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得原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彼得原理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2 04:4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得原理的读后感10篇

  《彼得原理》是一本由(美)劳伦斯 J. 彼得 / 雷蒙德赫尔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原理》读后感(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诚如译者所言,这是一本充满着黑色幽默严肃管理类小书。在我看来,本书作者彼得是一个极其自恋的人,书本里面充斥着各种以彼得命名的定律法则方法,大有一副江中郎中自卖自夸的既视感。

  言归正传,彼得原理的核心即:假使时间足够同时假使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己的不胜任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再前进。由此还得出一个推论: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能尽责的不胜任员工所占据。

  什么是不胜任?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排除机遇时运、领导干预、恶意使坏等一切外部因素,只由于身体心理能力等自我因素造成的不能在现有岗位得以进一步提拔的现象。如果说被调离到同级的其他岗位或被强行提拔,那在本文看来,前者属于藤蔓式晋升,后者叫冲击式晋升,彼得先生在文中均由论述

  如何摆脱不胜任?兄弟,想多了吧,你想要长生不老吗。彼得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在不胜任的岗位上过得“有滋有味”,具体方法文中多有详解,但个人觉得实际意义不大,因为这显然在当下体制中并不那么现实

  窃以为,尽管每个人都会达到不胜任的状态,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延长达到不胜任的距离。诸如系统锻炼身体,达到能够从事高强度工作(非体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教育),延展个人的知识广度来激发工作的创造力,挖掘个人的知识深度来增强工作的竞争力培养积极健康心态等等。

  回归文章标题,行若有不得,与其寄望于他,不如求诸于己。

  《彼得原理》读后感(二):我们都会不能胜任吗——读《彼得原理》

  在西方管理学领域,彼得原理和墨菲法则一样声名显赫,前几天剑飞就推荐我读一读这本书,而正好我昨天去图书馆时候看到了,于是至若珍宝,连忙借过来学习。读完以后,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简直是西方管理界走毒舌路线的黑色幽默家,他一本正经的编织了一个套套,然后在一旁严肃的请君入瓮。如果见到别人对号入座,想必作者在背地里一定笑破了肚皮

  什么是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书中给了这个定义,然后附带着给出了大量的例子去告诉人们这个原理的必然性,凡是在体制内被套进去的人,不管他是身处高位还是执行层面的小虾米,都有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观点惊呼赞叹。说得对极了!领导都是(或大部分是,或最终会是)不能胜任自己职位的人,每个职位最终都会被不能胜任的员工把持住,因此我们上升空间遇到了天花板,不管是大理石的还是玻璃的。正是如此,我们(这些胜任的人)却迟迟不能人尽其才蹉跎人生。。。。。。

  作者的其他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只要晋升,总是有可能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位置上来。即便是奋发进取,积极作用总会消极作用所抵消,有领导潜力部下表现卓越后果会遭受“芬兰当户,不得不除”的后果,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岗位以后会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不适应的症状损害身心健康,你的获得晋升的优势往往下次晋升的时候成为自己不胜任的原因。。。。。。

  你相信彼得原理吗?

  很多人针对自己上司,已经晋升了的同事特别愿意相信彼得原理。而真的自己面临晋升机会的时候,不仅把彼得原理抛到九霄云外,只有自己遭遇挫折的时候,才会拿它当做籍口或挡箭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须知道,口头的相信并非真的相信,践行的才是真的相信,如此说来,真正相信这个原理的人能有几个呢?

  彼得原理的问题所在

  鲁迅曾经在一部小说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其实,彼得原理也相类似,看似揭示的是最终极的,颠扑不破真理,其实是没有意义,甚至让人反感废话

  我们都会因为自己的生命终结而步入死亡。但不能说,我们因为最终会死亡而放弃生命过程中的绝美体验。我们工作,在工作中成长,在工作中获得提升的最后趋势,可能会因为体制或个人的原因最终难以胜任,但我们工作的目的并非为了仅仅是获得那个不能胜任的职位。那些成长,那些自我实现满足感,那些创造价值幸福感,才是工作或事业中的价值所在。

  另外他的问题还有两个:

  一个是只强调了趋势,忽略了几率。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人即便是想要晋升到不胜任的岗位上去,都是机会渺茫的,怀才不遇的人不管什么时代,什么体制下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

  另一个是把不胜任绝对化,静止化。一个刚刚提拔到某个职位的人或许不适应当下职位,但通过自己的成长和历练,往往可以很快适应这个职位,变不胜任为胜任。这种情况下,彼得原理往往会断言到下一个职位,不断成长的人,不断提升的要求,盲目断言不能或能,本来就是一种妄言甚至沦为诡辩。

  我眼中的彼得原理

  而我,却发现彼得原理的确有他不凡之处: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这句话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前提是等级制度中,大组织或直上直下的组织架构中,容易出现。不管是封建王朝还是跨国央企。

  趋向是指这只是一个趋势,是对总体方向把握,而不是针对个体进行精确预测工具

  不能胜任是指等级森严的大组织掌握考核标准,是胜任还是不胜任,针对的是地位,而不是个人。

  这个原理的本质还是针对传统大组织进行的,在传统组织中,“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只有一个,有的人能胜任州郡和卒伍,却不能胜任中枢和骁骑。因此人们在那个时代总是有“不能胜任”的可能。而当今社会组织,分工日益精细化,横向调整也越来越容易。不擅长读大学做研究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可以搞电脑、做手机,不想继续当英语教师的罗永浩可以去卖锤子。宋徽宗活到现在,将是一位声名鹊起画家,而明熹宗则将会成为首屈一指的手办大师。。。。。。

  不过,不管是胜任还是不胜任,不管彼得原理是至理名言还是警世通言,我们都应该警惕和觉察自己,不断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进化,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这个美好世界

  《彼得原理》读后感(三):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

  1.西方二十世纪文化三大发现“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

  2.这是组织层级管理学鼻祖写的书,专门研究组织层级学。

  3.这个原理的含义是,人都会上升到自己不胜任的岗位,然后就此不动了。

  4.换个角度想,是不是说现在每个岗位上经历足够久的人都是不胜任的状态?

  5.西方管理学可以参考,不能完全照搬。中国关系文化太厉害

  6.现在很多公司对管理的要求就是组织结构“扁平化”。

  我个人觉得一味地压缩层级并不是扁平化的真谛。首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个管理者管理10个人左右应该是比较适宜的。如果人数过多,可以以内部班组形式进行分解。这样,势必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很多人认为,这样导致管理效率太低,传达衰耗过大。其实这个和组织的功能和定义有关。如果这个组织里人员工作内容大体一致,比如接线员,客服,那一个人管几十个人问题不大。如果每个人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都需要管理者个性处理,这样的管理成本就很高。

  一切对组织效率没有提升的扁平化都是假招子。

  7.好了,看球。

  《彼得原理》读后感(四):彼得原理的不实假设困境成因

  彼得原理是由Laurence J. Peter于1960年代提出的层级组织中的管理困境,即晋升中必然形成的不胜任现象:“在层级组织中,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晋升到不胜任阶层”(p.6),并由此得出可怕的推论:“每一个职位最终都会由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把持”(p.7)。

  彼得原理的困境(本书译者类比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圈套”)在于隐含了如下两点不实假设——

  (1)人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静止的,无法通过工作实践培训得到锻炼提升,以跟上层级的晋升。不否认普通人许多能力平平或存在无法克服的个人某方面的(比如演讲、组织、社交等)能力缺陷,不适合管理职位或较高等级的管理职位,然而还是得承认这样的事实,一部分人(只要少部分人即可,因为层级组织呈金字塔结构)的工作能力(主要应是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管理实践与培训得到提升,足以胜任工作,虽然肯定会遇到未知的各种挑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更强调培训的作用,坚信培训可以成就管理领袖[1]。

  (2)随着层级升高,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愈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二位[2],换句话说,人本身的能力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下降的。制度的作用,则可形象称之为“萧规曹随”式的保守经营策略。而现实中优秀的公司管理,往往是各层级岗位有明确的职责制度,有章可循,也有人才储备,可以做到旧人走,新人上来即可顶替。其次,更高层级的工作性质固然更具重大性、前瞻性和复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力需要在量级上等比例提高。人对工作或事物运作之道的领会或把握,是不论其大小,内在相通的,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尽管这份领悟道的智慧和妙用道的能力人仍各有别。

  关于层级组织为不胜任提供庇所,彼得原理或不胜任现象的存在,作者并未给出恰当的成因分析,只是提到层级组织的自我维系(p.23),在彼得反转原理中则有所触及:”组织内部的和谐一致比对外的服务效率更受重视“(p.21)。这里,则触及了组织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分离、组织的自利性与他用性的矛盾。工作中的事情本来目的与做事者的自私动机(或组织的自身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可确保二者的统一[3]。换句话说,我们可据此推论,彼得原理症结在于,内部层级机制的自我封闭于外部市场机制。组织脱离市场本质目的的自我维护,这也是大公通病的病灶所在。

  彼得原理推衍至人类组织或者历史观便愈见其荒谬(甚至带有反动倾向)。彼得原理认为,“人类迟早会达到生存不胜任的阶段”(p.111),进而面临“全人类的淘汰”(p.117)。人类的发展虽然带来所面临环境巨大改变,组织结构(民主政治、社会福利体系等)并没有变得更复杂到没有人能够胜任,或者资本主义需要全部推倒的地步。就像作者所言“1966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全英国安装的电脑,70%以上的商业表现都不尽如人意”(p.115),今天来看,明显是作者对应用中出现问题严重性悲观夸大。套用一句矛盾论哲学的话,须知,矛盾总是与解决矛盾的办法一起产生

  注:

  [1] “将来,人们会认识到我们的领袖人物必须是通过培训而成就的。”(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前言

  [2] “过去,人是第一位的;未来,制度是第一位的。”(同上)

  [3]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and by directing that industry in such a manner as its produc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value,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Adam Smith,Wealth of Nation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