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幻影》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幻影》的影评10篇

2017-12-30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幻影》的影评10篇

  《大幻影》是一部由让·雷诺阿执导,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 / 让·加本 / 迪塔·帕尔洛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幻影》影评(一):个人解读:《大幻灭中的幻灭》

  ---------------此篇乃课程作业,故文字比较正经严肃。仅作纪念。------------

  作为一部反映一战的战争电影,《大幻灭》中没有任何暴力、血腥的元素,反而是通过一种温和、循序渐进的叙事手法,渲染出深刻悲哀感。在没有硝烟和枪战的集中营里,让·雷阿诺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它扭曲着生活本质,也消解着个体存在意义

  在我看来,“大幻灭”的题目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在电影展现的真实画面背后,幻灭二字充满了讽刺又荒诞的矛盾感。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友谊爱情),还是不同阶层之间的认知,又或是个人对自己价值和意义的追寻,都逃不过一场泡沫似的虚无,而这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归于一个看似意义斐然的起点:战争。战争中个体对国家责任荣耀感,才是真正的假象。我想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解读我对《大幻灭》的理解

  第一重幻影:集中营里的友情

  《大幻灭》通过一系列镜头的对比试图剖析人性,给观众展现某种难言的矛盾感。

  于是,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充满爱意和关心的友谊,一方面也能看到冷漠的对抗和决裂。而所有的这些变化,不是人心变了,而是人心必然要让渡给战争的规则。在影片的开头,法国和德国军官坐在一起进餐,德国士兵借着有些别扭的法语帮马查尔切肉,这是充满了友好和善意的画面。之后,当战俘们穿上家人寄来的女装,军官们坐在一起乐呵呵地欣赏歌舞剧,彼此之间开着玩笑,我们能看到在艺术音乐和“性”面前所有集中营里的人的默契——艺术超越阶级和语言,给所有人带去快乐,而在快乐中每个人展现出最真实的善。正如马查尔在监狱里几经疯狂地怒吼时,老狱警默默地在他床边留下一支口琴,“战争太长了。”他走的时候这样说。在这样的视角下,每个人对战争都是感同身受绝望

  但是另一面,我们也看到狱警们粗鲁地抢夺战俘的东西,在战俘们奏响音乐时用暴力强行制止,当囚犯要越狱时再好的友情也敌不过出于责任的选择(狱长选择向惺惺相惜朋友波尔杜开枪,最终造成了波尔杜的死亡。)

  我还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当马查尔和罗森塔尔成功出逃后,一次在农妇的家里罗森无意问起波尔杜的情况,马查尔很快岔开了话题,表示不想谈这些。昔日的好友注定一别再也不会相见,马查尔心里明白波尔杜凶多吉少,但是在逃跑的路上他早就来不及担忧旁人、戚戚悲伤

  在《大幻灭》里,友情是那样深刻、沉重脆弱,就在你以为它存在的非常牢靠的时候,它快速地碎裂一地,让你猝不及防人们遵守战争的规则,却彼此伤害,最后只剩下一片虚无,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重幻灭。

  第二重幻影:面包、陪伴和爱情

  在马查尔和罗森塔尔逃跑的路上,他们遇见乐于助人的农妇艾尔莎。对艾尔莎和马查尔来说,他们是身处战争敌对国家的两人,语言不同、阶级也不同,但爱情就那样产生了。影片的后半段拍的很温馨,清晨的热咖啡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笑声、农舍里安逸平静的生活,让人一刹那以为这就是永远了,但无论是观众、马查尔还是艾尔莎,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幸福短暂的幻觉。只要战争还存在一日,就不会用永恒安宁

  艾尔莎心里明白这一点,但还是去爱了,在这一重意义上她显得格外悲哀。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和家人,只能和女儿相依为命,她那么渴望爱情和陪伴,哪怕仅仅是短短数日的幻象,哪怕离别那么痛苦,她也愿意付诸一次。

  对于马查尔来说,他也爱艾尔莎,他甚至想结束一切回来接艾尔莎回法国。但许诺有前提:他幸免于战争的灾难,并且战争要早日结束。可是在变幻莫测的局势面前,这句许诺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大概观众也能猜到,两人此生都不会再见,数日的幸福不过是幻影罢了。

  第三重幻影:逃亡和自由

  电影中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越狱”,战俘们总共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有计划的逃亡,就表面来看,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但本质意义上,两次越狱都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皆是失败。

  最开始,狱友们经过四个多月的苦挖,眼看就可以挖出一条逃跑的通道离开,且在计划施行前几个小时被调到了另一个集中营,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在新的集中营里,一切都回归原点,显得徒劳又虚无。

  第二次狱友们决定用垂下城堡的绳子逃亡,在精密的计划和波尔杜的帮助下,罗森塔尔和马查尔成功出逃,可是当他们没日没夜地走过了慢慢长路,最终到达瑞士的边境线之内时,意识未来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没有自由:马查尔回去开飞机,罗森塔尔回去当枪兵,战争依旧继续。

  所以这一切的逃亡究竟换来了什么呢?从一种拘束逃到了另一种拘束,看似找到了自由,实际上连自由的选项都不曾拥有

  电影以两人在瑞士境内雪地上行走的远景结束,充满悲哀的深意,他们背后的脚步寥寥,很快被大雪覆盖,他们身前是空旷的雪地,看不见尽头也望不见清晰方向人生一切宛如荒唐的闹剧,以无可奈何方式推着人向前。

  第四重幻影:战争的意义

  罗森塔尔说:“(这个世界哪里)看上去都一样。边境不是自然造的,是人造的。”

  在影片里,无论是集中营里的德国军官,还是被拘禁的法国战俘,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身上清晰的民族仇恨感或是对战争的狂热,就如农妇艾尔莎,即使丈夫和兄弟都战死在法国的战场上,她依旧愿意照料逃难到她家的法国战俘,就如悉心照料天竺葵的监狱长、在艾尔莎窗前问路的德国小兵、围在一起乐呵呵欣赏歌舞剧的军官、给崩溃的马查尔默默留下一支烟的狱警,这里的每一个个体或许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本质是善的,可是却在时代的洪流里被战争的意义所裹挟,而战争的意义,已然成为一种无意义。

  我想,电影想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荒谬感,就微观层面的每一个个体而言,没有人想要打仗,没有人想要这样望不到出口的生活,但战争依旧在继续,逃跑的战俘继续回去打仗、无聊的监狱长继续看守着战犯,人生的轨迹被无形中框死,谁也逃不出去,如果要问这一切是谁的错?我们也无从回答,战争成为了每个人生命中的幻影,成为一种“责任”式的幻觉。

  战争在扭曲、异化每个人对美、对生活的希望,无论是肉体、精神还是意识形态层面。在这个作恶的环境里,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矩来践行战争的秩序:战俘不能出逃、不能侮辱德国等等。人们在集体无意识中心甘情愿地被某种“责任”洗脑,继而兑现杀人或者被杀。于是,所有的恶行都是对“时代道德”的服从,服从就是“尽责”,服从掏空了人成为人的真实意义,如同《1984》里的口号“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无知力量”一样荒诞。

  这让我想到《朗读者》里汉娜·阿伦特笔下那种庸常的恶,士兵们在战争中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和遵守者。但《大幻灭》反映出的并不仅仅是无意识的庸常之恶,更多地是一种“明知是恶,却无从选择”的无奈感,更可笑之处在于,无法选择的理由,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战争。

  战争的世界注定是个侥幸的世界,当社会秩序建立在彼此剥夺的侥幸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虚伪的秩序中,每个人看似在努力、在抗争、在寻找人生的自由和意义,但究其根本,没有人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也没有人能掩盖这种秩序的拼凑本质。

  《大幻影》影评(二):看不见的国境线

  你瞧,在这个曾经被叫做“人性”的荒蛮原始的屠宰场里,仍然零星闪烁着点点文明的微光。 ——《布达佩斯大饭店》

  不知何时开始,越狱题材电影变得苦大仇深主人公与四面墙抗争同时,还得提防身边人的暗算甚至出卖。然而回归影史早期越狱片如《大幻影》,其中闪烁的人性微光出乎意料地治愈,不亚于如今用眼泪或撕逼堆砌出的一锅锅心灵鸡汤

  片末两个士兵爬上德国与瑞士边界,看着茫茫一片白,说:“国境线只在地图上有,现实中你看不见”,随即像越普通山脉一样越了过去,正如他们在战俘营越过那道阶级“边界”。法德两军,从国家角度本该是“对立阶级”,而对士兵个人而言,所谓万恶“敌军”,不过是另一个被卷进战场的倒霉鬼。他也是一个军人,可能和你有同样的爱好,需要你的口琴,欣赏你的盆栽….那条政治划出的“边界”,永远只存在于报纸等各类文书,在现实中看不见。因此德国军官愿意邀请一个法国军官来个人会谈,值得一提的是,在后者离世后,德军官仍Hold着军人的威严,没有大呼小叫,只是默默将房间种的天竺葵剪去,颇有“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遗风。那一株被敌军称赞的天竺葵,虽然连一个特写都不曾有,却变为118分钟里最“见人心”的一物。

  逃出战俘营后,那条“边界”更彻底被抛弃。随着镜头运动趋向舒缓,两人暂时安定下来,身份、立场、语言隔阂都无法阻止一个逃兵爱上偶遇的妇人,两人相约战争结束后再会面。为什么不呢?反正两人都被战争夺去了相伴之人,这份爱情不失为孤独者的惺惺相惜。

  其实所谓“边界”从影片一开始就从未存在过,这里有一个以现代角度看诡异万分的场景:击落敌方飞机后,德军还邀请上面的飞行员来共进午餐,看见对方手受伤,还主动提出帮他切食物(就差没喂了),吃到一半听闻有军官牺牲,双方都肃静默哀——看架势想象不到几小时前还在相互厮杀。随后大段展示的战俘营更加“无法理喻”,没有虐待没有歧视,还不时开个文艺晚会(简直比军训还舒服),无法想象20多年后竟是同一批人,造出了集中营。一战时期欧洲不少国家(包括德国),还保留着传统骑士精神,承认军人义务,但也尊重对手,把他当另一个效忠国家,至少是平等的人看待,而非败类渣滓。可惜数年后战争再次打响,这种眼光已在统治者洗脑中殆尽。难怪茨威格感慨,欧洲最后一丝文明的曙光,终消逝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知是否有意,总有人选择在曙光消逝前离开。那个自愿引开看守帮同伴越狱的军官,怎么看都像蓄意求死。可他的献身也不算突兀,之前天竺葵下的谈话已有征兆——“战争结束后,我们都成了无用之人”,临死前在同一间房里又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于战争很惨烈,但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最好的归宿”,无需多言,已解释为何他一直对越狱计划兴趣不大。或许像他这种身份,只有在战场才能感受荣耀、文明的存在,回家,高贵的军人就一文不值。

  再套回茨威格的话:《大幻影》记录了欧洲文明最后一丝曙光。在人类千百年遗留文明的驱动下,所有阶级或体制的分界,和这场冗长的战争一样,只是一场大幻影。

  《大幻影》影评(三):提提缺点

  这是一部反战片和越狱片。自我感觉这部电影带有好莱坞电影的特色。既然这是一部越狱片和战争片,他所推出的主题应该有战争的残酷和越狱的艰难,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做得十分的不足比如说在逃出监狱的那一个段落里,逃脱的太轻松了,对于逃脱的人太顺了,根本没什么阻碍,他们唯一的阻碍可能只是食物的短缺,体能的丧失等来自于本身或单纯环境的阻力,这样看起来就一点也不刺激,丧失了一个让电影有节奏的旋律。再有对波狄奥的人物结局处理太草率,虽然导演有意把他的性格升华到一个境界里,来突出战争的残酷,显然在前面下的功夫以及伏笔不够,所以到了最后波狄奥为了掩护别人自己有意求死,太草草了,至少,在我的逻辑里觉得这个句子不够通顺,至少我感觉不出他的想死的绝望,但是在最后我看到的结果他是一个刻意求死的人。在细节少也有很多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把战争简单化了,把敌人处理得太弱智了,战争有他的复杂的地方,监狱里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有间谍,有中间派,有想越狱的,我能看到监狱里的人的主观努力,但是看不到矛盾体的反击。还有最后在主题上的统一不够聚拢,导演有意图通过刻画波狄奥和越狱出去之后的短暂的甜蜜生活来突出战争的残酷,但是这两个的结合,使得主观的主题性最后统一上不够圆满。

  但也不否认这部片子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还是可以的。

  《大幻影》影评(四):罪恶的流淌,人性的突围

  一战期间,三名法国飞行员迈克中尉、克洛索上尉和波迪奥上尉商议着去侦察一片灰色地带,随后影片迅速转入另一个场景,形容老气、步态矫健的罗夫斯登上尉宣布击落了一架法国战斗机,而击落的过程则略去不述。

  这时,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幸存的迈克中尉、波迪奥上尉非但没有遭到严讯逼供,也没有被立即送往战俘营,反而受到了罗夫斯登上尉的热情礼待。罗夫斯登不仅设宴款待他们,而且还为牺牲的克洛索上尉献上花圈,表达了他的敬意,仿佛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敌人的概念,而只有从法国来的客人,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迈克、波迪奥最终还是送入了军官战俘营,然而,这座战俘营虽然有战犯的愤懑、怨艾,却没有军警严厉的质问,也没有看守无理的挑衅,更没有阴森恐惧的气氛,迈克、波迪奥所在的狱房充满了轻松和悦的气氛,他们和狱友——杂耍演员卡蒂尔、贵族出身的罗森塔尔、地产公司工程师等——和好相处、无所不谈,他们一起开挖通向后花园的隧道,甚至穿上女装为德国军官表演。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夺回了被德军占领的道奥蒙特城堡,但没过多久,它又被德军占领,迈克也因为宣泄自己的爱国主义情绪而遭到单独囚禁,战争的荒诞气息仿佛在这些消息、事件中扑面而来。迈克在单独囚禁期间,看守主动赠给他一副口琴,避免他在暗无人声的囚房中感到愁闷,也体现了无处不在的人性关怀。人性之光并没有在战争的大环境下黯淡失色,反而突越了重重的规则,于是,影片开头的疑惑也涣然而释。

  后来,转营的命令致使逃跑计划功败垂成,然而,迈克和他的没有狱友并没有露出沮丧的神情,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而且“战争中容不得多愁善感”。幸运的是,迈克、波迪奥在新的监狱同招待过他们的罗夫斯登上尉重新相遇,和他们一起的还有罗森塔尔。罗夫斯登给予了波迪奥充分的信任,还单独与他见面,向他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原来,罗夫斯登已经伤痕满身,而且对自己当前的工作、身份充满了厌恶。然而,波迪奥却背着他掩护迈克、罗森塔尔逃跑,自己甘愿担当活靶子。罗夫斯登为了虚无缥缈的“责任”击中了他的知音,尽管他尽力瞄准波迪奥的脚部,但子弹还是穿过了波迪奥的身体,而他自己也在波迪奥逝去的那一天,饮下一杯烈酒,剪下曾经让波迪奥大为欣赏的天竺葵之叶,为他和自己谱写了一曲挽歌。

  至此,我仿佛看到战争的原罪像流感一样,从上级军官传播到下级兵士,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一挥舞,就把一粒粒仇恨的种子播撒到人类的心魂中,使得素不相识的人开始拔刀相见,兵戎相向。罗夫斯登虽然自己也是造罪者(从影片开头我们得知,他至少击落了二十架飞机),但这些罪行都是为一种强力意志所驱使,因此他又是无辜的,这样一种悖谬式的身份,使得罗夫斯登深深地赞同波迪奥的遗言:平民的战死是一种悲剧,而对于我们则是最好的解脱。

  重获自由的迈克和罗森塔尔历经艰难,终于越过了白雪皑皑的中立国瑞士的边境。然而,茫茫雪岭,路在何方?他们并不能就此而安定下来,必须为了自己的生计再次参战。战争把人类栖居的家园,变成了囚禁西绪福斯的地狱之山。

  影片虽然采用自然主义风格,但隐隐可见导演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性的颂扬,对人类尊严的捍卫。

  《大幻影》影评(五):《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一命换二命(IMDB250 TOP 250)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59861635.html

  La grande illusion (1937)

  这是IMDB250系列的最后一部,依据2011-07-01的IMDB250榜单我终于圆满了。本片是法国电影,而且是1937年上映的老电影。

  电影讲述法国战俘逃离德国战俘营的故事。两位法国飞行员被德军击落,被关到战俘营中,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法还没有正式宣战时候的事情。在战俘营中,战俘们的环境比较宽松,有吃有喝,还可以在深夜挖隧道,用来逃跑。当隧道挖好一切就绪就等深夜来临行动时,他们被德军调换了战俘营,辛苦挖掘的隧道没有派上用场。同一个战俘营的同伴们,被分散到不同的战俘营,那两位法国飞行员也在不同的战俘营中辗转着,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十八个月。两位法国飞行员因为屡次逃跑,他们被送到戒备森严的监狱中,监狱的长官恰好是击落他们的德军飞行员。这位德军飞行员因为受伤严重,康复后只能在监狱里任职。两位法国飞行员在营中遇到以前同一营房的伙伴后,他们又开始策划起逃跑来。一段时间后,他们开始实施逃跑计划:战俘营中的战俘们用音乐与噪音吸引看守们的注意,并且由其中一位法国飞行员佯装逃跑,为逃跑的两个人争取更多的时间。计划成功了,两个法国人终于逃出战俘营,而那位佯装逃跑的法国飞行员却因为被枪击中,医治无效后死去。逃走的两个人在一个村庄中遇见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于是他们三个人过起了平民生活,而且其中一位还与德国女人产生了感情。可是他们最终还是离开了女人家,顺利的逃到了瑞士。

  这又是一部有关战俘逃跑的电影,IMDB250里关于这个题材的电影算上本片的话,已经有三部了。题材如此类似的电影,看起来已经不新鲜了。不过本片还是有它独特之处,它的独特在于通过对战争双方军官、士兵及平民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反战的主题,并通过对细节细致的刻画展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同身份人们的生活状态。此外,作为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电影,能够表达出这种思想,也是不多见的。

  电影表达的反战主题,以及人们的厌战情绪都贯穿电影始终。从战俘营中战俘与看守之间宽松的关系,从法国战俘们之间的交谈,从法国飞行员与德军飞行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从德国女人对战争的描述,以及法国飞行员与德国女人之间的感情,等等这些方面都能够体会到这不是人们所期望的战争。这是一场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进行的战争,这是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战争,这就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除了电影通过细节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之外,电影的名字也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讽刺。电影的名字叫做“大幻影”,看完电影后我还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思考之后,才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有着深刻的寓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是统治阶级发起的一场关于权利与势力范围争夺的战争,对普通百姓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国家对于参战士兵宣传的一切都如幻影一般,无论是战争的意义、胜利的目的,还是战争的期限,或是国家的许诺,都是如梦似幻的不真实。这些在角色的对白中就可见一斑,比如法国飞行员说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等等。总而言之,这场战争对于参战国家的人民就如一场幻影,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

  此外,本片1937年上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开始,编导们就有了如此超前的思想,相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具有同样主题的反战电影,本片更具有历史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两年之后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法国人如今再看本片又作何感想?

  本片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它大概是第一部反映战俘逃跑的电影。IMDB250还有两部与它类似情节的电影,分别是《战地军魂》和《大逃亡》。看到本片的一些情节后,才知道这两部电影原来是偷学本片。比如挖地道的工艺,《大逃亡》完全照搬本片。报警装置、支撑物、挖掘方式、处理残土的方式,与本片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排气装置,《大逃亡》自己推陈出新,设计了一个排风装置。《战地军魂》虽然没有类似于本片的情节,但是整个战俘营的管理模式,以及逃跑的形式,还是近似于本片。总之,本片是战俘逃跑类型电影的鼻祖,其他电影只不过是照猫画虎般的模仿者。此外,看多了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也了解了战俘们最常规的逃跑方式——挖地道,百试不爽啊。

  这是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通过本片还可以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但是本片有一处我非常不理解:战俘营的环境非常宽松。战俘们可以在房间里自由活动,可以自由出入营房,有各种娱乐活动,可以收到家里人寄来的包裹,这些包裹还不会被没收,而且包裹里的美食都可以顺利吃到嘴里,可以通过战俘营里的小卖部买东西,等等。在我来看,战俘营的生活简直如神仙一般,何必要逃跑呢?逃出去还要上前线,莫不如在战俘营里好好的享受生活一直到战争结束,何乐而不为呢?这是我最最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这部电影,还可以了解到当时法国人对于外国人的看法。 本片对德国人的描写非常正面,没有丑化之处,看得出法国人当时对德国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不过,电影倒是丑化了俄国人,拿沙皇皇后的包裹开了一个玩笑,估计那时候的苏联还不讨法国人喜欢。

  本片的演员都不熟悉,他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当红明星,尤其是男主角Jean Gabin。他的资料不多,不过花边新闻有一条——他曾经与Marlene Dietrich恋爱。一个法国当红男影星和一个德国知名女演员谈恋爱,在二战前后这样的非常时期,这样的爱情完全可以拍成电影,肯定会很好看。本片的女主角是Dita Parlo,资料一片空白,不过找到大图一张,看来也是有名气的演员,否则不会有肖像照。

  总之,一部具有超前意识的反战电影,也是此后战俘逃跑题材电影的鼻祖。

  Dita Parlo

  Dita Parlo

  序列:0534

  奇艺在线下载

  2011-09-01

  《大幻影》影评(六):短评

  由于纳粹的实际性质,所有战后反应二战纳粹的影片基本会将表现出“纳粹性质”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也使这部摄制于战时的法国电影拥有一定的特殊性。影片表现了超越于战争的、基于一种贵族精神的高尚友谊,及人性固有的善良在远离前线时不可磨灭的光辉。它——与其它更不温和、不轻盈的反战电影相比——究竟是离战时的真相更近还是更远,这个恐怕没有人敢说。对于我个人而言,影片——虽摄于战时——依然充满了从圣桑到莫奈,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法兰西特有的某种绚丽的轻松和不慌不忙的优雅。其与它沉重的题材背景相结合,反而显得很特别。片子神奇的风格可能反映的是法国当时的艺术人对“贵族”这个词普遍的理解。雷•诺阿作为当时法国最好的导演,这样风格的电影也许包含了他最自然的情感表露。(巾城)

  《大幻影》影评(七):【294】《大幻影》——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大幻影》 La grande illusion / 年代:1937年 / 国家:法国 / 导演:让·雷诺阿 / 主演: 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让·迦本 、蒂塔·保洛

  1、可不只是越狱电影!

  想看真正紧张刺激的越狱电影,你应该去看罗伯特·布列松的《死囚越狱》,越狱过程惊险刺激,但这部《大幻影》中虽然故事主线是三个法国飞行员从德军监狱逃走的过程,但是却充满了轻松谐谑。甚至他们逃走时还会让人觉得惋惜——何必离开这世外桃源呢!哈哈,其实导演让·雷诺阿要表达的内容没有这么简单。

  2、阶级不同不相为谋!

  法国飞行员博瓦尔迪成为德军的战俘,但却跟监狱长洛芬斯汀惺惺相惜。两人之所以能推心置腹,源于他们同样的社会阶层,作为贵族群体的一员,博瓦尔迪有着一种优越感,这是机械师马肖所无法体会的,所以尽管他们同为法国阵营,却还是有着巨大的心理距离。也正因为如此,马肖才会爱上同样是贫民出身的德国农妇。影片提出的就是“世界被相似性平行分割,而非被各种阵营垂直分割”这一命题,探讨一种超越民族、阶层、年龄的限制而达到彼此包容的可能性。

  3、他们这是在蹲监狱吗?

  战俘在狱中的日子很苦吧?这部电影告诉你,不一定哦!看看德国的这群战俘,他们不管法国人、英国人、俄国人,还是犹太人,他们都可以吹笛子、开联欢会、打雪仗、装扮圣诞树,点名的时候瞎起哄,德国看守们也格外好脾气,哪里像是死对头的样子,简直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就像博瓦尔迪说的那样:“外面的孩子,都以扮士兵为游戏;这里的士兵,却在学着孩子做游戏。”

  《大幻影》影评(八):大幻影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三名法国俘虏在德国集中营越狱的故事。

  三名法国飞行员在一次任务执行中被德军击落,波迪奥、迈克和罗森塔尔三人被带到战俘集中营。波迪奥与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都是贵族出身,有着共同的政治见解,二人在狱中成为朋友。三人随后发现狱友正进行越狱计划,他们挖出一条逃跑的通道。迈克和罗森塔尔也加入了挖掘行动。最后他们集体越狱,德军全力追捕,在逃亡中,波迪奥被罗芬斯坦击倒,两名法国俘虏迈克和罗森塔尔逃到一个德国农妇家中,在她的帮助下,二人经过种种波折逃到瑞士。

  本片是最早的越狱片之一,被评为最伟大的“越狱电影”之一,同时也是导演让·雷诺阿的反战杰作。

  《大幻影》影评(九):大幻影 教材汇编

  悉德菲尔德 11页 电影史最伟大电之列 电影艺术236页 本片镜头运动与叙事形式分析 电影艺术240页 雷诺阿通过镜头运动进行强调与作出比较 镜头运动与场面调度同重要 摄影机运动深入到空间当中并且建立连接使影片叙事形式更丰富 电影艺术355页 重复运用类似镜头运动塑造观众特定期待 电影艺术358页 风格制造情景之间的连接 (镜头运动暗示了狱囚之间的团结)强调平行对应(以推镜头运动 比较莱芬斯坦的战利品与伊莱尔之间的差异)

  电影艺术359页 风格同时还塑造意义 然而最重要的是 不要将单一技巧从脉络中孤立出来解析功能 高角度并不一定表示挫败 低角度未必表示权力 本片莱芬斯坦和伊莱莎对比 是由于雷诺阿的平行推轨镜头运动而增加它的意义

  《大幻影》影评(十):如果只是作为反战电影解读,那就太简单化了

  本片开头让我有点蒙圈,我分不清他们谁是谁,又搞成德法一家亲的模样,于是我就得查剧情简介来对上号。介绍和影评都把这部电影作为反战电影来解读,还说德国贵族军官在法国贵族军官越狱时不顾已有的感情,开枪射杀,于是我以为这是现在常见的通过毁灭扭曲人性来表达反战主题的类型,9分藉由破坏人性到达反对战争的命题,1分其他内容。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回事,本片是通过展现人性来表达反战主题的,而且反战远非唯一的主题。如果佛教的第一教义是解脱,第二教义是慈悲,第二教义远非可有可无,那么本片的第一主题是反战,第二主题就是对贵族社会没落的咏怀,第二主题相当重要,远非可以忽略。第二主题在德法两个贵族军官的互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两个人的互动不是本片非常重要的内容吗?那么谁能否认他们的戏份表达出的主要内容在本片不是很重要的主题呢?贵族阶层没落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它甚至比一次大战的军事斗争本身更加重要,影响更加深远。这种主题在中外都不罕见,中国有《桃花扇》,匈牙利有《烛烬》,表达的都是这种非常深刻的感情。《烛烬》刻画的是奥匈帝国的陨落,而这正是一战的直接结果之一,因此本片和《烛烬》都是一个大背景下对不同侧面的表现。德国贵族军官开枪没有不顾感情,更谈不上毁坏人性。他已经充分顾及了两个人的感情,并且得到了对方的充分理解。为了时刻不失刻在骨髓里的礼数,脊柱碎裂的德国贵族军官要俯身来完成低头致意的动作。一切举动无不透露着贵族的知礼和节制。所以,常见的只提到“反战电影”“德国军官不顾感情”(暗示通过毁坏人性表达反战主题)的介绍,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错误的解读。本片6分是藉由保全人性到达反对战争的命题,4分是贵族社会没落的国际化命题。第二主题作为国际化的命题,是因为贵族化的欧洲社会上层是一个国际共同体,国别的概念并非永远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国家作为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考量因素,也就是民族主义的崛起和它带来的一系列结果,在德法两位贵族的对话中也表达出来了:这不就是法国大革命的遗产呵?这部反战电影之所以伟大,是第二主题存在的缘故,使关注点非常宏大。难以超越,是赢在选材,后来者找不到这么大的第二主题。 至于片头,德法军官一家亲、打下飞机还请吃饭送花圈的场景,是“大幻影”和反讽,还是欧洲特殊国情下的现实描摹,我依然蒙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