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经典影评10篇

2018-01-17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经典影评10篇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是一部由陈晓卿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一):别把国外纪录片当成国际通用标准

  从《舌尖》的第一季播出到现在,一直很喜欢这部中国风格的纪录片,但第二季播出之后,对于片中过于侧重人文情感而偏废美食记录的讨论越来越激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指责舌尖第二季的风格,认为其舍本逐末,不符合纪录片的特点。对于这一观点,我说几点看法吧。

  《舌尖》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而食物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如此丰富的食物种类、烹饪方法饮食习惯,而这之后,都是中国人在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所谓“吃”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饮食即文化,谈饮食即是从一个方面来谈文化,谈一个国家的民风民俗。其次,我认为我们不能把《舌尖》简单理解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从名字上我们似乎就可以嗅出几分导演的立意和想法。汉字的艺术博大精深,又怎能单从字面义来理解?舌尖上的中国既是中国人饮食文化、各类食品和烹饪方法的隐喻,却又是中国的方方面面正在成为世界人民口中的热点的象征。随着中国模式成功,中国威胁论也甚嚣尘上,中国现在站在世界的风口浪尖,也正处于世界各国人民的舌尖之上,《舌尖》在此时更像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宣传片,以饮食为载体,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深厚的文化,也展示着中国人热情好客,团结友好,向往和平的民风民俗。片中的人物,无论是深山的农夫、乡间的旅人、城市的平民、边陲的小孩、宝岛的老者,他们都是中国的缩影和写照。中国是强大了,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们依然贫穷,他们不寄望于统治世界,没有贪婪,没有野心,他们满足于三餐的温饱,满足于家庭的和睦,满足于子女的成功,满足于长辈健康。百态人生,《舌尖》本无意说教孰好孰坏,只是将最真实的真实,赤裸裸的展现。

  把国外电影的标题翻译成中文很难,像《千钧一发》那样优秀的翻译实在是凤毛麟角。而要把中文电影翻译成英文,更是难上加难。汉字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结晶,其内涵远比西方字母文字丰富的太多太多,我认为《舌尖》做到了几乎完美的翻译。A bite of china,与中文名一样语带双关,给人一种取中国之一斑,以窥全豹的感觉。英文名更加让我坚信,《舌尖》绝非仅仅是一部美食宣传片,而应该是一部中国文化、习惯、人情广告片。

  国外优秀的纪录片导演评价中国纪录片时曾经说到,中国纪录片喜欢使用大量的旁白,来引导观众的思想,在观看时不是观众想什么,而是导演想让观众想什么。如果这样的评论应用于一部以记录为本的BBC纪录片来说,也许相当中肯,但对于一部旨在向整个世界宣传中国的宣传片来讲,或许就不适用了。而我又不禁想到,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把思维局限于国外既定的条条框框,而不能有自己的风格?在纯文学上,国外有他们的马尔克斯,我们有我们的莫言、王安忆;通俗文学,国外有他们的侦探推理,我们有我们的武侠宫廷。为什么在纪录片或是电影这一领域,我们就只能为国外是从?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电影史比别人的短?或许并非如此。中国纪录片和电影行业,缺少一种期望坚持,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向未来进发的坚持。中国的导演们,早期不乏优秀的作品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甚至更早的第四代第三代导演们,拍出了中国风的优秀电影,但在世界电影大潮流的冲击下,缺乏责任心,没有期望和坚持的导演们选择了符合世界的口味,放弃了自己已经快要建成的大厦。毅然投身于高概念大制作的电影潮流当中。结果却是邯郸学步,落得个不伦不类的下场。

  《舌尖》是中国纪录片的翘楚,也是基石。它或许有很多很多不足,但却是塑造中国纪录片风格和模式的重要一步。创作没有国际通行的标准,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出我们的标准。或许在创造标准的路上,我们的纪录片难以获得国际主流评论的奖项,也会招致许多所谓专家的批评和鄙视。但是,当我们的纪录片体系建成,风格独树一帜,卓然成家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纪录片领域会出现属于他们的莫言和《蛙》,金庸和《天龙八部》,刘慈欣和《三体》……

  中国的纪录片之于国外的作品,就像我们的茅台、五粮液和别人的白兰地、伏特加一样,本质上没有差异,只是口味不同罢了。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二):拍这片的那些人你们告诉我,你们到底要表达个毛线啊

  从二星改成一星的原因是,评价因为被点了没用,被折叠了。我不在乎我写的评价有谁看有谁点没用,我在乎的是我写的评价显示与否居然需要依靠SB们手下留情少点几下没用。

  脑残粉和五毛只要不死绝,大清朝的根就永远烂着

  ===============================================

  先贴一段我关于第一集的评价,再说这一季的感觉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50021/

  说这是个美食的纪录片吧,它浓墨重彩地介绍那些挖藕的、挖松茸、打鱼的、卖馒头的等等各色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是多么不易

  说这是个要让人懂得“谁知盘中餐”的教育节目吧,它又跟你扯烤豆腐、毛豆腐、水豆腐等等传统食品那些漫长又复杂的制作过程

  说这是个要讴歌劳动人民智慧的主旋律节目吧,它又告诉你家的温暖厨房里的爱。

  说这是个煽情的节目吧,它又像人与自然似的告诉你中国海岸线下边能捞出多少可以吃的鱼。

  说这是动物世界吧,好吧,他又把节目组里沾亲带故的人全拉进了画面

  欧卖糕的,七集加一起有多长时间,怎么也没明白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个毛线意思...............................

  ==================================================

  试着看第二季第一集,努力了三次,都没看完。很想问舌尖你到底要表达个神马东西

  开篇画面就记往了一块粘腻的红烧肉,一堆美食后面接着个拥挤的食堂

  进入正片马上感觉这些东西完全就是上一季剪接时被舍弃又不舍得扔下的部分

  开篇倒是学聪明了,先点出中心思想,又点得不着四六。

  又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由挖松茸的改成挖天麻的。为了蜂蜜爬那么高的树,旁边跟着一直升机航拍。你丫有灰机直接灰上去摘下来不好么?看着一个脸上还有稚气的小伙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摘蜂蜜你要表达什么?就为了说蜂蜜是单糖有营养么?还是为了表达在藏区蜂蜜很贵?舌尖的导演你是有多拧巴的人格 ,为了讴歌社会主义好拍的美食片子,又总拿这些生活不易的人来揭社会的短。

  你再告诉我,爬四十米高的一棵树,跟足迹有个毛线的关系,这棵树是全世界蜂蜜的发源地么?

  顺路说下那小伙子的蓝外套,跟他的生活环境是那么的不协调,如果不是借了摄制组哪个员工的,就一定是本人最心爱的衣服,被没良心的导演哄骗忽悠着穿出来爬树。

  然后跳到养蜂人一家,总算合题了一次,制做豆花配料时镜头稍稍有点太近。其它都挺好,偏偏结尾又画蛇添足地煽了下情,离家在外讨生活的人多了去了,按导演的意思所有离家在外的人共同精神支柱居然是家乡味道,你TM真当观众都是SB啊?

  后面出场麦客又开始莫名其妙。导演似乎认为光靠旁白说那么两三句,观众就已经流着口水感受到了新麦的香甜,一个七八十岁,做了一辈子饭的慈祥老太太面条也能被渲染得跟科学家实验一样。捧臭脚也不是这么个捧法。

  再说也不是只有新麦做的面条才能补充大强度劳动后消耗的体力,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麦客更是不知道跟吃有什么关系。难道就因为麦客在画面里到处走了就切合了足迹这个主题么?

  上一季开始挖藕时,这一季是麦客割麦子,展现在眼前的只有满眼偏远农村里的弱势人群艰苦工作。跟吃有关么?又要说谁知盘中餐这个主题了?还是谁知盘中足迹?

  上一季第一集开始捞鱼了,这一季这一集这时候也开始捞鱼了。艰苦地捞鱼工作、越来越少的收成...........同样的东西,第一季第一集叫什么来着,反正用来扣题了,现在又用来扣足迹了。

  剩下的就没怎么记也没怎么看,反正基本就是跟着第一季第一集的节奏在走,同样的题材,扣了两季两个主题,真TM太NB了

  =====================================================

  从煎饼开始,所有需要烙面皮包馅的玩艺开始认祖归宗序家谱,其实这样还不是够博爱的,因为如果再宽泛一点,把烙这个工序忽略,那么可以用来举例的食物将更加恢宏博大,包馅的比如包子饺子,这样全中国的人都可以同食同源了,说到馅还有外国的披萨饼、果仁巧克力。OHYEAH,全世界都TM可以用足迹来串联了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三):关于相逢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舌尖上的中国II·相逢》

  南来北往,东奔西顾,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数在史书页中不具姓名的普通人书写了食物与文化的故事。也许是一个家族的迁徙,也许是一次战乱的流离,也许是茫茫人海中无数次擦肩而过后的最终相逢,才造就这融合与汇集了八方乡愁的滋味。毫不讳言,这一集最后这短短三句话, 把整集水准骤然提升。关于人,关于食物,关于五味,关于文化的流传与情感的交流,无一不在其中。

  普通人芸芸世间悲欢离合聚散太多,再多的春秋笔墨也记不下所有的传奇。最终凝练的,留下的,不过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千百年,生生不息

  关于相逢,这世间似有命数操纵,或是浅言谓之缘分。在人生的无数个阶段,你永远无法预知,在下一个地点下一个时间,会与谁相逢。人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思想的载体,来源各异的文化与思想因为人的离合聚散而相逢流传。在短短一生数十载,常常人会后悔于某个决定某次离别迁徙,然而人生终究没有如果,某个时间点的变化,引发的或许是此后所有的相逢所有的故事的剧变,由此而彼,便是一段历史的重新书写。

  故事,在旁观者的眼里是故事,在亲历者的身上却是经年的起伏跌宕。正如一碗面,一盘菜,品尝者大多不会执着追寻每一样食材,每一步烹调的起源与继承,融合与分离,这背后的所有,隐晦而含蓄,不过是在舌尖上起舞的瞬间,与远古那段隐藏的故事, 达成了某种传承与联系

  食物随着人的脚步而变化,沿着心传而继承流传,因着时节而更替,落足家常而与家相连,而这些所有,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与别离。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四):脚步

  题目为脚步,可以理解为现代社会强加给人们的匆匆脚步。镜头所着力展示的是现代生活对农村家庭的破坏、对原始谋生方式的剥夺等,但是我可能看到了另一种镜头未表达的内容

  镜头的视角避开了喧哗的城市,着眼于静谧原始的村庄、山林,但是镜头有意无意的躲闪也避不开食材背后的破败房屋、贫穷生活。浙江渔民跳跳鱼、稻香鱼美味家宴的背景是倒塌的围墙、破败的楼房,那个女孩从城市回乡之后究感到的怕不止是温馨,还有心酸吧。我们幸运,走出了贫穷,见识繁华洁净舒适的都市;我们也不幸,我们在故乡再也无法安心留下,因为有了对比就看到了破败、贫穷、脏乱——温馨的家,再也难以回去了。

  此外,舌尖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最原始的美味不在大城市中,而是在山野深处,在食材产生者手中,在劳动人民的辛勤之中。的确,这是身处贫穷中的人们的独有幸福。城市中有很多来自各地的特色餐馆,但那总是缺少了某种味道。这种缺失不仅仅因为食材天然成分的流失,还因为那道菜不是做给某个人的。家常菜永远比食堂、餐馆里的菜要多一种味道,那种味道叫做生活,在餐馆里吃饭,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生活气息的。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五):唯食物与乡愁值得被原谅一万次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得热泪盈眶时的感受,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印花团子,汤汁浓厚的麻辣水煮鱼,细嫩的文思豆腐,粗犷的岐山噪子面…这些或朴素精致的食物,不仅喂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更是承载了一生的记忆与乡愁。

  食物是所有的梦想

  小时候的梦想,百分之九十九都与食物有关,而我的执念很多,五毛钱的小布丁,两块钱的五香瓜子,还有电视上可望不可即的KFC…然而当我在故乡与异地奔波时,当我在他乡被肯德基麦当劳包围时,我所思念的,却是那一碗米粉。

  食物是最美的乡愁。

  我想念那一碗米粉,那是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风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那是一种令人想哭的味道,足以让我魂牵梦萦,潸然泪下。

  当我在异乡路过一家家常德米粉店时,从来不敢进去,我怕,我怕那不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它要混着雨后青草的气息,湿润泥土的气息,更重要的是,它要有母亲的温柔,泛着热气的温柔,隔着森森雾气朦胧的笑意,有着细纹的粗糙的手。

  我的舌头那么敏感,那么刁钻,一点点不符都能尝出,我怎么敢进去?

  可如果它是家的味道,我又怎么敢进去?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它包容了你所有的情感,承载了你所有的思念,它永远忠贞,无关职业,不分地域。

  唯食物与乡愁值得被原谅一万次。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六):《舌尖上的中国II》到底要表达什么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II》第二集,名曰讲故事,但表达的价值观却有待商榷。

  陕北挂面处理间没有任何卫生设备,灰尘满地,使用木制品,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

  菜籽油榨油工坊里面的卫生条件也是极差,老板店铺也没有见到《工商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菜籽油的生产、存储条件违反《食品安全法》。

  片中还有大量封建糟粕。

  苏州点心店的女孩阿苗为了能让弟弟上学,必须尽快自食其力。重男轻女+超生。

  汕头小哥家里有4个姐姐。重男轻女+超生。

  上海名厨家里也是生了2个小孩,超生。

  宣扬中华文化不代表要宣扬这些糟粕。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七):舌尖故土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

  偶尔我会坐五站地铁,到里昂市中心的中国超市去买食材。那里是各种族的聚居地,常有很多阿拉伯人站在广场上晒太阳。一次我还被流浪汉缠着讨钱,所以说实话我很讨厌那里。可只有到那儿,我才能买到做出一道像样菜的食材。

  最常买的食料是小葱。法国葱主要是用来做炖菜,口感很紧实却没什么香气。中超的小葱其实是胡葱,根部有个小头。长得十分像蒜苗,相比楼下超市买来的大葱要有味道得多。通常也只能买一把,多了放冰箱也会坏。即便麻烦,我也都不辞劳苦。因为我喜欢吃面,而小葱就是引。缺了它,做什么菜都是糊弄。一碗面,做好了浇头,摊上了糖心蛋。若是没有一把葱,算什么玩意儿。

  偶尔我会检讨一下自己不入乡随俗。到了法国没什么兴趣去学法国菜,反而是研究中国菜的兴趣高涨。大学时就常常想回家一定要好好学做本地菜,但确是到了这里才有了时间和机会。记不得谁说的了,味觉是最顽固的乡愁。我到法国以后研究透的第一道菜就是青椒豆汤。原来在水城和老家时常吃,每个本地人家几乎都会做。味道很辣,也很下饭。每次做都会吃到撑。但到现在都还没有给朋友做过,因为它味道太简单也太刺激。我想这可以算是某一种身份识别。我不期望同学可以接受,因为我了解在这一方面大家是南辕北辙的。有一次和王誉璇去大连的酸汤鱼馆吃饭,一进门就问老板有没有则耳根。老板说季节不到没有时便大失所望。其实在大学里根本不会想到则耳根酸汤鱼什么的。但别起头,起了头我就是个原教旨主义者。

  那时在哈尔滨其实几乎没有怎么想过家。因为不管多远,一趟飞机也能杀回去。心里有了这个底儿,反而再低落也不会想到回家。后来看《落叶归根》的时候很触动。心想以后不管生活在哪里,死了也要葬回老家。但现在想起来,其实我把家乡变成了一道道菜。以后还可以做给别人吃,一举起筷子,就是归程。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八):烩面和胡辣汤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看着那些各地美食,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起那些久违的家乡味。如果要用食物来代表出身,那属于河南人的必然是烩面和胡辣汤!

  胡辣汤,顾名思义,汤中加有胡椒粉和辣椒粉,另加面筋、粉条、黑木耳、黄花菜等。其中面筋的做法最为独特,是面团在清水中反复搓洗而成,洗面筋的水用来入汤,产生粘稠口感,因而有“洗胡辣汤”之说。当然,最好是多几片牛肉入汤,香味更加浓郁。熬成的胡辣汤深棕带红,味道又香又辣,还有一丝胡椒的呛味,冬日早晨喝一碗浑身暖烘烘,夏天喝一碗浑身冒汗通体舒畅,仿佛一天的精力都被这香辣味唤醒。初中学校将早读排在天蒙蒙亮时分,我每日都要趁着薄薄夜色赶路,此时各户人家大都安睡,但街边的早餐铺已然开张,白白软软的包子一笼笼摞成宝塔状,热腾腾的蒸汽像条身躯庞大的白龙,缓缓腾上青色高空。我循着香味坐在矮凳上,叫一碗胡辣汤,配上刚出锅的油条或油饼,一碗下肚,才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若是肠胃稍弱,可加一勺白生生的豆腐脑,配成一碗“两掺”,也别有风味。

  烩面是名正言顺的河南特产,但在各地做法也略有出入。郑州当地流行三鲜烩面,据说加海参、鱿鱼和羊肉,有些地方还加海带、豆腐皮等素味。家中烩面馆皆卖羊肉烩面,做法相对传统朴素,一碗肥汤,几片羊肉,一撮香菜,配上大师傅手工拉成的烩面片,就是份极难得的美味。小时候物质不丰富,烩面馆皆是小门小户,一口大锅往往砌在堂口,靠着低矮的桌椅板凳,食客们兀自谈天说地,大师傅在一旁揉面拉面下面,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面条在空中上下翻腾,拍在案板上啪啪作响,越变越薄,最后刺溜一下滑入沸腾汤锅,直看得我目瞪口呆,惊为神技。

  现在的馆子越开越大,门面富丽堂皇,再看不到这些后厨风光,又为追求利润,各家馆子纷纷以炒菜酒水为主,引进机器加工面条,再难吃到手工烩面的滋味了。倒是街边的早餐铺十年如一日,仍是矮桌矮凳,只是人们更追求健康,早餐提倡清淡饮食,喝胡辣汤配油条的人也日渐稀少。不过谁又能想到,十多年之后,我要靠着这些记忆来重温家乡滋味呢?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九):第七集:饭菜是否可口,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人生命运!!!!!!!

  先说个比喻

  从前有个寡妇,踏门的男人多了后,背后说她坏话的人就渐渐少了,为什么,因为见怪不怪了。

  从前有个孩子,自从恶习越来越多以后,家人也骂的少了,为什么,因为见怪不怪了。

  从前有个舌尖,自从第二季开始越来越差,但是骂的人少了,因为什么,因为人们见怪不怪了。

  现在说说第七集,说实在,我看的不是很专心,倒不是因为我观片不认真,而是,看得烦躁。

  1,舌尖2凸显的过犹不及的诟病——人文,太多。

  那个工厂,说了有近10分钟吧,请问于正导演,富士康的菜你用了几个镜头?你是不是故意替富士康打广告说他们饭菜可口,达到舌尖上中国的级别了?行,你可以升华说这种是“打工文化”,你调研过没有,打工文化难道就是这么肤浅么?一个咸鸭蛋一条咸鱼就能代表打工文化?

  还有那个野菜粑粑,你说成是青蒿?请问制作团队,我眼睛瞎了还是你们集体“五谷不分”,那植物明明是艾叶,你说成青蒿?

  2,又拿考试和孩子学习说事。病态教育在“家常”就说过了,你们还真是乐此不疲啊,和“家常”同样的题材,你们能说两遍,能否吧时间给那些更好的美食去呢?再说,这种有争议的教育方式,你们是拿来歌颂,还是拿来让大家学习?行,你可以说这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希望,但是你却说“饭菜是否可口,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人生命运”,我勒个擦,导演,你考上大学的时候你能吃好的,你同班难道没有山区的学习么,你问问他们考试或者读书期间吃的什么?

  3,这一集整体都比较凌乱,富士康、高考占大头,苦闷,纯粹拿来充时间的。而其余的几个小美食,比如:太爷爷给小女孩做辣子鸡,导演想搞人文,但是力不从心,搞得皮肉松弛,真正讲美食的,又比较乱,

  4.题目是三餐?请问导演,我怎么看片中讲三餐比较明显的就是早餐?中国这么大,各地各族三餐的特点难道不可以挖掘?难道没有文化挖掘?偏要去挖掘高考?挖掘富士康的盒饭?

  再次谴责,导演组,制作团队,你们三观不正,饭菜是否可口、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甚至人生命运!!!!!!!这句话让我听着真恶心,连小学生都懂得,匡衡凿壁借光、雷锋艰苦朴素的故事,你们却倡导这种价值观?难道我五千年历史中的孩子,从小就是吃着可口的饭菜吃出来的?

  好端端的美食节目,被你搞人文,搞得像“高考”“富士康”那么纠结?

  好端端的美食节目,被你搞人文,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影评(十):喜欢第二集

  看了第二集觉得很是喜欢,因为里头有好多情节让我想到了自己生活里的一段段轨迹。这一次虽然饿着肚子却不在觉得那么馋,也许真的是因为第二季的舌尖连着心尖吧。

  面条~~~小时候是不喜欢吃面条的,虽然现在仍然是个挑食的人,但比起大学以前,我已经进步很多了。小时候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从来不吃面条,还有水饺、芹菜、鱼。。。等等等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面条倒是成了我的最爱,尤其是出门在外,吃饭时最先考虑的就是面条,总觉得人在外头,坐在人声鼎沸的环境里,呼噜噜地吸着滑顺劲道的面,才算是真的在路上,才有种自己只有自己陪伴的爽快感觉。就像挑食的自己会改变口味、喜爱起从前最讨厌吃下的东西一样,生活也总在前进变化着,自己也不能确定哪一天走到什么地方,会吃到什么样子的食物。看着片子里的挂面制作,看着镜头前闪过的各种面条,真是各种想吃、各种想走。

  糕点~~~镜头里的苏式糕点好像有着江南特有的细腻风情,白得透明、美得精致。可能是受了古装片的影响,很早以前我就对“糕点”这种东西有强烈的执念。这个糕那个酥的,听着就高大上,想想就流口水。而且所谓糕点,好像不光好吃,里头更是蕴藏着富贵风流,文雅清新的内涵。片子里拍出的糕点,让我了解了,中国的点心有着比西式甜点更雅致可爱的造型,虽然没吃过,但想必味道也是甜度适中、软糯粘香的可口滋味吧。看着大厨细致地做着小动物造型,我还想起自己小时候总要在面板旁边守着,从母亲手里要出一块面来揉捏,想着捏个小兔子或者面人儿什么的。不过我哪有那种手艺,而且面的品种也不对,每次都把面团弄得黑乎乎不成形才作罢,老妈倒不曾责骂,下回和面还是由着我继续进行那注定失败的即兴创作。

  下厨~~~虽然是女孩子,我却不曾学过做菜,但是自己在家的话也不至于挨饿,回忆着平时母亲的手法,倒也能鼓捣出一些能吃的东西。也许油烟的熏呛、菜成之后的失落感都是我不学做菜借口吧,事实就是懒懒不想做饭。但如果真的心血来潮要做一次,那最开心的便是听到母亲尝过之后说一句“不错啊,挺好吃的!”^_^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也许和片子讲到的潮汕小伙阿哲在多次学习之后能够掌勺并得到夸奖时候的心情会有些相似吧。母亲做菜时总要调侃,这样不会做菜的女儿嫁到婆家,婆家人要怪也不会怪媳妇儿不会做,只会怪娘家母亲没有教,好生冤枉啊!。。。呃,这么心酸啊,那我是不是也该学学做菜了???

  舌尖上的中国2,不管大家怎样将它和第一季对比,不管专业影评人觉得它哪里不好,我都还是喜欢它一如既往地给我带来宁静和对生活的的回忆与畅想。片子里的人都在忙活着吃——不管多费时耗力,大家总是在慢慢地做,细细地熬。也许会有一家人围在桌旁等着,也许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也许只见一个离乡在外的游子在默默烹制家乡的味道,犒劳辛苦工作了一天的自己。。。总之这样的镜头里闪过的没有浮华虚荣,没有追名逐利,有的只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诉求和最本真的动作表情,而这样的平淡才是真实的永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