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游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游走》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4 05:1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游走》的读后感10篇

  《游走》是一本由张炜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30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2012-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游走》读后感(一):行走的张炜

  作为一个写作者,在漫长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点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有一种行走的快感。在这个时候给他一杯滚烫的酒,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不过,即使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他一定要奔向自己人生目标。只是喝酒也不要喝醉,喝醉了就走不了远路。一个写作对待荣誉,对待来自他人的宝贵鼓励,就像赶路人对待这杯酒一样。张炜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赶路人。

  《游走》读后感(二):抚摸自己的游走青春,更好地向前

  一个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写书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进一步交待自己了。但是张炜老师却写了这本回忆自己少年青年时代自传。初次阅读,就被它深厚文字吸引了。没有那个年代经历,作者就没有那种高度思想。我很庆幸自己能从张炜的文字中读到那个游走的张炜的少年岁月。大自然给他的启示果然是永恒的,张炜的很多作品中,都看到了这点。但是,我觉得这部自传,和张炜的其他作品部太一样。它完全是一次自我的对话,自我成长的回顾。他这次人生阶段性总结,不仅只是怀念流逝时光,最重要的是通过抚摸自己的游走青春,更好地向前。

  很不错的作品,喜欢张炜老师的风格

  《游走》读后感(三):几篇随笔,一曲吹捧

  不能不说,我是被这本书的装帧与题目吸引的。

  然而,读完全书,却很令人失望

  作为正文的前110页(实际上,这里包括占22页的张炜照片,包括5页章标题页,实际文字页大家可以算清了),张炜都在讲故事,讲一个个故事。

  作为自传,其实很少讲自己的所行所思。

  一句话,这不是一本真诚的自传,换言之,根本就不是自传。是我不免有上当的感觉

  附录120页,其中前三篇42页是张炜所做(当然,包括9页照片,3页标题页),也就随笔而已,实在没什么新意

  附录的第四篇是陈占敏的一篇叙写张炜的玩意,53页(标题页1页,张炜照片11页),除了吹捧还是吹捧而已。

  附录五是长达25页的年表

  个人一直认为,张炜是中国作家中笔耕十分勤奋的作家之一,从《古船》到《九月寓言》,到《你在高原》,显示着不容忽视实力

  然而,看完这本书,看完这本缺乏诚意的自传,与吹捧文字放在一起的所谓自传。只能说:够了,见鬼去吧

  《游走》读后感(四):游走在人间

  游走,很能让人浮想连篇,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在《燕尾蝶》中被Chara 反复吟唱的《on my way》,许知远的《游荡者的世界》,晏礼中的《别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却是率性为之。生活中常有不顺,老是拿米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来安慰自己,说什么大些了就能自己做主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烦心事儿了。可是现在发现,生活被自己搞得一团糟,都二十多了,还是没能成为自己喜欢欣赏家伙,反倒越来越讨厌自己了,和父母不快、和男友吵架后,这种感觉更甚。我时常抱怨自己没有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从来没有去争取什么,对父母妥协,不敢忤逆他们的意愿,对男友妥协,明明还在生气可看到他那么难过就假装释怀了,对世俗妥协......

  可是生活中也有美好事儿,就像张炜在《游走》中写到下河捉鱼,儿时总是无忧无虑的,夏天在大人们午睡呼朋唤友偷溜到竹林里捉虫子一种喜欢爬在竹子根部的带甲昆虫,回来烧着吃或是油炸着吃,现在想来都要流口水呢;冬天呢,则围着火堆等灰堆里的红薯烤熟,那个爷爷奶奶都还在......这些一直珍藏在心里,是最私密东西,愈久愈怀恋。

  去年暑假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西藏,参加晒佛节,从日出开始虔诚人儿走过蜿蜒的山路只为为佛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见证了那么神圣仪式,以为从此以后人生有什么不同了。接着游走在国道109上,看过雪山,在纳木错看过日出日落,抚摸过青海湖蔚蓝的湖水见识祖国大好河山,我真的以为自己心胸开阔了,可是除了回忆外到现在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生活就是这样,一生一世......

  现在我学乖了,珍惜朝夕,把每一天过好,游走在柴米油盐的人间。

  《游走》读后感(五):游走在大自然力量

  10号下午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主办方请来了张炜老师以及毕淑敏老师来谈谈文学!单说我对张炜老师比较惊讶的一点是当被问到对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这件事情看法时,张炜老师说: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不清楚一时间我想到肯定是张炜老师为了一些不必要麻烦在故意的回避这个话题吧。但是又重看了一遍《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这本书,我不那么认为了!

  张炜老师是一个崇尚自然与安静的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对现今这个疯狂物质世界有一种强烈反应,都不要与之合作。他希望人们远离物质贪婪,走进诗意的生活,并有能力保持这诗意。而,文学的意义就在此。

  这本书里作者用朴素、真诚的文字对于自己从少年到青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成长的一些深刻的经历,也是对那个阶段的一种怀念与总结娓娓道来。作者对于自己故乡的无限怀念与向往之情,追求文学的虔诚、执着之心在书中贯穿。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住在森林里,奔走于莽野间。周边寂寞的环境加上家里的书,自然的爱上了文学,借由此来安抚那颗忧郁灵魂。由于当时的苦难年代,在一个下雪的清晨,他不得不自己背上行囊,从此踏上了行走的文学之路。

  作者在书中说到:“我觉得作家天生就是一些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一个作家一旦割断了与大自然的联结,他也就完了”。作者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体会一草一木,一禽一兽对于他的感动思考。他认为大自然里总会有一种矫正人心的更为深远的力量潜藏其间,他不停的行走在山区平原丛林海岸。阅读、交友、寻师,追寻着文学的脚步。在跋涉中,遇到过许多生死徘徊的时刻,也遇到了许多有个性、有故事的人物。这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丰富源泉

  对于现在的文学标准,作者痛心的认为已经没有标准了。现在的作品多了,文学写作已是五花八门。现在的社会对于写作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商业的标准、对某种利益集团有用的一些标准。这是对文学的扭曲与伤害。文学是人的心灵之业,对文学扭曲,继而对人也会扭曲,整个社会也就变得畸形了。而作者一直坚信,真正的文学是商业扩张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死敌。因为在以金钱和性为中心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危险了。在谈论这种危险的时候,最真诚的人仍然是那些文学家诗人

  《游走》读后感(六):从少年到青年不懈追逐心灵的高原

  虽然作家张炜和我们一样有这许多的困扰烦恼,但他的不同却在于他心怀悲悯以优美语言,写出了众多的故事,留给我们是一个足够打开我们思想的更大空间

  无论/身在何方/我心/永系故乡。《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张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一个少年成长的历程,充满历史沧桑

  在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里,因为“出身不好而备受摧残家庭给本应快乐无忧的童年带来的是痛苦思索,让作家张炜更早地思考了人生中的众多重大问题。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用身体展开旅程,以心灵不断攀登,去翻越那生命山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特殊年代里,读书也不容易。而他却沉浸于书中,如久旱遇甘霖种子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现实环境使他不得不离开家园,开始了从海边到平原、到高原的奔波。这是对于知识渴求——不断地遍访名师,也是逃避——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生存。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相助。他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成长的渴望,这促使他遍访师长,虽然大多徒劳,但依然有人给了他莫大帮助,他能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于此不无关系

  不管走多远,心永远在故乡。因此他所有作品中都有故乡的影子。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人们评论世界的标准如何变化,他心中的标准都没有变——“这个世界上,不追求真理族群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何止文学,政治经济等无不如此。

  对于家乡的渴望与热爱也源于对于家乡的痛苦和失去。那条如同家人的小狗被莫名其妙的打狗令残杀之后,“从那一次我明白了好多,仿佛一瞬间领悟人世间全部的不平和残暴。从此生活中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惊讶。他们硬是用暴力终止了一个挺好的生命,不允许它再呼吸。”事实上,何止是小狗!

  人与自然的较量产生科学科学家;人与人的交往,产生了文学和文学家人类自身的反观,产生了哲学哲学家。“我觉得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既是通向极大发现和惊喜过程,也是引起最大沮丧的原因。”虽然有这许多困扰和烦恼,而他依然心怀悲悯地写出了众多优美的语言和故事,留给我们更多打开思想的空间。

  世界会否变得更好呢?很不幸回答否定的。“在我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莽野,它由于变得狼藉,就和现在的故地连成了一片,变得眉眼不分。”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已经以他真诚的书写攀上了心灵的高原,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并且在那片大地上“随意创造、随意行走,并且欣喜愉快”。

  原载于/《竞报》

  原作者/王虎

  《游走》读后感(七):朝花夕拾

  捧起《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这本书,总觉得亲切。2012年4月,张炜老师来桂做《文化建设与文学创作》的演讲,有幸能和他面对面交流、采访。当问到“什么因素促使您创作《你在高原》这部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回答说,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的成功博弈了他的个人创作欲望。从1975年发表作品以来,积累了相当的人生阅历和文学经验,这时候很想有一场淋漓尽致的、更全面的、更大规模的写作。而这本《游走:从少年到青年》无疑是他对过去人生经历和文学经验的现世总结。

  少年时离家追寻文学梦,闯进大山里访师交友,在那个一切都很单纯蛮荒时代,他用一双默默隐匿在星云背后的眼睛,以深情以逐日成长的心,注视平淡流年中的每一个朝与暮。如今,从少年到青年,成长和蜕变,所有的情感,由丰沛热烈一字一句吐纳而出。只觉得他的记忆像一座座连绵的山,永远翻不过去。时光流逝,没有带走欢喜也没抚平褶皱,历经辗转,不论是文学带给他的乐趣,还是动荡岁月的印痕,都像一枚刺青,醒目,招摇。又如安静的湖底,处处明澈可见。

  从小和家人独居丛林,山峦间窜走的飞鸟云霞,林间郁结的岚气,以及夜行昼伏的走兽等等,无不给他童年的幻想装上了翅膀,并使他稚弱的心,经受着兴奋恐惧不平好奇等各种情欲考验。书中有一章节名叫“历险和奇遇”,喜欢这样带有毁灭拯救况味的词。欢乐时抵达内心渴望的巅峰悲伤时跌进与世隔绝幽谷需要有置之死地勇气,才会有获得拯救的希望。那些令人“想哭出来,但彼此望了望,只笑了笑,伸伸舌头”的惊险事:“旋转的小船”、“抓腿的女人”、“大痴士”和一次“蛇懵”;那些形形色色在路上的人:文友、书痴、隐士、酒肴等;那些蘑菇和小兽,空旷大海,平原上的四季山地上空的风,都是属于他的心爱的故地。里面交织着好的故事和坏的故事,像极了鲁迅的《朝花夕拾》,“百草园”是儿时的梦。

  创立万松浦书院,奔走诗歌博物馆,他总能从所有经历的磨炼、艰难中引发思索,成为想象源头。在《永恒的鲁迅》中他提道:“原来执著于当时, 也就拥有了未来。只要是人的世界,就需要人的执著。真正的人的声音才是永恒的。阅读鲁迅,我每每为他的宽容仁慈而感动而惊讶,当然还有他的勇气和锐利。”彼时,阅读张炜,我也为他30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对文学始终永葆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而动容。他说,“今天做文化事业既不是茶余饭后穿上长衫的那种雅兴,也不必满脸悲壮,而只需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就这样,在山河岁月中,他越走越纯粹,刚劲、韧性,像一棵树。

  鲁迅为散文集《朝花夕拾》起名时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它立即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游走》便是这样的闪烁。大地卧在脚下,张炜一步一步坚实地走在上面,走出生命的真实。到最后,剩下的就是自己和自己心里那些的东西。

  从少年到青年……

  纸上的横竖撇捺都是整个长长的人生。而 “新的岁月正在不可遏制地涌来”。

  大地卧在脚下,张炜一步一步坚实地走在上面,走出生命的真实。到最后,剩下的就是自己和自己心里那些的东西。

  原载于/《深圳商报》

  原作者/武晓萌

  《游走》读后感(八):追逐心灵的高原

  无论

  身在何方

  我心

  永系故乡

  这是一个少年成长的历程,充满历史的沧桑。

  在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里,因为“出身”不好而备受摧残的家庭给本应快乐无忧的童年带来的是痛苦和思索,让作者比别的孩子更早的思考了人生中的众多重大问题。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用身体展开旅程,以心灵不断攀登,去翻越那生命的山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作者沉浸于书中,如久旱的小草吮吸雨水般的成长着。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着、阅读着。。。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恶劣的现实环境促使作者不得不离开家园,从此开始了从海边到平原、到高原的奔波。这种奔袭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断的遍访名师,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生存。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相助。作者那种渴望成长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停止,也可以说是作者对于成长的渇朢促使他遍访能够找到的一切可能的师长,虽然很多是徒劳的,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给了作者莫大的帮助,虽然很多仅仅是心灵上的和道义上的,而作者在文学的道路上能够坚强的走下去与这些朋友、师长的鼓励、支持是分不开的。

  不管作者走到哪里,他的心永远在故乡。也因此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有故乡的影子。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人们评论世界的标准如何变化,可是作者心中的标准却没有变——“这个世界上,不追求真理的族群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何止文学,政治、经济等等方方面面都如此,如果缺少对于真理的渇朢和坚持,即使一个民族再富有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漫长的探索、奔波旅程中,作者怀着对于家乡深深的热爱和渇朢,也正是这些渇朢和热爱终究化成了作者笔下的一个一个鲜活的文字跃然纸上,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样也是这些渇朢和热爱,没有让作者成为旅途中随处可见的“大痴士”,其实就连那些“大痴士”中不也有能够吟诵“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我是如此地悲伤。。。”这样诗句的高人吗?

  对于家乡的渇朢与热爱也源于对于家乡的痛苦和失去。那条如家人一样的小狗——小青——被莫名其妙的打狗令残杀之后,“从那一次我明白了好多,仿佛一瞬间领悟了人世间全部的不平和残暴。从此生活中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惊讶。他们硬是用暴力终止了一个挺好的生命,不允许它再呼吸。”何止是一条小狗呢,那些活生生的人的命运又如何呢?除了诅咒,作者也给出了结论:“我有理由作出这样的预言:残暴的人管理不好我们的生活”,历史证明:的确如此!

  人与自然的较量,产生了科学和科学家(这一点近代西方走到了前面);人与人的交往,其中的种种困扰产生了文学和文学家;人类对于自身的反观,产生了哲学和哲学家。“我觉得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既是通向极大发现和惊喜的过程,也是引起最大沮丧的原因。”虽然有这许多困扰和烦恼,而作者依然心怀悲悯的写出了众多优美的语言和故事,留给我们更多打开思想的空间。

  世界会否变得更好呢?很不幸,回答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莽野,它由于变得狼藉,就和现在的故地连成了一片,变得眉眼不分。”世上的故乡和那片树林可能永远也不能再现了,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已经攀上了心灵的高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并且在那片大地上“随意创造、随意行走,并且欣喜愉快。”

  《游走》读后感(九):文学是内心与生命的通路之一

  近日各大图书卖场销量排行榜上雄踞榜首的再也不是那些不读书的父母们逼着孩子苦读的少儿书或者教参教辅,莫言各种版本的小说获得循迹而来的人们的热捧。诺贝尔奖的魅力实在太大,这无疑像架马力十足的鼓风机,有了它的煽动鼓惑,渐凉的严肃文学火苗一度扑腾得红亮起来,烧透了半边天。这已是中国近些年难得一见的文坛盛景——文学已不再停留在文人作家们的自说自话的层面,当文学走下神坛,得到如此多的寻常百姓的热捧,这是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一个转机么?是习惯在商品时代里一拥而上的非理性的民众对于诺贝尔奖的迷信从而让文学也成了“被消费”的奢侈品?……没想到,这次获奖事件,竟可以引发如此多可堪咀嚼的意味来。

  在商品、物欲的强大冲击下,文学显得实在太过苍白、虚弱。远离文学,远离文字和梦想的滋养,让我们的身心和生命变得如此干涸和粗糙!我们不由得分外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人们主要精神滋养品的时代起来。

  张炜所说的“行走”,除了是生老病死的自然更迭,从青发到白头的生命演变过程,我想,还是一种对于岁月的理解,是用眼睛和内心丈量世界究竟有多大的心灵旅程。文学,无疑是生命的通路之一,是敞开灵魂,让外界和内心展开对话的径途之一。在那些暗黑的岁月里,它曾陪伴多少孤独、落寞、或沉陷在肉体和精神病痛中的灵魂,并令它们获得恒久的宁安和宽慰。比如,张炜就在家庭陷入文革批斗的巨大伤痛和悲怆中,靠“听书”来打发安谧的夜晚,从而也得出了“文学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免遭苦难”的重大发现。从此,在张炜这里,文学从一味缓解内心痛苦的清凉剂变成了如影随形的精神必需品,从而伴随他一生,让他从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成长为了一个文学践行者。

  《游走》中讲述的许多故事,其实也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文学青年的集体印记。在《访师散记》中所记载的遍访名师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分,在那个年代,竟然有一大帮人保持着对于文学笃定的热爱,他们甚至把文学视作自己的生命、父母、好友,从而让自己的内心也保持着高贵、雅致和淡定。在《书痴今何在》中,我们还看到,这些朝着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人们,因为文学而更加彼此珍惜“朋友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因为这种净化人际关系的功用,令张炜也不由得感慨,“文学也是伟大的”!

  的确,文学是伟大的,正因为此,张炜用他的一支妙笔描绘的少年和青年生活,尽管时隔多年,尽管清贫如洗,可那种用文字编织的美,回忆的美,憧憬的美,纯洁内心的美,宁静生活的美,仍然让人怦然心动!尤其是他描写的家乡海边流播的传说,多与海里的精灵有关,其生动灵秀的走笔,似乎可以带着我们的想象力纵身跃入深海去一探究竟。张炜也不由得发出评价:《聊斋志异》这本书出在半岛地区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人人都相信蒲松龄他老人家记下的那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是的,《聊斋志异》里的那些故事严格来说都是民间文学,可是,正是这些充满人的气息的民间文学让当地的民众可以轻易触摸到人性的光芒以及世界的奇妙,所以,他们通过这样的口耳文学,传达着他们的信仰。再没有什么能比“相信”更让人感到踏实的优质精神了。

  是啊,有信仰多好。严格来说,文学便是时代的信仰之一。可现如今,严肃文学的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学标准的垮塌。“丧失了判断的标准”,“我们已经没法弄得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又是不太好甚至是很坏的作品了”,大概其原因在于在“重商主义时代、物质主义时代,人们不需要文学也能活得挺好”。我相信张炜这样的抱怨是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甚至讽刺斥责那些只顾满足口腹之欲的人是不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可以看出,对于文学的喜欢,以及由爱而产生的忧思,所以令其发出的悲愤之词都是十分强烈的。

  从狂放到平稳,生命渐入佳境。从《游走》中,我们看到了生命不同阶段和人的心境的移徙,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文学随着社会变迁所处位置和发挥功用的微妙变化。但愿,“莫言热”不要又是昙花一现,也但愿人们重新能在浮躁的时代里通过再次亲近文学,拂去心上尘埃,重获解放和自由。

  《游走》读后感(十):半部自传的价值——对张炜新著《游走》的一点考证

  半部自传的价值

  ——对张炜新著《游走》的一点考证

  自从从事所谓的学术研究以来,作家张炜就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他的每一本新书,每一篇新发表的文章,以及研究他的论文,出席参与的公众活动,媒体访谈,都在我热切的捕捉范围之内。也因为此,与他有着一些接触。某天半夜,人在上海,纯属酒精作用,拨通了他的电话,自己说了些什么一概忘却,只记得他说最近会有几本书出来,届时送我。苦等了半年,关于他的新书活动信息不少,却迟迟不见他的书来。

  但这并不有碍于我对他的持续热爱和追踪。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参与编辑张炜新书《游走:从少年到青年》的刘夏女士,并跟她有过一番小小的计较。根据该书目录,比照本人掌握的张炜著述信息,我坚信这本书属于旧文结集,所以也就没有急着购买——实际上还在等张炜先生兑现自己的承诺。而媒体皆说这是一本全新的书,是张炜的“首部自传”。为了说服我,刘夏女士美意,给我邮寄了一本。装帧得精致,印刷质量上乘,自不待言。习惯性地先看目录,再读“自序”。作者说这是“应约”写的一本小书,乃是为他曾经不太理解的作家常写的“自述类文字”。我权且轻信了他。翻了目录,主体和附录各占了半壁,也各由五个章节或部分组成。大概扫描了一下,觉得有些小标题似曾相识。拜读内文,过去的阅读体验重又涌来。

  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考据癖”作为不治之症是迟早要染上的,当是职业病的一种。动手翻查书桌上堆垒的百余本张炜著述,最终在《告诉我书的消息》一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其中的“求学今昔谈”、“十年琐记”出现在了《游走》中。好在《告诉我书的消息》也是一本新书,只比《游走》早生半年,考虑到作者应约写作的速度,先行集在此书中也就不足奇怪了。

  我当然不是要否定这本书,它也不是我能够轻易否定的,这只是我认真得可爱或者酸腐到可笑的学究气使然。谁不想自己的研究对象多出新书新作?《游走》中还有几篇文章无从查证,也没那个必要了。不管它们是不是第一次以崭新的面目示人,我还是细细地全悉阅读了。张炜的文字从来值得一再咀嚼。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过去他不重视自述类文字,是因为觉得在一些场合已经说了很多,也写下了很多。不过,那些言谈文字大都比较零散,只鳞片爪,并不能带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作家印象。而张炜又是一个想让人一窥究竟的神秘或传奇性作家。这下好了,这本书可以满足读者的愿望了。

  作家对这些自述类文字进行了梳理,对一些过去曾经提到却没有来得及展开的事件作了详细描写,或者是扩写,通读之后基本上能够让我们对他的前半生有一个清晰的勾勒。关于《你在高原》的作者旁白也有很多,有助于理解这部大书。能够看出,张炜不是为了写自传而刻意为文,他着重记写的是他自己印象深刻的青少年记忆,一些影响人生和写作道路的经历、细节,特别是在贫匮和苦难的年代仍能衍生出诸多或欢欣或痛苦之情感的事件。当张炜写到他与同学乘舢板或者趴在浮冰上贪玩在海水中遇险的时候,以及作者一个人在山中小屋写作病倒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是揪紧了心的。幸而上天有眼,否则我们就读不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了。作者怀着分享的情怀写出来,它们便不仅仅止于自传,而是值得欣赏的篇篇美文。

  我只能说跟刘夏女士打了一个平手。这本书虽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但是忽视它将是我的损失。除了主体部分以及附录的几篇旧文,陈占敏先生的长文《从芦青河走向高原》亮了。这是一篇详尽地探讨张炜文学嬗变的文章,它没有那么多不良的学术习气,而是作为熟悉张炜工作生活的人,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以一个作家的视觉,做出的分析评判。许多人对于《你在高原》的成书过程充满浓厚的兴趣,这一篇文章足矣。之前,我只读过一篇同样生活在张炜身边的赵剑平先生关于此书写作经过的文章。

  对于研究者来说,了解一个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通过他的传记,二是他的年谱或创作年表。而《游走》附录的创作活动年表是迄今为止我所能看到的最全面的一个。归功于这份年表,这半部自传实际上已经成为张炜的全传了。文集《张炜自述:野地与行吟》曾经附录过一份年表,时间截止到2007年,不够详尽,作品发表情况堆在一起,且有错谬遗漏。基于这样的不满,笔者也曾对张炜的创作做过一些整理。我的做法比较笨拙,就是把他所有的出版书目都找到,一一查对记录,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一千多篇文章才梳理完,我做的年表已经很长很长了。而《游走》就很好了。因为整理者有接近张炜的便利条件,可以按图索骥,将是一个比较权威的统计。不过,这份年表也不尽完美。我将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发表时间、发表刊物、收入的集子等信息都做了详细记录,包括单行本和文集,出版社、书号、印次、价码、印数、是否丛书等,除了难免有缺漏,眼见为实,错误恐怕不会很多。尽管《游走》的年表还有待我去进一步比对,纠正错漏,充实自己,但他确实是目前最全面最权威最值得参考的一份年表了。

  通过这本书,读者将看到一个正在揭去面纱的真实的张炜。对我个人来说,它将成为我研究张炜的一本重要的参考用书,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就准备把它作为引述文献来源使用了。

  作者简介——

  王不俗,系笔名,本名王万顺,男,1976年生,山东青州人,文学博士。做过工人、记者、版面主编、北漂、自由撰稿人。高中时代开始文学创作,执着于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写作,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网络。曾在《文艺评论》《人文杂志》《中国比较文学》《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张炜读者群:70601929,欢迎加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