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政府的本分2》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政府的本分2》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5 05:2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政府的本分2》的读后感10篇

  《政府本分2》是一本由姚中秋 / 秋风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政府的本分2》读后感(一):好书,让百姓了解真相的书。

  秋风在本书里分析得对,现在的中国房地产是官商勾结的双重垄断。在房产市场上,只有开发商资格建房,城市的老百生不能翻建自己住房;在土地市场上——如果也算有市场上的的话——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城市老百姓农村集体不能卖地给开发商,只能低价卖给政府。政府低价从百姓手里里买地,一转手高价卖出。强迫百姓低卖,自己倒手高价卖出,这事也该是政府做的吗?

  如果没有地权,脚下下的土地不属于自己,住在空中楼阁里,何谈安居。几千年封建社会,虽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但百姓有自己的的祖传老宅也就是说皇帝对土地的私有仅是政治上的,而非私法上的。但是,现在,土地名义上是全民所有有农村集体集体所有,但事实上,土地的增值利益蛋糕全被政府占有了。

  没有地权,何以安居!

  《政府的本分2》读后感(二):诊治社会顽疾的良方

  本书用纸非常好,相对于这么好的纸张,定价并不高。也没有腰封等奢靡东西,从装帧设计到用纸及字体大小,皆简约大方质朴。这些,也许正与书名中的“本分”二字相契合。

  拿到书后先浏览《自序》及《编后记》,这是我读书通常的习惯。从责编的《编后记》中了解到了本书作者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也正是作者《自序》中所说:写作时评“这是一个读书人民生、对时代承担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此,我感受到了作者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稀缺品质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更难得的是,他心忧天下,不懈地为民请命

  因此,我郑重地读起了本书。

  这是一本“硬书”,我足足读了五天的时间

  作为一本涉及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书,读起来竟毫无艰涩之感;反之,每每觉得齿颊生津,痛快淋漓。对书中谈到的很多现象问题,以前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但借助于姚中秋教授的剖析,可谓拨云见日,一切现象和问题的本质显露无疑。我们平常人只能看到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限于学识水平,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大多流于臆测。而学者专家能够高屋建瓴地站在一个制高点上,从宏观角度,透视它们的本质,对于开启我等平民心智,实为大有裨益

  高房价是怎样造成的?这是深深困扰国人的一个问题,作者系统全面地为我们揭开了房地产体制的真相。

  拆除村庄,强迫农民集中居住运动将彻底摧毁千百年来的村落聚居结构,已经命悬一线的中国文明也将因此无所附丽,走向彻底毁灭。城市化过程怎样维护农民的地权,从而保留乡村文明、乡村文化,维持农民到市民转化的心理平衡,从而使他们不致因失去土地的精神联系而陷入较大的伦理和文化上的危机,使中国的城市化健康进行。扭曲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提出了城市化模式革命要求

  而“拆迁”更是一个没有法理依据错误法律概念,它用房屋产权转让的表面现象,掩盖了房屋下面占有的土地产权转让的实质

  针对我们认为的商品房“70年大限”,作者指出了其实土地产权无限期的法理依据。

  政府之所以打击小产权房,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垄断性城市建设用地的畸形高价,以为政府获取垄断性高收益。小产权房存在的合理性决定了最终解决途径是城市、乡村两个房屋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并轨。

  中国过去60年的普遍神气质是“物质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思路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到了世界第二,可在这同时,经济结构失衡了,贫富差距扩大了,社会精神秩序扭曲了。因此,作者高举起反对物质主义、归向发展正道的大旗。

  对于诸如以上许许多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作者不光是通过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地对存在的问题及不公之处进行了分析,关键还在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即解决问题及不公的办法和途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可以说,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济世情怀的知识分子,本书是作者苦心开就的诊治当今社会顽疾的良方。若“观人风者得焉”,则善莫大焉

  另外,作者叙述语言圆熟,读书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文字错误,这是我近几年读书很少遇到的。可见作者、编辑、校对都是尽职尽责的。总之,本书从装帧设计、文字编辑到内容都是质量过硬的,是本难得的好书。

  《政府的本分2》读后感(三):http://live.video.sina.com.cn/play/blog/chatshow/8203.html秋风上新浪网上大讲堂,谈高房价是怎么造成的。

  http://live.video.sina.com.cn/play/blog/chatshow/8203.html秋风上新浪网上大讲堂,谈高房价是怎么造成的。

  政府应该承认“小产权房”

  主持人:我也在想,差价,可能很多网友跟我一样关心,我征地花了一个亿,这块土地一卖卖了30个亿,我从中间赚了29个亿,如果我是相关部门的话。这些钱是怎么花的,或者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热情去赚这个差价?他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

  姚中秋:其实最麻烦事情就在这里。地方政府为什么特别热衷于土地财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土地财政。因为这里有财政制度上的巨大漏洞。土地财政这个钱跟税收获得的钱的性质不同税收的钱是需要纳入到财政预算体制中去,也就是说每年两会的时候,要把它送到人大去审的,这个钱怎么花。但是土地财政的收入不属于这个性质。

  主持人:它没有预算。

  姚中秋:对,地方政府花起来很自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是地方政府特别热衷于投身于房地产市场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会存在双重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政府在土地运作过程中,获得了太大的收益,另一个问题是政府所获得的收益又没有受到有效监督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所以来回公众利益可能都受到损害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些钱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或者说不透明

  姚中秋: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们也了解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这么热衷于搞拆迁。

  姚中秋:尤其是地级市、县级市。近些年政府特别有钱,其实大概一半钱都是土地财政的收入。

  主持人:学者们有没有想过,毕竟土地财政不是长久之计,未来应该怎么发展或者怎么调整,这方面有好的方向吗?

  姚中秋:大部分的学者当然都会肯定依赖土地财政绝不是一个好的财政,它不能够长期持续下去。但是地方政府的想法跟学者不一样,因为地方政府在我们过去的十几年,有一个特别明显特征就是行为的短期化。因为事情很简单,(政府领导)干不了五年,按照法律规定一届是五年,到现实中去看一下,没有人能干到五年的,除了我们最高层是干满五年。有人统计县委书记县长基本上(任职)就三年左右。

  主持人:可能就调任了或者有新的职务了。

  姚中秋:他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很短,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出政绩,房地产开发就是来政绩最快的。我今天用半年时间拆迁,一倒手,一下财政收入增加了很多,我有了这笔钱之后,马上用这笔钱搞城市建设,修巨大的广场,盖巨大的高楼,一下政绩能看见。这就是为什么土地财政还有房地产产业在过去十几年特别迅速甚至可以说急性发展的原因,它能非常快地给官员带来政绩,这是跟我们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政府领导)都任不满五年。

  主持人:从您目前分析来看,可能土地财政在短期之内很难得到大的改观。

  接下来还有一个话题聊聊,在我们新浪不远的地方,有个叫六郎庄的城中村,住了很多大学生,很多刚刚迈入职场的人,或者从事体力劳动比如清洁工等。他们聚集的城中村,对他们来说居住很方便,同时带来脏乱差或者管理不方便,您如何看待蚁族居住的城中村的现象?

  姚中秋:其实城中村就是低收入的保障房,就是农民通过市场的方式给收入比较低的人群提供了比较便利的保障房。

  主持人:这种城中村的经济形式,就是农民自己盖了一些平房或者一两层小楼租给低收入者,就这样一种经济模式。

  姚中秋:因为在城市里一定有这样的低收入者,每个人都会从低收入者开始,一个大学生可能十年以后月薪是一万,刚毕业的时候就两千,能租得起的就是城中村的房子。农民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享受到了城市化的收益。所以这其实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一般地方政府都特别不喜欢城中村,把它们都拆掉,卖给开发商,(然后)开发商建了大楼,这个大楼所有人都住不起。(笑)

  主持人: (政府官员们)尽可能不要城中村,很多地方城中村是被集中清理、改造对象

  姚中秋:这个我们政府的观念有很大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很多,不仅仅是说政府有“洁癖”,里面还有巨大的利益。因为城中村现在的收益被农民获得的。

  主持人:相关部门获得的收益比较少。

  姚中秋:政府把这块地一征,再把它一卖,收益归他了。这背后还是有巨大的利益的转移。

  主持人:蚁族怎么办,他们向哪儿转移?

  姚中秋:原来住在四环边,然后住在五环边,五环边政府征地了,他们就住六环边。北航有一个校区在沙河,周边就住了很多大学生,每天早上7点多甚至6点多,乌秧乌秧的人群挤地铁,每天晚上五六点钟(反过来)……

  主持人:这样的队伍非常庞大,在城市里。这群人的生活状态有改观的可能性吗?

  姚中秋:在现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困难,因为政府在房价上利益太大,意味着房价很难降下来。他们就只好住在非常遥远的地方了。

  主持人:为了梦想年轻人吃点苦也有好处

  下一个问题小产权房,我了解到,比如说农村的集体土地没有被国家征收,我私自盖一个楼,便宜点卖给有住房需求的人,这叫小产权房,你拿不到房产证

  姚中秋:拿不到市里发的房产证。镇里或者村里会有(相应的)产权证。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小产权房存在,或者小产权房该何去何从

  姚中秋:小产权房是一个有效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但是它也面临被监管,被拆除,被治理处境

  姚中秋:那是政府不对。政府对小产权房可以采取的唯一合理态度就是承认它。这里涉及到很多问题,一个问题是对农民的公平问题,因为农民用来盖房子的土地本身属于农民所有的,按照中国的土地法,这些土地的农民是有所有权的。换言之,他们想来这个房子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当然政府可以有一个用途管理,这块地现在只能种地,你不能去开工厂,这个当然是需要的。这是通过规划的方式来解决它。也就是说在农村,我们也可以有建设用地。比如说现在农民的宅基地本来就是用来建房子,不是耕地。农民把旧房子拆了,再建一个三层楼,我自己住上面,下面两层出租,行不行?我觉得不管从法理还是情理讲,都应该允许农民这样做。这样做反过来还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它可以解决城市有些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就像一开始说的,像现在这样的房价在城区,我想大部分中低收入者都买不起房,但是他们到乡下,小产权房完全可以解决。

  《政府的本分2》读后感(四):市场的归市场 行政的归行政——读《政府的本分2》

  市场的归市场 行政的归行政——读《政府的本分2》

  文/杨燕明

  房价畸高、暴力拆迁屡屡上演……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摆在眼前。房价,被人诠释为梦想与青春的“最大杀手”,再厉害的、再优秀的、再有朝气的人,一旦成了房奴,迫于现实的压力,也会少年老成逆来顺受;至于拆迁所产生的问题,远远不止“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畸形价值观,更有着千千万万的拆迁悲剧。如跳楼、自焚、报复社会等恶性行为的发生,也有不少强拆诞生的悲剧。

  关注社会是一种姿态,围观现实也不是为了情绪宣泄,不是为了表达不满,而是为了更好的改进、更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来阐释的话,《政府的本分2》这本书,对拆迁和土地财政制度弊端的披露,是深刻的,也是入木三分的,更是毫不留情面的。这样的一种情感状态,只能说明秋风先生“爱之深则责之切”,因为对这边土地“爱得深沉”,才有了直言不讳的姿态。

  房价之高,的确让人“望房兴叹”,房价为何这般高企?普通理论,归罪于开发商的暴利,而开发商往往也会喊冤,认为房价的幕后推手其实是政府,因为政府提供的地价甚高。秋风先生认为,地价高是生产成本问题,开发商暴利是市场问题,房价的高企,离不开这双方的“合作”,甚至是“钱权合谋”。换言之,房产商与政府的互相埋怨,不过是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一项举动,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甚至于,这样的互相埋怨还是一出唱双簧的苦情戏,让人感觉高企的房价背后,谁都没占到便宜一半。事实上,审视一个问题,必须先把自己置于一个中间客观的位置,才可能更好地去阐释这背后的各种“利益纠葛”。

  在秋风先生看来,这一切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土地制度本身,在官商合谋的房产体制下,房价不可能不高,因为地制是扭曲的。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看到,市民的土地是国有的,但农民的土地国家却不能随意买卖,于是乎,所谓的城镇化,就是让农民的土地变成市民的土地,然后政府统一管理。当政府把土地转手一卖,便可形成巨额的经济利益时,这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逐渐占据很大的比重,最高者甚至达5成以上,这便又形成新的恶性循环,即政府窥视土地财政这块肥肉,很难会忍痛割爱,那房价即便调控,各地也很难真正控制住房价。

  对这样的问题,十年来秋风现实始终关注这一问题,并撰写了大量时评。《政府的本分2》这本书,从不同角度简要地描述了这样的不公,探讨了走出不公陷阱之出路。秋风的结论是: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则国泰而民安。某些地方政府若不知本分,不守本分,与民争利,则国无宁日。

  其中,秋风先生说的的政府要守本分,其实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行政的归行政。毕竟,在房地产这样的行业,是能形成自发的市场的,市场本身也有足够的自净能力,只有在市场里形成垄断这样的不公时,政府才应出手。不然,政府理应一直恪守住自己的本色与本职,不过如今,政府部门仍需改变土地的性质,让其不至于形成政府性质的垄断,凡是垄断的地方皆有暴利,破除了垄断,房价才能理性回归。

  《政府的本分2》读后感(五):政府的本分II编后记

  《政府的本分》编后记

  翟永存

  一

  在一个新书发布会上,我认识了著名学者、专栏作家秋风先生。

  在韬奋书店举办的《怅望山河》新书发布会没有主持人,该书作者朱幼棣与秋风作为嘉宾,坐在五十多名观众对面。我有些担心,就算是两个顶尖级学者,恐也难以自问自答吧。然而他们俩果然才思敏捷,逻辑严密,有时互相提问有时彼此阐发,竟有声有色、有条不紊地扣紧新书内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精采演讲。如果录下来,就是一个不用剪辑的电视节目。书店里,越来越多的顾客被吸引过来,很多人站在那里听,发布会结束后,还有观众意犹未尽地提问。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河南的大规模平坟运动,朱幼棣说,这个问题秋风老师有研究,还是让他回答。

  秋风是我见过的最有学识和文化气质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在北航任教授的秋风,转向了研究儒学,此前他是媒体上最为活跃的时评专栏作家,在《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多家主流媒体上数年如一日地写专栏,抨击现实问题,为生民请命。我喜欢他的时评集《政府的本分》,厚重的不仅是书籍本身,还有沉甸甸的思考和战斗的锐锋。

  我问秋风先生新近写了些什么,他说在整理报刊上发的时评,准备出一本时评集。我立即向他约稿。半个月后,秋风发来了书稿。就这么简单。

  窗外雪花纷飞,落地无声。读《政府的本分II》这样的好书,我意识到,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社会问题本质的阐明,都是一个人精心努力的结果。

  二

  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三十年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征地、拆迁、开发、房地产; 再征地、再拆迁、再开发……此种轮回一再上演,似乎没有尽头。

  早已不是“羊吃人”的蒸汽机时代,电视上是的“灰太狼和喜羊羊”都可爱至极。可我们看到,当下众生或因开发房地产窜为豪富、或手握土地审批权不小心成了贪官,或出走他乡漂在城市成了打工仔、或困守家园沦为赤贫的失地农民。欢笑伤心、悲剧和喜剧都在新城新区,都在广厦千万间的背景之下一再发生。当下,一味赞美成就,追逐名利,而对民生的疾苦无动于衷,已经成了一些知识分子顽疾。——好在我们还有秋风老师。

  十年来,秋风始终关注:地权配置乃是所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骨干,过去十几年中国最为重要、深刻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正是土地的权利与收益之重新分配。这样的再配置过程存在严重的不公。他撰写了大量时评。从不同角度简要地描述了这样的不公,探讨了走出不公陷阱之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目睹不公平的现实和缺乏法理逻辑的法律,生于长于关中农村的秋风,怀着深切的同情,十几年如一日不懈地在报纸上写文章,为沉默的大多数,为弱势群体纳喊,为低层没有话语权的百姓鸣不平。因为同时在多家媒体开专栏,他每天早晨六点是炎炎夏日还是严酷寒冬。在这样喧嚣浮躁的都市,在每天未残的晓梦中,还有一灯荧然,穿破思想的黑暗。

  拆迁悲剧不停地在各地上演,所以报纸编辑来约稿,也常常是关于拆迁,这一个主题秋风写了几十遍,他有时疲惫地说:“这个题目,我已经写过很多遍了,实在没的可写了。”他仍不能不写,他说,“因为,那些不断重复的事情及其背后的制度,实在太不合理,而遭遇不公的民众,则 总是活生生地大量存在着,我不能不说话。孔子说:‘见义而不为,无勇也’。而我也会安慰自己,也许,自己的文字对于现状的改变会有一点好处——不管有没有,我都要写,求我心安尔。”

  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去掉了一些内容重复的篇章——正是这种执著和重复,让人想起了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触摸到了千百年传统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磊落胸襟——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从来激越而无奈荡漾在每一代的庙堂江湖之中。“秋风吹渭水”,落叶则未必能满长安,因为清洁工们则更为勤奋。

  3、

  一个人志向有多高,就能走多远。学识也许与个人所学专业无关,与济苍生的理想则互为因果。

  秋风本来是学历史的,后来却主要从事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译介、研究。已出版的译著有:《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法国大革命讲稿》、《法律与自由》、《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哈耶克传》。还主持翻译《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译丛》。

  这样的经历与学习,让秋风有了全球视野和经济学家高屋建领的视角。对西方经济学和中国时政的了然于胸,使得他的很多观察和笔触,显出绝无仅有的冷静与深刻。——确实,现代经济学没有东方西方的区别,《资本论》亦诞生于欧洲产业革命,如果一定要分东西方话,我们曾经有过的是“政治经济学”,常常是用时下的政治需要来解释经济问题。

  读秋风的书,你会知道,什么叫专家,专家就是比常人站得高看得明白,能于纷繁纠结的表象中直指本质,告诉你所看不到的真相。因为正直和仗义执言,因为一个学人、一个儒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博学,秋风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有些问题大家感觉到了,如“土地财政”,多数人却说不说其不合法理处。当越来越多的人读了秋风的文章,意识到社会某些政策不公平、不合理需要改变必须改变时,那么,离解决问题的日子也不不远了。这就是秋风时评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我的同事马浩楠做本书的二审,她说,读了秋风的书,明白了许多以前看不明白的事儿,知道了房价为什么这么贵、为什么国家几十次调控房价都成了“空调”,也知道了小产权房其实应该合法……

  三

  政府的本分到底是什么?

  秋风说,不用去讨论哲学家、政治学家对政府正当职能的看法,他引用了为现代经济学创始人的亚当•斯密的观点:第一,保护社会,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秋风认为,“但现实中,政府本身往往又是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秋风对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出了尖锐批判,令人深思,令人警醒。

  在《政府的本分II》即将付梓的时候,电视一个大讲堂节目正讲到苏辙和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二年(1055年),苏轼、苏辙同时进京应考,两兄弟金榜题名,京师轰动。三年后,兄弟俩再赴汴京参加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殿试。十年一度的制科试,录取名额不超过五个。临考前,苏辙恰好生病,宰相韩琦为此下令更改考试时间。但没有想到,苏辙文章矛头直指仁宗,他批评朝政的用词尖锐激烈,有犯上之嫌。初审评卷者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种认为是此人万不可录用。最后两种意见都送到了仁宗那里由他来定夺,没有想到仁宗竟然在选中苏轼的同时,也选择了苏辙。

  在工业化城镇化狂飚突进时期,经济速度和社会进步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财富积累和公平正义也不一定成正比。——虽然铮言不像雅言那样精致好玩,也未必顺耳,但对于国于民却善莫大焉。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本分II》不仅会受到广大读者喜爱,也会为政府和相关人士所欢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