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下得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下得失》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5: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下得失》读后感10篇

  天下得失》读后感(一):毛蒋读书的差异

  蒋早年每年读书十本左右,掌权后每年读五本书左右,蒋喜爱读的书基本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比如中庸,比如大学。蒋最喜欢阅读的三人全集分别为为曾国藩,胡林翼和王阳明。蒋不喜读小说,历史书也阅读的比较少(资治通鉴曾划入计划中阅读,但阅读没阅读过也不知道),而基本以经书为主,或者配以三伟人全集用以修生养性。

  蒋除早年对马列类书籍热衷非常外,以后基本不予阅读。蒋对黑格尔辩证法一度痴迷,然最终结论是古代诸子阴阳之道远胜之。总之,蒋认为古书远胜今书。远比今书有价值。

  而毛相对于蒋来说,其热衷于阅读历史书籍,二十四史通读可能吹牛,但毛对正史和资治通鉴之类的阅读超越于蒋。而毛对儒家经书之类却无甚兴趣。毛早年亦喜读曾文正全集,后兴趣趋向渐进于阅读章太炎,饮冰室之类革命或改良人士著作。相对于蒋来说,毛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也超越其,但两人对西方文学和西方学术都无甚兴趣

  《天下得失》读后感(三):理解蒋介石的三个维度

  评价一个人往往要看他得两个方面:他自己与他的敌人。就蒋介石而言,真正威胁他地位的敌人只有日本和中共,从日本或中共的视角出发构成了研究蒋介石的第一个层面,而第二个层面则是蒋介石自己。

  《天下得失》读后感(四):得江山处失江山

  当代历史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模糊了人。大家都执着于事实的辩证、动机的推演、意义的建构,却很少去关注历史中的人。

  任何历史,都是具体的人的实践结果,作为人,他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当他带着这些问题去实践时,便形成了历史的缺憾。毋宁说,历史的魅力,恰恰在于历史中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他们性格、知识、信息方面的不足,让他们注定成为悲剧人物。然而,正是通过一次次壮烈的失败,我们品味到苦难中的那份狞厉的美。

  如果不是蒋介石,历史可能完全不同,如果他没有缺陷,他也不可能一度大权独揽,但就在他最辉煌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蒋介石来自中下层,自小饱尝人间冷暖,这养成了他多疑、寡信、自负、封闭的性格,他喜欢阅读,但读史少,读野史尤少,专注于经学,有强烈的求道意识,这又让他倾向于隐忍、折衷、包容与保守。两个矛盾的自我,让蒋的行为扑朔迷离。

  一方面,面对问题,他总是犹豫不决,在协调自身性格冲突的同时,这也让他在各方冲突中,更富有折衷性,所以他能被军阀们接受;另一方面,他时时处于选择中,既要关注矛盾本身,还要关注解决矛盾之后,如何应对新的困境。所以,他不果断,想四面讨好,结果却是令各方失望。人们接受他,是看到了他不决绝、犹豫的一面,而人们厌恶他,也恰恰是他太虚于委蛇,令人莫测。

  本书努力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蒋。蒋的一生充满压抑,早年日记空白处往往写上雪耻字样,晚年亦如此。作为人,难免一生自苦,写出这些,才算是有味道、有温度的历史。

  《天下得失》读后感(五):一本专业而有趣的书

  历史学写作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幅两极分化的面貌:一方面是学院内的研究越来越精深,却也越来越琐碎无趣;另一方面则是为迎合大众趣味的历史演义性质作品大量出现,虽然能通过优美的文字与曲折的故事吸引眼球,但是不免流于八卦,可能丧失了基本的历史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大众阅读的趣味性相结合起来的历史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而我很高兴地发现《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大家期待的作品。

  搞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要判断一篇历史论文或一本学术著作之高下,首先就要看文章后面的注释。没有注释的历史研究作品完全可以当小说看,如果注释多引自其他研究成果等二手资料,则能判断这本书只是在人云亦云,毫无创见,不看也罢。

  《天下得失》一书的三位作者都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他们可以接触到一般人很难接触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这一点在本书的注释中得到充分体现:本书所依据的基本史料是近些年来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其他史料则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事略稿本》这些蒋介石研究的核心史料;同时还辅之以档案、回忆录与报刊史料。从史料上来看可谓十分丰富,这就保证此书绝非人云亦云之作,读者可以从中获悉原来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具有深意:《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该题目已经点出,书的内容是关于“蒋介石的人生”,但是蒋公一生漫长,无法在20万字的有限篇幅内予以事无巨细的介绍,因此该书的重点集中于“天下得失”。具体说来就是蒋介石如何在国民党复杂的派系斗争中脱颖而出,“得天下”;然后又怎么在抗战胜利后短短4年时间内,兵败如山倒,退出大陆,“失天下”。可以说此书的三位作者以他们高明的历史眼光,成功抓住了蒋介石漫长政治生涯中的关节点,而蒋介石“天下得失”之经验教训又是值得我们今人所慢慢反思与品味的。

  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书透”,敬请大家自己慢慢品味……

  《天下得失》读后感(六):一本专业而有趣的书

  历史学写作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幅两极分化的面貌:一方面是学院内的研究越来越精深,却也越来越琐碎无趣;另一方面则是为迎合大众趣味的历史演义性质作品大量出现,虽然能通过优美的文字与曲折的故事吸引眼球,但是不免流于八卦,可能丧失了基本的历史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大众阅读的趣味性相结合起来的历史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而我很高兴地发现《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大家期待的作品。

  搞历史研究的人都知道,要判断一篇历史论文或一本学术著作之高下,首先就要看文章后面的注释。没有注释的历史研究作品完全可以当小说看,如果注释多引自其他研究成果等二手资料,则能判断这本书只是在人云亦云,毫无创见,不看也罢。

  《天下得失》一书的三位作者都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他们可以接触到一般人很难接触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这一点在本书的注释中得到充分体现:本书所依据的基本史料是近些年来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其他史料则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事略稿本》这些蒋介石研究的核心史料;同时还辅之以档案、回忆录与报刊史料。从史料上来看可谓十分丰富,这就保证此书绝非人云亦云之作,读者可以从中获悉原来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具有深意:《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该题目已经点出,书的内容是关于“蒋介石的人生”,但是蒋公一生漫长,无法在20万字的有限篇幅内予以事无巨细的介绍,因此该书的重点集中于“天下得失”。具体说来就是蒋介石如何在国民党复杂的派系斗争中脱颖而出,“得天下”;然后又怎么在抗战胜利后短短4年时间内,兵败如山倒,退出大陆,“失天下”。可以说此书的三位作者以他们高明的历史眼光,成功抓住了蒋介石漫长政治生涯中的关节点,而蒋介石“天下得失”之经验教训又是值得我们今人所慢慢反思与品味的。

  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书透”,敬请大家自己慢慢品味……

  《天下得失》读后感(七):得失天下赖一身 ——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这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著,而是一部论文集,分别由三位作者完成。每章独立成文,但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展现蒋介石复杂的人生。主要内容仍未脱离蒋的政治与军事,其包括与党内的斗争放到派系、地缘和代际中,与地方军事势力的博弈及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讲述了政治制度变革及经济改革和与中共军事斗争中的蒋。与中共的斗争方面,集中聚焦于1945-1949年,而没有抗战时期和苏维埃时期,甚至是更早时期。同时也在蒋的人际关系上,虽然仅仅是集中在孔宋身上,但做出了初步的研究,打破了我们一直印象中的“四大家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印象,展现了国民党高层内部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场景。其中只有第1章与第11章关注了蒋的性格与阅读情况,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蒋。这种描画更多的是展现作为政治军事领袖的蒋,而非作为生活中的人的蒋。其面相不免有单一之嫌。

  本书副标题为“蒋介石的人生”,通读该书确实可以看到从蒋的孤儿寡母时代到大陆失败其所经历的种种,但可惜的是这只是蒋的半个人生,即前半生。书中缺少了对蒋在台湾时期的后半生的考察,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同样,这本书最主要的史料是蒋介石日记,但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写,蒋的日记是有考虑的书写,是留诸后世、教育他人的“教材”。这样在运用日记的时候就不得不对日记本身记述做出印证和持一分怀疑之心。如第1章讲到蒋的少年性格和心态时就基本上依靠日记来讨论,这就难免会有大而不细的纰漏。因为一个人的心态与行为以及性格如何会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而有所变化。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期,其反应是不同的。这也是人的复杂之处,研究的困难所在。不能泛泛的去谈蒋的心理、性格等,而是要谈一个历史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蒋的性格和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本书的主人公是蒋介石,故所有论述当以蒋为中心来展开,但是个别章节对此把握似可商榷。尤其是第九章中讲到“戡乱动员”时,作者更多的是讲述国民党如何实行该政策的,而没有去着重的考察在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蒋的表现如何。

  《天下得失》读后感(八):像卡布奇诺般平淡无奇

  作为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的政治人物之一,蒋介石生前死后的公共形象呈现戏剧性的断裂。最近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陶涵专著《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更是做足了为蒋介石翻案的文章。历史中的蒋介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这无疑随着自由行激荡的两岸人民更密切的互动,引发了普通民众更强烈的兴趣。而前些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公开蒋介石日记,更是为专业历史学者和史学爱好者进一步探索蒋介石的内心世界与政治性格提供了一手的史料。

  正如该书作者所言,“在蒋的童年记忆中,孤儿寡母,孤苦伶仃,孤立无援。寡母是唯一可敬可信的人,其他人都不可信赖。正因为从小缺失对人的‘基本信赖’,养成了蒋成年以后幽暗多疑的心理和性格。”这种猜忌与对亲情的倚重,自然就会延伸到蒋介石在政治领域的言行与作为,众所周知,蒋介石对黄埔系的嫡系门生统帅的军队多有器重,对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更是如此,而对于桂系、川军等出来的将领,即使再有军事才能,也多有防范。这一点在《李宗仁回忆录》中多有体现。而对于姻亲如孔祥熙、宋子文等,因两位个性之差异而有态度上之差别,但基本上是容忍与提携为主,这是蒋介石政治领域私人化的表现。

  本文来源:南都周刊2012年度第38期 文:唐小兵

  《天下得失》读后感(九):回归本色的蒋介石

  近年来历史研究之所以侧重英雄人物的深度剖析,个中缘由,盖因中国特色使然,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个性、偏好、乃至生老病死都牵动着我们国家命运的改变。从这个角度上看,研究“领袖”蒋介石也算是治史的另一条路径,或可为民国史添上厚重的一笔。

  该书以“天下得失”来概论蒋介石在民国主政时期的历史经验,基本上算是一个定论。然而,在天下得与失之间,有一个具有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蒋介石,他既是一个恋母、爱妻、怜子的孝子、良夫、贤父也是一个用尽家庭成员能力营结个人权力的政客,一个既以豪杰、圣贤、革命领袖自居又擅长中国政治权术、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一个浸染中国古典文化又颇具现代政党意识的人,一个在乱世中谋得国家最高权力也在乱世中终结正统政权的人。从1927年起至1949年止,蒋介石三起三落,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的政权、实现了个人政治权力的巅峰、为家族攫取了巨额的经济和政治资本的同时,却一溃千里地被赶出大陆、偏据一方、丧失正统、威严扫地,假如不是美国人对中国政权的干预,或者蒋家王朝在台湾也不复存在,他的“天下得失”史,如同一出悲喜剧一样,从欢颜笑语到黯然伤神,让人唏嘘不已。

  通过这种革命背景下解读日记的方式,该书进一步分析了蒋介石三起三落的深层次原因及对其成长的影响、1932年蒋稳执全国政权后对政治体制的谋划和部署、蒋拉拢和打压党内元老的实质、蒋如何利用地缘纠葛和派系纷争为自己的政权谋利、蒋平衡民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势力的真实意图以及战后对待多党合作的真实态度、与中共决裂的“戡乱动员”的企图、出台金圆券等经济改革举措的内幕和后果等等,甚至细致分析了蒋介石的阅读史,通过其阅读书籍的种类、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心得,来反映一个具有圣人抱负、信守教条同时也具有鲜活个性的蒋介石。

  多个角度下的解读,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乱世下的英雄人物蒋介石,既反映出了他1927年至1949年主政中国期间的喜怒哀乐的各种心态,又呈现了他“内圣外王”和以国为家的古典治国追求和攫取个人权力的政治抗争,同时也剖析了他各种政治实验不断复归失败的深层次缘由,在“凡人”与“超人”之间,历史也让我们清醒:没有现代民主意识的英雄领导人,即使有现代的政党制度、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及各种历史机缘为其做铺垫,也开动不了中国现代化的车轮,更何谈哪来的实现中国的富强。

  《天下得失》读后感(十):《天下得失》前言

  最近若干年来,中国各行各业热衷于与国际“接轨”,历史学亦不自外于这一潮流。受西方新史学的影响,政治史被认为“过时”了,“英雄史观”更是备受冷落甚至受到批判,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史、文化史等受热捧,“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受重视。

  其实,中国的历史自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史学亦大可不必与西方亦步亦趋。如西方政治早已上轨道,在轨道上跑的政治固然很好,但描述起来难免“乏味”。而近代中国政治既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又没有完全走上新的轨道,称得上是“乱世”。“乱世”对历史学家更具有挑战性。这一时期,战争、革命、内战、外战、政变、民变,一切都在剧变中,一切都在动荡中,充满偶然,充满传奇,充满戏剧性,具有不可预测性。经济基础不见有大的变动,上层建筑却是风雷激荡。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想避开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真正学术意义上的蒋介石研究,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其间的制约因素很多,现实“政治”尤为关键。海峡两岸皆然。好在随着时间流逝,“政治”的因素逐渐减弱。而历史资料的大量开放,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蒋介石日记的公布,引发海峡两岸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蒋介石研究热”。

  持续五十多年不间断地写日记,是蒋介石有别于其他领袖人物的特异之处,也可能是蒋介石一生做得最英明的一件事。后来的研究者,无论是褒他贬他,颂他骂他,都不可能无视他的日记。蒋介石日记是写给别人看的,还是只写给自己看的,学界居然还存有不同意见。一般而言,“小人物”的日记多是写给自己看的,而“大人物”的日记在写给自己看的同时,也难免想到将来迟早会被别人看到,因而在下笔之际,记什么,不记什么,如何记,心中自有选择,笔端常有分寸。

  其实,早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时,蒋介石就声称:要想知道事件的真相,等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吧。据罗家伦回忆,南京政府初期,蒋拿出全部日记和他商量,打算出版。 其后,蒋改变计划,将早年日记交给他的老师毛思诚整理成年谱,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为名正式出版了。此后,蒋令人继续以其日记为基础编辑《事略稿本》。即使在激烈的对日抗战和国共内战时期,蒋介石于军务倥偬之际还抽出大量时间认真细致地逐卷审阅和修改其数量庞大的《事略稿本》。可见他如何重视其身后形象的建构和维护。

  正因为此,阅读蒋的日记,不妨“于不疑处有疑”(胡适语),不仅要看他记了什么,更要广泛对照其他史料,揣摩其难言之隐,解读其言外之意,如有些事按常情该记而为何“漏“记,有些事依常理该详记而为何略记。当然,任何人记日记都是有选择性的记述。蒋介石在日记中,有强烈的情绪宣泄,常有一些极端化的言词,诸如最恨最爱、最悲最喜之类的表述。这在政治家的日记中是不多见的。这一类表述,最见其个性、心态,读来也富有趣味,但如果离开蒋日记的整体语境和表达习惯,尤其是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而断章取义地引用,是有可能歪曲其原义的。

  古语称“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之”;又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蒋介石的“天下”既从“马上”得之,也从“马上”失之;既顺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这样的一得一失,竟在蒋介石一身一生中“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吧。这是何等的生命体验!什么样的人能承受这样巨大的人生起伏?经历了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竟还能“寿终正寝”。这样的“淡定”,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即使不承认蒋介石是“伟人”的人,恐怕也不能不承认蒋介石是一个“非凡”之人吧。

  对于这样一个“非凡”之人,要想简单来一个“盖棺”定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尤其是在有关的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全面之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非凡”之人,因其多面性、复杂性、矛盾性及其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影响力,势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历史学者们持久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