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德的游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德的游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31 05: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德的游戏》经典读后感10篇

  《安德的游戏》是一本由(美)奥森·斯科特·卡德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一):这是一本童话科幻佳作

  迄今为止,我的科幻阅读体验大多来源于刘慈欣,所以读过《安德的游戏》后的第一感觉是没那么硬,没那么厚重,也没那么复杂全文贯穿始终地在诠释善良仁慈,再加上细腻内心描写精彩战斗设计使之成为一本优秀的童话式科幻小说

  本书中关于外星虫族的设定、航舰的新武器或者战斗学校结构设备等,均属于简单的灌输式给予,在科技讨论上几乎没给读者留下任何空间比较技术含量的是对于游戏或战斗的设计,花样层出不穷,安德的对策也精彩别致。增强吸引力同时,令我们对主角成长更加信服。

  故事主题不太涉及对人性的讨论,没有大刘笔下对于灾难来临时人们因求生呈现的百态;也没有在解决外部危机后,矛盾转为内部时,人心欲望的彰显。但是《安德》中表达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期望影响力权力,尤其表现在对哥哥彼得的描写。或许在未来世界里,人类思考问题时可以排除对年龄身份地位偏见,完完全全的忠于事实思想本身。通过这种纯粹方式决定智慧领导和最完美决策

  故事的结构也很简单。主线是安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消灭虫族的成长过程,副线是安德的哥姐姐也是对安德影响最大的两个人通过发挥自身聪明才智逐渐影响世界的过程,篇幅不多。这本小说最善良的一点就在于安德在接受磨砺时对于保全自身是否必须彻底毁灭敌人的一次次扪心自问。他一直在渴望亲情友情带来的温暖,他排斥控制利用。即便被欺负被孤立,他还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尽量和平共处作者特别仁慈地将最终战役解释为安德眼里的一场游戏,以此打消牺牲战士对安德内心的伤害和影响。从天才儿童进阶为卓越将领历程看似残酷而无情,实际上小安德的内心一直在作者的呵护下保持着单纯温软

  故事的最后还捎带脚儿地解释了虫族引发战争原因。竟然是因为运用电波交流的虫族无法理解人类的语言文字,致使它们以为人根本不是高等生命才决定前来屠杀的,否则善良的虫族怎么下得去手呢。个人认为最后一笔未免过于牵强,难道虫族可以和人类交流了就能解决自身资源紧张的问题,就不需要外星移民地了么?不过,这个结尾在继承全文一贯的纯良调调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二):关于本书的几个思考

  我是看过电影之后才去看的书。所以,我在看书之前已经被电影的部分设定所影响,感觉就像看过照片之后再看一个美女已经没有多少想象的空间了。

  我英文不好,这本书的翻译我感觉虽然负责,却未必把全书的全部味道和感觉翻译了过来,所以我看的时候总觉得别扭,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也可能文化差异

  除了大家都提到的本书内容上的亮点以外,我想说点我自己的思考

  第一是关于为什么维京家的三个孩子都是顶尖的天才

  这一个设定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安德这个人物全部故事的基础,但是在为什么兄弟三个都是这么顶尖的天才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交代什么,既没有提到基因优化,关于其父母的文字也没有显示出其有什么不同

  根据后面的系列,提到豆子是克隆人,也就是说其实是存在基因优化的技术可能的。如果存在这样的技术,就应该可以制造大量的安德或者彼得,那么故事的进程就可能不一样了。

  第二是关于看到过的一个评论,说这本书如果15岁的时候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个人觉得未必,至少在中国环境下未必。因为我相信说这个话的人看书的年龄一定不是15岁,那么从某种理论上讲,这个结论开始就不成立。另外是,我认为15岁的人只会看到这本书的表面部分,对这个故事设定下的世界观背景不会有太多感觉。而安德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明显有作者可以安排痕迹现实中人的思维和一个群体反应都未必和书中场景一样,即使一样过程和结果也未必相同,也就谈不上能从人性上学到什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6-15岁孩子的身上本身就可以给类似我这样的成年人以很多人性方面的思考。但这一点,我相信没有足够人生经历是无法去思考的。

  第三是关于科幻设定的疑问

  如果从一部科幻小说的角度看,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其科幻部分的设定是否给人足够的相信和认同

  对于这本书中人类发明的小医生 这门武器,个人觉得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安德的本身,因为没有这门武器,再好的战略也没用处。而对于这门武器的原理诞生过程的内容似乎少了一点。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说,我很喜欢

  人人都想成为安德,我也不例外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三):Class or Game?Weapon or Life?

  不要带着老旧的思想去读这本书,不要擅自批判这本书的世界,不要擅自断定书中人物的善恶,因为我们都没有这个资格

  因为这是《安德的游戏》,整个游戏都为了“安德”。

  这本书中的世界真正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没错,当战斗成为一场游戏,而这个游戏便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你可以带着玩乐的心态,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可以把他视作你的人生,如何对待是所有人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干扰,因为目的只有一个——成为指挥官。

  为此,他们需要玩这个“游戏”,得到足够高的分数,然后升级至更高级学习中,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技艺,加强和队友间的合作协调,甚至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压迫他人,消除自己的威胁,让自己踩着所有人往上爬。

  当一个游戏被带入了“利益冲突”的时候,这还能称之为游戏吗?可以。因为这场战斗并不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他们有重新再来的机会,无关乎生死安危,只是一场普通的游戏。

  但这又不能称之为游戏。因为他不是在让玩家享受其中,而是半强迫性的让所有的玩家竞争,并且不限制手段,和网络游戏不一样,这场游戏随时都有可能让你受伤,欺压你,奸诈计谋会接二连三的前来,而你能做的只有接受这个现实。

  为了赢得这个游戏,荣誉感,自责感,罪恶感,这一切让安德撑了下来,并且使出了自己的全身解数对抗这一切。回过神来的时候,他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把武器。

  安德的游戏结束了,“安德”的游戏开始了。

  “不要相信任何人,安德。包括我,从今天起都是你的敌人。”

  这场游戏不是为了“地球人”安德准备的,他是为了“星际联合舰队指挥官”安德而准备的,而他的老师教给了他这一句最为重要的话,他却直到最后一刻,已经铸成大错的时候才回忆起来。

  但身为一个武器的安德,也是一个人类。没错,这就是他一生最为光荣伟大事迹,也是他一辈子都无法躲开的罪恶。没人在乎这个罪恶从何而来,他们看到的结局是安德的胜利,是人类的延续。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竟然都建立在一个小孩子所背负的巨大罪孽之上。

  “那根本不是游戏!”

  “是的!孩子!因为你的孤注一掷,护航舰队上的那几千人全部都牺牲了!”

  “但是我孤注一掷的决定抹杀了整个虫族!消灭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那是他的游戏,而他没能发现这一切之后的真相,但说到底,罪过归功于那些舰队指挥官们的掩饰与隐瞒?还是归功于安德一味的争强好胜?亦或是他的家族所带给他的巨大压力?还是他小瞧了这一切只是个“游戏”?

  没有人有资格说谁对谁错,没有人是对的,但在他们自己的角度上来看,他们每个人都做出了正确选择,即便他们为此后悔,但这已经不是可以重来的游戏了,一切都发生了,确确实实的已经成为了定局

  或许我们唯一能说出口的便是,这是《安德的游戏》,整个游戏都为了“安德”。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四):不是我本意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绝对能让人大开眼界。他从一个孩子视觉和经历中给了人们无数的启示,而主人公安德的身上的品质也给了人们做出很好的榜样。他不怕压力、不依赖别人、敢于面对困境,一路从被人欺负到成为世界的英雄,他的传奇故事会大人和孩子都爱上。

  安德进入国际联合舰队学习的时候才六岁,他在舰队里面飞速的学习和成长着,他的聪明天分让他在学院中佼佼领先,而教官们为了让安德成长却有意的让他别队员孤立他、排挤他、欺负他。初离家门年幼、孤立无助,安德那小小的倔强身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校里的生活可能是现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因为里面都是游戏,数不清的游戏存在电脑里面可以供学员们玩耍。孩子们在太空学校里面玩游戏,玩无重力状态下的打仗。可是,这不仅仅是游戏,更是残酷无比的淘汰赛。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却都是为了保卫地球而进攻虫族做的准备。安德的聪明好学和年幼,再加上教官的有意为之,让他陷入了彷徨。他的每一次战斗都在不公平条件进行,但是他却被要求着每一场比赛都必须赢。当别人都在因为战斗而怨恨对手的时候,安德却觉得这些都是教官的安排。不管对么困难,多么的不公平,他那倔强的内心都要求着自己必须赢。

  他小的时候在家被哥哥欺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去了军队后又被其他学院欺负。安德虽然内心善良,但是绝不是被欺负不还手的人。他会反击,开始的时候是暴力,后来用了和平的手段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很对事情他无意为之,却是被大人们强加给他了。他是天才,是人们的希望,是全人类选中的救世主。决定全人类生死存亡命运重担都压在他身上,于是,他不得不杀戮。人们需要他来指挥战斗,战胜虫族,避免被抹杀的命运。安德虽然知道,可是他却无法选择,一度陷入心理问题的他最终被自己心心挂念的姐姐华伦蒂所安慰训练、学习、模拟、战斗。最后他赢了,所有人都笑了,但是安德却哭了。他忏悔着自己无意造成虫族灭绝的结果,他忏悔着无数驾驶员的牺牲。但是,胜利欢呼的人们在少了虫族威胁的地球却为了新一代势力划分再次陷入了暴乱之中,势力又将新的划分,但是这些都与安德无关了,因为他无法逃避内心的自责而选择了自我放逐。

  谁能想到虫族这样的智慧生命最终还是走向灭亡了,她们原本以为可以和地球和平相处的。安德讲述了人类与虫族的恩怨,如同着一个人将站在坟墓旁边,以死者口吻发言,坦率的讲诉了他一生的事迹。安德,他成为了逝者代言人。他从绝望中诞生,一生所受考验,最后终于可以追随着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为之前无论多么辉煌优秀,多么无奈沉沦,都不是他本意。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五):恐怖的《安德的游戏》

  安德游戏

  有网友评论说:先说电影。几个关键场景都不错,飞往学校的飞船,反重力室,最后决战的指挥室,都和小说给我的印象差不多,尤其反重力室的几场比赛确实好看导演是下了功夫了。剧情有点缩水,不过原著的世界观和背景也是几部书才完整展开,但是安德的成长被完全跳过多少有点突兀了,希望后续会有追忆什么的吧,可以在安德的影子里面加一点?小演员演的真好,只不过比我心里的安德善良了点.........

  我没来得及看电影,看了书《安德的游戏》,才知道这些:小说主要讲述了可怕的外星怪物—虫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地球,可是地球各国却把大量金钱物资花在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戏基地上,并不断挑选年幼的孩子前往基地进行各种对抗游戏。地球当局赌注押在了游戏天才—安德身上。安德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能否成为理想的指挥官,人类的救世主?虫族为什么会和人类开战?第三次入侵的真相又是什么?既然是一场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为什么会被称为“安德的游戏”?

  好恐怖的最后一节:安德的书并不长,但已经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人类与虫族之间的恩怨。最后一笔,不是署名安德,而是写上书名——死者代言人。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六):科幻作品深度

  《 安德的游戏》这本书,在我第一眼看到封面的时候,我直觉是一本成人的专业书,而且是很不容易懂的那种。我对这种书一般是敬而远之的,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买了也看不懂,就不浪费作者的心血我的钱财了。后来,在豆瓣上看到书评,几乎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从书评内容来看,好像是写小孩子的,还有很多游戏的内容,所以心里开始痒痒。再后来,听好多人议论这本书,终于没忍住也去找了一本来看,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好在哪里。

  看了以后才知道,虽然这本书是作者套系书中的一本,但并不影响阅读。还真不愧是获得“雨果”“星云”两大科幻奖的作品!相对于其他的科幻作品来讲,这本书有着更广阔的深度,其结构和思想更值得读者玩味。

  这本书结构复杂,时间跨度大。作者用了两条线索来叙述事件。一条线索是成人世界的线索,以格拉夫为贯穿,着种叙述成人对安德在成长过程中的看法和培养方式。这其中,格拉夫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训练方式,让安德迅速成长起来,也教会了他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对方,战胜自己。另一条线索是安德在战斗学校的成长历程。他从地球离开,离开爱他,他爱的姐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并且被事先就安排好的被孤立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安德也会想家,想姐姐,也会觉得孤独,但他顽强地克服了这些思想,因为他知道即使想也无济于事。于是,他以一个天才的角度观察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在环境中迅速成长,终于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打败对方,打败虫族,拯救了地球上的人类。应该说,外星人入侵,拯救地球的科幻作品不少。但很多书中或者影视剧中,外星人都是很残暴的,而地球人对外星人的入侵是充满仇恨的,对于消灭外星人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可这本书中的安德却和虫族成为了“好朋友”,他的内心里并没有想要消灭它们。安德和虫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原谅,所以,安德在得知自己消灭虫族后,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是内疚的。这样的故事设计是很独特的。这让安德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书中从他六岁写起,九岁担任飞龙战队司令官,十一岁消灭虫族,一直到地球上的他的哥哥七十一岁,几乎是他的一生。在整个人生历程中,安德是善良的,但不是没有底线的那种好好先生,他睿智、冷静,善于精准地找到对方的弱点并一击而中。这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他善于利用环境,找到同盟,建立自己的威信,并成功成为一名统帅。可这一切还是不能减弱他的善良。他的内心依然充满温暖。所以,在书的最后,他带着干瘪的虫茧四处游历,希望能找到最适合它的地方。

  在书中,安德是一个孩子,战斗学校的学员也都是孩子,尽管比安德大。但因为这个学校的孩子的智力都很突出,所以,看似是学校,其实一点也不比成人社会单纯。这让我想起是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孩子的天真和人性的本恶在荒岛上展露无遗。同样的,这本书中关于善恶区分更趋向复杂和纠结。人物命运也在善恶的纠结中曲折发展。安德的哥哥彼得因为太过残忍无情被战斗学校拒绝,他的姐姐华伦蒂却因为性格过于温和也被战斗学校拒绝。老外虽然不知道中国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运用起来却得心应手。其实,善恶从来都在一念间。哲学的问题我不是很懂,还是少说为妙,省的贻笑大方。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对书的独特理解。但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想,这本书都能给你以启迪。作者在书中充分利用了科幻作品的便利,给予人物生活环境极大的想象,在超前的幻想中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大量的专业词汇让故事场景和发展更真实自然,所以读来没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感,反而觉得主人公等就应该生活在那里。而量的游戏设置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刻度性,扩大了读者群。

  科幻不止是把时间提前,不止是几个高科技机器名字,也不止是有外星人的加入,还要有思想深度才能让作品的生命力更长久。其实,这本书即使去掉科幻的那些光环,仍然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端看你怎么理解了。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七):谁的游戏

  手上的这本《安德的游戏》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买的,买书为了凑单随手加上了这本据说很赞的科幻小说。

  我很少看科幻类小说,看到此书腰封上的推荐,又是球星科比,又是《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又是《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心想也许这真的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但是期望不是很大,因为实在是吃过看推荐买“渣书”的亏!拿到书后就先读了这本,想着如果不好就束之高阁吧,没想到读了开头就放不下了,抽空花了三天时间一气读完,心里有些隐隐的痛,为了安德,为了以爱之名的“大人”们。

  安德的出生时政府的计划,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天才,一个适合战斗的天才。在那个一家最多两个孩子的特殊时代,第三子安德没有因为同学的嘲笑、兄长的欺负变得阴暗,在姐姐华伦蒂的爱护下安德依然纯朴善良。优秀的安德最终还是要完成他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为人类的未来与安全战斗!安德在父母不舍的怀中离去,跟随格拉夫上校进入战斗学校,为不久的将来做战斗准备。

  这真的是一个天堂学校,当然这是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每天的学习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提高战斗技能。但是安德所面对的则是教官为他特意创造的、不怀好意的学习环境,嘲笑、欺辱、不公……安德没有被打垮,相反地,安德迅速成长,从六岁到十岁,安德完成了最小的战队队员、单兵作战成绩最好、带领最差战队逆袭、成为年纪最小的战队长并组建自己的战队等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好成绩。终于,安德在游戏中被成功的塑造成了战争工具,一切事情在他眼中都成为有目的的,安德的心理处于崩溃的边缘。在成为真正的舰队成员之前安德与华伦蒂的见面成功安抚了安德,重拾为重回地球、为人类战斗的梦想,安德踏上征程。但是他不知道,他将要面对的是另一个更大的陷阱。安德以为还有五年的准备时间,他未必就是大人们要找的那个人,而事实上,自此之后他玩的游戏都是实际上的一场场战斗,安德在游戏中成功,人类则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得知真相的安德无法接受因为自己的游戏毁灭了一个种族的全部,在这场他人为他安排的游戏最后,安德回不了自己热爱的地球,最后选择了自我放逐,让自己的余生在宇宙中漂泊,寻找救赎的机会。

  书名为”安德的游戏“,而事实上安德始终是那些”大人“们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游戏中的安德自始至终都没有失去自我,依然善良克制,他的杀戮始终都是”大人“强加给他的。游戏中的安德直面困难与挑战,完成他人不敢做的事,在绝望中蜕变,获得荣耀而不迷失,时刻自省,勇于承担,这些都是令人钦佩的品质。最后他的选择令我痛惜,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样的一本书,值得拜读,尤其是现在中国的孩子们,真的缺乏安德身上的这些品质。

  (ps:同名电影绝对没有书精彩!)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八):卡德的野心

  《安德的游戏》写在1985年。《安德的影子》写在1986年。那时候,美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算机革命(不过那时还没有网络),人类步入太空也不是久远的事情。异族(我们统称为外星人吧),也不是个稀奇的概念。卡德把这些写在《安德的游戏》里面,故事设定在near future,安德躺在宿舍的床上,手持超薄笔记本打游戏,在80年代是一件多么酷的事!可是现在我们有了IPad,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安德,你还能玩出什么新装备。但是卡德大爷哪是这点野心。在《安德的游戏》里有,在《死者代言人》里更甚,我看过采访作者Card的文章,他最想写《死者代言人》,担心没销路才先写的Ender's Game.《死者代言人》里有他宏大深邃的人文思考,可是动作性弱了点。所以《安德的游戏》最适合改编成华丽大片。

  话说一群天才小屁孩被送到太空基地的战斗训练学校,希望在这些佼佼者中挑出一个最具领导力最有天赋的孩子,指挥以后的人虫大战,当然 ,主导这一切的是那些大人们,头头脑脑们,他们训练孩子很有一套,孤立+离间+陷害+逼迫,安德被置于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可是安德除了具备杰出的军事才能,还具备一颗柔软善良的心,他需要朋友,他不想变得冷酷无情,不想成为杀人狂。这是安德的宿命,即使最终他完成了大人们的任务(在不知情的时候误毁了虫族),他的心灵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他注定要浪迹在宇宙的各个星球间,保护外星物种异域文化。

  卡德视野遍及整个宇宙,他化身成安德,如教父般撒播和平怜悯的理念,理解万岁。这是他的野心。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九):一部教男孩子如何成长为男子汉的科幻小说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绝对是一本科幻小说经典。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当时像小说主人公安德这样的六岁男孩已经成熟、聪明到可以参加军校,为拯救地球人类作战。当时人类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无法理喻的虫族舰队即将对地球展开下一轮死亡攻击,地球联合舰队必须选拨出一个堪当大任的人出来,领导地球军团在虫族展开攻击前击溃敌人。六岁的安德被军方选中,送往战斗学校接受残酷的训练,以便他能成为一个勇气、智谋足以领导地球军的舰队司令。

  幸运的是,安德是一个天才,他成功地经受住了各种人为的和意外的考验,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并最终成为功勋卓著的地球英雄,领导舰队成功地消灭了虫族,拯救了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看好安德的战斗学校的教官格拉夫,总是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法考验安德的极限,甚至让他一次次地面临生死考验!

  然而,这部小说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热闹的科幻故事,这部小说真正耐人寻味和给青少年朋友启示的方面,是同时作为一部励志小说,精彩地为我们演绎了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全部过程。看得出,作者奥森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而且事实上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在小说中营构了复杂的寓言性情节。

  战斗学校的训练是为了纯粹的军事需要,在这种训练中要想成功地胜出,安德直接面对的却不是虫族的敌人、也不是电脑和机器,而是身边的伙伴和战友,他必须团结大多数朋友、反击极少数敌人,首先在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然后才能在事业上达到自己的顶峰。

  安德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超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尽管教官们为了考验他的能力为难他、命运也不时促狭地作弄他,他和他的战队始终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些他在战斗学校运用过的方法和策略、锻炼出来的能力,同样可以应用于在他作为地球舰队司令战胜虫族的最后决战中。在地球舰队的指挥室里,安德像在战斗学校指挥他的部下一样,不动声色地用直插要害的方式成功地消灭了全部敌人。当军官们欢呼胜利时,他才被告知所做的一切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决战,而且他已经成功地领导地球舰队取得了胜利。

  这一故事情节不仅有象征性的意义,也具有实际的生活性。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的游戏是事关人的个性和能力成长的重要环节,而并非仅限于寻求快乐徒然浪费时间,那些和同龄孩子或其他人经常一起游戏的孩子——这一点甚至适用于人格一般已经定型的成年人,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打交道和做事情的基本原则,可以保证他们能够比起那些不喜欢做游戏的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儿童的游戏和成年人的社会竞争,的确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类似性,孩子首先学会了如何在游戏中与人相处,然后才能面对成年世界的波澜和风雨。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书是写给那些稍微有些自卑或弱小的男孩子看的——当然,相对于成年人世界,孩子总是自卑和弱小的,所以任何人也都可以从安德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小说设置了大多数小孩子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人生困境——比如如何跟欺负你的人作斗争、如何打破被孤立的困境、如何化敌为友、如何对付不讲规矩的人、如何与地位比自己高而蓄意为难自己的人打交道、如何组织自己的小团体等等,然后用让安德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了面对上述问题,应该如何具体地行动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当安德的前战队长邦佐因为嫉妒和怨恨,联系了一些人试图趁安德落单的时候在盥洗室杀害安德时,赤身裸体的安德理智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取胜的关键在于首先打垮对方的首脑人物,他利用邦佐的虚荣心逼邦佐跟自己单挑,变敌人的优势为势均力敌,又假装示弱偷袭成功,彻底击败了邦佐,并在混乱中成功脱逃。

  但该小说并未试图引导读者成为泯灭人性的马基雅弗利式的愤世嫉俗者,在小说中,安德用以牙还牙的暴力手段残酷击败了很多对手,甚至造成两个孩子的死亡,但安德始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他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但人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他只有被逼无奈时,才迫不得已地对对手进行反击。但教官们却发现他永远无法击败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哥哥彼得。彼得是一个心术不正、而又野心勃勃的孩子,为了联合舰队放弃自己、选择培养安德而耿耿于怀, 因嫉妒甚至一度想杀死安德,平时也经常欺负安德。为什么安德对彼得没有办法呢?用安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不想打败彼得,他想要彼得喜欢自己。安德也始终对姐姐华伦蒂充满了依恋,在他看来,与虫族作战的一个合理性就是不会让姐姐受到邪恶虫族的伤害。当虫族被消灭以后,富于同情心的安德甚至与虫族女王的幽灵进行了心理沟通,答应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地点,帮助虫族复生。而虫族女王所以信任安德,正是因为了解他是一个本质仁厚的孩子的缘故。

  是的,生活在一个不完善不完美的世界上,我们必须时时使用手段甚至残酷的手段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免受伤害,但你不应该忘记,我们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不是因为恨而是为了爱。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十):最坚定的防线

  《安德的游戏》这本科幻小说撇开作者获得的无限殊荣不说,我认为这本书,让我真真正正的爱上了故事中的男主角——安德。

  安德相当于是一名“计划生育”体制下超生的孩子,他性格善良,于是经常遭到哥哥的欺负,在那个以数量远远超过人类的异星人——虫族的随时可能发起进攻,攻击地球的威胁下,人类随时将面临着灭顶之灾,于是人类军事学家,期待安德能够凭借他天才的能力拯救地球。这是一个所有科幻小说,惯用的手法,地球毁灭,人类面临外星人的攻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位英雄挺身而出,以超凡的能力,毅力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这也是最最容易激发男孩子热血的桥段,当我也这样以为的时候,却逐渐被情节吸引,完全超乎我的想象,因为作者并没有着重描写战争的血腥,也不是意在表现个人英雄主义。虽然最后的战役,描写的很精彩,跌宕起伏,生死攸关,战争的场面异常激烈。可它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主旨。

  安德是个天才,但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从未想过要伤害谁,他六岁的时候被送入太空战术学校。他因为成绩优异,遭到了所有学生的嫉妒,孤立,不理解,甚至有人想要置他于死地。善良的安德从未想过要伤害谁,只是正当防卫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变成了当初最不喜欢的样子,变得跟暴戾的哥哥没什么两样。心灵不停的受到煎熬,灵魂一次次受到拷问,仿佛那是一个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深渊。

  终于与虫人的战役打响,安德凭借着他优秀的指挥才能和敏慧的洞察力,赢得了胜利,这时他才愕然发现教官们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欺骗了所有人。 原来虫人根本无意攻击人类,他们相安无事的生存着,而所有的虫人对地球的威胁论都是军事家们编造的谎言,自欺欺人的把自己说成受害者,把侵略战争说成迫不得已。安德震惊了,因为他的原因,因为他的指挥,虫族彻底的毁灭了,那些无辜的种族消亡了,他发现自己双手上沾满了无辜人的献血。真相是那么残酷,终于将他推上了崩溃的边缘,成了战斗英雄的安德,成了全人类骄傲的安德,荣誉,光环围绕的时候,他选择了放逐自己,在失重的太空中飘荡,没有尽头,没有目的,没有想法的就这么一直飘下去,仿佛人生就是一场放空自己的旅程,仿佛只有这样心才会不被无时不刻的愧疚刺痛。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不要战争,不要伤害,他只想简简单单的做个好人,他不想当个工具,人是感情动物不是机器。他遇到困难会痛,会哭,他也有柔弱的一面,无拘无束的释放这种情感,安德想要的其实并不多。

  纵观全书,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对安德内心的细腻描写,纠结,挣扎,绝望,每次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的不肯留下来,没有人理解他,甚至用教官的话来说没有那个时间关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安德是个英雄,是个天才,是全人类的救星和骄傲,可我更喜欢他柔软的一面,流着眼泪躲在被子里哭泣,那才是真实的完整的他。书中对安德在战斗学校里玩的幻想游戏有大量的描写,画面精致,唯美,重要的是永远不知道下一关卡会发生什么事。充满了想象和挑战,看的惊心动魄。另外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的学员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致逼真。

  我喜欢这本小说,因为它像《小王子》一样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简单的事情展现强大的情感和道理,它比《小王子》有更丰富的内容情节,感情来的更迅猛更汹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人们的一言一行均像机器一样越来越僵硬的时候,当更多的理性,理智充斥着生活的时候,人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麻木,我们太需要善良的回归,亲情的呼喊。人的感情才是最最厚重的东西,只有它才可以轻易的攻破任何坚不可摧的防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