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国维家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10篇

2018-08-16 04:4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10篇

  《王国家事》是一本由王东明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一):与王国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提到王国维,我能想到的只是他的《人间词话》,而其对于词的三种境界指界定,更是烂熟于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著名学者,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兼及 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诗词文亦无不精工。只是其英年早逝,让人扼腕叹息。对于其自杀原因一直众说纷纭,今日终有其长女王东明先生在百岁高龄成《王国维家事》一书,让我们读者得以近距离地与国学大师“接触”。

  王东明先生为王国维长女,其在《王国维家事》中以其长女的身份回忆自己家庭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诸事。因为王国维自杀时,王东明还小,所以很多事情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她在书中数次提到希望人们能够将精力放在研究其父亲的著述上,而不要总是试图在其私人问题做文章。我想,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国学大师家人态度,文学界不应该学习影视界,做学问应该静得下心,坐的下来,而不应该把那些浮夸和八卦学个尽然,对好东西弃之如敝屣

  王东明先生在《王国维家事》中多次说自己文笔无趣,怕会贻笑大方,其中有一次她是这样写的——“以我目前的表达能力来看,尚在摇摇学步时期,遣词用字,运用生涩,纵然思绪万端,无法表达十之一二,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诚不欺也。”而就我阅读真实感受来说,东明先生实在是过谦,单就其《掌厨记》和《病房掠影》来看,就可以发现这位老太实在是一位幽默睿智老人

  王东明先生已经一百多岁,虽然也做过乳癌手术,但至今身体依然硬朗,她自己也讲说主要是因为自己心态好,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波折痛苦,她仍然可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在其《王国维家事》中就可以看个真切。无论以前有多艰难,王东明先生也只是娓娓道来平静从容。或许这是经历过百年看透世态后的沉静,更有可能是其在家庭中的浸染所致。而我们要学的,大概也就是老人的这份从容与淡定,并借此一窥王国维先生的曾经

  要“拼爹”,谁能拼得过王东明呢?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二):见证

  提起王国维,我想但凡知道的人都会想起其二事吧。其一: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古今大事大学问者所概括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站得高,看得远,确立正确目标。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实现目标努力拼搏、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历千百次的努力与探求,回头看看,发现原来目标已在眼前,成功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到来了。王国维先生此番成事必经锤炼之三种境界,我想这么多年来,一定鞭策、激励过不少有志之士奋发努力吧。其二:王国维先生于1927年6月2日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仅仅51岁。而对王国维先生自尽之因由,或许也是众多王国维粉丝至今一个难解未明的心结

  现今,《王国维家事》是王国维先生的长女——业已百岁老人王东明先生的平静追述,带你零距离了解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短短一生生命里程。其中家世背景、求学历程、生平轶事、家居生活亲子互动以及自沉经过一一道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国学大师炫目的光环下那最自然本真的生命。王东明先生也为我们解释了其父亲自沉的原因——她认同其父亲的好朋友陈寅恪先生的结论,认为王国维之死是源于对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追求,而不是外界众说纷纭的外力强迫所致。这个说法人品学问久负盛名的陈寅恪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女儿的口中说出,应是最令人信服的。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追忆王国维先生,下部分则是王东明先生的百岁自述。

  从王东明先生走过的百岁人生来看,可以这么说,她一生的行止经历,很好地见证了中国民国、北伐、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解放战争以及中国、台湾两岸和解的大时代事件,她是一个大时代变迁的亲历见证者。她的人生经历,让我们从细微处了解到大时代的变化发展对人们生活命运深远影响

  而在她亦庄亦谐的自述中,文字里时有散发出来的幽默俏皮可爱,都让人觉得王东明先生真正不简单。百岁高寿人生一路走来,王东明老先生有的是什么?有的是坚强乐观勇敢放下、永葆童心的阔大心胸,还有就是注重运动饮食,这就是老先生高寿的秘诀了。

  呵呵,也许我们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那么王东明老先生的行谊值得借鉴,借鉴呀。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三):家事满怀国事

  但凡家事系列书籍都具备历史考证的作用,他们曾经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国学大师也可能是学术呼风唤雨人物,他们的家事也变得弥足珍贵起来。珍贵之处在于每个人都曾经是历史的经历者,他们真实影响过历史的进程。所以,《王国维家事》的意义非同小可,这部由其女儿王东明著作的书更在内容翔实方面增强着可信度,尽管谈及的都是琐碎的家事,散发出来的历史侧面却更惹人深思。

  人们对历史中的人物只会记住其遗留下的故事遗产。至于王国维,自然会记得其在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地位。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三位同他一起并称,堪称当时学界的大事记,也引起国学复兴的新论。然而,对于王国维的故事,该书涉及其童年往事点滴、清华往事的故事、恩师罗振玉的过往等等细节,从这些个人的变迁中,不难读出作为历史浪花中的一枚卒子往往是身不由己关注时局却也会被抛弃,命运的起伏映射着朝代的更迭,因为王国维毕竟是一个“前清遗少”,他的辫子就是象征

  对于王国维为何投湖自尽,一直被认为是一段历史公案。当各种说法扑朔迷离时刻,本书也给出了详细陈述。各种说法本身就说明人物的重要,从他留下的遗书内容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是那种刚正不阿臣子,“世变”在他的世界里成为重中之重,“义”字更显得重于泰山。所以,他才有了“只欠一死”的决绝。接着,“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墓地。”这样的遗书内容也被家属遵循,按照他的遗愿没有选择良辰吉日,没有专门选择墓地,只是竖起一座墓碑而已。当人物的生命轨迹画上句号定论才渐渐开始

  王国维曾在著名的《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最上”,又提出“人生三境界”之说。他短暂的五十之年应该也算得上有“境界”吧!好友陈寅恪在其墓志铭上也做出了阐释,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字不仅是王国维本人的写照,也是那一代学人的映照。他们在改朝换代间隙支撑着学者的尊严,践行了文人的本真,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侧面,也是家事这样的书籍能够反复印证的片段

  家事并非仅仅涉及王国维本人的事迹,而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分陈述王国维的一生,下部分介绍王东明的百年芳华。如此,父女两人又一次在一起在一部书中出现。王东明的百年,王国维的五十年,一个多世纪时间,已经可以将中国历史的侧面完整呈现给读者。只是我们看到的是历史长河在王国维和王东明两人以及家族身上的印迹,这样的印迹是个人亲身经历的,所以对于历史过往也显得珍贵,犹如大浪淘沙之后的金子闪闪发光。(文■王传言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四):《王国维家事》:家国沧桑之中的文化精魂

  文/柳已青

  王国维一生贫寒,又不擅营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受人济助,受人掣肘,非常无奈。因此,他希望子女不走他的老路,能自强自立,有一技之长,不管学术成就如何,生活的安心自足最为重要。这些切身感受,应是与罗振玉打交道过程产生的。考察王国维一生与罗振玉的关系,可谓成也罗振玉,败也罗振玉。生死的纠结中,有一个叫罗振玉的解不开的死结。

  王国维之死是历史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这个巨大悲剧留给家人怎样的阴影?王国维身后,他的家人是如何在历史的巨变中生活?如何在时代的激流中沉浮?这是我读《王国维家事》中想要寻找的。

  1927年初夏的王国维,走到生还是死的一个路口长子病故,亲家失和,国事纷扰,文化凋零,诸多因素,让寡言笑的静安先生死意已决。我想他跃入湖中自沉是殉文化。这是陈寅恪的观点——“自殉于传统文化”。的确,在众多王国维之死的说法中,“殉文化”说最能打动读书人魂魄

  有一位叫米兰扬的网友告诉我,在三联版《陈垣往来书信集》中,援庵先生与其子陈约的信函往来提供了王国维的死因,是由于亲家罗振玉索要三千元,静安先生无力支付,故而投湖。此说已见一些学者的文章中。

  王国维之死令人悲怆。“往往以沉重心情不得已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

  从王国维的遗书可知,他自沉昆明湖之前,想到了家人的生活:“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能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

  王国维一生贫寒,又不擅营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受人济助,受人掣肘,非常无奈。因此,他希望子女不走他的老路,能自强自立,有一技之长,不管学术成就如何,生活的安心自足最为重要。这些切身感受,应是与罗振玉打交道过程中产生的。考察王国维一生与罗振玉的关系,可谓成也罗振玉,败也罗振玉。生死的纠结中,有一个叫罗振玉的解不开的死结。

  长子王潜明、三子王贞明、四子王纪明陆续进入海关,次子王高明进邮政。长女王东明《王国维家事》一书中说,都是朝王国维希望的方向发展。这些工作待遇较好,“能独立生活”。王氏子女无人能克绍箕裘,“继续父亲的学问,只有二哥高明,在词学方面略有成就”。

  王高明爱好诗词,幼承家学,雅好古籍,耳濡目染王国维做学问,博闻强记,他在工作之余做起了学问。痴迷国学和诗词,也有著作,最后却遭逢不幸,令人唏嘘感慨。1957年,王高明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几个朋友欲办刊物《艺文志》,结果被打成右派邮局将他开除公职。上世纪60年代,参加中华书局《全唐诗》的编辑工作、《全宋词》的校订工作。这位痴迷宋史和宋词的王国维的后人,被时人称为“宋朝人”。著有《读词识小》,被钱钟书称为一部奇书,但无法出版。“文革”中,王高明受到冲击,连在中华书局的临时工作也没有了。1969年,在隔离审查中,他喝下敌敌畏自尽。进入邮政系统工作,与世无争,终因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让王高明卷入历史的激流之中。命也?运乎?

  王东明说:“我们这一代虽无显赫的学历,但儿孙辈亦有多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差可称得上书香传家吧。”

  这本《王国维家事》可以看到近代中国的家族变迁,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相连,也可以看到历史的潮流之变。这本书,不仅为研究王国维者提供了有价值材料,而且王东明个人的记忆也颇有看点

  王东明和父亲王国维居住在清华园,童年之时,所有在清华的见闻,都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娓娓道来儿时的记忆,那些饱满的生活细节,湮灭在历史深处的学人风范,令人感怀。赵元任杨步伟夫妇性格迥异互相补充,好似神仙眷属。杨步伟谈笑风生,开办小桥食社,一时食客云集,后在杨步伟豪爽的“今天我请客”声中关闭。陈寅恪买了两瓶高级酒,倒掉好酒,洗干净瓶子,送给杨步伟装冰水,成为杨步伟待客时讲的笑话,大家捧腹大笑,“而陈先生在一旁悠然自若微笑不语”。朱自清在门前的台阶上,与孩子们嬉戏、为孩子讲故事。清华人物的种种生活细节,在王东明的追忆中,拂去岁月的沧桑,仍然鲜活光洁

  最有意味的,当属王国维留辫子的掌故,这是满头银发的王东明写下的。每天早晨,王国维的继室潘丽正为他梳头,有一次,潘丽正对王国维说:“人家的辫子都剪了,你留着做什么?”王国维说:“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

  晚年王东明回忆起这个细节,很感慨地写道:“那时的清华园内新派人士西装革履的已不在少数,但他却永远是这一套装束(布鞋长袍瓜皮帽),辫子是外表的一部分。自日本返国后,因任何事情要剪去辫子,都会变成新闻,但那绝不是他所希望的。从他保守固执个性来看,以不变应万变是最自然的事情。这或许是他回答母亲的话的含义吧。”

  想起留着辫子的辜鸿铭的一个掌故。他走进北大课堂,学生们哄笑,辜鸿铭平静而严肃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西风东渐的潮流中,变革来势凶猛,社会更迭,改朝换代,有没有永恒的东西?辫子不一定是清朝遗老的象征,亦可以看作在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年代里,值得守护的传统文化的精魂。

  从王国维后人的人生经历来看,一个家族的百年飘零,一个国家的百年巨变,的确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在世间流转,那就是陈寅恪在王观堂碑文中所写:“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五):了解一下王国维

  了解一下王国维《王国维家事》

  王国维我们都知道,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国学大师、甲骨文学者各种赞誉实在是太多了,我家的书架中就有一套四卷本的《王国维文集》,另外还有一套竖版漂亮的《观堂集林》,当年也买的时候也没少下功夫,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书都看不懂,只是大略的看过《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王国维的传记还真没读过,对他的了解也仅仅限于此,

  书是王国维的长女王东明写的,今年是王女士一百周岁,也是台湾清华大学创校101周年,所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了这本书,算是一个纪念。过了百岁的周有光还写了很多本书,不过对于百岁的王女士可是第一次,这本书应该算是口述历史,是王女士讲述出来的。所以就比较简略,正文中一少半讲了王国维先生,一多半讲的是自己的历史。后面还有王国维先生晚辈的谱系图和年表。其实王女士虽然是王国维的女儿,但是和家父王国维相处时间并不长,刚出生的时候没什么印象,长大了一点就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只是父亲到清华园以后的两年中才和父亲在一起,而且那年月父亲基本上是不太管孩子的,家里孩子也多,都在外面和邻居的孩子玩,当然邻居也都不是等闲之人,邻居是陈寅恪、赵元任和朱自清,她的几个弟弟妹妹总去听朱自清讲故事,那时候没有别的娱乐,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

  虽然王女士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女儿多年来还是一直在收集和关注对父亲的研究和各种信息,而且一直保留这很多关于父亲的遗物,其中就有父亲当年沉湖时留下的两块银元。说到这里挺有趣的是王女士晚年除了喜欢当票友,还特别喜欢收集外国硬币,这一点和我一样,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收集外国硬币,谈不上专业的收藏,但是同样非常非常喜欢。我当年喜欢收集硬币,就是从我爷爷留下的两块大洋开始的,我想王女士的这个爱好也和当年留下的父亲的两块银元有关吧。

  虽然王女士几次在书中提到,希望大家不要再关注父亲的死,应该更多的关注父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可是毕竟生死是人生的大事,学者不同于作家,大学者的自杀毕竟非常少见。即便是王女士自己,也在这本书中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讲述父亲自沉的故事。

  以前在书中看到很多都是说他晚年效忠清室,最后为了殉清而自沉昆明湖底,尤其是王国维的死,简直比他的生平更让人关注,虽然他留有遗书,可是各种解读还是满天都是,不过我最能接受的还是殉中华文化一说。

  这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印证,王国维和四大导师中的陈寅恪不同,没留过学,没什么文凭,上私塾出身,只是个秀才,没考中乡试,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算是自学成才,而且读的都是古书,到了上海以后才了解了一些西方哲学,但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还是非常非常传统和守旧的,所以说王国维一生是非常传统,而且非常沉醉与中国文化当中的,从留辫子就能够看得出来,后来王国维一直致力于研究甲骨文和传统的国学。可是他却恰恰生活在一个传统急剧丧失的时代中,凡是传统的都被认为是落后的,需要改变的,而王国维并没有看到西方文化光明的那一面,所以传统的没落,对于一个深爱国学,深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肯定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对于王国维的死来说,我想这是最好理解和接受的一个原因。

  王国维的遗书中最后向他的儿女们说“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然苟能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他的儿女们谨记谨慎勤俭,虽然和王国维先生比没办法超越,但是也都过得平安幸福,到了孙子辈,那可就了不得,几乎几十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是博士硕士,居住在世界各地,很为老王家争气。

  上网查了一下,在清华园中留有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可是王国维先生的墓地却被迁到了一个小小的公墓中,其实我倒是希望王先生能够埋葬在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藻轩旁,或是清华园中,那并不是王先生的荣幸,而是颐和园的荣幸,是清华园的荣幸。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六):王国维家事

  大部分人认识王国维,最初都是因为《人间词话》,还有他的自沉昆明湖之谜。我对王国维的认识也是始于此,他的人生三境界说从读书时就背的烂熟,觉得他说的就好像定理一样周密熨妥。之后是陈寅恪的《海宁王静安先生墓志铭》中提到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王国维高大而模糊的形象逐渐树立起来。翻看先生的年谱,其涉及的范围从经学到校勘,古文字,音韵学这样的小学,再到甲骨文,敦煌经卷如此之广,只能让我喟然感叹。及至大学里学到王国维的诗词,看了王国维诗词丛稿,认识的又是另一面的王国维。从年轻时的作品开始,他的诗词中就充满着一种人间苦的沉郁之情,加之青年时接触到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后,更加的悲观。诗词中的王国维形象,就是这样一位寡言语的书生。

  读王东明的《王国维家事》,从一位长女的角度来写王国维。她口中的先父,又是另一番的形象。作为家中的长女,父亲很喜欢东明,常常抱在膝头,这件事在书中几次提及,让人不免猜想一下当时的情态。还详细记叙了大哥的去世以及和亲家罗振玉的过节,王国维自沉前后经历。有关这两件事历来传的纷纷扬扬,然而读此书中的的记叙,隔着几十年的经历,缓缓道来,只是觉得哀婉沉痛,将人想要不礼貌的一探究竟的心全部打消了。课上有同学慷慨激昂的分析王国维之死的深层原因,认为是不忍看文化的消亡堕落等等种种,这是从文化和学者的角度,然而从家人的角度,只是十五岁那一年的巨变。

  书的后面一大部分,都是王东明女士的身世自叙。王国维在生前曾告诫子女要“勤俭谨慎”,为了让子女能够自立,都鼓励他们进入海关,邮政等行业。这恐怕也是半身为学的痛定思痛,从外人看来固然可惜,在当时的乱世却也包含了父母的深思。

  整本书看起来很快,权当做是从另一个角度了解王国维吧。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七):与王国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与王国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王国维之名估计大多人都曾听闻过,只是对其人与才学成就是否熟悉则另当别论。像我对王国维也只是慕名许久,并珍藏着他最著名于世的作品《人间词话》,仰慕其富超五车的才学。至于其它,确实并未深入了解。这一回读《王国维家事》正是一探大师风采的极佳契机。

  由于我是初次试着读懂大师,不能免俗,要来一段大师的简介,概括了解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王国维死于投湖自尽,时年51岁。由于他自杀前不曾有明显迹象,遗书中也言之未尽,以致他的死成了难解的谜,想来后世人除了研究他的学术成就外,争论最多的怕就是他的自杀之谜了。于是,王国维身后80余年,诸如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殉节说、诸因素说等等纷纷出炉,众说纷纭,争执不下。

  针对王国维之死,作者王东明(王国维长女)忠实于自己回忆的基础,对先父投湖前后,尤其是投湖当天(1927年6月1日),做了详尽的记录。之后针对罗振玉的长孙罗继祖提出的 “殉清”论及“尸谏”论提出反驳,指证所谓的先父曾上“遗折”给宣统皇帝一事,实属罗振玉命其第四子仿先父之字迹而写成。还列举实例反驳了罗继祖提出的王国维、罗振玉失和的缘故,王家婆媳不睦等说法。书中还提到,王国维之所以保留他的辫子不剪去的原因,大致是由于其保守固执的个性,性喜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而非所谓的关心及同情复辟派的满清遗老。

  书中除了还原了不少王国维生前的生活、治学细节之外,还记述了不少当年清华园导师的趣闻轶事,如:赵元任伉俪、陈寅恪、朱自清等,让读者了解了大师们真实生动的另一面。王东明还讲述了抗战期间家人流离失所,四散奔波的艰辛历程,以及自己和家人后来各自的人生故事,并附有不少珍藏的相片,便于读者知悉王家后人的现状如何。

  这本书装帧精致,内容翔实丰富,可读性极高,是世人了解王国维及其后人的一个绝佳途径,若对于王国维的研究者或粉丝来说,绝对是不可错失的一本好书。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八):时代的追忆

  一位少女正值十五岁妙龄,天真浪漫、童稚无邪,因是家中第一个女孩,更多了一些父亲的疼爱,对她来说世界刚刚向她展开了一幅美好的画卷,有无数的梦想可以去实现。可是在初夏突发变故,父亲投湖自尽改变了一切。

  这是1927年的6月。王国维和她的长女王东明。

  王东明女士现已百岁高龄,《王国维家事》是由她口述、他人执笔完成的。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回忆了王东明幼时和少年的短暂时光,及和王国维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下半部分,是王东明个人生活的简述,讲了王家后代的故事。王国维留有“谨慎勤俭”的遗训,王家后辈们生活也并不丰衣足食,父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却未给他们留下丰裕的物质遗产。正因为如此,我更关注了后半部分王东明女士个人的发展经历。至于王国维自尽的原因,众说纷纭,历史遗留下的就让其永远封存吧。斯者已逝,让我们尊重其留下的文化遗产,给我们启迪,我们汲取营养,这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吗。

  每一个名人的后代也并不都是可以带着名人的光环,享受光环的眷顾。起码,王国维的后人不是如此。从王东明女士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去逝后那段日子的贫和苦,但仍能从其文字中看到与苦为乐的乐观。她写到,跟随两个哥哥生活,有时候到了发薪的日子,会带着一大家子人去打打牙祭,花去大半薪水,但哥哥们不以为意,享受着这欢聚的快乐时光。看到这样的文字,不免想,如果王国维先生还在世,是否还有机会,体味饱餐一顿带来的满足感呢。想那时,顿顿饱餐,也不以为乐吧。生活就像一本教科书,不同的人品味到了不同的人生。

  我注意到,东明女士38周岁才结的婚。在当时肯定也是足足的大龄。虽然个人生活是际遇、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父亲的突然早逝也许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她今后的生活。

  东明女士还记述了兄妹几人相聚清华园的情景,看得出,她是很感恩的人,对清华的周到接待念念不忘,一再谢意。良好的家庭传承才造就了如此感恩的人。

  本书的着眼点还是在家事上,如果想探究王国维生平及离世原因的人可能会失望。透过文字能看到的,是谨记“谨慎勤俭”的王家后人,是平凡的普通人,更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家庭的缩影;通过文字能感受到的,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缅怀,是一个百岁老人对家族生活的追忆,里面是浓浓的亲情和爱。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九):王东明《王国维家事》:唯有颠沛最唏嘘

  从小就喜欢看杂志上那些样板间的设计,无论是家居用品的选择、配色的基调还是风格的多样,都是我所喜欢的。经常会想,什么时候自己能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啊。即使高贵的房价也没有让我们低头,我依旧奋斗在买房的路上。租房也不是不可以,但一想到自己不会久待,也不完全属于自己,就总是不想花太多心思装扮。

  好像有点跑题了......回归正题,中国人自古便安土重迁,喜欢在一个地方稳定到老。即使是像我这样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心里想的也是先奋斗几年,然后择一城而终老。那些喜欢四处漂泊、这几年那几年的人,相信TA也一定会有个固定住处,毕竟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羁绊经不起颠沛流离。

  阅读《王国维家事》,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随着王国维长女王东明的娓娓道来而一一浮现。王国维共有两任妻子,育有六子二女,并且随着子女的成家,整个家族更为庞大。但就是因为战争形势、因为生计困扰,因为工作分配,他们不得不四处离散,甚至在同一个地方居住五年以上的都很少。整个大家族,时刻都在不完全的相聚和突如其来的离散。因为长子的去世和一家之主王国维的自杀,整个家庭在乱世中更显动荡,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很佩服那时人“说走就走”的勇气,仅凭口信或者一丝消息就卷起铺盖走四方。那时的人,想必真的是心怀天下吧,将整个中国都视为他们的土地。海宁、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成都、台湾、石家庄......如果你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十年在与亲人四处离散中度过,你的心里会不会百孔千疮?

  《王国维家事》读后感(十):王国维家的那些事儿

  文/***

  凡人也好伟人也罢,若想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日常琐事必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人,生而有父母,死后有子嗣,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群居组合。透过家族史来解读一个人比单纯地研究个体来得更丰富,更有血有肉。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和家族史,仿佛那不再是一簇簇油墨扑鼻的生冷文字,而是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温暖画面。尤其是女作家所写更是细腻入微感情充沛。《王国维家事》系王国维的长女王东明所作,令人叹服的是她并非专业作家,而是先在内地子弟学校任教,后在台湾任消费合作社经理,是个地地道道地平凡女子。可如果你读过此书,其半白话半文言词汇的简洁,叙述之流畅,绝非出自普通人之手。由此,她便再也掩盖不住家世与身份。

  在当下“民国范”正劲的时代,民国著名的学者身上都有一堆供人茶余饭后谈论的家务事。鲁迅的兄弟倪墙,胡适的糟糠之妻不可弃,金岳霖的生生死死就选你(林徽因),好像都是茶馆里的话头。若提到王国维,所有人便肃然起敬。不仅因为他是国宝级的国学大师和那本无可替代的《人间诗话》,他绝决的死亡方式在人们的扼腕叹息中沉淀成谜至今无解,为他塑造了另一重传奇。

  我想王国维的粉丝们是抱着解密的心态来读此书的。上篇“记忆中的父亲”,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女孩子,王东明以女性特有的直觉让我们感受到了身兼父亲、丈夫和儿子不同角色的王国维。“父亲对待孩子,表面上并不显得亲热,但心底却有深厚的感情。”严肃恪己的王国维也有舐犊情深的一面。他投昆明湖时,王东明才十五岁,也许不太理解他莫名其妙的行为。对于家父的死,《蝶恋花》里的诗句便是她一生都在遵循的答案。“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自主死亡不是懦弱,不是妥协,不是憎恨,只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表达。王国维的人格仍然是高洁的,外界有关与罗振玉纷争而亡的猜忌不值一提。

  王家是个大家庭,家庭成员的命运戏剧得像叶广苓的《采桑子》。长兄早亡,对王国维打击极大。二哥像极父亲,博学多才。却不堪迫害与父亲走上了同一条路。三哥纨绔中有深度,竟可以安然一生。家里的孩子为两位母亲所生,无论生活环境多恶劣都相处得其乐融融。我在其间读到了一种血脉亲情的力量。家庭风气是影响其成员一生的重要因素。处事有礼相亲相爱令命运波折的王家渡过难关,子孙后代得以在大陆、台湾和美国开枝散叶。浓厚的学习气息以及积极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在动荡的世界安身立命的法宝。

  王东明的长寿得益于书香世家的为人亲善与平和心态。她的笔下写尽了直面岁月沧桑,家道中落,赴台后随遇而安的乐观人生态度。如果说上篇所讲述的是王国维家族的不幸运,那么下篇《王东明的百岁自述》便是她的小确幸。她的“生活杂记”将笨拙的生活写得颇有生气,琐事讲述得活灵活现,写起住院或是摔跤的情形都令人忍俊不禁。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饮食起居的要义,读罢顿想活到百年不是梦。仔细读来你便发现,坚持思考,为人豁达,待人友善才是长寿的秘诀。

  王东明的一生是梦与现实的交织,梦好现实也不坏,她在人世的百年感恩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