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港式中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港式中产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6 05: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港式中产读后感精选10篇

  《港式中产》是一本由赵崇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港式中产》读后感(一):试读《港式中产》第一部

  感谢小编推荐的试读,赵先生在《港式中产》中用非常通俗易懂语言和读者分享了他关于“港式中产”问题研究发现。光看目录已经能感受作者社会有趣现象进行切入的努力。在内容上,作者旁征博引,寓大道理于小典故中。

  就试读版开放的第一部“港式中产迷思”来说,作者在前言部分已经提出了他在本书中旨在研究的问题——“谁是中产?什么是港式中产的文化?什么是港式中产风格?港式中产有何思维方式?港式中产又有什么核心价值?”接下来他试图解决“中产”的定义问题,这反映在他列举了学术界和非学术界对于“中产”的定义。然而,他却并未明确提出自己采纳哪一种定义或给出自己对“中产”的定义(当然定义是相当困难的,这点可以从他列举出来的各种定义的狭隘性可以看出,体现出他选用“迷思”(mythos)一词的内涵)。从前言来看,似乎作者更偏向于社会学教授吕大乐的定义,即“所谓中产阶级,就是一群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较高学历而担任行政管理专业工作的雇员,也包括一班拥有文化资本知识分子艺术工作者和从事创意产业文化人。”然而,作者在下文中又提到,在“学历至上”的激烈竞争的社会,高学历变成常态,因而高学历不一定能带来高收入(一如作者提到的收入和能力业绩效益挂钩)。而且在香港“不得志”的文化人实在不少,他们更像“下流阶层”,把他们纳入“中产”也不合理考虑到作者在后文继续提到的“中产”的生活质量(如在子女教育上面的花费及置业的需求等),作者似乎不得不承认“中产”的划分涉及财富多寡。因此,对照作者在开篇提到的研究问题,我认为作者还是未能解决“中产”的定义,当然他很成功介绍了港式中产的风格、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然而,正如作者注意到实行社会主义的内地在经济腾飞的当前也面临类似的“中产”窘境,那是否意味着“港式中产”的特殊性更多是在于它的地方特色?并且,作者提到“港式中产”认为消费品(大件如“家”)是身份象征(也与李嘉诚的致富神话的带动作用有关),是否暗示港式中产欠缺内涵?当然,他作为“港式中产”中的一员,提到了“读书”的内在价值,重申了文化的作用,对文化资本功利化进行了抗议

  此外,在废弃文化的分析观点略显狭隘,两极化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问题。即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市场调节也会造成分化(竞争产生分化),但两级分化则与政府资源的调配和对教育理念坚持(即政府在发挥调节作用方面的作为与否及成效)有关。作者仿佛过多把“中环价值”归咎于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解释集体主义也会导致金钱崇拜个人主义?(考虑到作者在开篇说到内地也有类似的问题)作者是否忽略了港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其民族品格问题也在“中环价值”的形成上发挥作用?甚至作者是否可以追本溯源到人性本身的问题?毕竟人类具有着某些不受地理隔离割断的共性

  本书最大的缺陷莫过于作者作为一名神学讲师,过分依赖圣经作为其论据,其在作品中明摆出来的宗教立场会导致这样的疑问:1. 作者的局限性——他本人是否也是“中产基督徒”的一员?这是一名港式中产在论“港式中产”吗?2. 作者是否认为让港人重新皈依基督教能在一定程度抵抗港式中产价值观的腐蚀?基于此,我认为作者宗教立场的参杂对于这样一本半学术的著作来说是不适宜的。

  再次感谢小编的推荐,赵先生的《港式中产》确实对香港文化的一个维度进行了真实、有趣、详细的呈现,爱好香港文化的读者值得一读。

  《港式中产》读后感(二):永不消失的阶级

  TO M,

  姐我看了一本书,名字有意思:《港式中产》,虽然封面雾霾一片,可还是觉得刺眼,要知道咱们从小被告知至少在身边,阶级已经消灭了,放眼望去所有的区别、分化与不公都是努力程度和机遇不同。不过我发现似乎每个像你我一样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希望自己混入那个“不存在的阶级”,这个阶级在香港有着自己的名字和变换的定义,但大致可以用“高尚学历、高尚工作、高尚生活”之类古怪容易理解词语概括。我们当然不想成为LOSER或跟社会底层打成一片,而顶层是一个特权基础的新阶级,削尖了脑袋也扎不进去(除非投胎前贿赂一下“那边”的领导),所以只能巴望着被中间这块“夹心地带”收留。眼下内地的城市跟过去的香港最大的相同之处可能就是这个所谓的“中产阶级”已经形成,无论我们承不承认,至少我们不以寄身期间为耻。

  我知道你家在香港有房产,中环还是半山什么的我没有概念,但从你来去自由不断给大家代购的信息看来,即使长居香港你也算得上中产,这本《港式中产》里提到的居住、教育、消费和文化的问题你应该深有体会。用腰封上的话说:“香港患上了中产病,病情不轻,迷思不浅。”虽然有所准备,可还是让我吃了一惊,毕竟香港和中产这两个词纵有万般难堪,也总是庸碌如我辈深藏心底的一个小天堂,每每身边有人送孩子去香港求学,或是赴港产子,甚至周末“打飞的”去血拼放松,都让人冷眼观望的同时抑制不住心底的羡慕。然而此书把原先难以言说的隐忧汇编成册,感觉香港的中产面临的问题与我们其实没什么不同,只是这几年穷于应付各种高大上课题生死攸关的生活实际,无暇思考中产迷思给自己和下一代带来的根本性影响。

  这本书是勇敢的,能在一撮撮短小的文字里闪转腾挪,尝试把一个很难表述清楚的观点通过日常讲述和例证展示清楚。也许是其结集前的专栏特色使然,其中多篇文字点到为止,并未深挖,而且千篇一律地在篇末举《圣经》之类的句子点题也让人厌烦,但提出话题想法还是值得钦佩——还有谁会想为尼特族、草莓族、99族和布波族这些愈来愈庞大的“少数族群”立传呢?

  不知你看过布努埃尔导演的那部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没有,有关中产阶级的话题总是让我想起它。《港式中产》里明晰展示的迷思与问题早在这部片子里都用另一种形态展示了出来。比如中产者们一直在被欲望驱使着奋力向前,整日奔忙、应酬选择,然而孜孜以求目标是什么却并不清楚。再比如极力融入这个阶层和展示自我从而维持名声地位结果事实上个性模糊与生活的无聊化,没有人在意你的想法与真面目,像在无个性的大商场里采购,标签是最重要东西,长此以往,自己也不再知道自己的未来与真实目标。就像生活在一座梦境之城里反而失去了做梦的能力,所谓的中产阶级也许会像电影结尾处那样彻底崩塌在自己营造的血腥迷局之中。或者至少会裂开一道缝,书中提到的“八零后”一代开始纠结着破壳而出。

  姐,虽然这书字少图多点到即撤,但还是推荐你看一下,你一定会有比我更直接的感触,也一定有话要说。也许你清闲的这一段也能写个类似的专栏?

  孩子想好在哪边生了吗?这次过去就不用捎什么回来了,给宝贝报个活动课程就要万把块,快穷死了。

  《港式中产》读后感(三):粗读《港式中产》

  本书的编辑找到我,发给我了部分的试读版,由于我是一个在深圳长大的女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浸染在香港文化对国内的冲击下,所以看到作者是浸会大学的博士,外加上扣人心弦的目录,拿到试读书后,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将他读完。翻到最后一页,长吁一口气——这就是我成长中看到的香港,从繁华到被大陆人攻陷,普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港币汇率的掉落,但是我却看到了这十几年来改革开放对香港的冲击。港人北上不仅仅是流向问题,更深层的社会体制问题其实更值得我们思量。又由于中产阶级是香港文化的一类典型代表,所以这个时候看到这本书,真真是切中了我的关注点。

  从第一次去香港到现在,估计也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了,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是个“既爱又恨"的地方,爱他的资本主义式的自由,信息公开交通便利,十年前真可谓是世界中心,东西划算够多够丰富,就连手扶梯的速度都快好几倍;恨是恨他的功利主义(也即文中说的实用主义、效益主义),一切都向钱看齐,公屋租住条件小而挤,这确实是一种对人性的抹杀。书中一开头就说:中产阶级是一种介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间,在社会中拥有中等收入的人。当然这样的定义一直在变,随着一代代的人成为中产而改变。但是这帮人有相似特性:用经济状况判断阶级状况,崇拜专业主义,重视功利的培养孩子等等。这就是香港的现状,我知道的香港中产阶级,努努力挣钱一家四口可以住60平方左右的房子,家里请的起菲佣,这样的人必然会强调阶级。

  因为是试读本,所以我更加期望完全书再来做更深入评论,毕竟试读本只有83页的内容,还不足以我为这本书下定论。但是有一点我会有所质疑,许是因为作者本事信徒原因,较多章节出现了宗教性质论述,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现象的书籍,我想也许这样信仰式的语段少一些,会更有逻辑力。当然我并不对宗教信仰做出任何评论,这只是个人意见罢啦,希望有机会读完全书

  《港式中产》读后感(四):中产是什么,今晚我不知道喎

  提起香港,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象

  而我对她的印象,混杂了老港片的情怀,港姐的美丽,时政节目的犀利,太多太多。

  也许更多的印象叫做繁华。

  是的,从小我总是对那个贴着殖民地标签的繁华岛屿充满着幻想

  这个城市的财富神话声名在外,似乎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只要勤力就能成功的宝地,这是一个无数精英出身凉茶铺、鱼蛋摊、大排档神奇的地方。

  成功是什么?或许,是可以告别天水围的屋村和深水埗的公厕,搬入浅水湾。

  回来说说这本书吧。

  书名为港式中产,事实上,我不那么确定中产是什么(虽然作者有所论述)。

  作者既然谈论到了港式中产,那么是不是也有资本主义式的中产和社会主义特色的中产呢?

  我能够感受到的是,中国内地越来越多的城市,甚至说绝大部分的城市应该也不为过吧,无一不在经历着香港所经历过的以及正在经历的。

  Dayo曾经在他的show里面说:人生三大矛盾你明唔明啊?“揾食啫!”“犯法啊?”“我想咖?”

  香港如此注重实用主义,一点都不难理解。对于一个大部分市民为难民以及难民后代的城市而言,归属感安全感缺失到什么程度呢,应该是趋近于无吧。这种时候,人还想要求什么,钱能够带来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比其他所有都要值得信赖得多。混口饭吃,生存下去,运气好发发财,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

  又或许,不管是草根(或是本书作者说的基层、下流社会),还是中产,还是富豪(书中的上流社会),这三大矛盾都是通用的吧。

  又或许不仅仅是香港,北上广深、二三四线,统统沦陷。

  搵食而已。

  我一直不知道所谓的“中环价值”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我以为狮子山下的包容同舟共济才是,我以为吃着鱼蛋粗面而非鱼翅捞饭的草根精神才是。还记得吗,麦兜的妈妈太太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劳多得。

  《港式中产》读后感(五):岂止中产,岂止香港

  去年阅读陈冠中先生的【我们这一代香港人】,获益良多,但其中的文献与专业数据着实太多,以我之浅薄经验竟无法写出完整书评,我写不出来,“这一代香港人”毕竟是一个宏大命题,甚至,他关照的并非只是香港记忆,若是仔细思考,香港财富崛起的经验抑或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正是当下大陆在经历的阵痛。

  然可笑之处在于,大多数大陆人竟真的仅仅把香港当作一个“代购岛”,从未思考这背后代表着什么?当大陆富豪财富井喷,无处挥霍,他们自然要把眼光转向香港这个“销金窝”,甚至可以说,大陆上流阶层拥有的财富足以让香港富豪都大呼惊骇。

  外婆妹妹在早年随丈夫远渡香港,经数十年的打拼,他们已俨然过上了中上阶层的生活,在黄金海岸边拥有自己的别墅,家中拥有劳特莱斯、宾利等名车,请了菲佣,并拥有赛马,能够坐进马主包厢,在交谈之中我知悉道,那一批从大陆过去的人七成以上都已坐拥不菲身价,不得不说,那是一个机会遍地的年代,于是才有香江奇迹,才有首富李嘉城。

  关照中产生活迷思,当然不能撇开上流与下流阶层,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年代,中产早已消失得七七八八,甚至,中产犹在,中产精神丧失,空有财富累积,没有与之匹配的精神与公民自觉,这是香港曾经历的一切,而今在大陆蓬勃上演。

  与台湾残存人文情绪的氛围不同,香港一直戴着“文化沙漠”的耻辱帽,说耻辱,在某些人眼里也并非耻辱,有钱嘛,港人有钱就够了,要文化干什么,这是物质滥觞下的悲哀,已持续多年,人们对物质的热情超过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这样一个逼仄的地方,每个人都是生意人,每个人都想多赚点钱。

  所谓的“中环价值”与“狮子山下”,若非常年浸淫港式文化的人,可能甚少听说,香港朝大陆输出的是电影,是明星,是TVB,是警匪片,但所谓的“中环价值”曾一度让港人在经济沉浮期唏嘘不已。

  香港中环,高楼林立,这是发达的货币中心,然股票跌跌涨涨,楼市几度崩溃,又藏着多少人的悲欢离合,辛酸血泪?以古鉴今,以香港鉴今之大陆,君不见大陆地产的种种乱象,若不是政府的调控之手从中操作,在自由市场下,恐怕早已崩溃不堪。

  【港式中产】一书,看似范围小小,实则讨论问题上溯殖民文化下的香港百态,下至新生代时代怪象与文化思考,所论问题不可谓不多,这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香港,小小的弹丸之地,香江明珠创造了多少现世传奇,如今大陆财富滥觞,自然可以不将小小的香港放在眼中,但这个凌乱的时代中,黑云压顶,前方未明,或许,是该一边思考,一边行路,而不是在狂欢中迷失了方向,所有热闹过后都是无尽苍凉,香港尝过的苦头,我们又当如何处理?

  《港式中产》读后感(六):你好,香港

  打开豆瓣突然发现多了一封豆油,点开了看才知道是出版社的编辑桑发来的推荐阅读,首先很感谢编辑桑给我发了这封邮件,让我对大学出版社的好感度MAX+。

  读过几本香港文学的书,跟台湾文学和内地文学比起来,香港文学骨子里似乎多了一丝凛冽,好似穿着旗袍烫着小卷抽着烟的女人,眼睛里倒是写满了孤傲,在内地大家闺秀和台湾小家碧玉面前,自是有她自己的风味。

  不过就算读过一些相关的作品,以我这种懒得思考的人来说,大概也是懒得去追寻后殖民主义时代【竟然会用这么高冷的词语,都要被自己棒哭了。】,香港人,香港文学以及香港这座城为何如此有特色,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我这么懒,也不会想着去探求理由。

  引用《出版大崩溃》里,小林一博先生的那句“日本出版业过去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出版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而香港从过去到现在面对的问题,未尝不是大陆在“一夜暴富”中所面临的问题。

  书中作者聊到教育这个问题。

  拥有好的房产地段=你能选择好的小学=你能选择好的初中高中。

  对于早就普及了x年义务教育的地方来说,能不能读到书不是问题,而是能不能选择到一个好的学校……

  想当年自己读小学的时候,恰好赶上国家提倡生育,我入学的那一年,小学都爆满,能读就不错了,更别说选择重点小学还是次重点小学了,“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让子女成功入读名校”这样的观点,原来不管是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我们总是羡慕着海岸线那边的人,他们拥有绚烂的霓虹灯,他们拥有自由,他们拥有好看的校服,可是他们跟我们一样,都在“读书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考入好的大学,为了找得更好的工作。”这同样的观念下成长,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班英文班塞得满满的。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这跟内地很多事件难道不是如出一辙吗?

  欺凌事件也好,其他事件也罢,只要我有钱,就算我的孩纸是个草包,我也能把他放在名校的课堂里,当一名有文化的草包。而没钱的你什么都不是……

  同一阶层的人,因为收入接近 ,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接近,难免不会产生比较的心理,为什么自己家的孩纸就不能读重点学校别人家的孩纸就可以呢,为什么他们家的孩纸成绩那么好,我们家却不是呢!这样的比较存在在有家庭的任何地方,也才会出现因为自己的家的小孩比不过别人家的小孩,而动了杀机这样的事例吧!【《沉睡在森林里的鱼》角田光代】

  相对于成功的中产阶级,我这种穿着朴素,又不爱惹人注意,有很宅的人,只能成功处在社会下流人士这个位置,可是成功爬上中产阶级这个位置,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吗?作为一个小透明似乎又有点话想说了。

  在公司被先进来的人说——“没有干劲,事情都做完了但是也从来不会邀功,要知道【会哭的孩纸才有人疼】这样的事实。”我们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还是为了忠于自己的内心呢?

  作为一枚生活在内陆中部城市视野不开阔的土鳖,产生了以上这些不科学的想法,我其实很想看第二部分,像我这种努力活在城市里的穷忙族和不想承担社会责任,只想自由生活的飞特族,多么想扑到组织的怀抱里啊。

  乱七八糟说了一堆,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来看我的读后感,真是非常的抱歉!

  如果你因为我的糟糕的读后感放弃了这本书 ,那一定是你的损失XD。

  《港式中产》读后感(七):香港人在自嘲,我们在自摸?

  看过《港式中产》,为他们这种深深的自嘲而感到欣慰。

  记得柏杨老先生在世的时候,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他写这本书只是自嘲我们自己国人人性的弱点,以为大家激起觉醒,可惜没人当回事。

  民国时候,有位老先生,叫做李宗吾,他写了本《厚黑学》,宗旨也是提醒国人,改正自己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以为大家能激起觉醒,可惜也没有人当一回事。

  美国华侨张纯如写了本书,揭露南京大屠杀中比日本人更阴暗的中国人人性的一面,可惜我们似乎对于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网络游戏,以及与人内斗和钻营这方面比较在行。

  香港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一个国际大都市,不是纯粹的偶然,也不是因为他们崇洋媚外,他们有勤奋的先辈,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一个个牵着鸟笼喝早茶的历史不再重复,取而代之的是保有personal 思想的头脑和智慧。

  能看到自己的弱点,这就是本事,武侠小说里常常有,一位身负绝技的高手高高手,能练到自己浑身上下都没有破绽,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是,其实,他们心里十分明了,他们的破绽在那里,要么遮掩,要么大胆的露出来,这就是王-者的气度,真正的高手是敢于示弱的人。

  香港人的确病的不轻,因为有着英-式的教育,以及不同于内地的社会体-制,他们似乎偏离了他们所习惯的港口,而这个港口确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避风港。

  我不是政-治-家,对这些不做评论,只是从香港人的豁达和自嘲中看到了我们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似乎也是一种习惯病,叫做什么呢,看过这本书的读者,你们自己总结,这样最好。

  《港式中产》读后感(八):粗读《港式中产》

  本书的编辑找到我,发给我了部分的试读版,由于我是一个在深圳长大的女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浸染在香港文化对国内的冲击下,所以看到作者是浸会大学的博士,外加上扣人心弦的目录,拿到试读书后,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他读完。翻到最后一页,长吁一口气——这就是我成长中看到的香港,从繁华到被大陆人攻陷,普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港币汇率的掉落,但是我却看到了这十几年来改革开放对香港的冲击。港人北上不仅仅是流向问题,更深层的社会体制问题其实更值得我们思量。又由于中产阶级是香港文化的一类典型代表,所以这个时候看到这本书,真真是切中了我的关注点。

  从第一次去香港到现在,估计也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了,这个城市对我来说是个“既爱又恨"的地方,爱他的资本主义式的自由,信息公开,交通便利,十年前真可谓是世界的中心,东西划算够多够丰富,就连手扶梯的速度都快好几倍;恨是恨他的功利主义(也即文中说的实用主义、效益主义),一切都向钱看齐,公屋租住条件小而挤,这确实是一种对人性的抹杀。书中一开头就说:中产阶级是一种介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在社会中拥有中等收入的人。当然这样的定义一直在变,随着一代代的人成为中产而改变。但是这帮人有相似的特性:用经济状况判断阶级状况,崇拜专业主义,重视功利的培养孩子等等。这就是香港的现状,我知道的香港中产阶级,努努力挣钱一家四口可以住60平方左右的房子,家里请的起菲佣,这样的人必然会强调阶级。

  因为是试读本,所以我更加期望看完全书再来做更深入的评论,毕竟试读本只有83页的内容,还不足以我为这本书下定论。但是有一点我会有所质疑,许是因为作者本事是信徒的原因,较多章节出现了宗教性质的论述,作为一个关注社会现象的书籍,我想也许这样信仰式的语段少一些,会更有逻辑力。当然我并不对宗教信仰做出任何评论,这只是个人意见罢啦,希望有机会读完全书。

  《港式中产》读后感(九):终于轮到你

  对于香港这瓶美酒,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年份。

  1967年的五月风暴,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与紧接下来的移民潮,却同时也诞生了优雅又闪耀的80年代。1997年的回归和金融风暴,2003年的SARS。香港离我越来越近,也让我看见越来越多的缺点。

  2007年是一个隐藏的转折点,也许跟自由行的大规模开放有关。内地与香港的频繁接触往来,其中造成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可以预计的。可以说是因为香港的迟钝和对内地缺乏了解,才使各种误解和冲突在这个时候突然井喷。才有了后来香港对内地文化的评价急转直下的情况发生。

  当然这并不是香港的错。在事情发生过后回想过来,才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注定,都应是在意料之中的。当时所有的震惊与不解,都是双方缺乏了解的结果。

  因为很可惜,内地与香港,双方都从未打心底地愿意了解对方,更不要提发自内心的欣赏。

  然而这样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迫使双方都必须好好了解对方,这种压力对于香港来说更重。香港从一个单一价值观的社会(读名校,拿高薪),被迫走向了多元化。以“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对政治不感兴趣”为特点的香港人,也被迫把政治与文化纳入日常生活。

  认识了世界的另外一半,也促进了对自身的省视。于是才有了集体怀旧:皇后码头、喜帖街、九龙皇帝、修顿球场、启德机场……这在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当时香港的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有旧的,也是在不想被看到、不想被想到的黑暗角落。那时讨论得最多的,是半岛酒店的下午茶,丽晶酒店的舞会,浅水湾的沙滩,置地广场的华服美食。甚至在影像创作中,都走不出香港岛,连旺角都是边缘地带。(古惑仔占领的都是铜锣湾。尖沙咀是什么地方?没去过!)而现在,新界的双非儿童,将军澳的电视城,悲情的都市天水围等等,却大大占领了报纸版面。

  2014年将会是另一个重要年份。香港已拥有很大程度的自我觉醒,她从一个由单一的、优雅的中产社会成长为多元的、大众的人民的社会。如果香港能继续发挥自身优点,并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那么她短时间的消沉和混乱将会被更加的辉煌和繁荣所取代。

  俗话说共患难易,共富贵难。香港走到这个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已经不足够。自我觉醒异常痛苦,但也是进步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时刻,才是真正由你掌握命运的时刻。香港第一次为自己,只为自己做决定,难得的机会,也是难以想象的煎熬。

  《港式中产》读后感(十):香港患上了“中产病”

  香港,万种宠爱集于一身的东亚繁华之地。无怪乎内地出版的众多关于香港的图书作品,大多数都有着色彩跳跃的封面与插图,以突显香港的这一醒目特质。

  然而《港式中产》封面上的香港,却灰白失色,似迷失在一片蒙蒙的雾霾中,与坊间的所有香港主题图书都不类。这种视觉感极为贴切呼应了本书的批判式主旨:

  如今的香港患上了“中产病”,病情不轻,迷思不浅。

  翻开内文,游走在黑白搭成的影像丛林中,我们跟随浸会大学哲学博士、专栏作家赵崇明,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港人,旁观着他用解剖刀般的清醒笔触,为我们一一剖析港式中产迷思。

  港式中产之始

  港式中产既是香港奇迹般黄金时代的见证者,到如今又成为僵硬的中环价值观的护法,使这座东方之珠始终无法凤凰涅槃,无法突破自身,跻身一流国际文化都市之列。

  1949年前的香港原来只是一个贫穷的渔港,战后涌入大批国内移民,形成第一代香港人。当战后经济腾飞时,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主力发展制造业的城市,带动整个社会在职业结构上出现明显的变化, 亦由此制造了不少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第一代中产阶级便在7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上流( 向上流动 )社会里冒出头来。

  自从八十年代以后,香港锐意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带领下,香港人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炒卖房地产、股票基金及其他金融投资的经济活动之上。由八十年代至九七前的一段日子里,香港人一同经历了香港最富裕的年代。

  七八十年代兴起的香港中产,大多数都有着物质匮乏的童年,不会忘记昔日一家人住在环境恶劣的木屋区、徙置区或挤在几十呎的唐楼板间房内的艰难岁月,也不会忘掉童年时在家中穿塑胶花做外发工帮补家计的日子。因此,当一个处处充满机遇、人人有机会往上爬的公平开放的社会经济体系来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更要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人人发奋读书,拼命工作,努力沿着社会阶梯往上爬。如今不知不觉已公认为香港岛歌的《 狮子山下 》,正是讲述了这种精神:“ 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中产迷思

  从另一个方面看,中产价值,已是香港社会传诵的神话,以及挥之不去的迷思。

  “刺激经济、揾钱至上”作为港人的主流论述和共识,表现出一种含有排他和压制性格的强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正如龙应台所言,以追求个人财富这样的资本主义运作逻辑建构成的“ 中环价值 ”,已经垄断了香港核心价值的话语权,俨然成为香港惟一要坚持的价值。

  在香港,资本主义已经不单是一种经济体系,它已经渗透入不同的文化领域内而呈现出一种港式资本主义生活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实践(例如自由市场的机制鼓吹追求私利、成本效益的利害计算、弱肉强食的全面竞争、无休止的经济发展、燃起无穷欲望的消费主义等),已经水银泻地般渗透到社会及生活各层面,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城市空间的规划和使用、教育、社会服务、人际及家庭关系等,似乎均无一幸免!

  像在文化教育领域,文化,除非能够同时变成一盘生意,否则便有可能因为不具市场经济价值而被束之高阁。对大部分人来说,读书只是手段,赚钱或事业前途才是目的,才是读书的外在价值,恰好它们也正是使读书变得“ 有用 ”的缘由。读书如是,中产父母为孩子们安排得密密麻麻的课外活动亦如是。参加所有文娱艺术活动或课程,最重要的目的也许是帮助 子女升学或入名校,至于能否提高子女对艺术本身的兴趣、欣赏能力及美感,尚属其次。

  赵崇明叹息,“实用主义,如此轻易地淘空了生命中不少事物的内在价值!”

  成功学价值观登峰造极,便造成不少香港人心目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乃取决于他的经济状况。有钱就是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财富乃是衡量个人成就的最重要指标。在《只问成功》一文中,赵崇明用第欧根尼一则广为人知的轶事解构了这一成功学迷思: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途经哥林多时,特意拜访哲学家第欧根尼 ,却发现他衣衫褴褛,身无财物。当时傲视全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问第欧根尼:“ 有什么可以帮助你?”这位哲学家却回答说:“可以的,请你往旁边移过 一点,因你挡住了阳光。”

  与成功学迷思形影不离的,必然是人类更高一层理想的丧失,并使人迷失于消费主义的狂欢中。

  《杀校事件——教育工业的废弃文化》,讲述了香港的教育变得只按效益最大化的功利原则来计算成本效益,放弃了有教无类的责任和理想。

  名校从来不愁收生不足,但一些随时面临被废弃(“杀”)的学校,在里头就读的往往却是社会上较基层和属于弱势社群的学生,借用鲍曼的讲法,正好就是一群被经济社会漠视的废弃人口,例如领取综援、有学习障碍、成绩差而被其他学校放弃的学 生,以及新来港学童。

  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用液态的社会所形容的,消费主义对人最大的诱惑,莫过于叫人沉浸在一种追求物质富裕和贪新忘旧的欲望当中。故此,消费商品的生命周期变得短暂,很快就会到期,在消费社会所生产的消费品,出厂不久便会变成过期的废弃物。

  在批判这一层迷思时,赵崇明援用了基督教圣经中的资源,耶稣岂不是说过:他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废弃生命 ),使原本废弃的生命成为新造的人。 上帝也不是将世界看为废弃物,任它烟消云散,而是以信实和永恒的爱来将天地的一切从旧更新( 参《 启示录 》21 :5 )。

  八零后的救赎

  幸乎香港的八零后登场了,有如那满目灰霾中的一抹亮色。

  于是我们在《婴儿潮与八零后的世代战》一文中看到,在各种议题上,不少八零后跟由婴儿潮中产组成的政府官员、建制人士、工商专业对着干,揭起了一场城市文化的游击战。

  这可算是一场八零后新世代抗衡婴儿潮一代中产的意识形态 之战 —— 八零后怀着理想梦想去抗议婴儿潮的务实主义;八零后以投身于政治的热情来嘲讽婴儿潮的政治冷感;八零后以承担社 会责任来反对婴儿潮利己的个人主义;八零后以重振本土意识来 批判婴儿潮的过度融入一国;八零后以文化保育来抗衡婴儿潮的 纯经济发展主义;八零后以保育土地、保卫家园来反抗婴儿潮启动的城市推土机;八零后以多元创意的社会行动来影射婴儿潮僵 化的政治体制;八零后以激进和激情来揶揄婴儿潮工具理性的功利和冷漠;八零后以即兴和失序来颠覆婴儿潮过度崇拜计划和秩 序;八零后以开拓公共空间的民主自由来抵御婴儿潮的惟我独尊 和对建制权威的依附。这场文化世代战,的确已经将社会内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出来。

  自从保卫喜帖街、天星码头、皇后码头,以至于保卫菜园村、反高铁等一连串由八零后担大旗的新社会运动出现之后,表明婴儿潮中产与八零后的世代战已经展开。

  2011年,极具社会批判精神的香港殿堂级流行歌手黄耀明有一首新歌,叫做《下流》,颇契合时下香港八零后对力争上游的“上流”价值观的抵抗:

  他们往上奋斗

  我们往下漂流

  靠着刹那的码头

  答应我不靠大时代的户口

  他们住在高楼

  我们躺在洪流

  不为日子皱眉头

  答应你只为吻你才低头

  书中引日本作家三浦展的畅销书《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中的“下流社会”概念,但又强调 “下流人士”一般拥有以下一些特征:喜欢独处、追求自己的个性和自我 主张、我行我素、重视自我实现、较喜欢独身或迟婚、喜欢较自由的工作、喜欢轻松悠闲的生活、朴素、不显眼、颠覆传统、不 热衷于追求时尚、不拒绝大众化的饮食文化等。

  赵崇明追问:如此说来,“下流人士 ”的特征和价值观必然较“ 上流人士 ”差吗?

  《港式中产》对于香港的中产迷思有诘问,有剖析,也有对未来的畅想,书中的总结是,中产价值理应不再是铁板一块、单调乏味、唯我独尊,而是不断自我批判,更新变化,以谦逊的态度向未来全然开放。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内地大城市,中产阶层日渐形成,香港社会业已存在的痼疾也在这里潜滋暗长。本书中的醒世之言无疑有助于内地读者对此话题低徊省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