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饥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饥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27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饥饿》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饥饿》是一部由史蒂夫·麦奎因执导,斯图尔特·格雷厄姆 / 莱恩·梅加 / 布赖恩·米利根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饥饿》观后感(一):饥饿

  无论题材还是手法异常犀利的处女作,简洁的构图,大胆的长镜头,给足了一种冷酷仪式感,线索隐晦而到位,极度客观视角下两方力量的篇幅处理非常匀称,结构上的巧妙安排更印证了此消彼长的动势,本已成王败寇的监狱,却成宗教意味浓郁的清洗与反清洗的意志较量,囚犯的铁碗与防暴警察的铁棍发出了同一种声音,没有一方是胜者,也没有一方是正义者,这大概就是西方现代性价值体系悲哀导演用种种眼球刺激诠释着这激烈,有类人,可以打败但无法战胜。

  法鲨和贝尔这样的演员无论演技如何,都是让人无比尊敬的演员。法鲨最后饥饿的形象和贝尔在机械设师里的骨瘦,这样的演员为了诠释角色,真的是完全抛却了肉体。本片气氛压抑进展的也很缓慢政治迫害和绝食的背景也不是能轻易体会,全部的精彩都在法鲨以及与牧师的长时间辩论,这绝对是最精彩的段落。看起来不可理解行为有的就是有其超越一切的意义

  《饥饿》观后感(二):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我的自由是我的一切。

  人性人性 人性人性 人性人性

  饥饿饥饿 饥饿饥饿 饥饿饥饿

  我们寻求的,我们期待的,我们存在的。

  本片的主人公就是被北爱尔兰人尊为英雄、因罢工绝食而死的桑兹,他坚信自己是由于政治方面不公正对待而关押在此并且也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1981年正值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关押在梅兹监狱的共和军囚犯为了争取政治地位而发起的绝食抗议行为。

  政府是坑爹的货、道德沦丧是怎么沦丧的,那些企图控制思想的人你们就是空想。因为思想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自由也是我们的。

  run!run!run!run!run!run!run!run!run!

  run!run!run!run!run!run!run!run!run!

  run!run!run!run!run!run!run!run!run!

  run!run!run!run!run!run!run!run!run!

  run!run!run!run!run!run!run!run!run!

  girls and boys!we get run!we have to run!

  girls and boys!we get run!we have to run!

  girls and boys!we get run!we have to run!

  girls and boys!we get run!we have to run!

  《饥饿》观后感(三):《饥饿》:他只是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事

  第一次注意到《饥饿》是去年的多伦多电影节,据说影片的口碑不错。后来一查才知道,好家伙片子来头那是相当大,居然位居英国著名电影杂志《视与听》2008年的十大影片之首,而且还是一位少壮派导演的处子之作。

  影片故事简单,就是为争得权利发起了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抗议行动。影片的对白较少,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台词集中在Bobby Sands与牧师的谈话上,估计很多朋友都难以坚持到这段。视觉艺术家出身的麦奎因导演更好用画面来传递信息,影片很少用移动镜头,而且大多昏暗,压抑,在加上零星电报式的对话,更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其实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狱警打扫卫生,整个静止镜头持续将近两分钟,从走廊的一端到另一端,看下来使人极其郁闷。所以说,《饥饿》并不是一部合格的娱乐影片,但确实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关于Bobby Sands与牧师的谈话的谈话,我也是看得一团雾水,可能还是不太了解北爱尔兰的具体情况。但是平静之中却暗藏巨大的力量,当说到淹死奄奄一息的小马驹时,为赢得小孩们尊敬而甘愿受罚时,整个感觉犹如火山爆发一般。说得具体点,有听到威廉姆·华莱士振臂高喊:“You can take our lives, but you'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的热血沸腾。只是Bobby Sands身处牢狱之中,面对是一个牧师,只能算一声闷响;而华莱士则得到千百苏格兰的回应。但他们都从心底向往自由,坚持信仰,在为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他们用永远不会孤单,因为有信仰相伴。

  一只濒临死亡的小马驹,到底是眼睁睁看它痛苦地死去,还是让它痛快了解,尽管我们会背上杀手的罪名?Bobby Sands只是做了他应当做的事情,而他出发点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道德取向。在挑战撒切尔夫人,他一如既往遵循这条原则:“我仅仅是了我所深爱的北爱尔兰!”

  可惜,Bobby Sands还是没有活着看到自己的理想成为事实。但对向往自由,坚守信仰的他而言,已无遗憾了,他只是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最后补充一点,此片极不宜吃饭时观看。

  原文博客:http://user.funshion.com/blog_content/5860709/13916020

  《饥饿》观后感(四):谁没有点历史,让人反思——不能缺失的信仰

  4.14

  《饥饿》一部关于反思、关于抉择和关于历史的电影

  虽然英语不甚理想,对于《HUNGER》 这部影片的翻译,还是觉得以《绝食》或《禁食者》为佳。

  这起著名事件发生在北爱尔兰臭名昭著的梅兹监狱,开场是狱警雷蒙德•洛韩日常的一天清晨。慢节奏的序幕在死气沉沉的背景下展开,这个狱警有点洁癖,吃饭掉渣他会细心掸掉;有点谨慎,开车上路前他会先四处观望;有点幽默,穿上制服还能跟同事说说笑话;也不难注意到,他的手上到处留着旧疤。

  不一会儿,他开始在水池边清洗血迹,接着一脸茫然地站在雪地,靠着墙,点燃一支烟,雪落在他的新伤上,好象没啥知觉麻木地望着远方。(这个场景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过三回)

  回忆电影开场:北爱尔兰,1981年。自从1969年以来,有2187人在纠纷中丧命,英国政府撤销了入狱囚犯的政治地位,爱尔兰共和军的激进分子们,在监狱里用极端方式进行抗议。

  提醒欲看之人,最好勿选用餐时间。极长一段时间的对峙,就在革命分子用垢物发泄;狱警用暴力对抗中进行。激进分子赤身祼体,竭尽所能地破坏,生活在用自己粪便涂鸦的房间;警卫全副武装,在殴打中将自己也弄得皮开肉绽,这种尴尬境遇,对囚犯,对狱警而言,有何区别

  这场监狱之战里的领袖人物是鲍比•桑兹,年仅29岁,4年持久抗争,非但没有摧垮他的意志,反而历炼得更加坚强。一次激烈的聚会抗议之后,特警也出动了。赤身的肉体遭遇全副武装的群殴,这场面实在惨烈不堪:遍体鳞伤、满脸鲜血的示威者仰面倒地,一脸释然;残暴镇压的警卫躲到墙角全身颤抖,泪流抽泣。导演在这里似乎没有自己的立场,在整个过程中,象个第三者,让人辨别不了他的主张。

  新的对峙形式、电影进入主题的转折是从雷蒙德•洛韩被枪杀、鲍比和神父长达22分钟对话之后进行的,这22分钟,包括17分钟不断焦的对话表演,5分钟鲍比的个人演讲,也是本片的一个绝对亮点。

  这么多对话中,我就记得两句,神父:你把枪对准了错误的人。鲍比:这就是政治!

  说实话,在这段长时态的对话中,我无法有所倾向,我既理解神父的立场,也并不否定鲍比的主张。而我的情绪也象碟里蹩脚失准的翻译一样时好时坏难以言表复杂纠结。

  绝食开始了。

  这种无声的抗争伴随着日趋腐烂的躯体,跟之前的大动静形成鲜明对比。房间干净了,谩骂声没有了,暴力消失了,护卫也变得和蔼起来……这段几近写实般的绝食纪录,让整个“饥饿”过程象极了耶稣受难。眼见着,鲍比(他的饰演者)就这么凹陷下去,只剩下皮和骨,躺在跟肉体一起腐烂的床榻上,骷髅般日渐风干。他们妥协地给他换了干净的床褥,为了不让被子重量压迫他,还在他的身体上支起了铁架。这种无声的抵抗,生命将尽的捍卫勇气,让人感到震撼,禁不住惊叹:“信仰”的力量,那是跨越了生命和自由这二者,如此至高无上

  弥留时的鲍比,臆想到少年的自己,夕阳下在田野里奔跑,陷入了黑色森林,前面没有方向,后面渗着回响。这样的画面,让我理解,一方面象征精神世界的一种绝对孤独;也透视着人物内心的一份原始渴望。“信仰”对于追随者来说是一种执着精神依靠;对于建立者来说,也许就源于一份简单的成长梦想。

  梅兹监狱里的抗争并没有结束,这个顽强绝食66天后死去的北爱尔兰共和军英雄,最终名列国会;继他之后有9人绝食而亡,16名狱警在毯子不干净抗议中被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英国政府答应了囚徒们的所有要求(尽管没有正式的官方确认)。

  正如,英国《卫报》所评论的:“《饥饿》是一部原始的充满力量的电影作品,时刻警醒世人在英国和爱尔兰历史中还有一段如此丑陋不堪的悲惨往事。”我想说的是,让人反思的历史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反思的能力和精神的缺失,一个信仰危机的温吞时代,麻木、惰性、随从、依附成了社会诟病,这个民族需要有信仰的人来拯救,无论何时都应该有这样一些声音,帮我们把另一个自己找出来解放。

  《饥饿》观后感(五):个人备忘

  “毯子抗议”.不穿囚衣只身披毛毯.

  “不清洗”事件.

  撒切尔的态度:始终不承认北爱这帮人是政治犯,他们只是恐怖分子。

  IRA,UDA。

  身体是最后的武器

  狱警的琐碎日常。

  涂满囚徒自己粪便的囚室。

  每天早上,透过门缝将积攒的尿液豁到走廊中。

  将折叠成指甲大小的纸团打开,看着手掌那么大的皱皱巴巴的纸片上的女人,偷偷打飞机

  无法忍受施暴而哭泣的防暴警察

  被枪杀的狱警。

  男主与神父的对话。超长的长镜头。

  震撼、写实的绝食全过程:浑身长疮;皮包骨;拉血;幻觉;失焦;为了不让被子的重量压迫他,在他身上支起了支架,将被子盖在了支架上;

  《饥饿》观后感(六):铁血汉子当如斯

  看完这部电影,想到一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无声的抗议,意志的胜利。人性的思考,血性的喷张。

  鲍比-桑兹,29岁,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他一直在默默的和一股强大势力抗争,撒切尔,铁娘子,的确不会在这样事关主权的问题上有丝毫让步。

  但是,鲍比-桑兹的绝食还是让人震惊了,当然,还有感动

  66天,难以想象,绝食的后果,导演斯蒂夫-麦奎因已经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镜头诠释的一清二楚了,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肃然起敬

  一个人的力量,固然难以维系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斗,但是血性的鲍比-桑兹向人们证明了,意志的力量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另外,导演斯蒂夫-麦奎因的拍摄水平非常值得称道,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他的处女作。引用卫报的评论结束本文:

  来自戛纳电影节:《饥饿》是一部原始的充满力量的电影作品,时刻警醒世人在英国和爱尔兰历史中还有一段如此丑陋不堪的悲惨往事。

  ——《卫报》

  《饥饿》观后感(七):饥饿

  讲述北爱问题的影片,被囚禁的北爱共和军领导人鲍比•桑兹在监狱中带领其他北爱共和军以秽物示威和绝食行动向撒切尔施压,最终以绝食而死。影片有很鲜明的拍摄特征,前半部分的暴力抗议,中段鲍比•桑兹与牧师的17分钟对话,那个弑马者的比喻都表达了在精神及理想层次的个人特点,后半部分对绝食下恶化身体的触目惊心的拍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坚定信念及意志,暂且不论政治观点的对错,作为独立斗士的鲍比•桑兹的坚定是值得尊敬的。法鲨为了这部影片付出很多,最后那几组镜头对绝食身体的拍摄,展现出一种病态的消瘦,令人敬佩其演员素养,而影片强大的冲击力及节奏、风格把握,都很难想象是史蒂夫·麦奎因的荧幕处女作,令人印象深刻。

  《饥饿》观后感(八):战士

  人之间的理念存在差距是完全正常的事情,但现代社会的优势在于,任何人都有机会合理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理念。在理念产生差距的时候,可以谈判,可以争论,但不是杀死与你意见不合的人,炸死他们全家。印度的独立远远早过1981年,甘地也并非死于英国人之手。而先于北爱,爱尔兰的独立,其实也是通过谈判得来。我时常感叹甘地的伟大远见,实不负圣雄之名。甘地清楚的意识到,任何建立在暴力之上的东西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倘若印度也是镰刀锄头地来一场,且不说牺牲巨大,估计也会像我朝一样,落入王侯将相肃清异己的再次恶性循环里。争论和谈判是一件冗长而痛苦的事情,而最痛苦的一点是,真正的谈判必定伴随着妥协,伴随着意识到自己一部分意见错误荒谬和对方一部分意见合理正确的过程。而在我看来,承认自己的错误,所需要的勇气,远远超过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谬误所需要的。为它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相比暴力抹杀反对者的做法,它得来的每一分成就,都更为踏实。

  《饥饿》观后感(九):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豆瓣2014年9月10日凌晨2-3点,发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只是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有早有晚,我是今天灵魂工程师的节日”

  刚好,sands和神父的对话里,多次提到灵魂工程师这几个字。

  没错,sands小的时候就越野跑,他才有强大的精神和精力。每个人的信仰决定了他的行为,对于信仰,那些物质甚至生命都无足轻重。这是sands的信仰。

  看到电影我们很多时候有的感觉是叫做共鸣。刚好,我以前是练长跑的,我知道耐力毅力,战略战术,技术动作都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和sands有一点不一样,他说过,信仰的不同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我承认,我不是爱尔兰人,他们的历史我确实知之甚少。所以我不会牺牲他人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换来什么,也许你要说,我没有他们有信仰,没有他们有骨气。那么 我 只能说,我没有他们那样的信仰和骨气。虽然他们牺牲了生命换来了撒切尔的妥协尽管仍然没有政治地位。

  痛苦,苦难,不顺,这都是什么造成的?sands拿圣经卷烟抽。我理解为什么孙中山要毁掉家旁边的土地庙。

  今天的我,妈妈信佛,三老爷家信主,我有一任“男朋友”是穆斯林。

  我不是Pi。。。但我又是π,因为我知道,一句老话,存在即合理。所有的宗教都教人要向善好好生活。但是佛教徒们,传教士们,绿衣战士们,很多都违背教义,认为杀戮和自杀,才能解决问题。他们被认为是极端分子。的确,他们的灵魂极端了,和宗教没有关系了,Jesus和悉达多还有穆哈莫德,不会承认的他们的(宗教内部说法),外部说法是,他们啥都不是,他们不配跟随这些伟人。记住,悉达多是人,不走红门的,公元前600多年出生在一个富家的子弟。耶稣也是人,穆罕默德也是。因为他们留下了经典,无论是言论,书籍还有故事。

  所以说,当警察无奈的吸着烟,每天的那种虐待爱尔兰政治犯的生活,他好受吗?尽管被爱尔兰自卫人事枪杀,真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是被迫虐待,他也难。谁也不容易。

  到底是谁错了?

  都错了?

  为什么依然有纷争有战争?

  信仰不同?也许。。。

  我们不能抛弃的一种人人追求的东西:信仰。。。

  它带来的是什么?

  那好,没有信仰吧,但良心何在?

  我信命,人命的命,认命的命。。。

  你好信仰,再见信仰

  《饥饿》观后感(十):将饥饿进行到底

  普通人为了减肥,偶尔会尝试饥饿这样的酷刑。红色经典《烈火中永生》(1965)告诉观众,饥饿可以是一种强有力的抗争手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类的说辞对于许云峰们来说简直就是笑话。夺得第55届奥斯卡8项大奖的《圣雄甘地》(1982)再现了甘地绝食的情景,绝食不仅是甘地的信仰和达到政治诉求的需要,还是他磨砺身心、祛病延年的辅助手段。甘地的一生伴随着无数次绝食,少则数日,多则3星期。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

  表现大饥荒的影片《夹边沟》(2010),镜头之沉闷、单调,还不如杨显惠的原著来得震撼。导演王兵的情怀毋庸置疑,但他拍摄纪录片积累的经验显然不足以完成一部写实风格的佳构。根据“梅兹监狱绝食事件”改编的英国影片《饥饿》(2008)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堪称“饥饿”类影片之翘楚。臭气冲天的监狱,狱警与爱尔兰共和军囚犯彼此间的厌恶、憎恨和恐惧,以及饿到尽头、神仙束手的恐怖景象,令观影经历成为一场噩梦之旅。

  狱警雷蒙德出门上班养成了一个习惯,先确定街道是否安全,再趴在地上检查车底有无炸弹。为剪去共和军囚犯领袖鲍比•桑兹的长发,雷蒙德和同伴必须经历一场残酷的搏斗,战争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认定对方不明事理。拒穿囚衣的“毛毯抗议”和使用粪便的“秽物抗议”历经4年取得部分成功,狱方将牢房洗刷一新,允许囚犯穿上自己的衣服。

  因政治地位未得到认可,囚犯怒发冲冠,当局则觉得这群得寸进尺的人渣完全不可理喻。对抗再度升级。导演史蒂夫•麦奎因躲在摄象机后面,小心翼翼地将其对弱者的同情心控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相形之下,以爱尔兰共和军为题材、摘得第59届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风吹稻浪》(2006)就显得煽情过猛,影片开场就是英军打死一个17岁的爱尔兰少年,仅仅因为后者不愿用英语通报姓名。为了维持在爱尔兰的统治,英军肯定还犯下了更令人发指的罪行。但整个片子对英军为何如此残暴缺乏足够的铺垫,仿佛欧洲左派的样板戏。

  1981年3月1日,鲍比•桑兹发起绝食抗议以争取政治犯的待遇。牧师告诫鲍比:“你对生命毫无感激之情,你把自己给蒙蔽了,你害怕停下来、害怕活着、害怕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谈,这不是在自我毁灭吗?”1976年1月19日,41岁的英国在野党领袖撒切尔夫人猛烈抨击苏联,被苏军机关报《红星》称为“铁娘子”。这样一位连苏联都不放在眼里的鹰派角色,执政后会向自己的阶下囚屈服吗?

  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对共和军囚犯让步就是给他们颁发屠杀无辜的许可证!”1981年5月5日,经过66天的绝食,鲍比•桑兹因器官衰竭去世;5月7日,10多万人参加了桑兹的葬礼。北爱尔兰陷入骚乱之中,连妇女、儿童都在向军警扔石头和燃烧瓶。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丘吉尔1943年曾在此下榻)所在的丘吉尔大街,被伊朗改名为鲍比•桑兹大街,使馆只好封闭大门,在另一条街上重新开门。

  影片既有军警群殴囚犯的血腥场面,也不忘给暗杀军警的共和军记上一笔。整个抗议期间,10个囚犯活活饿死,16名典狱长遭到杀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撒切尔夫人确乎是强硬得过了头,当饿成魔鬼身材、形似骷髅、皮肤溃烂的鲍比•桑兹出现幻觉,那个孤独、倔强的贝尔法斯特少年,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在全球舆论和地方治安的双重压力下,撒切尔夫人作出了强硬的妥协:满足共和军囚犯的各项要求,拒不承认他们的政治地位。别看待遇变了,你们还是刑事罪犯和恐怖主义分子,而不是什么政治犯。鲍比•桑兹在世界范围内为共和军争取到的道义优势没能维持多久,共和军攻击平民天怒人怨,以致他们的超级大粉丝卡扎菲都发出了谴责的声音:“利比亚知道合法的革命行动与针对平民和无辜人民的行动之间的区别,这一行动不是合法的。”

  要了解鲍比•桑兹何以能够将饥饿进行到底,以及撒切尔夫人为何那么不近人情,让她所不齿的囚犯成为道义英雄,大可借助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的理论:人们忘我地投入某件事情,付出越多越不容易回头,为了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新民周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