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花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10-08 04:1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盼》经典读后感10篇

  《花盼》是一本由[美]翠娜•鲍路斯 文/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5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花盼》读后感(一):盼。

  我知道,当人人都似乎急于奔向某处时,随波逐流是多么地容易:“目的地一定棒极了,因为人人都往那里狂奔。”可有多少人知道,你属于的是自己,再见吧,所谓的安全感,或者说,不需要安全感,也便安全了。(谢谢莎莎姐推荐的≪花盼≫)

  《花盼》读后感(二):给成人看的小人书

  其实一早我们就明白花盼里的道理的,只是做不到而已,因为毛毛虫柱子下面的毛毛虫要上去,中间的也要上去,上面的害怕下来,不经历这一圈的折腾你会真的甘心放弃么?是有大彻大悟的人在一开始就不稀罕去跟所有人去尿那一壶,但是毕竟凡人还是多数,所以只能走最远的路明白那些最简单的道理。

  《花盼》读后感(三):初读浅显,越读越深奥

  这确实是一本适合任何人看的书,孩子肯能把它当做童话,却一时无法理解其中深意;成人则会被它震动心弦,只是每个人领悟会各有不同。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某件事,仅仅是因为别人都在做,所以觉得那件事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就是好的,于是去盲目地跟随。偶尔有人问起缘由,其他人都答不上来,想找也找不出答案,都只好认定答案并不重要。想找答案的人,推荐看这本书,它可以鼓励你认定自己的好奇才是对的。很多时候,与别人不一样确实令人不那么自在,却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办法

  《花盼》读后感(四):《花盼》

  身是孤单

  是否应有个伴

  心若不安

  是否会像花盼

  生命如同小小虫卵

  那是金子和斑

  没了狼吞虎咽

  只为到达虫柱顶端

  隐与云端不见

  都为某种价值实现

  你推我掩

  没有同伴

  悲剧每天上演

  爱意悄然浮现

  不再抱怨不再冒险

  只为相拥觅食草间

  生活从未甘于平凡

  只因那是花的期盼

  纠缠 不安 斑要找到答案

  思念 孤单 金子做茧蜕变

  历尽千险 斑要梦想实现

  所谓顶端 没有它的答案

  不安 欺骗 执念蒙住双眼

  虚妄 混乱 一切皆已暗淡

  金子和斑化蝶作伴

  乱舞花间花的期盼

  《花盼》读后感(五):蝴蝶是花的盼望也是毛虫的渴望

  从前,一只毛毛虫不懂得为什么所有毛虫都在往一个柱子上爬,它也跟着在里面爬(比喻人们事业心),直到它终于爬上了柱子的顶端,才发现旁边都是相似的柱子(比喻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 后来它在虫柱里找到了一只小黄虫(谈恋爱啦),它们两个一起爬下了虫柱,天天在一起玩。(谈恋爱都这样有没有),玩得太久了,小黑又要回到虫柱(事业心啊),小黄虽然舍不得也只好放它走,后来自己一个太寂寞(望帝春心杜鹃啊),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它只好倒挂在树上,作茧自缚,它是毛毛虫,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做蝴蝶的潜质。在痛苦的作茧期结束后,它经历了蜕变,变成了一只蝴蝶。

  而那个小黑,还在虫柱里爬得气喘吁吁突然看到那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原来是它曾经离开的小黄变得。它错愕,不懂自己也能变成蝴蝶。在小黄的鼓励下小黑爬下了虫柱(第二次哦),也在树上作茧自缚。小黄不离不弃。(感人爱情啊)后来小黑成了个黑蝴蝶。

  小黑和小黄一起翩翩起舞,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虫柱也有那么多在作茧的毛虫,这就是世间本色啊,每个毛虫,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阶段。这是一个精彩寓言

  《花盼》读后感(六):化蝶飞

  当我们以人的眼光来看,毛毛虫当然会蜕变成蝴蝶,

  但如果我们是一直毛毛虫,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

  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成为飞舞的蝴蝶?

  这是一本关于毛毛虫的书,确实一本写给人的书,

  蝴蝶,是花的盼望,

  愿更多的毛毛虫可以从看似宏伟的虚妄之柱上回头,

  作茧,化蝶,找到自己的真实本相,

  为这纷扰的世界,多带来一份爱的盼望。

  这是一本讲希望、勇气和生命的书。我们都有向上的渴望,我们都有追求顶端的梦想,但如何去实现?是在拥挤的毛虫柱上倾轧,还是反观自省超越自我,从而实现生命的提升?这不仅需要梦想,更需要勇气。这部绘本承载了深刻含义,每个人都可从中读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当下充满、诱惑焦虑恐惧时代,我们正需要这么一剂美丽良药来医治心灵,为世界带来一份爱的盼望。

  是选择众人堆积的人柱上攀爬,还是选择找到一个茧,潜心等待,变成蝴蝶?很多人向人柱上努力攀爬,是因为其他人都在这样做,如果不做的话,就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所以,人们庸庸碌碌忙忙碌碌,等不得,耐不住,只能一步一步向上走向上走,哪怕上面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高空,有人在这个上面摔死,有人在这个上面自相残杀,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算是活着么?这算是活过么?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蝴蝶一样的生活,不要到死都像个毛毛虫一样的生活,那么,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停止所谓的徒劳,潜心等待,什么也不做,只是凭着一腔信仰,静静地等候,等候,等到变成蝴蝶,化茧成蝶,破涌而出的那个时候?你能吗?为了成为蝴蝶!这个很真实很明确的目的?我想,赌一把吧!

  就想靠自己的努力,赌一把,考北大,考自己喜欢传播学,为了自己以后的未来去努力!也许,AE就是我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之后的未来,等待积累中的自己的沉淀和长识,只有靠自己靠得住,我相不相信我自己?恩,只有这一个问题

  现在,我有点乱,具体哪条路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只能凭着一腔热血冲起来了,我仅有的,就是自己了!我仅有的,就是这辈子最后去北大的读书的时机了!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我也不知道怎样了。所以,孩子,努力吧!八年的梦想,真的可以冲一把,搏一把,去试试!试试,又不死人!加油加油加油↖(^ω^)↗!

  《花盼》读后感(七):人生的路自己走,痛苦亦或幸福自己承担

  闲逛图书馆,想找几本好读的书来消磨时间,不想意外找到了一本绘本《花盼》。 《花盼》以图为主,字数又少,当晚花了一个小时就读完了。写的是一只毛毛虫不满足于和其它毛毛虫在草地里撒泼打滚的日子,总觉得生活里应该还有其他,于是就义无反顾地爬上了虫柱,想看看广阔的世界。但在爬的过程中,面对虫子间的相互倾轧,却开始怀疑是否真的有自己向往的那个地方,又因为碰到了真爱金子,俩虫就放弃了攀爬回到了地面。在度过了一段相当开心的时光后,男主虫又觉得当半途而废可惜,不愿再这样平平凡凡地过下去,于是,选择了再次攀爬,可惜这次金子尽管有诸多不舍,还是选择了留在原地。男主虫屏蔽了一切消息,一心一意往上爬,终于爬到了虫蛀的顶端,却发现顶端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相同的虫柱。与此同时,金子还在底端苦苦等候,意外一个机会看到了虫茧,向死而生后就可以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再三考虑下,金子选择了作茧自缚,期待蜕变后可以飞到爱虫所在的地方。事实上,金子也成功了。男主虫却因为爬到虫柱后的空虚失望,再次回到了地面,身心俱疲。不过结局还是很美好的,男主虫再金子的劝说下也自己作茧,变成了蝴蝶,从此两只蝴蝶逍遥花丛之间。 说是绘本,插画其实真的简单,并没有发现许多画外之意。作者自言,《花盼》这本书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作者自己给出的角度是个人的成长方式,是相互倾轧还是寻求自我的突破宏观角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还有什么新鲜的角度,但书中还是有不少只言片语打动心扉的。 有一段话印象挺深刻的:“当我们以人的眼光来看,毛毛虫当然会蜕变成蝴蝶,但如果我们是一直毛毛虫,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成为飞舞的蝴蝶?” 自己心中的不确定并不是别人鼓励几句就可以消除的,少数人可能真的相信自己能力,而大多数人就像金子和斑一样,是充满着犹豫去蜕变的。它们别无选择,金子蜕变是因为她变成蝴蝶之后有可能飞到虫柱上面见到斑,而斑的蜕变是因为金子已经变成蝴蝶了,况且自己曾走的一条路已经失败了,无论是追求所爱来说还是另寻出路来说,他必须蜕变。虽然结果是美好的,但二虫都经历了不少痛苦。对应到人类自身,多少人是自然而然改变,而又有多少人是被迫地改变,但是结果就不像毛毛虫那样幸运了,可以拥有美好的确定性。 不管怎样,毛毛虫斑的一生像极了人类自身,有过天真儿童时光,有过对世界的向往,有过追求的决心,有过目标的彷徨,有过真心的托付,有过放弃的不甘,有过离开的决绝,有过彻底的心灰意冷,还有过受伤后的再次出发。选择终生游戏草丛中也好,选择踩着别人往上爬也罢,亦或是着眼于自我成长,凭借自己的力量飞翔,都是自己的人生选择,途中的心酸与幸福都是自己来承担。 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生活中的暴击值不值得感激》。有辩手说值得,我们从中或多或少学到了经验;有辩手说不值得,暴击摧毁了我们,给我们伤害,我们真正应该感激的是自己的勇敢与别人的帮助。从其他地方一样可以学到的经验为什么非要从痛苦的暴击中获得。 但人的一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总会有些暴击意外来袭。强者的谦词也好,弱者安慰剂也罢,它总要过去。当我们走过了那些不堪回首记忆,到达了一个相对平稳甚至幸福的境地,我们会不会更加珍惜幸福的不易,更能体悟到幸福的意义,相信你的心中会有答案。 回到书中,所以不要扼腕叹息毛毛虫走了弯路,反而正是那些弯路让斑更加珍惜身边的金子以及与金子自在的飞翔时光。

  《花盼》读后感(八):毛虫的梦《花盼》

  毛虫的梦《花盼》

  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绘本了,不是一流是超一流,超一流的绘本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是给所有人看的。想想也只有希尔福斯坦的《失落一角》可以相媲美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是一年以前在苏州的古籍书店里,当时这本书就摆在书架的最顶端,那一架都是各种各样的绘本,放在最上面当然会不错了,可惜有塑封,看不到里面,时间也紧,就用相机拍了几本书的封面。回来以后放入收藏夹,陆续的把那几本都买了,感觉都不错,这本是最后一本了,没想到会这么精彩。

  《花盼》的故事是从毛虫化蛹成蝶的故事演变来的,但是能够让作者演绎得如此完美,让人惊叹!

  从前有一只毛虫,黑白相间,名字就叫做“斑”,他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就爬出了他出生的那棵大树忽然他看到有无数的毛虫爬向一个高入云端的巨柱,于是他也爬了过去,仔细一看这根巨柱竟然是由无数个毛虫本身组成,原来是靠着踩别人才能够向上爬的,于是他也学着使劲去踩向别人,不断向高处前进。爬了好久忽然他看到了一只美丽的金色的毛虫,名字叫做“金子”,他知道了她的名字,他们聊起来,猜测顶端到底有什么?可是当越来越拥挤的时候,他还是狠心的踩向了金子,可是他有多么后悔,于是他决定放弃向上爬,上面无论有什么都比不上和金子在一起。于是两个人互相拥抱和一些毛虫从高处滚落,爬向草丛,去建造他们幸福的家。

  可是时间让幸福变得平淡,斑越来越放不下那个巨柱,他想要知道上面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想要去爬,那是他的理想和梦。终于有一天他离开了金子,向巨柱爬去,在巨柱的下面,忽然他看到有几只毛虫从天空中摔了下来,有两只当场毙命,一只临死的时候说了一句“顶端……你会看到……唯有蝴蝶……”这一次他不和任何人聊天,一心向上,很快他就开始接近顶端了。

  而金子在失去了斑以后非常伤心,到处去寻找斑,却意外的遇到了在树上做蛹的灰,灰告诉她,要先化成蛹,就可以成为蝴蝶,开始她不相信,最后决定去拼一次,没想到她真的成功了!经历了漫长的蛹,她终于变成了蝴蝶,生出了翅膀飞了起来。

  斑在接近顶端的时候忽然听到从顶端传来的声音“只有干掉他们,我们才能爬得更高。”于是他看到有几只毛虫被推下来,跌落下去,但是他感觉他更接近上面了,原来是这样,那脚下的三只毛虫就是这样被推下去的。接着他又听到“这里什么也没有!”当他达到最高点时发现这里并不高,只是从下面看着好像很高,放眼望去,在远方还可以看到好多好多这样的毛虫柱,而想要一直待在顶端,就只有不断的把别人推下去。这

  这时候他才明白巨柱的秘密,他开始思念金子,下面的毛虫们开始聚集力量向顶峰发起最后的进攻,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只美丽的金色蝴蝶,正在围绕巨柱飞翔,他从蝴蝶的眼睛中看出,那就是金子,他开始向下爬,爬的时候他开始注意这些毛虫都有自己的样子,都有自己的名字,他告诉他们上面什么都没有,可是多数毛虫都不相信,终于他爬了下去,见到了金子,金子教他也做成蛹,最后斑也变成了一直黑白相见的蝴蝶。

  这本书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出版了,金子和斑在西方已经家喻户晓,可是这么好的书,这么美丽的故事为什么今天才让我们看到呢?不过只要是看到了,就不晚。

  在生命中你是选择跟着大家一起去攀爬,还是选择默默的做成蛹等待着自己的羽化?是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踩着别人向上爬,还是抱定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让自己长出翅膀,如同蝴蝶一样自由飞翔!

  《花盼》读后感(九):花盼:把一生写进一本书

  “当我们以人的眼光来看,毛毛虫当然会蜕变成蝴蝶。但当我们是一只毛毛虫,我们是否有勇气相信,爬行于泥土中的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成为飞舞的蝴蝶?”

  是的,当我们是人类的形态的时候,我们总是充满自信,不认为自己应当从一个寓言或者童话中获得生命的感悟,但当我们是一只毛毛虫,也许这本《花盼》就成了如同圣经一般的读物,恩。当我们是一只毛毛虫。

  “你好,世界!”他说,“阳光下还真是明亮!”

  当我们作为一只毛毛毛毛虫的时候,当我们抬起头呼吸一口明澈的空气的时候,这世界是多么美好!

  毛毛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再吃东西、再长大。

  毛毛毛毛虫开始思考的那一天,他变成了毛毛虫。

  “生活不应只是觅食和长大,一定还有更多的什么。”

  这样一想,生活就乏味了。于是,毛毛虫离开了自小生长的大树。

  人生的第一次分离,这次毛毛虫满怀期望,因为它要寻求“更多”。

  故事到了这里,会不会嗅到一丝熟悉的味道?但是故事又怎会如你所愿呢——毛毛虫看到了全然新颖的风景,这些东西无一不令他“着迷”,他却没有感到“满足”。

  毛毛虫遇见了自己的同类,它们却和以前的自己一样。

  “对于生活,他们知道的并不比我多。”

  又是一天,毛毛虫看到一队爬行者,跟着他们来到了目的地,看到了一根冲天巨柱,那是一根由成群的毛虫组成的巨柱。

  虽然没人知道那上面有什么,但大家都在往上爬。

  毛毛虫感到热血沸腾:“也许我找到我所寻求的了!”

  巨柱里的生活非常悲惨——“要么向上爬,要么被践踏”。

  毛毛虫努力向上爬,虽然在不断上升,但也经常心怀焦虑。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只金色的小毛毛虫。

  他们分享对向上攀爬的疑惑,却也感觉不再“专心一意”。

  他们相爱了。

  于是,他们没有再向上爬。

  “你好,斑。”金子说。

  “你好,金子。”斑回应。

  到这里,你知道了毛毛虫和女毛毛虫的名字。然后故事就要完美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

  斑和金子过着美好的生活……“一度,生活宛如天堂。”

  然而,斑又开始疑惑了,一定还有更多的生活等在前方。

  斑你可知道,这其实是大部分生活的原本面貌啊。斑经常去看那根通天巨柱,直到有天从巨柱上掉下三只毛虫,一只仍然还存有生气的吐出几个字:“顶端……会看到……唯有蝴蝶……”

  关于顶端的风景,斑和金子有了第一次争执。

  人生的第二次分离。斑离开金子的时候,金子“心如刀割”。

  金子在巨柱下等不来斑,心灰意冷地离开。

  你以为只有想要去冒险、想要去追寻的人才该获得全新的体验吗?

  如果生活仅仅是这样,生活的意义何在?

  金子遇见了毛发灰白的毛毛虫,知道了如何蜕变成“蝴蝶”的方法。成为蝴蝶之后会有很多很多美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你将可以真正地去爱”。

  金子想变成蝴蝶去找斑,完成了蜕变的毛毛虫就拥有了飞翔的能力。

  但是变成蝴蝶,需要用仅有的生命来冒险。“金子决定冒险,成为一只蝴蝶。”

  而金子生命的另一头,斑在重走之前的路。这次他格外冷酷无情,“他尝试不想金子”,并告诉其他毛虫“生活本就残酷”。

  斑接近了目标……也接近了真相……

  生命再度开始重合。拥挤踩踏的巨柱顶上,大家看到了一个奇观。

  剧透到此结束。你以为一个故事的极限在哪里?告诉你,这本书的故事没有极限。因为,这是作者翠娜·鲍路斯这一生唯一的一本著作。

  “这是一本关于毛毛虫的书,确实一本写给人的书。蝴蝶,是花的盼望,愿更多的毛毛虫可以从看似宏伟的虚妄之柱上回头,作茧、化蝶,找到自己的真实本相,为这纷扰的世界,多带来一份爱的盼望。”

  如果真的生活过,《花盼》会让你心中燃起热火、饱含热泪、心酸不已,但也让你感受到爱、重拾爱。

  你会知道,从毛毛虫的视角审视人生是什么样的感觉,但当你从毛毛虫的人生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他人的样子,你一定会像我这样,噙着热泪读完此书,忍住想向重要的人推荐此书的冲动,把书里的片段抄来抄去,当然你也可以写下大段的评论——《花盼》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所以作为少数的第一个读者我只负责透露剧情。

  《花盼》读后感(十):《花盼》——讲述的是我们自己

  蝴蝶是花的盼望,也是毛虫的渴望。然而小小的毛虫对自己的蝴蝶潜质并不自知,它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虽然被挤压、被践踏;虽然并不清楚这目标到底是什么,却依然付出残酷的代价,甚至忘却自己……《花盼》看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一开始我只是简单的以旁观者的角度去阅读它,阅读关于寻找、关于盲从、关于放弃、关于自我实现的故事。这是一部探讨生命价值的书,也难怪作者 翠娜•鲍路斯用一生铸就这一部《花盼》。

  毛虫斑不再满足于自己只吃树叶的生活,它想要寻找“更过”,或许这个“更多”是它一生的意义所在。它找到了一个毛虫巨柱,所有的毛虫都在不顾一切的向上爬,谁也不知道那上面有什么,但必定是极好的。斑加入了它们,为了攀爬它没有朋友,他变得冷漠、自私、不顾践踏别人的身体。这时,它遇到了金子。金子让它感受到了爱,本以为和金子在一起就足够了,然而幸福是短暂的。斑始终渴望着,始终无法停止对毛虫柱的念想,最终斑抛下了金子再次出发。

  而金子在经历失去斑的痛苦之后,决定冒险蜕变。虽然她自己不敢相信,这么卑微的毛虫,是否可以变成高贵的蝴蝶。但它还是决定放弃自己,决定用茧裹住自己,去等待,去实现。金子变成了蝴蝶,斑也爬到毛虫柱的顶端发现一切只是虚妄。最后斑在金子的指引下,也变成了一只蝴蝶。故事完满的结束。

  这是一本多么励志的书,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自我实现。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要以“人”的身份去实现,去挖掘自己的潜质。不是踩踏别人爬向虚妄的顶端,而是反躬自省,相信体内蝴蝶的基因。这本书带给我满满地感动,“是的,的确是这样,没错啊!”,我并没有“想太多”,直到有一天。

  那天我是多么兴奋的向朋友提起自己的“向往”,“你看他,多么棒啊,多想认识他。”“我也得向他这样,能不能拜他为师,让他多教教我!”。我侃侃而谈,我朋友却在身边一言不发。等我冷静下来,她冷冷的抛出一句“想不到你这么好高骛远啊!”在经过狡辩之后,朋友又不屑的说出一句“你很像那只毛虫柱上的毛虫。”

  我就是不顾一切向上攀爬的毛虫?朋友的话像针扎一样刺痛了我的内心——我崇拜的人好比我的精神支柱,也是这个柱子让我有了效仿的目标和追求的对象。我一再羡慕比自己爬的高的毛虫,其实也只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我想要往上爬,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那不就是一个在巨柱上向上爬的毛虫么。

  羡慕是多么轻浮的词汇,我胡乱羡慕却忘却了自己。真正的目标,是实现自己。并不是一种效仿或者盲目的追求。

  越来越觉得,读《花盼》是在自己读自己,原来《花盼》讲述的就是我们自己。

  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自己的“自身规则”活着,毛毛虫本能的啃食身边的树叶、本能的化茧成蝶。人类却受自己所制定的框架约束、为自己制定目标,不停的寻求而不满足。唯有人类,想要得到“更多”。

  原来有时候,我们往往不自知,正如向上攀爬的毛虫。自以为努力、拼搏、追求。但其实都是盲目、自私、贪婪。直到像“金子”一样可信赖的“旁观者”感动我们,直到我们真的意识到我们错了,直到我们不再浮躁而归于内心。

  我很感谢像“金子”一样的朋友,在我的生活中不只一个。有一次,我去给打工子弟的孩子上读书课,然而同行的一位志愿者却给我上了更为深刻的一课。他在北京的郊区为一些贫困的孩子开放了一个公益图书馆,为了让孩子们更开心,周末他会自费带孩子们出去玩。虽然在家长眼中,这个过于好心的人是个“骗子”,虽然只有十个孩子“信赖”他,但这份自足是内心留下的。“如果想的太多,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他跟我说,有了这些孩子,他再也没有慌过。是啊,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可能十个孩子很微不足道,但这已经相当伟大。比那些自吹要多优秀、未来要多么好、盲目自大的人要伟大的多。

  有时候太现实往往会让我们觉得心累,因为现实已经把我们锁住了,我们烦躁,我们争取,我们自以为是,如果不那么现实,如果不想那么多未来。我们走起来会更坦然。“努力”是个多么激进、多么逼迫的词汇。我们自我剥夺的已经够多了,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加上这些词汇。我们为什么要变得优秀?为什么要比他人强?为什么一定要攀爬毛虫柱?这些比起随心、比起忠于灵魂,又算的了什么呢。

  我想到我前不久看到的一篇关于纽约法劳•斯特劳斯•吉罗出版社社长乔纳丹•高卢的访谈。他认为,一本出版物最重要的是它有某种可以信赖的“声音”,某种满含真情的强烈的声音。只有具备能说服人的力量时,这种声音才是一种真正的声音。这是是否出版一本书的保证。在《花盼》中,我读到了这种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