师第16封信中提供的方法,以童话、游戏的方式为孩子制造一种愉快的就餐氛围。我给宝宝下了一碗混沌,告诉他这些混沌都是搞破坏的小鱼,宝宝作为小英雄要消灭他们,结果宝宝听了很兴奋,自己拿着小勺子把一碗混沌都吃完了,连汤都喝完了,我真的惊呆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真的是一次很愉快的就餐经历。接下来我会再接再厉,在游戏中正确引导宝宝的就餐习惯。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繁重的,而刘晓娜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用心给家长们写信,与家长们倾心交流,传授教育经验,这是非常难得的。我很佩服刘老师,她是一位有爱心有智慧有担当的好老师。在一篇篇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信件中,刘老师向我们家长传递了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朋友们重视幼儿教育,陪伴孩子平稳渡过这一段人生中的重要阶段。

  我认为,刘老师在全书中传达的还有以下理念值得家长朋友们予以重视:

  1.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信任老师和幼儿园。特别是像我一样,宝宝第一次入园的家长。孩子从没离开过家人的陪伴,到陌生的环境中过集体生活,我们做妈妈的肯定都特别担心,想着宝宝在幼儿园会哭吗?吃得饱吗,穿的暖吗?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吗?老师会用心照顾宝宝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忧虑猜测都是无用的,家长一定要信任老师和幼儿园,相信你的选择,相信大多数幼儿园老师都是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三年中与老师和谐互动,助力宝宝健康成长。另外,本书中入园前的准备是可以借鉴的,非常有操作性。

  2.直面宝宝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其实每个小朋友都不是完美的,小朋友的错误和问题才是值得家长更加重视的。与老师好好沟通,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而不是一味只喜欢听赞扬孩子的话。家长不要做鸵鸟,不要遇到问题就觉得是老师的错。

  面对家长的投诉,老师们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时,息事宁人,这样不直面问题的教育方式确实欠妥。老师有苦衷,有委屈,但还是应该勇敢地与家长沟通解决。家长们也应该更加理性,和老师一起帮助宝宝改正错误,快乐成长。

  3.孩子最需要你的陪伴。网络上有句流行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对于孩子也很适用。特别是3-6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因为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叛逆期,也是安全感最缺乏的时期,父母的用心陪伴对健全孩子人格发育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东西都是无形的,不是物质能够替代的。而且好的性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越长大越难改变。好的性格会给孩子带来积极向上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家长们想引导孩子走上幸福人生,就从陪伴开始吧。

  4.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是本书特别倡导的,也是我个人一直以来很认可的观念。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特别是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独立。作为家长,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过多干涉,时刻显示权威,孩子一有反抗,就非打即骂。在街上,其实这种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对孩子心灵最大的伤害,他们应该好好读读这类育儿书。不过反而这样的家长是最顽固,最不愿意学习,因循守旧的人。希望作者这样的书籍能够传播开这种尊重孩子的理念,那将是孩子们的福音,也是家长们的成长。

  5做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没有谁天生就会当父母,随着小宝宝来到我们的生命中,喜悦之余,我们也在慢慢摸索着如何做一名称职的家长,不仅是给予他们爱,更要教导他们,让他们今后能在社会立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没有父母培训班,我们可以自学啊,上育儿网站看家长们的心得体会,加入各种家长群、论坛。最重要的是读书,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学习育儿知识,就从刘晓娜的这本《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开始吧!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九):为人父母的真正含义

  为人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不要不假思索便说什么结婚生子,天经地义,也不要自信满满地来一句:我无所求,只要他快乐。当你将孩子抱在手中开始养育的那一刹那,你的内心其实就已经有了许许多多对于他的期待和渴望,只是很多时候你自己并未意识到。

  当你拼命在给孩子报各种提高班、补习班时,是否问过自己:我确实是想让她多学点知识,还是我隐隐也在期待他人看到我优秀的孩子时那种羡慕嫉妒的眼光?

  当你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大发雷霆时,是否想过:我现在这么愤怒,是否是因为我内心深处认为孩子是我的所有物,他理所应当听我的话?

  甚至,当你觉得自己爱极了这个孩子,恨不得把一切都奉献给他时,是否有警醒过:我是不是将自己的价值感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人们常说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因为他们会十几二十年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慢慢养大。但我认为,这根本是一种苍白肤浅的推理。由于传播基因的本能而生育后代,这本身就和无私不沾边。若子代不会给亲代带来任何好处与快乐,如鱼类,那么这种亲缘关系随着出生便会分离然后终结。如果一段关系需要长期大量的辛苦付出,那么,它必然要求相应的丰厚回报:低俗一些的如成就感,占有欲,高级一些的如自我价值,生活意义。要求回报,这无可厚非,我们大可以痛痛快快地承认这一点。我认为最坏的作法是拼命掩饰自己的欲求,将父母之爱粉饰得极其无私和伟大,把自己想象得太过高尚,然而,同时行着自私之事。若无冷静的头脑和清醒的自省,没有几个人能抵挡扮演“上帝”操纵他人的快感。中国人最熟悉父母的一句话莫过于“我这都是为你好”!可所谓无私的爱掩盖了多少自私的欲求,多少伤害假“为你好”之名以行!

  你做了父母,给了一个人以生命,这是一项重大的决定。我们应该明白,一项决定首先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责任。负责任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尤其是对一个孩子负责。你得照顾他的衣食住行,更要培养他的性格能力。如果他性格有缺陷,能力有欠缺,那么很抱歉,这只意味着你不是个称职的父母,没有第二种解释。如果你的孩子让你快乐,那么感恩吧,这是你的努力换来的成果,并非理所应当;如果他让你着急生气甚至落泪,那么很抱歉,还是你的责任,依然没有第二种解释。因此,为人父母的真正含义是:为了对得起这个你创造的生命,你必须时时反躬自省,刻刻小心谨慎。

  这本《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虽然口气亲切,将孩子们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但对我而言,却是在反反复复地对我说:你懂的还不够多,做的也还不够好,为了能真正对得起“妈妈”这两个字,你还要继续不懈地努力。

  文/曹怀宁 2014.03.08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读后感(十):别让孩子伤在起点

  别让孩子伤在起点

  进入幼儿园可谓是宝宝成长中第一个人生转折点,第一次离开家,独自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人,独自处理某些生活上、社交上的问题。幼儿园其实算得上是一个较单纯的小社会,孩子入园可说正是他踏入社会的一个起点。这个阶段对宝宝来说很重要,能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融入幼儿园生活,得到锻炼、成长和进步,不单单只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父母也要担负起重要的前期准备与教养责任。

  眼皮子底下的这个小人儿,要脱离长辈亲人的保护,去到一个他原本陌生的环境里,去开始他人生的新阶段,那种心情于父母而言真是千般滋味难以言说。莫说是宝宝需要一个身心的调适过程,我想,父母都一样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的作者刘晓娜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是一名细心热忱的资深幼儿园教师。她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孩子们在幼儿园发生的各种行为和问题,并用心去分析背后的原因,热心地向孩子的父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这些方法都不只是纸上谈兵的空话套话,而是颇具可行性、可操作性、对症下药的良方。

  我真心喜欢这本书。毫不夸张地说,我还要感谢刘老师,告诉了这么多我不曾想过,不曾在意过的,却恰恰会影响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严重点来说可能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影响孩子人生的细节。若不然,我甚至连必须教会孩子使用水杯喝水、提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为孩子准备哪些必须品等这些最细微的事情都完全不知晓。

  最感谢刘老师的是,她那么诚恳那么直言不讳那么不厌其烦地指出孩子方方面面问题的根源,毫不回避掩饰地请求爸爸妈妈们学习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让孩子变好,从爸爸妈妈改变自己开始。”如何使孩子变得更好,自幼儿时便养成良好的人格品性和习惯,绝对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的重责大任。

  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爸爸妈妈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超前的意识,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孩子未入园前,提前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幼儿园时期的问题,一定要在幼儿园时期解决,能把问题恰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宝宝才能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