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大人生讲座》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大人生讲座》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8 03:0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大人生讲座》经典读后感10篇

  《北大人讲座》是一本由胡适 / 梁启超 / 朱自清 / 蔡元培 / 徐志摩 / 陈独秀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一):寻找生命意义 坚定生活方向

  现在很多人基本被碎片包围了。自控力差的人都把碎片化时间沉溺在碎片化信息里,然后就是七零八落的碎片化记忆。还有多少人在考虑人生的意义”、“做人道理”,还有“一个人责任”。 至少我没有,因为没有时间,除了吃喝拉撒和上班,所有零零碎碎的时间都被碎片信息占领,没有时间去思考,也没有时间去记忆。没有目的,没有想法。偶尔晚上睡不着会唾弃自己颓废麻木。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这种无目的的生活,只算禽兽,不算是人。” 这句话出自梁启超先生的“人生目的何在”一文中。这篇文章我是在《北大人生讲座》一书的第一章“人生的意义”中看到的,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 《北大人生讲座》这本书一共有五十六篇文章。作者都是民国文坛教育大咖,收录篇数比较多的作者有:朱自清、蔡元培、胡适、梁启超、徐志摩、闻一多、傅斯年等。不用看内容,一看这些作者是不是就很想把这本书收入囊中,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收的这本书。这本书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有上进心,处于人生迷茫期的人,无论老幼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年轻人更应该读这本书。 《北大人生讲座》这本书五十六篇文章集结成册。并根据内容分成“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这四个部分。 在“人生的意义”中我很喜欢梁启超的《人生目的何在》,其中一句“呜呼!可怜世人尔许忙!忙个什么?所为何来?”中“忙个什么?所为何来”。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个同事,每天看他忙忙碌碌,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是了解他的人都发现他忙一天几乎不出活,他只是做出一个很忙的样子给别人看的。更甚至有些人忙着争权夺利,忙着算计别人。这些忙就如书中说的“只算是禽兽,不算是人。” 还有胡适的《科学人生观》。通过对空间的大、时间的长、宇宙自然行动以及对人的理性分析。要做有担当、有进步、有作为的人。成绩不在于大小,即便一分一毫,也会有无穷尽的快乐。 读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会给我们的人生成长启迪。文章一篇接一篇读下去就如参加拔河比赛时,拉拉队喊出的节奏统一口号。虽然出自不同人的嘴里,声音有粗有细,有高有低,但是最后都汇聚成了统一的声音:“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听到这样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声音,拔河的运动员自然会精神抖擞劲儿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投入比赛,力出一份是一份,进步一点是一点。 《北大人生讲座》这本书粗读了一遍我就迫不及待的推荐给大家。不仅书的内容好,书的质量外观和排版都很好。值得拥有一本它的纸质书,常置于案头,随时翻开读一篇,随时扫去你心灵上尘垢。时刻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和责任,怎样做一名真正的人。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二):撷取一道光,照亮你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活着?如何活得坦坦荡荡,不焦虑不迷茫?我相信,在现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人们拼命的追逐,没有时间停下来静一静,并不说明每个人都很充实目标明确。或许,我们已迷失在不断的争强好胜中,今年一年下来,我有没有比别人赚得少?同是一起进入公司,我是不是比别人升迁得更快? 我们不能为忙而忙,失去当初梦想的真正生活。何为真正的生活,就是我们想过的,什么也不多,什么也不少的一种心安理得生活状态。现在,我们越来越忙、越来越累,得到的东西财富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理想的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不知何时才能到达。 其实,只要我们停下来来一次自剖,来一次再剖(《自剖》、《再剖》同为徐志摩所写),把身上的某些赘物某些隐患一一剔除,我们就会轻松许多。原来我们拼命追逐的不过是一堆堆的垃圾,使我们人生一路上越来越难行。适时扔下这些垃圾,心灵才能获得滋长的空间。我们的强大只能靠自身天然携带的部分,并不能靠后天获得的一些赘物来获得。 这里,在这本《北大人生讲座》里,让我们一起聆听北大名家经典分享,拨开我们被现世混沌的层层包裏,自视我们生命最原始需要,心灵最渴望美梦,让我们走进一个更纯粹的自已,开启一段更纯粹的生命旅程。 这本书遴选了梁启超、蔡元培、徐志摩、周作人、胡适、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章太炎、蒋梦麟等民国大师关于人生经典文章全书为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四个部分,从不同方面解答了人生的种种问题,读者可以从民国大师那里获得关于人生的建议答案,从而更好的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学做一个人,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才算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陶行知先生认为以下五种不算一个完整的人: 一、残废的――他的身体有了欠缺,他当然不能算是个完整的人。 二、依靠他人的――他的生活不是独立的;他的生活只能算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 三、为他人当做工具用的――这种人的性命,为他人所支配,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四、被他人买卖的――被贩卖人口所贩卖的人,都是猪仔;或是受金钱贿赂,卖身的一元就是代表着。 五、一身兼管数事的――人的一份精神,只能专做一件事,一个人兼了十几个差使,精神难以兼顾,他的事业即难以成功结果只拿到钱不做事。 依我来看,只要心智健全,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就算身体有欠缺。还有身兼数职,却能都做得完美的人,也应是完整的人。现在事实表明,很多人在多个领域可取得斐然的成绩。这样我们就知道,至少有三种人算不得完整的人:依靠他人的、为他人当做工具的、被他人买卖的。 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维、独立人格、独立行为的人,不被舆论左右、不被强权威胁、不被世事裹挟。 作为新世纪新青年,面临的责任更加巨大,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我们更要有勇气努力担当。不仅使GDP快速增长,还有历史文化和民族内涵也需我们去发扬、去体现。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国家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现在,就拿起这本书,撷取前人思想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不负生命不负时代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三):今天,我们来谈谈人生

  

人生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就是解决“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人区别动物重要一点,就在于人的活动自觉的、有目的的。人生的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了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态度和人生价值,对一个人一生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来到一家孤儿院,问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什么最重要呢?“爸爸妈妈最重要!”孩子们齐声回答心理学家走进一家敬老院,问老人们,人生什么最重要?“生命最重要!”老人们说。接着,心理学家又到了一家医院,问躺在床上的病人,人生什么最重要?病人们叹了一口气,说:“平时没病的时候,没想到健康是多么重要啊!”心理学家走出医院后,遇到了一位漂泊的游子,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游子仰望天空,凝视着一轮明月,说:“回家最重要!”

  可见,对每个人来说,各自的人生理想都不同。其实说来说去,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最重要的,你有没有从中得到乐趣,你是否已经足够努力过,你是不是表现出一种独特风格,这才是最重要的。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最为艰难的时代,梁启超先生关于少年中国的梦想点亮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青春。对于人生,他的看法是:

“我所说的,是告诉汝终日忙终年忙,总须向着一个目的忙去。汝过去现在到底忙个甚么,所为何来,不惟我不知道,恐怕连汝自己也不知道;汝自己不惟不知道,恐怕自有生以来,未曾想过。呜呼!人生无常人身难得,数十寒暑,一弹指顷,便尔过去;今之少年,曾几何时,忽已颀然而壮,忽复颓然而老,忽遂奄然而死。囫囵模糊,蒙头盖面,包脓裹血,过此一生,岂不可怜,岂不可惜。何况这种无目的的生活,决定和那种种忧怖烦恼纠缠不解,长夜漫漫,如何过得。我劝汝寻根究底还出一个目的来,便是叫汝黑暗中觅取光明,敦促汝求一个安身立命所在。”

  你看,并不是说你天天忙碌就是为了过好人生,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等你想明白了以后,才不会虚度人生。

那么怎样才能过充实的人生呢?

  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为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写的毕业赠言《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提出了“问题+兴趣+信心”的答案。他告诫、激励青年一代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发努力。他预测了毕业生的去向担忧大学生踏上社会的沉沦,开出了应对药方。他说:

“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在不得不成为一个糊口养家的人之后难免会心灰意懒”。所以要“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要培养兴趣爱好,“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你看,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握方向,扛起肩上的责任,具备随时保持内心平静能力可能有许多人告诉过我们,最重要的是坚持、是梦想、是初心,一千人会有一千个答案,而当你翻开《北大人生讲座》,读一读梁启超、朱自清、胡适、蔡元培、徐志摩、陈独秀等等大师们的文章,就不会再焦虑和迷茫,学而用之,善莫大焉,你的人生之路会更有底气,中华崛起之梦则有路可循。

  说来说去,又回到先前我们提出的疑问,人生到底是什么?还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说:汝若问我人生目的究竟何在,我且不必说出来,待汝痛痛切切彻底参详透了,方有商量。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四):做一个不忧、不惧、不惑的人

  古训有言: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不管几岁,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审视人生,感悟人生,但总得来说,迷茫的人多,通透的人少。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牛学府之一,建校百余年来,大师辈出,灿若星河。为传道解惑,大师们举办了诸多讲座,与众学子畅谈人生的种种问题。《北大人生讲座》这本书特将精彩讲座结集,以飨读者。

  《北大人生讲座》遴选了梁启超、蔡元培、徐志摩、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民国大师关于人生的经典文章。全书分为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四个部分,从不同方面解答了人生的种种问题。通过阅读《北大人生讲座》,读者可以 从民国大师那里获得关于人生的建议和答案,从而更好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北大人生讲座》总共由56篇独立文章组成,白话文、文言文兼具,读起来难易程度不一。语句多对偶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更是超然。如果能把这本书一字不落地读懂悟透自然最好,但若是达不到这等高度,也总会有一句话,像一道光,照亮你的人生。

  第一章人生的意义中,开篇就提到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梁启超先生说,禽兽为无目的的生活,人类为有目的的生活。世界的飞快发展,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好像都不允许我们停下来静静地思考自己忙碌的最终目的。不管目的是否高大上,我们都有必要制定一个,不然就是瞎忙,白忙。人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只为达到他的生趣而活着。

  十九世纪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给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说:“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有时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原来,为自己不是自私,一个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和成为最好的自己完全冲突,为我主义是光明正大的,高尚的。

  我们不需要因为个人主义而偷偷摸摸、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成为最好的自己必将最有利于社会。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陈独秀先生说,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第二章从学做一个人中我们得知, 进学校读书识字,除了求学问,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应该从智、仁、勇三方面来教育自己。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往往没什么用处,混饭吃、混官做,有可能都用不到知识。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学习了,我们要深信功不唐捐,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陶行知说,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要具备三要素: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我们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不要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第二、要有独立的思想;第三、要有独立的职业。关于择业,我们要根据个人的才干和兴趣来选择。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在付出努力的同时,我们要相信自己,随时随地尽力去做,让自己活得有意思,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章关于人生的责任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人很聪明,但在专制下,缺乏责任心已成习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多人做了人上人,吃得好,穿得好,玩儿得好,兼善天下成了幌子。太多人悬梁刺股、寒窗苦读,好像都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大吃大喝,谋一己之私利。不要忘了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社会、国家造就我们成才,我们也不要忘了反哺社会。

  第四章写给年轻人中,蔡元培先生说复兴民族需要有健康的体格、出众的知识和能力、优良的品性和修养。章太炎先生说现在的年轻人有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虚慕文明和好高骛远这四种弱点。作为现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拥有狮子般强壮的体力、猴子般敏捷的行动和骆驼般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大师之言,字字珠玑,意蕴无穷,传达着对于人生得失的大智慧。《北大人生讲座》是一本人生宝典,像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方向,找回人生的信条,生命的尊严和道德的底线。人生都有迷茫时,可贵的是有这样一本大作时时提点着我们。面对种种诱惑和迷茫,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相信每一次都会给你新的见解和体会。愿每一个人都能穿过迷茫、焦虑、颓丧的迷雾,做一个不忧、不惧、不惑的人。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五):人生的各种答疑解惑,尽在这本人生讲座

  网络时代,信息如此发达,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家事,猫狗事,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现代人时刻被各种信息轰炸,自媒体时代各种论点层出不穷,各种生活方式看的人眼花缭乱。人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但是思考的却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多,焦虑却一点儿也没少。

  社会越来越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生活,甚至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去独立的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生的苦与乐?怎样做一个人?做人的责任?

  这些问题我想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成年之前可能还会有所思考,但在被现实的生活蹂躏之后,估计大多却再无暇去好好思量。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复一日,长此以往,最终一生蹉跎。

  我便是这浑浑噩噩中的一员,但不想人生就此蹉跎,正在这人生迷茫的时候,看到了这本《北大人生讲座》,细读之后感觉茅舍顿开,突然就觉得生活豁然开朗了起来。

  《北大人生讲座》不是某一名家的著作,而是胡适 ,梁启超,朱自清,蔡元培,徐志摩,陈独秀,周作人,郁达夫,闻一多,陶行知,章太炎等名人名家名文的合集。光看这些作者的名字便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和意义。

  《北大人生讲座》全书分为四个大章:人生的意义,学做一个人,人生的责任,写给年轻人。

  人生的意义开篇选择了梁启超的《人生的目的何在》以“忙”讲起,通篇文言文和现代文融合讲述,人生之忙,生活之苦。而所谓的人生目的,梁公这样说:汝要问我,人生目的究竟何在?我且不必说出来,待汝痛痛彻彻,彻底参详透了,方有商量。此句甚是精妙,看透不说透,人生的大智慧莫过于此。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是什么?看起来很简单的两个问题,但是却是最难回答清楚,讲解明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或许有人甚至从未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陈独秀说:“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这平实的讲解,传达的是先善其身,再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

  通读下来受益良多,我之前一直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要仔细的思考来参透其中的奥义。读过之后才忽然明白,人生光靠空想是没有用的,所有的感悟要去实实在在的经历,方能清楚的明了。而在经历的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才会从虚缈的意识落到人生的实处。

  怎样学做一个人,各位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陶行知对于一个完整人的定义:一要有健康的身体,二要有独立的思想,三是要有独立的职业。这百年前赋予人的要求,时至今日仍是非常精辟且仍可做为完整人的基本参考条件。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做人的准则却一如既往的简单明白,可试问现代人中又有几个真正完整的人呢?

  人生的责任里,朱自清的几篇文章很接地气却发人深省,从论不满现状里讲述的那些怨天怨地怨命运的态度,到论且顾眼前中抨击的那些自顾自的立场,再到论吃饭,论做作,论东西,从基本生存到生活定律再到精神追求,从各方面论述了单个人作为社会一部分产生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可正可负,而这影响本身便是人生责任的组成。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的人生观也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胡适提出的要有批判的精神,要有冒险进取的精神,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并指出这不仅是少年的人生观也可作为少年中国的精神,反观过去这一个世纪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得不从心底里赞叹胡适在能百年前能提出如此精准观点,不愧为著名的教育学家。

  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每个人去亲身体验,而人生的奥义在哪里?可在细细品读这本《北大人生讲座》后慢慢揣测,思索,获解。

  《北大人生讲座》读后感(六):56封建议,教你做好一个人

  《北大人生讲座》可以说是一本随笔集,它不是由单独某一个作者著作而成,而是收录了民国年间,朱自清、闻一多、蔡元培、梁启超等17位大师关于人生这一话题的经典感悟,56篇文章,就如同56封信,苦口婆心,娓娓道来;又如同56把重锤,每一把,都在敲击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关于人生的答案。 当代的年轻人,时常觉得困惑,一面不甘于平凡,一面又不自信自己的能力;一面苦苦努力,不分昼夜地忙碌,一面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所以有人说,当代的年轻人,是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一代,因为他们几乎每天都在问这个哲学上的难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为什么而活着?如何活着?在这大千世界里,如何才能让自己免于沦为一颗轻薄的尘埃,找到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转而散发出一点点热量。这些也许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北大人生讲座》,它就像是一个人生导师,在我们翻阅时,它会帮我们展开四件答卷:意义、责任、青年、为人。在这四件答卷里,那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01/意义 《北大人生讲座》开篇就给我们上了“意义”这堂课。开篇就以梁启超的一句“忙个甚么?所为何来?”给我们以警醒,让人禁不住去思考,我等今日所过的人生,究竟是有目的的“人”,还是无目的的“禽兽”。 所谓人生的意义,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我们活着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这是一个许多人都乐此不疲去谈论的话题,似乎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话没错,只是可惜,我们往往忙忙叨叨,却也庸庸碌碌,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在《北大人生讲座》里,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回答,李石岑说为学问,学问是决不会惹起饱和的,它既能使我们得以满足,又能源源不断地激发我们的欲求;周作人说在于生活的艺术,即为礼,为中庸;傅斯年认为在于美,在于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境界,对得起自己,同时一样对得起别人;梁启超则认为,在于苦痛,在于责任…… 学问、礼教、美、与责任……这些都不能完全被看做是人生的意义,又都可以被看做是人生的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人生,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到归属。 02/做人 如果说人生的意义这一命题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相比较之下,做人之道却在很多人眼里,变得有些“无足轻重”。我们有时是在追求意义的路上迷了路,而忽略它,有时只是单纯觉得它是累赘。 当下的很多年轻人不会做人,他们欣赏“腹黑论”,嘲笑正义,不懂谦恭,不重礼教,不愿付出,不守承诺……这也许并不完全是年轻人的错,我们的时代,太过以“目的”论英雄,从学业到事业,所有环节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先冲上去,才有可能在这社会得以一席之地。而所谓的谦恭礼让,含蓄内敛,很多时候似乎都成了成功的阻碍。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无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无论个人主义及个人价值被多大程度上的看重,一个人的修养与品行,依旧是他除能力之外的第二张名片,并在很多关键时刻,占有被一票否决的地位。 庆幸的是,《北大人生讲座》里,给我们补上了这堂课。陶行知说,要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蔡元培说,要有科学的修养,要诚、要勤、要勇、要爱;闻一多说要重名誉,要束身自好,光明磊落…… 《大学》有云: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修身乃立命之根本,身若不修,则大器难成。 03/责任 《北大人生讲座》里,记录了梁启超的《少年说》,在此之前从未完整地看过,只是那句“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直也没忘记。还记得第一次听见这句话的时候,配合着语文老师铿锵有力的音调,确实让人振奋不已。只是时过多年,那些从牙牙学语成长起来的少年们,真的强了吗?而在少年强了以后,又尚有几人记得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在《梁启超传》里,记录了梁启超曾经提出的家国的概念,大致意思是说,大清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帝制的统治下,人民并没有国家的概念。可见,心中无国家,没有国家意识,没有民族意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危亡的开始。 关于国人缺乏民族意识,缺少修养,缺少气节等等的文章屡见不鲜,如柏杨就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里,大谈中国文化的弊病。《北大清华讲座》也是如此,它一反说教的常态,在第三部分里收录了很多批判国人思想弊病的文章,心气薄弱、作揖主义、做作、且顾眼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我们得以反思自省,让人读来羞愧,却也颇为痛快。 年轻人可以以修身为开始,正如易卜生所说,“希望你能做到纯粹的,真正的为我主义。”因为只有当个人的修养、能力、思想、学识等达到了一定的层级,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但切不要忘了,易卜生的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最终的回归点是社会,而不是我们自己。 04/青年 这本书很有意思,它遵循了自己的一套内在逻辑,先是提出普遍的困惑,将读者抛进一个全人类的大环境里,帮助我们从生命的角度探寻意义;然后又指出了一条普适的规则,如何让人类这个群体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就需要我们修身养性,学习如何做人;接下来话锋转到了国人头上,身为一国之民,无论是人生的意义还是修身的目的,都离不开国家责任这个永恒的话题;而后又给予青年以指导,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的样子就是国家未来的样子,因此青年必须有青年应该遵守的法则。 《北大人生讲座》的第四章里,收录的就是这样一些法则。青年人必须认清自己的弱点,比如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妄想凭借已成势力,虚慕文明,好高骛远。这似乎是青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知之甚少,想之又甚为简单。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具备胡适所说的少年中国之精神,用科学的方法,进取的人生观去弥补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轨迹。 此外我们还必须求知尚学,养性修身,注重实践,同时保持进步的思想,学习做一个现代的学生。 什么是现代的学生?在《北大人生讲座》这本书里,收录了蔡元培“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的文章,他用了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狮子的体力,猴子的敏捷,骆驼的精神。除上述以外,在加以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如此,便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学生了。 以此对照,进行自省,便可知我们究竟缺了什么。 《北大人生讲座》不是一本轻松的书,它繁复的说理有时会让人觉得枯燥,但它却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去读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得以变得通透豁达。那些一直缠绕着我们的迷茫、焦虑与匮乏、不安,在读过这本书后,即使你没看到答案,至少也可以发掘出根源所在。 而最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以警醒,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配被称作是当下中国的青年人,为了配得上这一名词,我们还需不辱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