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5: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女孩和女人们生活》是一本由(加)艾丽丝·门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一):身为女人,生为女人

  显然,作家遇到了创作瓶颈,在接连推出几部令人叫绝的小说一集后,面临题材枯竭的难题。本小说集中有自传影子,而且有一以贯之的人物,我们不难发现,可以把第一集《快乐影子之舞》中的《沃克兄弟》放在本集里面。

  这是创作道路上的徘徊或停顿,作家在飞跃成为大师之前需要一个深度下蹲,这个下蹲只能返回自己熟悉的题材一一少女成长童真终结。构成少女成长的必备因素只能是长辈们的生活挫败,亲人的疏离,父母挣扎友情背叛情人伤害,以及目及的死亡事件,这些构成根本改变个人生活轨迹人生拼图。雇二班尼叔叔短暂幸福生活的故事代表小镇居民注定无法在大城市复杂迷宫中生存的命运,这是告诫作者如何选择生活空间渴望出人头地并像堂吉诃德一样与生活作斗争的母亲失败经历也昭示了安贫乐道才是女人的归宿。在此过程中少女也有过奋斗,如逆反无神论者母亲进出不同教派的教堂。也有过生活在别处的想法,如与中学同学的有意疏远,与初恋情人的分手,都是对未来生活模式探索结果发现自己不过是格雷格叔叔的活体继承者,尽管曾经厌恶地将他的手稿浸泡在地下室渗水中。

  身为女人,生为女人。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二):真正的生活

  围绕女主人公黛尔的生活故事,以女性视角展开,冷静细致叙述面对从死亡到信仰爱情等一系列的成长历程。 不难看出,黛尔身上处处有着门罗的影子,这也是自传的意义所在。她是一个观察独到敏感锐利,具有独立思维意识的女性形象,总能从表象发生抽离出深层面思考,哪怕是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每个章节都有联系,但联系不是很大,几乎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有升华层次,达到最高表现点。这种波澜不惊的笔调的确需要集中注意力不然很难读完。 从写作方面来看,心理描写景物描写无疑成为亮点。将女性隐秘的心理变化处理恰到好处,使之具象化、陌生化,更加具体真实,引起共鸣感,这也是整部作品神秘深刻所在吧。景物描写最大的特点是细致,不论是弗莱兹路还是诸伯利,不论是多伦多还是瓦瓦那什河,都仿若栩栩如生。 你眼中的千年/只是转瞬即逝的一晚/短暂如黑夜和日出/交替的一霎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三):嗨!女孩!

  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时她已经白发苍苍,82岁高龄照片中的她面带着微笑慈祥温柔亲切。1971年,40岁的艾丽丝出版了《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描写细腻精准,故事中的孤独茫然刻薄冷淡孤注一掷,透过文字与我相遇。

  那些女孩和女人们居住融合城里人乡下人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瓦瓦纳什郡诸伯利弗莱兹路上,她们平凡伟大、愚笨又聪慧宽容又刻薄、倔强任性,和我们一样。

  班尼叔叔是懦弱固执的,他想要刺激和冒险,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鼓不起勇气。当他最终鼓起勇气争取婚姻,却陷入了别人的陷阱,他收获了一个有精神疾病妻子玛德琳和可怜的继女戴安。他接受了这样的生活,却被妻子抛弃。他想要去拯救被母亲虐打的继女,却因为迷路的借口不了了之。他像极了困在想改变和立刻行动之间的我们,茫然直至麻木······玛德琳被自己的哥哥打包随便嫁给一个男人,沉浸在监视的幻觉中,饱受精神痛苦。戴安顺从,从不抱怨、哭闹,但已经不是一个能够正常表达孩子,她未来的日子何去何从不得而知

  埃尔佩思姑妈和格雷斯姑妈有一副老顽童样子,她们像孩子一样爱恶作剧,能充满激情地跳上草垛,会大笑,面对弟媳却狡猾老气横秋、尖酸刻薄。我的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老人,老人们是勤劳的或懒惰的,刻薄的或平和的,但纵观她们人生最后的日子无一例外一潭死水

  少女戴尔在慢慢长大,谨慎好奇的面对性、男人社会。她被男人引诱也引诱男人。看到张伯伦放过她离开,我松了口气。看到她逃离旅馆和杰米的软弱,我庆幸。看到她沉溺于加内特的身体吸引,我失望。她本是利剑,所以她不苟同内奥米的婚姻观,所以她进出不同教派的教堂,所以她不愿意为了加内特参加浸礼会,不愿意受制于他。但她倔强任性,最后被生活抛向无情、破碎迷惑愚蠢的痛苦中。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母亲,她在战争期间努力生存,即使希望渺茫也不放弃。她是真的认为自己的职业高尚的,知识是无价的。她不信神佛,信自己,是个战士。她像我的母亲。就像戴尔耻于母亲在学校演讲,我曾耻于母亲在清扫大街。我常常想在我们自以为隐藏好的对父母的评价,他们不知道么?小时候,我们爱他们,毋庸置疑。长大后,我们评价他们、鄙视甚至恨他们。而终点在何处?幸运的是,如今,我保护他们,尽我所能。

  这就是生活面目。嗨!女孩!努力生存!

  我喜欢故事中的女孩和女人们,我的人生和她们的人生相互交缠,她们最终隐匿在文字之后,而我必消失在未知时刻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四):存在主义语境下的多重死亡

  一、死亡的巨幕:从瓦瓦那什河到诸伯利 根据第一篇《弗莱兹路》里第一人称主人公给班尼叔叔写信的信息,不难得知该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安大略省的小镇诸伯利(Jubilee)。在文中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它糅杂了沿着弗莱兹路走可以到达的主人公曾认为的世界尽头——格兰诺兹沼泽、瓦瓦那什河、远处的山河树木,以及一英里外的“城”,即小镇诸伯利(母亲在城里租了一套房,九月到六月住在那里)。这两个地点构成了主人公一家生活气息整体,二分来看一种是“我”帮班尼叔叔在瓦瓦那什河捕鱼、抓青蛙乡野生活,另一种则是“让人联想到休闲时光仪式礼节,那是在弗莱兹路不可能有的”[ [加]爱丽丝·门罗:《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马永波、杨于军译,译林出版社2013版第83页。后文引用本书的其他部分,将在其后用括号内页码的形式标注。]错综复杂的城市生活,那里有着吸引着“我”的秩序完整,门罗不厌其烦地堆叠城里街道名字,叙述时装橱窗里晚礼服形态,甚至写出浸礼会乐队在教堂地下室中的唱词,最后凝固成一句高度概括的城市印象:“所有这一切,仪式与消遣,脆弱鲜亮,都编织在一起——这就是城市!”紧张安详不断侵蚀双方,塑成了“真正的生活”[ 加缪:“真正的生活是在这撕裂的内部出现的,它就是这种撕裂本身。”],而门罗叙述的此生活,带着被稀释过的死亡气息,无缝不入地影响着读者的感官。鲜亮对面的脆弱,在母亲“这个城市流行自杀”(277)里得到了印证,在一种充斥着荒诞感的氛围下,主人公甚至认为自杀是这个城市的象征,有如市政厅上的炮塔(277),而主人公和伙伴们帮班尼叔叔打鱼的瓦瓦那什河,田园牧歌式的象征,最后也被马里恩和范里斯小姐的投河自尽蒙上了死亡的冷色。 说是被稀释过的死亡气息,是因为虽然全书充斥着死亡,但门罗却以恬淡慵懒的笔调描摹每一次死亡的出场,仿佛死亡不是死亡,而是一日三餐一样平淡无奇,当然,这也许亦是死亡本来的面目。几次死亡降临或即将降临都是母亲跟黛尔说的,如“‘你叔叔克雷格昨天夜里死了。’母亲告诉我这个消息时候,几乎是小心翼翼的。”(53)又如“几天后母亲突然对我说:‘你舅舅快要死了。’”(104)死亡的几次出现都显得突兀,在黛尔得知克雷格叔叔死于心脏病突发,她产生奇异的联想,这样“突发”的死亡“像是爆炸,像放烟花,花柱朝四面八方迸射,射出一颗小光球。”(54)而后者则更令人意外,前文还在大篇幅地写比尔舅舅的生龙活虎,包括他令人讨厌的语气巨大胃口,突然通过母亲之口宣布了比尔舅舅行将就木,在《伊达公主》篇的结尾给人以猝不及防的一击。然而,无法言说的荒诞感冉冉升起之后,门罗还以极其冷静、克制的文字描写着日常:“差不多晚饭时间,她在煮香肠。弗恩还没有下班,欧文刚练完曲棍球……母亲把香肠煮得硬而闪亮,外表颜色很深;我们总是这样吃。”(104)用这样“总是”的生活图景压制住将死宣告的突如其来,仿佛癌症也不过是黛尔一家平时吃的香肠,颜色很深,但也总是这样。黛尔起初面对死亡的时候是失措的,缺乏安全感的,她想要板上钉钉一样确定的死亡的事实,不是悬浮不定,无知强大等待从任何地方渗入的死亡。(54)而不安全感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人的冷漠让人首先抽离了对某一个特定主体死亡的悲哀,再抽离了对死亡之虎视眈眈恐惧,最后竟自我弥补了安全感的空缺。于是,即便年幼如当时的黛尔,到克雷格叔叔葬礼的时刻,也都已经平静了下来,生活的巨轮依然滚滚向前。在门罗一次次刻意抚平死亡概念本身给读者带来的震动之后,淡淡的哀情也在一次次沉默累积,到故事讲完时爆发,使人意识到成长之路走到尽头,也不过是虚无。正如《图书馆杂志》所评价,门罗的小说总是被赋予空间的华丽细节重量。一如悉心珍藏家庭电影把握住了那些逝去的瞬间,使之立即变得明晰可辨,并被深刻地一一展现。 二、体验与观察:此在的自由 主人公黛尔在整个故事构建中的角色既是一个体验者,又是一个观察者。单词sonder,该词在法语里意为侦查、探测,荷兰语单词sonderen亦有此意,德语里sonder有“无”与“特别”之意,该词现在被英语母语的网民赋予了“突破自我中心的感悟,意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之义而广为传播,它描述一种美丽的孤独状态,即探察到无数人生在你身边以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方式时刻开展着,仿佛是一个无尽延伸的地下蚁穴,每一个细小通道都能连接到千万个丰富而复杂的生活轨迹。黛尔就像一个安静的观测者,洞察着周遭发生的一切。她先看到母亲自信的丧失,又看到她恢复了自信,开始听其用带着不详的欢快解释死亡的本质作为观察者,黛尔见证了人们对葬礼的冷漠,实质是对死亡的冷漠,身边的所有人都都对葬礼不以为意,甚至想逃避。而作为体验者,她自己也产生了躲避的心理,“那个黑点就是克雷格叔叔的尸体,我关心完全不是如何找到通向它的路,而是怎样回避它”。(58)作为观察者,黛尔目睹了仿佛清明上河图般的葬礼现场,用埃尔斯佩思姑妈说的话说就是“半个国家的人都来了。”而这样本应该沉重场合实际却是一副荒谬热闹景象——四处都是各式各样食物,参加葬礼的人也都带了好胃口来;露丝·麦克奎恩提着一篮子玫瑰出来,说房子里还有拿不完的花,仿佛这才是应该为之悲痛事情;莫伊拉姑妈抱怨着数了三次茶杯而每次数量都不一致,陷入了她自己“特别的不幸”。(60)黛尔旁观着葬礼上熙来攘往之人的匆匆,和他们平时匆匆的生活别无二致同时,作为体验者,黛尔也在葬礼上上演了一出闹剧,当艾格尼丝挡住她的路,拉她去看克雷格叔叔遗体的时候,两人发生了拉扯。黛尔一口咬破了艾格尼丝的胳膊,于是埃尔斯佩思姑妈开始指责黛尔为疯狗,母亲开始自责,她自己则陷入了来吊唁的人都会记住自己咬人之事的惶恐,惶恐来源于她想象他人原谅了自己“异常敏感,古怪偏执教养不好”,来源于因为被人宽恕而产生的特别的羞耻感。(66) 此处可以从存在论的角度进行审视。海德格尔在哲学意义上将人的存在归于“此在”(Dasein)[ 参见[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它由两部分组成:da(此时此地)和sein(存在、是),同时提出人会有生存状态的滞留,而最高的任务乃是要获得一个真正的而不是任意的一种滞留。“寓于生活本身、其对象意义和存在意义的滞留:实际性。我们要认真对待含有破坏性的活动,即,困难,对困难要保持清醒。”[ [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何卫平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生是此在的自我表现,人生无法回避焦虑担忧、耽溺与最终的归宿死亡,而人生最向往处境绝对自由。黛尔观察并体验了死亡氛围下人忧虑,当她当时的唯一念头是不参加葬礼、不去看克雷格叔叔的时候,绝对自由便投射到了这一狭窄愿望,但当拎着一只靴子挡住黛尔的路,并强行要拉她去看克雷格叔叔的时候,含有破坏性的活动产生了,困难横亘在黛尔面前,毋宁说该困难为黛尔潜意识下通往绝对自由这一真正的滞留状态之路的路障。面对一边用轻柔自得声音召唤,一边熊爪一样抓住自己手的艾格尼丝,黛尔一口咬了下去,作为抗争困难和荒谬的途径,并最终实现了她观念下的较为粗浅的自由状态——“我不必去参加葬礼了。没有人强迫我去看克雷格叔叔了。”(64)称之为粗浅的自由状态,是因为在该事件上,绝对自由只是以局部投射的状态露出冰山一角,本质上是偶然而“任意的一种滞留”。黛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面对姑妈们的非议和一系列后续的影响,她意识到“但是,没有;自由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64)若再细致点考虑,将艾格尼丝的行为从所谓“含有破坏性的活动,即,困难”的另一角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蕴含了她此在的自由。萨特曾持“一个人总是自由的”斯多葛思想,他认为人即是自由。意识是绝对自由的;意识是自由;意识是虚无。它不被任何事物制约,相反地,作为与自在相遇的意向性的自由意识,它自由地创造这个世界。而在1942年到1943年萨特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 索尼亚·克鲁克斯(Sonia Kruks)指出,萨特观念转变和波伏娃有很大关系。波伏娃和萨特曾多次谈论过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的观点,她认为萨特定义的自由并不是每一个情境都是有效的,在她包括《皮洛士与齐纳斯》、《模糊性的道德》以及《第二性》等有关伦理的作品中,波伏娃展示了情境的重要性与自由的情境化。]他开始思考“存在着给自由加上枷锁的环境。这种环境是由他人的自由产生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由被他人的自由加上枷锁。”从此角度来看黛尔和艾格尼丝,黛尔破除了艾格尼丝的自得,阻碍了她的自由,而艾格尼丝也显然为黛尔的自由戴上了枷锁。 三、他人即地狱:从死亡到“死亡” 再看萨特提出的“他人即地狱”,其欲表达,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萨特所谓“死人”是有所象征的。他想借此指出,有许多人被禁锢在一系列陈规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自己抱有他们本人也为之痛苦的看法,然而他们却没有设法去加以改变。如果谁总是在为她并不设法去改变的看法和行为而烦恼不安,那么谁就是一个活死人。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他人即地狱”的踪影,黛尔和她的母亲一样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而她被其母亲当众问询诸如南美国家、首都、主要探险家等问题时,由于“他人”之在场,自我意识迸发出了羞耻感,而该羞耻感正是“他人即地狱”的产物,从此以后,黛尔被问及问题都会缩到座位上,摇摇头,捂着肚子,表示自己的疾病就要发作了。(81)黛尔意识到自己其实和母亲很相似,但总是隐藏起这一点,“因为我知道这样会有怎样的危险。”(95)这是一个“他人地狱”小切面的观察,通过全篇的故事叙述,不难发现黛尔有着一系列更广阔意义上的自为选择。 提起“自为”就不得不提到“自在”,这两个概念均源于黑格尔。[ 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在萨特的哲学中,“自在”的存在是“存在是其所是”[参见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是一种非意识的存在,是一种即成的,僵化被动的状态,超乎生成变化之外,在这个世界中,是一个虚无荒诞的世界。“自为”是一种意识的存在,处于实现自我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建构,让其自身置身真实自由存在的环境,绝不像“自在”那样一劳永逸。黛尔与男性的一次次较量以及较量之后黛尔在对男女两性的思考基础上做出的一次次自为选择,使她自己的主体意识不断升华,找到其人生的定位,成为一名小说家。之所以用“他人即地狱”的观点从反面考察,正是因为我们都是活人,所以如萨特所说,这就更应该以荒谬的构思来揭示我们自由的重要性,也就是通过其他行动来改变我们为之痛苦的行动的重要性。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如果有谁不去打碎它,那就是他们自由地留在其中了,也就是说,他们自由地将自己置于地狱之中。黛尔在女性意识层面打碎了他人的地狱,即落后的伦理观念,她在对异性充满憧憬的懵懂时期和年长的张伯伦先生有过浅尝辄止的肉体关系:“他直接摸乳房,屁股,大腿上部,像闪电一样野蛮。”(187)而张伯伦先生的侵略,也完成了黛尔自为选择的实现:“这是我期待的性接触——疯狂的闪念,对体面的表象世界的一次梦幻般的、无情的傲慢入侵。”(187)所谓他人即地狱,这地狱也不过就是这个所谓精致而体面的表象世界。

  回到死亡,文中黛尔母亲曾自问自答死亡是什么,她说人不过是元素的化合与化合物的化合,这些构成成分恰巧暂时以一种奇异的方式运作,而那恰好是你的某一个亲人,如果站在自然界的角度,死不过就是改变,元素的改变与对自然的回归。最后强化渲染母亲的博闻强识,她大段的解释又落点到了“活体继承”,也即第二篇的篇名,彻底消解了死亡,用她的话说就是“死亡被彻底摆脱”。(57)这是一个纯物质、纯原子角度的解读,如果将其上升至形而上的层面,则又正如萨特所置言的,“走向死亡显得是一系列被剥夺的过程。”人是一个走向瓦解的生命。他的一生绝不会从头到尾都是一致的,倒不如说它在消散,它被耗干。不断被耗干的过程中,也就是人的一生,难免坎陷于他人的地狱而成为“死人”,经历“死亡”,而在一生的尽头,死亡作为最后的礼物,宣告你此在的定在[ 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即肉身的溃散,而对于人之死亡的态度,我们亦不能称其为由人至物的态度转变,人之死与物之灭的常人观感和态度自然大相径庭(至少在伦理的应然层面上是这样的)。人对物之灭亡的态度,在黛尔面对那头老牛的尸体的表现就可见一般。她很想用棍子去戳它的眼睛,看看它会不会崩裂,黛尔给出了她的心理推导,很简单:“因为死掉了,它吸引人去侮辱它。”“我想戳它,踩踏它,蹂躏它,在它身上撒尿,或者任何能惩罚它的做法。痛打它,锤裂它,对它吐口水,撕烂它,把它扔到一边儿去!”(52)这是人对物之灭亡的态度,而在这段叙述之后紧接着门罗借母亲之口宣布了克雷格叔叔的死讯,之后滑稽剧般的葬礼无法不让人联想到黛尔对死去老牛的冷漠。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另一类看待他人的“我与你”的关系,我和你两个人都是主体,我们互相同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 参见[德]马丁·布贝尔:《我与你》]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当作人与物之间的“我与它”的关系来对待,那么人性就将毁灭。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幕滑稽剧里的每一员都在走向人际“我与你”主体关系的死亡。 四、存在先于本质:上帝之死后的虚无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本身并没有意义,而人类存在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并非是信仰,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等。换句话说并非是信仰,上帝等等给与人生活的真理,而是人选择去相信。存在主义否定神或者其他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加缪在《鼠疫》和《局外人》里,都描写了主人公面对世界时的人生意义虚无感,而虚无感的来源就是“存在先于本质”,我的本质并没有提前预设,道德、宗教、伦理等等方面的约束并不是天然正当的,作为一个“存在”,我并没有义务一定要去遵守所有预设的“本质”和它所带来的约束。人在这种情况下,在意识到所有的“本质”,所有曾经的人生目标,都并不是“预设”的、“一定要完成”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人生意义的虚无,就是这种荒谬感。 黛尔的母亲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她摆脱了她母亲极度浓烈的信仰,称之为“宗教狂”。八岁她就穿着男孩子的鞋走遍了乡间,发《圣经》,连手套都没有。“一个好处是,那让我永远地摆脱了信仰。”(90)与母亲的坚定不同,在《信仰之年》篇里,黛尔经历了信仰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转变。黛尔辗转于教堂,从“宗教的戏剧性”(116)中找到乐趣,而又出入信仰的殿堂,她开始相信“世界原本的样子——如果所有原子,原子系,始终安全地在上帝的头脑里急速旋转。”(117),她甚至认为显然这是世界存在的唯一方式,而并非母亲语焉不详的某种设计。而“家庭科学”课上,黛尔祈祷成功,福布斯太太让其不用烹饪的事由更让黛尔惊奇,但惊奇之余,她也开始自问如果没有祈祷,结果也可能是一样的吧。这样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开始根种瓦解信仰的种子,亦或者说黛尔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一方面她被宗教与仪式吸引,但另一方面她内心深处始终没有真正接纳,因为这与她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与迂回的现实思考直接冲突。在这种矛盾下,黛尔甚至“担心信徒会支支吾吾地维护自己的信仰,或者解释自己的信仰”(114),她说这对她来说也会是一种挫败。这是“存在”意识的强烈扩张下特定“本质”侵略的失灵,作为“本质”的宗教信仰,通过无数牧师、信徒之口、之仪式想要占据先验的地位,以支配“存在”,但黛尔逐渐感受到矛盾撕裂中的虚无,那是“存在先于本质”意识的深刻影响。直到最后看到弟弟欧文绝望地祈祷父亲不要射杀他的狗的时候,黛尔的信仰彻底覆灭,上帝死了。欧文“祈祷的时候,他的脸显示出几种绝望而隐秘的表情,每一种都似乎是责备和揭露,像剥开皮肤的血肉一样让人目不忍睹。看到有人信仰,接近信仰,比看见有人把手指剁掉更难受。”(134) 而随着信仰之死,黛尔也真正得到了解放。萨特认为,就像戏剧《魔鬼与上帝》表达的一样,上帝之死带来的是人的真正的解放。男主人公戈策经历了许多精神上的变化,并且一度信仰上帝。他想做一个好人并且努力去做一个好的信徒。但是他的尝试失败了。他最后得出了上帝并不存在这一结论并宣称:“你看到了我们头上的这片空无了吗?那就是上帝。” 可见,生活中真实的死亡使黛尔而变得淡然,“我与你”的死亡敲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警钟,“他人地狱”无时无刻等待着此在自由的死亡,而信仰的死亡带来的虚无,却是真实的解放。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五):为女人而写的作家

  看这本书是去柬埔寨旅行的路上,看似与旅行毫无关系的书,却最终构成了我完美的旅行。

  这是一本讲述从女孩变成女人的书。精准的描述了一个女孩儿的心理和生理如何朝一个女人转变的。它并非如同迪斯尼动画那般纯美,满满的“正能量”,而是充满了阴暗、孤独、乖张、刻薄、冷淡……不停的探索。然而我觉得它才是真诚而可亲的。

  我喜欢门罗,因为她并不是非常悲观的在讲述一个故事,她的故事你总不能简单的说是幸福的或者悲惨的。我喜欢她面对生活中那些负面信息表现出来的绝对的冷静,充满了包容且平和的态度。这才是一个成熟的女人的态度,而并非我们常常看到的,充满了激烈的讽刺和辩驳,甚至以堕落去反抗。也许在她的心路历程中也曾有过一个叛逆期,但最终,她是清醒的,在充满斗争的世界里,平衡着各种力量。她的象征,她的隐喻,她的抽丝剥茧,如此完美的融化成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每每陷入其中,找到的便是自己过去的记忆;从中抽离出来,便是普世的关怀。

  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故事中的我,从班尼叔叔那里看完报纸回家,在越靠近家的地方,感觉到那些幻想的光怪陆离的生活越来越远,生活变得越来越现实。门罗对于这样一个场景的叙述,让我深陷其中无力自拔。这是一种对游走于现实和想象之间的能力的表述,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它被门罗发现了,而且如此准确的被表述出来。为什么家的气息会让那些想象的东西消失掉?因为那些琐碎和真实,可以让人理智下来,回到现实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我们的精神状态都是这样的存在,存在于柴米油盐,一蔬一菜,而在班尼叔叔的报纸中,那个看起来荒诞不真实的世界,是否真的与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事实上不是的,因为那些看起来不真实的事件,也是真实的存在,在另外的地方,它确实发生了。只是它与我们的联系,必须经过我们的想象才能够达成,因而这样的事件也变得富有神秘感和隐喻性了,它出自现实与想象的融合。我喜欢门罗这种将抽象的思维和具体的场合二为一的能力。也喜欢从中挖掘出更多更深的宝藏。

  另外我觉得门罗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她从不让你觉得疲惫,它像树叶的脉络那样蔓延,自然而然。让你消失在其中,生活在故事里。这种能力也许正源于她对自身的了解,对女人们的了解。

  看门罗的书,总有一种我想写的东西都被她写过了的感觉。不知道是喜是悲。但无论如何,能从这书中的世界反观自己,了解自己,又能从她的写作方式中吸收养分,这样的旅行对我而言就是最完美的。

  :门罗的文字实在不适合被摘抄成名人语录,因为她对整个场景完整的描述,极富隐喻性和神秘感的烘托,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六):女孩和女人的成长

  开篇30多页都有些平淡和琐碎,而且由于是翻译过来的,读来多少会有些句子不通,或者表达习惯不符合国人思维的语句,看了让人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但是后面却越读越精彩,最后竟然舍不得放下。40年代末的加拿大农村,奇迹般地和90年代中国的北方小镇结合在了一起。对死亡的抗拒,对城市的向往,面对城里人的自卑与自尊,以及对性的懵懂和探求,所有的一切不都是在小镇长大的女孩都经历过的吗?

  当看到戴尔参加叔叔的葬礼拒绝观看叔叔的尸体时,小时候在麦田边看到的被遗弃的死亡的婴孩就这么毫无防备得浮现在脑海。赤裸裸的在那里躺着,震撼着所有特意过来观看死亡的人。小时候真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会想近距离观看死亡,想探索大人的一切。同性恋酒吧的段落,让我想到小时候上学时要穿越的一片小树林,树林里总是会站着一两个大人在聊天。两人之间环绕的属于陌生人的疏远却又急于想要靠近的氛围总是让我忍不住回头。小时候不懂,后来看到白先勇的《孽子》,看到王小波的《东宫西宫》,明白了树林的含义,知道了LBGT的存在。小镇虽小,却也包容了世间的一切。

  小镇总是不缺乏谣言,什么小树林晚上的露阴癖啦,什么谁谁谁是阴阳人啦,什么看到屋里两个男人一起睡觉啦等等,大人总是背着孩子们谈论这些。可小孩子们总有办法知道,兴奋地传递着自己知道的所有秘密,热切地参与传递着性冲动支配下的所有一切谣言。谁没有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呢?

  小时候对母亲的反抗,对母亲的某些举动感到羞愧,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觉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耻于承认。还有对城市的向往,面对城市女孩的自卑与自尊。至今还记得高一暑假补课期间,班主任的上海侄女也来参加。她是那么美啊,英语流利,自信耀眼,长长的头发光滑的自然下垂着,头发原来可以这么漂亮。当时自卑到只能用自尊来武装自己,忍住不去靠近她,不跟她说话,好像这样别人就不知道自己的自卑。现在生活在上海,知道头发可以拉直也可以烫弯,只是中间不知道流走了多少年华。

  初中高中学校里也充满着各种流言蜚语。什么某某某和某某某放学后在教室里做爱啦,某某某被某某某抛弃啦等等。我们这些好学生永远不会参与这些,但是我们仍然会讨论。好像通过叙说,也能满足自己某种隐秘的需要填满的冲动。

  能够让我自然而然回想到所有这些的,很好的一本书。推荐,还会再看的。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读后感(七):女孩是如何变成女人的

  女孩是如何变成女人的。

  很多内容会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以及荒诞的真实感。西半球北美洲加拿大某个小城里的女孩黛尔的故事,换一个地点,换一种语言,同样成立且没有违和感。

  第一个故事中班尼叔叔相亲来的妻子,很容易让人联系到中国乡村老实巴交的中年光棍,经人介绍娶来的精神有问题的年轻老婆,带着不知是谁的孩子,在生活一段时间后忽然消失了。恍然大悟,原来在国外乡村也有着这样的故事上演。

  后面的故事就是女孩成长了。但真实的青春总没有加记忆的滤镜,女孩成长中的那些幽暗心理,对性的好奇和体验,对爱情的冲动和涉及自我时的克制,对逐渐分道扬镳友谊的放弃,再真实不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