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8 04: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的读后感10篇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是一本由[美]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1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一):出来观察自己

  副标题“初学者的正念书”,正念两个字就让我琢磨了很久。最后还是查询了网络,得到解释: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观禅”或“内观禅”(Vipassanā)。

  我想,在中国如果说“内观禅”更容易被大家理解接受吧。虽然身边有奶奶信佛,但我对佛教认知仅限于打坐、念经、戒律。正念的字面容易被我等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理解为正确观念,从而偏见的认为整本书就是普通的自我管理类的书。其实,他是佛学的内观禅与心理学科学结合产物,并在心理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这本书,介绍的就是普通人应该如何利用它,在紧张、快节奏城市生活中照顾自己的内心感受、减掉压力,并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全书分五个部分:进入、持守、深化、成熟练习。前四部分是循序渐进介绍,而最后一部分是细节教程,很棒。估计我奶奶信一辈子佛也没人如此详细的为她介绍过念佛姿势。不过,概念理解当然是最重要的,姿势只是让你在采用正念内观自身时更顺利些罢了。

  《不分心》是由国外的正念减压创始人卡巴金博士所作,所以在介绍一些内容时采用的外国人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介绍,看到外国在理解正念的思路是什么样子翻译真的是保证了“原汁原味”:翻译腔太重了……

  另外,书中间的引用如果有注解就好了,比方说86页提到的《心经》“无处去、无事做、无所得”,原文是从中文译到英文,译者只是把英文再译回中文。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这概念也大变了不少吧。引用中文译过去的东西,再译回来,味道不知道变了多少。

  整体来说,作者让我学到了新的内观自身的方法。比方说,我现在就在观察自己在这样一个下午写着这本书的书评,会有其他的念头闪进来,比方说大街上的汽车笛声,比方说脸上长了颗痘有点难受……没关系,我接受,并把他们记录在我的文档里,彷佛上空中有个我在观察我。

  哎呀,我刚沾沾自喜了呢~~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二):属于这一刻的呼吸

  近日在读的一本小说里提到了佛教密宗的修习,惊险的探险旅程中,修习过密宗的队员无论在体格灵活以及精神集中方面都要胜于他人。在读《不分心》前,我对密宗禅宗是毫不知晓,仅仅是因为“不分心”这个书名特别吸引了我,专注的能力工作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一个人如果智商普通,在专注力方面有所特长,那么做事就会更容易成功

  不修习佛法,密宗禅宗其实无甚差别,但他们传输的理念和一些正念的方法却是非常值得学习,因为佛陀曾明确表示,禅修是普世的,它适用于全人类。这本书是一本禅修的入门书籍,所谓禅修,巴利文的意思是“心灵的培育”,就是培育出心灵的良好状态。其实这与我们熟知的瑜伽,在理念上也有相通之处。

  禅修者必须完整的修习八正道,而“正念”即是八正道之一,也是本书所着重阐述的内容。

  我最关注提升注意力,并且不断的提升被证实是可能的。既要集中于自我,又不要过分专注自我,这似乎很难。书里很大一部分都在叙述何谓“正念”,有一个比喻用的非常好,如果你想用望远镜去观察月球,那么你的望远镜必须架设在一个平面上,如果架设在波涛上,那么什么都是无用。调整心态很重要,“念”要稳要正,这其实既是我们禅修的目标也是过程中的手段。正念就是和四圣谛相应的持续觉知,对身、受、心、法四个地方的觉察。

  书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觉知”,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思想。观察自己的思想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微妙,这种深入的感受,脱离自我又专注于自我,很难形容。这正是“正念”的妙处,如实的了解生命真谛,带来心灵的净化与丰沛。集中精神,专注于这一刻的呼吸,确实能带来无比的宁静

  本书是一本正念的入门书,对于正念的方法提到的不是非常具体,但对于一个想要提升注意力,集中精神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正如望远镜要架设在平面上,我们的心灵也要为修习做好准备才行,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否则也躲避不了一夕间坍塌命运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三):初学者的正念书:唤醒你的活力

  乔·卡巴金/文

  2011年11月,我们在北京举办了为时两日的迷你禅修工作坊参与者来自中国各地,均是对正念减压感兴趣健康专业人士,共计数百人。在活动接近尾声团体讨论中,我听见自己说:“正念其实是中国的,而不是美国的。我们对正念感兴趣的时间顶多五六十年,你们的传统却已有一千五百年。”我所指的,当然是中国禅宗——这是中国对佛教的卓越贡献

  这并不是说我对佛教特别感兴趣,也不是说我本人是佛教徒。但是,我十分尊崇依这条道路修持的人们。佛陀将自己对禅修的探索发现送给了全世界,这些教导从印度传播到中国,与道教相遇,这使得佛陀的教导超越了一切范畴,无论是佛教还是其他教导。多年前,我还是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的一名二十岁出头学生,便发现自己对佛陀的教诲所呈现的普世形态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你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正念(常被称为佛教禅修心要)在本质上是普世的。它不是宗教意识形态信仰体系,不是迷信,也不是崇拜;它是一种注意力的单纯形态,它是智慧慈悲生起的原因,它是压力、疼痛疾病情绪身体之苦的良药。这就是全世界如今都开始对正念感兴趣,神经科学、临床医学和健康心理学开始以各种方法来研究正念的原因。

  我的一位法国出版商朋友最近请我写文章谈谈那些给予我启发的人们。我通常不多谈,因为每每思考这件事时,都发现有许许多多人,他们或在世或已过世,都曾深深启发过我。所以,我只谈到“我的妻子小孩我的父母”,这也是事实。但是,进一步思考,虽然我未写入那段文字,但在我二十岁出头时,一个很重要的启发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638-713)的故事。我不会在这里谈这个故事,因为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它。慧能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很难确定哪一个才是事实,或者这些故事究竟是否确实发生过。但从禅修的角度来看,慧能、他的前辈以及好几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的后继者,带给了我们世上罕见的不二智慧的伟大教导,一种道教与佛教的完美综合体。但直至近世,这份遗产、教导、洞见热情以及它们的益处,仍不为众人所知,甚至还被误解。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当代西方,据我所知,在中国本土也是如此。它的潜能在我们的当代生活中并未被开发。正念减压是一个媒介,它有潜力将这些智慧教导带入主流医学、科学、健康照护、企业教育领域,甚至整个社会和每一个国家,促进全体人类的福祉,即个人幸福、内外祥和,并有助于整个世界的安适与和谐。世界应该感激中国提供这些简单的、通过培养注意力而达成转化与疗愈的练习,以及由此获得的觉知(awareness)与正念(mindfulness)。

  我听说,中文里表达“mindfulness”词义的文字“念”,是由上面“今”字、下面“心(heart)”字书写构成的。我觉得这美极了,非常有智慧。我们在英文中区分了“mind”和“heart”两种概念,因而丧失了在中文表达里所体现的整体性意味实际上,正念是广大、无限、宽阔直率的觉察与存在,是人类本具的一种非概念性的知晓能力,也有可能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巨大的能力,比思考力还要大。虽然思考力本身也是无限的,但由于我们有能力觉知到思考的发生,所以觉知显然比思考更巨大。不过,觉知与思考并非相对立的,它们可以相互增强,彼此深化。

  我还听说,中文里表达生气的文字是“心”字上面一个“奴”字。对我而言,这清楚表现出中国人的古代语文中的固有智能。因为,我们一旦被情绪所奴役,的确将给自己与他人,包括我们所爱的人带来苦难。透过练习,我们可以发展出正念,它会带着善意亲切拥抱我们的愤怒,并且将愤怒能量转化为智慧,进而发展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行动

  最后,请各位读者记住:终究,真正重要且具转化力的是实际的正念练习,坚持日日修习,无论你当天是否情愿。我希望这些正念指导鼓励投入实践,让这本小册子成为一扇门,引导你去探索自己、所爱之人和全世界的更大幸福、智慧与慈悲。

  麻州伍兹霍尔 2013年7月29日

  -----------------   

  译者序 

  陈德中&温宗堃/文

  正念的概念最初源自我们东方,传到西方后,经过科学验证并发展出各式应用,现已逐渐进入欧美主流,在心理、医疗、教育、企业、运动等各个领域蔚为风气。而这一切的起头,就是本书作者卡巴金博士于1979年在麻州大学医学院所创设的正念减压课程,它也是将正念引介给美国主流社会的第一份完整方案。如今,正念及其相关应用又再传回东方,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相信具有某种别于欧美的特殊意义。大家在阅读本书时,或许也会有种既新鲜熟悉的感受。

  承蒙卡巴金博士的托付与信任,我们完成了本书的翻译。本书是他迄今的最新著作,属于短篇小品形式。如同作者自己在导言中所说,本书用意在于提供一个直接便利的入口,以利进入正念修习的要点。原英文书名中明确提到它是给初学者(beginners)看的,但在阅读与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其实并不只是给初学者看的,因其用词与内容皆有一定的深度,不少字里行间皆隐含着深刻的意涵。因此,建议各位读者慢慢阅读、细细品尝,再配合亲身的实际正念练习,相信定会有所受益。

  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机会,每次都是新的体验,就在当下,就在这里,就从现在这口呼吸开始。最后,以台湾圣严法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跟大家分享:“成功就是起点失败就是经验,过程就是结果,现在就是全部。”

  --------

  名人推荐

  ◎胡因梦:“在生活中维持每个当下的正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禅修基础,也是不会落入邪道的一种保障。”

  ◎铃木俊隆:“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杰克•康菲尔德:“卡巴金是你一生中能遇到的最好的正念导师。”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四):专注即是幸福

  工作几年,随着年纪增长,对自己的困惑越来越多。想做的事情太多,儿时的愿望好像渐行渐远,生活热闹喧嚣欲望充盈,孤单时却觉得灵魂已被外界裹挟,很难再安静下来完成几件真正想做的事。

  一边鄙夷自己现在的样子,想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即近又远,看得见摸不着。另一边,焦虑与拖延更严重了。在这样的不安之下,我尝试找方法解决这些困难,目前为止,正念对我起了作用。

  正念练习若从方法的本质而言,并不是什么新奇招数,在我读过的《自控力》一书中所言及的放松方法与其如出一辙,佛学中的禅修和时下流行冥想也是差不多的方法。乔.卡巴金作为心理学家提出正念疗法的概念,从西方实证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一方法可以地改善大脑结构,使在学习和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马体增厚,使管理恐惧反应的右杏仁体变薄,促进情绪平衡提高记忆力创造力,甚至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诚如书名所述,《不分心 给初学者的正念书》确是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初学正念之人的阅读体验,文字优美流畅段落划分细致,全书结构如一份带你进入一次平静的正念修习的引导语,并不急迫地让读者接受或开始修习这一方法,而是以文字的魅力带你初探幸福之境,并答疑解惑说清缘由,真正涉及到正念练习方法的部分只在最后一章出现,若你准备好接受,再开始体验。

  正念减压疗法是目前心理咨询界广泛推崇的心理疗法,简单易用,重在坚持。我反倒觉得作为一种方法论学习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拿来用用,先且不管以后入不入门,实是很好的自我疗愈的工具。自我察觉提升,杂念可被掌控,幸福感自然而然就来了。

  好的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五):生命的阅读,点亮自性之光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注册了一个账号,看到一个问题“在中国,如何找寻心灵导师?”

  试着回答如下:

  个人认为从阅读起步,注重实修,才能走向转化。身边有没具体的心灵导师是次要的。所谓依法不依人。个人建议从有正见的身心灵书籍开始,可行。

  主流社会一向有一层意识滤网,凡是无法通过这层滤网的经验(大多属于精微次元),多半都会被排除掉,或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底端,因而形成了身心灵各个层次的扭曲和病态。主流社会向外追求物质享受、成就、赞美、情绪的满足之类的活动,在本质上就是身心解离和不知不觉的,所以时间久了,势必会因奴役身体、忽略最核心的存在本体,而导致能量阻塞及耗损过多、无法真正享受活在当下的丰盈感,一种纯属精神性的轻安境界。

  事实上,只有当这种轻安境界出现之后,人才可能往高层意识(超越个人性的第七、八、九层意识阶层)发展。换言之,主流社会大部分的人仍停留在意识光谱非常初阶的状态。这里面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媒体。无论中外或东西方世界,媒体一向是精微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它反映的就是那层带着犬儒色彩的滤网的作用力──一切高层意识的展现,都会被它以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过滤掉。幸好因特网打开了一扇窗口,使我们能自由地浏览,但良莠不齐、百家争鸣的信息世界,也很容易造成误导,令人无法直捣黄龙地契入身心灵的精髓及核心,而只是在外围打转,因此能掌握住身心灵精髓的出版品,便成了使人深化的和不致误入歧途的重要工具。

  个人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杰克·康菲尔德的《初学者的冥想书》及乔恩·卡巴金的《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是非常好的实修入门书。透过练习,我们可以发展出正念,它会带着善意,亲切地拥抱我们的愤怒,并且将愤怒能量转化为智慧,进而发展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行动。 但诸位书友需要记得:终究,真正重要且具转化力的是实际的正念练习,坚持日日修习,无论你当天是否情愿。希望这两本书能鼓励你投入实践,让这书籍成为一扇门,引导你去探索自己、所爱之人和全世界的更大幸福、智慧与慈悲。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六):摘抄

  我就是一个念头(正念觉知)而已

  正念的本质是深度聆听——培养与所有生命形态的亲密感,仿佛它们全都至关重要。事实上它们就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你的头脑所能想象的。

  观呼吸的重点并不在于“呼吸”本身,无论你选择何物作为观照的对象,重点都不是那个对象本身。觉知,才是一切的最初。

  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

  当我们持守修习的戒律,并且认识到想要在生活中保持观照全景的觉知是多么不易,我们便已创造出向生活求教的必备条件了。接下来,生活就变成禅修本身,也担当起了我们的老师。

  假以时日,我们就会将“默认设置”调整成为宏大的“正念(mindfulness)”,而不是在思考中深陷的“失念(mindlessness)”。

  初学者在开始时就应了解:禅修要你与思维做朋友,无论心中生起什么,都在觉知中温柔地包容它们。禅修绝不是要赶跑你的想法,也不是要试图扭转它们。

  禅修并不是教你什么都不想,也不是要你压制那些时而烦躁、时而振奋的念头。

  “一切都不要执取为‘我’和‘我的’。”

  刚开始禅修时,我们的确有必要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物,或许是呼吸进出的感觉,或许是飘入耳朵的声音,或许是即刻感知的事物。过些时日,你会发现,我们可以只留意觉知本身,单纯地保持觉察,而不一定要挑选某一特定对象。

  最重要的却是最易被遗漏、太理所当然反而体察不到的,就是那感觉和知晓“呼吸正在进出、声音正在经过、念头正在飘过”的觉知本身。

  任何一种正在发生的事物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吹过肌肤的轻柔空气、闪动的户外光线、对他人面容的一瞥、肌肉的短暂收缩、心中飘过的一丝念头……只要我们在觉知中与其相遇,这一切全都可以作为老师,提醒我们彻底地活在当下。

  觉知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件事,或一种要被达成的静态理想境界。当它变成一个动词,携带着某种整体动力,便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终极状态。在探索自我的旅程中,它是至关紧要的动力,帮助我们运用自身的能力去觉察、安住于当下,保持正念。

  纵使他们的身体有疾病,但他们(和我们)却一直是完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学员说:只要还能呼吸,不管错误出在哪里,对的总比错的多。

  正念是一种存在的模式,一种需要持续培养的存在方式。正念的训练会自然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我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庞大又令人信服(某种程度上)的故事里,却从未对其加以检验?

  当这则故事发展得顺利,我们会感到很快乐,有一种正全力迈向下一站的感觉。但是,如果故事由于境况改变而转了方向,或者这故事的主人公自幼过着悲伤、受虐、被忽视的日子,那么我们的内心会认定它是一个不合宜、低价值、不可爱、不聪明的故事,甚至认为它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在此,正念训练将提供非常简单有效的帮助。正念将提醒我们,这些故事所依据的仅是念头而已。它是我们虚构的,但我们早习以为常、信以为真。很多时候,它可能是一个情节令人惊叹、可信又极富趣味的故事。但有时,它也可能是吓人的,或者平常得无聊的故事。但不管怎样,它仍然都是虚构的。

  禅修是让你无为而为,以这样的方式投入你所爱的生活。然后,不论是何种作为,都不仅是作为而已,因为它来自深切了知自心的其他经验面向。这种深切的了知唯有透过注意力的系统培养方可增长,这正是正念修习所做的,它训练我们时时刻刻回到自身的感官。

  对于“我做得对吗?”这个问题,最简明的回答是,不管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能觉察到它,那就“做对了”。

  “痛苦(pain)虽然无法避免,但人们可以选择是否受苦(suffering)。”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与痛苦相处,而且这一定会造成十分不同的结果。

  所有事物无时无刻都在经历着变化。于是我们发现,那份觉知已然自由——即使身在监狱,甚至在地狱——觉知仍然给予我们选择的自由。即使外在的境遇无法掌控,我们也依然能够选择如何回应。

  “不评判”是指:当未达到自己预订的、有时不切实际的标准时,不要去批判你自己。自我斥责不符合“不伤害”的原则。

  其余的态度(包括慷慨、感恩、毅力、宽容、善意、悲悯、随喜,以及淡定)需透过这七项的培养才能发展。这七种态度是:不评判、耐心、初学者之心、信任、不努力、接纳、放下。

  生活本身即成为真正的禅修。

  觉知,就是你的安身之处。在其中,你会发现下一刻要如何正确地行动。

  在觉知看来,这些都不重要。这就好似母亲包容她的孩子。无论小孩做了什么,经历什么,或害怕什么,母亲仍然以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支持孩子。即使孩子受苦,母亲也以彻底的善意包容孩子。这个包容本身就是慰藉与疗愈。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七):你要试着踏上正念之路吗?

  大概半个月前,我为本书作者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写过一篇书评。出于好奇心,再加上最近焦虑水平的确有些高,我在这几天里便一直持续进行正念修行。

  大概是因为时间过于短暂的缘故,正念里提到的“发现与世间万物存有联系”的境界我还没有达到。但在这半个月中,我的心态的确发生了一些好的转变,焦虑水平也有所降低。

  当然,如果我什么收获都没有,那么我大概也不会看卡巴金教授第二本关于正念的书籍,更不会大费口舌来给这本书写书评了。

  与我之前看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相比,这本书要更加适合初次接触正念的读者,因为这本书对正念的介绍更加通俗和详尽,甚至本书的最后一章还有练习正念的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念?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正念修行?正念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该怎么进行正念修行?

  正念就是觉知,它不是宗教、意识形态、信仰体系,不是迷信,也不是崇拜;它是一种注意力的单纯形态,它是智慧与慈悲生起的原因,它是压力、疼痛、疾病、情绪和身体之苦的良药。

  它是普世的概念,所有人,没错就是所有人,都可以修行的一种体验当下的与生命相恋的方法。

  好吧,上面说的的确让你不明就里,那么卡巴金教授为正念下了一个操作定义: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

  正念就是当你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的时候所升起的觉知本身。

  当我们在生活中停顿下来,仔细体验一下自己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然后你就会发现,你一直都在思考,不断地思考,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不停地思考。

  是的,我们的设定似乎早就被默认为思考,我们思考事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做事,一直在试图弥补过去的错误,或者在为未来规划。

  我们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做事的人”,而非“存在的人”。不再记得自己究竟是谁,为什么做出这种种行为。

  我们忘记了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当下构成的,我们迷失在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线里。但是正念提醒我们,借由留意与觉察,我们可以将自身从行为模式切换到存在模式。

  换句话说,正念可以使我们的心神得以安宁,如果我们的心潮一直起伏不定,那么我们也就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像如果望远镜对准起伏的水面,那么也就看不清水中的明月。

  我想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如果我们在看球赛的时候关掉声音,那么我们往往会更关注于比赛的细节。

  只有立足于当下,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就像教授在本书指出的那样,正念减压可积极影响大脑处理压力的方式,能够转换前额叶皮质中的活化区域——从右侧活化转为左侧活化,这将更有效地促进情绪平衡,同时人体免疫系统机能也随之增强。

  换句话说,正念减压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更为平静,降低我们的情绪波动,使我们能够更加淡然地处理当下的工作。

  而稳定的情绪则是有效避免,或者说治疗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是帮助病人更充分有效地处理慢性病痛;提升癌症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重郁症的复发几率的核心因素。

  正念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从自动且无休止的思考模式,慢慢切换为觉知模式。使我们从过去未来的时间线上解脱出来,从而立足当下。

  但我们在进行正面冥想修行的时候,令我们分心散乱的事件不间断地发生,有的来自内心,有的源自外界。我们的注意力会不断的被这些因素所吸引。

  因此,培养正念确实需要一定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时,我们可以不加批判地、轻柔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回自己的内在世界。

  正念冥想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里我们最需要的是接纳自己的一切,并且不加以批判。不要刻意地去观察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特别的变化,因为你可能忍受不了漫长的等待。

  所以,就像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至少应该每天都定时进行修行,并且最少持续六个月。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踏上正念之路,请先戒掉自己内心的浮躁。

  其实我们进行正念冥想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习如何把冥想时的平静状态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以及应对压力的过程中来。

  或许当你可以包容一切的时候,你的正念之路便已经大成了吧。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八):关于禅修最易懂的书

  正念是佛法禅修的核心,而正念练习的核心就是提升自我觉知。自我觉知能力是情商的基础,也是最难的部分,做人处事的书看了一大堆,可是生活中一碰到问题,情绪一上来,还是做不好。核心问题就是当时是被情绪控制的,大脑没有工作,事后才明白过来。正念练习就是提高自我觉知,使我们即使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依然能保留一份清醒。

  但是关于禅修误解实在是太多了。禅修要剃度出家么?必须要信佛么?

  禅修的书籍大多是文言文,和天书一样,本来在思想领域,已经非常微妙,真是雪上加霜。

  普通人对禅的理解大概是微博上老和尚的空茶杯,或者菩提本无树,这种高深到令人生畏的句子,如果你不理解可能还会怀疑自己没有慧根。

  如此种种实际上阻碍了人们去学习和应用禅修,非常可惜。今天,全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家都在研究禅修,他们体验禅修好处后,用现代人类能看懂的语言为我们重新解释禅修,这本书澄清了关于禅修的种种误解。

  卡巴金博士30年来在正念领域实践,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正念是什么,不是什么。

  禅修是不是一定要到寺庙里,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是的,禅修是一门生活中的练习

  禅修是不是坐那里什么都不想呢?不是的,禅修并不是叫你什么都不想,也不是要你压制那时而狂躁时而兴奋的念头。

  禅修适合所有人么还是信佛的人?禅修是普世的,禅宗不是文字游戏,不是宗教,轮回。

  即使已经开始练习正念的人,也会有一些误解:比如正念练习中的呼吸,一个方法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初学很容易把呼吸理解成放松手段,或者有点强迫的人机械化的去数呼吸,以为这就是禅修。卡巴金告诉我们,其实呼吸就像是大海里航行需要的一个锚,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我们总可以把注意力回到呼吸,在这个稳定点上,我们才可以观察觉知情绪。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情绪的破浪冲乱。是不是很好理解了?

  禅修的对象是我们的思想,看不见摸不着,极容易发生偏差,非常微妙的,比如放下和逃避只有一线之隔,这里卡巴金博士也做清晰的解释。这个需要朋友们在练习中以开放的心态,细细去体会。

  卡巴金告诉我们其实人人都有慧根,坚持练习就会得到,正念是每个人固有的东西。

  另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书,看似简单的每句话都是有根据的,有的甚至是是基于最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

  还是要提醒大家,尽管这本书是很容易懂的,不要指望读完这本书就完全理解正念了,有些小篇的内容还是需要练习才能体会到才能和作者共鸣。本书在指导你进行禅修方面比较简单,个人是配合马克。威廉姆斯的《正念禅修》在练习,马克也是正念领域大师。如果能参加正念培训班更好。练习一段再回头翻翻卡巴金这本书,会有新的感悟。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九):金融时报:心的生意

  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总部位设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外的一片绿荫中,脆谷乐麦片和哈根达斯冰淇淋是其旗下品牌。封闭的走道连接着充满现代主义色彩的建筑群,使得这些中西部的员工们免受夏日的闷热潮湿以及冬日的严寒和高耸的雪堆。在大楼里,近3000人从事着各种工作,从产品设计、市场,到诉讼、管控和并购。员工结构有着典型的美国中部特征——白种人居多,穿着随意,有着亲切而勤劳的品质。

  然而,有迹象表明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有着明显不同寻常的企业文化。在周二早晨,推开右边的门,你会发现几十个团队领导和主管们正在垫子上默默冥想,让自己的头脑准备好迎接将要到来的工作周。傍晚,当你走进会议室,你可以目睹五十多位高级员工以树式单腿站立,这是他们在练习瑜伽。在通用磨坊食品公司中的每一栋楼里都有一间禅修室,里面有几个用于打坐练习的靠垫和瑜伽垫,每天都有员工在会议间隙躲进这儿来寻求片刻的平静。这些迹象表明,作为一个组织,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有着一些类似集体灵修的生活。

  这并非席卷中层管理者的一时的风潮,抑或是人力资源试验计划,七年来,通用磨坊食品公司里越来越多的员工们开始在工作场所练习冥想、瑜伽和“正念”禅修。这些始于公司某位主管的一个项目,但现已改变了这个财富200强跨国公司的文化。

  “将我们的大脑训练得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明晰地看待事物,有更强大的创造力并感受到被连结的安全感,”Janice Marturano,创建这个项目的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副法律顾问说道,“对自己和周围人如同事和顾客的仁慈之心,是正念训练的所在。”

  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这一创举使他们在重塑企业方面成为先导者。通过禅修、瑜伽和“正念”,一些佛教、印度教和其他泛亚哲学的基本信条已渗入到一些世界级大公司的高层。

  William George是现任高盛董事会成员和原医疗保健巨头美敦力公司的总经理,他自1974年开始练习禅修,从未间断。现在,他是将禅修加入企业日常生活的提倡者,并为哈佛商业评论撰写相关文章。“禅修最重要的商业理由是,如果你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你将成为一个更加高效的领导者,做出更优的决策,并与他人合作得更好,”他告诉我,“我倾向于过非常忙碌的生活。这能令我专注于最重要的事。”

  尽管神秘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合看上去似乎格格不入,但这种相互作用已经在一些欧美知名企业中发现了大片沃土。这是一种古老的洞察力和现代管理理论的跨界混搭,它在Target、Google和First Direct发生了。如今,在大大小小的组织里,东方智慧正改变着西方企业。

  这些影响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起着作用。受垮掉的一代、嬉皮士和东方神秘主义影响的一代人中产生了一群商业领袖,包括William George和乔布斯。乔布斯,这位苹果的创始人和前任总裁是位禅宗佛教徒,他曾公开谈论他在印度禅修的那段时光是如何塑造他的世界观,以及最终如何成就苹果的产品设计。

  “如果你只是坐着观察,你会发现你的大脑是怎样的焦躁不安,”乔布斯告诉他的传记作者Walter Isaacson,“如果你尝试使它镇定,当它的确如此时,它就会有空间去聆听更细微的东西——这是当你的直觉开始绽放,你开始更明晰地看待事物,更加活在当下。你的大脑只是慢了下来,但你会发现此刻它有惊人的广阔空间。你能够看到比先前更多的东西。这是一项修炼,你必须去练习。”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表明有多少企业在工作场所提供禅修,但根据怡安翰威特的人力资源和外包咨询顾问数据显示,四分之一的美国大型企业已经开办了“减压”举措,并且这一数字正稳步增长。

  在此,我必须公开一个个人兴趣,我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禅修了。在大学里的学术追求驱使我花了一年在印度学习,与藏传、禅宗和东南亚传统的禅修教师一起静修。尽管最终我并没有达到更高的意识状态,但禅修和正念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用得着,比如能帮助我在高压工作下保持平和的心境。

  谷歌的“探索内在的自己”这一项目已将正念介绍给1000多名员工。它由前谷歌员工陈一鸣(Chade-Meng Tan)率先提出,并因他的同名书而名声大噪。当陈一鸣在2007年开始写《搜寻内在的自己》(中文译本为《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时,他向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寻求灵感,现在他已将训练带到了其他的技术企业。

  事实上,硅谷是正念的温床,被称为“智慧2.0”的年会聚集了上千个来自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的具有禅修精神的技术专家,他们在会上交换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持平静的小窍门。

  安泰是全美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之一,它于2010年开始启动员工正念和瑜伽项目。这一项目最初由安泰的CEO Mark Bertolini提出,他本人就是一个禅修者。在吸引了3500名员工后,安泰今年开始向顾客出售在工作场所禅修和瑜伽的服务。“每个早晨起床后,我会做瑜伽体式、调息、冥想和吠陀圣咏,”Bertolini告诉瑜伽杂志,“这是我的健康项目,它能帮助我更加专注于当下。”

  正如在通用磨坊食品公司一样,在零售巨头Target公司,一个名为“Meditating Merchants”的团体于2010年成立。这一培训面向所有员工,至今已吸引了500名参与者,他们每周一次在午餐时间进行禅修。Mikisha Nation是一名人力资源部的33岁牙买加员工,她表示这一练习与她的工作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快乐,健康,组员们营造了一个工作的良好氛围,”她说道,“尽管坐在会议室中心的垫子上听上去有点儿奇怪。”

  绿山咖啡公司向员工及其亲友每月提供全天候的禅修场所。这项活动由美国佛教教师Shinzen Young发起,并在绿山位于佛蒙特州沃特伯里的工程办公室举行。在伦敦,James Muthana运营着YogaAt.com,这是一家向企业客户,如First Direct、泰姬酒店、西汉姆联足球俱乐部等,提供瑜伽和禅修教学的公司。Muthana十年前是渣打银行的银行家,他表示他的练习一直都在进步。“当今世界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他告诉我,“我们的客户意识到,仅仅吸引天赋是不够的——你必须留住并且照看好你的天赋。”

  在日益增加的一系列有关正念禅修的项目中,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是最成熟的项目之一,这背后有着引人入胜的研究。

  被称为“正念领导力”的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这一项目,采用了将佛教的修行、轻柔的瑜伽和对话融合起来的静修冥想来沉淀心绪。这一想法认为,心绪宁静的员工能够减轻压力、工作更高效,甚至更具领导力,从而惠及整个组织。

  正念禅修听上去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练习者以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闭上眼睛,仅仅关注生理感受和大脑中的纷飞思绪。运用这种即时的、不评判的关注力,其目的在于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观察这些感受。这样一来,练习能够逐渐识别这些稍纵即逝的感觉,包括痛苦、愤怒和沮丧。一段时间之后,练习者能够平静他们的心绪。若这能够如预期的那样有所成效,那么他们便能减少不安、更加专注且平易近人。

  也许这听上去像是新纪元运动的那些装腔作势的做法,但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为此提供了科学的解释。禅修被证明能够降低皮质醇(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水平。当皮质醇水平下降时,大脑变得更加平静,并能够持续稳定地保持专注。“正念的时代已经到来,”谷歌的陈一鸣说,“很久以前练习者就已知道这一点,但科学并未证实。而现在,科学已经赶了上来。”

  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致结果使得正念不仅在灵修追随者中流行,同时也在心理学家、健康学者以及商业人士中盛行。在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数百名高管参加了这个闻名全国的项目,这一项目正被推广到更多的跨国公司。若要探求170亿美元营收的企业如何进行一场精神上的革命,就要看看其中一名员工所经历的个人转变,这名员工后来成为了公司实际上的领袖。

  Janice Marturano于1996年加入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内部法律顾问团队,她是位小巧安静的黑发女性,有着无可挑剔的简历。从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她在可达律师事务所——一家位于纽约专做公司法务的事务所工作。1984年,她加入了松下的内部法律顾问团队,之后又在纳贝斯克公司的相似岗位任职。当Marturano加入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十年后,她成为了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协调人,负责制定应对行业监管的相关政策。她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打交道,并致力于反倾销,这一职务最终将她引向了灵修之路。

  2000年,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斥资105亿美元并购Pillsbury这家以其标志性“面团人”闻名的烘焙食品公司。这一交易的目的是打造成世界第四大食品公司,但被监管机构延缓批准。审批拖了18个月,Marturano深陷争议性的反垄断政策。

  就好像这些压力还不够大似的,在这一年半中,Marturano的父母过世了。这些事情交错起来,令她心力交瘁。“我本以为自己能够像往常那样重新振作起来,”她说道,“但我没有做到,我的心理承受力已被耗尽。”

  当Marturano正深陷低谷时,她得到了参加Jon Kabat-Zinn正念禅修班的机会。Jon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所著的《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禅修》(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Everyday Life)推广普及了正念禅修。尽管这不像Marturano之前从事过的任何一项工作,她正需要一次对自己的冲击,于是她前往米拉瓦尔——一个亚利桑那州图森附近的度假胜地去度过六天的时间。

  当她到那儿时,正念禅修的严格要求令她措手不及。“起初,Jon说,好吧,让我们开始冥想一小时。”Marturano回忆道,“我那时想,什么?你这是疯了吧?我们要做一小时这事?”但六天后,在禅修的最后一天,Marturano发现自己能够在早上六点走入沙漠,渐渐进入深度冥想。在静修结束时,她依依不舍。

  她在回到明尼阿波利斯之后继续每日冥想,并发现她的生活质量有了长足的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变强了,工作时也更为专注。几年之后,她不再满足于过这种双重生活。“我是一个秘密的禅修者。”她说道。一边练习禅修,一边像往常一样工作,这种感觉不太舒服,她试图找寻一种将两者融合起来的方法。

  Marturano开始找寻潜在的皈依者,她向周围人询问他们是否也有兴趣探寻修炼思想的方法。当Marturano处在关键的临界阶段时,她向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Saki Santorelli寻求合作,Saki曾与Kabat-Zinn一同研究禅修的生理效应。

  Marturano和Santorelli一起创立了一个草拟的课程。2006年初,她们把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13名高管带到明尼苏达州史派沙一处提供小床和早饭的地方,进行五天的静修。当这最初的13名学员回到公司时,他们有了改变。“第一组完成这一课程时,大家十分兴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组织有效性主管Beth Gunderson回忆道,“每个人都渴望禅修,它开始有了生命力。”

  至今,超过400名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员工以及来自其他公司的250名高管和企业家接受了这项培训课程。Marturano同时建立了正念领导力协会,这是一个致力于培训各行各业高管的非营利性组织。在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工作15年后,Marturano将会暂时离开原来的职位,转而在协会全职工作。当然她仍时常回到公司,继续试图重塑整个公司的文化。

  在六月一个炎热的周二,我前往明尼阿波利斯去看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正念领导力项目。我听说有数百名高管进行禅修和瑜伽练习,并看到了赤着脚、手拿垫子的高级经理们带着满足的笑容从他们的办公室走出来。

  这一时长两小时的项目定于下午四点在大堂后的大型会议室内开始。到场的人们互相拥抱,我还发现有些人落泪了。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最近宣布了几十年来第一次大规模裁员——一些参与者不得不解雇团队里的成员,而另一些将会失业。当参与者进来时,他们找到Marturano,并像老朋友一样和她打招呼。

  一圈50个左右的座垫已经放好,人们慢慢坐下,或盘腿或跪坐。他们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有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标志的运动T恤,如一位女性穿着亮黄色的脆谷乐装束。当所有人都坐下后,Marturano以莲花式坐着,敲了三声藏族祈祷的铃。“选择一种能体现当下的尊严和力量的姿势,”她用一种缓慢而又洪亮的声音说道,“让身体放松下来,走出忙碌,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次呼吸的感觉。”

  当高管们让工作日的高压渐渐消退,叹息声如涟漪般穿破静默。Marturano引导组员们保持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是基础禅修的第一步。组员们顺从地坐着,关注气息进出鼻孔的感受。几分钟后,她引导他们将注意力扩展到全身的感受。

  30分钟之后,Marturano再次敲响了铃。组员们站在一起,把垫子移到房间的一边,将瑜伽垫在会议室的地板上铺开。在接下来的半小时中,Marturano引导组员们进行了一系列轻柔的瑜伽体式,请他们专注于身体当下的感受。

  再次坐下时,Marturano给组员做了个即兴演讲,包括正念练习、一首诗歌和一些公司的事儿。她也提到了裁员,“当我们处在生活中的任何转变时,我们很容易晕眩和迷失,”她告诉他们,“用这一练习来获得心灵的安稳。这是一个孤独的时刻,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

  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已将正念领导力项目提升到了制度层面,对于这家主流跨国公司来说,这是一项特殊而又意义重大的举措。自此,该公司因成为企业领导者的试验场而名声大噪。卓越领导力杂志将其评为2011年度最佳发展领袖(2010年排名第14)。

  该公司甚至开始对它的功效进行研究,早期的成果十分惊人。Marturano的七周课程结束后,83%的参与者表示他们正“每天花一点时间来优化自己的生产力”,这一比例在课前是23%。82%的参与者表示他们现在正淘汰生产力有限的任务,这一比例在课前是32%。在参加课程的高管中,80%表示决策能力有了积极的转变,而89%的人表示他们成为了更好的倾听者。

  其他公司发现这样的项目能够产生健康效益并节约成本。安泰与杜克大学药学院合作研究发现,每周一小时瑜伽可以降低员工三分之一的压力水平,进而每年能平均节约2000美元的医疗费用。

  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首席信息官Mike Martiny由团队的一个成员推荐,从2007年开始跟着Marturano练习。他每周练习3-4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这一习惯一直保留至今。Martiny说禅修令他能够更高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前提是对当下正发生的事更开放,”他说道,“其实并不存在多任务处理这种事物。人们所谓的多任务处理,事实上是将注意力在各种事项之间迅速切换而已。”通过选择自己要关注的事情并且完全投入进去,Martiny的工作有了改善。正念练习同时也帮助Martiny在与妻子和四个十几岁孩子的相处中更具存在感。“如果我在参与家庭活动时必须一直查看手机,那么我还不如不在那儿,”他说道,“不在场是更加诚实的选择。”

  正如每个我交谈过的高管一样,Martiny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唯一的例外是谷歌的陈一鸣,但就算他也说“探索内在的自己”并非宗教意义上的项目。“什么都能够变得完全世俗化,”他说道,“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这与宗教无关。任何人都可以学习这个。”

  Marturano坚决认为她不是一个佛教徒,同时她也不会为“仁慈造就更好的资本家”这一看似矛盾的组合而感到任何困扰。她说她的目标是帮助每个人过上更加健康、高效而平和的生活,并让他们成为更放松的员工和更好的领导者。

  然而Marturano也承认了她教学的根源。“多年来,我从一些了不起的佛教徒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她说道,“我非常小心地保持正念本身的完整性。我确信自己没有做无用功。”通用磨坊食品公司、谷歌、安泰或Target也并未试图改变员工的宗教信仰。相反,剥离了宗教性,并有科研后盾的东方智慧正成为企业主流思想的一部分。

  这一趋势似乎将持续下去。除了Marturano的协会,谷歌的陈一鸣也建立了“探索内在的自己”领导力协会,希望将这种训练服务提供给其他公司。与此同时,像YogaAt.com的Muthana这样的人将会继续承接新的客户,包括广告集团宏盟和电子产品生产商日本电器。

  这些矛盾——非佛教徒的佛教教师、具有灵修社群的公司、资本主义信奉着反唯物主义的传统——也许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足为奇。正如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产品在全世界销售,它的客户从印度到印第安纳,世界最大宗教的基本信条也在全球各个角落自由传播。其结果就是,为制造高营养低卡路里的早餐谷物麦片而努力工作的人,同时也是力争改善他们心灵平衡甚至是获得些许启迪的人。“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并不存在,”Marturano说道,“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最重要的是,你是清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卫·盖尔斯|David Gelle,金融时报驻美记者。

  原载|FT.com

  翻译|王迪薇

  校对|肖知兴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读后感(十):一部真正大师级的作品,让初学者短时间内培养专注力和觉察力

  作为这本书的编辑,我把对这本书的真实感受分享下,也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共同讨论,把所有好的东西播撒天下:

  你还记得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情形吗?希望平静入睡,却思绪纷乱;强迫自己停止思考,思绪却变本加厉。夜已深,力气被一点点耗尽,心里便越发脆弱。第二天上班,眼神空洞,脑海空空。有时开会时,会想不起来说什么。

  分心的事件有的来自外界,有的来自内心。而自己正在被无意识的思想支配,到处游离。这种状态,有时会令自己恼火。因为不专注,就意味着无法高效,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很难保证。焦躁不安的情绪也会因此排山倒海而来。

  每颗心似乎都有自己的生命:它会一直一直地想事情、沉思、想象、计划、预测、忧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回忆、遗忘、评估、反应、自己编故事……就像一条永无止尽的活动之流。越对自己盲目评价,便越欲罢不能。

  切身练习的经验便是:

  如果你不从曾敞开心胸无所作为,让自己每天安静的“正念”几分钟,你恐怕都不曾知晓,你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进而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没有翻开过这本书,发现满足和淡定的源泉其实就在你的体内,你可能还在汲汲地向外寻找,虚耗能量。这本书会告诉你太多你从前忽视掉的世界,一个真相的世界,一个叹为观止的世界。

  很多人对正念存在误读,以为只有佛教修行者才练习正念。其实正念是普适的,这种从东方佛教中抽取出的精神训练核心,与西方的临床医护结合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极大的改变世人了心智。前提是,你要吸收它,那么它的养分将源源不绝地灌入到你的体内。

  有人会疑问,问道:有关注意力和觉察力真的可以被训练出来吗?我们真的可以全面掌控我们的生活吗?

  我只想说,我们的疑虑来自我们对自身潜能的不自信,或者说心里存在惰性。那么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经过多方位的科学研究证实,注意力和觉察力不但能被训练,还可以被极大提升。

  当美国的学生和军队在用正念训练来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当全世界众多医院的病人在用正念训练来止息压力痛苦和提高免疫力时,聪明的你就会觉察到,掌握这种当前世界上最重要也最简单的寻找幸福的方法,对于当下的人生有多重要!因为改变生活的巨大潜力就隐藏在其中,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幸福直抵内心最深处。这里便是正念的世界。一个需要你重新开启的世界!

  卡巴金是当前世界上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人士了,我们寄期望于他把初学者带入正念禅修的大门里。现在世界上进行正念精神训练的人越来越多,美国的许多小学生就在上正念的课程,因为它对提高人的精神状态有超级强大的力量。每天几分钟就会效果显著。

  正念的效用实在太多了,最主要也最明显的就是专注力和觉察力增强,所以本书命名为“不分心”。随着练习的进行,随之带来的,是对情绪的控制力、生活的掌控能力、对当下幸福的感受的全面提升,并且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完成的。可能你自己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一种开阔的人生境地其实就摆在眼前。前提是,要保持正念,不分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