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明王朝1566》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明王朝1566》的观后感10篇

2022-05-13 16:29: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明王朝1566》的观后感10篇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由张黎执导,陈宝国 / 黄志忠 / 倪大红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一):人在江湖

  《大明王朝》我这么晚才看到,真是苦了它了。最近追到第七集,对两个人物印象深刻。

  一是胡宗宪。经严嵩一手提拔至兵部尚书,后调任浙直总督。时值严党把持朝政,尤其是朝廷财政,国库亏空。严党在张居正谏言开设通商的基础上将计就计,令嘉靖下令执行“改稻为桑”的国策。胡以民生为先,一心想使缓兵之计,谁料爱将杭州知府马宁远办了糊涂事——助杨金水(公公,亲严派)一行毁堤淹田,造成淳安、建德两县被淹。胡上京受严世蕃胁迫辞官,却料嘉靖不同意。

  嘉靖不同意跟杨金水的分析有很大关系:胡之难有三,一为责任意识,外有倭寇内有乱民,浙江将大乱,大明将大乱;二为偶然因素,受谭纶影响(亲裕派);三为大局权衡意识,敬重严嵩、对严世蕃不以为然。杨的分析实在有理(难怪必须找一个这么有张力的演员!)。

  嘉靖同意了严嵩的建议:让胡继续抗倭,同时将功赎罪、处理好改稻为桑的事。嘉靖对胡说,“朕知道很难,朕也难!”这一刻,着实叫人为之沾巾。

  高呼“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嘉靖对严党的势力心知肚明,却不敢轻举妄动一锅端,一则严嵩也算是建国元老人物,嘉靖称其“老成谋国”;二则朝廷中亲严派仍旧占主流,多少人能抗拒奢靡淫逸的生活——如果内阁首辅带头的话?

  后面海瑞娘说,明太祖也是信明教的,跟咱娘俩一样火爆脾气,时代不同矣,便是表达下层对上层不作为的遗憾。

  二是高翰文。资料显示此人乃虚构而成。一出场便器宇不凡,举手投足间浓烈书生味道。严世蕃说,这个人肯定不满足于翰林院长期清贫空谈的日子。严世蕃也颇有心思,送行时送上一套文房四宝,约是黄庭坚款墨、李清照款纸之类——对读书人来说确是上乘贺礼。

  他的政论文洋洋洒洒,针对浙江局势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谁料经胡宗宪一点却是漏斗百出。胡说只要改稻为桑的国策在,就需不停地剜肉补疮,高这时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是时候承认自己一直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然而这个书生毕竟来自京城,对官场交接之术略通皮毛。不像举人海瑞,虽为儒学教谕,却有一股墨家的犬儒作风,一出场便激愤得令人担忧。不过,既然是严世蕃的人,且看他日后怎么处理忠信关系吧!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二):赵贞吉和王用汲到底该不该出现在这部电视剧里

  姑且说几个问题

  我也不是历史考证派

  但是看了明史,几个人的年代是不是有很大问题?

  1.赵贞吉

  赵孟静就没做过所谓的江苏巡抚吧?江苏当时貌似就没有,只有南直隶,而且当时叫应天巡抚

  赵贞吉在明史的具体列传参看

  总之赵贞吉的出现有点诡异

  2.王用汲

  明史参看:

  王用汲一个隆庆二年的进士...是如何在嘉靖年间就出任知县的?

  其他balabala什么的我就不说了...

  总之似乎这俩人的历史问题比较严重么....

  此外严世藩的死、严嵩的垮台,高拱的立场问题,等等都有问题

  或许史料看得不多,有偏颇不实之处,望请高人赐教。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三):大明王朝的男人们

  《大明王朝》好,源于它的不夸张,不矫情,合情合理,一部电视剧,臻此境界太不易了,尽管收视率不高。

  治兴难,治衰更难!扶大厦于将倾比开辟鸿蒙需要更多的心计与隐忍,这比勇气难得多。

  大明王朝的男人们,当权的、失势的,都难。正是这个“难”字,让他们像人,而非脸谱,有担待,有私欲的人。这群男人是当朝重臣,是朱明王朝的栋梁,实心也好,空心也罢,至少都被当作大材用了。露一点,藏一点,真一点,假一点,才不辱没了身份。

  严嵩

  “二十年,刀枪剑戟,我都替皇上档了。没了我,谁替皇上遮风挡雨?”

  嘉靖朝二十年的首辅,大明朝最有名的贪官,仅用十恶不赦来描述,未免把他看简单了。放眼朝野,除了嘉靖帝,严阁老的心思是最难捉摸了。仅凭个“贪”字,能当首辅,但绝当不了二十年。如他亲言“不仅会治人、罢人,也会用人,只有用对了人,才是做事的第一要义。”严嵩用贪官,也用国士,他知道若无国士支撑大厦,贪官也逍遥不了多久。他贪,但不拿命贪,天下苍生可以鱼肉,嘉靖极限决不可挑战。严嵩八十一高龄仍居首辅之位,人老却不钝,知道毁堤淹田的事后,斥子:“这条老命要送在你们手里。”此言不差,看看严世藩在内阁大呼小叫的样子,就知道没了老子,他连自保都不能,他不知道何为,何不可为,何绝不可为的分别。

  看严嵩行事,终明白什么叫老奸巨滑。他坏得聪明,毒得老练,虽是巨恶,却恨不起来,至少嘉靖不恨他,让皇帝恨的人是不可能善终的。

  党朋被除,儿子被抓,面对明争暗斗了十几年今日终分胜负的对手徐阶,平静地说:“徐阁老,你是个厚道的人。”此人,真非几行字能说明白的。

  胡宗宪

  “千百年后,史书上的胡宗宪仍脱不了一个严字。”

  此人让我心生悲悯。较之海刚峰的矫枉过正,胡宗宪是难能可贵的谋国之士。一番“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泣血上奏,令嘉靖动容,“护也要护胡宗宪这样的犊子。”可谁也没有护着他,倒是他护着大明朝,护着君父,护着恩师,护着百姓。

  胡宗宪是严嵩的门生,他是好人,念着阁老的知遇之恩,所以注定世人及后世不会还他一个公允。听着他对谭伦的一番肺腑之言,心中一紧,我是心疼他啊!他又是好官,毁堤淹田,陷害忠良的事不能不管。即不能如实上奏,害了恩师,又不能任贪吏祸国殃民,更要避免风雨飘摇的明朝朝廷的动荡。耗尽了心力,也只能令清流认他是严党,严世藩又将其拒之门外,斥之:“我严家与他胡宗宪无私事可言。”

  比起朝中的血雨腥风,抗倭战场场的枪林弹雨似乎是这个疲惫灵魂的避难所。为朝廷、为百姓打胜仗、杀倭寇,多么简单的事啊!身先示卒,欲舍身成仁以全忠名,可惜老天不收。这样的人必然会在大功之后引退的。朝中事不用理了,身后名也不屑听了,千疮百孔的心可以歇歇了。

  海瑞抗争到底,胡宗宪激流勇退。决不是胡的怯懦,他的苦海瑞不会懂,世人又有几人能懂。他是忍辱负重,海瑞是忍恨负重,更多的时候这恨没忍,发泄出来了。海瑞是剑,嫉恶如仇的利剑,直刺丑恶。剑会折断,但有英雄般的壮烈。胡宗宪是盾,同样憎恶丑恶,却有太多东西护在身后,不伤别人,只能伤自己,把所有的伤痛藏在自己身上。盾碎了,人只道盾的脆弱。人看到了剑的勇往直前,看不到盾的“委曲求全”。

  赵贞吉

  “不求有功,无过便是功。”

  赵贞吉,宰辅之才,常人之心。揣着天下仕子入阁拜相的梦想,在暗涛汹涌的朝廷中如履薄冰。他很真实,可谓朝中清流的代表,不贪利,但图名。揣度圣意、迎合圣意,即是为自保也是为高升。他心中有朝廷,却装不下天下;能够实心用事却担不起江山。他和胡宗宪不一样,胡宗宪可以不计身后名,赵贞吉要居庙堂之高搏一世英名。所以同样的位置,一个令海瑞敬重有加,一个却是颇为不齿。

  其实赵贞吉也难,任谁处在他的位置,怕是都不能比他做得好些。担着内阁的担子,平衡各方已是不易,偏来个翻江倒海的海瑞,一次次将他推向政治漩涡的中心,牵连他一个倒也省事,怕的是赵贞吉只是个开头,身后牵的几乎是大明朝整个国家机器。于是就有了海瑞上本后赵贞吉的一番御奏对,若非牵连不可,那就把自己这个开头变成结局。这个读书人关键时刻并不辱没胡宗宪对他的评价。

  杨金水(们)

  “我就是皇上和老祖宗派到江南来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未完)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四):《大明王朝1566》伪声评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五):傲霜雪足以——剧评及背景史料简介

  故事要从正德十六年(1521)说起,武宗朱厚照崩,无子。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请立武宗从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统、得到皇太后准许,由其拟发“遗诏”,迎候朱厚熜自驻守地安陆(今湖化应山县)回京继位。

  以下摘自百科人物杨廷和的介绍:于新皇帝尚未抵京的一月之余,杨廷和借遗诏行事,励行新政,革除武宗朝所留弊政;打击宦官秉政当权恶势力,遗散平虏伯江彬矫旨改建的威武营、资遣锦衣卫擅调用的各边兵及其进献的美女、取消“皇庄”、“皇店”等九个多余的工程。收纳宣府行宫金银珠宝,入于内库、释放南京大狱冤囚等。最后并说服皇太后,计擒欲拥兵反叛的奸倍将领江彬,于世宗即位后当众处决,榜示天下,同时将其死党一一缉拿,分别惩办。杨廷和总理朝政三十七日,改革之举,意义深远,恶势力遭到打击,正派力量得以增长,人心大快,国家从危弱转臻初治,史称“中外倚以为安”。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杨廷和是能臣。按照预想,这个故事的走向会是幼帝登基,受朝臣摆布。那么能臣杨廷和,还将进化成一代权臣。

  遍观中国的集权发展史,君权递增相权递减,到了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然而这样庞大的工作量连劳模朱元璋也无法承受,于是设立内阁,按照他的构想,内阁本身职权有限,只充作顾问而已。然而明朝历代朝权逐渐向内阁倾斜,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君主专制与文臣治国对立,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拉锯战贯穿了整部明史,为了夺回权力,宦官集团登上了历史舞台。【大明朝所有的官员都有退路,只有这些太监,他们没有退路】宦官只能以皇权为依附,要升要黜均由皇帝一人裁夺,到了武宗时期的刘瑾擅权,宦权已经高于内阁。

  剧中海瑞认可的理想的政治体制是“君臣共治”,君贤臣能则形式一片大好,可惜现实往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现今刘瑾伏诛,司礼监被踩一头,以江彬为代表的弄奸集团被肃清,朝野昏聩气象一扫而空,杨廷和在皇位的空窗期大施变革,朝中已无人可挡。这时候只要给刚进城的小孩朱厚熜上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以杨廷和为核心的文官集团走上明史巅峰的景象已近在眼前。于是文官们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他们告诉侯在郊外等着继承大统的朱厚熜「礼官具仪,请如皇太子即位礼。」从哪个门进宫都是一样的继位,杨廷和有自信一个十五岁的小孩一定会听从这项安排,而且渐渐习惯被安排的人生。可事情就坏在这个小孩,是“少年老成”的朱厚熜:「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大学士杨廷和等请如礼臣所具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不允。”几番博弈之下,皇太后出面解局“趣群臣上笺劝进,乃即郊外受笺。”

  终于“是日日中,入自大明门,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这时候嘉靖在杨廷和的配合下很是做了一番改革,便是海瑞奏疏所陈「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虚语也」可惜蜜月期不长,不久之后,血雨腥风的大礼仪事件便拉开了帷幕。

  这个事件的起因,是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请改称孝宗皇伯考,尊奉圣统;礼部尚书毛澄会同文武群臣60余人将此议上奏皇帝——“论嘉靖改认武宗为父,称生父献王为叔叔的合法性”。嘉靖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他试图用良好的态度和杨廷和商量,甚至想出贿赂毛澄让他闭嘴的法子,然而群臣俨然铁板一片,嘉靖试图捍卫亲爹的名分,得到的却是“封驳”的结果。礼仪事件听起来大实际上空,然而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权利的博弈。于是瞄准机会的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指出朱厚熜是「继统不继嗣」,嘉靖高兴了「吾父子获全矣」。之后的三年内,嘉靖和文官集团的博弈日趋白热化,皇权之威在于掌控大臣生死,然而明朝的官员不怕死,为了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上疏、辞职、死谏轮番登场,就算真的被赐死也能保全忠名,(甚至还有为了谋忠名而故意奏谏的——【大奸似忠】)只要稍一软弱嘉靖便只能落了下风,然而他挺住了压力,以高压政策让反对者下狱、贬官、夺俸,更逼杨廷和被贬为庶民。

  【别人答应你的任何事都不作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作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嘉靖似乎想做太祖第二。然而伴随权利而来的,除了自由还有责任,如果嘉靖对权利的迷恋和朱元璋是一种性质,那么未见得他一人专权就有多么绝对的不好,可惜他嘉靖,不是朱元璋。

  「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很多人评价海瑞不能谋事,如李贽言“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这话为了倒严苦心谋划忍辱负重几十载的徐阶或许可以说,但我们这些后人没这个资格。纯粹道德主义者的影响不在于胜败,海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刚则易折,从作为上评价,海瑞的做法太过激烈,但那时的他已别无选择,螳臂挡车不是因为不知其不可为,而是因为他不挡便无人再能“正人心,靖浮尘”。

  明朝的官员要发起大动作之前,往往是让言官和御史大夫打头阵上奏疏,他们中的许多在史书里甚至得不到一个露脸就充作了炮灰,何以知不可为而为之?何以这样的人层出代生?因为有傲霜雪的精神流传,方有天青地白之理留存。

  煌煌史册,终有定论。

  「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然崇尚道教,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要亦中材之主也矣」《明史 世宗本纪》

  「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明史》

  全剧以海瑞和嘉靖为两极,逐步铺陈开各路人物,剧情以经济变革“改稻为桑”为开端,逐一安放人物,摆在棋盘上的对立关系,是严党和朝中清流(太子党的设定不合史实然而完全不影响本剧评价)直到第22集嘉靖下旨彻查浙江贪墨案,在奏折中云“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推衣衣之”海瑞看罢受感于帝,泪流满面,两人这才有了第一次单方面的交接,却是一抹虚笔。这时候海瑞一心审案,以一夫之勇气行赵贞吉等人所不能,可让他失望的是,他上报的奏疏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毁堤淹田和通倭一案被嘉靖搁置。此后海瑞逐渐明白忠君和报国不能两全,随着这一认识的明朗化,嘉靖与海瑞的关系逐渐由虚到实,由海瑞上疏事件开始了正面交锋。剧情安排用心至此,让人对编剧叹服到无话可说。更难得的是这部剧不仅有历史、有看头、有人情、有特色。

  《大明王朝》是有艺术价值的电视剧,从开篇第一集的雪地杖责与嘉靖在帘幕后影影绰绰的剪辑,这一场景表现出的厚重感就让我不得不心怀敬意。镜头能巧妙地烘托气氛而又不显刻意匠气,美感之上有诗意更有情意。今天刚刚补完全剧,心情难以平复,忆起许多片段竟历历在目,滋味万千,文笔所限难以言表,仅以记录如下:

  E02 吕芳劝慰冯保,到憎恶宦官的裕王府上也许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E04 吕芳在嘉靖面前护着犯事的杨金水

  这位老祖宗用他的方式呵护了他的一片干儿子们

  E05 严世藩瞒着严嵩拦住胡宗宪不让二人见面,师徒二人一人立于门外,一人在屋内看书,严嵩一句“汝贞他一定回来”让人深受感触

  E06 海瑞离家赴任

  海瑞走在石板路上,粗衣麻布,一身正气

  这一段戏的画面安排再到节奏和音乐都堪称极致,值得细细观赏

  妻女无助怅望,从头再看更觉锥心之痛

  E11 小世子朱翊钧从小离不开冯保,一直由冯保陪伴着长大

  虽然有投机的因素,但是从冯保的眼神中能够感受到他对世子的爱护

  E36 陈洪要带走冯保,小世子苦恼不让他的大伴走,并对张居正说要杀了陈洪这个奴才

  E40 冯保从三清观被带回王府,满身是伤,小世子心疼得哭泣

  这种真挚的主仆之谊也存在于嘉靖和吕芳、黄锦之间

  E39 陈洪杖责百官,嘉靖对黄锦说这样狠的事情要让陈洪来做,他不会让吕芳做

  (之前还有一次,嘉靖为了不让吕芳得罪裕王,特意派了陈洪的差事)

  E35 海瑞与王用汲京城重逢,这是一对可以托付后事的知己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六):官场百态也是世间百态的一种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一旦选择就身不由己,就迫不得已,就必须走下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嘉靖是这样、严嵩是这样、徐阶是这样、张居正是这样,高翰文、沈一石、海瑞、田县丞等等,都是这样。他们演绎的官场百态,其实不过是折射的现实而已。

  回到剧上来,本剧槽点与优点都很突出,好在槽点不算是太大的硬伤。先说槽点,本剧与史实略有出入,比如严世藩眇一目,张居正是1566年,高拱下台后才从国子监司业升官,掌翰林院,这时候还没入阁。不过历史与影视之间必然有出入,但只要不歪曲事实,胡说八道,在大事上胡乱引导观众,也无伤大雅。比如同样的《贞观之治》里也有与史书有出入的地方,甚至把民间和教科书里记录的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贤臣直的佳话还拿来夸大了,还有魏征吃菠菜,李世民不懂伦常等等。

  好了,就不要纠结了,本剧的亮点也很突出,嘉靖的二十年不上朝却能掌握百官的魄力表现的很好,严嵩的老而弥坚演绎的也很到位,海瑞的书呆子正气也不错,以及胡宗宪、高翰文、沈一石的无奈也刻画的很好。不过鄙人最喜欢的角色还是杨金水,不仅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处事也有狠辣与情义的一面。至今,脑子里杨金水的皮笑肉不笑、笑里藏刀的表情还挥之不去。

  最后,我想说,其实最让我惊讶的是这几个演员,一个闫妮佟掌柜(裕王妃,万历他妈),一个元芳张子健(李时珍),一个是育良书记严世藩。每个人的剧前后对比太意外了,特别是闫妮,2006还在演佟掌柜,07年就演裕王妃,还有张子健,2004、2006年他连续演了两部《神探狄仁杰》,这两位一开始我还真不敢认,后来多看了几个镜头才确认了。难怪有人说好演员要演谁像谁,次一点的演员演谁都是自己,最次的演员自己都不知道在演谁。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七):一部厚重大气又丝丝入扣的历史人情剧

  看完整部剧还是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沈一石,虽是个商人、但丝毫没有辱没江南人的斯文元气,堪称一风雅之人。他或许工于心计,但是不得不为。他跟芸娘的每一场戏都喜欢,他不承认爱,但他确实爱,他越是贬低她越是推开她,就越是爱她,不然也不会在最后想方设法保全她甚至为她安排好归宿。一个是严嵩,掌权了四十年,纵横朝野,一个眼神就让属下不寒而栗,但在皇上面前,完全就是个可爱的老头,他是知人善任的,与胡宗宪之间的师生情谊着实让人唏嘘。

  不喜欢裕王,尽管贤德,但是懦弱,动不动就揽罪,如同刘邦,一出事就召集了身边人摊开手问如之奈何,也许这是有福的人,天生就适合当皇帝,但实在没什么人格魅力,没有了手下那三两贤臣,遇事便束手无策了,对现代人没什么借鉴意义。

  本以为是父辈会很感兴趣的一部电视剧,没成想看得津津有味,原来社会百态人情世故,千百年来物转星移,都是一样的。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八):谁的王朝?

  最近这些日子兴趣使然看了点明朝的历史,先看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后读了《万历十五年》。再观历史,感慨颇深。上至国家兴衰,下至个人浮沉,历史在不断的轮回。思绪繁多,然不敢妄作评价,但就一点一滴略表感想。

  《大明王朝1566》

  早就听说《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经典非常深刻的历史剧,可惜我实在是不擅长看电视连续剧,因为个人生性浮躁缺乏耐心,电视剧对我来说有些太长了,还是电影比较好,看个至多两三个小时的片,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把影评看看。方便快捷,经济实惠,意义深刻。但是这部《大明王朝1566》算是把我拴住了,花了好几天,终于把这四十多集的电视剧看完了,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从头看到尾的片子。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后期十几年的故事,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故事,而不是历史!实际上你并不能把这部剧当作历史纪录片来看,虽然人物大多来自于史实,但和真实历史相差还是很大的。这并不妨碍这部剧的经典,比起某些个打着历史正剧的幌子胡编乱扯的片子,这部要好太多太多。历史剧或许就应该要这样拍吧,完全依据史实那就成纪录片了,完全脱离史实那就是玄幻片了,《大明王朝1566》无疑在这两端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而很好的叙说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可以有借古喻今之功效。该剧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内容深刻,虽然个别细节不够精致,但也无伤大雅。

  《大明王朝1566》前四分之三主要围绕着“改稻为桑”讲述打倒大贪官严嵩的过程,还穿插着抗倭斗争;后十几集主要就是海瑞上奏章骂嘉靖皇帝的故事了。该剧的主线“改稻为桑”事件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与此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却屡屡上演,时至今日依然屡见不鲜。海瑞上书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了,不过剧中讲述的更为深刻,历史或许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明代推行的是文人治国,皇帝虽贵为九五至尊,但也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的。统治一个这么大的帝国还需要一个文官集团,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在权力上会有矛盾的,于是有的皇帝扶植宦官集团,有的如嘉靖则非常懂得“用人之道”。他将“忠臣”比作长江之清水,“奸臣”比作黄河之浊水。奸臣过盛,威胁江山社稷;忠臣过剩,威胁皇帝权力。任何一方过于强势,他便会出手打压,使之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嘉靖的管理手段比他的孙子万历高超多了。同样是怠工,嘉靖是积极主动的,万历则是消极被动的。剧中的嘉靖皇帝是个聪明人,聪明到后来求仙问道,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是聪明不凡了,只能与神鬼打交道了。他的聪明没有用到治理国家长治久安,而仅仅是维持住自己的权力的稳固而已。直到最后海瑞上了那道骂他的奏疏,才让他有所觉悟,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要过去了。剧中的嘉靖皇帝是陈宝国饰演的,既有帝王威严之风,也有仙风道骨之气,当然也少不了儿女情长之范。个人感觉,剧中的嘉靖皇帝可能比历史上的有所拔高吧。

  皇帝很多时候并不是竞选出来的,所以要想找到一个聪明的人当皇帝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大臣们就不一样了,这些文官的基本上都是聪明人,他们是帝国的精英,可以看作是最聪明的人了,不聪明的要么根本爬不上来,要么好不容易爬上来也会很快被整下去,爬得越高整的越惨。严嵩、严世蕃、徐阶、张居正、胡宗宪、海瑞、沈一石等都是聪明人,他们各怀着不同的理想,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还得处处小心谨慎,明枪暗箭都得防着,关键时候也要瞅准时机主动出击。聪明人不仅仅要学会谋略,更要学会随机应变。政治上的斗争是最激烈最残酷的,这部剧也可以当作职场教科书来看!

  《大明王朝1566》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探讨,包括国家、民族、政治、经济等等,在这里我就不敢多作评论了。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九):你我皆凡人,嘉靖也不例外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必光看我一家之言。

  嘉靖帝无疑是剧中最有权力的人,其他人在争夺的都是他下放给臣子的,但他也不能为所欲为,相反,想给自己修几座修行的宫殿都处处掣肘。原因很简单,他不想给自己留下个坏名声,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贪得无厌之人,所以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去搜刮民脂民膏,而是假借内阁首辅严嵩(历史上的大奸臣)之手来压迫百姓。

  百姓要交的税赋越来越重,表面上是严嵩的主意,为填补国库亏空,实际上,收来的钱财多数流向了嘉靖帝。

  但严嵩权力愈发的大,地位愈发的高,这威胁到了嘉靖的利益。与严嵩不是一派的税务官,在两京十三省收来的税款越来越少,百姓的钱都让严嵩一派给贪污去了,于是嘉靖把严嵩一派给摧毁了,换徐阶做内阁首辅,于是徐阶成为了第二个“严嵩”,第二个为皇上敛财的首辅。

  海瑞是剧中最着笔墨的人物,他在正史中便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这里也不例外,是一个十足另类的官员。初来为官,便和巡抚叫板,而他只是一个县令。到了淳安县,把手下人的陋习一一指出,吓得他们立马改正,谁让海瑞官比他们大呢。后来,海瑞入京为官,先是给皇上赏的招牌做了个注释,后来又独自上奏折,痛批嘉靖帝虚伪的行径,气得嘉靖要把海瑞立马处死,不过因为嘉靖很快就要死了,为了给自己儿子一个得民心的天下(海瑞是众人皆知的清官,如果杀了他,就会显得自己十分残暴),他饶了海瑞不死。

  剧中还有很多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嘉靖帝这边有裕王、王妃、小万历等,严嵩这边有严世藩、胡汝贞、高翰文、郑泌昌、何茂才等,徐阶这边有海瑞、王用汲、高拱、张居正、赵贞吉、谭纶等,宫里有吕芳、黄锦、陈洪、杨金水、冯保、沈一石、朱七等,还有戚继光、齐大柱等等。

  若能洞察到剧中人物行事的对错,那么情商一定很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愿诸位端午节快乐。

  《大明王朝1566》观后感(十):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像哥这样的年纪,按理说是不应该晚上窝在家看电视剧的。可哥也有寂寞的时候。

  哥寂寞的时候会上上豆瓣,豆瓣现在被一群文艺青年所占领,说话都比较客观,评分都比较靠谱。那天无意中在豆瓣看到了《大明王朝1566》,评分居然高达9.2!这对于寂寞的哥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在华语电视剧中,只有《走向共和》超过了这个分数,也就是说,在中国所有的电视剧中,这个《大明王朝》的品质位列第二,而这部片子哥居然没有看过。哥忽然有一种久违的,在海边拾到珍珠的感觉。

  当然,哥并不打算把这部片子推荐给所有人观看,只有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底蕴的人才比较适合这部片子,因为其中的历史背景和台词都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比如胡宗宪责备马宁远为何不多看点王阳明的书。如果你不知道王阳明谁是,也就不知道他做过什么事,那么这句台词你就会看得云里雾里。

  好了闲话不扯,故事在满天飘零的大雪中开始。嘉靖皇帝已经统治大明帝国三十多年了。如今的帝国,犹如一台老旧的机器,在艰难的运转。许多地方已经腐朽破败,大家只好拆了好零件,去补坏零件。如果再不对这台老机器加以修复,它就有崩溃的危险。

  嘉靖皇帝在明朝十六帝中是最为聪明狡诈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他?一个皇帝,痴心于修玄练道,不穿龙袍穿道袍,二十几年不上朝,却能牢牢的将帝国的权利握在手中。当年宋徽宗、李后主投身于艺术事业,难以抽身政事,导致国破家亡。嘉靖皇帝却能修道政事两把抓,哪一边都不用放下,自然有高明之处。

  朝中虽有严嵩、严世蕃这样的奸臣,但也有徐介、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忠臣加能臣。在朝中甚至是国内,遍布着他的眼线,几乎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他更喜欢把自己摆在幕后,像操纵木偶一般操纵着群臣,掌控着全局。以这种方式来统治国家,这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是少有的。可是有这个必要吗?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这些样板皇帝,哪一个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阴暗角落里,他们不都是站在帝国中心最耀眼的地方去缔造盛世吗?皇帝尚且如此见不得人,百官该如何?百姓该如何?

  严嵩此时已经八十岁了,他是真正懂得这个帝国形式的人之一(另外两个是胡宗宪和张居正)。严嵩的老道和险恶是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的,严世蕃更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利欲熏心,又急攻心切。为了弥补父子二人在朝廷落下的的亏空,严世蕃不惜毁堤淹田,置几十万百姓的性命而不顾。这等令人发指的事,历史上算是少见了。

  胡宗宪虽是严嵩的门下,却是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也是大明朝一个重要的棋子。他镇守东南,抵御倭寇,又看护着两个省的百姓。

  他训斥马宁远,何谓“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这就是胡宗宪的做事原则,做应该做的是。严嵩是知遇恩人,该敬。毁堤淹田是伤天害理的事,该阻止。凡做事前先问该不该,这便是一种境界了。中国人讲究“术和道”。“道”为高、“术”其次。就是说一件事,首先问是否该做,其次才是怎么做。有了这个原则,便有了道德后盾。也就是“理”。

  《雍正王朝》中,八爷说,四哥做的事为什么我们都难以阻止?就是因为他做事处处都占着个“理”。

  给“理”找麻烦,就是和道德过不去。在中国的文化中,“没道德”这个帽子谁也背不起,就算是张献忠、洪秀全这样的恶人也不会自称没道德。

  由于胡宗宪秉承这样的原则,所以皇帝信赖他、严党依靠他、海瑞等人也听他的话,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初见高翰文时,他对高翰文说,“你知道朝廷水有多深吗?”说出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胡宗宪早把朝廷的这一潭浑水看透。

  为了弥补朝廷亏空就需要织造更多的丝绸卖给外商,为了产丝就要把百姓的稻田改成桑田,百姓不改就毁堤淹田,淹了田百姓没饭吃,只好把田贱卖给大商贾。朝廷的人随便一个政策,几十万人的生活就被毁了。这就是国家,百姓如草芥。

  朝廷的水的确深,不是百姓所能探知。大家皆是P民,悬命的游丝在上面,在朝廷的指头上。国家一些让百姓无法理解的事,百姓只好理解为“你知道朝廷水有多深吗?”

  海瑞可以说是整部戏的主角,他是以一个搅局者的姿态出现的。海瑞做事也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与胡宗宪不同,他的原则是“良心”。

  为什么海瑞官做得不大,却如此的出名。是因为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像海瑞这么做官的只有他一个!同样都是读书人,也都读得同样的圣贤书,为什么只有海瑞敢于把圣贤所讲的真理作为自己坚强的后盾,从而无往不利呢?

  海瑞从一出场,就准备做一个烈士。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一个人若是以搏命的姿态去做事,他就会像一把利剑一般,披荆斩棘。而“良心”,就是海瑞这股力量的来源。

  胡宗宪明白朝廷的水有多深,也明白朝廷的水有多浑,但是他只是尽量做到稳住这潭浑水。而海瑞不同,海瑞以区区小吏之身,剑指朝廷这潭浑水,把嘉靖皇帝直接逼上了PK台。这等勇气,千古难觅。

  海瑞的那篇流芳百世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就像李时珍的药方一样,处处指向大明王朝的病根。这些病根就像皇帝的新衣,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藏着掖着。嘉靖皇帝读完奏疏后,就好像被剥去了道袍,赤裸的站在海瑞面前一样。嘉靖皇帝下旨立刻缉拿此人,可海瑞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材,面对不怕死的人,奈何?

  海瑞以一己之身,直击皇帝,为大明、为百姓谋存。这等宁为玉碎的气量,让百官汗颜。

  嘉靖皇帝陷入一生中最大的纠结,对于海瑞,杀,还是不杀。于是有了皇帝与海瑞最后的PK,嘉靖让儿子和孙子坐在自己身边,海瑞一次面对三个已经或是即将成为皇帝的男人,这一幕历史上极为罕见。

  嘉靖说海瑞是笔架,海瑞则把嘉靖祖孙三代比成一个江山的“山”字,另外一个“江”字,则是百姓。我认为“山”代表永恒的权利,“江”代表流淌的百姓。“山”能改变“江”的走向,却阻挡不了“江”的流淌。如果“山”一意孤行,那只能换来山洪海啸。

  嘉靖皇帝说:你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海瑞回答“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最后嘉靖对自己做出了终极解释,这番大道理讲的极为NB,听完之后,有恍然醒悟的感觉,佩服编剧到五体投地,也佩服陈宝国如泰山般的气势将它讲出,本人原文搬上,一字不敢添改:

  “你们要把这句话记住了,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在最终的PK台上,嘉靖皇帝最终还是压过海瑞一头,他留下了海瑞的命,作为给儿子最后的礼物,因为他明白海瑞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剑,能划破长空,整治这一潭浑水。但他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告诫儿子任用贤臣,儿子问,谁是贤臣?嘉靖说:徐阶、高拱、张居正。儿子含泪追问:三人之后,还有谁是贤臣。

  嘉靖仰面长叹:那只有天知道了。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那身后的事,既是皇帝,也只能问天了。

  1566年的冬天,又是一场大雪中,嘉靖皇帝驾崩。

  他不会知道,几年后张居正主导改革,使大明朝恢复了元气,更有中兴之势。

  他不会知道,张居正死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把张居正半生的努力化为乌有。

  他也不会知道,五十多年后,阉人魏忠贤祸国殃民,把大明朝带入无底深渊。

  他更不会知道,八十年后,一个叫李自成的人率兵攻进北京城,逼得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的那棵树上,自此结束了大明近三百年的统治。

  这些他都不会知道,可我们知道,他们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