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辅导》读后感10篇
《成功的辅导》是一本由亚当斯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功的辅导》读后感(一):我的评价
威敏教授老师的书写得虽好,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以人的尊严和人格为出发点的治疗,是不可磨灭的奠基,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我本人生过极严重的抑郁症,深深知道这本书在成功的背后,普林斯顿大学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辅导中常常占据50%左右的重要性,甚至在一开始发病的时候,常常病人听不进圣灵的辅导,我自己的经历可以为此作证
《成功的辅导》读后感(二):这个「鱼咖啡」怎么在人家销售书籍的地方为他那些反圣经辅导的文章做广告!!!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的「第一炮」,英语原名叫《Competent to Counsel》,我猜测,这名字是因为今天的牧长们,都不敢辅导,以为只有那些受过世俗心理学训练的人才能辅导。
此书的再版叫《圣灵的劝戒》(见:http://www.taosheng.com.tw/bookfiles-07G/bookfiles-07G026.htm)
我大力推荐!!!
这个「鱼咖啡」怎么在人家销售书籍的地方为他那些反圣经辅导的文章做广告!!!
《成功的辅导》读后感(三):果然好
作为资深精神病,对这本书里讲的精神病学的问题深有同感。。精神病有的时候是人逃避罪、罪带来的羞耻、刑罚的途径
世界的核心问题是罪,人要为此负责;而不是病,完全推脱到他人和社会的身上,人不为此负责。
基督徒辅导员要呼唤罪人悔改得生命,不是简单的安抚和诉诸世俗心理学
我的知识结构中世俗心理学的前设太多了,需要以圣经来一一审核之 各种花言巧语都要去掉啊亲
有个问题就是封面设计包括译名都显得太像现代流行通俗口水书了 真是大大的冤枉了本书啊 内容其实是大硬货
《成功的辅导》读后感(四):读《成功的辅导》一点感想
2016/3/4 21:40 周五 第一章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弗洛伊德# 想到自己安慰别人(自己)的时候也常是“帮”对方(自己)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环境、社会或是任何东西,总之他(自己)也是没有办法,不是他(自己)的错。求神使自己有智慧辨明罪,对罪敏感,有谦卑,诚实且勇敢地认罪悔改、说出真相,用神的话以医治、辅导。
2016/3/5 09:04 周六 第二章
成功的辅导=恩赐+圣经的话,而这一切都必须服在圣灵以下。
2016/3/7 周一 第三章
‘“精神病者”的问题有可能是化学上的或道德上的。换句话说,“精神病者”的毛病可能基于不同的原因,可是绝对不会是一种所谓的“精神病”’——P43
2016/3/8 周二 第四章
“知识、爱心,还要加上与人交往的智慧。有这三方面,方能做一个好的辅导员。”——P60
牧者的难题(影响力):说话不会吞吞吐吐,也不与人争论;明白问题的本相,也会直接谋求解决办法;勇敢地施行一些对多人有益的事,也不怕人的批评与攻击。
可能失败的原因:1、对被辅导者的埋怨及辩解过度同情之故。2、过于仓促下结论。
在明察被辅导者的错误及罪行时,辅导者必须常常省察自己的生活及辅导方法。
// 从开始,且一直保持真诚!~
第五章
辅导工作必须是救赎性、福音性的。要知道,得赦其罪的人事快乐的。
改变是为成圣之道,基督徒的一生是不断进入上帝所赐予的新境界中。
2016/3/9 11:17 周三 第六章
方法:反射式的问答,即复述被辅导者的问题。
“怒直达辅导员按照圣经的教训,不花太多时间去获知人如何感觉,却用很多时间明白受辅导者的生活行为。”——P85
要解决警示灯背后指向的问题,而不是打坏警示灯。——p87
《箴言》是一本直导式辅导的书。——89
接受别人的罪乃犯罪行为。——P93
中秋节的时候,家乡的dxzm【学子团契】为我们在外的学子寄来了月饼和四本书。花了两天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很棒。说实话,从我初中开始,在明白天国的福音的时候,却也渐渐忘记了人的责任。并且我发现包括我在内的现代人,其实受了不少的运动的“隐性影响”,比如自由、比如女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绝不是只有一个世纪。二十世纪初的女权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大大地在世俗社会里横行。
其实,真得很少有人能够置身其外。每个人向往的是独立、个性的、思考的,可往往被一盘盘游戏或者一种种理论所摄制。这个发现,略痛心啊。曾经我以为自己不会随波逐流,事实是我早在各种大流之中。并且我个人要负责的绝不是少数。
这本书,可以说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写出的。针对越来越多失败的人际关系,和人无法在世界上,好好生活的时候,作者开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其他原因,而是罪。但是随着多元化的现代价值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已经开始自由地逐渐抛弃上帝的旨意。不敢指出个人的责任,不敢指出罪,不敢质疑人的责任,而是一味地容忍,一味地妥协。
有时候,人真是奇怪,会对暴力,动物,以及一些离我们很远的事情而焦急不堪,可是对于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漠不关心。以前,当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不断地读到一些学者(知识分子)类似的随笔,他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断地要求温暖,可是这样的悲剧,是他们的笔所无法阻止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也需要为这种现状负责,那就是“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在极端的专制时代是有用的,可以和缓一下人们的霸权。但是没有节制的理论,都是可耻的。过度地夸大,多多地逃避,使得许多人离开了应该有的岗位,而过着一种懒散、没有进步,并不荣耀神的生活。虽然没有杀人放火等恶劣的罪行,可是还是处于灵性的“亚健康”之中。
这个辅导,一下子点破了这一点。随着媒体的发展,我们似乎每天可以看到许多令人绝望的事,而这种事并不是现在有,古已有之,现在这么赤裸裸地暴露在人的信息海洋之中,让人们在震惊之余更加是无可奈何。在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探索,有人寄托于教育,有人在谈信仰。这些都是种种设想的理论,知识分子最危险的是,容易陷入这种空谈之中,而忽略了问题的行为。
人们的行为是不自觉的。我常常也发现,在书面上人们大谈有关公义、勤劳、诚实并一切圣灵所结的美好果子的时候,却在私底下仍然和罪为友。人们抛弃最简单的道德限制时候,也就是心灵衰竭的时候了。我也一样,有作者所讲的没有负起一个儿女、学生、以及作为神的儿女的责任。这也是罪,这种罪最多,却从来没有被提出。
蔓延在网络和街道的人心,大多是在疲惫之中。纵然我很不愿意去这么说,可是心灵深处确实是这样的,没有得着基督的生命的人,对待生活该是经历多少绝望的深渊?我们基督徒被教导说,要过荣神益人的生活。暂且不论荣神,我们是不是天天得罪神了,并且得罪人。对人有益,却更多的是同样不乐观、仰望神的形象,反而在众多领域并不荣耀神。
我们怎么了?不仅仅是对非基督徒,而且也是针对基督徒。我们作为基督的精兵,确实并没有比世人好多少,乃是神无限的赦免和恩典。是时候起来了,建造。是时候起来了,躲避罪,逃避淫行,远离骄傲,并且真正壮胆。我们常常把责任归于环境和小时候的经历,可是多少同样遭遇却刚强无比呢?
你是信靠神呢?还是信那失败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