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莲灯诗梦林徽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莲灯诗梦林徽因的读后感10篇

2018-09-09 04:41: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莲灯诗梦林徽因的读后感10篇

  《莲灯诗梦林徽因》是一本由陈学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87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莲灯诗梦林徽因》读后感(一):应该是最真实的林先生传记

  1、讲证据,有说服力,最真实地还原了林先生的人生,澄清了许多世人误解事件

  2、抓住了对她一生重要作为建筑学家事业奉献。比起她出众美貌,甚至横溢的才华,她对事业的专注、奉献,甚至牺牲才是她一生最重要的篇章

  3、言语中多处可见作者对她的偏爱。可见林先生在作者心中的女神形象,不容一丝亵渎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

  莹莹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

  《莲灯诗梦林徽因》读后感(二):学者的传记《莲灯诗梦 林徽因》

  学者的传记《莲灯诗梦 林徽因》

  陈学勇是国内研究林徽因的专家,他的这本传记也是研究林徽因最权威的一本传记,在多达几百本的林徽因传记中,这一本文字最多,图片丰富,里面资料详实,记录准确,是了解林徽因的重要参考

  相比之下现在畅销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就显得单薄多了,里面充斥的是大量的想象虚拟描写,和真实的林徽因相距太远。不过这本厚重的林徽因传记并没有在网络中受到追捧,尽管在百度林徽因吧中,众多的林徽因粉丝们一再推荐,却仍然热度不够,为什么呢?还是买来看看

  书做得很漂亮,里面插图也很多,考证事实很准确,可是读着读着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什么呢?感觉作者太看重考证,太看重资料,太看重学问,感觉可读性差了一些,虽然作者也进行总体的编排,但是感觉作者还是更擅长做年表,收集资料的功力的确了得,但是传记总是一种文学体裁,还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估计读过几本林徽因传以后再看陈学勇的这部书,会收获很大,但是对于那些仅仅想了解一点林徽因的人,这本书估计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来。他们想看的不过是林徽因和徐志摩和金岳霖的爱情故事,别的未必想了解那么多。

  也许这就是传记的两难,一方面受众了解的并不多,也不想了解太深入,另一方面是历史和事实的复杂枯燥,历史并不都是有趣故事。你是为迎合读者而写,还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的确你必须有你自己选择,无论你如何选择都很难两全。

  对于作者也是一样,你选择的是详细的考证,那么你的思维方式和那种浪漫的想象肯定就不会合拍,相反如果你准备写一个生动的故事,那么你最好别太刨根问底,那样你会发现,事实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那么作为一位读者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莲灯诗梦林徽因》读后感(三):你是窗内之人也是窗外之人,你是如此清楚却又这般糊涂,你是超脱理想却又深植现实......

  “你仍然坐在窗子以内,不是火车的窗子,汽车的窗子,就是客栈逆旅的窗子,再不然就是你自己无形中习惯的窗子,把你搁在里面。接触认识谈不到,得天独厚闲暇生活先不容你。一样是旅行,如果你悲伤掮的不是照相机而是做买卖的小血本,你就需要全副的精神来走路:你得留神投宿的地方;你得计算一路上吃一次烧饼和几颗沙果的钱;遇着同行战战兢兢的打招呼,互相捧出诚意,遇着困难时好互相关照帮忙;到了一个地方你是真带着整个血肉身体到处碰运气紧张境遇不容你不奋斗,不与其他奋斗的血和肉的接触,直到经验使得你认识。”

  生活 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不难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更不怨命运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种人性混合做成的纠纷,人性又就是那么一回事,脱不掉生理心理环境习惯先天特质的凑合!把道德放大了讲,别裁判或裁削自己。

  在迷惘中,人最应该有笑,这种笑,虽然是敛住神经,敛住肌肉,仅是毅力的背后,它却是必需的,如同保护色对于许多生物,是必需的一样。

  ......

  信仰坐在我们中间多少时候了,你我可曾觉察到?信仰所给予我们的量不也正式那坚韧性倔强?我们都相信,我们只要都为它忠贞的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我们在这 生是如此艰难,死是这样容易的时候彼此仍会微笑点头的缘故也就在这里吧?

  ============================================================

  在那样一个艰难的年代 林徽因写下的文字,现在读来仍回味悠远 真灼有力,反观现在 还有多少人为理想而工作,为爱而结婚?时代到底是进步了还是...... 有人说 怀念过去 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现在八零后的人在怀念八零年代,长大起来的九零后在回忆九零年代,时代变化的太快,为了追上时代的步伐,丢掉了理想 丢失了真心的爱,马不停蹄的追上素食生活,慢慢地才发觉一切都没有了味道......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也是上帝的宠儿,在浩荡颠覆的年代到来之前上帝带走了你,否则你如何跟得上之后大步伐跃进的年代,如何经得起思想观念天翻地覆变换,庆幸你还是你,完整的你。

  2013.09.29

  《莲灯诗梦林徽因》读后感(四):佳人再难得

  初中时一首《再别康桥》,带我知道了徐志摩和林徽因。时间推移,各种好奇感促使我知道他们身边一堆人林长民、梁思成、金岳霖、张幼仪、陆小曼、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林洙、凌淑华。很早就想写一点点我感觉到的林徽因,可是仿佛你越刻意了解他们,太多、太杂关于他们的信息传递到自己思想里,你就会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先说什么的好。一直拖着没有写这个最多赞美、最多贬低的民国女子。上周yd回来送了一本林徽因的传,今天读完,就斗胆写一点我感觉的林徽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虽然各种各样的人对林徽因的评价纷繁复杂,可是概括起来无非是天壤差别的两种。一种特别喜欢她的称她为“女神”,觉得她长得美丽、满腹才情理智清醒,尤其在建筑学方面颇有成就。另一种就是特别不喜欢她的,认为她人品不行、认为她作、认为她矫情、认为她除了费慰梅再无女性朋友。 每个人都是总有人喜欢、总有人不喜欢。可是我讨厌那些盲目批判别人、骂别人的。我想断定一个人的人品,靠的是时间和了解,也不是靠道听途说可以推测的来的。盲目说难听话骂别人总是不好的。当事人均已作古是是非非岂是我们旁人所能断的清的。你又何必那么较真

  我一直没有特别喜欢林徽因,甚至高中大学一段时间也会给别人说“我不喜欢她对感情不够利落,她既然选择了梁,就不要和徐、金再联系再有瓜葛。”。后来觉得可能是自己那时想法简单幼稚。 一些人觉得林徽因导致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而最终她又抛弃徐和梁思成结婚。甚至张幼仪都觉得林徽因和梁结婚是欺骗了徐志摩的感情。可是我倒是宁愿觉得林徽因其实是真心喜欢过徐志摩,也从未要欺骗他的感情。我想林徽因从小的家庭环境导致林徽因内心其是缺乏安全感和爱的。她想要的是踏实安全感和爱,可是徐志摩给予她的太过浪漫与热烈。她太害怕失去、太缺少安全感,理智清醒的她选择了梁。我想真的和她的人品没有一点关系。她只是一个想要踏实安稳生活的女子。 再说老金,一些人也会把老金一生未娶怪罪到林徽因头上,虽然我也没权利充分理由为林辩解。可是我只是自己觉得那是老金自己的选择,他以他柏拉图式的爱守护林一生他觉得快乐幸福就好,旁人又有什么资格指点点。妄加评论

  写上面这些不是为了给林徽因“正名”,只是我自己一点点看法。对于纠结于林徽因“人品”问题的人来说,我实在不想找什么强有力的各种证据来和你理论辩驳她人品。我只知道,时间消逝了这么久,她留下来的一篇篇小诗依旧隽永清新;她为挽救濒临消逝的景泰蓝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所做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景泰蓝工艺;她以自己的才情设计的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依旧受每个人瞻仰;她和梁一起历尽艰险徒步考察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古建筑,并著书,有效的发掘保护了我国古建筑;同时在修建北京城时她为保护中国古代建筑不遗余力的与当时政府抗争说“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是要后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我对古建筑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和崇敬,所以在心里对她隐约有一种感激。我觉得对于林徽因这么一个这么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保护美的人来说,她的人品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本是想客观的说一下我觉得的林徽因。不想给她用上各种富丽堂皇的褒奖之词。可是题目还是给她用了溢美之词“佳人再难得”。 出自李延年给汉武帝推荐她妹妹所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的李夫人这个“佳人”,是精通音律、擅长歌舞的。而我想将林徽因称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佳人”。

  我想让别人记得这个“佳人”,不是因为徐志摩追求喜欢她一生,不是因为梁思成相扶相守她一生、不是因为金岳霖惦念钟爱她一生。而是因为她本身的优雅美丽、满腹才华,为我国建筑所做的卓越贡献而记得她。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这世上,终不会再有一个林徽因。

  文章最初写在个人qq空间:http://rc.qzone.qq.com/2

  《莲灯诗梦林徽因》读后感(五):“绯闻女孩”林徽因,也许只是脾气大的美女建筑师

  林徽因的盛名多是因为她的绯闻。

  先是徐志摩为十六岁的她离婚,又是金岳霖为她一生不娶。她生的美,嫁的同样是名门,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她爱社交客厅里来往的也多是当代人耳熟能详人物,喧喧闹闹,好像是一个长袖善舞的沙龙女主人

  她又似乎用情不专,徐志摩死后,她把徐肇事飞机的残片挂在卧室;又明确地跟丈夫说,自己爱上了丈夫和金岳霖两个人,十分苦恼

  但是,命运好像总是优待她,给她家世,给她美貌,给她才华,又给她“男朋友”们的宠爱原谅

  因此也有人说,她是被三个男人成就的女人

  她的故事有太多的曲折,于是被不同人的演绎成不同的版本

  有人觉得她是“新月派”的才女,写得聘婷的小诗;有人说她是善于社交的名媛,靠着社交技巧和美貌,把爱慕者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有人提到她是一个建筑师,她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丈夫奔走呼号,保住了很多国粹建筑。

  尽管梁思成在妻子墓碑上为她注解着“建筑师林徽因“,也没能让她摆脱”绯闻女孩“的名号

  为她著书立传的人,也多是演绎她的情感,她的绯闻。在当今林徽因的传记里,陈学勇的《莲灯诗梦林徽因》大概是最接近历史现实的一本。

  陈学勇是研究林徽因的专家。在这本传记里,他考据史实,力求客观,尽量避免有失分寸虚构。他不想把林徽因写成一个女神,只想展现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我第一次读林徽因的传记,很惭愧,也是冲着八卦去的。

  但是这本书,让我对林徽因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在林徽因的所有绯闻对象里,第一位引人猜测的应该是就是徐志摩。

  在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回忆里,对林徽因的态度和对陆小曼截然不同。张幼仪不恨陆小曼,觉得徐志摩对陆小曼宠得再上天入地,那也是他的事情,因为彼时他们已经离婚了。

  但是对林徽因,张幼仪却是另外一种态度,觉得正是林徽因造成了徐志摩和自己离婚的悲剧。在很多传言里,也说是林徽因督使徐志摩离婚的。

  但根据作者的多方考证,这事恐怕子虚乌有。很多材料显示,林徽因是多次明确地拒绝过徐志摩的。徐志摩追求她时,她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第一次随父亲旅居欧洲。因为被徐志摩的热情吓到,还请父亲出面写过拒信。如果要把两人的故事写的缠绵悱恻,那恐怕是编排了。

  至于金岳霖,林徽因的确是表达好感的,也确实告诉过梁思成,她爱上了隔壁老金。

  尽管痛苦,梁思成却表明态度:林徽因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他会选择祝福

  金岳霖知道后,说,看来思成是真的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此后,三人依旧相处和睦惬意聊天。梁家的孩子和金岳霖也十分亲近,金岳霖的身后事也是梁家的儿女料理的。

  在这段三人感情中,也许很多人都会不解,林徽因为何敢如此“脸皮厚”地因为自己爱上别人这件事向丈夫求助?梁思成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走上了“当然是选择原谅她”这条路?而金岳霖又如何与这对夫妻融洽相处的?

  我猜想,这其中不乏有时代的因素。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现代思想和旧观念正激烈交锋。在新派人士中间,个人主义盛行甚至矫枉过正。梁思成说出“你是自由的”这样的话,不光是基于对林徽因个人选择的尊重,应该也受了时代的影响。

  而在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中,君子尚仁,本就宽厚,梁思成和金岳霖身上也有君子之风。正因为三人坦荡,又明确了界限,所以相处更加自然吧。

  据梁思成的后任妻子林洙描述,当时林徽因向梁思成坦白,“像是一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她苦恼爱上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

  等梁给出态度,她又原话转达给了金岳霖。这种做法十分的高明,她不知如何抉择,就把皮球推给了两位追求者,不做决定,也不用负责任。

  我不怀疑林徽因的真诚,但我觉得这背后也不乏有身为美人的骄矜。

  林徽因到底是自信的,这种自信可能来自于对梁思成的了解,她信任自己的丈夫能在某个角度上给出自己答案;也信任自己的魅力,才能毫无顾忌地说出这样的话。

  何况林徽因这样的美人追求者众多,他们的同学甚至说:思成能赢得她的芳心,连我们这些同学都为之自豪。

  人的一生,能遇见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但一些人只能让人暗叹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然后还君明珠。

  梁思成和两位绯闻男友徐志摩、金岳霖之间,最适合林徽因的,大概还是梁思成。

  单说性格方面,梁思成的外甥女描述过,林徽因聪明活泼,而梁思成稳重严肃,性格算是互补的。

  卞之琳评价林徽因,说她性子急,脾气大,爱说话。梁启超也说过她性情狷急。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写诗隽秀,长相柔美古典的美人竟然是公认的急性子,脾气还大。

  她爱说话,爱社交,倒是众所周知的。冰心还写过太太的客厅来暗讽她爱慕虚荣,整天办沙龙。

  在沙龙上,林徽因能言善辩,争强好胜,经常让来者招架不住。

  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病重的时候,还是爱社交。

  有时候和人交谈,她十分痛苦,偷偷倒着气儿,别人说什么都听不清,只装着慵懒的聊天。

  在写给自己朋友费慰梅的信里,她说,每当有伴儿的时候我非常的尽兴,但事后总是会非常疲惫痛苦不堪。但是,如果我让别人知道事后是这个情形,恐怕再也不会有谁愿意走进我的身边,走进我的生命。

  在金岳霖看来,她缺乏忍受寂寞的能力。

  梁林二人都是建筑学大师,夫妻志趣相投。但梁思成之所以迈入建筑行业,却是受到林徽因的影响。

  在后期的研究中,他也曾坦言,是林徽因牺牲自己支持了他。但在才情上,同行都觉得他逊于夫人,文章只有让林徽因修改润色过他才肯发表。

  在那个戏言“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的时代,无怪乎梁思成要调侃“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大约因为两人是夫妻,夫唱妇和总不及绯闻感情来的绮丽,说两人之间故事的总是少的。

  但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不乏温情,俏皮还有相知相爱。

  两个人经常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坐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颇有“堵书消得泼茶香”的书香情趣。

  两人约会起来和现在的年轻男女,也并无两样。

  作为爱美的女生,约会时候,林徽因也总要让梁思成等她梳妆打扮,每次都要等个二三十分钟,很有胡适所说“太太化妆要等得”的规矩。

  梁思成的弟弟还写过一个对联调侃他们:林小姐千妆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

  去欧洲蜜月游,林徽因吐槽梁思成拍照技术太差:“在欧洲我就没有照一张好照片,你看看所有照片人都是那么一丁点。 思成真可气,他是拿我当Scale(标尺)啊。”

  两人约会一起逛太庙,一进庙门,梁思成不见了,她正诧异,就见梁思成已经爬上大树大喊她的名字。十分少年气。

  在林徽因二十四岁的元旦,梁思成精心做了一方仿古的铜镜,装了玻璃镜面,送给林徽因。上面写着:思成自镌并喻其晶莹不钰也。

  金岳霖曾经送给夫妇二人一对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梁思成十分悦纳,但是林徽因却不高兴。她嫌弃这对联只把她当作一个美人,一个女人。

  “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总是讲求郎才女貌,功绩功名都是男人的事情,女生长得好看就行了。

  但是林徽因并不甘心当一个花瓶,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不济也可以靠文章靠翻译吃饭,但是她偏偏爱工艺美术,她爱建筑。

  十六岁随着父亲游览欧洲的那一年,她有了现身建筑的志愿,此后又影响梁思成,夫妻二人共同成为建筑学界的大师。

  即使身患肺结核,体质虚弱,实地考察中她也不甘示弱。餐风宿露,爬梁上柱,考察古建筑的年月。

  有时建筑已经荒废,大梁上密密麻麻的蝙蝠,赶走了蝙蝠还有一层层的臭虫。林徽因也热情的投身其中。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她有时候身体病弱到不能起床。但她还是尽全力投入到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中。一年多没回家的女儿回来,发现家里到处都是国徽图案, 母亲埋头在设计图中,根本没看见或者不在意女儿回来了。

  梁思成在清华园筹备建筑系的时候,林徽因也承担了大部分工作。同事和学生们,都视夫妻两人为一体。

  当时随林徽因筹办建筑系的吴良镛说:她躺在病床上,把一个系从无到有地办起来,可惜这些并不为人所知。 她去世后的几十年,她的学生多成业内翘楚,回忆起她,依旧感激敬重。

  她是真真的喜欢着自己的事业。为了不让国宝级景泰蓝艺术失传,她还牵头改良了烧制工艺。 去世前的一个月,在病榻上插着输氧管的林徽因还在叮嘱自己的学生:“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

  她去世后,梁思成为她设计了墓碑上的碑体,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后走的一方为先走一步的设计碑体。 而墓碑的基座,则用了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的设计。碑文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金岳霖和邓书存也为她写下那句: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此后10年中,林徽因渐渐被大众遗忘了。后来因为徐志摩,她又出现在了世人的眼里,诗歌文集包括建筑文章逐渐被披露。 人们这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个才女,是个名媛闺秀,更是个美人,还是一个被诗人歌颂,学者爱慕的美人。

  一个人女人身上有那么多的头衔,就免不了被人八卦,何况在她还在世的年代,她就已经被受争议。这些争议随着时间,逐渐被发酵变味儿。一会成了女神,一会又成了绿茶婊。

  不过究竟要如何注解她,我觉得梁思成的碑文就挺好的:建筑师林徽因。

  其他美貌才情八卦故事,只是她的注脚,只有建筑,是她坚持到底的追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