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是一本由雅倩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读后感(一):独立书店
为无家可归的纸上灵魂建造栖身地,为有家不想归的肉身提供临时的避难所。这就是独立书店。
很多个月前我特意做了宁波市区独立书店调查,情况很差。而后这个月初左岸·城市之光停业了,赶去的时候地下一层已经关闭,没能看上最后一眼。
这本指南2013年就出了,我一直觉得意思不大,因为我是个不爱旅游的人,我对任何壮丽河山,风土人情都提不起性质,别人讲的兴高采烈,我顶多哦一声。今天晚上在博库又看到了这本书,只剩下最后一本了,忽然想到23个省86家书店,估计剩下的也不多了。
在房价和租金高企的中国一二线城市,开书店是个很奢侈的事情,意味着就是赔钱,无论是单纯卖书,还是搞一些周边,诸如咖啡,点心,小礼品都很难生存下去。山塘街和平江路还有南塘老街的猫的天空,成为了旅游景点,里面闹哄哄的,卖饮料多过卖书了。鼓楼的枫林晚,每次过去都门可罗雀,三楼可以躺着看书,逗逗猫,弹弹古筝,有时候我也会背着琴过去。然而书太贵,特别是线装书,价格太残暴。
晓风书屋在杭州南宋御街那里,店面很小,没有坐的地方,之前还有点旧书卖,现在没有了,买新书不值得去了。
我有时候会说你比这个世界90%的人聪明,嗯,其实我认为这个世界90%的人是蠢的,所以我很宽容看着朋友圈的鸡汤。有人说智商是种天赋,善良是种选择,读书跟两者都没什么关系,有些书看看目录就好,有些书每次读都有不同感悟。所以最近抽空就抄会书,前几天看周国平开了个书单,没什么新意,最近被推荐最多的两本书,诗经的国风和社会心理学。都陆陆续续翻了几百页,想写写心得,又觉笔力不逮,也就搁下多读几遍。
读书讲场合,冬日苦寒,适合躲在被窝读史书。夏天酷热,适合躺在天井读小说,看的乏了,就迷迷糊糊睡去。春秋两季什么书都可读,白天适合轻阅读,随随便便几百页就翻过去了,夜深人静读经典,万籁俱静最适宜。手上最好随时有个笔记本,时不时可以记录几句,现在有了手机就更为方便,图配文我都坚持了一年多写写读书心得。
想想周末去哪,美术馆很久没去了,左岸没有了,只有范宅和书城可以去了,书城楼下但丁雕塑边的咖啡馆都倒闭了,连坐坐看书抄书的地方都不好找了。我觉得宁波,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标语可以改改了。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读后感(二):一段温暖人心的旅程——《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编后记
我还记得201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进蜜蜂书店的那天。
那时我已经在宋庄住了几个月,很多次过门而不入。
我已经很久没有逛过书店。在山大读书的时候一直只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徘徊,周围的几家摆满了各种考研考公资料的书店,我是从来不愿踏进一步的。后来学校西门附近开了一家三联书店,我也是犹豫了很久才走进。书店里摆放着我从未听过,但一看便知是好书的书。有柔软的红色沙发,极其舒服的灯光。可是一个人也没有。我是个学生,没有多少钱,而且很多书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当时是这么认为)。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在书店消费,我的手指会把书弄脏,我坐在沙发里看书几乎是占便宜,我感觉到店员会厌恶我只看不买。我几乎是逃走。
后来,听说这家书店没了。
后来,听说好多家独立书店都没了。
后来,我很久没有再看书,再逛书店。
书店于我,一直是最神圣的地方。书架上住着的那些圣人,他们都在看着你,在洞察一切的目光下,我的卑微、浮躁、无知、虚伪等等都会被暴露无遗。初来北京的不适和迷茫,让我几近跌至谷底。我像一只游魂,而书店太光明。
那天朋友拉我进蜜蜂,他买了一本艾未未的《此时此地》。我只是呆呆地环顾着满眼的书架,二楼的牌匾上书:一榻安眠一榻书。圣人们在看着我。
那时候,我觉得我有点迟到了,一切都为时已晚。我离开书,离开书店已经太久
后来因种种机缘,我来到蜜蜂工作。《中国书店漫游指南》是我负责编辑的第一本书。我感觉到,自己可以为书店做一点点事情了,尽管微弱如水滴落入海洋,我还是很开心。编辑这段书的日子,我的人生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我很幸运,我在做着这样的工作,仿佛是漩涡中的稻草,我没有彻底沉沦。
我忽然感觉到,也许蜜蜂书店一直在等着我,它知道我需要帮助。
编辑本书的过程,仿佛是经历了一段关于书店的旅行,一路上温暖如春。那些来自书店主和书虫的文字,讲述着他们与书店的心情、故事,句句直击人心:
为无家可归的纸上灵魂建造栖身地,为有家不想归的肉身提供临时的避难所。——卡夫卡书店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读易洞
在故事的开头,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结局。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读完这个故事,更不妨碍我们满怀热情的去开一家书店。若干年后,那些街角树影后面的一家家小书店终归会如生命一样由出生走向死亡。但我们享受了每天的日出日落,享受了每日坐拥书堆的时光,这种细小琐碎的时光,已经足够。——蜜蜂书店
现实与理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能两全,坚守,需要勇气。还好,书店因为我的不够纯粹和我的不够理想,我的保守和我的刻苦而坚守。理想的覆灭,因了所寄托情感的无可着落而让人心生同情,却很难唤起大局之下人们对所处困境的反思。力搏千钧,万万不是小书店的生存之道。——旁观书社
暂时放下你一天挣一百万的大买卖,把你什么有意思的事儿,读了什么好书,看了什么新电影,与大家一起分享。”于此地,但谈风月温情,莫问帽子腰包。半卷诗书,一杯清茶,两棵古树,三五老友。——北京朴道草堂
不管是谁传下这行当,我每天都在傍晚,在这个城市,在小光年,拉亮书房的灯。 ——福州小光年书店
青苑陪伴我十余年,从少不经事到如今渐入世事,十年,这数字本身没有意义,每一次走进青苑所收获的享乐、 醉心与沉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它符合我心目中理想书店的样子,朴素,纯粹,可供灵魂小憩煮酒论剑,亦可收留路过躲雨的行人,专注书,重交流,做好书店本身。——南昌青苑书店
今天人类终于进入了一个物质主义的消费世界,当所有的神圣事物都不再与我们的世俗生活相关的时候,所有的个人都将成为孤独的失去理想的个人,再无某种终极关怀将他们连接起来,这是自轴心文明以来没有过的,是世界性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时的人类将不再能应对大危机,社会一旦发生崩溃将无法重建。而我们现在正走向这样的时代。我所想的,只是为这个未知的未来世界留存一些思想,尽管很微不足道。——上海季风书店
无论是新书油墨的清香,还是旧书淡淡的霉臭,书籍的味道,总会在你翻开它那一刻就扑面而来,久久不能散去,陪伴在每一个故事和人物身边,停留在每一次的阅读记忆中。食物的味道,总会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书籍,也是如此。——雅倩
…………
我真诚地希望,每一家书店的灯都永远亮着。书中的书店,以不同的方式坚守着。这本不仅仅是指南的书店漫游指南,希望可以为书店主、读者带去更多的思考:关于书,关于阅读,关于独立书店生存的更多的可能,关于书与书店的未来……
我真诚地相信,人类离不开阅读。夜晚书店的点点灯光,终究会照射到更多的迷茫的人。阅读——这一涤荡灵魂的最好的方式,越是在现代的社会,越是珍贵。因此,不要害怕我们有一天会真正地彻底地孤独,不要害怕有一天我们所在的城市永远不会再有书店。
尽管有多少人在告诉我,真正的书和书店会被人们遗忘和抛弃。我不信,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放开我的手。
愿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开启属于你的阅读旅程,那将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也许你会无意间拯救许多书店,也许你也会开一家书店。
而且,永远不晚。
Wengers
2012.1.12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读后感(三):我从来就不会写书评... 我只写读后感...
画个坐标轴,X轴是年龄,Y是可以支配空闲时间,大概会出现的是个开口向上抛物线的形状吧。
所以现在是处于年龄一直往前奔而时间一直往下掉的阶段才对。
翻了翻豆瓣读书的记录。
今年到现在快10个月过去,15本都没读到。
想想好像也没干什么没意义的事情啊。
休息天通常是划分成两半。
12小时用来窝在床上睡觉。另外12小时用来窝在床上边听歌边翻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每天打的字比写的字多得多了。
断掉网络。感觉自己像个原始人一样。
一层书柜的唱片只有过节回家的时候才有机会拿出来一张一张听了。
MP3是除了钱包钥匙身份证外唯一一个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的东西。
写字、读书和听歌。
这些年来最热衷的三件事情里面只有读书这个习惯还算保持着最原始的方式了。
真的只是去年的事情而已么?
那时觉得所有商业领域里面,好像真的只有书店还算是最熟悉的了。
磨磨蹭蹭一万字的论文也就这么写出来了,没有一个字不是自己写的。
说到这个网络书店和电子阅读大行其肆的年代,独立书店的前路是真的很让人感慨。
曾经大概也期待有一天可以说「yes, i owe a bookstore」
匆匆忙忙的日复一日里,能坚持抽出时间来阅读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去年新员工培训的讲师里面,信息化部的孙总让我记忆深刻的唯一原因大概就是他说每天早上6点起床从家走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后直到上班之前的这段时间都是用来看书的吧。
不习惯看电子书。
那种仿佛永无止境的“下翻下翻下翻”的动作永远不能比上纸质书翻一页是一页的质感。
或许所谓的不习惯也只是种自然而然的抗拒。
尽管唱片店已经从视线里消失了。
可我依然不太愿意离开这个纸质书本堆砌起来的时代。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读后感(四):參與其中 紙質書的未來
離我最近 追隨很多年的書店總給我特別的感覺 更是回憶所向。不論求學于何地 每次回家都會去 最熟悉的店員姐姐有天讓我寫一份小稿給她 說這本書正在計劃出版 傾我熱情 寫好評價 我愛~
這一本要比前兩本來的更明白 從A到Z 各個省市排序一目了然 裝幀也很精緻 還是沒有目錄 但是提點的好清楚哦 書店的宣言 店員的話 聯繫方式 地址 書蟲的評價 還有最後的綜合點評 讓你不出門就能體味全國各地別具特色的獨立書店
看到心愛的 有你想要的風格的書店 你會想馬上前往
看到你家附近原來有這麼美好的一家店 是不是下一秒就準備出發了呢
愛書人 愛看紙質書的人的指南
以一句我很贊同的話最為了書的封尾
為無家可歸的紙上靈魂建造棲身地
為有家不像歸的肉身提供臨時的避難所
我當然願意做個永恆的流離戀書人 ~願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