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2022-03-15 10:53: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是一部由陈晓卿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一):莫急 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第3集《时节》

  成形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了二十四个节气来指导农事:

  3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

  4月蝴蝶化茧,砍取枝条,给山药搭好支架;

  5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

  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

  待到9、10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

  对于时间,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感悟,破茧成蝶,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是时间的脚步。

  春江水暖,刀鱼最鲜;

  夏天滋补,笋干炖鸡;

  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

  冬月最爱,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

  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在餐桌的方寸之间,也能凭借美食来感知四季的变化。

  :时间,从来都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不用去探究《时间简史》,也不用去感叹逝者如斯,从远古的农耕文明到二十四节气,大自然早已将这个高大上的精灵埋入土中、发于枝头:雷笋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春笋)出土之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必须以分钟计算;香椿芽长成只需要两三天,多一天便老,一个星期,两茬香椿,叶子还在生长,却不再适合食用,春天就这样过去了。当你用舌尖去感知时间的时候,是否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用心良苦?从稍纵即逝到四季更替,在这一急一缓之间,其实我们不必去追赶时间、急功近利,更不能好逸恶劳、枉费日月。按着自己的节奏播种、耕耘、收获,应季而作,应季而收。

  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有一朵花,就有这朵花开的理由,这便是自然。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二):我的舌尖

  只存在于深野之中的美味。

  在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只是那样一份满足。随时可能失掉性命却仍然坚忍攀爬着,无法想象的勇气的高度,一步一步脚印换来最温暖的甜蜜。

  原始古老的技能,一直艰苦流传着的手艺,在小小范围内真切存在的那些传统,一个世纪的十几年后慢慢被先进机械磨去。“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我们的资源可以维持的年限,没有妨碍到我们的继续使用,依然贪图着此时的享受,即使再怎么强调也不会有任何强作用的改变。只是在这样的限制下,还可以接受着大自然给予奋斗者的恩赐。

  在触摸不透的大山深处,湿气中看一望无际的木与石,还默默地寻找着一朵一朵小小的宝物。一个个珍奇的物种,来自自然的种种机缘巧合。寻找者和它的相遇,也在一步步中慢慢走来。

  从寻、捕、切、做,由高手来拿捏得恰到好处,为了你而付出的时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在一起的时候,为了你而忙碌,因为你而感到幸福。

  当分离甚久,当重聚言欢。当眼见一场精彩的烹饪,来自家乡人自己创造的美味,和最明白自家胃口的人们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

  看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与搏斗,看生命在辛劳后得到最满足的味道。

  入口回甘。

  食材背后,呈现出的是农人一个个深刻的脚步,艰苦的跋涉奔波带来一份最基本的幸福。要看到时间与经验的付出可以汇成的最终巨大的收获。

  在咕嘟嘟煮着的锅里,你说不清对与错。等一切的辛劳做成一顿喷香的饭菜,你懂得,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朴素,而有力量的,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这个大世界的不同地方的各个角落,人类通过分析把食物分解成一个个化学式看出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高度上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的奇迹的最新鲜味道。

  “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只是轮回之后,这种味道是否还会历久弥新? 找不到熟悉的味道的时候,就踏着回家的脚步,一代一代地品尝那通过食物流传着下来的最真切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三):舌尖上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掀起美食风暴,与其说是美食,不如说是打翻了乡愁这杯愈酿愈醇的美酒。

  在当下中国人南北迁徙,原始农业逐渐消亡的今天,每个人奔波在工业时代的快速冷漠中,对与大自然缓慢亲密守候的关系格外怀念。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是四时节气春耕秋收的人情故事。

  三十年工业资本的大跃进,让城市里高楼林立香车宝马熙熙攘攘,却丢失了太多自然淳朴真实热情浪漫的中国式古典韵味。

  美食是一份寄托,也是一种文化的回归,让我们想起还存在的传统农业人,譬如养蜂人老谭,捕鱼人夫妇,他们的脚步并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所以依然贫穷,保守,谦逊,真诚,也叫人感动。

  在我们因为害怕工业食物带来的危害和恐慌时,真想念那份农村里彼此依恋信任的人与人的亲密无间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四):因为有情,所以动人

  一向不爱看电视的我,能看到舌尖第二季的首播,也算机缘巧合。晚六点多,看了一下先前下载的第一季,突然想到新闻说续集于近期播出,马上搜搜时间,于是苦等央视一套21点档。

  千呼万唤,终于来了。感觉片头比上季略长点。不知是否因看下的第一季的1080p太高清,还是电视播的画质标清,续集片头美食色泽上要朴素一些。舌尖上的中国主题背景也由殷红的山水腊肉换作飞舞的面条。

  第一季第一集可算是高大上了,一如片名《脚步》,辗转祖国大江南北,美食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摄制组的诚意自不必多言,cctv纪录片业界良心。国内某些仅靠绿幕合成渣特效拍烂剧的,别浪费空气了。

  美食色香味,让人食指大动,但现实是,食材得来不易,追逐美味更难,一如职业养蜂人,甜蜜的工作背后是候鸟般颠沛流离的辛苦。天降美食,也只存在动画里。

  舌尖的成功,在于它拍出了美食之后的情怀,乡愁,亲情,劳动者为家为儿女的辛苦打拼。口水泪水齐飞,天涯共此时。

  明月装饰了你的梦,但梦里花落知多少,唯有经历过才懂。城里城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看舌尖的感觉一定不同。有人哭,有人不以为然。先不要狡辩,韭菜麦子先分清了再说吧。

  下周有两片很期待,一是舌尖,二是冰火。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五):舌尖上的致敬

  波兹曼教授在《娱乐至死》中说,恐怕要担心的不是奥威尔说的我们将死于专制世界,而是赫胥黎担心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事实正在证明这个观点。

  我把BBC的截屏图当即发到微信上。然后我挨骂了,主要意思是:“拿来主义很正常啊;你这么执着干嘛呢;不就是娱乐吗;天下文章本来就一大抄啊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更高明的是有人留言说:“互通有无嘛!”以至于我强烈呼吁腾讯给微信增加一个扔鸡蛋功能,怎么能只有点赞功能呢,遇到这样的谁不希望扔两鸡蛋呢。

  我不相信只有我一个人看出来了,上网一搜,果然,首映的时候有记者当场质疑,结果陈晓卿老师说:“这不算抄袭,这是致敬。”想想看,演个电影写本书,字幕之前或扉页之上,我们都会看到“谨以此片向张三李四王麻子致敬”。当然,如果被致敬对象同意自己被致敬并且同意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被致敬,那的确我该挨骂。

  所以否则的话,陈老师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舌尖2》请大家随便抄袭转卖,每一个抄袭行为都是对他致以的敬意。方舟子老师也别干抓学术剽窃这种无聊的事儿了,剽窃?人这儿正致敬着呢!

  在英国学习最深刻的一个体会,就是学校对plagiarism的强调强调再强调,不要说严禁剽窃学术观点了,哪怕中午吃饭跟人讨论了一个问题,在论文里面引用了那人的午餐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不能因为自己同意这个观点而写进自己的文章而显得像是自己的思想。一旦剽窃行为被截获,将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论文不能通过不能毕业取消学籍甚至影响信用记录。有人曾经说我:“我从来没有见过谁,QQ聊天,都不断在引用别人话的时候使用引号说明出处!”所以,我是西方价值观的受害者。

  对《舌尖2》失去了胃口,不如重温一遍被致敬的《人类星球》。朋友说:“眼睛太尖,记忆力太好,会影响你享受普通人的乐趣”。他完全不知道我觉得这一切有多好玩儿。搜到MH370的一刻,就是我这个普通人享受到的普通乐趣之一;以及后来看到以上那些留言的时候就更好玩儿了。

  张欣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潘石屹在国内如鱼得水,因为他有很强的适应这个环境的能力,而我则不行,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接受模糊性,他能。”所以《汉书》说:水至清则无鱼。我们的养鱼业想必很发达。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六):"向普通人致敬"有诚意,才能得到普通人的赞美和尊重

  <舌尖2>的第三集渐入佳境,在我看来是这季中最好看的一集。可能是因为相比"脚步"和"心传","时节"这个选题比较容易掌控,娓娓道来更加实在自然。第二集"心传"充斥了跳跃的思路、闪烁的画面、矫情的解说和虚伪的摆拍,对食物本身没有给予足够的耐心,连李力宏的配音都有些浮躁,所以很多人吐槽说没有第一季好看了。

  说到<舌尖>,人们会不由得想到"情怀"这两个字。这部片子每集都有出场人物的笑脸镜头,据说那是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给每个分集导演的规定动作,她说"我就是对劳动者致敬,没别的"。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只有这种向普通人的致敬有诚意,才会得到普通人的赞美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七):《舌尖上的中国2》:吐槽年代的意淫狂欢

  文/黄鑫亮

  刨去《花絮》,这一集《三餐》算的上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最后一集,不得不说第二部是虎头蛇尾。《三餐》是舌尖系列至今为之最没有逻辑的一集。其实《三餐》是所有主题里最能梳理拍摄逻辑的,从早饭、到中饭再到晚饭拍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你要是想搞点个性也能倒叙着来。可是《三餐》拍完了早饭就戛然而止,没有梳理清早饭、中饭和晚饭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的特点,也没有用人体健康学来阐述每一顿饭需要吃到几成饱需要什么营养的补给,这莫非是对于广大白领狗吃完早饭就顾着工作忘了中饭和晚饭的暗喻。

  介绍早饭首先是摆出了各地的各种面,似乎面条是大家都能接受并且长此以往成为习惯的早饭,原因不外乎是面条快速、且能供应一个上午需要的能量,热情腾腾的汤头则是给身体的五脏六腑洗了一把脸,迅速将它们唤醒。接着又形成了两组对比,重庆人的早饭重庆小面和广州人的早饭广式糕点,前者迅速而又干练,后者精致而又绵远,折射出两地人民长此以往形成的不同性格都是由早饭滋养出来的,然后又出现一对母子,母亲退休以后每天的早饭都要花费一个小时来享用,而儿子的早饭则是在上班的途中匆匆解决,母亲是在生活,儿子是在生存,然而儿子不努力工作又无法在社会立足,年轻时候的生存其实是为年老时的生活积蓄,只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不能像买房子一样按揭。

  本以为介绍完早饭以后会将中饭进行到底,可没想到却成为了“人海战术”的狂欢,似乎纪录片里出现摩肩接踵就能让老外们目瞪口呆。组成“人海战术”的两大群体想必也是会让老外望而生畏,大型电子加工厂的员工和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也正是这两大群体的埋头苦干给疾驶中的发展列车添加源源不断的燃料,如此的狂欢在全国各地无时不刻都在上演着,只不过选择了最举代表性的两个标本。大型电子加工厂的盛名不用我多说了,厂区里就像是另一个城,员工是无比忠实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自己的位置之上。从这一集呈现出来的此厂的工作来看的确值得其他更多厂的员工艳羡,七小时工作制,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工作到一定时间也能得到休息,清洁而又能保证营养的餐饮管理设施,员工下班以后并不是回到宿舍倒头就睡而是能开始自己的夜生活,如此的模式看起来像是一台永动机,零部件、饭菜、员工每天都进行着互动式的狂欢,身处其中的他们看不清也看不到狂欢的尽头是什么。

  当然这两大群体狂欢的段落里也加入了所谓的美食,但与他们狂欢的身影而言,美食的滋润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此时的美食就像是《家常》里的母亲给女儿做的红烧肉,仅此而已。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竟然有两集用了不少的镜头聚焦了学生这一群体,这既是导演们从此逃脱出来成为胜利者姿态的庆幸,也算是真正从美食扩展开来辐射到了一个庞大的人群。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家长和老师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有些认知真的是需要到返璞归真的时候,学习究竟是什么,高考是什么,大学是什么,学习和大学的意义在此说不完也说不尽,但高考只是一次测验,如同将不同的信件分拣到不同的目的地,高分和低分从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对于高分的畸形崇拜需要矫正,即使你得了低分进了职业学校也不是丢脸的事情,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崛起缺的不仅仅是工程师,更是高端的产业技师,或许有些事情要几十年回过头来才看得清。至少从现实而言,进入职业学校更像是一种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妥协,而进入重点名牌院校则成为了三者之间的狂欢,当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会将曾经逝去的青春加倍找回来,他们也能狂欢。

  这是一个吐槽年代,一部宣扬吃进去的纪录片的最大功能是让观众吐出来,网上看视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尽情的弹屏,你会看不清画面,视频上面都是观众们的吐槽,如同是挂在美食上面的层层叠叠的口水。一部深夜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观众能做的事情也只有吐槽了。因为我们无法效仿节目里编导的足迹去寻找美食,我们大抵是找不到的。这么多集播出的美味有一部分是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你即使到了深山里,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你也是找不到食材的。即使你找到食材,你又要找到当地的老人来烹制,当然你在城市里的美食街也能看到相同名号的烹调,只不过食材的迥异和烹调方法的唯利是图会让你味同嚼蜡,只会产生朋友圈里“到此一吃”的任务感。其实我们的非物质文化的评选和认定要更多的将触角伸及曾经的美食,它们可能比建筑、文化和习俗更早的消失,同时也要正本清源,将市场上所谓的古法美食彻底清除,这样才能激励后代们一丝不苟的传承和沿袭美食。

  说了这么多,《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与第一部最大的区别拍得是老百姓身边的美食,有时候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你还不如去拍知名饭店里的美食,至少我们花一笔钱能够吃的到,而所谓民间美食,有不少早已遍寻不得,当然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这些民间美食又会成为嫁入豪门的灰姑娘,登上大雅之堂,我们能吃到却要依靠如此的曲线途径。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八):世上的大多数人,能活着得温饱已是幸福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拍给大多数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的纪录片,它表达的是在中国传统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间温情和朴实的传递。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 在每个地区城镇,最当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难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朴的美味都隐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处只存在短暂时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当地人 并且生活在城市中,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那种美味。

  描述养蜂人的那个,养蜂夫妇一年有十一个月在外游荡,为了养家糊口,但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需要受人束缚的自由,很佩服。离乡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团聚半个月 伴随家乡美食的饱腹和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后,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说中国古老的麦客,也就是割麦人,工业化的进步人工劳动力已日渐消失,一天下来两双手在稻田里的挥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东家吃顿朴实鲜辣的晚饭补充能量。出来一趟十几天四个人赚不上一千。

  就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么生活品质,豪车名牌,旅游散心,老百姓们没看过什么外国纪录片,看美剧英剧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个纪录片有触动到内心,描述的是朴实的美食令当地人感叹对 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他们口味的纪录片了。

  对于大多数人就想活着过日子生活温饱的中国社会,希望我们这些不过是念了些书看了点东西肚子里有点文化的会注册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钻那个牛角尖。美食纪录片嘛,看着是那么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九):舌尖上的中国2 是一部有骨气的纪录片(转自但丁907)

  纪录片,讲的好像是美食。但是食物是死的,是人给了它生命。我们到底该关注些什么呢?

  有人说舌尖2刻意煽情,但是创作人作为有丰富经验的电视人,怎会不知市场的需求 ,观众的需求?正如吧友所说 “脑残粉再嘴硬也改变不了大多数人是来看美食的”。明知如此,却不迎合。用纪录片,默默关怀那些可爱的人们。

  舌尖2并没有像上一部如此多绚烂的美食,我只看到最简单的家常食物,这也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可是这才是最真实的不是吗。楼主童年也曾居无定所 ,食无定时。所以我知道,食物的意义,不是在于消遣,不是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求赞。而是人们每日生活的仰赖。

  这是关于中国人的纪录片,人存于自然,享受自然的恩赐,坚强,快乐的活着。这就是全部了。有人说干嘛不多宣扬正能量,拍那么多苦情的画面干嘛。甚至有人说“干嘛把中国人拍的那么土,让外国人瞧不起,怪不得台湾教授说咱吃不起茶叶蛋”。难道那些人就不是中国人了吗。难道这不是真实存在的吗。从这些可爱的人身上,我看到父母的影子。虽生活艰难,但是却勤劳坚毅。虽清贫无依,但是永远乐观。虽然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却只因为对孩子的爱胜过这世间一切。楼主虽然大学未毕业,但是我也晓得,没有生活阅历的人,自然无法了解那一张张质朴甚至略显土气的脸庞的可爱,那笑容背后的酸楚。

  这世界不止声色犬马,也不是中国人都像小时代里一样,都穿着阿玛尼。中国有上亿农民工,相当于英国人口的留守儿童。而你却不想知道,也不想知道这些“土气的”人。大声喊出“我只是来看美食的”,认为作者把你不想看的东西给你看,你大呼失望。

  这是有骨气的作品,明知多数浮躁肤浅观众的需求,却不迎合。在主旋律凯歌高奏之时。低下头来,关怀那些社会底层,被遗忘的人。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所有人都在说孔雀前面多么华丽的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把孔雀丑陋的屁股指给所有人看。不管旁人的侧目。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观后感(十):让食物富有生命——《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之心传》

  怎样才能让我们身边最普通的食物富有生命,让他们可以从寂静和配角中活过来,我们在渐入佳境的《心传》中找到了答案。

  而这种找到答案的快感是反哺式的馈赠,因为我们发现,正是这些穿梭于天地之间、口舌之中、汤火之内的奇妙非生命体,带我们一起回味了历史、珍重于当下、展望于未来。

  这,或许就是属于中国的,无以言表的特色吧。

  食物生命的感知来自于人对自然之力的挖掘和默契——包括媲美昂贵橄榄油的菜籽花油的锤炼和大山深处蕨根籽粑的天然烹制。

  来自于师傅与徒弟的授业经历和找到对食物把握天赋的传递——包括苏州糕点的高矮胖瘦、姹紫嫣红和烫三丝的生活阅历与食客舌功。

  更来自于父与子家族的血脉之恩和文化对接交融的触动——包括陕北挂面的抽丝剥茧和上海本帮菜的火候与地道。

  这,无论是人与自然的角逐还是师傅领进门的心得亦或是血缘流淌的递进,不也正是打上中国标记的文明发展史吗?

  它不一定可以用温度计感知,却可以用天赋与努力加冕;它不一定可以用天秤丈量,却可以用情感与汗水得到。它十足感性,因为充斥着对生活和岁月的理解;但他也足够理性。因为它用美味推动了2000年的文明延续。西方人最迷惑不解的中国文化,恰恰可以在中国大地的天南海北各具特色的食物中找到真谛。

  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

  我们更惊喜的是,影片用鼓声、琴声等中国传统的乐器连接起来了巧夺天工的食材制作,用江湖、心传的概念勾兑了难以言表的东方意味。

  所有的一切,让我们久违的大呼过瘾重新来过;让我们寻找的只可意会实至名归。我想,从《脚步》到《心传》,《舌尖第二季》下足了功夫、翻足了资料、动透了脑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