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荆轲刺秦王》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荆轲刺秦王》的观后感10篇

2018-01-29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荆轲刺秦王》的观后感10篇

  《荆轲刺秦王》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张丰毅 / 李雪健 / 巩俐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一):让我来吐槽一下好么

  这尼玛不是历史题材么?为啥拍成又惊悚又喜剧又同性的电影啊?这电影不叫《荆轲刺秦王》么?为毛在最后的15分钟才演上刺秦啊?荆轲是来友情出演的么?荆轲刺秦王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儿女情长啊?看了演员表我才发现原来巩俐才是第一主演啊,好好的一部剧就让一个历史上都没有的女人来当主演了是么?还有秦王围攻长信侯那个时候穿的叫什么啊?自杀神器么?王冠旁边挂两根绳子,一想不开了来一下绳子就可以自我了断了么?真省力真环保啊~!秦王虽然焚书坑儒乱杀了不少的无辜,但他毕竟也是一个英勇的君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好么?为啥被演的跟个疯子似的呢?知道自己母亲私通也受不了要瘫掉,征战赵国之后回来也是一阵瘫软,硬起来啊尼玛啊~!还有那个刺客荆轲,从前他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刺客,就因为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女子在他面前自杀之后他就改邪归正了,不杀人了还到处去救人?又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又重出江湖重操旧业了是么?整部剧还充斥着“你杀了我~!”,“我不杀你~!”,“你必须杀了我~!”,“我不能杀你~!”,在捅了人家无数刀之后说“你不能死~!!!”,我擦了,战国时期的人都这么有趣味么?想死而不得。。。还有赵本山和潘长江的加入更使这部历史剧妙趣横生。。。真呀么真欢乐。。。

  吐槽到这,电影是分2次看的,这是比较有影响,被雷得外焦里嫩的地方,许多地方都已经印象模糊了,不过巩俐演的还是挺美的~吐槽吐得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演他了,今天就先住嘴吧~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二):另类的秦王

  陈凯歌的刺秦是经典,这是很多人的共识,虽然豆瓣上的评分没上8分令我感到吃惊。但李雪健老师的秦王却有很多争议。嬴政这个人物,不像富有人情味的刘邦,充满正面色彩的李世民,甚至是冷酷复杂的朱元璋,在历史上,这个具有重要地位人物形象是十分模糊的。他刻意与世俗拉开距离,要保持自己的神秘,他的战功与暴行使他自带一丝黑暗气质。这些年来有很多版本的嬴政:《古今大战秦俑情》里陆树铭的秦王确实演的非常神秘,通共也没有几句台词,只是个配合营造气氛背景;《秦颂》里姜文的秦王让人印象深刻,极具姜文自己的烙印;还有张丰毅的秦王,在影视城里换一套行头,演任何一个开国元首都差不多。还有林林总总很多版本。

  受秦始皇陵考古的影响,90年代出现了很多描写这段时期的影视作品。它们从意境的营造到画面的色调都很相似。辨识度也就在对人物的理解上了。无论这些秦王是何性格,正面还是反面,在选角上导演清一色的选了身材高大,气势非凡的男演员,甚至是日本漫画家明月依照刺秦相同剧情所画的荆轲刺秦中,嬴政也是个俊朗的美男子。即时是2000年后的《英雄》,陈道明的秦王也是往这个形象塑造的。相较之下,李雪健的嬴政就显得太另类了。他身材矮小,面容很难说上英俊,气质上也谈不上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对于痴迷于始皇这个人物的人们简直是种挑战美貌不仅仅让人赏心悦目,它有时会像武器一样,给人一种震慑力。而这种震慑对于演员不一定是好事,在人物演绎上,有时会起到阻碍。很多作者喜欢完美的人物,因为这种幻想美好且不费力;演员最怕演的就是高大全角色,因为找不到与现实连接的突破口。而嬴政这个角色,导演或许并非有意为之,完全只是因为李雪健老师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演员。但客观上,他的形象为他在演绎角色时提供了一块自由发挥的画布。秦王是否高大威猛根本无关紧要,因为天下需要他是秦王。李雪健的演绎在我看来是完美的,这个秦王常常不可抑制的深陷于他苦难童年回忆中,这种回忆,让成年的他在行为上,参杂着孩童的特质。他的欢喜与感激,有时带着无与伦比真诚。他的言谈与举止,有时带着稚子的任性。而他的残酷与隐忍,又有着点孩童天生的戾气。血腥的环境逼着他过早的成长了,又残留着童年的迷惘忧伤。有一个表情非常生动,嬴政屠杀了嫪毐的所有门客,嫪毐冲着他大骂凶手时,嬴政咧嘴,扭曲的一笑,然后幽幽的叹了口气,充满了嘲讽、谐谑,和暗自神伤。李雪健着重于演绎秦王的纠结、创伤和孤独。他偶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颤抖着嘴角,眼中流露出孩子般的惊恐和哀伤,接着嘶声力竭的发泄,转而迅速平静下来,带着事不关己冷漠和一丝自暴自弃

  《荆轲刺秦王》里,荆轲、赵女、吕不韦,尤其是王志文的嫪毐,每个角色都演的可圈可点。而嬴政这种人物设定要想从中突围,实在很难。想想嬴政也真是很孤独,孤独到大多数人对他都没有太多想象空间。人们不会像幻想唐朝的君主一样,想象他是慈祥的父亲温柔情人;不会想象他像宋朝的皇帝一样是儒雅的文人;抑或是明代的君主,带有商贾的精打细算。嬴政是帝王,一个冷酷神秘的强人,后人对他的形象没什么别的期望。所以,李雪健老师这种创造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本片还有一点,在演绎上舞台话剧风格明显,腔调十足。我个人一直很粉这种调调,但也知道贯穿这种风格对导演的功力是种考验成功者如李少红的《大明宫词》,失败例子嘛,就是她的新版《红楼梦》了。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三):历史与人性的史诗

  一部真正的电影不是脸谱化,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家国情怀下的乱世沉浮,人性光辉下的身不由己,乃至虽千万人的向死而生的毅然决绝。无论是嬴政、赵女乃至荆轲在其间都有一个升华和蜕变的转变过程,或为国,或为民,或为情。“祖国”与“天下”的统一与背离间,暗藏的人性自在蔓延。

  在“秦王嬴政,你忘了秦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的阵阵心声和喃喃自语间,他须臾不敢忘。他心系天下,不畏胡虏的马,更不惧燕子丹的剑。甚至大政宫的迷雾重影中,他都可以从容镇定,杀伐果断,刖平叛乱。心怀天下,心济苍生,实为明君。但在权力的侵蚀下却夹杂了一己之私,人格在逐渐异化,残存的人性在经历了母后的背叛、宠臣的谋反、秦王身份的认同崩塌以及爱人离去,最终在攻赵时的“报仇”和“畏惧”中泯灭,彻底沦为一部建立在天下根基上的战争机器。最后他做到了,只是众叛亲离,徒剩寂寞,成为了孑然一身的归宿

  赵女对嬴政的的家国寄托,升华间却又有一个崩塌的过程,直至最后走向彻底的“背离”。她自然散发着童稚般的无邪,赵姬说“她性子放纵,胆子又大,一天疯跑疯笑”。这种率直本自天性使然。即使赵政成为嬴政,她仍然在嬴政面前的不卑不亢,互托忠肠。嬴政在江山阁的一席“五百五十年战争不停止,百姓好像活在水火中。只要六国还在,战争还不会停止,天下就用永不得安宁,百姓就永不得安宁”振聋发聩。她由“秦赵家国一域”跃升为“天下全輿”。嬴政的人格魅力已然盈澈心间。为此她折服嬴政,可以间燕,甚至不惜以毁容黥刑来博取燕丹的信任。同样赴燕之后,她可以为荆轲耕厨、可以疗伤。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为了天下而不惜灭燕的前提。家国到天下,因为她认定“嬴政,你和那些王不一样”。但在身世浮沉下,在爱恨交织下,当秦国的攻伐略及她心心念的祖国——赵国时,矛盾陡然升华。“夫人,救救赵国吧,救救赵国吧”。她分别多年之后依然会为母国奋不顾身。她挂念赵国的安危,关怀赵国的总角。而这一切在秦赵之间必有一战的定数下,她以其特殊的身世周旋游走于秦赵之间,借此保存赵国遗孤。为此她亲赴赵境前线,在围而不得的情况下甚至亲诫嬴政“救助天下的百姓,成为天下的王。只要你心里还有怨恨,天下的王要爱天下的人,天下的人不管从哪个国家来,都是你的臣民”。但在秦王的“一己之私”以及对“赵人”的恐怀彻底葬送了最后的希冀。在“你和那些王有什么不同”声嘶中,嬴政的残暴彻底击碎了她对秦的幻想,赵女这一重转变由亲秦一跃为灭秦。最后全盘托出,求得于荆轲的“刺秦”一举。同样是根植于内心的家国情怀,荆轲说“你救不了赵国,但赵国是你的祖国”,在“天下”之中,她爱之更甚于嬴政。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本为一与任侠无沾的剑客。“我要你杀一个人”,不问姓名,只为名利而来。但盲女周迅的触动让他就此熄志,甘愿隐姓埋名,大隐隐于市。甚至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放弃自己人格尊严,甘受“胯下之辱”,只为心中的救赎。对于燕子丹,他不受强权,并没有“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信念。因为他只是一个“刺杀”的工具。但与赵女的不期而遇,在逐渐相处感化中开始有了“身不由己”的触动。在赵女感怀以及樊於期家国大义托付下,“我不能让他再杀燕国的孩子,天下的孩子”。在由“一个”变为“燕国”的升华中,更是冥冥之中对当初的自我救赎。樊於期说“送你件东西,因为你是有去无回”,在燕人的鼓声中,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中,踏上了刺秦之路。这是悲剧气质的来源,因为他有了对生命尊重和对暴政的愤恨,踏上向死而生的征途。最终因为刺秦,成就了他的刺客身份。他用生命践行了最后的“信任”,千古传颂。

  历史的巍峨感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极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历史级别的史诗片。无韵之《霸王别姬》,可曾想李雪健、张丰毅、巩俐、王志文乃至周迅、丁雪峰的身影都齐聚于此,而电影至今依然被埋没……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四):小赵

  小赵是个私生子。

  从小寄人篱下的他饱受同村人的冷眼唾弃,而他那被蒙在鼓里或是故意装傻的没用养父甚至还对小赵的亲生父亲信任有加,因为似乎只有他把他一家当人看了。而那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小赵的养父手上有张可能中奖的彩票。

  开奖的那天,小赵家终于传来了久违的笑声。在小赵亲生父亲和养父对酒当歌的时候,他们两人并没有注意到小赵脸上的那丝刺骨寒意。

  小赵的养父在他十三岁时撒手人寰。他的亲生父亲开始打起那些窥探已久奖金的主意。但他似乎也体会到了,羽翼渐渐丰满的小赵不会那么轻易让他得逞。

  父子间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前半段赵父步步为营,一手遮天,在稍占优势的前提下竟然还堂而皇之的和小赵的亲生母亲再度复合。

  小赵隐忍不发吞下所有苦水,在时机成熟之后,他直接逼死了他的亲生父亲,可是他最终却放了他生母一马。

  独占奖金的小赵开始用他的第一桶金购置天下,他买下了当时几乎能买到的所有土地,包括那个曾经对他不友善的故土并且还附上了那片故土绝大多数壮丁的性命。

  最后,小赵站在属于他的帝国上俯瞰着,虽然这份俯瞰只持续到了他闭眼前。

  小赵名政,后人给予了他一个更响亮的称号---秦始皇。

  这是被后人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而对于小赵之后的故事,大家似乎却都达成了共识---他是个暴君。

  他的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残暴苛政、焚书坑儒等等。

  而关于他的这些有太多历史的书籍能够佐证,只是鲜有人知道,他那每天几乎都在处理帝国事务的背影和那五十年的坎坷遭遇。

  并且,所有批判他的文字,包括“焚书坑儒”,都是他一手统一的。

  没有秦,何来汉,这不禁让人想起陈独秀来。于是那些从土里爬出来的读书人这才想起不能忘祖,纷纷为其平反。

  没有不能原谅的历史罪人,只有难以看清的混沌乾坤。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五):頭髮要經常打理,用蛋清嘛,啥雞蛋貴?麪粉呢?

  這個髮型什麼的 如果說那個時候的男士們大抵如此,其實也應該,可是作爲王,作爲大臣,作爲一個俠客,作爲一個高級殺手可否雍貴點?淡定點?有點氣質不會被人看不起的,對吧?抑或舞臺腔和聲調的突變能增強戲劇效果

  還有,每次說道秦始皇帝,都要刷一下秦始皇帝的個人理想,說什麼統一天下,要死你去死,爲何大家要幫你實現理想,歷史如若這樣,嬴政同學是騙不了小夥伴的。

  再有,那個趙國的同學,亡國就亡國嘛,最要緊是保持好仇恨,讓下一代搞死秦國的,這纔是漢子思維,哪能讓小孩子一股腦跳城牆,別說怕死前屠殺凌辱什麼的,反正攻打你趙國也不是十天八天的事情,不會早做準備啊? 我說啊,讓小孩子跳城牆,太low了。

  你若還在,我倆互相調侃此劇,必是歡樂無比,槽點伱多。

  從小到老 就一個疑問:爲何古代男人這麼喜歡通過讓別人鑽自己胯下來侮辱對方?爲何他們這麼放心讓自己的蛋蛋和對敵方這麼接近?完全不擔心人家一怒,來個猴子偷桃什麼的 不就完蛋了嗎? 到底勇氣來自何方?求解答!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六):娱乐而已,为艺术而艺术

  看完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后又把大秦帝国这部小说花了几个星期看完,还是不过瘾,就找到了这个片子。

  看的很烦躁,一群变态在里面歇斯底里。

  在数十年间,继续深入变法,整备军备,以一国之力,集灭六国之势内政外政,事无巨细,其工作量之大,怎可能有时间有这种变态的故事。

  战国那个自由奔放的血与火的年代,能产生那么多思想家,军事家,实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人会跟现在一样无聊吗?有时间玩这种变态的故事吗。灭国需要这样一个低级的借口?

  真想不出这剧本是怎么弄出来的。豆瓣上竟然这么多人叫好,我的人生观都要动摇了。

  整个片子的看头,只有大规模的战场镜头有看头,咱中国人拍的片子,就是大气。如果剧本再好一点,立意高一点,别把2000多年前能修出郑国渠、成百万机械化大军、到现在没法复制出庞大兵马俑综合科技的先人当成傻瓜和变态,那还是有点意义的。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七):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荆轲

  电影《荆轲刺秦王》一部历史大片,描述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汲汲营营地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剧中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同时着重刻画了秦王、荆轲、赵姬、太子丹等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是一个愚昧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燕国侠客-荆轲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

  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荆轲根本就不是一个擅长打斗的武士。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的。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夫。”然而,荆轲为什么去刺杀秦王呢?只为了燕国太子丹的“知己”。

  《史记》记载,燕国太子丹当时是这样嘱咐荆轲的:“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也就是说,至少燕太子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嬴政,胁迫他退还已侵占的诸侯国领土,如果这一步能取得成功,他们未必想害嬴政的性命,倘若嬴政不肯,他们才准备杀掉他。荆轲领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们看到得是:荆轲这一人物,只为刺秦,只为了太子丹的“知己” ,不仅义薄云天,视死如归。却不为“天下” 。实质上是一个易水悲歌的豪侠刺客。算不上历史的真正英雄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八):秦的困境及其他――《荆轲刺秦王》观感

  1998年,不知道在以后的人看来,会用怎样的笔法,来渲染和描绘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时刻都穿行在曾经发生的历史片段里。象我十六岁时,把暑假最好的光阴交付在图书馆里:那时我和馆长的女儿是好朋友,几乎每天,我都在藏书室里高耸的书架之间渡过。

  那种老式的藏书架,下面是上锁的柜子,这柜子往往会比上面的书架多出一块来,大约30—40公分,却刚刚可以让削瘦的我,在走得累的时候平躺在上面。   

  拣几本厚砖一样的外文词典枕在脑下,借着高高的玻璃窗上投射下的日光,把儒勒.凡尔纳的小开本举在头上,经常就这样迷蒙睡去。一觉醒来,无数微尘正在金色的光线里飞舞,被窗檩隔住的光线形成了阴影,把整个窗户的形状放大成一个梯形依次投印在书架上、我身上、还有地上。

  那些微尘,一点声音也没有,却喧闹得不亚于任何一个繁忙的都市。我是这样温柔地被它们包裹着,包裹得我头昏目眩;那种感觉,就象达利画里软绵绵的时钟——我总觉得他肯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人在太阳所营造出的时空留下轨迹,可以抽象成为一级级台阶般上升的折线,也可以是一张软塌塌如和得太稀的时间馅饼,里面装满了欲望和由这欲望带来的恐惧——归根结底,这欲望,还是来自于太阳,又要归还给它。

  我站立在这无数微尘轻舞的光线里,似乎是在图书馆,又似乎刚刚从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上归来。

  1998年,象倒退的录影带,从2008的胶片上回放,隔着十年的光阴看这部片子,让我回到了16岁的暑假,在图书馆里站立在浮想联翩的窗格下,淡淡的阴影带着微黄,无端在水泥地上印出一片大西洋海面才会有的鳞鳞波光。

  关于这片子的版本,通行的有两种,一是日本版的《始皇帝暗杀》,一是国内版的《荆轲刺秦王》,我先看的是前者。也正因为看完前者,奇怪为何当初它会受到如此一边倒,甚至可以说是口诛笔伐的如潮批评,便又找了国内版的来看。通常为发行计,同一部电影有不同版本,可以理解,但是被剪得如此面目全非,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两部电影的,到目前为止,我只见过这一部。

  看完了,也就释然。

  《刺秦》也好,《英雄》也罢,十年来没有走出的困境,是从秦时就种下的根苗。

  所以阮籍遇穷途然后痛哭,而鲁迅,费了许多唇舌,讲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这两种,倒分别为这片子的两个版本而印证。而前者印证的,正是歧途。

  试比较两个版本中,除吕不韦的处理不同之外,国内版里另外独有的一些特色情节。

  其一,秦灭赵时,赵国的孩子们在邯郸城破之际,纷纷从城墙上往下跳,以示不降。有一个镜头更是重点描述了一个赵国的兵士在秦兵的围攻之下,抱着孩子从城墙上跳下去,喊到:“赵国永远不降。”

  其二,对赵女的刻画。灭赵前一天她与秦王政在邯郸城外的一段台词,当嬴政说明天就要攻城时,赵女说:“我真傻。我以为有了你,百姓就可以不用再流血。可我一路上看见,是你的军队,把人吊在房梁上绞死,绑在柱子上射死。把村庄夷为平地,城池烧成废墟。这些都是你干的,你跟那些王有什么不同?”嬴政说:“可这是赵国,赵国不同。”赵女:“你答应过我,要救助天下的百姓。看看我的脸,你现在记起来了吧?”在嬴政大吼出“赵国不同。”并陈述以前在赵做人质所受的屈辱时,赵女说:“可你的母亲是赵人,赵国,有人在你受难的时候帮助过你。你过去的名字,叫赵政。陛下,只要你心里还有怨恨,你就成不了天下的王。天下的王,要爱天下的人。天下的人,不管从哪个国家来,都是你的臣民。赵王已经下令,要杀死赵国的孩子,如果你去解救他们,不再滥杀无辜。你就还会得到赵国人的爱,天下人的爱。”言毕赵女向嬴政揖跪,问:“你答应我吗?”嬴政扶起她,说:“我答应你。”

  其三,邯郸城破,秦王手持一小孩拔浪鼓,走向未来得及跳城的孩子们,让手下的王简放他们走,然后屈身于一赵国小孩面前,要把拔浪鼓给他,结果被这孩子唾面。嬴政起身,笑,出门,叫:“王简。当年我随先王回秦的时候,赵王曾派兵车追赶,他是怕我会报仇。”低头摇动拔浪鼓,仍笑,说:“现在,我也害怕。”于是剩余的孩子全被坑杀。前一天的承诺,被其亲手打破,直接导出了赵女口中,也是全片中被反复强调的一句台词:“天杀的嬴政”。而这句台词,已经暗示了荆轲必败。

  其四,嬴政伏跪在其将死的母亲跟前,说:“儿从赵国回来了,儿把咱们的仇人都杀了。把仇报了。”其母亦唾其面,也说:“你这个天杀的。”然后咽气。

  其五,镜头闪回到赵女与荆轲,赵女对荆的一段道白:“找刺客去咸阳,这一切都是我和嬴政安排的。我已经告诉你了,那时候,我是他的女人。我们小的时候,爹爹常常喝醉了酒,躺在雪地上,都是嬴政把他背回家。他那时才十几岁,怎么背得动啊?他很孝顺,对母后也好。周围的孩子都喜欢他,他那时候好,他那时候不一样。嬴政什么都知道,你去了……”话未必,荆轲说:“可我不能再让他杀燕国的孩子,杀天下的孩子。”于是赵女动情,仆入其怀,二人拥抱。

  其六,后续的情节中,除了大殿刺杀一节,两个版本基本相同外,国内版多出的情节有:

  1、太子丹、荆轲、赵女、秦舞阳四人对刺杀进行操演,成功后荆轲一人回到房中,镜头描绘揭示其决心刺杀前的内心活动:除有周迅扮演的盲女自杀场景外,更多的是赵国城破时,百姓四处奔散的乱象与赵国孩子们静默肃立的场景;

  2、秦王在宫中,坐于江山一统图上,叫跪着的卫兵:“过来,陪寡人坐一坐。”卫兵头仆于地向前,然后抬头,不敢于秦王对视。嬴政问其中一人年纪,得知其十五岁后,说:“成人了,可以做大事了。寡人在赵国,可比你小。那时候好,吃也不饱,穿也不暖,一心就想做王。那小女子,我那小女子说我,可以做王。”停顿,喃喃自语曰:“那时候好……”此时一长者说燕国使者到,问其见还是不见。嬴政说见,得知这名为荆轲的使者会剑术时,又说:“剑是要他带的,但是你要预备。”

  至此,两版本的主旨已各自分明。

  日映版,是以荆轲从杀盲女失落自我而决定不再杀人,然后又为赵女所感,决定助燕杀人的心路过程,嬴政在其中,更象莎翁笔下刻画的君主,被野心驱使杀伐屠城并神经质。国内版,从老少两代史吏不断提醒秦王“君王嬴政,你忘了秦王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秦王答:“嬴政一刻也不敢忘啊!”开始,其中反复借“天杀”来强调王权的不可颠覆性。叙述角度的完全不同,导致赵女的形象,虽然同样是平民视角的代言人,天真纯朴并被王权所欺骗,在日版里,成为合理的存在;在国内版的叙事语境下,却完全多余而笨拙。不入穷途,又做何解呢?

  但刺秦的故事还没完,其后又有《英雄》,看了让人无言而又无言。原来在王的眼里,生的所有意义,全在于你如何去死。而陈凯歌,是为刺秦所分裂了。一面是有如莎翁戏剧笔法和黑泽明镜像的气韵,一面是努力安排了好多的镜头来修修补补、自圆其说。可怜,看得大家这么累,终于有如胡戈者用一个馒头,解构了刺秦这场血案。

  回过头来再看赵女(日版中的),应该是比《鬼子来了》里面纯朴到可笑甚至可悲的村民更早被愚弄平民的代表。区别只是,赵女被王愚弄,村民们被更多的王愚弄。如果赵女的那些台词(国内版)大家都知道不是真的,那这些到底是说给谁听的?我不知道,我只看到深深的鸿沟,横亘在一出大戏的舞台中间,让人失语。

  而演员的表演,精彩得足以用哀叹来形容。李雪健不必说了,王志文根本是个天才,陈凯歌自己,也演得如此的好,至于周迅的那场戏,有兴趣的话,请一定看日版。那是真正的点睛之笔。几句台词,便胜巩俐无数。而十年后,这些人,也再不可能再聚在一起了。下一次的刺秦,会是何时?这一群英雄般的人物,要多少年以后才会重现?这确实是一出太长久的悲剧,沉重得讲叙者都站在了被唾弃与被批判的边缘。

  合上《海底两万里》,关闭荧光闪烁的屏幕,说一句深深的感叹,落到16岁的图书馆里。时间总是这样,淡忘一些,又想起一些。想起的缘由,其实也都为一些极微小的事物,比如:昨日昨时,看的这场电影;某时某地,偶遇的一个故人。身处于这场巨大的困境里,且荷杖而歌,且从容徐行,且沉吟,且思量。虽然日版不错,但最后让赵女怀着荆轲的娃儿,挺着大肚子微笑离去又还是落了俗套。放在夏瑜坟上的花圈,只是一个安慰内心不平的假设。天真轻信如赵女者,最终,是免不了要为秦而殉葬的。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九):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观后感(十):大意大德都不是,人都是为了自己

  看完电影一开始肤浅地以为,剧中人的疯癫是为了戏剧效果,但回想来其中是有理由的。

  秦王的亮相是在一次战争中,他如一个憨傻的刚上战场的菜鸟连战斗的口号都不知,但他向身边的兵士挥剑却毫不手软,而之后他该杀的人一个也没有放过。此时,他的背后就被阴森笼罩了。尤其是他知道吕不韦是自己生父那段,他真的感激吕不韦吗?我觉得反之他是恨吕不韦的,因为出生让他受尽凄凉,做王让他杀人如麻摒弃人性。记得赵女和秦王说过,只要秦王没有摒弃恨,不爱天下的百姓他就成不了真正的王,然而我觉得正是因为恨致使他成为了王,他的憨傻隐藏着大智,恐怖,他想成为王的动机中并没有大义。

  这也是导致赵女与他决裂的关键。在我看来,赵女与秦王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去意是注定的,但是赵女不似表面对秦王那么薄情,实则是爱之深的,即使她早就意识到与秦王的异梦,不然,当她发现自己可能又和秦王有共同的理想时,就不会牺牲自己的容颜孤注一掷飞蛾扑火。女人果然是爱情的动物。

  荆轲其实和秦王犹如一人的两面,童年缺失,杀了很多人。还是刺客的荆轲是傲慢的,人都怕死,他自如掌握生杀大权,从中获得快感……但有一天,他碰见了一个不畏惧死亡的盲女,甚至差点杀了他,他是吓到了吧,他不杀盲人的所谓仁慈在盲女的骨气下显得如此卑微。自后他回归了本性,也许杀人从来就不是自己想做了,秦王也是如此吧,但不同的是秦王不用自己亲手杀人,他自然无法被触动,那么我想荆轲决定去刺秦王,也许目的也就并不是杀了他,而是扮演盲女的角色去吓唬他。

  杀秦王那段真是绝,秦王真的被荆轲吓得落荒逃蹿,只是秦王智高一筹,当荆轲发现自己的剑早已被拔去了剑锋,我觉得这才是荆轲笑得根源,他笑自己被耍的窘境,他笑秦王竟能想出如此计策,他同样笑秦王被吓到的样子,因为被刺时没有一个人护驾的嬴政仿佛又变回了儿时受尽屈辱的人质。人在做,神在笑。

  嫪毐这个角色净赚足了我的眼泪,他说:别人都以为他是贪图富贵,但他只是想和赵姬有正常的生活。他有雄心抱负但同样是个弱者,于是收起了男人的尊严做起了娘娘腔,这样的隐忍个人认为丝毫不比受胯下之辱逊色。

  至于太子丹,他是为了燕国吗?不,我认为他只是因为秦王从小看不起他,但他又怕秦王,因此他才会一心想要刺杀秦王。

  最后,我一直对国与国的分割是存疑的,赵国人,燕国人,真的那么重要吗?归一秦国有何不可。但是大人的世界里又把国里附加了太多私心,王不爱民,民不信王,仇恨的种子延续着,以至于孩子成了无辜的牺牲品。这么想来,我突然就理解赵女对秦王的那番话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