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大多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6 04:3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大多数》经典读后感10篇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话语权与责任感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龙应台,曾奇怪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说话,她把这种保持沉默看作怯懦。其实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说话,即话语,很多时候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权力是个好东西,所以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权的圈子,甚至争夺“话语权”。君不见,领导跟前,会上会下,有些人就那么上赶着、舔着脸,或者大言不惭、旁若无人,或巧舌若簧,乐此不疲地说着。很多时候这是发言,是表态,是立场。若王二所说的主动交纳话语捐。当然有主动交的,就有主动放弃的。放弃了,也就沉默了

  王二这回放弃沉默,不是主动去交话语捐,而是出于责任感。所以他讲的都是实话,是常识。比如国学到底是什么,虚伪崇高,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科学道德,等等。

  尽管文中所说所讲是七十年代中国特殊时期的种种怪现象,但今天看来很多荒诞与虚伪依然大行其道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王二的车轱辘话

  偶一篇拿出来还很有看头,但是这些个杂文塞在一起就有些旧话重提叨叨切切之嫌,不免会让人有些失望。 纵观全书,各类杂文的基调一样的,在讽刺批判,感之是文人无奈,这些文章大都是王小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的,是反思、寻根那拨风潮后的遗物了,足见他对过往经历嫌厌之切。大致讨论了一下几个方面内容: 1.统治者与话语权 2.先贤思想、国学文化和科学探索 3.科学和道德于知识分子 4.吃苦、受虐和弗洛伊德 5.人权自由、顺民和行货 王小波的思索多数来源于他的插队经历和阅读,他在这些思索中的口吻是自嘲性的、是讥讽的,是冷静的。他把当代中国的现状看得很清,二十年前的话语多少有陈旧,但仍有些于今有借鉴意义。他像个国家保姆,总是拎着耳朵说,你看看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在警醒着自己的国家和其中的国民。他说这些话,绝不是崇洋媚外,总带有一点,自己家好的东西就不说了,要进步还是从不足说起的态度。多学习、要戒骄戒躁眼光现代些,就是他作为一个看似不那么正经的国家良心,想告诉大家的话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净瞎说大实话

  1、这本书好难读啊!

  先是听书,一个个故事鲜活有趣,警醒之句也有,但文章整体记不住。再读电子书,每页篇幅小,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还是在图书馆借书看的。

  语言方面,比鲁迅的文字更贴近现代白话,但读起来很生涩啰嗦叙述夹杂着议论,写着写着就飞起来了——我的意思是,叙述里带着三成的夸张,感觉整个故事的可信度打了折扣(就像他写的《红佛夜奔》一样)。

  前面几篇都很难读,差点要放弃了。反而后面可能是因为篇幅短,也可能是因为读习惯了,读得更顺。

  2、沉默的大多数

  明明是大多数,怎么就成了弱势群体呢。

  因为话语及权力,不是意味着说话就能有权力,而是说话是权力的体现,有了权力,说的话才管用。说话也是获取权力的途径之一。

  王小波自己也说,沉默了四十年。所以我觉得他一说起来就没完,东拉西扯的引述各种大师观点表达自己非常琐碎感悟

  而且他说起话来很含蓄。比如他想评论个人说的话跟畜生差不多,不会直说,而是会说:曾经某一本动物世界的书上,有个角色说了跟这个人一模一样的话,在那本书里的这个角色是一只猪。

  所以读他的书不太爽。

  3、思考独立

  这本书是杂文集,所讨论的主题,主要有,人性本来面目与人性的扭曲,知识分子抱负与伪善,思考的独立与时代禁锢

  可以看出王小波非常讨厌被同化,特别儒家一套(谈孝、谈节烈),他尊重人性,和人的价值,对牺牲小我实现集体利益那一套也不赞同。由于这种思想跟长期以来的教育是相反的,所以他很幽默,时不时自嘲一下,说自己比不上圣贤或者当今的高觉悟者。

  还有一些政治统治宗教比较。也想起传销和宗教的比较。

  4、与陈丹青比较

  最近正好也在听陈丹青的演讲,不禁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去。

  差不多的出身年代、长辈被打成右派经历了文革知青、后去国外留学、回国任教。都不是学文的,却因为文章和观点被大众熟知。另外,王小波和陈丹青的良师益友木心一样,喜欢墨家,不喜欢儒家,特别不赞同儒家的伪善,占领道德高地指挥一切的价值观。(顺便说下,陈丹青看起来好像很凶很不好说话,言论也是激进的,但声音倒是一点也不凶的南方口音。另外陈丹青很精神,王小波比较下眯眯眼鸡窝头好猥琐啊。)

  陈丹青从不以文人自居,很多场合都说自己不怎么读书,只是喜欢画画,喜欢写东西。与年轻人交流,也从不居高临下指导关于人生,只是说年轻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做心灵导师

  演讲中的陈丹青更犀利。可能是现代媒体发达,也可能是因为他活到了现代,可以与他直接对话

  遇到到的高尚的人,王小波会自嘲自己觉悟不高,而陈丹青恐怕直接会骂一句装逼

  共同点:他们并不多么伟大,只是因为说了一点点实话,其实人人心底里都知道的大实话。却成为了意见领袖。不知是不是时代的悲哀

  想起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净瞎说大实话。

  5、经典语录

  “我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抗;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七十年代,笔者农村插队,在学大寨的口号鞭策下,劳动强度早已超过了人力所能忍受的极限,但那些工作却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但队干部积极分子们却乐此不疲,干得起码是不比别人少。学大寨的结果是使大家变得更加贫穷。”《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结合最近我对工作的思考,二十年前的言论,仿佛在说今天的事情。陈丹青也说过类似的话,不要以为时代变了,其实以前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人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时代。

  上行下效,上有所好,领导想做的项目,下面就有一批人跪舔,这样的企业留下来的都是一帮官场混子。什么工作效率都是狗屁,不用行业对标,不用精益求精,因为有垄断。只要政绩好看,哦,还有一个,要符合流程。加班,为了加班而加班,把海水从岛东挑到岛西倒掉,无谓的苦,无价值的劳动。

  我认为自己有种天然的不安全感,或者说危机意识。还记得二十年前的国企下岗吗,但在下岗潮出现之前,国企员工普遍活的也很滋润啊。好了伤疤忘了疼,如今这些人(人换了灵魂没换)又继续的在混着。如果末世降临,那会证明我是正确的。否则,还是他们过的比较舒服

  “一种需要本身是不会过分的,只有人硬要去夸大它,导致了自激时才会过分。饿了,找个干净饭馆吃个饭,有什么过分?想要在吃饭时显示你有钱才过分。你有个爸爸,你很爱他,要对他好,有什么过分?非要在这件事上显示你是个大孝子,让别人来称赞才过分。需要本身只有一分,你非把它弄到十分,这原因大家心里明白社会对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喝彩声,正是这件事在导致自激。东方社会有东方的起哄法,西方有西方的起哄法。而且两边比较起来,还是东方社会里的人更爱起哄。”《东西方快乐区别之我见》

  “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很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椰子树与平等》

  “科学是人创造事业,但它比人类本身更为美好。……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比这还重要的只有一样,就是要爱智慧。”《科学的美好》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一点小感受

  就像一位同学感叹的,这本书我看了好久。我却有点庆幸自己看了很久,当然不是说这本杂文有多晦涩,只是花的时间长一点,每篇文章才看的透彻一点、新鲜一点,不会被如同车轱辘转来转去的罗素梗搅得枯燥,也不会被单一的阐述方式搞得不耐烦。每次偶拾一篇,总会有不约而同的畅快感。我个人喜欢探求关于文革的点点史料,尤为喜欢文章描述中偶然涉及它的只言片语,所以格外喜欢这本书的前几篇。王小波没有着重描写彼时的残酷,只是娓娓道来逻辑在那时的多么毫无意义,很戏谑,却又让人笑不出。就像他所表达的,掌握话语权的人太容易让社会患上集体性的癔症,而罪魁祸首反而不是话语范畴的那些人,是那些个沉默的大多数。 杂文是隽永的,虽然很难做到鲁迅先生文章一般如同匕首投枪般刺向敌人心脏(没办法,高中课本在我心里根生蒂固)但看到王小波对自己不屑不耻的行为发表高见,总是忍不住击掌而歌,历史是如此的相似,时间的发展好像齿轮运转般周而复始,啮合传动。举个书中的例子,王小波说那时学术必须有效率,这样就构成了一种花剌子模,实在效益来的慢,嘴上的效益来的飞快,真的学者总是承受着和骗子比赛语惊四座。看到这里眼泪都快笑出来了,好像过了20载,我们的领导们依然喜欢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学者依然喜欢妙语动天听、贷与帝王家,整个社会还是不顾一切想着向前向前。王小波真厉害,当然也有杂文的性质使然。 我不知如何讨论关于王小波活到现在会不会被时代磨平棱角失去灵性的问题,这就像先鸡先蛋一样虚无缥缈文学来源于生活 ,只要生活不是尽善尽美相信他总会有发声的理由机会。如同豆瓣上一位豆友树说的:王小波的杂文读一本就够了,但必须要读一本,这样能了解生活,也能了解他。 那就用封面上的一句话来结尾吧,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去,心里寂寞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好书

  王小波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当然,他的其他书都非常不错。刚开始读《沉默》的时候没读懂,感觉他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不晓得在说些什么,都快要读不下去弃书了。而读到后来就慢慢不知不觉似乎是有些明了他在说些什么了。他说话很平和,但是可以感觉得出来他内心愤怒和澎湃。曾经的《野火集》就因作者内心的愤怒而读得我激情澎湃。

  王这本书里面描述的是社会现象,告诉我们说要真诚善良平和地对待这个世界,告诉我们要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读完之后感觉可以治愈烦躁甚至是抑郁心理问题。也觉得“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因为看书和看电影的时候阅读和观看的时间远大于思考的时间,只有写字的时候才会真正去思考。因此我决定今后读的每一本书看的每一部电影,我都会认真地去写一写书评影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六):不在沉默

  在看王二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之前我看过了他写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看完脑子里有种天马行空的感觉,怎么会用天马行空这个词来形容《黄金时代》呢?因为自己看的不是很明白,我记得大致就是讲一个青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做了知青,应该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被派到一个村庄改造,这个青年在村子里改造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生活上的事情,也有青年经历的爱情,总之就是从改造开始到上山下乡结束,青年经历的一系列事情,我记得自己看完后写了一个说说“看完了《黄金时代》,”接着同学就问我好看不好看,我当时愣了,只能回“不能说好看,也不能说不好看,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其实我看的不大懂,只能以此回复。而我再次拿到王二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心情复杂,就和我当初考虑要不要买《沉默的大多数》时候的心情一样。我很担心买回来之后和看《黄金时代》一样,云里雾里,半知不解的。不过最令我意外的是《沉默的大多数》竟然如此好看。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王小波离开了那么多年,写的著作到现当代仍然如此畅销不绝于耳。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很好,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不论时间怎么变化,这本书对于任何人都有实际作用。

  他笔下的例子个个粗糙浅显易懂道理精细经典。“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他还说“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他说的也许是他那个时代的状态,他说的却是横贯到现代这个社会的境况,以及将来这个社会存在的事实。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也许这是王小波某个午后对自己生活发出的深深无奈感。王小波是在说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吗?也许他说的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

  《沉默的大多数》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一些感慨,我觉得可能是对全社会人所说的一些浅显的道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