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的处方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的处方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5:2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的处方笺经典读后感10篇

  《心的处方笺》是一本由[日] 河合隼雄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心的处方笺》读后感(一):转 中国青年报上陆老师书评

  陆老师是位年长者,也从事心理学的一些传播推广,她真的是很细微感受到了这本书的特殊之处。

  《心的处方笺》:给心松绑

  2013-07-23 09:30 来源中国青年作者: 陆晓娅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听着各种各样的“教导”长大的,什么认真啊,努力啊,懂得感恩啊,不要浪费时间啊,等等。也许当时我们对这些说教相当反感,但耳濡目染,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把这些未经消化东西内化为一种价值观,成为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一把尺子。有些时候,这把尺子还会变软,变成一条条有力却无形的绳索,牢牢地束缚着我们。

  想想看,一个因为认真而常常得到表扬孩子,长大了真的变成一个很认真的人。这样的人,看上去比较一本正经,是不是也让人很有距离感?认真的人,通常会追求完美,浪费很多精力细节上,是不是也容易丧失创造力?认真的人,喜欢盯着事情结果,是不是也失去了很多过程中的乐趣?认真的人,还会把玩笑当真,是不是挺让人扫兴

  所以,看到河合隼雄先生说,“认真的人所居住世界是十分狭窄的,他们就在那个小世界中认真着,没有余暇打开心门”,我忍不住笑了,庆幸自己早就学会不那么认真,因此,可以更轻松地与人交往享受工作生活

  有点颠覆吧?

  一篇篇读着河合的《心的处方笺》,我脑子里冒出了这样一个意象:一位魔术师被五花大绑扔到水箱里,但不一会儿神奇地摆脱了束缚,成功逃生。

  河合隼雄就是一个教人从束缚中脱身的魔术师,他的拿手好戏就是解构掉那些看似无比正确的僵化观念,让人不再被无形的绳索束缚住,让心灵拥有自由空间。这样的自由空间,不仅会让人变得快乐,也会孕育出神奇的创意解决掉生活的难题

  “认真”其实并不错,但我们从小受的教育,让我们习惯于“唯一”,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黑就是白,不是二选一,就是三选一、四选一,不能再看到其他的角度,不允许有其他的可能性。对来自社会文化的许多规条、理念,不管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质疑大都不会受到鼓励,相反却会遭到打压。想想看,如果一个孩子说不想上学,人们会怎样对待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人的心灵特别容易变得僵硬

  僵硬,其实是一种心灵没弹性、不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把人真正的需求压迫得太深了,所以会积累许多焦虑沮丧抑郁

  河合先生的松绑术,正是从让人们看到事情的不同面向开始的。比如抱怨,一个多么糟糕行为,似乎解决不了问题,却让人感到讨厌,所以有人专门写了《不抱怨的世界》,教导人们不要抱怨。河合先生却认为,“抱怨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因为那时人正充满干劲希望能活得更好,喋喋不休地抱怨,也是人们保持安定的一种方法,“如果闭上嘴不抱怨,到最后就会发展到想要破坏什么的程度”。

  再拿最糟糕的“想要自杀”来说吧,通常人们听到这样的话都会吓坏了,于是千方百计去阻止自杀。但是河合却说,这也可能“阻止了这个人好不容易才出现的‘死而后生’的机会”——如果人们可以和想要自杀者讨论那个痛苦话题,在诉说中,当事人发现一些过去未曾发现的事情,“渐渐地从抑郁症中抽身而出了”。河合会在当事人好转后问他们:“你以前总说想死想死的,到底你的哪部分死掉了呢?”有些人会回答:“是僵硬、顽固的那部分自己死掉了,而自己也开始变得更有弹性了。”

  河合隼雄是那种很少有的,能把深刻心理机制结合生活实际讲得通俗易懂的人。这也许得益于他从小的生活丰富多彩,能从不同的事物中吸取精神养分,活得自在自然吧。我尤其喜欢《心的处方笺》中的小故事,比如那个熄掉了灯才看到海岸线上的光,安全回到陆地故事——很多时候,停下来,什么都不说,不急着解决问题,我们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他人的心声,才能找到方向吧。

  《心的处方笺》读后感(二):有深度常识

  55个关于健康心灵的处方。药方开了,怎么对症下药,就得示个人心灵的需求和状况而定了。这些药方对应的都是普通人,所以显得接地气

  晚上和闺蜜吃饭,正好谈到读书的问题。她说她读书的方式,很多时候是习惯性批判不对的,这不是这样的,一路的批判到底。而我和她正相反,我一般都是感同身受,为找到知音欣喜,为迷惑被解开而悟出点什么。读这本书也是这种感觉,经常会有:哦,原来如此,真的就是这样子之类的感叹。河合先生谦虚的称自己写的都是久已存在的常识,可其实用平实语言理论性的常识写的浅显易懂,不失深度,却是最大的智慧困惑时,可以拿出来对症下药,翻翻。

  生活在当下,温饱并非问题。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是不断要拷问自己的内心灵魂的问题。每时每刻,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和引起的情绪需要我们好好的去对待处理,才不至于让生活变糟糕。糟糕的情绪,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在我们的身体上有所反映。最近每次洗头,都是大把大把的掉头发,万般的无奈,但是一桩桩的事,都需要自己谨慎去处理。我发现转了一圈,对于工作的压力,或者外部世界来的压力,仅仅就是压力而已了,想好了应对方式,认真的去处理,这种压力带来的压抑情绪很快会散掉。而与最亲近家人,尤其是父母,由于观念上的差异,父母的话语态度,仅仅是一两句,就会有撕碎人心的感觉。越是亲近,伤害愈深。理性上可以理解分析出这里边的种种根源,也选择平静的态度来应对。不想以恼怒的方式来应对这其中的不合理,因为恼怒只会消耗自己的心力,也伤害到父母,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只能是自修一片宁静的心灵,来化解这所有的业障。觉得这是最好的生活之道。

  《心的处方笺》读后感(三):心的处方笺 读书笔记

  一、放弃满分的无谓执着

  为什么你总是输给关键时刻才使劲的“投机者”?

  (1)你一直朝着满分努力,其实只做了八十分的努力。危急时刻(关键时刻)才是机会降临的时刻,在“就看这一下”的关键时刻能得一百分,在其他时候得六十分也无所谓。在“一战定输赢”的关键时刻(这种时刻并不多),如果以“得个九十分就行了吧”的态度应战,物质准备、心理准备都不足,那简直太愚蠢了。这种人虽然一直很努力,但运气不怎样,因为实在不明事理了。

  (2)那些总是想着要拿满分的人,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疲惫。甚至在“必须拿满分”的时候又提不起精神,随便找个冠冕堂皇理由就放掉了自己。

  (3)总是盯着满分,付出许多不必要的努力,带给自己很多不愉快,甚至招致别人更多的攻击

  ------------------------

  聪明做事

  人太要强,害人害己。却也不可太随便对待人生,有松有驰、精力分配管理,忌事事完美

  视线局限于“必须努力”本身,就没法全局性看待问题,辨不清关键所在

  ------------------------

  二、一旦打破了沉默,就请继续说下去

  当我们说出些什么的时候,那并不是最后通牒,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打开话题而已。通过不断地沟通和讨论,找出妥善的方法。

  ------------------------

  记住,单方面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牒)“不等于”沟通。沟通是双向的,争论的结果并不是要证明谁对谁错,而是趋向相互理解、趋向某种共识,发现双方都有误区或者存在误会

  ------------------------

  三、依赖是撑起独立支柱

  父母无法离开孩子(比如对孩子的撒娇行为没有足够免疫力),会给孩子的独立造成阻碍

  四、全情投入以后,才能彻底离开

  看韩剧是一例,看到无比熟悉其中的套路桥段,不想再看。婆婆说也是一例,在一起时,全情投入地尽力陪伴照顾,离开时坦然平静。

  《心的处方笺》读后感(四):心灵的支柱,会成为压垮灵魂的元凶?

  作者河合隼雄是一位常年战斗在心理咨询一线的世界顶尖级心理学家,本书是其多年来学术理论与亲身实践结合贯通的一部经典力作,更是其诸多励志作品中的精华之作。在本书中,作者列举出了55个普通人在生活中常见、最长遇到的情境和困惑,例如——

  人心到底有办法读懂吗?

  绝对正确的话,能用多少用处

  掩饰自己的欲望,会令无辜的人受累?

  男人和女人真是两种无法相互理解的动物吗?

  理解别人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比改变一点点更容易?

  即便是和很多人共处,也有必要保持心智上的独立吗?

  ……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结合了亲自接待过的诸多来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的生活经历,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犹如醍醐灌顶,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启发。譬如遇到好事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欣喜若狂,而遇到坏事则是抱怨沮丧。对此,河合先生提出,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可能成对发生,发生好事,就有可能出现坏事,好事和坏事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为了保持天平的平衡,二者必然同时存在,所以,在发生好事的时候要抱有“好事不成双”的心态,不狂喜;发生坏事则默念“坏事也不成双”,不狂悲。保持淡然的心态,就会看清一些事情的真相,看到一些未知的可能性和方向。

  作者通过这本书要做的是,引导世人抛开世俗成见和已有的惯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借由这些由来已久的问题得到得到全新的启发,找到不一般的启示,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最终彻底转变思维,获得思想上空前的解放,重释心灵,回归到内心最初的淡然与平静。

  《心的处方笺》读后感(五):一分为二看问题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医生大学教授两种身份合一的河合先生对常识的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表述。读这本书,仿佛在咖啡馆,听一个心态平和朋友谈人生态度、身心健康的话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分辨接受事情和人的两面性。所以按照对立的角度,重新梳理了结构

  人是复杂的动物,无法看透,因为人心是对外展示光明、隐藏的黑暗、两者的中间状态的杂合体

  对好事和坏事的态度,合理的态度是了解好事必然带着坏事,坏事也会夹杂着好消息暴风雨之后会有晴天。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坏事,是因为你之前出现了很好的事情,这是一种平衡。所以遇到坏事的时候,要明白这是好事的另一种表达,这样就有了看事情的温和的角度。

  对过去和现在的态度。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怀念过去,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对不确定未来担心,也无法改变事实。应当活在当下。

  对感谢和抱怨的态度。能说出感谢的是强者,生活中许多弱者,碍于面子,不愿意向别人求助,结果变得更加弱小。抱怨没有时间做某件事的人,有了时间也不会做这件事。

  对焦躁喜悦的态度。焦躁可能是因为担心别人看出自己弱点。真正快乐的人是非安静的,即使只有一个人,他们也会获得快乐,所以没必要烦扰他人。

  对完美和缺点的态度。学会放弃对满分的执着,如果游戏追求满分成就,那么轻松的娱乐就变成噩梦。太认真的人,别人无法找出你的漏洞,但是总是有微妙看法。放弃对满分的执着,不意味着降低要求,而是抓住重要的部分,按照80/20法则,专注20%的重要事情。把目标调整为80分,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大幅转变和缓慢转变的态度。 改变的方式最容易开始和最难坚持的,是180度的转变,理性的转变往往是“小步子”的。如果你要做成一件事情,必须从一点小改变开始,不要和现在的事情有太大的反差。对改变既要乐观,也要看到改变的艰难。

  对投入与放弃的态度。要想彻底离开,就要全情彻底投入。疯一次,就会冷静下来。如果没有沉浸过,这种压抑的愿望,就会超越事物本身。例如很多人小时候约束打游戏的时间,长大后就会买很多游戏。

  对依赖和独立的态度。真正的伴侣,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对方也能活下去,拥有对方不过是锦上添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