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待办清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待办清单》读后感10篇

2018-09-07 04:3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待办清单》读后感10篇

  《待办清单》是一本由麦克·盖尔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待办清单》读后感(一):一个凡人里程碑

  强忍着厌烦,读了三次才得以看完。罗里吧嗦的文字,的确不太符合平时看的书的风格。但看到一半,觉得的的确确是个平凡人的真实故事,半句假话都没有。唠唠叨叨的写自己立志又放弃,放弃又捡起,磕磕巴巴的做完他那个清单。那个清单看起来都是细碎的不能再碎的事情。但是的改变了他的生活。看完觉得好可爱啊,细想起来正是这些细小的事情,才是做所谓大事动力

  《待办清单》读后感(二):我的待办清单

  并不是很好的文笔,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缘故,总感觉普通通。不过,这就生活吧,平凡、柴米油盐酱醋茶,远离那些轰轰烈烈和潇潇洒洒。

  我也是一个喜欢列清单的家伙,最爱把它们划掉的那一瞬间的快感。不过,我的清单大多数都会扔进垃圾桶,因为我通常完不成。看完这本书,我又列了一个清单,没有1227项,但对于我来说,50+也已经不少了。列完清单,我才发现,我认为人生中很多需要做的事,其实都是习惯

  希望我自己在臻于完美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加油!

  《待办清单》读后感(三):《待办清单》读后感

  看到作者在书末尾列出了1246项清单内容,一下子被惊讶到了。书中有些话,我觉得说得很在理。一个人如果拖延一件事,那么当那个人每每想到这件事,他必然产生歉疚内心反复受到折磨。而生活中成年人,大多不伦不类,既不是成人也不是儿童,经常游离于两者之间。所以,人们需要自我管理。例如列出待办清单,然后规定一个期限,比如作者给了自己一年的时间。最后,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清单上的任务。可以把任务分为有趣枯燥两类,交替去做。

  我边看书边列着自己的小清单,暂时只列出了30项。可见,作者真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我也是拖延患者,看了本书后,得到了些许治愈,会养成列清单的习惯,并每天行动起来,积极处理清单上的内容。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生命丰富多彩。作者有自己的朋友圈,有一个幸福美满小家庭,有健在安康父母,有有意义工作经济条件不错,偶尔出游娱乐,生活美滋滋。让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给了我不蹉跎度日的动力,给了我规划日常安排的行动指南

  《待办清单》读后感(四):哈哈哈~一个用六十页罗列自己1277个待办清单的家伙

  在2014年图书馆正常开门时间的晚上第一次和爸爸去的图书馆看的它,看到待办清单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长时间以来呢,我对类似的书都是一种矛盾打的态度,一方面,我也是个清单狂,而且是不顾完成率的那种,有完美主义倾向,另一方面,我又对人生清单什么的处于一种觉得束缚朱自己的人生加没有细节详细思考概念想法产物

  不过呢,还好这本书没有落入其中一种的情况

  他反映了一个正常,普通的人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是个不愿意长大的大儿童到想成为一个正真的成年人的行动。这里就有个你如何去定义成年人的问题了。。我猜想作者被邻居外观展现的细节而感到自己随性的相形见拙了呗,可以理解,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这样,但是作者却在这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思考这点,我猜着是有什么让他觉得自己真的不想个成熟大人了。

  那你的?无论你是什么状态,你有没有没有像他一样敢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义无反顾呢?

  《待办清单》读后感(五):拖延癌患者自救之路

  有人吐槽这本书行文拖沓,其实,作者用一本书来【说自己】——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有拖延症,我们还容易半途而废,1277个待办事项也不过是生活琐碎小事。做完这一千多个事儿,你的生活有了变化,但还说不上翻天覆地

  其实,列清单不过是项目管理,或者时间管理的一部分而已,最基础的一部分。作者很man很粗糙地告诉大家:把想做的事写下来,然后着手去办。

  然后这中间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例如:你出水痘啦,你的孩子出生啦,你感觉睡眠不足,清单不见啦……之类的,别想那么多,叉手继续办。

  鉴于作者第一次见到他老婆,明明一见钟情,6个月后才约她——拖延症严重得有点丧心病狂,他试用待办清单后,感觉进步神速呢。

  想更多了解待办清单功能的话,还是推荐时间管理经典著作《搞定》,还有国产优秀app【doit.im】,让你的清单比作者的更厉害

  《待办清单》读后感(六):我也要列个待办清单!

  这本书是让你看着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却能够开怀大笑,非常有趣。

  但你也能从这些笔者经历的小事中,感受到生活中,生命中最需要被珍惜东西。美好可以这样简单的。

  “新的一年不过是过去一年的克隆版而已”(p76)看到这句话,我觉得我一直如此。一直期许于明天,这样今天就可以无所作为。但明天却成为了另一个今天。

  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更没有活力激情。就在这样的麻木中,慢慢的侵蚀着自己,失去自己无知无觉。人们一直在呐喊,要改变!不要再过这样的生活,但却是一直是思想巨人。没有行动,只能痛苦的生活!

  “从长远来看,你实实在在做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清单上的几个勾勾又算得了什么呢?”(108)

  这个学期开始,我在进行着每月培养一个好习惯。一开始是兴致勃勃,每天打个勾勾。当然没过多久,该有的一些勾勾是一直有的,比如每天叠被子,但这当然是极少数。很多日子里对应的勾勾就空着了。但每天打勾勾的时候,心情好沉重,我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关注在了框框是否被打了勾勾。。。

  这些勾勾又算得了什么呢,关键是我要去实实在在地做事情!!!

  “说得好听些,我糟蹋了这门优美语言;说得难听点,我不仅糟蹋了它,还一锤子把它敲死,然后开着四轮驱动汽车,把它辗轧几回。”(123)

  这段话,让我笑了好久啊~我想到自己曾经学日语就是如此,但却没有笔者如此幽默。我希望我下次有欲望学习语言(日语,德语)的时候不要如此的敲死它,还是它来敲我吧,一敲就会这门语言了,哈哈~~~

  《待办清单》读后感(七):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慢慢变成新的自己

  2017.16.麦克·盖尔《待办清单》,好看7分,有料5分。

  一个男人一年完成待办清单上1277件事的经历记录

  麦克是一名作家穿着已经穿了十年的内裤和沾有牙膏衣服,大肚腩,生活不讲究。隔壁搬来一对衣着整洁,看起来像成年人的邻居后,麦克突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把生活打理好,并没有担当成年人的职责。在麦克36岁生日当天,他突然有了一个新想法,他列出了整本的待办清单,一共1277条。他要在一年内,自己的37岁生日前,完成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涵盖方方面面,是他理想中的自己呈现的样子

  麦克给所有朋友发了邮件宣誓,称自己这一年要完成1277件事。其中一封邮件是发给自己的经纪人,经纪人收到后,以为这是个小说创意,非常欣赏,拿去给了出版商,出版商也很喜欢敲定了这部新的小说。麦克经劝说,答应了这部小说。但这也就意味着,这份清单,必须要完成了。

  麦克磕磕绊绊,甚至不情不愿的开始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工程,麦克不断的想放弃,但是每次他放弃了清单,清单并没有放弃他,他在做的事情,仍然是列在清单上的。这份清单是麦克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颗种子从心中萌发,变化就已经悄然发生

  麦克完成了清单,写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经历,成为这本书。看着麦克时而兴奋时而艰难的推进着清单,就像每一个向往美好又被惰性拉扯的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如有神助的一步到位酣畅淋漓,改变自己是一件异常艰辛的事情。但努力去做时,种种微小喜悦沮丧,都交织成涤荡内心的力量。这力量涓流成海,终将摧枯拉朽,旧的自己冲刷殆尽,新的自己拔地而起

  《待办清单》读后感(八):《待办清单》——也许每个人都该列一个。

  《待办清单》 一看书名你就会知道作者有很多的待办事宜,翻看书后不久,你就会了解他是个拖延症的患者,而且还不轻。能列出1277项的待办清单可见其症状。书的最后附着这些项目,细细读来有的真是用几分钟稿定,如照全家福、给父母说我爱你、为新护照拍照……有列清单的功夫也能做完几项。 作家就是不同,将这个不

  《待办清单》

  一看书名你就会知道作者有很多的待办事宜,翻看书后不久,你就会了解他是个拖延症的患者,而且还不轻。能列出1277项的待办清单可见其症状。书的最后附着这些项目,细细读来有的真是用几分钟稿定,如照全家福、给父母说我爱你、为新护照拍照……有列清单的功夫也能做完几项。

  作家就是不同,将这个不太有创意的内容写得风趣幽默,我们随着翻阅这本书跟着他一起经历列清单,发邮件给所有好朋友表示用一年时间完成,又宣布撤销,再到后来认真地逐条执行,最终在生日那天通过朋友们的审查验收。

  比起作者的《双人晚餐》、《承诺先生》、《三十而粟》等作品,这本书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喜欢其中的几项内容,如:阅读完一本一直想读又不能静心读完的名著战争和平》。(对我来说是《追忆似水年华》)。还有为妻子买喜欢的马克杯,虽然是从英国去美国纽约,用两天时间就为买一个12英镑的杯子。生活中当然不必如此,成本挺高,但那份在乎很让人感动

  这本书你可以抱着与作者一起度过从混乱、拖延到井井有条心态去读,会被他的小幽默、小坚持感动放下书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也列一份自己的待办清单。

  开始阅读吧,还等什么呢?

  《待办清单》读后感(九):慢慢来

  作者的待办清单有一千三百多项琐事,他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点多,这个过程中,他放弃过、挣扎过、犹豫过,甚至怀疑过,幸好,他坚持了下来。当然,完成这么多项琐事之后,并不是说他就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还是会有一些之前的问题,但不管以后的问题如何,他都不再是之前那个生活一团糟、工作各种拖延的人了。书里面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你要慢下来,控制做事情的速度。这点给我感触真的是越来越大。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缺了它生活可能就不完整了。这里的工作不仅指狭义上的上班、打工,而是一些值得或者必须去做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你喜欢的,也可能是你讨厌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你都得去慢慢与它磨合,让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喜欢,你不能把它当作生活的全部,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进行时,尤其是指狭义的上班时,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所得感悟。如果你讨厌,就更要控制你完成工作的速度了,欲速则不达。近五年的时间里,越发感受到工作这个存在真的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你急躁时,工作可能完不成,并且可能会将急躁演化为暴躁;你心存尽快去完成,工作真的完成之后,你的身心压力可能会成为你倒下的助推器。唯有你把心态调整好,控制工作的速度,才可能游刃有余

  现在大部分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好像从胎儿期都开始争分夺秒地要走在前面,不能落于人后。然后早教的争夺战,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时期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客观存在的“基因”情况。于是,孩子变成了这种“梦想”下的加速旋转器。佼佼者永远是少数,大多数的孩子都成了恶性竞争牺牲品,成了佼佼者们的陪衬。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能做什么,然后在这种迷茫迷失走向死亡。这是悲哀的。你不希望你也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完一生的话,你可以选择慢慢来,去追寻自己的目标,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待办清单》读后感(十):从现在开始!

  转眼间,我已经结婚半年。

  既然已经结婚,那大概再没有必要恐婚了,但我们仍然没有举办婚礼亲戚们不时来询问个性使然,每当我想起参加的少数几个婚礼时,我总是由衷的起一身鸡皮疙瘩——被礼仪公司的司仪用蹩脚和夸张的词语赞美,或是穿着旗袍坐在床上等待半跪的新郎,都让我觉得难堪,即使只是摆个酒,但想象一下醉醺醺的中年人觥筹交错场景,就忍不住有些难过

  但在无所事事客车上,在我和大娘刷完了全部的微博、朋友圈、公众号推送之后,我们开始讨论如果我们办一个小型Party,要邀请谁。

  我开始艰难的列举,坑坑巴巴的列了10来个人,大娘则更简单,除了弟弟妹妹外,统共只有2个算得上好友的人。

  这下方便了,人都凑不齐,不必办了。

  这当然不是个让人高兴的事情,在大学有一度,我觉得自己人缘极好,走在学校路上,遍地都是朋友,后来似乎是临近毕业,我们都多了很多更紧要的事:要考过四六级,刷绩点,投递一些简历,思考一些关于未来的事,要在图书馆再多看些书……

  而每件要做的事情背后,都是大量的时间投入,再像原来那样晃荡晃荡,无所事事的喝酒吹水,一坐就是一下午是越来越难了。

  成年后的时间,很珍贵,20岁要打拼,30岁要奋斗,40岁要巩固打下的江山……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我也开始用清单软件,最开始用的是do it(tomorrow),很简单,把要做的事情全部堆上去,如果做不完,就点一下→键,它们就会全部去到tomorrow,但这一点也不适合我,因为几乎所有项目都去到了tomorrow……后来慢慢的上了道,习惯用wunderlist,分两个文件夹,一个工作,一个生活,下面再细分小类,本周完成(紧急)、本月完成(没那么急)……满满当当的清单,督促我合理利用时间,并学习如何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列优先级。和每个清单爱好者一样,我享受清除掉任务时的清爽,人生嘛,总是由不同的任务组成,常规的,突发的,可做可不做的,非做不可的……在一个周末,我检查了一遍工作清单后痛苦万分,向大娘抱怨凭借自己的能力,大概一辈子也做不完不断增加的任务(现在想来,当然做不完,不然老板请我干嘛(◐‿◑)),大娘安慰了一番。第二天上班打开清单,发现多了一条,直到现在也没舍得删掉:

  和我一样,《待办清单》的主角,被生活的杂事搞得头昏脑胀,从发现了衣服上的牙膏渍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何大幅下降,并列下长达1277项内容的清单……用时髦点的话来说,就是一本如何断舍离及战胜拖延症的书。

  1277项,我想,我擅长把它们分类、精简,挑出重要的不重要的紧急的不紧急的……像我一贯做的那样,但这里有一项打动了我:联系失散的朋友,因为他们曾是你的好友。

  这一年,我在机缘巧合下见到了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她们都是我“如果要办一个婚礼想请的人”。因为不在一个城市,所以几乎很久不联系,说起来,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也联系得很少。但在这些难得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亲近。

  “和老朋友见面”或者是“认识新朋友”大概都是很难列到清单上的事情,因为它们看起来都不那么紧急,并且因为地域实现起来有难度,但只有在完成之后,才发现它们是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

  瑜伽者认为,我们一生的呼吸次数是命定的,减缓呼吸的速度有助于长寿。我想,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也是命定的,有许多看上去十万火急的事其实不做也罢,而有些事看上去很困难,但我们总会做到,只要,我们开始去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