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幻公园》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迷幻公园》影评10篇

2017-12-11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幻公园》影评10篇

  《迷幻公园》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执导,盖博·纳文斯 / 劳伦·麦克金妮 / 泰勒·摩森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幻公园》影评(一):是坠落还是救赎

  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的名字。

  冲着电影的名字,也冲着海报上的美少年。

  本以为会发生些扑朔迷离的事。

  烟云缭绕的树林,埋在泥土里的盒子,一段往事,一场奇缘

  看完全片,这些都没有

  迷幻公园只是滑板男孩们的乐园

  充斥着叛逆,放荡和不羁的味道,也是犯罪的温床。

  影片的内容再简单不过。

  一个叫ALEX的少年,喜欢滑板。在这个原本是他的天堂一般的公园里误杀了人,受着内心的煎熬,天堂也变成了地狱。

  就像做错事的小孩都会面对的问题,是坦白还是隐瞒,在脑海中反反复复挥之不去

  责任,总是人不能正视的一个问题。

  害怕面对它,选择逃避它。

  ALEX也是,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把他的这种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杀完人后的自我对白,扔了滑板,电话打了又挂。还有洗澡时出现的鸟鸣和水声,渐渐扩大,互相交融,内心出现了真空,被这些声音所填满。

  有人说影片最后采用的是开放式的结局,但我不这么认为。ALEX把事情的经过写了下来,一把火全烧了,和这段不堪的回忆说BYEBYE,心灵得到了救赎。

  至于最后有没有被抓到,谁知道呢。

  《迷幻公园》影评(二):关于青春记忆-迷幻公园

  纵观格斯范桑特将近二十年的导演生涯,这位在美国独立电影界游刃有余,不断带给我们惊喜但却不迎合流俗审美情趣,而将实践个人的创作理念奉为圭臬的电影人,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在他所营造的那些亦真亦幻的音画世界里,有在不羁的天空下不断行走,抛弃世俗而以波西米亚面孔出现的同性恋人,有为往事和记忆伤害,但却忍着切肤之痛拯救桀骜不驯内心脆弱天才的心灵捕手。也有在最后的日子中丢掉存在感和现实感的苟延残喘的摇滚巨星。这些主题,思想,概念和意境相互缠绕的数十个影像文本,提供给了我们大量关于青春,犯罪,同性之爱这些语汇解读方法和策略的可视化素材。在所有的格斯范桑特电影中,青春是他最感兴趣,关心甚至可以被贴上他个人标签的创作主体和思维原点。而电影盖瑞则成为了导演本人关于青春记事,叙述,书写的分界线和切割符。在盖瑞以前,虽然每部电影故事的主题都披着青春的外衣,但这一词汇从来就没有真正成为精巧叙事舞台上的主角,实际上,他只是电影剧情设定所需要的陪衬和装饰而已。,在若干部电影中,格斯范桑特都设计了一个成对出现的一方年长,一方年幼的双人结构,在充满互动和张力的这一结构中,青春只是年幼一方的戏剧属性和符号称谓,无论是心灵捕手中的被动者还是寻找佛罗斯特中的主动者,它都没有大声呐喊一舒情怀成为叙事体系的主宰。对突破长期封闭的内心壁垒,唤醒僵死灵魂从而达到对主体拯救的关注才是格斯范桑特的重点。而从电影盖瑞以后,格斯范桑特改变了对于青春的关注方式,他抽离掉埋藏在青春主题下的其他框架和脉络,把它打扮成唯一的主角后真正置于舞台的中心。青春开始低声呢喃和自言自语,流淌着的一切故事都暗含在它的只言片语中,那些残酷无情的谋杀和漂浮迷离的同性之爱,虽然不够甜美,不够温馨,缺少任何救赎和援助,也不存在一个全知全能洞悉一切的道德上帝。但没关系。它终于不用再羞涩的躲在帷幕后面看着别的演员假借着自己的名义于舞台上大吹大唱,它也将不再会是其他主题的附庸物和垫脚石,从现在开始,青春是它自己。

  实际上,从盖瑞开始,格斯范桑特不仅提纯和精粹了电影的主题,而且在电影的表现形式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转变,他摒除了繁杂的外在渲染和装饰,将常规的叙事方式进行了一番极具个人特色的改造,与以往过分注重叙事情节的戏剧冲突下形式的中规中矩和相辅相成不同,他开始关注一种原发的,缓慢流动的和纯粹的针对生命轨迹和青春触角的表现手法,长镜头的拍摄技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纯客观的凝注视角,这些元素被组织,构建,捏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内在包容的,同时又与青春主题恰到好处紧紧啮合的外在框架。与常规好莱坞电影中短镜头的激烈快速,转瞬即逝,不断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不同。格斯范桑特的长镜头仿佛是一双凝视生命存在的眼睛,无论是盖瑞和大象中的谋杀,还是最后的日子中的自杀,流动的长镜头都真实而完整的记录下了从生到死,从色彩到灰暗,从律动到静止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并不是自以为是的想要发现关于存在的玄机亦或是一厢情愿的打算找出洞悉,推理,解决无可避免死亡的钥匙。他只是一种与任何外在感情都无涉的完整的真实记录,承载的也只是个体在生命这块幕布上的独一无二的投影。

  如果论及迷幻公园的叙事线索,一个关于铁路警卫死亡的故事恐怕是唯一的清晰和完整,但格斯范桑特并未将这种犯罪打造成俗不可耐的悬疑和惊悚,在他的精心烹制下,电影散发出来可被人感知的其实是无处不在情绪流转和心理写意。那个俊美的阿历克斯,犹如灵魂转世的兰波,激起一道道美丽和脆弱的涟漪。这甚至不是一种狭隘的同性之爱,而如古希腊健美而受智者们钟爱的男青年一样幻化无可救药的唯美与极致。“对于迷幻公园,没有人是真正准备好的” 亚历克斯唯一亲密的伙伴杰瑞,在带他去滑板公园时对她说。是呀,谁会在青春时做好准备呢?在片头那些亦真亦幻的摆拍和张弛分明的背景音乐中,青春的躯体踏着滑板左右穿行,与那些技艺高超的小伙伴一样,阿历克斯钟爱滑板。这一次,格斯范桑特为他的青春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标志——滑板。滑行,不确定,难以静止,永远在路上。这种克鲁亚克式的流浪精神贯穿于滑板文化的流行之中。起始于火热的六十年代的这种亚文化,以炫酷和个性来彰显自我,它是那场永载史册的青春风暴的某种形式的结束。但这并不表明真实和自由信念不再成为人们的心头所愿而转变为陈列于博物馆的历史记忆,而是从曾经占据的宏大叙事领地里撤退转而分散在消费社会的各个细节之中。人们并非不在钟爱自由和信念了,而只是厌恶了在火热的群体运动和石块横飞和满目疮痍的巷战中来实践理想,青年人唯一想做的,只是在自己喜欢的团体和派别中感受没有责任的失重状态。喜欢滑板,腾空之后的欢喜,无拘无束的不思索权利。阿历克斯乐于享受的就是这些简单和纯粹。

  青春的记忆能够完整吗?整部电影的都很像一个少年的青春记忆,无逻辑,碎片化,满含内容但又毫无意义。这种专属青春的记忆形式不同于长于世故的成年人,它不是那种精于计算和有目的的镌刻和忘怀,任何瞬间都能在那个还属青涩的内心留下一些印记,但他很难连续。前行的轨迹总是不断地被突发奇想和焦躁不安所打断,散落的碎片又被拾携起来参与重构和再造。如果说有哪位导演的影像能够忠实于这种奇妙的青年体验,那无疑是格斯范桑特,滑板公园讲述的青春当然是记忆的,导演标志性的拍摄手法与那个少年的记忆萦绕不分,似在模拟这个群体的思考和在世。影像的呈现则充满了生活的起伏和褶皱,唯一的高潮是那场关于死亡的展示,但即使这样,流露出来的处乱不惊也成为记忆得以重置的借口。阿历克斯不断地将那晚警卫死亡的碎片记忆写下,但最终又付之一炬。文字的碎片与影像的碎片产生了多么奇妙的联姻。这之中确实充满着挥散不去的奇情和灵感,格斯范桑特的记录和阿里克斯的书写显然充满了联系。不是试图完整的再现,也不是刻意的人工雕琢,一切只是平静的记录那些拥有开始,被打碎和结束的权利。仿佛烈焰中熊熊燃烧的文字记忆一样,100多分钟梦的结束也使真实的纸张被付之一炬。对于阿列克斯和格斯范桑特来说,那个警卫的死亡记忆无非是永恒性质中的一瞬,与滑板带来的奇妙失重感一样,阿历克斯跳上那辆前行的火车其实是一种青年人的愿望:我要到远处去流浪。那个现代的萨尔突然感受到了莫名的快乐,那隆隆作响的机器鸣叫声犹如艾伦金斯堡的嚎叫推开障碍不断向前。但老朽的警卫追在青春的屁股后不断呵斥,拉拽,阻止。阿列克斯不妥协的一推终结了逐渐老去的生命,也用青春的强健和朝气扇了陈旧和顽固一记耳光。这里没有任何的谴责和谩骂,也不会简单的将罪恶的标签贴在青春的头上,更不会自编自导一场法庭审判剧来满足一种虚假的想象和情感。格斯范桑特总是那么冷静和客观,一切只是青春自己的轨迹,他走在路上,引吭高歌,满心欢喜,一块破旧的石头不合时宜的挡住了他的路,他踢开了石头,依旧引吭高歌,走向了远方。甚至可能那个老人和那场死亡都仅仅是一个隐喻和指代:过去的死亡终究是要来临的,当青春迈着步伐疾驰向前时,一切的障碍都会被推开,但青春自己也会受伤,而让人唯一觉得叹息的其实是这场受伤所导致的死亡。

  《迷幻公园》影评(三):迷失幻想——《迷幻公园》

  这是一部导演风格浓烈的文艺片。从《大象》到《迷幻公园》,导演格斯.范.桑特都在以其独有的视角展现青少年这一群体以及青少年犯罪这一社会现象。不同于此类电影近似于说教的表现方式,导演一直是用一种特殊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将原本灰色沉重的故事拍的很“轻”,那是导演眼中青春的质感。

  影片讲述的是少年Alex在好友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东部的这个城市滑板少年的聚集地和犯罪多发地带——迷幻公园。他开始迷恋这个公园,哪怕自己的技术不太好,他也觉得看着高手的滑板技巧也会很快乐,所以他找到空闲就会过来。然而,那一次头脑发热所犯下的过失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与痛苦——在与伙伴“爬火车”时,他们被保安发现,遭到保安的攻击与驱赶,Alex情急之下将手中的滑板砸向保安,保安失去了平衡,跌倒在另一条铁轨上,而不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鸣笛… 从此,Alex的每一天都生活在梦魇之中。惊恐、害怕、迷惘,一齐向他涌来。同时,他还要面对父母的离异,警察的审问,女友的性需求与无理取闹。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负担在他身上,让他只能将痛苦的回忆写在一个名为迷幻公园的本子里……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并未沿袭那种四平八稳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将平铺直叙的故事打乱,重新组接,突出影片所表现的清楚的躁动迷幻与不安。而段落的组接上也不是随意的,而是跟随Alex心理活动来表现,让观众进入Alex的内心世界,聆听青少年的内心所思所想。

  在视听语言上,本片的镜头与音效都很出彩。本片的摄影曾今出现在王家卫等一干文艺旗手的演职表上,他名叫杜可风,他的视觉语言远比台词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多。本片中,镜头明度很大,并运用到失焦的效果来衬托出Alex的迷惘与困惑。大量的手提式摄影和模拟录像带的粗糙画质,都突出了影片的真实感。

  影片中淋浴一段无论是画面还是音效都极其出彩,在无音乐的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诗一般的美感,外媒评价其为“视觉诗人”。莲蓬头里的水流不断的冲刷着Alex,他的金发,他的脸庞 ,水珠纷落的慢镜头,Alex低着头,水声渐渐变大,一再起伏。Alex靠在画有小鸟和其它装饰物的瓷砖上。水声中又传出鸟叫虫鸣,越来越多的声音揉杂进来,引起一阵阵耳鸣声。当耳鸣声占据了主导的时候,Alex抬起了头,一切嘈杂在这一刻曳然而止,如同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这一段将Alex个人的感受完完整整的表现了出来,真实而细腻,让人感同身受

  影片的结尾的那一幕烧信也让人印象深刻。Alex将写有一切事实的信一张张放入火堆中,燃烧的火堆作为主体,Alex作为陪体虚化,背景是暗下来的天空,火光印在Alex略显憔悴的脸庞上。随着信纸的一张张投入,火越来越大,直到遮住Alex的脸,火焰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Alex似乎是没有去面对。面对自己的过错,面对良心的谴责。

  影片并没有去揭示有关于社会的深层次的问题,而是通过一个灰色的故事;来营造出青春期少年的内心世界,表现这个群体在犯下过错之后的忏悔迷茫。就如同片名一般,导演想做的,就是告诉观众有关于青少年的迷幻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C.LINT

  《迷幻公园》影评(四):迷幻公园

  一句话点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片大牛加斯·范·桑特导演的一出少年滑板惊案。   从《大象》、戛纳60周年致敬短片《初恋》到《迷幻公园》,加斯·范·桑特依然痴迷于以金发美少年为主角的影片,这位少年连名字都没改,还是名唤阿历克斯。一张纯洁干净的脸庞,表情平静甚至显得有些淡漠,适合于出现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阿历克斯喜欢滑板运动,最爱去的地方是奥布莱恩特广场——一处位于波特兰市中心地区的滑板爱好者聚集地。它在片中有个传神而形象的名字,就叫“迷幻公园”。   前面几十分钟,《迷幻公园》制造的假象就是日常生活的安宁,不会起一丝微澜。画面美好到有些极致,杜可风的摄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他的名字总是和王家卫还有华语电影捆绑在一起,有成为品牌的架势。所以当杜可风参与了《无形海浪》和《水中女妖》的摄影时,人们惊觉他已经远渡重洋,担当不同国籍导演们的帮手。(当然杜可风本来就是一名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的老外,与中国并无特殊的衣襟联系。)《大象》里有着大量处于第三视角,站在旁观位置的长镜头,到了《迷幻公园》,由于杜可风的加入,加斯·范·桑特的影像多了些轻盈流畅,镜头在少年们自由畅,镜头在少年们自由酣畅的滑行中穿梭,捕捉他们的跳跃,作出一系列精彩的腾空动作,然后落地。少年与滑板,仿佛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结合。   前半段的故事,影片的走向好比古诗里的一句 “清泉石上流”,水流经过石头,绕过它悄悄流走,没有激起任何声响。对阿历克斯而言,迷幻公园能让他尽情享受快乐,哪怕是在边上观看,都是饶有趣味。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阿历克斯听见有人提起迷幻公园就变得难以平静。《迷幻公园》没有在第一时间交代危险的迫近,只是告知了一件惨案的发生。阿历克斯好像受到了事件影响,随后观众才将他与惨案联系在了一起。这时候,阿历克斯开始自我内心的激烈交战。那股贯穿故事前段的清泉也不复存在,变得浑浊,暗流涌动。   为了证明惨案对于主人公的强烈撞击,加斯·范·桑特甚至用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画面来借以强调:被火车压成两截的身体,上半身匍匐在地上爬行。如此血腥恐怖的镜头,不由令人疑心是在面对一部青春片还是一部惊悚片。突然降至的暴力打破了平静,《大象》里已经有迹可寻。好事者称,《大象》对于校园枪击案的表现可谓是瞻了前又顾上后,从科伦拜恩中学到弗吉尼亚校园,美国陷入了可怕的循环。暴力的发生看上去是毫无理由,又是必然引发。《迷幻公园》中,失手的阿历克斯在一脸惊慌中逃脱,丢掉了爱不释手的滑板,销毁了沾血的衣物。究其原因,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失手,也可能是酒精上脑、兴奋过度。阿历克斯和倒地的保安,特写的两张脸。在互相对视的一刹那,眼神里充满着恐惧与震惊。   阿历克斯害怕了,他动摇了,迷茫无助。但他没有崩溃,努力掩饰着恐慌,他的世界里出现了无声的空白。在令人过目难忘的淋浴一段,莲蓬头的水流不断冲刷,慢镜头下水珠纷落,阿历克斯低头无语。水声渐渐变大,一再起伏。之后阿历克斯靠墙蹲下,背景声音出现了鸟叫虫鸣,音效完全压过了摄影的魅力。然后阿历克斯醒来,就像一次不愿回首的可怕噩梦,如此短暂的个人化体验,却表现得仿若一般人的感同身受,真实而细腻,难怪国外影评人有“视觉之诗”的惊叹。   说到这里,《迷幻公园》差不多就结束了,它的结局可以说是开放的,最终阿历克斯没有选择面对。加斯·范·桑特从来不想借一次少年意外事件,揭示什么深层面的社会悲哀。至少在影片的多数时间中,观众只会沉迷于影像所营造的青春氛围,深思阿历克斯犯下过错后的忏悔与迷茫。加斯·范·桑特自然不希望观众沉溺于压抑的情绪,而是获得清醒的认识。不少人由于片中阿历克斯和女同学提起的伊拉克战争,认为导演有所用意,这个时代由国家所犯下的罪恶累累都没人承担,何况于一个少年。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从来不存在“什么就是什么”的单向性推论,加斯·范·桑特也没有输出特定的价值观。《迷幻公园》只是一部独立电影,不刻意说教,它只是抽取一段青少年生活,告诉观众不为人知的某些真相。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133437/

  《迷幻公园》影评(五):青春是条湍急的河流

  青春是条湍急的河流,有些人度过了这条河,而有些人却溺死在这条河里,度过了河的我们站在河的另一岸看着那些尚在和中央的他们。

  看过这个片子之后突然觉得青春这个洪水猛兽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如同一幅画卷,而总有那么一件事让你瞬间成长。

  影片的叙事是现实与回忆的穿插。Alex与他热爱滑板的朋友Jared一起去了Paranoid Park(请允许我叫它迷幻公园),因为Alex从此迷失在了他的青春之中,而影片的叙事结构亦可看作他一次一次试图正确面对“这件事”的内心斗争的写实。

  一个面临家庭破裂的孩子,一个有自己小世界的男孩,一个在爱情与友情间徘徊的孤独灵魂,而他也只不过是个孩子而已,当真的发生了无法弥补的以外,他也只是做了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做的事:逃。逃得越远越好。

  影片的每一个画面都呈现这一种朦胧的美感,朦胧的美少年和他眼中朦胧的世界,以及他不愿意去坦白的事情的真相。每一帧都文艺的一塌糊涂,而这朦胧的轻盈感与主题内容的沉重却没有产生违和感,却正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击。

  影片中间穿插的各种关于滑板、玩滑板的人的细节也没有变成多余的成分,可以看做是Alex不停地为自己的行为在寻找各种借口。

  各种音效的使用和配音也恰如其分的构成了这部作品完美效果的一部分。

  总之,轻柔的叙述下的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青春之路中的投影。我们无从知道Alex的未来如何,但是,绝对不会是成功渡过青春之河的模样。

  aranoid Park。

  迷幻公园。

  《迷幻公园》影评(六):秘密

  人心里总有些秘密。

  那最深处的恶,是无处倾诉,无法告解的,甚至是自己无力去回忆的。可是日光之下,如果还想生存,无可避免的,要去面对自己。

  少年本是个平庸,无辜,如任何一个街边人的少年。他和千万个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一样,有些孤单,有些无所事事,有些搞不清眼前的虚幻事实。他和一群说不上关系的人交朋友,他有的没的玩玩滑板,他有个可爱又有点小个性的女友,说不上生活有乐趣,但毕竟一天天过去了。他也想找点刺激,人生却几多无趣,家庭没有多少温情交流,学校是躯壳的避难所,性是无谓无聊有趣。但总是措手不及中,人会犯错。少年毫无防备的一次冒险中,失手犯下命案。多少不知所措加入到这个本浑浑噩噩的青年灵魂里,本是无心欢愉却从未有恶意,但年轻却不曾污染的心突然被最重的罪恶吞噬。害怕,彷徨,逃避,寻找慰藉却不得。若是闭上眼睛,看到垂死的身躯向自己爬来,惊恐的眼神渴望着拯救,如何面对?救赎始终无法到来。迷幻公园的场景似乎褪去,但人生的迷幻旅程却是刚刚启程。如果有人能收到这份信,看到一颗纯洁的心尽吐它的污染,过去,又可否会一笔勾销?多么想拍拍少年人的肩膀,告诉他只是一场血腥的梦,明天太阳的暴晒之下一切风轻云淡,看到他嘴巴重现哪怕一丝丝遗忘的笑容。少年的眼睛里,我看见有些故事已经尘封。火光里摇曳的,是几多后悔,几多忧伤。

  在Gus Van Sant的电影里,《迷幻公园》的情调和光影,和《大象》和《最后的日子》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秘密的产生,毫无征兆,却挥之不得。他的故事总是那么慢,那么美,揭示那么赤裸裸的孤单。喜欢他的光线和摄影,再残忍的故事也只是发生在人身上,世界总是那么公平公正的前行,美景依旧。

  《迷幻公园》影评(七):这才是忧郁的文艺气质

  完全不顾及正反打关系的镜头,冗长忧伤的伪记录片段,对核心事件叙事上的毫不在意,支离破碎的刻意打乱的叙述顺序等等等等……居然还真的把少年时期的懵懂彷徨忧郁文艺拍的入木三分。不是天才的习作,就是成名人物的自由发挥,没有搜索上映时间以前,我还以为是前者。好吧,就是猜错了而已。

  絮絮叨叨的标榜从来都不文艺,可惜对很多人来说不这么做就没法告诉别人自己很文艺。《迷幻公园》是个优秀的反例,我喜欢他的收敛克制。另外,《迷幻公园》作为另一个反例的对象,是常规的剧作导演规律。如何把本来应该为我们所诟病的上一段提到的那些问题充分转化为满溢的青春美感,靠得大概是方向明确的忧郁气质。导演是可以学,大师靠自己。

  《迷幻公园》影评(八):一场青春的事故

  ---Alex,明天我们去迷幻公园吧?

  ---我还没有准备好。

  ---没有人是准备好了的。

  生活永远如此,无所谓准备,事情就这样真实而突兀的来临了,措手不及,能做的只是承受,而青春更是这样。

  棕色笔记本上铅笔记下的痕迹,长镜头中不断行走的年轻背影、滑板与水泥地面持续不断的摩擦音、巨大的两头封闭的通风过道、滑道上色彩鲜艳造型诡异的涂鸦、少年们飞翔的身体、背景般悄然推进的那些慢镜头---行进、争吵、迷惑、挣扎、沉堕,Gus Van Sant以满怀悲悯的目光在镜头外注视着这一群少年,这一片艰难成长的青春。从药店牛仔、我自己的爱达荷、大象到迷幻公园,这些少年在青春里迷惘贪恋,又企图以某种方式进行自我救赎。他们敏感封闭,内心脆弱柔软,试图寻找可依靠的厚重感情。因为这种需索,所以无比仓惶。

  他爱他的家人,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爱和温暖。但他的家庭无法给予。美丽安静的母亲希望一家人能安定舒适的生活,而他的父亲,那个拥有性感小麦色皮肤和满满一胳膊刺青的男人,却向往着自由和无尽头的旅途。彼此无能为力,于是他们亲吻,告别。

  “我可能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希望这不会伤害到你。”面对父亲如此苍白的告别,他甚至没有抬头,只是看似无比漠然的点头,他能做的只剩下听年幼的弟弟讲新学来的童话,并亲吻他的额头,对他微笑。

  他也努力的去爱他的小女朋友。这个漂亮而好奇于世界的女孩,和他一起狂欢,一起游戏,或一起做爱,却无法理解他内心的恐慌和需索。因而无法给予慰藉。她把青春当作一杯美味的冰激凌,试图用各种新奇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经历、去品味,完全咀嚼,不留渣滓。在这样激烈的碰撞中,青春无法倾诉无从缓释。

  因此,当那个女孩在派对上牵着他的手走进闺房,和他做爱时,他只有静默的配合。当那女孩无比激动的在电话里向她的好友讲述这初次的性经验时,Alex美丽清澈的眼神只剩下空茫。一切都简单到只是发生。

  正是这一切的无法释怀让他深沉的爱上了迷幻公园。第一次面对这群滑板少年,他温柔的目光晃过一张张自由的脸庞,就确定自己喜欢这里。整整一个下午,他抱着膝盖坐在滑板上,晒着太阳,微笑的看着他们在滑道上轻盈的飞翔。这对他来说是不可触及的诱惑。内心轻盈的人才能拥有翅膀,而他不能够。

  自始至终他没下过那个滑道,只在片子进行到3/4的地方隐约觉得在那两端封闭的通风管道中来回滑行的背影是他,像是在那个硕大的笼子里,挣扎。慢镜头里滑板摩擦地面的声音,听来像是一匹困兽的呻吟。

  那陌生的青年过来借他的滑板,向他谈起滑道下埋葬的那些生命,那种轻盈的忘却一切的飞翔让他们的灵魂陨落并在此安息。

  Alex同意和那男子一同去扒火车,腋下夹着滑板,去体验另一种飞翔带来的膨胀。当他听到铁轨冰凉的撞击声,当他的耳朵里鼓满了风,他终于能够轻盈的飞翔。内心得以肆意的呼吸,或许这大抵称得上是真正的快乐吧。让火车巨大的轰鸣和迎面拍打脸颊的风洗去沉重。

  而那个年迈的敬业的铁道巡警却就这么不合时宜的出现了,他挥舞警棍,一路追赶,只想要警告调皮的男孩此处危险。而这青春期的男孩正如一只张满了翅膀的鹰,视所有阻碍他飞翔的事物为敌。慌乱中Alex挥动手中的滑板想让这老人退开,却不幸正好击中他的头部。他就这么仰面倒在铁轨上,被随后驶过的列车拦腰碾过。这年轻的男孩跳下车来,就那么无措的站在老人面前,面对他残损的身体,即使张大了嘴还是无法呼吸。我想他原是想说声对不起的,青春或许叛逆,但无罪恶。而那老人艰难的抬起头来看着Alex,眼神中没有仇恨,只是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惋惜。

  他最终选择了逃避。这沉重的责任他还担不起,他把那已成为凶器的滑板扔掉,同时也扔掉了自由的翅膀。

  这之后他要隐藏自己的恐惧,并同时面对自己的罪责感到痛苦。

  没有任何可供排遣或倾诉的对象,而日记,只是自己为自己织了更厚的茧,更深的漩涡。

  当他牵着狗坐在郊外的长凳上,连周围的空气都满是迷茫和哀伤。年幼的弟弟在每次吃饭时面对少了父亲的餐桌会剧烈呕吐,以此缓解内心的悲痛,而他只能对着自己的内心,呕吐,任污秽横流。

  他把自己平摊在路边,来自内部的压力让他筋疲力尽。躺在天空底下大口的喘气。新买的滑板扔在一旁,仿佛只有深沉的大地才能帮他承载那些伤痛、责任、以及梦想。那个小小的微微有些发胖的女孩路过他的身边,停下脚踏车,看着地上的Alex,眼神中有一些怜惜。他们在夕阳里一起回家,小小的女孩子用力蹬着脚踏车,Alex站在滑板上,抓着她的车后坐,任由她拖着慢慢向前滑,艰难而用力的指引他的内心。

  “说出来吧,那些事。”女孩子说。

  “……”

  “如果不愿意,那么写信吧。”

  “写给谁?”

  “写给我吧。”

  “然后呢?”

  “不知道,或许应该处理掉。”

  于是,在那个晴朗的吹着微风的午后,两个少年在郊外的某处点燃一些信件,看着那些火焰跳动。我们看不见他们那时脸上的表情,是悲怆或者释然,但我愿意相信这安静的倾诉和分担减轻了他内心的苦楚和恐惧。

  这样一个发生在青春里的事故,也许应该无关法律,因为成长难免会有阵痛。它与青春背道而驰,所以时时会有撕扯,而我们也就是在这些挫痛中渐行渐远,学会坚强的面对。

  一直觉得好的片子不是它教给你什么,而是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缺失的东西,无论是风景画般的色彩运用,幻象般的细节反复,错落而饱满的情节推进,或只是少年俊美的面庞,修长的手指,艰涩的青春,又或者是心的需索和倾诉,什么都好,只要有所收获,就能心有戚然。

  《迷幻公园》影评(九):不犯错的青春,可能吗?

  不知道加斯·范·桑,又是在一个昏昏欲睡的午后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映现在脑海里的是这个男孩子的脸庞,窝在一个角落不断写着,paranoid park,还有那么多的慢镜头。特意去查了这个英文单词,翻译得确实不错,一下子就给整个电影铺上了那么多文艺色彩。

  这么一个干净、透彻的男孩子,却不小心卷入了一场杀人案。影片的最后,他还是无法去面对。而我真的替他担忧起来,这样能瞒多久?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他看起来冷漠,对一切毫不关心,不在乎,似乎一切对他不能造成影响,但是却又是那么不安分,那么游离。青春的躁动,无论是怎么沉稳早熟的孩子,都不能抵御。所以,我们会犯错,我们也要犯错,正是这样的错才会利于我们的成长,但是他这个错误实在来得太突然,太意外,并且太巨大的一个错误。

  在我们孤独的青春中,我们又是多少次独自一人去面对,去承受?事件之后,他的挣扎在无声无息中淋漓尽致。无人诉说,不敢诉说,无可奈何。不断寻找出路的梦,只身置身荒野时的风声,弟弟讲故事时他的背影,以及他那无可名状的眼神,这一切都久久回旋着。

  《迷幻公园》影评(十):迷幻的保护伞

  在警察召集滑板少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问及谁去过迷幻公园的时候,所有人都举起了手,但在询问Alex时,后面的孩子却抢答“没有人喜欢那里。”不难发现,迷幻公园聚集了大批年轻人,他们以迷幻公园为家,以滑板为乐,几近病态地生活着。矛盾也就此出现,为什么迷幻公园犯罪时有发生、混乱,孩子们仍对迷幻公园无法抗拒?Alex其实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代表,单亲家庭,得不到母亲应有的关爱,年幼的弟弟不能与自己为伴,显然他是孤独空虚的,同时他的情感也是多数沉浸在迷幻公园大多数人的情感。滑板成为第一个核心物品,他时刻把滑板带在身边,不会滑滑的不好又怎么样呢?至少可以证明自己还有可以热爱的东西,自己的生活不是空洞的,这更类似一种精神寄托。Alex在教室和家中的场景,常常是没有表情的,他享受在迷幻公园的时刻吗?不尽然。迷幻公园相对于普通生活要简单太多,一个滑板,几个坡面,就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消耗。对于Alex来说迷幻公园不过是他躲避现实烦恼的工具,在那里所有人都是放纵的,自由地在地面驰骋,他可以没有负担的发呆,不用面对混乱的家庭,乏味的课堂,缠人的女朋友。Alex所代表的是所有沉浸在迷幻公园里的众生相,因为厌恶,所以用冷漠和逃避去面对现实。

  Jerry说到去迷幻公园的时候“谁又真的够格呢?”,无非是一群生活空洞的人,找了一个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空洞的地方,只不过是需要一个隔离现实的保护伞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