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同窗的爱》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同窗的爱》的观后感10篇

2018-02-28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同窗的爱》的观后感10篇

  《同窗的爱》是一部由鲁卡斯·穆迪森执导,亚历桑德拉·达尔斯托姆 / 瑞贝卡·里尔杰伯格 / 艾丽卡·卡尔松 Erica Carlso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窗的爱》观后感(一):思维飘逸

  思维飘逸是一个精神病学的词语,不过既然拿来随便用,就随便用了呗。

  因为看了这部电影底下的第一条影评,才想也来写一写。

  人类同性之间的感情动物还是有差异

  假设同性性吸引是完全天生的,那么这大概逃不掉与性激素有关,我猜想女性同性恋者会忽视掉雄激素(或类似的衍生物,这一点我其实不专业信号,转而对雌激素的信号有选择反应

  假设同性恋有后天社会因素呢,我可不可以假设同性恋对异性的性激素信号还是会有生理反应的?

  而同性恋很可能是先天+后天共同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现象

  基于这一点模糊的假设,我总是认为那些评论说“只是单纯的依恋,无关情欲”是说不通的。先天的激素可以让你对雄激素有生理反应,但依然无法阻止你忽略该信号,想追求同性在一起。那么这是什么呢?

  在青春期像依恋隐藏的母亲一样依恋一位同龄同性是不可思议的。要么,你的同伴依恋关系出现问题,这极有可能发生,我们的社会多有类似连体婴的症状,青春期的独立意识萌芽后,有的人也许会过于恐惧,而把某个姐姐当作小妈妈去依恋,不是没有可能。

  但如果不是这样,那这到底是什么呢?

  我曾经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什么时候明确自己产生情感。也是看到她的第一眼,我觉得自己曾经梦见过她,她是我的一个分身,仿佛一根尖针刺进心头。我摇摆不定了很久,甚至过了好几年还是不太肯定这是想要占有她的爱情。直到被一个朋友点穿,这还不是爱情吗?那什么才是?上床?——有道理没什么不屑于承认的,我就是爱上她了。

  可惜这只是一段苦逼的单相思,我莫名把自己伤得很深。

  不过这有什么呢,少女情怀总是诗,这算是我的初恋,因为我借此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怎样生活。现在我已经不介意是否能得到她,但我依然会爱她,这爱大概已经是C.S.路易斯说的,第四种爱了,已经与亲密不太有关系了。

  最后,其实我一直没有想过我会本能地对什么样的女性感兴趣。大多数时候我很挑剔,每次怦然心动女子外貌特点也都大不相同,但都让我觉得美就是了。

  《同窗的爱》观后感(二):让青春华丽的谢幕

  人们总是伤害他们所爱的人,同时又爱上他们伤害的人

  ——————————————————————

  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往事豆蔻年华。在那段岁月里,每个人都想恣意妄为、纵情放肆;每个人又都会心怀惆怅、若有所失。

  叛逆,不过是最虚妄的表象,掩盖的是错失、是茫然、是欢乐更是一种无可言说。忧愁,好像是一盒觊觎已久的精美点心,隔着玻璃橱窗向往,总想尝一尝。真正入口的那一刻,是甜蜜还是苦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这便是你想要的。

  青春,就这样被五颜六色的渲染成了那些“大人们”不可磨灭记忆,一次次感怀自己的老去却再也回不到从前。青春,大概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一个带了魔术的迷人字眼,仿佛一个人一件事与青春挂了钩,那么一切都变得美好,一切都可以原谅。

  在电影的世界里,于是不断的有人为青春涂画上自己的色彩——有的纯情唯美,要的就是你哗啦啦的流泪;有的冷峻残酷,要的就是你感伤无助;有的催人奋发,管他是矫情煽情还是滥情,要的就是给你一片明亮天空;还有一种,也许没有那么多的野心,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和逻辑导演只不过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别样青春,有一点诡异、有一点荒唐、有一点小心眼、有一点顿悟感。

  瑞典的新锐导演卢卡斯.穆迪森就为我们奉献了那最后一种的处女作《同窗的爱》。在这里,只要你足够细心,你便能够找到我说到以及更多说不到的关于青春的一切。

  倘若你曾经叛逆,那么伊琳两姐妹吵着闹着要去疯狂派对、躲在房间反锁门猛灌烈酒的行为绝对似曾相识感同身受。其实抽根小烟喝点小酒完全是小case了,摇滚、嗑药、纹身、离家出走——总之是什么带劲玩什么,什么不让干偏干什么。

  如果你玩过忧郁,那么安格尼丝独守空房、无人理睬,连精心准备生日Party也无人问津心境想必不少共鸣。本来嘛,青春年代就满是苦恼了,往往还带点乱,那真是各有各的愁。没人理是愁,被人捧也愁;有目标也愁,没目标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却好像偏偏喜欢这一口。说不愁也愁,本来不愁创造条件也要愁。

  我相信你肯定还装过另类,于是不难发现无论是“天鹅”伊琳还是“丑小鸭”安格尼丝,又或是马库斯,哪一个不是特立独行个性十足。无论是内衣外穿还是炫耀手机,无论是精心装扮还是漠不关心,总之够特别满足。其实,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哪怕他们不刻意去装,本来也就已经足够特别。

  更不用说那荷尔蒙造成的点点情愫了。要是没有一段情事,没有一支恋曲,估计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没有的时候别提有多希冀憧憬,但是当你不知不觉发现真爱真的来敲门的时候,却又难免藏着捂着,羞于启齿。所以你别看伊琳如明星般仰慕者众,谁又知她一直是处子之身;你也别看那些个男生壮汉掐起架来毫不含糊,但是到了女孩面前还是得乖乖低头。你更别去管这些情愫有几分真多少假,当事人自己都完全弄不清楚。但是你要相信青春就是他们的本钱激情就是他们的动力。所以哪怕有美人三天前刚献出了她的处子之身,三天后转身翻脸你也千万不要诧异。因为青春的宗旨和魅力就是我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才不理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如果你寂寞过、苦闷过、茫然过、愤怒过,只要你真的青春过,那么有更多无数的细节会是你自己曾经的昨日重现。会让你觉得呼吸与脉搏在某些时刻被这样一部电影把握的如此准确而微妙

  只可惜,我的青春早已谢幕,所以我只能在那个足够惊艳天地的相拥一吻中唏嘘,只能在最后两人牵手道出“借过,我们要去好好做个爱”的勇敢言语中YY。

  我们都知道青春必定会谢幕,由不得你不舍,由不得你挽留。那么,就让它谢幕的时刻到来时更加的华丽,在谢幕之前尽情的享受——因为,谢幕之后你再也找不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女孩。

  :那个叫伊琳的女孩太漂亮了,要是我遇上这样一个女孩,管他是断背还是拉拉,我也爱死她,哈哈!

  《同窗的爱》观后感(三):“哪个地方藏了摄像机么?”

  人们的日常行为未必是内心活动的真正体现~

  正如影片中的agnes并非看起来的那样冷若冰霜~

  在她的电脑里,死板板的集成电路片中储藏了可以淹没一个女孩心房的热望,如果不是透过它,我们将无法体会到这份迷恋的真正热量。

  在瑞典宽容的社会环境下,你会有一个觉得不必要把同性恋送进医院、却仍然无法接受自己介入其中的孩子老妈,你会有一群取笑你喜欢同班的女生、但还不至于像伊朗人那样判你死刑的同学~噢~即便是这样的相对宽容,你还是忍不住拿起了刮胡刀~而那个心里的小秘密,几乎断送掉了一切~

  爱情,本该是美好的不是么?

  而当人们为了不能去爱而自杀~

  错又在谁呢?

  万幸的是elin是勇敢的,于是顺理成章的有了修成正果的片尾~

  但在那之后,将会发生怎样的坎坷和阻力,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猜想,之后,在两人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人,如同小镇的那位司机,为了表达自己卫道士的姿态见怪不怪却又画蛇添足地说一句:“哪个地方藏了摄像机么?”——以为自己参与了一期恶作剧节目。而回想过去,她们尴尬地被赶出车去,没有勇气说一句:“这是爱,不是恶作剧。”那么,后来的后来,她们会壮胆地为这美好的感情正名么?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

  《同窗的爱》观后感(四):我们来谈谈传说中的欧洲青年

  欧洲青年的青春都他妈的好炫酷,摇滚派对毒品性,荷尔蒙四溢啊!人家事儿就爱上了个女孩子,还看索德格朗的诗集,割腕自杀也不是在教室里学得哼哧哼哧的耸逼中国学生能有勇气去做的!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呵呵。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在少年的时候做一个特立独行的怪胎的。毕竟像女主这样自我的,看诗集的,坦然的爱上另一个女孩子的人是少有的。原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平庸的人都是生活的主流

  欧洲的年轻人也其实都是普通年轻人而已,哪个家教良好的孩子会随随便便去酒吧乱勾搭啊。派对达人当中,也属依琳的姐姐们才是真正的主流。去酒吧,去派对,交男朋友,喝酒,嗑药,做爱。为什么要和那个男生在一起呢?我也不知道,大家都这样啊。没有人会在一个午后看索德格朗的诗集的。摇滚就是躁动,就是愤怒,就是过剩精力的宣泄途径,是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必备利器。并且也没有多少人真的那么认真的听摇滚乐的,不然流行音乐在哪里去流行。在比利时的布鲁日看到一群青年在一个酒吧前面集结,全部是哥特系视觉系打扮。酒吧里面传来重金属的那种强烈节奏感,仿佛看到了里面的年轻人跟随着节奏使劲的跳啊跳啊,或用力的pogo着。骑着单车的我虽然觉得炫酷到了极点,但也还是很耸逼的赶快绕过了他们,因为怕被激动的小青年们袭击。后来在鹿特丹的时候,沙发主小哥带我经过了一片酒吧区域,他说,这一片就是鹿特丹最热闹的酒吧区了,是年轻人夜里的好去处,但已经不是我去的地方了。我就问他:那你今年多少岁啊?。“我今年23岁。” “你也很年轻啊,也还是年轻人啊。” “我是很年轻啊,不过这里是那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去的地方,我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了。” 才发现,在西班牙自己不喜欢去酒吧,是因为已经翻过了青春期的那一页,实在没法克服那种格格不入心理障碍。就好像在迪士尼时一样,和我的朋友,两个老了的灵魂垂头丧气的说,我们实在童心已泯,没有办法再像小朋友一样领受那种游乐园快乐了。所以我也无法忍受自己在舞池里伴随着那种媚俗的商业电子舞曲沉醉的起舞,无法忍受这种一面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荒唐,一面还假装很high的虚伪。不能为了练个口语就把自己的节操给卖了吧。 而在人群深刻也只会是一个笑话

  欧洲的青年们只是在青春期里依着自己的天性去挥霍,等青春期结束了,就融入人海中,成为芸芸众生中一个无法辨认的成年人。而在中国,我们则把青春浪费在了一些没有加入自我思考的僵死的知识里面,连对那一种动物性的天真感受都没有。那些思索的、特立独行的,便会成为像安妮那背得出索德格朗诗句爸爸一样,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收入良好的中产阶级,同时也成为一个苦闷的中年人

  《同窗的爱》观后感(五):同窗的爱

  卢卡斯认为趁自己未太老以前,拍一部青春的电影。虽然北欧的电影市场上有很多有关年轻人的电影,但他觉得他们没有真正去接触和发觉年轻人的遭遇

  这是一开始下这部电影中,介绍里最吸引我的部分。趁自己还年轻,还有青春,要做一点青春的东西

  他原是一个17岁就成名的天才作家,但却认为诗和词束缚了自己,要在电影里施展拳脚。我却相反,认为电影和电视束缚了自己,自己的热情只能在小说戏剧中挥洒。

  年轻人总喜欢做一些很残酷的片子,或者很怪的片子,刘书亮说学生的片子只有两个字,不是爱就是杀。这部很阳光的青春片子应该是给那些自命不凡的“新锐”一个耳光

  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是那些青春气息聚会里的属于青春的混乱,一个女孩打着电话泪流满面,打车去斯德哥尔摩,谈论未来事情等等,是一个老去的人所无法体会和感受到的。

  但最让我动情的,是对安妮父母的戏。我非常的喜欢,其实要说残酷,在这里是可以感觉到温情和残酷的,我们的青春有时是对父母的伤害。那个准备很久,摆着很多菜的生日聚会,却没有人来,父母在沙发上等着的时候。在他们的晚餐上,安妮父亲吃着东西笑的时候,安妮的父亲走进,看安妮在看什么书,和她说话的神情。都是一种入骨的感觉

  《同窗的爱》观后感(六):清新爱恋

  这是一部难得的不涉及性爱同志片,其实这部片子也不能完全属于是同性恋的片子。两个女生,一个叫安妮,刚来到一个小镇,她孤独,自闭,没有安全感。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需要她,没有人可以理解她,她不受欢迎表面上她是叛逆的,是不羁,其实她是脆弱的。当她遇上了伊琳—一个叛逆的女孩,特别是伊琳那捉弄后的一吻,安妮觉得自己的生活突然有了希望,渐渐的她觉得自己爱上了伊琳。而伊琳发现自己有同性的倾向后,变得不安,觉得这是件可耻的事情,她逼迫自己去认识男友,但她发现自己忘记不了安妮…… 最后两个人手牵手走出了门,不在乎别人诧异的眼光,不在乎身后的惊叫声,因为此刻开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生活。

  这部片子使我想起了同类影片《蓝色大门》,两部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纯纯的感情,不多加修饰,使人不知不觉得就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少,也有这种青春的冲动。我看过不少同志片,大都牵涉到了性爱。也许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我觉得同志片一旦牵涉到了性爱,就很难让人与主角产生共鸣。而<show me love>则不同,编剧大胆的描写了两个十四岁女孩之间的感情,虽然这部片子被定为同性恋片,但是在我看来,因为这两个女孩还小,因为对方身上存在的东西正好是自己缺少的,所以她们俩人才被互相吸引,只能说她们的友谊超过了一般人,不能说她们就是同性恋,毕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作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同窗的爱》观后感(七):女扮男生

  主人公的女生们都太小了

  这让我想起我的初中时代

  那时候喜欢一个高我一级的女生,初一时候,记得很清楚

  学校组织去北京游玩,那时候的我还是个很帅的小孩儿

  有相片为证,头发非常短,非常帅 那时也非常瘦

  在初二2班的队伍里看到她,扎着两个辫子,却不是一般的辫子

  有浅紫色的小球荡在细细的高高束起的两根辫子之间

  很古典,很安静,很江南,很美好的一个女孩子

  我想尽一切方法去看到她,

  记得那么清楚,她带了一个相机

  一个什么零件掉到地上了,有点焦急的,周围的同学都帮着她找

  眉头轻轻皱着,当时就觉得如果我是男生,一定要去追求她

  可是她跟我一点也没有交集,我却那么想去认识她

  后来同家属院的男生跟她一个班,我便很大胆的写了信给她,让他帮忙去送信

  其实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只是非常想认识她,跟她成为朋友

  果然她回信了,以后我们就一直通信,很默契,很多共同点

  这件事情老师也知道,仿佛是学校里一桩很成功的通过笔友形式促进语文水平的案例。。。。

  后来我们两个不再通过那个男生送信,而是去彼此的班级门口直接送信

  有时候同时给对方写信,内容会大致相同,或者一封信提问,对方的信里就会有答案

  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

  后来我用这件事情写过作文去参加作文比赛,老师说,虽然美好,可是这里没见识的评委们,会以为你是同性恋

  我那时候觉得脸上热辣辣的,不知道有没有刻意去辩解,可是依然没有意识

  那时候潜意识里也觉得同性恋是不好的行为吧 初中生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可是后来想起来,那时候也许真的就是,我每天都想看到她,一切可能看到她的机会都不错过

  中午很早来到学校在窗台上趴着看她骑一辆听淑女的白色车子进校门

  做操之前女生们聚成一团团讲话,看见她跟一个长的很像林心如的女生低着头站着

  做操结束后,大家都乱哄哄的往班里走,我悄悄挤在她后面,看她上台阶露出来的可爱的袜子,后面有淡紫色的小球球荡来荡去

  有一次离得好近,她把胳膊搭载窗台上,我看着她的臂肘,觉得很光滑,一点疤痕都没有,真好看

  画过很多她的肖像什么的,也写关于她的日记

  后来发现她跟我们楼上住的家人有亲戚关系,很惊讶,也去过她家玩儿,她也来过我家,只是很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跟我升入了不同的高中,因为接近完美,总是会有很多 男生围绕在她身边,可是她也为了自己的向往头破血流。

  那时候写信不像以往频繁了,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封,说着她的繁忙,纠结,以及空闲中也会去寻找的回忆,细小的美好

  再后来不同的大学,慢慢的断了联系,每年都互寄明信片的诺言还是没有实现,可是这个现实也是我们早都预料到的,现在想起“瑾”这个名字,觉得依然很伤感,很怀恋,会记得她的生日,会给她留言说想跟她一起去旅行

  可是这算不算爱恋呢

  现在我还是会跟男生恋爱,并且认为以后会永远在一起的,也无数次想过同性恋的可能,可是总觉得有那一段美好就足够了

  在完全自己不自知的情况下完成,不是最美好么

  说回影片,同窗的爱,也很单纯 很美好,可是却有一点刻意,这是让我觉得不太好的。安妮的思想或许已经比较成熟,伊林却是完全不定型的,这样的爱会改变,也会痛苦,不知道下一秒钟会不会坚持

  也许真的仅仅是像我一样的一份欣赏,依恋,那么就不应该打上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的les标签

  -----------

  看过这个电影好久了,那时的回忆像角落里的镜子,虽然蒙上了灰尘去仍然反射朦胧的影像。前几天听说她结婚了,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幸福?后来明白我们是太不一样的人,而我终究是被她的外表吸引。我对同性的观念从那时起改变了太多,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便是我永远不会真的挑剔女生身上的什么,却总是可以看到她们的可爱之处。

  2011。8

  《同窗的爱》观后感(八):像橄榄一样的回甘

  这部片子的风格很像橄榄,刚入口的时候酸涩难咽,甚至还有些后悔吃下它,慢慢体会,才会发现其中的回甘。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女孩(当时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在敲键盘,写下:我的秘密心愿:第一,可以不要生日宴会。第二,我要Eline来。第三,Eline会爱上我。小女孩清秀却线条十足的脸上露出一丝小猫一样的顽皮笑容。就是这个奇特的笑容,这个新颖的开头,让我把一部画面粗糙,语言别扭(话说这个瑞典语的发音真是比俄语还难入耳啊。),演员又几乎没有演技的片子看完了。

  当时第一感觉只是一般,说不上后悔,但也的确挺佩服自己忍了那么久。之后不知为什么,总有一些影片的片段在脑中闪现,不强烈。只是闪现。却不知不觉又去看了一遍 ,这一次,才真正喜欢。

  “十四岁的小女孩儿,懂得什么叫爱情吗?”第一次的时候,是以这样略带嘲弄的态度在看的。(那是不是也在暗示,我已经老了?^_^)。不能怪我太主观。十四岁,我们十四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就算欧洲的小孩成熟,也不应该差别这么大吧?我曾一度怀疑,这是一部哗众取宠的片子。

  一个暴躁的金发尤物,整天想着要当‘瑞典小姐’,学习一蹋糊涂,一个不对心意就大打出手,又吼又叫。老实说,这样的Eline是让人头疼的。过分发育的身体夺走了少女的清纯,看到一个介于成人与孩子间的最丑陋的一段。怎么看怎么别扭。成堆的男孩子追求,加上内心的迷茫,让Eline的私生活一团混乱。看上去简直像个小太妹。

  但是随着故事展开,会一点点发现她内心的纯净。也许正因为内心的纯净,才让她显得更加混乱,过分急躁,任性。剥开所有混乱烦杂的伪装看清Eline矛盾的内心,会宽容她所有的愚蠢。也可以理解Anges的爱情的眼光独到。

  相比于Eline的混乱,Anges是理智而安静的。甚至拥有很多成年人也无法拥有的对自己爱情清醒的认定。自始至终她都是沉默的。沉默的反抗,沉默的追求,却并不被动与软弱。无论面对同学的嘲笑,还是母亲的追问,她始终都以沉默对抗。不止是默默忍受。而是以自己的力量沉默的回击。

  拒绝父亲无力的安慰,拒绝母亲偷看自己日记的暴行,反抗同学所有的孤立,打压,骄傲的昂着头,沉默的接受一切不堪入耳的脏话,不以自己的爱情为耻,无畏无惧的爱着。实在让我动容。

  Anges有一张我十分喜欢的脸:清秀,线条却十分硬朗。配上浅褐色的短发,深棕色的眼睛,真是十足的漂亮!

  一直就喜欢脸部线条偏硬的女孩,像格拉芙,像朱迪*福斯特,像伊辛,她们往往高傲,冷静,处于风口浪尖却和媒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肯迷失自我。永远高昂着头,无法被征服。

  影片的最后,Eline拉着Anges大方地穿过层层包围的人群,不管他们惊讶,抨击,还是嘲笑,大声宣布:“这就是我的女朋友。我们接下来还要做爱呢!”扔下目瞪口呆的一众人扬长而去。

  Eline是张扬的,一如她跳动的金发。Anges则是一如既往的安静。安静的牵着Eline的手,安静的跟在她身后。只是在镜头流转之间,露出影片开始的时候那样的小猫一样的笑容。

  如果影片就此结束,那是美国电影,是好莱坞似的爱情结局。不属于瑞典。导演将镜头一晃,两个女孩坐在Eline的床上喝巧克力。Eline解释说:“我总是放很多巧克力,很甜。然后放很多牛奶,结果,总是做很多……”Anges仍是微笑着,安静地喝手中的巧克力。阳光晃动,两张青春,漂亮,充满笑容的脸庞写尽了青春成长的喜悦与疼痛。这部细腻的成长史,结束在北欧人特有的张扬与安静之中。

  影片在当年与《泰坦尼克号》同时在瑞典上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横扫全球的票房奇迹竟然败在了这部小制作的片子下。不能不说瑞典人对文化的理解令人称奇。今天回过头来看,我可以理解这一奇迹产生的原因,并深深加以尊敬。当一个民族能够真正爱护自己的文化,真正能够理解其中的珍贵,这种文化才是真正永恒不朽,拥有生命的。

  这部片子与其说是爱情片或是les片,不如说是一部青春成长片更恰当。在我们纯真的年代里,我们第一次产生爱情,或是类似爱情感觉的时候,都要经历疼痛与喜悦。我们会做很多蠢事,闹出很多闹剧一样的笑话给人讲,我们感觉丢脸,我们感觉愤怒。可是,我们终究会长大。伴随着我们的年华老去,我们会发现,当年的笑话,那么温暖而窝心。

  《同窗的爱》观后感(九):Queer or Not?

  how Me Love tells the “romantic” story of two Swedish teen girls, Elin and Agnes. Although there is an explicit theme of queer romance in the film, I argue it is a lesbian film that is not about lesbian but questions the definition of it.

  My first approach to prove this claim is to describe Show Me Love (SML) as a counterpart of Ghost World (GW) in terms of girl-girl affection/relationship—in GW, Enid is presumably heterosexual in consideration of her alternative relationship with Seymore; however, her attachment to Becky implies a questionable queer relationship. Conversely, SML depicts how Elin “comes out of closet” from being “straight”, yet, she is not necessarily a lesbian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ies in her character.

  Another similarity between SML and GW is the same formula of the ensemble, which includes a popular, outgoing, pretty girl (Elin vs. Becky), and an unpopular, lonely, depressed girl (Agnes vs. Enid). This ensemble is also common in other girl films we watched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such as Jennifer’s Body, American Beauty, and Thirteen. One possible reason is an existing and comprehensible girl bond in the story—the unpopular girl admires the popular one, and she wants to be close to her. In result, this ambiguous girl-girl attraction brings a disputable label between “sisterhood” and “queer”. In SML, the search for sexual orientation from Elin’s perspective is the main theme; specifically, the literal “coming-out-of-closet” (the toilet) scene towards the ending lead audiences to label her as a lesbian. But is she for real?

  My second approach is to analyze the two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Elin is an alternative girl who is confused of her identity. She does not know what kind of person she wants to be, and she only knows she does not want to be normal—“I want to be weird...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like everyone else”. She thinks it is cool to be a lesbian, and she is “going to be one”. In this sense, she comes out of the closet because she wants to be a lesbian, or because she actually is identifiably queer? Being 14-year-old, Elin is mature enough to comprehend life and to identify herself. For example, what she knows about life is it is going to be a “nightmare”—“a kid, a car, a house; then husband leaves with some one young”, and she is “stuck with kids that just scream and nag”—which is something she will try her best to prevent from happening. Accordingly, can audiences trust Elin’s “coming-out-of closet”? The film only leaves it to an open interpretation.

  Furthermore, we might even doubt if Agnes is a lesbian. Also being a young teenager (16 year-old), how does she know she is a lesbian or not? All she knows is she is in love Elin; not girls, or any other girls. And the kiss, the origin of all the dramas, is actually Agnes’ first kiss, and the film never indicates Agnes’ history of loving or being with other girls.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her self-identify could be what Ang Lee once said in an interview —“Everyone has a Brokeback Mountain in heart.”—Even adult could get confused, let alone a teenager girl?

  The ending scene of SML is especially symbolic—Elin is happily sharing her experience with Agnes about making chocolate milk. To some extent, the talking content is not important—it just shows the girls really get along, and in a platonic way, which is a respond to Elin’s previous statement in front of the toilet “Here's my new girl!…We're going to FUCK”. Yet, the ending scene is actually somewhat significant; it highlights the film’s theme allegorically—life is like making the chocolate milk, you add some milk here or there, and pour it into this or that glass, then “it makes a lot of chocolate milk”, and you have a complete life. “It doesn’t matter” how complicated the process is, because it is supposed to be.

  Rather than verifying Agnes and Elin’s as lesbians or not, I interpret Show Me Love as a lesbian film being ambiguous about protagonists’ sexual orientation. The film actually questions one’s measure of defining a queer girl or lesbian; as during life time, especially youth time, “the Broke Mountain” happens, and “the lack of identity” happens.

  © Lydia L

  4/27/2011

  《同窗的爱》观后感(十):wot a beautiful fucking cunt

  Rebecka Liljeberg

  Date of birth 13 May 1981

  Alexandra Dahlström

  Date of birth 12 February 1984

  这是两位女主角的姓名年龄,电影是98年上映的,果然是一个14,一个17岁.我不得不说真是天生的拉拉,特别是17岁的Agnes,把那种冷僻的孤独感表现的让人有时候不寒而栗,而躺在床上看着那张集体照里面的Elin,手沿着小腹一直往下移动直到插入裤子里,那个时候内心的火热我作为一个男性也体会到些许.

  片长一个半小时,虽然大部分都是两人的对话或者Elin两姐妹的对话,但这并未影响到剧情的精彩,故事真的真的很简单,Agnes喜欢上了Elin,而Elin开始喜欢男人,两次反复后,发现了自己更可能是个Lesbian,结局两人手牵手走出了众人的围观,当面满脸都是幸福的微笑.

  能够吸引我的就是这个fucking beautiful cunt-------Agnes.

  附上其个人网站(非官方版)

  http://www.xs4all.nl/~rjbrehm/rebecka/index.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