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玩意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玩意儿》读后感10篇

2018-09-08 03:4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玩意儿》读后感10篇

  《玩意儿》是一本由高悦西著作,33.00元出版的2012-5图书,本书定价:218,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玩意儿》读后感(一):饭特稀

  看封面前言看封底,都预示着这本《玩意儿》写的是跟与其有关故事,而且还跟国宝玉玺有关。没见过玉玺,见识一下玉玺的传说好过一无所知。因为看上一本《玩意儿1画外烟云》觉得八卦欢乐,古画挺开眼,所以对这本《玩意儿2断璧残圭》也产生了瞧一瞧的兴趣,想看看里面又写了什么古老新鲜玩意。说“古老”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年头的老玩意儿,说“新鲜”是因为在下我实在没什么见识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看作者写作意图,似乎《玩意儿》这系列书包括四本,除了以上两本,还包括《壶内乾坤》和《翰墨风云》,看名字文雅,看内容特八卦。本以为这本书的风格和上一本书相似,但是读起来感觉上大不一样。也许跟作者的专业有关吧,毕竟是学画出身,侃起古画来头头是道,讲起故事来,娓娓动听。但是这个玉器,觉得写玉器并不多,玉器只是个幌子,挂着玉器的羊头卖的是历史狗肉,反正作者以前写的那些历史作品都没浪费,都借着玉玺的名头纳入其中了,导致本书所写的内容,虽然跟玉有关,却并非以玉为主,如果跟上一本的以画为主相比,已经显得喧宾夺主了。一本书,四块玉,玉玺占了三分之二,故事虽然还算好看,却并没有给我机会长多少见识。

  这本书所写之历史,我不知其中有多少细说成分,也没心思去考证,只把本书当做一个消遣,茶余饭后有时间就看几眼。看作者想法挺多,还将写其他类型古玩列入了计划,希望能够精雕细琢,真正展现古玩的艺术魅力,而不是只沾个皮毛,讲些似是而非难以考据的历史。

  感觉饭特稀,还是饭特稀。。。

  《玩意儿》读后感(二):文玩背后的历史

  之前刚读过高悦西“白话”的《玩意儿——画外烟云》,觉得挺长知识。如今拿起《玩意儿2——断璧零圭》来一看,嘿,故事还是好故事,京味儿还是浓京味儿,就是整体编排差了点儿意思

  《玩意儿2——断璧零圭》主要讲了四块古玉的传奇身世。在这四枚古玉中,最为名贵的一枚就是传国玉玺。高老师对这块玉讲解篇幅最长(全书215页,这块传国玉玺自己就占了131页),大概是这块古玉的历史最为悠久吧。传国玉玺本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奈何藏在石头之中,为了使这块宝玉可以大放异彩玉石主人忍受了极其残忍刑罚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它向朝廷推荐,最后终于使宝玉不至埋没。这块宝玉被打造成了传国玉玺,与数位君王结缘,它见证历朝历代的兴衰,见证了朝堂之上的高谈阔论尔虞我诈,见证了成功失败背后的鲜血荣辱。这块古玉的价值早已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它所经历的历史巨变沧桑。早在明清,这枚传国玉玺就已经不知身在何处,但它的传奇故事还是会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与感慨

  再说说书中介绍的其他三块宝玉,它们分别是渎山大玉海、翡翠扳指和清宫翠玉白菜。这三件宝玉几乎都与清朝的宫廷有过剪不断理还乱关系。它们陪伴着清王朝的君王从盛世走向了衰落,它们用自己的灵秀观察着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全书读完,感慨似乎比读第一册《玩意儿——画外烟云》时多了不少。大概是与这本书中写的多是朝代更替事迹有关。因为我也是北京人,所以很喜欢作者幽默风趣的京味调侃,现在京味的东西真的不多了,保留一点儿是一点儿吧。

  说说这套书的不足,其一是书中古玩的照片太过模糊了,人家可是宝贝呀,好歹也应该有张清晰一点儿的彩照吧,一扣扣的小黑白照片放在那,太不提气了。和精彩的故事不搭。其二,这本书的编排好奇怪,明明说了四块玉,为什么后三块都自成章节,而第一块传国玉玺却把应该是小节的内容全变成章节的了,让人以为说了一堆玉似的。其三,写四块玉的篇幅长短悬殊太大了,第一块传国玉玺都写成爷爷了,后三块像小孙子,摆在一本书里看着怪怪的。

  《玩意儿》读后感(三):说了四块玉

  什么是断璧零圭?宋·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词:“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零圭断璧”,用以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延续上一本说画背后的故事,这次说的是玉,并且是玉中的极品,传国玉玺及渎山大玉海、翡翠扳指、清宫翠玉白菜四块玉背后的故事。其实正文大多也是稍微盘点了中国历代有关玉玺的七七八八的事。用的“断璧零圭”这么大气又文气的名字,只是书中玉太少,分明只是四块玉,还不如就叫“玩意儿2 四块玉”呵。

  作者的前言依旧是废话多多,唠叨得让人有些不耐烦。快速进入正文仔细看,和氏璧的传说,秦始皇首块玉玺的诞生,又为了那条性命将玉玺丢到水里,捞玉玺,再后来农民起义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传国玉玺换了一手又一手,终于不见了踪影。呵,玉本身说得不多,说的多的都是朝廷和皇帝们的事------这分明就是一部中国改朝换代的简明通史么。

  作者讲故事还是京片子调调,八卦了许多帝王将相新潮旧事活泼鲜活,只是玉太少,连玉的照片都没有见到一张,更别提各种玉琮、玉璧、玉钺等等。八卦人的事八卦太多,让这本书陷入了自我不能拔的境地,让人纳闷:要是按上一本那种风格,八卦各种名玉背后的故事多好,怎么这本偏生出一股教科书教书育人姿态来了?看来只能当厕所书,翻翻一笑了之啦。

  就着这《断璧零圭》四个字,我略略琢磨如果让我写一部关于玉的书,我会怎么写。至少有玉器的照片、有玉介绍文字、有玉知识的穿插、中间还有与玉有关的传说掌故,文人墨客三教九流均不限,再多点野史加点佐料不错。若是关于玉器的沿革,必然得手绘一些变迁图,若想多点趣味性,就再加入一些Q版小漫画,不求全貌,只从断章二字上解说我心中的几块玉。在我看来,即便是编书,要吸引人,也绝对不是CTRL+C 和CTRL+V的惯性操作,要多动点脑筋,多想点妙招和多花点心思才可以的呢。

  在《画外烟云》里,因为作者本身的绘画功底,所以书画解说的题材驾驭起来虽无太多新意,但求了个四平八稳,但到了《断譬零圭》里,明显史料这科弱了,得再补补课,台下需再多花些工夫

  《玩意儿》读后感(四):细品《玩意儿》(二)

  《断壁零圭》是高悦西新近创作的《玩意儿》系列作品中的第二部。

  长久以来沉浸在对于中西历史文化痴迷中的高悦西,在这部书里依然延续其《画外烟云》中以物写史的创作手法,和新派京味白话的叙述风格。用高悦西自己的话来说这部是“以玉玺为线索串联起中国古代史的前半截儿”。

  所谓“玉”,说穿了就是各种漂亮的石头。从古至今的中国人不仅赋予了“玉”这种东西太多太多的含义,更为其占有疯狂。中国历史上围绕着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几块石头,所发生各种谜团和传说也最为后人们津津乐道。因而,从先秦时期的那块和氏璧如何成为传国玉玺,到渎山大玉海失踪之谜,高悦西用了近乎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演绎这段上千年的历史。如他自己所言,牵扯到其中的“近七十多位皇帝,每个人都当这块石头是君权天授的象征”。这场面光拍拍脑袋想想足够宏大的了,对这位年轻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也许是横跨时间过于久远,叙述篇幅偏大,以致于故事在情节衔接及内容方面上略显单薄了些。相较而言,我倒觉得书的后半部分,也就是《翡翠扳指》和《清宫翠玉白菜》这两部分写的更为精彩。清宫的那颗翠玉白菜,现存台北故宫,由其引发的那场凄婉悲剧故事,亦为众多喜爱收藏文玩的人所熟知,自是不必在此提及。

  在《翡翠扳指》中,高悦西借清嘉庆年间从和珅府里抄家抄出来的一枚小小的翡翠扳指,京味白话调侃,从君臣、王爷、太监费尽心机,调包设局,一直到到六十年代的红卫兵挖坟掘墓。这说故事的是抖落出一桩桩历史悬案,跌宕起伏,带着几分真实,几分虚构;虽多颠覆言论,却亦在情理之中。倒让我这看故事的看得轻松热闹,甚至有些情节难免忍俊不禁。笑罢唯有一条须记得,那就是故事里的事就是故事,当不得真。

  如果说高悦西在《画外烟云》里不乏其绘画艺术专业的见地,而在《断壁零圭》中,戏谑娱乐的成分更多了些,又可谓于通俗之中蕴含深意,不失为一部好玩又好读的书。

  《玩意儿》读后感(五):那些美玉见证的历史人生

  一寸证件照上板着脸特严肃的高悦西老师又来了!他就像说相声的似的,自己不笑,可是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书却能把你经常逗得哈哈笑。内容是写历史,偏偏又另辟蹊径,从以物写史的角度出发,用京味十足的语言,将历史上一件件宝物文玩做为线索,像串珍珠项链一样把历史串联起来。让人看他的书,打开之后就能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不愿放下。在第一本写古画的《画外烟云》之后,高悦西老师的第二本书《断壁零圭》以美玉为主角,继续他的玩意儿历史。

  在收藏界,玉可是重头戏,更不用提古玉了。中国人自古喜爱玉石,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还认为玉有祥瑞辟邪之用,最早的玉还用来通神。马未都写的说收藏系列里面专门有一本是《玉器篇》,不过高悦西老师在这本书里只说了4件玉器。古人用玉来表示诚信,从秦朝到清朝,国家信誉――最高权力就是用玉玺来体现。因此作者在这本书里,三分之二的篇幅就只写了一块玉――那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中国古代皇帝信物,相传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获得和氏璧(一说是蓝田玉,非和氏璧。不过作者没有采用蓝田玉的说法,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和氏璧的故事),将其琢为传国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后为历代王朝正统的象征。于是,就从秦朝一直写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长的历史都用传国玉玺串起来了,最后一直说到传国玉玺消失,再也不现踪影。因为后人再也没有见过传国玉玺,自然也没有照片和图片,因此这第本书的前面三分之二部分全是文字,相比第一本《画外烟云》,就显得单调了一些。

  书中最后三个章节,写了渎山大玉海、翡翠扳指、清宫翠玉白菜三件玉器,能够专门被作者拎出来写,自然是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被作者的京片儿语言一写,更是让人读起来象在听评书说相声的感觉。

  但是总体而言,感觉第二本的整体架构还是有点头重脚轻,写传国玉玺的篇幅太多了。比如第一章,其实和氏璧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而且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写的人太多了,既然作者要写文玩,就没有必要发散出去得太多了。倒不如再多写几件玉器,短小精悍,更能发挥作者的独特文风特点

  最后说一句,这第二本的印刷总算有了进步,虽然所配的图片也不多,但是清晰度提高了,看起来舒服多了。

  《玩意儿》读后感(六):《断璧零圭》聆听宝玉背后的故事

  说实话玩意儿这套丛书很是好看精彩。初始我只是读了这套丛书的第一部《画外烟云》,喜欢里面调侃的笔调,更喜欢里面由物引申入相关文化史实的博大精深耐人寻味。不可否认的是,这套丛书真的写的很是不错。超级的精彩,超级的玩味,超级的好看。

  这次,我读到了这套玩意儿的第二部作品《断璧零圭》。这里的主要内容则是围绕着那份中国颇为珍贵的美玉为讨论对象。古往今来,玉的价值是众所皆知的。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足以证明玉石背后的价值不菲。也由此我们可以知晓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玉之物其实有很多。它们的背后又将是有何种我们并不知晓的史实故事呢?如果好奇的话,我们倒不如来看一看,读一读《断璧零圭》这本作品吧!

  秉承着玩意儿系列丛书一贯的写作风格,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品味到作者那份谈笑调侃之下的古玉和历史相互穿插结合的叙述手法。尽管这部书作中介绍的那些古玩意没有前一部多,但是本书却自有其特色所在。在全书的大部分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的是有关于那个带着神圣权利威严的玉玺介绍。小小的玉玺因为被赋予了皇权的象征从而更具备了某种的神秘,某种的高贵。尽管哪怕是作者也不可否认真正当年的玉玺早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跟随着书中的文字,我们却也能一睹当年玉玺的历史渊源和浩瀚故事。离奇曲折,跌宕起伏,风趣幽默,调笑言论等等一系列的独特味道让本书有了一个由玉至史,由古玩至古代的精神穿越。当然啦,中国古代的美玉其实有很多。又岂止是区区的玉玺可以以一概全的呢!本书的后面几个小章节中还同时列举了其他几个比较重点的玉器带给我们参详。其中有关于李莲英的翡翠扳指、也有关于清宫珍妃的翠玉白菜----每一样古物的背后都是有着很多我们至今都还好奇的题外话。而本书的真正目的便是在介绍着这些古玩的同时,带领书外的读者见证一个更为全方位的,真实的古玩玉器背后的故事。

  很多的历史其实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法真正地考证。但是每一个古物的背后总是有着那些有关的连带的历史真相。尽管我们也无法十分肯定地断定书中的每个推论的真实与否,但是我们却在读书的同时拓展着相关的历史知识面。只是需要一种欣赏,只是需要一种感受,只是需要一种推断------玩意儿的背后便是我们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下聆听宝玉背后的故事罢了。

  在本书的封底扉页上我还找寻到了这本玩意儿的另外两本书名。《壶内乾坤》和《翰墨风云》。期待着可以早日推出,以便阅读。

  《玩意儿》读后感(七):这还是玉的故事吗?《玩意儿2断璧零圭》

  这还是玉的故事吗?《玩意儿2断璧零圭》

  这是高悦西玩意儿系列的第二本《断璧零圭》,不过和第一本《画外烟云》比起来,却差了很多。这个差并不是说作者的功力减弱了,也不是作者写不出来了,而是感觉这部分和整体的规划有点不合拍。这个玩意儿系列,看介绍分四本,除了这两本以外还有第三本《壶内乾坤》和第四本翰墨风云,介绍的都是古玩中的故事,这故事当然离不开历史,但是肯定是以古玩本身的流传为主线,就如第一本书,里面介绍了十幅传世名画的历史传承,内容不错,而且配合作者的调侃戏谑的京片子语言,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很是期待着第二部的到来。可是第二本打开以后读着读着,越读却越感觉失望。并不是作者写作的质量下降,二十感觉这本书和这一套书很不合拍,这本书里面竟然只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块玉,数量少了不说,其中和氏璧传国玉玺这一块玉就占了六章,全书一共才九章,占了三分之二。其实中国古代的名玉还有很多,从新时期时代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各种玉璧玉圭玉琮,一直到大禹治水玉山子,这些名玉不胜枚举,而都被作者省略掉了,整本书其实就是在写玉玺的流传,其他的三种完全是配搭,改变比例严重失调。而且把玉玺的流传变成六章来写,其实里面写的多数内容都和玉玺没有关系,只是当时的历史脉络和走向,只是偶尔提到一点玉玺,完全和题目本末倒置了。

  看到一多半我才想起来,看第一本的时候前言里面好像说,作者原来写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作品,感觉不太满意,然后推翻了,然后以文物古玩作为线索来重新开始写了这套书,呵呵,看来推翻是推翻了,但是写出来的没舍得丢掉,都用到这里来了。这哪里是在讲玉,就是在讲历史嘛,只是每到朝代的更迭,象征性的提到一笔,别忘啦我在讲玉玺,真的有点意思。其实作者完全没必要硬是把这本书加到这个系列中,凭借作者的文笔和对历史的了解,作者完全可以写好这个题目。要是敝扫自珍真的舍不得这个内容,那十几万字,完全可以另外写成一本书了,没必要非和玉玺联系上。

  关于戏说历史袁鹏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的确影响很大,从名字上看,就能感觉到作者首到这套书的影响。要说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的掌握,作者还是太年轻,没办法和教了那么多年历史的袁老师相提并论。但是作者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调侃的京味儿,这都有自己的看点。只要细心雕琢,完全能够写出来一部,甚至一个系列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历史来。但是硬是把这个近乎中国通史的书稿内容借着玉玺的名义放在这里,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甚至让人不得不对后面的两本,由期待变得略显怀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